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畅销巨作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

畅销巨作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

摇扇子的司马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精选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小说作者是“摇扇子的司马懿”,书中精彩内容是:“你们这是又要赶赴前线了吗?”“还请过来喝一口射天狼再走吧。”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这些兵士却是微笑着摇摇头。“李公子,昨天就是因为我们的厚脸皮尝你的酒,险些害你身陷囹圄。”“如今,我们又怎敢再腆脸再喝这酒?”“我们要走了,李公子,再会了!”见他们如此,李秋也是急忙的还礼,“诸位,保重!”......

主角:李秋长孙无忌   更新:2024-07-09 07: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作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由网络作家“摇扇子的司马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李秋长孙无忌的精选军事历史《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小说作者是“摇扇子的司马懿”,书中精彩内容是:“你们这是又要赶赴前线了吗?”“还请过来喝一口射天狼再走吧。”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这些兵士却是微笑着摇摇头。“李公子,昨天就是因为我们的厚脸皮尝你的酒,险些害你身陷囹圄。”“如今,我们又怎敢再腆脸再喝这酒?”“我们要走了,李公子,再会了!”见他们如此,李秋也是急忙的还礼,“诸位,保重!”......

《畅销巨作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精彩片段




见李承乾摇头,李纲微笑,“这件事,无非是一个由头罢了。”

“陛下真正的用意,还是要敲打一下蜀王,让他安分一些,知道一下什么叫做嫡庶有别。”

“不要再搞这些拉拢人心的小手段。”

“说白了,蜀王今天能有此重罚,其背后的原因还在于殿下你这里。”

“也更说明了,圣上对殿下你的关爱。”

……

在魏王府,魏王李泰悠闲的躺在摇椅上,一边笑着一边吃着水果。

“哎呀,我的这个三哥,可真的是要笑死我了。”

“你说今天父皇如此重责于他,真的是因为那个小小商贾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了。”

“要怪,也只能怪李恪他自己太蠢,非要在父皇眼皮子底下耍什么小聪明。”

“这首先吧,他狂妄自大,肯定是事先不知道这个小商贾救过魏征、王珪他们几个人的命。”

“他根本就没想到,这么一件小事竟然能被捅到父皇那里去。”

“此为不明。”

“而后呢,他一边夸下海口,一边威胁着人家把所有的酒都贡献出来免费给那些人喝。”

“就算是商贾,人家也是要过活吃饭的吧?”

“他这么一来,就是把人家往死路上逼,人家肯定不会同意的。”

“你们想想,如果蜀王只管那家小店要一两坛酒,人家怎么可能会被拒绝?”

“此为不智。”

“接下来,他恼羞成怒之下,就砸了人家店,还要害人的性命。”

“身为皇子,目无国法,鱼肉百姓,此为不仁。”

“最重要的一点,这件事被捅到了父皇那里之后,他还耍小聪明,矢口否认,欺蒙父皇,还想着狡辩?”

“此乃不诚。”

“在眼下这泾州谋反,突厥虎视眈眈,军情紧急之际,他却因为这么一点小事跑来给父皇添乱。”

“此乃不孝,不忠!”

“就这么一个蠢货,父皇不严惩他还跑的了他?!”

“嘿,如今可倒好,我这三哥被禁足一年。”

“咱们的眼睛里,可要清净不少哩!”

……

第二天,李秋的小馆重新布置了全新的桌椅、餐具,再次开业迎客。

经昨日长孙无忌的一番劝导,如今的他自然是不好再走了。

不过说实话,他这内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

并没有完全放弃随时逃跑的打算。

这一天里,王珪、韦挺、冯立几个,都先后来到李秋这里坐了坐,予以关怀,安抚。

同时告诉李秋,别看他蜀王势大,但在这长安城内,有圣上的圣明,他蜀王还翻不了天。

一旦以后有什么麻烦,随时去找他们就可。

要知道,他们几人,看在别人眼中,也都是隐太子的旧党,泥菩萨过江的类型。

能够替李秋如此出头,李秋的内心中又怎能不感到暖意和感动?

除此之外,今天来到李秋这里看望李秋,同李秋说说话的,还有不少的百姓和兵士。

“李公子,我们过来也就是为了见一见你。如今看你无事,我们也就放心了。”

看着他们身上的甲胄,李秋拱手称谢,“多谢诸位的关切。”

“你们这是又要赶赴前线了吗?”

“还请过来喝一口射天狼再走吧。”

不同于以往,这一次,这些兵士却是微笑着摇摇头。

“李公子,昨天就是因为我们的厚脸皮尝你的酒,险些害你身陷囹圄。”

“如今,我们又怎敢再腆脸再喝这酒?”

“我们要走了,李公子,再会了!”

见他们如此,李秋也是急忙的还礼,“诸位,保重!”

“一定要平安归来啊!”

在走出了这个街角,这些兵士彻底消失在了李秋的视野中后。

众人不由得同时叹了口气。

“唉,多好的酒啊!可是却又偏偏喝不得。”

“哪怕是这一次战死在那边疆沙场,能够含着一口射天狼,也能够瞑目啊。”

“谁说不是呢?!”

“你们怕是不知道,刚刚在跟李公子说话之时,闻着那酒香味,我这嘴里的口水啊,哗哗的直往下流。”

“到后来我干脆都不敢说话了,怕被李公子瞧见,笑话了去。”

他的话,也是引来了身旁几个人的附和,“放心,兄弟,你不是一个人。”

“哎,斗酒万文的射天狼,这辈子怕是都再也难以喝到喽!”

也有人,重重的咒骂了一声,“都怪那个狗屎一样的蜀王。”

“一边说是要请所有人喝酒,另一边却是自己一文钱不出,逼着李公子无偿的把酒拿出来献给他。”

“李公子不从,他就砸人家的店,还要害人家李公子的性命。”

“你们说世上怎么就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就是!”

“人家李公子酿出这射天狼来,想必也不容易。”

“这每日单单送给这么多人喝的酒,少说也得一坛。”

“送给那些小孩子们吃的与子同袍,也是不少。”

“还有平日里扶助乡邻的呢?”

“你说他这么个小店,又能有几分薄利?”

“你堂堂一个蜀王,真的是不要了脸!”

不仅是这些兵士,就是城中的那些百姓们,也都不肯再喝一口李秋送的酒了。

不过,却仍是如同往常一样,来到小店的门口,同李秋说两句话,聊两句家常。

同时还能闻一闻酒香,菜香。

而在这些百姓的日常谈论间,臭骂蜀王李恪也成了每日必备。

那李公子多好的一个人啊,你竟然蛮不讲理,仗势欺人,鱼肉百姓。

砸了人家的店,还要害人家的命。

再回想他当时的嘴脸,真的是令人作呕。

更重要的是,他害的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没有了射天狼可喝。

这种怨念可是要日积月累下的,何其之大?

射天狼越是美味,这怨念就越强。

民间及军中的这些强烈反响,被禁足在府中的李恪又怎能会不知?

于是乎,他更是气得目眦欲裂,暴跳如雷。

但短时间内,却又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自己郁闷了。




看着眼前魏征那正义凛然,咄咄逼人的眼神,程咬金一时间不免就有些泄气。

这时候,魏征更进了一步,“呵,我知道你卢国公在享了荣华富贵之后就开始惜命起来。”

“那也好,我不求你同我一样撞死。”

“如果我赢了,你只需要去那朱雀大街跪上一个时辰,你可敢?”

魏征,那可是出了名的愣头青。

程咬金相信,魏征是绝对敢兑现承诺,一头撞死在这里的。

如今见他如此,以及用眼角余光也注意到了长孙无忌脸上的愤怒,其他人眼中的玩味,程咬金就隐隐的觉得不妙。

关于那李秋,自己毕竟是从程处默嘴里了解到的,心里实在是没底。

于是乎,程咬金非常明智的做了一个选择:怂了……

这时候,李世民深叹了一口气,看向了他。

“程知节,你可是今日刚刚到府,就直接去了李秋那儿?”

“连盔甲都没来得及脱?”

程咬金弱弱的回了一声,“是……”

李世民的眼力和思维是何等了得,一句话的功夫,他的心中也就了然了。

“哼,程知节,朕今天不为难与你。”

“你现在就出宫去,把关于李秋的事情弄明白,然后明天再来见朕!”

见李世民都如此说了,程咬金也就只好灰溜溜的出宫来。

这时候,已经没什么事情的秦琼禀告了一声后,也就在他身后追了出来。

“唉,程知节!今日之事,你糊涂啊!”

此时的程咬金正是郁闷不已,在气头上,见秦琼如此,他也是瞪大了眼睛。

“叔宝,怎么连你也这么说我?”

“你……”

没等他的下一句话开口,秦琼就一把将他拉住。

“我问你,你可知那个李秋什么来历?”

“什么来历?”

“区区一个年轻的商贾罢了,还能有什么来历?!”

秦琼此时摇头叹了一口气,“要么怎么说你糊涂呢?!”

“这个李秋,是我们那已经故去的罗成兄弟的女婿啊!”

一听到此,程咬金整个人都愣了,“啥?”

“那个李秋是罗成的女婿???”

秦琼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这个李秋,是与罗成兄弟的女儿,有着婚约的。”

“起初,我以为这件事只有我自己知道。”

“不过看陛下和长孙大人他们对李秋的照拂,应该也是知道的。”

“当年,罗成兄弟乱箭穿心,不得全尸,死的惨啊!”

“而你这个当伯父的,今天若是真的伤了李秋,甚至是害了他的性命,你对得起死去的罗成兄弟吗?”

听到此,程咬金整个人的眼睛都红了,直接就狠狠的扇了自己一嘴巴。

然后仰天长叹,“哎呀!”

“我……我愧对我那死去的罗成兄弟啊!”

“你看这事闹的,怎么就没人事先知会我一声呢就?!”

秦琼此时摇了摇头,拍了拍他。

“因为罗成兄弟的缘故,我也曾暗中留意过李秋。”

“确实是一个好孩子,与你心中所想的,大有出入。”

“走吧,今天我索性陪着你一起,到长安城大街上随意的走上一走。”

说着,秦琼就拉着程咬金一起,来到了长安城的这大街之上。

这结果呢,是可想而知的。

他们随意的问了一些百姓,只有其中小部分人不认识李秋。

而剩下所有认识李秋,知道李秋小店的,就没有一个人说李秋不好!

而且说的,都是李秋如何如何的好,待人真诚,乐善好施,经常请大伙免费喝酒,吃好吃的。

同时,但凡谁家有困难,求助他头上了,李秋从来都是乐于帮忙的。

绝对是个大好人,好孩子,大家都非常喜欢他。

在经过这么一走访后,程咬金的心中真的是懊悔不已。

同时也无比的确定,肯定是程处默受了别人的挑拨,被人家给哄骗了,连同自己在内,都被当成了枪使。

于是乎,程咬金就气哄哄的回到了家。

准备换一身衣服,然后先进宫请罪再说。

可是就当他回到府中,换好了衣服之时,程处默和一众侍卫被京兆府那边给放了回来。

这一下,程咬金胸中怒火升腾,就想着先扒了这个蠢货小子的皮,狠狠的教训一顿再说。

可是就当他将战战兢兢的程处默喝到了跟前,还没等算账之际,忽然有管家来报。

说是应国公武士彟来访。

武士彟?

程咬金想不通,与自己交情并不太深的武士彟怎么在这个时候来了。

正在气头上,有太多要事等着去处理的他就想着不见,让管家找个托词推脱掉算了。

但还没等他发话呢,另一边武士彟都已经杀进来了。

而且一见面,直接就是破口大骂:“程知节!”

“你真是好威武的一个国公爷,好有出息的一个大将军啊!”

见到武士彟来者不善,本就是一肚子火的程咬金也是不乐意了。

“应国公,你这风风火火的闯进我这府中来,见面就冷嘲热讽。”

“我程某人好像同应国公也没什么过节吧?”

一听到他的话,武士彟直接就炸庙了。

“没什么过节?”

“我问你,你还想怎么有过节?”

“你是不是要把我家女儿一巴掌拍死,才有过节是不是?”

程咬金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他语气也是有些冲。

“女儿?什么女儿?乱七八糟的!”

见到他还在这里装傻充愣,武士彟直接就爆了粗口。

“好,好,好你个程知节。”

“你在这跟我装傻充愣是不是?”

“那你现在就跟我到陛下面前,让陛下给我做主,评评理。”

“今天中午,我那十三岁的小女儿,正在李秋那里吃饭。”

“你这厮直接闯进来,出言辱骂不说,还直接掀了桌子,若不是有李秋相护,说不定现在还怎么样呢?”

“程知节,你这么大一个老爷们,你居然欺负一个后辈,十三岁的小女孩,你他妈的算什么东西?!”

“你还能要点脸不?!”

“走,你跟我走,现在去进宫面圣去!”

直到此刻,程咬金才终于恍然大悟,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敢情中午那个敢怒视自己的小丫头,竟然是人家应国公武士彟的宝贝女儿。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面对着妻子的关心、询问,酒意微醺的李世民就兴致勃勃的说起今晚的事情来。

先是夸李秋那里做的饭菜好吃,自己这辈子不要说吃,就连听都没听说过。

一口气就吃掉了两大碗饭。

那可是两大碗!

怕是自从自己不带兵打仗后开始,就很少有如此的好胃口了。

随后,他又夸起李秋的气质、才华来了,出口成章,满腹诗篇,年纪轻轻又大有才气。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小子可能因为从小就没被四书五经、传统私塾教导过的缘故。

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谈论,也是触类旁通,十分的新颖,叹为观止。

更是把自己心中的很久以来的一个疑惑给巧妙的解开了

这个孩子,真的是太不一样,太非同寻常。

也是太惹人喜爱了……

不过李世民却没有留意到,就在他滔滔不绝的说着李秋小店的奇妙,夸奖着李秋之时,皇后的脸色却是越来越差。

直到最后,长孙皇后竟然心生愤怒的一甩手,一言不发转身离开了。

见状如此,李世民急忙追了上去,“唉?”

“观音婢,你这是为何?”

“原本还好好的,怎么突然间就生气了?”

这时候,长孙皇后转过头,满眼的气愤和委屈。

“二郎,敢情你和兄长可以没事就去秋儿那坐一坐,同他聊聊天,吃吃饭。”

“可是我这个做娘的呢?”

“我到现在连秋儿完整的长相都没能看清楚呢!”

“近日以来,我对秋儿的想念只能通过听你和兄长的描述。”

“明明我惦念了十七年的孩子就在我的眼前,我却是不能得见,你们可曾想过我这位做娘亲的感受?”

说到这里,长孙皇后无比坚决的说了最后一句话,“明天我就去见秋儿。”

“你们谁都别想拦我!”

……

第二天,下午时分。

由于中午的饭口已经过去,此时李秋的小店也几乎没什么客人了。

顶多是有零散客人在店外街边点几串与子同袍。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的属下提前过来联系,让李秋打开后院之门,等着迎接长孙大人和贵客的到来。

另一边,长孙无忌派来的侍卫,都不用李秋出手,直接把小店清空,把门口封锁。

闲杂人等谁也不得入内。

见到这种阵势,李秋的心中是充满了疑问的,不知道是什么贵客驾临,竟然摆出了如此架势。

大概一炷香时间后,长孙无忌的马车在一众侍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后院。

随后就见到长孙无忌扶着一位头戴凤冠,身着明黄色凤袍的长孙皇后下车。

“李秋,还不快来见过皇后娘娘?”

听到了长孙无忌这句话,李秋,王中他们几个,真的是要多惊骇就有多么惊骇。

谁能想到,堂堂皇后竟然能来到自己的这么一个粗鄙小店?

他们不敢迟疑,急忙的快步上前,大礼参拜。

“小人李秋,拜见皇后娘娘。”

其实自打下车起,长孙皇后的眼神就再没有离开过李秋的范围。

此时见李秋参拜,她急忙伸出双手将李秋扶起。

就在自己的双手真实的搭在李秋的胳膊上时,长孙皇后内心中的酸楚差一点就没能忍住。

整整十七年了,自己终于再一次见到自己这辈子生下的第一个孩子了。

“李秋,免礼吧。”

“本宫也只是听兄长提起过了你这里很不错,也就萌生想法过来瞧一瞧。”

“你们也不必拘谨。”

要说不拘谨,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这可是一国之母,皇后娘娘啊。

也是李秋来到这个世界后,见到过的最具权力的一个人。

当然了,这也只是出自地位悬殊的一种本能的紧张。

在内心中,李秋对于长孙皇后是没有惧怕之意的。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一代贤后,跟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商贾,又能有什么加害之心?

而且仅仅是通过短暂的接触,李秋就明显能从长孙皇后身上感受到那种随和、慈爱和暖意。

很快,李秋等众人就无比恭敬的,陪着长孙皇后来到了小店之内坐下。

“皇后娘娘,小子的这间小店实在是过于粗鄙,还望娘娘见谅。”

“不知娘娘是否要尝尝小店这里的粗茶淡饭?”

听见李秋的话,长孙皇后一边细细的看着李秋,打量着他的小店,一边温和的说道。

“你这小店,本宫觉得倒是挺不错的。”

“想当年,还是在前朝时候,在那动荡的年间,我和陛下生活的条件比这要艰苦的多。”

“来既然都已经来了,李秋啊,那就把你们店的菜都点上一遍吧。”

李秋点点头,恭敬的领命,随后就想着告辞转身去后厨忙碌。

这可是绝对的超级贵客驾到,这顿饭是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的。

他不放心,就想着亲自去帮厨,监工。

眼看着他要走,长孙皇后不由得有些心急。

自己好容易出宫一趟,就是为了看李秋来的,可耽搁的时间也绝不会太多。

“那个……李秋啊。”

“本宫平日里也是很喜欢做饭烧菜的。”

“之前总听长孙大人说你这里的菜式特别,本宫也就想着到你的后厨去看一看。”

听到这句话,李秋急忙的躬身施礼。

“回娘娘,小子这里的后厨烟熏火燎,麻辣气呛人,有恐伤害到娘娘的玉体。”

“这……”

这时候,一旁的长孙无忌急忙打圆场。

“呵呵,李秋啊,你也不用多虑。”

“我和娘娘只是站在远处,看你们忙碌、烧菜就好。”

“你忙你的,我们看我们的。”

“正好,其实我对你的后厨,以及这几道菜的烧制过程也挺好奇的。”

就这样,李秋也只好听命。

他和王中几人在那里无比精心的烧菜,而长孙皇后则是在长孙无忌的陪同下,站在远处静静的观瞧。

从始至终,长孙皇后的目光就没有从李秋的身上离开过。

她也终于有机会,这样子光明正大的,仔细的看一看自己这可怜的孩子了。

一边静静看着李秋,她的心中是思绪万千:这个孩子,真的如兄长所说,更像是自己一点。

同时又带有着他父亲的硬朗和英气。

真的是好清秀、俊俏的一个孩子。

微笑的时候,也是如此的招人喜爱。

就如同她小时候哄他时一样……

想着想着,不知为何,原本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却突然间的让她想哭。

几颗泪珠不受控制的就从长孙皇后的眼里滑落……

小说《大唐:曝光了,我的皇长子身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回长孙大人,这安抚百姓,改善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

“相反,一直盘踞在北的突厥强敌,却随时都可能南下袭来。”

“也只有将这些强敌击退了,才能有后续的休养生息和国家的发展。”

“只有将大唐的根基稳住,有国才有家,才能谈得上其他的一切。”

“当然了,在眼下关键且苦难的时刻,若是能减少不必要的兴建土木,修复宫室,对百姓来说,就已经是不小的善意了。”

听完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

均是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来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同时,一股不易察觉的骄傲和喜悦,也浮现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秋啊,我真的是想不出,你一个商贾家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的见识和眼界。”

“我想知道,你的老师又是何人?”

“能够教出你这样的一名优秀弟子,想必他定是一位有能的贤臣,若是不能为我大唐所用,实在是可惜了。”

李秋摇摇头,“回大人的话,因小子早些年体弱多病,所以也未拜过什么名师。”

“仅仅是识些字罢了。”

“至于小子刚才所说的粗鄙妄语,也都是从书中读来的,从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口中听到的。”

“小子也没什么真才实学,仅仅是对那些感兴趣,就读一读这方面的书,打听一些这方面的事而已。”

“不值一提。”

此时此刻,李世民大笑,一时间同李秋畅聊的兴趣也是大涨。

“哈哈,你这个小子,倒是谦虚谨慎。”

“不过啊,你倒是不必妄自菲薄。”

“就你刚刚那番话,里面的见识和眼界,就足以强过大半大唐的官员们了!”

“来,你再跟我说说,假如你做了一方官员,甚至是朝中大员,你会……”

随后,李世民与李秋两个越聊越是投机,眨眼的功夫就聊了近一个时辰。

自从玄武门之变以来,李世民一直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各种各样棘手的,让他感到忧虑的困难。

见他难得的有如此放松下来的机会和兴致,长孙无忌也是不忍心打扰他们这对父子。

直到时辰太晚了,他才强拉着意犹未尽的李世民回宫。

临走时,长孙无忌直接留下了近三两份量的金子。

李秋惊讶的退还,说这金子太贵重了,还有今晚这顿饭他请了,就当是感谢当初长孙大人的照顾之恩。

可是长孙无忌却还是执意将金子留给了他。

并且告诉李秋,今晚李秋陪这位大人聊的很开心,单单这件事,就值得这块金子。

等以后他们再来时,李秋再请客也不迟。

在送走了这两位贵客之后,李秋望着手中的金子感慨一声,“三两金子,三十两白银,貌似又够娶一房老婆的了。”

“这有钱啊,真好……”

另一边,在回宫的马车上,长孙无忌苦笑着对李世民抱怨。

“陛下,今晚之事,怕是臣要挨不少的埋怨和责怪了。”

“眼下建成余孽未除,陛下之安危实在是关系太大。”

“在这个当口,是万万不能出任何岔子的……”

没等他说完,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唉,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

“就是今天,李秋这个孩子真的是给了朕太多的惊喜。”

“若是可以,我都真恨不得住在他那里,同他秉烛夜谈个痛快不可。”

“呵,辅机啊,你说如今朕成为了九五之尊,大唐的皇帝,怎么还反倒不如以前那般自在了呢?”

“还有,你就说李秋这个小子,也不像那些大儒们引经据典,学识了得,但是偏偏他说出来的这些平白浅显的话,就是这么真知灼见,有道理?!”

“这可真是奇怪了!”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笑着连连点头,“确实如陛下所说,这个孩子同我们印象中其他人,真的是大为不同。”

“可能这也真应了古书中那句话,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而且就看这个孩子眉目间的聪慧与灵动,就远不是常人可比的。”

长孙无忌,那可是深知帝心之人。

寥寥几句话,把李秋夸赞了一番,反而是让李世民觉得更加高兴和有兴致来了。

在李世民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之中时,一直苦苦等待着的长孙皇后直接迎了上来。

一见到丈夫眉宇间的畅快和喜色,连带着长孙皇后心情都好了很多。

“陛下,你与兄长这一去,怎么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还有,你可曾见到李秋了?”

“他长得如何?上一次见他实在是太过匆忙了,他那时又是被蒙着双眼,我连仔细看他一眼都没能做到……”

面对着妻子连珠炮一般的问题,李世民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笑着说道:

“观音婢,不得不说,今天见面,咱们的儿子真的是给了朕太大的惊喜。”

“要说长相,这个孩子明眸皓齿,神采奕奕,绝对的美男子,神情像你更多一些。”

“而要说到才华、见识和风骨,这个孩子优秀的真是太让人难以想象了。”

“所以呀,朕一见到他,就越发觉得喜欢和投机,要不是辅机相劝,我不回来的心思都有!”

随后,李世民就详细的将今天见到李秋后的一切,同长孙皇后讲述了一番。

在听到了儿子竟然如此的优秀和聪慧后,长孙皇后自然也是喜出望外,心中觉得开心和高兴。

可是随后,一股更巨大的悲伤和焦急就将她整个人瞬间淹没。

以至于泪花都挂在了眼底,而后就伤心的落泪起来。

见到长孙皇后突然间如此,李世民也是急忙安慰。

“观音婢,你这是怎么了?”

“之前你还不是在为了李秋而开心、高兴的吗?”

长孙皇后一边叹息着一边哭泣,“二郎,我真的好想去见一见我们的儿子啊。”

“这十七年来,我不知道魂牵梦绕,思念了他多少次。”

“那可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心头肉啊!”

“可是如今,上天眷顾,让我终于将儿子找到了,可是这深宫之隔,却是连见他一面都不能。”

“我真的是一刻都不想再等了,我现在就想去见我那可怜的孩子……”




只见这个孩子,五官端正,剑眉星眸,身材挺拔,温文尔雅,气质翩翩。

看相貌,更是如同长孙无忌所说,同长孙皇后有着几分神似。

简直就是集合了自己和皇后两个人的优点所生。

仅仅是刚刚见面的第一眼,李世民就打心底里对这个孩子充满了喜欢。

很快,在李秋的张罗下,几个小菜和一坛女儿红就被盛上桌来。

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可绝不是为这甚是普通、简单的酒菜来的。

于是乎,长孙无忌对着李秋招招手。

“李秋啊,店中也没他人,你也就别忙碌了。”

“过来陪我们随意的聊聊天。”

李秋自然是笑着点点头,也就在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两人的斜对面坐下。

“李秋啊,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听你家仆人说,你向来体弱,这番牢狱之灾,也是受了许多苦啊。”

面对长孙无忌的关心,李秋感激的答道:“多谢长孙大人的惦记,小子身上这伤已经不碍事了。”

“这无论如何,小子是犯了国法,被捕入狱也是应该的。”

“还是多亏了长孙大人您,小子如今才能捡的一命,从大牢中活着走出来。”

长孙无忌摆手大笑,“虽然确实是我将你从牢中放出来的。”

“但那真正赦你无罪之人,乃是当今的圣上。”

“你如今能活着,还多亏了圣上的宽广胸怀。”

长孙无忌的话,李秋自然是连连点头称是。

而另一边的李世民,也终于按捺不住,问向李秋。

“李秋啊,你才十七岁的一个孩子,难道就不怕死,明知道魏征、王珪他们是朝廷的要犯,你却还敢收留他们?”

面对李世民,李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

那边长孙无忌没有介绍,李秋自己也是沉得住气,没有询问,只是恭敬的如实答道:

“回大人,这人又哪有不怕死的?”

“在被捕和入狱之时,说实话,小子也是被吓的不轻,每一天每一刻都在担忧,那些官兵狱吏会什么时候走进来,押我去法场问斩。”

说到这里,李秋顿了一下,“可是这种情况哪怕让我再重新选择一万次,我也依然会将魏征、王珪等几位大人收留下。”

听到他的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目光一愣,匪夷所思的问道:“既然你明明恐惧、怕死,为何还要如此?”

此时,李秋的眼神中充满了一股坚毅,内心的潜台词也是无比的悲壮:还不是因为我为了得到那该死的系统荣耀水晶!

当然了,嘴上他的说辞却是变了另外一番模样。

“回两位大人,小子虽然是商贾家的孩子,但却也有着一颗忠爱着我大唐的心。”

“魏征、王珪、韦挺、冯立几位大人,都是两袖清风,赤胆忠心、治国兴邦的能臣,贤臣。”

“眼下我大唐百废待兴,内外交困,百姓处于水火之中,折损了他们任何一个,都是我大唐莫大的损失。”

“我所做的,也是身为一个大唐子民的本分之事罢了。”

“假如就算是死了,心中虽有无限遗憾,但绝不后悔。”

听了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略用力的拍了一下桌子,说了一声“好!”

而且这也只是表面表现出来的,在李世民的内心中,要绝对比外表情绪激动的多。

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秋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忠肝义胆的气节和浓烈的家国情怀。

这才是他李世民的儿子!有他爹当年的风范!

而长孙无忌,也是笑着继续问道:“李秋啊,你这番话,说的不错,有我大唐的风骨。”

“我倒是有些好奇,你心中遗憾都有哪些?”

李秋挠挠头,“那可就太多了。”

“小子才多大,心中可是有好多事情想做的。”

“比如先娶个媳妇儿……”

他的这句话,惹得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哈哈大笑。

“哈哈,你小子这话倒也坦诚。”

“那我再问你,如今我大唐一统,平定了诸多豪强,君明臣贤,为何到你口中,就成了内忧外患,百姓水深火热了呢?”

提到这些,李秋也来了兴致,依据自己的见解款款而谈起来。

“我大唐如今,确实是君明后贤臣直,文治武功,有着成就一番千古伟业的底蕴。”

“可是,这都是未来,以后的事情。”

“在眼下,大唐的内部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而且太子旧部、余党,以及诸多士族都是各存心思,与我大唐未必同心。”

“此为内忧。”

“而在外部,颉利可汗已经一统了突厥各部,枭雄如他又怎肯错过这一次大唐内部动荡的机会?”

“有此强敌虎视,此为外患。”

“对于百姓来说,自前朝隋炀帝的暴虐治国,到后来的豪强割据,战事不断,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百姓户数从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到如今的二百余万。”

“且如今战事未停,兵役徭役不下隋时,人口减少还在继续。”

“再有,今年关中大旱,民多卖子女以换衣食。”

“引屈原的一句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听了李秋的一番话,长孙无忌眉头紧锁,陷入到沉默之中。

而身为当今大唐皇帝的李世民,更是带着无尽忧愁,长叹了一口气。

李秋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戳中了目前大唐的艰难困境,触及了李世民潜藏在自信外表之下的,心里的大忧愁。

“唉!”

“李秋,你说的没错,如今我大唐百姓生之多艰,这都是朕(临时改口,没说出来)……都是我们的过失啊。”

“看来这安抚百姓民生一事,不能再耽搁了。”

李世民一代明君,忧国忧民,方才因受李秋的话感染,自言自语般的感叹出这句话。

不过对此,李秋却是出乎意料的摇了摇头。

“这位大人,小子以为,当前我大唐最关键之事,不是安抚百姓,而是要继续厉兵秣马才行。”

听到此,长孙无忌诧异的发问,“李秋啊,刚才你不是还在哀民生之多艰,感叹民不聊生的吗?”

“怎么这又突然间要厉兵秣马,穷兵黩武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