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辰约翰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一生所幸,乃生华夏》,由网络作家“开灰机的贝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奇幻玄幻《一生所幸,乃生华夏》,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苏辰约翰,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开灰机的贝塔”,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意外来到平行世界,竟然被卷进了一场国运之争……只要唤醒象征,就能觉醒祖先传承,而祖先后羿也可获得异能。眼看着其他国家异士辈出,华夏却因为历史断层而落后……“笑话!身为华夏人,谁祖上还不是个牛掰人物了?”传史文,唤象征,岳家军,秦始汉武,文的,武的,源源不断!众国慌了:“为什么他们牛批祖先这么多!”...
《高质量小说一生所幸,乃生华夏》精彩片段
“三……三亿?!”
李书华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
朱远征更是打摆子一样不停哆嗦。
驰骋沙场数十年的老将,吓得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小小小……苏,你……你不会是开玩笑的吧?”
苏辰看着二人惊骇的模样,哭笑不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禹作为中原第一位帝王,传位子启,从此家天下取代禅让制。”
“既然是家天下了,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帝王血脉!”
“虽然大禹只有一个孩子姒启,但姒启可是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又生了一堆孩子。”
“4000年前,华夏人口本来就不多,大禹这一支血脉,算上支系,所占比例已经不小了。”
“更何况夏亡之后,这些后人四散分开,又与其他人成婚生子,进一步将大禹血脉扩散开来。”
“虽然华夏历史上纷争不断,天灾连绵。”
“但这些磨难,也造就了华夏民族坚韧顽强的性格。”
“即使再大的天灾人祸,也不能彻底中断华夏族裔的繁衍。”
“这样4000年下来,拥有大禹血统的后人,自然是个庞大的数字。”
朱远征与李书华不断抽着凉气,就算苏辰如此解释,也丝毫没有减轻他们内心的震撼。
三亿啊!
几乎是华夏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要知道许多国家,举国上下才只有几千万人。
华夏光是大禹一脉的后人,就是他们全国人口的好几倍。
我的娘喂……
朱远征此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原以为三百万就已经是痴心妄想了。
结果没想到自己的格局还是小了。
要是这三亿人觉醒血统,那华夏会变成啥样?
朱远征只是稍微一想,就感觉头皮发麻。
苏辰看着朱远征惊悚的表情,嘴角挑起一抹笑。
“我刚才说的,还只是华夏境内。”
“如果算上境外的,大禹后人的数字,还要翻上一番。”
李书华还沉浸在震惊中。
听见这话,全身又是一哆嗦。
还要翻一番?
那不是……
六亿?
“噗通……”
李书华再也承受不住,白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还好楼里就有医疗队随时待命,接到电话很快就赶了上来。
几个医生护士一通折腾,李书华这才悠悠醒了过来。
“情绪激动所致,没什么大碍,休息一下就好。”
医生简短的说了两句,随即就转身匆匆离开。
苏辰,朱远征,李书华。
现在可以说是华夏最重要的三人。
特别是苏辰,此时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改变华夏未来的走向。
他们可不敢耽误对方半点时间。
朱远征关上门,目光再次落在苏辰身上。
“小苏啊……不是我们怀疑你啊,确实是你说的这数字,太吓人了!”
苏辰没回答,而是看向脸色发白的李书华。
李书华连忙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朱将军,李老。”
苏辰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免得再刺激到二人。
“你们不了解华夏历史,所以才会如此震惊。”
“夏朝灭亡后,妫姓改为夏,以此纪念自己的血脉起源。”
“夏姓,就是大禹后人中的一支大姓。”
“还有夏侯,也是源于姒姓。”
“大禹后人佗曾在鲁国生活,鲁悼公因他是夏禹的后代,祖先又被封过侯爵,就称他为夏侯氏,这一脉从此兴起。”
“同样源于姒姓的还有曾姓,是夏帝少康的小儿子曲烈所创。”
“李老应该知道曾国藩吧?这位清朝大臣,便是这一脉的后裔。”
“还有邓姓,这一脉子孙因为被册封在邓国,所以被称为邓氏。”
小说《一生所幸,乃生华夏》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然而就在所有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苏辰却是满脸镇定 ,好像丝毫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问题。
“晚辈之前说过,就算后世不知禹帝之名,但是禹帝的精神,却一直流传下来,深刻进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骨子里。”
“虽然今日华夏依旧有水患肆掠,但又何尝没有千千万万个像禹帝一样的后人?”
“有这些人在,就算是滔天巨浪,又何惧之有!”
说到这,苏辰再施一礼,看向大禹的眼中满是真挚。
“将祖先高高供起,焚香叩拜,固然是一种尊敬的方式。”
“但禀其志,承其行,在晚辈看来才是对祖先最好的纪念!”
大禹眉头微皱。
“今日之华夏,有千千万万个像吾一样的后人?”
“这些后人,都禀吾之志?承吾之行?”
苏辰的话,大禹反复默念了几遍,突然单手一指。
一枚光点瞬间从指尖飞出,飘向苏辰,从头顶融入。
下一秒,大禹的眼前,以及华夏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浮现出一幅画面。
正是苏辰的此时心中所想。
那是一条大江的堤岸边,天色昏暗,雷鸣不断。
堤坝之内,滚滚洪水奔涌而过。
堤坝之外,也尽是一片泽国。
残破的房屋,折断的树木,漂浮的牲畜尸体。
以及那些爬上堤坝,裹着满身泥浆,哭喊着寻找亲人的灾民。
所有的一切,都像极了电影中的末日场景。
在自然伟力面前,一切都显得那样渺小与脆弱。
即使没有身处其中,不少人在看到这副画面时,也感觉双腿发软,情不自禁的后退两步。
就在此时,突然一声巨响传来。
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大堤,终于承受不住,轰然倒塌。
宛如上古凶兽一般的洪水,瞬间从七八米宽的决口奔涌而出。
无数灾民,拼命奔向高地,因为只要慢上一步,就会被洪水吞噬,从此消失不见。
看到这一幕,所有华夏人都是呼吸急促,情不自禁的握紧了拳头。
然而就下一刻。
一道道穿着迷彩服的身影,却排着队,穿过奔逃的人群,朝着决口处冲去。
“子弟兵来了,我们有救了!”
虽然危险近在咫尺,但这些身影的出现,却如同有魔力一般,驱散了灾民内心的恐惧。
这些年轻的战士,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
饿了,就啃几口馒头。
渴了,就捧一把堤边的泥水。
实在累到不行,就在砂袋上趴一下,然后继续投入战斗。
然而尽管他们第一时间赶来,原本只有七八米宽的决口,在洪水的不断冲击下,此时已经扩大到了数十米宽!
接近十米高的巨浪,以狂猛无匹的气势,直接掠过堤坝后的田野,朝着远处的城市席卷而去。
城中的几十万百姓,危在旦夕!
“这是……九河市?”
“难道这是九八年那场洪水!”
“天啊!这些画面,居然都是真的!”
当画面转到城市,看到街边的路牌,看到逃命的人群,不少华夏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记得这场二十多年前的浩劫。
那一年,我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受灾人口高达2亿多人,房屋倒塌六百多万间。
就是眼前这一场洪水,不知道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多少亲人阴阳两隔!
城市的画面只是一闪而过,当画面回到大堤旁。
已经有无数战士站上决口,想要封堵住奔涌而出的洪水。
然而水流的速度实在太快。
战士们扔下去的砂袋,还没沉底就被瞬间卷走。
砂袋不行,就用卡车!
可二十一辆军用卡车推下去,只是打了个转,就被洪水冲走,起不到任何作用。
眼看着九河市就要成为人间炼狱。
现场指挥员只能征集附近的货船,想用沉船的方法堵住决口。
而附近的船主们,在听到征船令后,立刻就把船送了过来。
随着价值不菲的货船被一一凿沉,长达数十米的决口终于堵住了。
然而洪水却没有这么容易认输。
战士们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大堤之上很快又出现了新的决口。
但此时,船已经凿沉,砂袋也全部用光。
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封堵决口。
但所有人都清楚,要是再等下去。
过不了多久,这些数米长的决口就会变成十几米,几十米!
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那些看上去不过十八九岁,还带着稚气的战士,毫不犹豫的跳下了决口。
面对扑面而来的滔天巨浪,他们手挽手,拼命站稳脚步。
这些年轻的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
冲走一个,就立刻补上一个!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让受灾百姓看到一丝希望。
这一刻,他们不仅是父母宠爱的孩子,他们更是华夏子弟兵!
他们眼前是生死轮回,身后是祖国人民!
在场的百姓看到这一幕,眼睛都已经哭红了。
他们甚至忘记了逃命,跪在地上,声嘶力竭的哭喊。
“求求你们不要跳了!”
“家我们不要了!地我们也不要了!回来吧!”
“你们还是孩子啊!你们不能有事啊!”
“别跳了!求你们!别跳了!”
“……”
但面对百姓们的恳求,面对那一双双阻拦的手。
战士们沉默不语,依然一个接一个,朝着决口冲去。
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出征前的誓言。
堤在人在!堤亡人亡!
画面至此,嘎然而止。
苏辰的声音,随即在所有人耳边响起。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固然是渺小的,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渺小,才催生了我们团结一致的精神。”
“这些视死如归、挺身而出的英雄,没有几个留下姓名,但是他们却有个共同的名字!”
“华夏人民子弟兵!”
“他们,是华夏的英雄,也是华夏的代表!”
“他们,是今日华夏,千万个大禹!”
“我们华夏子孙无数年来一直都是这样,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自强不息!”
“我们的血液里,人定胜天的基因代代相传,即使历经数千年,也依然没有泯灭!”
“这!就是大禹精神!
“这!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
“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你这话说的,我们不算人了?我们从家里不吃不睡的赶过来,吃饱了撑的?”
“说的对!虽然我们是普通人,但也不是泥捏的!就算是死,也要在死之前咬掉海东狗一块肉,撕掉他一块皮!”
“对!一个不行,咱们就十个一起上!十个不行,就一百个一千个一起上!只要能拉一个海东狗垫背,咱们就值了!”
“我们脚下是华夏的土地,背后是父母妻儿,就算是死,也不能退后半步!”
“没错!我们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
随着苏辰的出现,所有人都气势高涨,内心的忐忑恐惧也消散了大半。
这就是传承者的影响力。
哪怕一言不发,只要站在这儿,就是一杆鼓舞人心的鲜明旗帜!
朱远征听到树林中的呼喊,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
虽然他知道苏辰的计划,但当他听清死战不退四个字时,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军还是忍不住动容。
这些人里面,有一半都是普通人。
在今天以前,他们还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为自己的家人而奋斗。
但是在祖国有难时。
他们都毫不犹豫的抛下了一切,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
他们不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着大禹的血脉。
他们都抱着为国捐躯的信念。
这种勇气!
这种承担!
这样的民族精神!
才是华夏最宝贵的财富!
也许为了生活,许多人逐渐变得圆滑、变得市侩,变得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满腔热血。
但这些东西,从来没有消失,而是化为一粒粒种子,深藏在他们心底。
只要一点点雨露,这些种子就会再次生根发芽,展现出蓬勃生机!
“不愧是我华夏儿郎!”
“有这些人在,华夏必将战无不胜!”
朱远征目光闪动,胸中的热血也忍不住翻腾起来。
苏辰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一切就绪,现在就等着海东人上门了,但愿他们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看着苏辰眼中的自信,朱远征也露出了笑容,狠狠一挥拳。
“海东觉醒者倾巢出动,看来金大昌这次是孤注一掷了啊!”
“不知道一会儿看见咱们这欢迎仪式,他会是什么表情!”
“小苏,你说咱们这么布置,是不是有点太瞧得起他们了?”
几天之前,十三万觉醒者在朱远征眼里,绝对是不可战胜的存在。
但是现在,看看苏辰,再看看背后的红树林。
对于海东国,朱远征莫名生出了一丝嫌弃。
虽然朱远征在军中声望无人可比,但内心仍有遗憾。
华夏已经三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
身为华夏人,他自然希望祖国和平昌盛。
但身为军人,他同样渴望建功立业。
这种矛盾的心理,一直跟随了朱远征几十年。
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华夏百万大禹后人,今天将毕其功于一役!
在华夏已知的历史上,如此规模的战役绝对是前所未有。
何况对阵的双方,还都是觉醒者!
而他朱远征,虽然这次没机会觉醒血脉,但却从头到尾参与其中!
试问这种机会,几人能有!
朱远征感到深深的庆幸。
他庆幸自己身在华夏。
庆幸自己有机会见证这历史性的一战。
更庆幸在危难时出了一个苏辰,扭转了必败之局。
此战之后!
华夏崛起将势不可挡!
此战之后!
华夏威名必将传遍全球!
朱远征与苏辰并肩而立。
二人的目光,越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径直投向那海天相交的弧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