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

畅销书目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

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花芷顾晏惜,是著名作者“留”打造的,故事梗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存亡之际,沉寂了15年的花芷不得不展露锋芒,出面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抛头露面是常态,甚至带着弟妹背着棺材以绝户相逼,不好惹的名声传遍京城,她做好了家族反目成仇、背刺刀子的心里建设,也做好了青灯古佛、孤独终老的准备,独独没想到会有人出征前表白心意许我终身——奇了,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敢娶我?!...

主角:花芷顾晏惜   更新:2024-06-29 20:1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花芷顾晏惜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由网络作家“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超级好看的古代言情,主角是花芷顾晏惜,是著名作者“留”打造的,故事梗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存亡之际,沉寂了15年的花芷不得不展露锋芒,出面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抛头露面是常态,甚至带着弟妹背着棺材以绝户相逼,不好惹的名声传遍京城,她做好了家族反目成仇、背刺刀子的心里建设,也做好了青灯古佛、孤独终老的准备,独独没想到会有人出征前表白心意许我终身——奇了,这世上竟然还有人敢娶我?!...

《畅销书目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精彩片段


步入院门,花芷脚步顿了顿才继续往里走了几步,在母亲面前盈盈下拜,“娘,我回来了。”

朱氏忙扶起她上上下下的打量,“瘦了,气色也差了些。”

“在外面自是没有在家里好。”花芷朝着朱氏身后两个妇人微微福身,“贺姨娘,秦姨娘。”

两人哪敢受她全礼,侧身只受半礼便忙不迭的把她扶起来,个矮一些的秦姨娘更是连连道着瘦了瘦了,拉着身后的女儿上前见礼。

花芷对这个庶妹印象平平,应该说这家里除了柏林和四叔的儿子柏君,她对其他兄弟姐妹的印象都不深,见她笑得乖巧便也对她笑了笑。

父亲一共也只得这两个妾室,贺姨娘是爹的通房,育有一子,平时就不多话,儿子被流放后更是一日里也说不了几句话。

秦姨娘是祖母的远房侄女,娘生下她后肚子就没了动静,被祖母做主迎进门来做了长房侧室,她也争气,进门第一年就生了儿子,第二年又生下女儿,她当时还想着他们这一房怕是要热闹了,没想到父亲却打了一记直拳,除了去看望儿女,有大半年的时间根本不在秦姨娘屋里留宿,再高的气焰在那大半年里也散了,后来娘生下柏林彻底让她老实了下来。

并不是多厉害的手段却非常有效的平息了即将起的纷争,她也是那时候才发现她的父亲并不是只读圣贤书不知外事的人,也对,男人自身持正了后院又哪会有那么多阴私腌臜事。

手被一双柔若无骨的手拉住,花芷听到她娘亲道:“我和芷儿说说话,你们都回吧,不要在我这里候着了。”

“是。”

母女俩回了屋,花芷亲自装了一碗肉桃糖水放到娘手边,“庄子上出的东西,您尝尝。”

“就是你做的那个?”边说着朱氏边吃了一口,立刻眼睛一亮,“好吃。”

“就是那个,我带了一些回来,到时让人搬几坛过来。”

“我女儿真能干。”朱氏放下碗有一下没一下的搅着,长叹一口气道:“你不知道你说要当家那会我有多担心,娘不说有多了解你却也知道你是个惫懒性子,平时只愿顾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多一点都不愿管,当家哪里会是个轻松差事,你以前从不沾手这些,花家又是这么个情况,娘就怕你吃力不讨好。”

朱氏笑着摇摇头,“没想到你比我们所有人预料的都做得好。”

这还是自花家出事以来母女俩掏心窝子的说体己话,花芷再一次觉得意外,她以为会见到一个哭得眼泪汪汪的娘亲……

“是女儿让您担心了。”

“我就这么一双儿女,不担心你们担心谁去。”想到远在天边的丈夫,朱氏忍了忍还是没忍住红了眼眶,“你爹从不嫌弃我没用,现在想想他若是嫌一嫌倒也好,他嫌弃了我自然会去改,身为花家大媳妇却这么没用,还得靠你一个姑娘家来掌家,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有什么可笑的,我会不也是您教养得好吗?”

“你就别给我脸上贴金了,臊得慌。”朱氏轻笑一声,擦了擦眼睛道:“娘不哭,留着眼泪等你爹回来了把他给淹了,你也别挂心我,有你在前面遮风挡雨,娘不敢不好。”

“娘……”

朱氏握住她的手拍了拍,“柏林向来听你的话,好好教他,娘不插手,长房嫡子不能在我这养废了。”

花芷哪还不明白之前的事娘看到了也听到了,这样也好,柏林不总在这后宅之中,看不到听不到,心里不装着,脑子里自然就不会想着了。

朱氏突然一笑,“柏林撒谎那次我都被你吓着了,明明平日里你比谁都疼他,却能下得了那个狠心收拾他,偏偏柏林还是亲近你,一有机会就往你身边凑,我当时还担心他会和你生分。”

花芷眨了眨眼,她以为那事爹娘都是瞒住了的。

“你爹不知道,我给遮掩过去了。”想着那时的情形再想想眼下,朱氏心沉了沉,笑容渐渐淡了下去。

“娘,会好的,都会好的。”

“那你呢?你会好吗?”朱氏紧紧握住女儿的手,颤着声音低声道:“沈家的婚事已经退了,你以后要怎么办?”

“娘,你要相信你女儿的本事,连偌大个花家我都能撑起来,还怕会过不好自己的日子?”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花芷当然知道,可她更清楚那绝对不是娘想听到的答案,“船到桥头自然直,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是不是?”

“说实话,娘知道你心里的盘算。”

“娘……”

“告诉娘!”

朱氏难得的坚持,花芷看着她,真就说了实话,“不用侍候丈夫公婆,不用面对妻妾争宠,其实我很高兴。”

“女人都希望可以不用面对这些,可你想过没有,女人不成亲将会面对怎样的流言蜚语?”

朱氏哆嗦着泪流满面,却隐忍的没有哭出声音来。

花芷给她擦着越来越多好似永远也擦不完的眼泪,语调轻柔,但是坚定,“您也说我惫懒,这些年您看我出过几次门,他们就是说破了嘴皮子我也听不到,到时候我就去置办个小巧精致的宅子,关起门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别人还敢搭着梯子爬墙上来骂我不成。”

静静的笑了笑,花芷又道,“要不是怕您和我哭,怕花家的姑娘们以后不好许人家,当时祖母给我定亲事的时候我就想拒绝的,现在这样倒是如了我的意。”

“一辈子那么久啊,你一个人要怎么过!我和你爹总要走在你前面的,到时候连个给你撑腰的都没有。”

“不过几十年,一晃眼就过了,您说我惫懒,可这些年您瞧着我可有让自己过得不好?只怕谁都没有我过得好,柏林是伴在我身边长大的,就算真到了那时候花家的男人都还没有回来,花家交到他手里他还能让我吃了亏去?要是花家的男人回来了更好,我怎么说也是个守家的功臣,为了花家连婚事都耽误了,到时候我再乖乖把掌家权交出去,谁要再为难我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娘,我想得清楚着呢,谁吃亏也轮不上我,您不用担心。”

这哪是说不担心就能不担心的,做人母亲的只要在世一天就牵挂一天,但朱氏却也忍住了泪,直到和女儿一起吃了午饭把人打发回去歇着了,这才将自个儿捂到被子里痛哭了一场。

小说《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而且他受老太爷大恩,如果在这种时候一走了之岂不是枉读这许多年的圣贤书?


拍了拍花柏林的肩膀,穆先生走向花老夫人,腰还没有弯下对方就已经先行屈了膝,后边的女眷也都跟着屈膝行礼,他忙避开了去,“老夫人这是做什么,在下哪里受得起。”

“先生品行高洁,自是受得起。”老夫人直起腰,“以后花家子孙就麻烦先生了。”

“在下定当尽力。”他知道不会轻松,来之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以前花家族学共有十四个先生,像他擅长春秋便主讲春秋,其他的自有其他人来,可现在他一个人就得把所有的都担起来。

“也不敢劳累先生您一个人,还有一个先生要过段时间才能到。”老夫人看了身边的孙女一眼,“在此之前,芷儿会先替先生之职。”

穆先生闻言惊讶的看向花芷,他在花家四年,花家女眷见得极少,知道这是大姑娘还是因为她是花柏林的亲姐,据说姐弟二人亲厚非常,就是换成二姑娘三姑娘他都没这么吃惊,毕竟那两人有些才名,这大姑娘可从来没有听说过有这方面的天分。

老夫人像是看出他心中所想,慢悠悠的道:“芷儿自小受老太爷教导,学识也还过得去,到时先生若觉得她差着些再让她退位让贤便是。”

穆先生收回心神,道:“这是花家事,教的也是花家子孙,在下无权置喙,花家觉得好便是好的。”

这样的态度已经超出了花芷的预料,她原以为穆先生最少也会质疑两句,却不想他心胸这般宽广。

花芷俯了俯身,“花家子弟能学得穆先生三分就将受用不尽。”

“大姑娘谬赞,在下愧不敢当。”

老夫人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便领着多余的人回转了后院,花芷送走祖母后便道,“柏林,你带着大家先过去。”

“是,长姐。”

看着大大小小的孩子走远,花芷看向穆先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经退后两步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穆先生,小女想和您商量一下弟弟们分班的事。”

穆先生明白的点头,“大姑娘想如何分?”

“按之前那样分自是不能了,小女就想着不如做一次考核,不拘年纪大小,学识进度不相上下的为一班,分成两个班,您看如何?”

“大姑娘好心思。”无需多想穆先生就觉得这主意好,六岁才进学的孩子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不可能和九岁十岁那些相比,要是放到一起教他们肯定跟不上,可要是照顾他们,又耽误了大些的孩子,自是分开教更好。

曾经受过与这里完全不同教育的花芷笑笑,“如何安排授课等成绩出来再做思量。”

“依大姑娘的意思。”

当天两人就出了一套题出来,四书十三经凡是他们学过的都有涉及,穆先生还是头一回见着这种一锅乱炖的考法,觉得颇有意思,对大姑娘做先生这事有了点儿底。

最后成绩出来,大班的以花柏林为首共有十五人,小班九人。

让孩子们先行散学,两人就授课做了划分,花家的孩子四岁启蒙时就已经熟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等等这些,六岁进学后学的就是论语,花家诗书传家,底子都打得不错。

穆先生是经过科考的文人,有举人功名在身,当年会来京城就是赴考的,没成想出了事,若不是花老太爷惜才保下他,世上怕是早没了他这个人。

小说《苟了15年,我成为家里顶梁柱》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老夫人笑得新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听你说着这话我这心里头不知有多欢喜,该念书的念书,该绣花的绣花,要真能如此,家里也就安稳了,家安了何事不能成,祖母现在啊,是真的放心了。”

花芷要跪下认个错,膝盖还没着地就被扶住了,“祖母知道你想说什么,不怪你,是你三婶做得过了,你也别记恨她,她啊,眼皮子浅,就能看到眼下那点东西,但她也没有坏心,就像你说的我们是家人,家人会有矛盾会有冲突,但始终都是家人,当她遇着难处的时候你还是要帮着护着的,你说是不是?”

“是,孙女明白祖母的意思,孙女不会记恨三婶。”

“祖母知道你是好孩子,你三婶啊看不明白,只以为当家是好事,不知道花家如今的当家,面对的压力有多大,有多辛苦。”看着瘦了一圈的孙女,老夫人的心里也不好受,但凡她自己能撑得住,她也不想让一个刚及笄的姑娘家这么操劳。

抓着孙女细瘦的手臂,老夫人轻声道:“苦了你了。”

“孙女没觉着苦。”花芷记起还有一件事没报备,趁机转开话题:“好叫祖母知晓,这次去庄子上,孙女遇见了陈进一家,分了他家三亩地让他们种田去了。”

“他家和我渊源颇深,罚上一罚就算了。”

花芷摇摇头,“如果只是一点小事孙女不会对他发作,您可知他都做了些什么?我刚到庄子上就碰上他儿子强抢了佃户家的女子,要不是我去得巧救下那个姑娘,她就要被糟蹋了,碰上个性子烈的还能有命在?到头来这账得算到谁头上?后来再一查,才发现您定下的三成租在庄子上是四成,遇上灾年您让免的租在庄子上从未免过,依旧要收足四成,他从中赚足了银子,这不好的名声却由我们花家背着,要是这样的人都放过,以后如何服众?”

老夫人气得手直抖,她自是知道那一家子这些年没少伸手,可她以为陈进胆子再大也不过是扣下些米粮,哪能想到他竟然胆大包天至此!

花芷轻抚着老人的胸口温声开解,“告诉您这些不是想让您气坏自个儿,您对陈进已经仁至义尽,对谁都能交代得过去了,罚他的是我,以后也自有我来担着这些事,您是花家的定海神针,只要您好好的,花家便能好,您是信我的,是不是?”

“信你,当然信你。”老夫人缓过来,把孙女的手抓在手里,一开始是因为老太爷才相信,现在却是因为她本身信她!和她比起来老三媳妇太不自量力了。

“陈家这些年置办了个宅子,我让人去处理了,还有些银票银两我也都单独记着账,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我打算拿来另用。”

“祖母知道你心里有数。”老夫人朝着苏嬷嬷点点头,苏嬷嬷会意,从枕头底下拿出几张银票,“这是卖城外那个宅子得的银钱,也都交给你。”

“是,等事情办好了我再来和祖母细说,您既是相信我,钱用到哪里去了还是应该告诉您的,也好让您心里有数,不用干着急不是。”

看祖母面露疲色,花芷原本还想说说家里族学的事,也都暂时放下了,扶着祖母回到床上,又蹲身给她脱下鞋子扶她躺下,“是孙女的不是,非得在这时候来打扰您休息,时辰还早,您再睡会。”

“老了就这样,时不时想睡,睡又睡不了多久,你在外忙了这么久也好好歇上一歇,祖母瞧着你瘦了不少,可不能忙坏了身体。”

“是,孙女知道。”

此时朱家也热闹得紧,林嬷嬷趴在地上泣不成声,“舅太太那话真是往夫人心上插刀子,自花家出事以来夫人可有提过半句让娘家帮衬?她在娘家受尽宠爱又岂会半点不顾念娘家,要把朱家拖入这泥潭当中来?您说大姑娘退了亲会影响朱家的姑娘嫁人,这是要生生逼死大姑娘啊!”

“啪!”茶盏碎成一片一片,茶水溅湿一地,朱老夫人气得直发抖,声音里仿佛搓揉进了冰渣,“好,好,真是好,我倒不知道我朱家有个这么为婆家着想的好媳妇!”

朱家大媳妇惨白着脸跪倒在地,半句话都不敢为自己辩解,她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向来好说话到没脾气的小姑子会突然来这么一下。

林嬷嬷好像什么都没看到一样,继续道:“花家自知如今失了皇恩不好拖累各位姻亲故旧,更是知晓金口玉律,便是把所有人拖下水,花家的老爷们也回不来,所以才让各房媳妇往娘家送信,先暂时断了往来,万没有舅太太认为的那些个意思,请老夫人明鉴。”

朱老夫人闭上眼缓了缓情绪,“老大媳妇,你先出去。”

“娘……”

“出去!”

朱家大媳妇任氏咬着唇低头退下,她得想想,得想想怎么把这事圆回来,怎么罚她都认了,只求这事不要捅到老爷面前去。

老夫人把其他人也都摒退,“林双,站起来回话。”

林嬷嬷林双应声而起,眼睛还肿着,脸上泪迹未干。

“这一出,是谁让你唱的?”

林双犹豫着,不知道是不是该说实话。

“璇儿那么个性子我还能不知道?她就是被任氏挤兑得捂着被子哭也不会想着要到我面前来告上一状,你也本分,不是有人给你支招,你也不会使这么一招,是芷儿还是柏林?”

“什么都瞒不过老夫人,是大姑娘让婢子来的,她说夫人软,可还有一个不软的。”林双面上露出些骄傲,“好叫老夫人知晓,如今花家是大姑娘在当家,舅太太派人去的时候大姑娘因着一些事情去了庄子上,今儿一回来就发现了夫人的不对劲,三两下把背主的奴婢揪出来,还让奴婢来趟朱府。”

顿了顿,林双话锋一转,“大姑娘并没有要让奴婢来搅事的意思,只是心疼夫人才会如此,她还说……还说……”

“你直说便是。”

“是,大姑娘说她不指望任何人,也不需要任何人,其实让各房女眷断了和娘家的来往的这个建议就是大姑娘提的,不论是花家老夫人还是夫人都万没有向朱家求援的意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