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女俘》,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城破那天,冯蕴被父亲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敌军将领。人人都惋惜她即将为俘,堕入火坑。她却将出城的小驴车遮得严严实实,不敢让人看出心中窃喜……年幼时,她行事古怪,语出惊人,曾因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差点被宗族当鬼邪烧死。长成后,她姝色无双,许州八郡无出其右,却被夫家拒娶。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一个女俘何去何从?“不求良人白头到老,但求此生横行霸道。”上辈子冯蕴总被别人渣,这辈子她要先下手为强......
主角:冯蕴冯敬廷 更新:2024-04-20 09:1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冯蕴冯敬廷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小说推荐女俘》,由网络作家“冯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女俘》,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城破那天,冯蕴被父亲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敌军将领。人人都惋惜她即将为俘,堕入火坑。她却将出城的小驴车遮得严严实实,不敢让人看出心中窃喜……年幼时,她行事古怪,语出惊人,曾因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差点被宗族当鬼邪烧死。长成后,她姝色无双,许州八郡无出其右,却被夫家拒娶。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一个女俘何去何从?“不求良人白头到老,但求此生横行霸道。”上辈子冯蕴总被别人渣,这辈子她要先下手为强......
一个背叛姐妹的人,可耻且不可信。
如果不是苑娇,冯蕴掌握不了林娥那些隐私的事情。
“将军有一句话是对的,只有死人才能闭嘴。”
阿楼看着女郎平静的面孔,没由来地抖了一下。
苑娇人如其名,是个看上去娇里娇气的小娘子,很是势利眼。初入大营时,她跟着林娥欺负冯蕴,小心思也不少,后来看冯蕴得势,马上就调转风向投诚冯蕴……
这样的人,嘴巴如何守得严?
阿楼咬了咬牙,“那小人即刻去办。”
冯蕴看着他,笑了下。
人真的是可以锻炼的,以前的阿楼瘦弱胆小,杀只鸡都要闭着眼睛,现在他虽然也很怕,但有胆色办事了。
冯蕴道:“苑娇有个嗜赌好斗的兄长,打小就欺她、打她,为偿还欠下的赌债,甚至撺掇父母把她卖给鸨子,苑娇对他恨之入骨……”
微微一顿,她道:“不要让她一个人上路,免得孤单。”
阿楼察觉到主子眼里慑人的冷光,心跳得突突的。
这狠啊!
还是那个木讷温暾被人称蠢的十二娘吗?
阿楼拱手行礼的姿态,比平常更为恭敬了几分。
“小人明白。”
冯蕴没有再说什么,撑着伞慢慢走回院子。
在她的背后,两个侍卫拖着林娥的尸体往田野里走,裹身的草席都没有一张,一身艳骨软绵绵搭在土坑上,凄凉下场……
——
从田庄出来,裴獗直奔北雍军大营。
左仲跟在他后头,察觉到将军情绪不佳,大气都不敢出。
回到营房,裴獗在中军帐里寻找片刻,从一个紫檀木匣子里找出一块玉佩,递给左仲。
左仲正要伸手来接,裴獗却松开了手。
玉佩摔到地上。
砰的一声,碎成了三块。
左仲吓得脸色一变。
这块玉,是太后殿下找白马寺的高僧开过光的,是一块平安玉。当日将军连下三城,太后专程差人送来,并带话说,此玉可保佑将军平安,战无不胜,无病无灾。
这玉摔碎了,那可得了?
左仲脊背一凉,立马抱拳,单膝跪地。
“将军恕罪,属下一时不查……”
“我摔的。”裴獗没有看地上的碎玉,冷声吩咐左仲。
“快马送去中京,交还太后。”
又道:“并请太后治罪方福才,下毒伤人罪。”
左仲愕然抬头,打量裴獗的脸色。
一片冷寂,没有商量的余地。
左仲拱手应下,“属下即刻去办。”
三块碎玉摔得不太平整,通体莹绿,是难得的珍品,左仲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找一张黄纸包上,心里很是糊涂。
好好的玉佩,为什么摔碎?
将军将其带给太后,是要表达什么呢?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中京洛城,嘉福宫里的李桑若摊开掌心,看着三块碎玉,俏目透红,隐隐已有泪光。
“他这是在提醒我,给我敲警钟呢……”
“他要那个贱妾,他护犊子了!不让我再动他的人。”
“你说说,他的心,为什么这样硬?”
年轻太后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尖利。
方公公额头冒着细汗,盘算着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想着自己给林娥的那包药,整个人战战兢兢。
“殿下,这,这中间定有误会,将军……可,可能受了那个贱妾的挑唆,错怪了殿下……”
“误会?”李桑若猛地掉头,目光凄厉地盯住他。
“我送的玉他都不要了,你说是什么误会?我误会他什么了?亵渎皇权,不尊太后,他裴妄之就没把我放在眼里!”
方公公嘴皮抖抖索索半天,扑通一声跪下,狠狠扇了自己一耳光。
“殿下,是老仆办事不力,害得殿下被将军误会……”
想了想,又硬着头皮将脑壳往地下一磕,抽抽泣泣地道:“请殿下将老仆交给将军发落,以消将军心头之气……只要殿下得偿所愿,老仆……老仆死而无憾啊。”
哼!李桑若冷冷地坐下来。
“一个贱婢而已,他要多少,哀家就可以赏他多少。为何偏生要这个冯十二娘?她到底有哪里好?诱得他这般入魔,为了她,杀害哀家所赐的姬妾,甚至摔坏哀家给他的玉……”
方公公答不上来。
一个残缺不全的男子,能想出来的理由,也无非是为美色而已。
“是我不够美吗?”李桑若当真伤心了,她从来没有在宫人面前这般失态过。泪目盈盈,欲哭不哭,那模样看得方公公都心软了。
“太后绝艳过人,世间何人可比?”
李桑若扭头看他,笑得比哭还难看。
“那他为何拒绝哀家,偏要那贱婢?!”
“……”
方公公心下一阵突突,怦怦跳个不停。
他虽然是太后的心腹内侍,但听多了这样的隐秘,也怕被她杀人灭口的啊。
其实太后是很好哄的。
方公公是嘉福殿里最会哄太后的人。
但这事,他也为难。方公公后脑勺上都是汗水,绞尽脑汁才为将军找到一个借口来安慰太后。
“将军本不重欲,又顾及殿下的身份,自然要守君臣大礼……但依老仆看,这么多年,将军身边都没个侍候的人,不是心里惦记着殿下,是为什么?血气方刚的男儿,心里没个人,又如何守得住?”
“那她为何突然收了冯十二娘这个贱婢?”
太后暴怒,方公公说得结结巴巴。
“说不定是这贱妾修习了什么媚术,也是有的……”
“是吗?”李桑若的脸色好看了许多。
仔细一想,确实是这般。
以裴獗的为人,要不是心里有她,又如何会拼尽全力拖举她的匡儿登上大位?
要不是心里有她,又如何会亲口对她承诺,将为匡儿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如何会说出有他在一日,必会保他们“母子平安,江山永固”这样的话?
可他到底还是为了一个女郎,要与她作对了。
其实,李桑若并不在意裴獗有侍妾。
这世间,哪个有本事的男子身边没几个莺莺燕燕?
令李桑若痛恨的是,裴獗把别的女子放在心坎上,宠着,护着,怜惜着,看得眼珠子似的,还不许她碰。
李桑若的心,从来没有这么空。
她想了许多理由来安慰自己,可空掉的地方就是填不满……
夜里的油灯慢燃轻爆,方公公朝侍立在帐外的俏郎君使了个眼神。
那俏郎君点头会意,走到李桑若的面前,徐徐拜下。
“殿下,可要小人陪您用些夜食,说说话……”
“滚!”这个侍卫叫宋寿安,眉眼与裴獗有几分相似,但身子清瘦,个头也没有裴獗高峻,但他已经是方公公找遍大晋,好不容易才寻摸回来的人了。
宋寿安在嘉福宫里侍候的日子还不长。
平常,他温声软语地对太后殿下说几句话,总能讨得太后欢心,得些赏赐。
哪知今日上去就触了霉头?
宋寿安不敢大声说话,弱弱低着头,后退出去。
“等等。”李桑若突然扭头看着他。
宋寿安受惊地抬眼,目光里满是怯意。
这是李桑若最讨厌他的地方。
眉眼再像裴獗有什么用?
还不是一个怂包、懦夫,不见半点男儿气概。
裴獗何曾像他这般唯唯诺诺?
裴獗何曾对她弯下过脊梁?
李桑若心口一酸,眼眶便红了。
她想裴獗,想得快要死了。
“方公公,给他找一套将军服来。”
方公公怔了怔,没有觉出太大的意外。
这不是太后殿下第一次这么做了。
有时候太后心情好,便会叫宋寿安穿上大将军服,站在一片朦胧的光影里,对她笑,或是说上几句好听的话……
这一套方公公驾轻就熟,很快办好。
等宋寿安换好衣服,小心翼翼地走进来,方公公看一眼他的眉眼,心下不由叹息。
这人脸有六七分相近,气质和裴獗却天差地别,怎么都教不会。
方公公将油灯的灯芯压掉一根,让光线变得暗淡一些。
他以为仍像以前那样,哄哄太后就好。
不料,李桑若叫他,“你出去,领二十大板。”
“殿下……”
方公公苦着脸,眼泪都要下来了,躬着身子不停地求饶。
“方才不是说死而无憾吗?这就怕了?”
李桑若看他那模样,嫌弃不已,“去吧。他说了,我不能不应。”
方公公知道自己这顿板子免不了,又说了几句表忠的话。
李桑若的神思有些游离,不耐烦了。
“一会再罚,你先在外面守着。没哀家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嘉福殿……”
方公公略松口气:“老仆省得。”
他朝宋寿安递了个眼神,默默退下。
殿门合上,发出一声闷响。
李桑若坐在软榻上,看着一身大将军服却满脸惶恐的年轻男子,眼皮半阖,慢慢朝他招了招手,“你过来。”
宋寿安凝滞片刻,朝太后默默挪步,“殿下……”
他很害怕,太后一句话可以让方公公挨二十大板,同时一句话可以诛他九族。
然而,太后并没有发怒,她只是轻轻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又徐徐朝下,一点点抚摸,像是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那个真正的大将军。
宋寿安的瞳仁微微收缩,红了耳根。
以前太后从不碰他的,从不。
太后嫌弃他出身低贱,只是一个不入流的陶匠。
但太后喜欢他的脸,常常会痴痴地看,目光里流露出缠绵和眷恋。
有时候,太后盯着他一看就是好半天,看得他心里发毛,如上刑场。
这样的亲密还是第一次。
宋寿安心跳如雷,极其难耐。
李桑若很喜欢他的心跳声,贴耳上去感受片刻,问他:“入宫前,房里有过妇人吗?”
宋寿安羞愧地摇头。
李桑若嗤笑一声,“知道怎么做吗?”
宋寿安盯着太后那双变得奇异幽亮的眼睛,几乎瞬间就懂得了太后问的是什么意思,结结巴巴地道:“听,听人说过……”
李桑若又是一声嘲笑。
“别人说有什么用,得你自己有本事。”
宋寿安低头,“小人,小人……”
呵!李桑若垂下眼,“来,哀家教你。”
说罢她在那片坚硬的铠甲上轻轻一推,起身绕过帘子走向内室,“来啊,侍候哀家沐浴。”
玉容殿里空无一人。
宋寿安咽了咽唾沫,紧跟着走过去。
帘帷春深,香衾寂静,金炉里青烟袅袅……
不多一会儿便有娇娥轻唤传出。一遍遍唤,一遍遍唤,将军,将军啊,疼疼我,疼疼阿若呀……
“我看到了,我看到将军了……”她愉悦的,看到喜欢的大将军野马一样闯进来,带着千军万马冲得她颤抖发颠。
“将军,你撞到阿若心上了。”
“将军呀……”
方公公在殿外守着,不停地擦拭额头的汗。
太后守寡两年了。
年纪轻轻的女子,白天在殿上临朝,和文武百官共商国事,到了夜里,守着一座孤冷冷的嘉福殿,比那庙里的尼姑还要清苦几分。
方公公不知该为太后担心,还是该为她开心……
这天太热了!
不知过了多久,方公公再得令入殿,太后殿下已经洗漱好,换了一身轻便衣裳,一脸潮红,面色沉沉地走出来。
那宋寿安满脸狼狈地立在一侧,不敢抬头看人。
李桑若平复好心情,缓缓坐到软榻上,声音带点沙哑。
“唤丞相入宫,哀家有要事相商。”
丞相李宗训是太后的亲爹,本就是高门隽才,很得先帝赏识,是先帝最倚重的谋臣,在外孙小皇帝登基后,更是手执权柄,势倾朝野。
所谓太后执政,要谋术心计,还得这个生父。
方公公心下了然,带着宋寿安应诺退下。
李桑若一个个静静坐了片刻,又将那三片碎玉拿出来看,神情凄苦不已,“你待我如此狠心,当真是有恃无恐,不怕我翻脸无情吗?”
小说《女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冯蕴给冯敬廷的信,如石牛入海。
眼看离立秋不足十天,她有点按捺不住。
于是一咬牙,卤了二十斤肉,装了些腌制的莼菜,又往驴车上放了十坛老酒,以感谢为名,让邢丙走了一趟北雍军营,打探情况。
邢丙是行伍出身,不用冯蕴教导,就知道眼睛往哪里看,耳朵往哪里听,当天下午回府,他兴冲冲就到长门院来禀告。
“女郎,北雍军动了。”
“辎重营已至淮水湾地,安营扎寨,工匠营也已然赶到,在沿河腹地挖壕沟、做陷阱,垒防御工事……”
邢丙见冯蕴皱眉,又道:“齐军水兵,就在河对岸,好似要准备渡河……”
北雍军以精骑悍勇著称,最擅长的打法是骑兵冲锋,两翼包抄,中军直捣,三管齐下破坏敌军阵型,一乱就冲散了,但有一个短板是士兵懂水性的少。如果齐兵当真集结五十万大军渡河强攻,这么防守是没有问题的……
但萧呈现在不会来攻。
河对岸的水兵,做做样子而已。
骗冯敬廷,也骗齐帝,目的只为逼宫……
前世同样也是这个时候,萧呈在立秋当天逼齐帝萧珏禅让,发诏退位,然后才反手一枪,亲自领兵渡河,和冯敬廷殊死一战。
那场仗打了整整三个月,双方都劳民伤财,损兵折将,打到隆冬时节,在淳于焰的促成下和谈休兵。
次年入夏,战火重燃。
由此开启了长达三年的齐晋战争。
三年后,萧呈再次遣使和谈。
做中间人的还是淳于焰。
那时,冯敬廷为了李桑若,狠心将她送出中京。一个孤苦的弃妇身处安渡,难免受人羞辱。在极度痛苦和怨恨中,她原谅了示好的父亲,也原谅了萧呈。
萧呈的深情短暂地弥补了她在冯敬廷那里受到的打击和羞辱,让她相信了他们错过的三年只是上天的考验,相信萧呈三年来从未有一日忘记过她,相信他夺帝位、攻北晋,甚至不得已娶冯莹,都只是为了救她脱离苦海,将她从冯敬廷的手里抢回去……
男人骗起人来,当真迷惑人心。
她那时清晰地从萧呈的眼里看到了对她的痴和爱,如是真的。
“南齐公子,独绝三郎”,她那时太傻了,萧三存了心要让一个女子沦陷,有的是能耐……
在她的配合下,萧呈巧施离间计,策反了冯敬廷麾下三员大将,在战前釜底抽薪,导致冯敬廷败走平城,而她回到了南齐,回到了萧呈的身边……
萧呈是个心思深沉有胆有谋的男人。
冯蕴怨他,但无法否认这一点。
不过,如果冯敬廷肯信她,萧呈就不会再像前世那样顺利了……
若是北雍军趁着南齐内乱强行渡河,出兵攻打信州,再借由铁骑优势长驱直入,到时候就算萧呈登上大位,也必会自乱阵脚……
以萧呈的性子,仍会选择和谈。
但筹码可就不同了。
如果冯敬廷不肯信她呢?
就算不肯全信,也会派人打探,肯定会发现蛛丝马迹……
冯蕴望着南窗外飞回的燕子出神。
阿楼急匆匆走过来,唤一声女郎,神色焦灼。
冯蕴示意他进来,阿楼放轻脚步,在她跟前行个揖礼,又四下里看看,这才俯到冯蕴的耳边。
“林姬出府,见了个老相好……”
冯蕴平静地听完,平静地一笑,“盯紧便是。”
然后又吩咐,“收拾收拾,明早出发去灵山寺。”
那天在花月涧,淳于焰许她五日之期和二十石粮。
数量不算多,但冯蕴现在就像个要饭的。多不嫌多,少也不嫌少,给粮就要。
—
灵山寺在淮水以北的石观县,离安渡郡府城有五十来里。石观县是离淮水最近的一个县镇,一路过去,官道上遇到不少流民。
冯蕴换了一身轻薄宽衣,没穿女裙,看上去就像哪个大户人家的清俊郎君,很引人注目。
一行人驾着租来的五辆牛车,又有二十多个持械的青壮引路,没有人胆敢上前挑衅,但沿途看到的流民,一张张面黄肌瘦的脸,近乎赤裸的目光,仍是让人心惊胆战。
冯蕴让邢丙将车棚敞开,一眼就可以看到里头空空荡荡。
邢丙知道她的用意,表情略显忧虑,“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冷,食不饱,居无处,不知又要饿死冻死多少人……”
“咱们府上要不是有女郎弄来的粮食,你我也要做流民了。”
“嘘……小声点,我们哪有余粮?也就将军怜惜女郎,运来的那两车,如何够用……”
天下大乱人相食,山野丢白骨,沟壑弃老母,这些事每日都在发生。众人唏嘘,但有心无力……
到了石观县域,流民数量更多了。
冯蕴差人去打听了一下。
原来,石观县令郭怀德在北雍军铁蹄到安渡郡时,便直接降了,冯敬廷原地委任,让他暂代县令,打理庶务,县府的属吏也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因此,换了个朝廷,石观县没受多大的影响。
眼看流民往石观县来避难,郭县令开仓放粮,让差役在城门施粥,很是做了些好事。
看见那些流民排着长队,得一碗白粥,脸上便露出久违的笑,众人很受触动。
郭县令的投诚是值得的。
南北打来打去,早晚还得休战,甚至合为一体,但死去的人不会再活过来。县令维持了安定和民生,就是保住了百姓的性命。
反观冯敬廷,焚毁粮库,纵火烧城,简直罪大恶极。
“阿弥陀佛!”一个小和尚从城门东北角走过来,对着冯蕴便是弯腰作揖,“贵女可是冯氏女郎?”
冯蕴一惊,连忙下车还礼,“小师父如何识得我?”
沙弥道:“女郎的车标小僧认得。有贵人差小僧在这里等待女郎,请随我来。”
冯蕴谢过小和尚,由他带路往灵山寺去。
这座寺院就在石观县城的东边,很近,但走入庙宇,除了带路的小和尚,冯蕴没有看到一个僧众。
她调侃道:“小师父是连夜剃度出家的吗?”
小和尚回头,“女郎玩笑,这边请。”
冯蕴和邢丙交换个眼神,握紧自己的小弯刀,以防万一。
不料,小和尚将她们带入宝殿下的密室,就老老实实地候在一边,“贵人说了,这里的粮食,女郎都可带走。”
里头有码得整整齐齐,二十石粟米和宿麦,不多不少。
淳于焰居然没有玩半点把戏?
冯蕴问小和尚:“赠粮的贵人可有别的交代?”
那小和尚微笑着施个僧礼,从袖袋里掏出一个折叠的信封。
冯蕴撕开一看,里面写着两行飘逸的小字,“为免爱姬受饿,以粮相赠。莫忘约定,早日来投。”
冯蕴将灵山寺观察了一遍,除了存粮的密室,别的地方空空荡荡,干净得可以饿死老鼠。
在南齐,寺院经济盛行,朝廷有优待,名寺大刹堪比门阀世家,不仅有土地,还不纳税不服役。因此除了僧众,会有许多依附寺院的民众。
灵山寺是安渡郡第二大寺,石观县又没有受到北雍军的冲击,怎会只剩下一个小和尚?
“女郎有所不知。”小和尚仿佛看出冯蕴的疑惑,淡淡地笑,“前阵子寺院的僧众都死光了,依附民也早就逃走……”
冯蕴看着他的笑容,问道:“谁杀的?”
小和尚视线下垂,“小僧的主人。”
“淳于焰杀的?”冯蕴脊背微微发寒,想到刚刚走过的大殿和禅院里曾经横七竖八倒满了血泊里的死人,浑身不免发麻。
“一个寺院得多少人,上上下下全杀光?”
小和尚没有否认,目光里有幽幽的凉意,“他们都该死。”
冯蕴:……
小和尚不看她,垂目长揖一礼,“回安渡尚需时辰,女郎快些动身吧,天晚了可不安生。”
冯蕴还礼,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将随身携带的一张梅花木牍递给小和尚。
“有劳小师傅,将这个交给你的主人,请他务必在花月涧等候,我有好消息相告。”
小和尚将木牍塞入怀里,向她行个僧礼,然后静静等在一边,看梅令郎将粮食从密室搬上牛车,脸上没有多大的表情。
年纪轻轻如此淡定,不愧是淳于焰调教出来的人。
冯蕴不知道这个寺院里发生过什么,趁着梅令郎搬粮,她去了一趟前殿,跪在菩萨像前,合掌深拜三下,这才离开。
小说《女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