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文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全文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由大神作者“张耀华”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21 10:2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由大神作者“张耀华”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全文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彩片段


加上河豚的收益,张耀华账上金额接近五十万元。

想要别墅靠大海,还得继续努力,这么点钱不太够呀!

次日,张耀华兄弟睡了个懒觉。

“你能吃快点吗?”站在旁边的阿珍终于受不了张远航那吃早餐的速度,强忍住没有动手。

这些小家伙,每次去学校前吃东西都是磨磨蹭蹭的。

说白了,就是不想去学校。

张耀华能理解,以前他还觉得下大雨、吹台风好呢!唯有那样,才不用去学校。他是读书不错,但也不见得有多爱去学校。

读初中时,晚自修经常想着要是断电就好了。

那时候,供电并不稳定,断电是常有的事。不像现在,即便是吹台风,依旧正常供电。不得不说,国家电网是真牛。

“今天没事做的话,就帮我去挖番薯。”老妈跟张耀华兄弟说道。

他们村的土地不怎么肥沃,水田也比较少,旱地主要以沙地为主,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点番薯。

其实,现在种番薯也没以前多了。

以前除了人吃,猪也吃,不得不多种点。除了番薯,还有玉米和木薯。尤其是木薯,基本上就是种来给猪吃的。

当下很少人养猪,谁还种那么多番薯呀?

木薯更是在他们村绝了踪迹。

主要是农村不能随便养猪了。

砖家表示,农户养猪不卫生、也不科学,污染环境等等。

此外,现在私自屠宰竟然犯法了。这一棍子,彻底将乡下人打懵逼。以前从未听说过,杀自己家养的猪是犯法的。

比如前些年,他们镇就有人过年杀猪,被罚了一万。

这事闹得很大。

也是从那时起,他们村就再也没有人养猪。

不能杀,还养来干什么?

张耀威:“要我说,明年就别种番薯了,我们也很少吃,年年都放到烂掉。”

以前吃番薯是为了填饱肚子,现在是尝尝鲜,谁能天天吃那玩意呀?张耀威就不怎么吃,每次煲番薯,碰都不碰一下。

“你不吃,其他人不吃吗?什么都不种点,想吃的时候,都要去买?”老妈怼道。

这小子敢否定她的劳动成果,不是找骂吗?

“就算人不吃,鸡鸭不吃?”老妈补上一句。

张耀华开口:“种一点,够吃就好。今年,我们晒点番薯干吧!”

“嗯!可以。”老妈点头。

阿珍看了眼时间,也不管张远航吃没吃饱,就把他赶出家门。村里的小学,也不需要大人送。

你人不到,老师都会上门来找,让老师亲自上门找,那事情就严重了。

张耀华他们吃饱后,带上工具就朝自己家的番薯地出发。

张耀威扛着挖番薯的钉耙,张耀华则是拿着蛇皮袋、绳子,以及扁担,老妈拿着镰刀。

“有老鼠偷吃呀!”

刚到地头,张耀华就看到几个裸露出来的番薯被老鼠啃食的痕迹。

“所以说得赶紧收了。”老妈说道。

一旦老鼠吃过,它们就会天天来光顾,吃饱还不算,还会偷回去储藏。老鼠储藏食物的能力非常惊人,勤奋点的老鼠,能藏好几十斤。

老妈先沿着垄沟将番薯藤割下来,弄到一边去。

种番薯一定要起垄,否则收获差很多。

这也是张耀威讨厌种番薯的原因之一,起垄很费力。

“阿珍,都说不用你来了。”张耀华说道。

“没事,就帮忙捡捡番薯,又不是什么重活,哪有这么娇贵?”阿珍笑道。

老妈很赞同这话,她怀张耀华的时候,不也下地干活?生孩子没休息几天,就帮忙干农活。

怀张耀威的时候最辛苦,肚子怀着一个,后背还绑着一个。

怀女儿时最轻松,因为那时候张耀华长大了些,可以帮忙照看弟弟。

张耀威和老张干着最重的活。

老妈割薯藤,张耀威负责挖,张耀华和阿珍则是收拾装袋,老张挑回家。

“大哥,戴上手套,番薯汁很难洗的。”阿珍提醒道。

差点忘了,张耀华将带来的手套戴上。

张耀威一边挖,一边说道:“我听说,北方有些地方叫番薯做山药。”

在他心里,山药应该是淮山,也就是他们当地口中的深薯。因为长在地下很深的位置,不容易挖,所以叫深薯。

“有什么奇怪?叫芋头都有。”

连在前面割薯藤的老妈都回过头来,很是惊讶。

“啊!那他们芋头叫什么?”阿珍吃惊地问道。

张耀华笑道:“我们眼中的芋头,人家叫毛芋头。土豆我们叫马铃薯,有些地方叫洋芋。总之,每个地方的叫法不一样。”

大学时,张耀华有个同学是山东的,有一次在外面买烤红薯,就是说要一个烤芋头,不仅把张耀华等人听傻眼,连人家老板都愣了半天。

之后,他们问了阿珍同样的问题。

番薯被你们叫芋头,那真正的芋头呢?

“妈的!好多红蚁,烦死了。”张耀威不小心把一个红蚁窝挖了。

“这种蚂蚁越来越多了,咬人又痛又痒。”老妈显然对这种蚂蚁也没有好感。

张耀华:“等会放把火少了它们。”

据他所知,红蚁是入侵物种,准确说是红火蚁,原本是南美洲的生物。

红火蚁食性杂,既可吃土壤环境中土栖的动物如蚯蚓,也吃农田害虫,还会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与收成。

因此,遇到这种蚂蚁,千万不要心慈手软,能灭就灭掉。

“我小时候,好像没有这种蚂蚁的。”

张耀华解释:“这种红火蚁是最近二十年才进入我们国家的,以前确实没有。”

大家会发现,好多入侵物种都来自美洲,比如什么巴西龟、福寿螺、牛蛙、清道夫等动物,以及一枝黄花、水葫芦等植物。

不得不说,美洲物产丰富。

除了入侵物种,土豆、玉米、辣椒、烟草等都是那边的物种。

张耀威受不了,立即去弄来一堆干草,放在红火蚁上面,一把火点燃。

这种做法已经算比较人道的,张耀华看到网上有人用汽油烧,用鞭炮炸,灌铝水等等。对待这些入侵物种,不用讲究什么手段,只有脑残的才会替入侵物种喊冤。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大伯娘让儿子耀武将中秋还没吃完的月饼等拿出来。

一个月饼切成好几块,北方的朋友看了估计直摇头,那整个月饼不也两三口的事吗?还费那劲干什么?

但在南方,大家好像都这么干的。

以前,物资不丰富,月饼属于稀缺物,尤其对小朋友来说,简直就是美味的代名词,所以只能切开吃,没有富到整个炫的地步。

而如今,月饼早就烂大街,小孩子也已经吃到腻,好多人都是尝个味而已,所以还是切开吃。

“每年八月十五的月饼都得吃到九月十五。”大伯娘苦笑。

别说人了,就连家里的狗都绕着走。

要是十多年前,不管她藏在什么地方,不用两天,就被这帮人找出来,吃得一点不剩。

“感觉没那个味了,跟以前的不一样。”张耀华吃了一口,说道。

他吃的是五仁,但如今的五仁月饼好像也换了配方,没有冬瓜糖,也没有肥猪肉,全是瓜仁。

“呐!老妈,我就说不是以前那个味,以前的月饼,我能吃好几个。”张耀武马上声援。

两个堂妹也支持自己大哥的说辞。

不是他们嘴变叼,是月饼自己变了味道。

“你们呀!就是没饿过,想当年……”老爷子又开始讲当年的事。

老人家嘛!最喜欢追忆以前的岁月了。

“阿公,可不能这么说,我和大姐也是饿过的。”张耀华忍不住纠正一下。

他印象中,小时候真的没有猪肉吃。有一次,家里晒腊肉,自己偷偷去撕上面的瘦肉吃,还被邻居笑话了很久。

老爷子嗤笑:“你那是饿吗?问问你大伯娘,以前她小时候吃什么。你小时候只是少肉吃而已,大米饭没让你吃够?

而且,你小子小时候最挑吃,肥肉是喂到嘴里都吐的。”

再说,也不是没肉。靠海的人家,海鲜怎么也能碰到,不至于一点荤腥味都没有。那些不靠山、不靠海的人,才是真的吃肉难。

老爷子揭张耀华的老底。

呃!

张耀华这回无话说。

他从小到大,真的不吃肥肉,放到嘴里都会感到反胃,太难吃了。那些一口一块肥猪肉的,张耀华真的很佩服。

他们是怎么忍住不吐的?甚至觉得美味。

大伯娘点头:“你们这辈人真没怎么饿过,只能说吃得不太好。”

她是内陆其他地方嫁过来的,娘家就是不靠山、不靠海,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碰到一点肉味。嫁到这里来,也是看上这里有海鲜。

他们见证了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品质飞速增长的过程。

感谢邓老!

“明年毕业?”张耀华看向堂弟耀武。

“嗯!同学都开始找工作了。好难,现在一本毕业的都不好找工作,我们出去估计只能打打杂。”张耀武点头。

好多人都是大三就开始找工作。

“大学生多,没办法!从我那时起,大学生就不值钱了。”张耀华深有体会。

自己老爸那一代,大学生还是香饽饽,阿公那一代,中专生都是宝贝。

“是呀!所以宿舍有人想要读研。”

“其实现在研究生也泛滥,你有想法?”

张耀武还没说话,他老妈就开口:“他有本事考研究生?家里砸锅卖铁都让他读。”

家里就这么一个男丁,也不指望他赚什么钱,能读书就一直读下去都没问题。问题是这家伙不是那块料,听说还挂科了。

“不读了,早点出来帮家里。那烂学校,也没什么好读的。”张耀武心累道。

虽然他读书没心没肺,但也感觉很无聊。

说到烂学校,他想起入学时,他老爸送他去学校的情景,两父子都傻眼了。

刚到学校门口,感觉还行,大门挺气派,张耀武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

谁知,越往里面走,越不对劲,校道越来越小,而且满是补丁。宿舍楼是五层的老楼,感觉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到了宿舍,里面的环境一言难尽。

铁床锈迹班班,顶上的风扇得人工助力才能转动,椅子要散架一样,窗户是木框的,真怕一碰就掉下去,洗浴室长了青苔,厕所满满的监狱风。

百年老校?就这?

嗯!是有点百年老校那味了。

那一刻,张耀武差点想回去复读。

太扯淡了。

“可以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好,继续读书倒也是个选择。”张耀华说道。

像堂弟的那种学校文凭,去找工作,人家都懒得看你的简历。

“不了,没意思。”

得!这家伙就是单纯不想读书,不想考试了。

他有自己的计划,出来后,也懒得去面试什么工作,直接回来,去养殖场帮他老爸。

“你是想回来啃老的吧?”五妹张婧霜直接开嘲讽。

四妹忽然惊叫:“大哥,你给二婶买五千多的玉镯子?”

“你又知道?”

四妹张婧露把手机屏幕对着大家:“二婶发朋友圈了。”

张耀华正喝水,差点喷出来。

好家伙!说好的拿去退呢?

“我看看。”五妹凑过去。

大伯娘羡慕:“你们要有你大哥一半孝顺就好了。”

这惹得张耀华的堂弟堂妹一阵翻白眼。

自己工资本就不多,要上交一半,还要怎样孝顺?

“老妈,你是忘了上次谁请你去港岛玩了吧?”五妹温馨提示,试图唤醒自己老妈的记忆。

“就请我吃了两顿饭,一杯奶茶?”大伯娘反问。

……

从大伯家出来,张耀华给四妹转了两千元过去。

现在,大伯娘母女正在互撕,他是待不下去了。

快回到家转角的位置,张耀华就听到自己老妈的声音:“不贵,就五千多……”

这是跟其他村姑炫耀上了?

得!张耀华拐另一条路回去,免得碰上尴尬。

回到家,刚进门,就看到张远航正在挨揍,手里的奥特曼断了一条腿。

嗯!该打。

这才多久呀?

虽然那奥特曼的品质确实很一般,但不至于这么快报废吧?

还是小丫头乖,抱着玩具熊看电视,不吵也不闹。这样的孩子,谁不喜欢呢?难怪张耀华的老爸总带孙女出去,却不带孙子玩。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