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本小说明朝狠人

全本小说明朝狠人

寂寞一刀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明朝狠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郭致远郭正域,《明朝狠人》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明朝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人儿,而且都是狠人,寂寞一刀带你一起去到这个狠人辈出的朝代,让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一刀出品,必属精品!寂寞一刀继他的官场三部曲后推出的历史官场大作,不可错过哦!...

主角:郭致远郭正域   更新:2024-07-07 20: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郭致远郭正域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明朝狠人》,由网络作家“寂寞一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明朝狠人》这部小说的主角是郭致远郭正域,《明朝狠人》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明朝绝对是华夏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儿,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人儿,而且都是狠人,寂寞一刀带你一起去到这个狠人辈出的朝代,让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一刀出品,必属精品!寂寞一刀继他的官场三部曲后推出的历史官场大作,不可错过哦!...

《全本小说明朝狠人》精彩片段

郭致远心里咯噔一下,这沈一贯果然比钱梦皋难对付,只得再次使出从韦小宝处学来的“大笑神功”,哈哈大笑道:“沈相若要杀我,早在门外就可令人将我绑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召我面见,沈相既肯见我,说明沈相亦觉小子所言不无道理,而小子对沈相而言,亦有存在的价值……”。
“哦!”
沈一贯眉毛一扬,眼中精光更盛,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地道:“姑且算你言之有理,那我就给你一盏茶的时间来证明你的价值,你可要小心说话,说错一句话,人头就可能不保哦!
……”。
说完沈一贯就朝旁边一伸手,那捶腿的丫环赶紧递上一盏茶,沈一贯慢悠悠地用茶杯盖刮了刮浮在杯中的茶叶,再不看郭致远一眼,轻呷慢品起来。
虽明知沈一贯是在装逼,郭致远还是感到背后冷汗直流,因为他知道沈一贯这也并非纯粹的虚言恫吓,若是自己的话不能打动沈一贯,当朝首辅要杀自己这样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小民简直就像杀一只鸡一样容易!
想到这里,郭致远只得强作镇定,咽了一口口水道:“沈相能成为当朝首辅,想必最能明白当今圣意,天子治国,首重平衡,自太祖高皇帝起,朝廷不设宰相,只组内阁,取的就是平衡之意,天下皆知沈相与沈阁老不和,然当今圣上仍以沈相为首辅,以沈阁老为次辅,取的仍是这平衡二字……”。
“哐!”
沈一贯手中的茶杯盖微微顿了一下,仍是面无表情地道:“说下去……”。
从沈一贯这个细微的动作,郭致远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让沈一贯有所触动,心中大定,越发从容地道:“现在貌似沈相占了上风,但沈相想过没有,当今圣上会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出现吗?
会坐视不理吗?
退一万步说,就算沈相这次赢了,成功将沈阁老排挤出内阁之外,不久之后同样还会有张阁老、李阁老出现!
为何呢?
因为对于圣上而言,沈阁老是制衡你权力的利器!
圣上必须让手下众臣互相牵制掣肘,他才能从中平衡,一旦沈相你打破了平衡,那时反倒是你最大的危机!
因为圣上为了牢牢掌握君权,不可能让首辅获得与君权抗衡的地位,你一旦威胁了君权,就会成为圣上的眼中钉!
所以对沈相而言,最有利的手段并不是消灭政治对手,而是选择一个相对弱势的政治对手,沈阁老性格方正,不喜结交,反倒是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当今圣上而言,这次妖书案,他最关心的事情并非您与沈阁老之间的胜负,无论谁胜谁负,都不是圣上想要看到的结果,圣上希望的是你们之间的互相制衡!
那问题来了,圣上最关心的事情是何事呢?”。
“是何事?!”
一直半躺在躺椅上的沈一贯猛地坐直了身体,一直半眯着的左眼也猛地睁开了,目光灼灼地死死盯住郭致远追问道。
郭致远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戳中了沈一贯心中的要害,才会让他有这么大的反应,就微微一笑道:“当今圣上最关心的问题,是找到妖书案的真正元凶!
因为此事事关国本!
沈相若不能找到妖书案的始作俑者,只怕当今圣上会迁怒于沈相,到那时沈相就被动了!
……”。
沈一贯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吗?
你当我这首辅真是白当的,不知道圣上喜欢搞平衡吗?
我要是能找到妖书案的真正元凶,又何必废这么大周折去陷害你老子,就是因为毫无头绪,才不得不想出这借刀杀人之计,以期祸水东引,把水搅浑,蒙混过关。
沈一贯就有些失望,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将手中的茶杯盖重重地一顿,寒声道:“小小年纪,就如此牙尖嘴利!
若是长大了,那还了得!
当今圣意,可是你这黄口小儿能妄自揣测的!
只凭你这大逆不道之言,我就可将你抄家灭族!
……”。
郭致远前面这一大通长篇大论,都是在为他后面的话做铺垫,因为这样沈一贯才会对他的话引起足够重视,所以也不慌乱,不慌不忙地道:“小子不过是为沈相分析其中利害,听与不听,全在沈相一念之间。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沈相身在局中,想破此局只怕需要借助外力才行,小子不才,却能为沈相破此局,为沈相找出妖书案的真正元凶!
……”。
“什么?!”
沈一贯这下真的震惊了,猛地站了起来,手中的茶杯坠落在地摔得粉碎,茶水将他的衣摆都打湿了,旁边的丫环惊惶地要帮他擦拭,却被他不耐烦地一脚踹开,用手指着郭致远厉声道:“为查此案,东厂、锦衣卫以及五城巡捕衙门倾巢而动,遍查全城亦一无所获,你有何能,敢夸海口侦破此案!
……”。
郭致远自信满满地微微一笑道:“坏就坏在这倾巢而动上,试想那妖书案的元凶又不是傻子,沈相搞出这么大动静,他如何还不知隐藏,难道等沈相派人去抓吗?
而小子不过籍籍无名之辈,亦非官场中人,若从暗中调查,反倒有可能找到线索……”。
沈一贯脸上阴晴不定,沉吟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在躺椅重新躺了下来,眼睛也再次眯了起来,轻轻地挥了挥手道:“看你信心满满,也还算有些见识,我就且信你一回,这样吧,我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内你若能将妖书案的真正元凶找出来,我不但立刻放了郭侍郎,还可向圣上保举你一官身!
但如若你三日之内查不出呢?!”。
郭致远感觉到之前一直笼罩着自己的那股凌厉杀意慢慢消失了,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关,顿时如释重负,暗暗舒了一口气,拍着胸脯道:“我愿立生死状,三天之内不能破此案,我任由沈相处置!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这三天之内,必须保我父亲毫发不伤,否则我宁可一死,也不替他人做嫁衣裳!
……”。

小说《明朝狠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当下郭致远跟着郭正域一起出去接见了达观和沈令誉,达观和沈令誉得脱大难,自是感激涕零,对于郭致远智勇救父的事他们也有所耳闻,待看到郭致远居然长得如此年轻,更是啧啧称奇,心里对郭致远的评价就更高了。
所以当郭正域替郭致远隐晦地表示了一下招揽之意后,两人都只是略微考虑一下就满口应承了下来,这倒不是郭致远真有什么“王八之气”,而是两人都因为此次妖书案心灰意冷,本已有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的想法,而郭致远对两人有救命之恩,又如此年少有为,他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所以两人这么快就做出选择就很好理解了。
沈令誉还有一些家事需要料理,就与达观起身告辞,与郭致远约好,等吏部的任命公文下来,郭致远正式离开京城赴任之时,只需遣人送个口信过去,两人自会来投,一起上路。
总算招到了两个不错的手下,不至于当光杆司令了,但是郭致远班底空虚的问题却并没有解决,达观和沈令誉虽然不错,但却无法成为郭致远建功立业的左膀右臂式人物,所以郭致远还是准备去打打张承和赵士祯的主意。
第二天郭致远一早就去监牢寻张承,张承正好当班,远远一见郭致远就大喜过望地跑了过来,连连点头哈腰道:“恭喜公子,贺喜公子,这几日京城里到处都在传公子您的故事呢,都说您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将来铁定是要封侯称相的,小人正准备过几日去府上拜望一下,向公子您讨杯喜酒喝喝呢,不曾想公子居然亲自来看小人了,真是折煞小人了……”。
虽然张承的马屁拍得着实有点肉麻,不过郭致远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意味着张承愿意追随自己的可能性更大了,笑笑道:“张大哥客气了,这次我爹能沉冤得雪,张大哥你功不可没,我爹也说了,要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张大哥呢!
……”。
张承脸上笑开了花,连连道:“能够替郭侍郎和郭公子办事,那是小人的荣幸,怎敢言谢啊……”。
郭致远就趁机把自己已经确定要外放古田县的消息说了,重重地拍了拍张承的肩膀道:“张大哥,我现在外放了九品县令,但身边却没有几个能办事的人,所以我希望你能来帮帮我……”。
张承脸上的笑容就有些僵硬了,他之所以这么尽心尽力地帮郭致远,自然是看好郭致远,郭致远发达了,自然也少不了他的好处,特别是听说郭正域无罪释放,很可能还要升官,而郭致远自己也被皇帝赐下了官身,他的巴结之心就更加热切了。
但是听说郭致远居然是外放到福建古田县去当县令去了,他心里就有些犯嘀咕了,他是从小在京城长大的,在京城土生土长的人看来除了京城这天子脚下,别的地方那都是远不能比的,古田县那穷地方更是只能算南蛮之地。
而他虽然只是个没品级的牢头,但在街坊邻居眼里他却是有头有脸的官面人物,虽说每个月俸禄不高,可油水却着实不少,要他放弃这一切跟着郭致远去那穷山恶水的古田县,着实让他有些犹豫了。
郭致远一看张承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想法了,强扭的瓜不甜,只能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从口袋里掏出两百两银票塞到张承手里,苦笑道:“张大哥,是我让你为难了,这里有点钱,算是之前你帮我办事的一点谢仪,别嫌少,我不日就要离京赴任,就不向张大哥你辞行了,你多保重!
……”说完就调头转身离开了。
张承定定地望着手里的银票,这几日来他跟着郭致远东奔西走的一幕幕在脑海里不停闪过,心里也是无比纠结,收下这笔钱,也就意味着郭致远已经还了他的人情,以后很难再有交集,自己究竟是选择继续在京城过自己的安逸日子,还是选择跟着郭致远一起去打拼,去冒险呢?!
郭致远刚走到巷口,就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喜地回头一看,果然是张承追来了,张承将银票塞回郭致远手里,无比坚定地道:“公子,小人决定了,我愿追随公子左右!
明日小人就去辞了这差事,将家中安顿好以后,便来投靠公子,任凭公子驱使!
……”。
郭致远自是大喜过望,拍着张承的肩膀哈哈大笑道:“张大哥切莫如此说,有张大哥你相助,我就如虎添翼了,他日若能有所成就,必不忘今日!
……”。
说着又把银票重新塞到张承手里,“银票还请张大哥收下,算是安家之资,此去千里,再回京就不知是何时了!
……”。
张承最后却只留下了一百两银票,向郭致远恭敬行礼道:“公子,不,大人,以后大人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多,小人安家一百两足矣……”从张承对自己称呼的改变,郭致远也可以看出张承对自己真正归心了,开始设身处地为自己打算,这让郭致远更高看了张承一眼。
收服了张承,郭致远算是为自己找到一大臂助,张承不仅心思细密,办事干练稳重,当了这么多年的狱卒,手底下功夫也不差,算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而且张承在京城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这样即使郭致远去了古田县,也能对京城内发生的大事了如指掌,不至于完全闭塞,这无疑让深知信息重要性的郭致远在这个时代又占了几分先机。
郭致远心情大好,告别了张承,又来到金鱼胡同寻赵士祯,要是能把这位火器专家抓到自己手里,无疑就让郭致远在这个时代多了一件大杀器,所以郭致远暗暗下定决心,哪怕是连拐带骗,也一定要让赵士祯跟自己走。
郭致远兴冲冲地来到赵士祯家门口,一切还是老样子,榆木门上发白的春联在风中摇摆着,显得有些凄凉,再细细看大门,只见门栓居然上了一把半新不旧的铜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