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向南胡美丽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七零,我下乡相亲成功了畅读佳作推荐》,由网络作家“山顶的太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小说推荐《穿越七零,我下乡相亲成功了》,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林向南胡美丽,是作者“山顶的太阳”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家人们,谁懂啊,我刚穿越来,竟然是在医院,还是因为吃了没熟的毒蘑菇,还没恢复好身体呢,家里关于是不是下乡就吵个天翻地覆。原本我也以为下乡就是种种地,也没人告诉我种地这么苦啊。下乡和相亲之间,我肯定选相亲啊,我这人怎么吃的了下乡这种苦。早就听闻这人长的人模人样的,以前净不干好事,虽然现在弄了个军官当当吧,但是之前的恶名永流传,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还寡着,现在被我捡了,也不知道是他倒霉还是我倒霉。...
《穿越七零,我下乡相亲成功了畅读佳作推荐》精彩片段
第二天一早,林向南一大早就被胡美丽催着去见那个新的小伙子。
这次见面,没约在媒人家里,直接约在了公园,长辈直接不掺和,就让两个年轻人自己处。
没有长辈约束,林向南只露了一个面,就找了个借口,拒绝了对方,然后自己一个人在公园瞎逛。
公园、电影院之类的地方,是相亲最常用场所,林向南在公园里逛着,就看到之前的相亲对象赵琦。
赵琦上次都追到家里来了,林向南还以为他没人要呢。结果这次一看,林向南才发现是在自己猜错了,这赵琦还挺受欢迎的。
他自己一个人大步往前走,跟在他身后的女人居然没转身就走,而是连走带跑的跟上他,还笑着主动询问他的工作日常和爱好。
赵琦明显没看上对方,说话都是爱搭不理的。
林向南好奇的打量了一下那个女人,小麦色的皮肤有些粗糙,脸圆圆的,眉毛粗粗的还有些散乱,看起来不是精致的小美女,但却很有生命力。
林向南很喜欢这样的女人,但赵琦明显是不喜欢的,说话的时候眉头还时不时的皱一下,很是敷衍。
“啧~没想到这徒有其表的男人还挺抢手。”林向南可惜的摇了摇头,准备离开。
但看到她在这个公园里,赵琦的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隔老远就对她招手,然后向她走了过来,“向南同志,你怎么也在这里。”
“随便走走。”
“是来相看对象的吧。而且还没看上。”赵琦自信一笑,“我听刘姨说了,你跟我那是第一次相亲,不知道好赖。现在见多了,应该就知道了,像我这样的好男人,不多。”
林向南差点笑出声,上下打量他一眼,点评道:“明明那么普通,却还那么自信。”
赵琦好像没听懂林向南的挤兑,继续说道:“正好。我也没看上其他人,就看中你了,我觉得你可以和我再多了解了解。”
相了这么久,他就只看中了林向南那张脸,五官底子好也就罢了,皮肤还白里透红,娇娇嫩嫩的,一般人少有这样的样貌。
上次相亲的时候,林向南的气色还没这么好,今天再一次见到,赵琦眼睛都看直了。
哪怕赵琦自持长得不错,如今也不敢跟林向南比。
为了那张脸,他现在伏小做低也没关系,等以后娶回家就好了。
他这么个态度,他今天的相亲对象脸皮再厚也待不住,直接被气跑,走之前,还啐了赵琦一口。
气走了相亲对象,赵琦也不在意,对林向南邀请道:“你上次不是想逛公园吗?我们一起逛吧。”
他这个操作,看得林向南目瞪口呆,直接骂道:“谁要跟你逛公园了。你再往前走两步,我就告你耍流氓了。”
这话威胁力很足,把赵琦震慑在原地不敢动了,林向南瞪了他一眼,转身就走。
她就快把拒绝写脸上了,但赵琦依旧没放弃,又托媒人来找胡美丽说和,找借口和林向南接触。
胡美丽本来就满意他这个人,看到他殷勤的态度,就更满意了,一天天的就在林向南耳边唠叨。
“我看那小赵挺好的,你怎么就是不满意呢。眼光也忒高了。”
“这马上都快要毕业了,你要是不赶紧结婚,街道办的人,还有厂里的人,可都要来找家里找我谈话了。”
“下乡的事家里要是拖延。厂里评先进,评劳动模范,可就没我们的份了,奖金也会受到影响。”
敢违背政策,那压力就会从四面八方袭来,胡美丽就从没打算硬扛过。
“男人嘛,是要教的。你现在看不上,教一教不就好了吗?他那么喜欢你,肯定会改的。”
这些歪理邪说,林向南一句也不想听,胡美丽开始唠叨,她就找借口开溜。
赵琦来找她,她也找借口不露面。
反正就是不给任何机会。
就在林向南不堪其扰的时候,她忽然就从课本中翻出了一张告白的情书。
信是写给她的,但却没有落款。
小说《穿越七零,我下乡相亲成功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等看到林向西走了,林向南也剥了一颗奶糖放嘴里。
“太难了,吃点东西还得偷偷摸摸的来。不把东西的来源过个明路,想接济一下家里人都不行。”
所以这工作,还真是非找不行。
工作大家都想找,但没门路,只会碰壁。
去年刘红山是运气好,买到了一个废品回收站的工作。
今年政策锁紧,上面要求严格控制职工的人数,各厂基本都不招工。
胡美丽和刘老黑在钢厂上班,钢厂是个大厂子,里面的工人多,临时工也多,但今年厂里还没招过人。胡美丽的两个兄弟在药厂上班,她打听过,今年也没招人。
今年不止是他们家愁,别家也愁。
林向南所在的毕业班,更是愁容惨淡,班上的同学谈论的都不是学习,而是工作。
她的同桌是个圆眼睛圆脸的女孩,叫杜爱红,因为工作定下来了,神情格外轻松。
“我家里商量得差不多了,我妈身体不好,准备办病退,把工作让给我。南姐你呢,你家是怎么打算的?”
林向南摇摇头,“我妈应该不会把工作让给我。这样划不来。”
胡美丽熬到现在,工资终于有了38元,但刚进厂的学徒工一个月就18元,连家里的花销都不够,胡美丽是不会做这个亏本生意的。
“那你毕业怎么办?下乡吗?”杜爱红的眼神同情。
前桌的同学一听杜爱红的语气,就转头插话,“下乡有什么不好。建设农村,是我们这些青年人的义务。”
杜爱红微笑,“嗯,你说得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现在的风气,时好时坏,有些话大家可以在家里说,但在外头,都很谨慎,不该说的话,绝不会多说一句。
不止班里的学生是这样,老师也是这样,这几年老师的待遇可不怎么样,现在他们上课说话,满嘴都是牺牲和奉献。
大家表面上都说下乡好,那群没办法只能下乡的学生,心里也没那么忐忑。
林向南已经去乡下走过一遭了,早就对知青生活没了幻想,小声对杜爱红问道:“你们单位还招人吗?”
杜爱红一脸无奈,“不招。要招的话,哪用得着我妈把工作让给我。接我妈的班,工资得全交给家里,我一个月就只能捞到一元的零花钱。”
各个单位招人,都会优先安排自家职工子弟,华国又是个人情社会,在钢厂和药厂都不招人的情况下,林向南想去别的单位找工作,难上加难。
毕竟各家单位都得先顾着自己厂里长大的孩子,华国要是有这么多工作岗位的话,就不会有知青下乡这回事了。
林向南继续追问,“那你身边有没有亲戚要卖工作?”
“怎么可能有。谁家没几个孩子,不把工作留给自己的孩子,也能卖给亲戚家的孩子,哪需要卖给外面的人。”
“行吧,我再想想办法。”林向南摆烂的说道:“实在不行,我就听我妈的安排,去相亲。”
要是相亲遇不到喜欢的帅哥,她就回去劝胡美丽离婚。
找好工作不容易,找男人还是容易的,胡美丽很快就给林向南安排了一个相亲对象。
“这个小伙子是电厂上班的,父母双职工,他还是独生子,嫁过去的日子肯定滋润。”胡美丽在饭桌上直接说起了这事,“你周末放假好好打扮一下,去和那个小伙子见见。”
听到这个,刘红英的脸色不太好看,强笑着夸道:“这家的条件听起来还真不错。”
胡美丽得意一笑,“就我家小南这大眼睛高鼻梁的,长得好看不说,还是高中毕业,当然要挑好的了。”
林向南才不关心家庭条件怎样,反正过得再好,生活水平也比不上她,她只关心一个问题。
“那人长得好看吗?”
“好看。你刘姨说了,长得可板正了。就是眼光挑剔,也喜欢长得好看的。”胡美丽非常自信的说道:“你这么好看,保准他一眼就能看上。”
林向南点点头,“行吧,先看了人再说。”
看她们母女俩说起了相亲的事,刘老黑也对胡美丽说道:“你再多问问,看有没有适合红英的,她这么大,也该嫁出去了。别到时候姐姐在家,妹妹先嫁出去了,惹人笑话。”
胡美丽翻了个白眼,肆无忌惮的说道:“这可不怪我。我都不知道给她介绍多少个了,她一个都看不上。她倒是想攀高枝,但也得看看自己什么样吧。”
刘红英低头吃着碗里的饭,不敢反驳。
刘老黑本来就是借机敲打,可没这么容易放过她,直接下了最后通牒,“去年家里给红山买了工作,借了一大笔钱,家里过得一直紧巴得很。你今年要再不嫁人,我也不管你了。”
听到自己的亲爸这样说,刘红英的眼泪大颗大颗的往碗里掉,那啜泣的声音,饭桌上的人都能听见。
刘红河奇怪的看了她一眼,“大姐,你哭什么。不就是嫁人吗?二姐都准备嫁人了,你为什么不嫁?”
想到林向南不跟他争工作,刘红河还友善的朝林向南笑了笑,觉得辣椒水喷眼睛的事,也不是不可以原谅了。
刘红英被自家傻弟弟气得心口疼。同样是相亲,胡美丽给她介绍的,跟给林向南介绍的,根本就不能比。
但她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只能闷不吭声的继续掉眼泪。
“大姐你光哭顶什么用。有事你倒是说啊。”刘红河有些奇怪。
刘红英擦了擦眼泪,看了眼刘老黑的表情,小声说道:“没什么。”
先去找院子里的其他人谈了,再来找刘老黑也是一样的。
她们街道办的人,虽然需要帮忙处理家庭纠纷,但如果没人找她们,她们也不会主动往前凑,而是站在边上看热闹。
要不然人家一家人转头和好了,自己倒里外不是人。
“徐大娘,正好你来了,你可得帮我做主。”刘红英擦了擦眼泪,主动上前扯着她的袖子挽留。
“哟,怎么了这是,怎么哭成这样了。”她说得就跟才看到刘红英哭了似的。
刘红英委屈的说道:“我爸想逼我结婚。他这是卖女儿。”
这话说得就重了。
徐大姐当即看向刘老黑,警告道:“封建残余可要不得。你要是违背了妇女同志的意愿,哪怕你是红英的亲爸,你也讨不着好。”
“红英她瞎说的。我就是随便问问她,她要是不乐意嫁,我还能逼她啊?”刘老黑尴尬一笑,问道:“你这次来,是有什么事吗?”
“没别的,就是你们家红河下乡的事。眼见着报名的时间快到了,你们家也该拿个主意了。”
刘老黑淡定的说道:“行,知道了,这事儿我心里有数的。”
看刘家的人这么配合,徐大姐松了口气,水都没喝一口,转身又去了别人家。
知青下乡的政策维持了这么多年,该吵的家里早就吵完了,大部分家庭都已经决定好了下乡的成员,根本不需要徐大姐多劝。
她们这条巷子,也就几家刺头而已。
这其中,最难搞的就属胡美丽了。因为孩子的事,连婚都离了,想劝林向南下乡,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像林向南这样的,没有工作又没有结婚的社会闲散人员,是最不受待见的存在。
只要林向南的事情没定下来,街道办的人隔段时间就会来找胡美丽谈话。
胡美丽的日子不好过,林向南也别想舒坦。
林向南刚提着一兜桃子从外面回来,胡美丽就朝她质问道:“你又跑哪儿鬼混去了?新给你介绍的那个对象,你是不是根本没去看?”
“看了。聊两句就聊掰了。”
“那你桃子哪来的?”胡美丽追问。
“去乡下摘的。”林向南一边说一边把桃子递给胡美丽,“你吃吧。我上午吃桃子都吃饱了。”
“你个死丫头。”胡美丽压低声音,小声骂道:“你是不是不学好。学着人家去倒卖东西了?”
林向南沉默,没有否认。
城里是不让滞留无业青年,但总有赖在城里的,还有下乡吃不了苦,偷偷回城的。
有的人不止没工作,还没户口和粮食份额,但他们总得想办法填饱肚子,只能偷摸的做点小生意。
林向南现在无业,但让她兜里有钱还吃苦是不可能的,总得找个来钱的借口。
“要是被抓到,你就完蛋了。”胡美丽气急,伸手去拧林向南的胳膊。
林向南把那兜桃子扔到胡美丽怀里,撒腿就往外跑。
“混蛋玩意儿,你还敢跑,有本事你就别回来。”胡美丽叉腰骂道:“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
林向南天天在外头吃香的喝辣的,在不在家里吃都无所谓,一出家门,她就从空间拿了瓶牛奶喝上了。
她手里有钱,又有物资,并不需要冒险去做什么小生意。
而且她空闲的时候在城里转悠过,并没有找到什么类似黑市的交易场所。
谁都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交易都是单线的,很少有人敢大摇大摆的在外头卖东西。
真敢这么做的,绝对是家里有困难,不是有个疯子娘,就是有个瘫子爹,还有几个在上学的弟弟妹妹。
这种滚刀肉,做坏事被逮住了,教育几句,组织上也得把人放回来。
家庭情况稍好一点的,就没谁敢去冒这个险。
在她以前的记忆里,乡下二姥爷家里去年杀猪的时候,是给胡家送了猪肉来的,胡家也没白拿,还了二姥爷家乡下缺少的布,还有一些钱和票卷。
这是走亲戚,但也是交易。
有乡下亲戚的,大多都这么干。
有些东西熟人实在吃不下了,那群倒卖的小青年才会挑着人单独问,然后两人找个角落隐秘的交易完,回头就装作不认识。
林向南之前就看到有两个人,偷偷摸摸的去巷子里交易,等人走了,她还好奇的跑去巷子里转了一圈,什么都没看到。
林向南不打算回家,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就吸溜着牛奶去找自己的同学杜爱红。
不论是换租或者是建房,都得找房管所的人,杜爱红她妈就是房管所的,等毕业,杜爱红就要去接她妈的班,每个月都拿着本子去各个街道收租。
在城里找房子,还是房管所的人最靠谱。
杜爱红今天刚好在院子里洗东西,一见到她,立刻就兴冲冲的朝她招手,请她进去。
“你怎么过来了?你家里的事解决了?”
“解决了。我妈把婚给离了。”
“那你还请那么长时间的假。”杜爱红噘着嘴,有些羡慕得说道:“而且老师还愿意给你批假,你找的什么借口?说给我听听。”
“这借口你抄不了。”林向南一脸淡定的解释,“我跟老师说,我家里闹离婚,我后爸把我妈我弟给打了,我要在家里照顾他们。”
这种借口,杜爱红确实用不了,听完就可惜的叹气,“这几天老师也不上课,就让我们自己看书,准备毕业考试,在学校里待着也没意思。”
林向南指了指隔壁房间,问道:“你妈妈今天在家没?我有点事想问问她。”
这时候,杜爱红才注意到,林向南手里提着一兜苹果,一盒点心。
她之前还以为林向南是去别家走亲戚的,谁知道居然是来找她妈妈的。
想到她将来要接班的工作,杜爱红一下子就悟了,好奇的问道:“因为房子的事来的吧。”
“对。”
两人是老同学了,杜爱红也没说那些虚话,“你可别送了,我妈又不是领导,帮不上你什么,你送了她也不敢收。你没看我们住得也挤得慌吗?”
“我妈也没让我干啥,就是让我问问换租还有建房的事。”
杜爱红干脆的说道:“这种小事更不用送东西了。我都能帮你打听清楚,但换租的事吧,你可别抱太大希望。”
“东西都买了,总不能让我提回去吧。”林向南直接拿了一个苹果,塞到杜爱红手里,光棍的说道:“我拿回去还得挨骂。咱俩吃了得了。”
说完,她就‘咔嚓’一口,吃了起来。
杜爱红见状也没客气,跟着啃了一口,夸道:“你这苹果哪买的,真甜,比副食店的甜好多。”
“家里有亲戚是司机。让他带的。”林向南随口说道:“你要喜欢,下次我让叔给我多带点。”
“算了吧。等我下个月工作,我一个月就1元的零花钱,哪敢买苹果吃。还是钢厂的福利好,工资高,你妈一个人的工资就能养三个人。”
杜爱红的语气十分羡慕,哪怕是政府机关的待遇,如今也没有大厂的待遇好。钢厂每个月都会发一些水果或是干货,房管所就没这福利了。
第一天林向南跟小表妹去河沟里摸鱼,第二天就去山上找刺莓、捉鸟……
不用干农活的乡村生活,才是林向南理想中的日子。
她就纯当自己是来二姥爷家里做客的,混够了日子,就回城。
二姥爷家里没有自行车,而且整个大队都穷,想借自行车也没地方借,所以林向南天不亮就得起床,陪大表舅走路去公社,开完会,大表舅才送她回城,到家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这一路走得,林向南人都蔫了。
要不是她最近吃着强身健体丸,身体素质被改善,她都想半路罢工。
大表舅看到胡美丽就递过去一袋面,“姐,这是今年的新麦磨的面,不多,就尝个新鲜。”
送给胡美丽的面粉,只有一小袋。队里收上来的麦子得交公粮,辛苦一年,他家也没分到多少。
“来就来,带什么东西。这几天本来就麻烦你了,我哪好意思收你的礼。”胡美丽一边给人倒水,一边说道:“先喝口水。我马上去做饭。”
“不用,我还得去大伯那儿送东西呢。”大表舅赶紧拒绝。
他来都来了,就不能单来胡美丽这儿,还得去看看胡美丽的爸爸,他的大伯,这是小辈该有的礼节。
看他们两个在那里拉扯,林向南先给自己倒了杯水喝,然后就去自己的房间找了个铁盒子,往里面放了一包杏脯、一包柿饼,空的地方又塞满了奶糖和水果糖。
装完她就撕了个纸条子,写了‘小表妹亲启’,贴在铁盒的开口处。
“大表舅,这是我给小表妹的东西,你帮我带回去给她。”林向南提醒道:“你可别半路偷偷打开。我贴了封条的。”
小表妹陪她玩了那么多天,这些糖,是她前几天承诺过的。但她怕大表舅不收,只能玩这种小花招。
大表舅接过,“行,我给你带回去。你这盒子还怪沉的。”
等大表舅离开,胡美丽才有时间仔细打量林向南。
“你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还胖了?”
按道理,林向南这段时间应该过得不怎么样,黑点瘦点都是正常的。谁曾想,林向南的脸色还白嫩了不少。
“刚刚你大表舅说,你想通了?”
“对。”林向南一本正经的说道:“去乡下这一趟,我算是看懂我自己了。我真不是吃苦的那块料。别说主动下乡,以后就算是你逼我下乡,我都不会去。”
“哼~明白就好,我是你亲妈,还能害你不成。”胡美丽得意的笑了笑,取出大表舅送来的面粉,开始和面。
新磨的麦子,香味格外浓郁。
胡美丽一共煎了八个饼子,五个准备中午端上饭桌一人一个,剩下三个,她准备偷偷给自己孩子吃。
林向南眼睁睁的看她多煎了三个饼,结果自己就只分到了半个,“剩下的留着晚上吃啊?”
“我半个,你半个。小西留两个。他年纪小,还长身体呢。”
“你怎么还重男轻女呢。我也是长身体的时候。”
林向南本来都不稀罕这个饼子,胡美丽那么一说,她三两口把手上的半块饼子吃完,然后又去抢了半块饼子。
“家中兄妹失和,多半是老人无德。胡同志,妇女能顶半边天,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要不得。”
“你个混蛋玩意儿,还挤兑起我来了。我是缺了你吃了,还是缺了你穿了……”
林向南嘿嘿一笑,指了指门外,“刘红英回来了。”
本来就是偷吃,听到家里有人回来,胡美丽立刻憋屈的住嘴。
等刘红英抱着柴进厨房,胡美丽就迁怒道:“我饭都快做好了,你才回家,你倒是打的好主意,回家什么都不用干,直接就吃饭是吧。”
“妈你自己说的,不让我做饭。”刘红英把柴火整齐的堆放到一起。
家里的煤球总是不够用,正好他们住的又是院子,可以垒灶,也可以去郊外捡柴。之前都是林向南他们放学放假去捡柴,刘红英回城后,这任务就交给了她。
“你不做饭,你就不知道来搭把手吗。我天天上班累死累活,下班还得给你们做饭,真当我是铁打的。”胡美丽继续找茬。
反正从刘红英因病回城,胡美丽看她就不顺眼,无理都能搅三分。
刘红英早就习惯了,淡定的转移话题,“小南回来了?看你这样子,乡下这日子,应该不算难过吧。”
“还行,挺轻松的。”
这几天就玩去了,能有多累。
刘红英欣慰的说道:“我就说现在下乡的情况,比我们那几年好。”
“好?好个屁?”胡美丽当即把铁盆往灶台上一扔,骂道:“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想撺掇我家小南下乡。你吃了苦,就见不得我家小南舒坦!”
刘红英本来就有这个意思,被说破了也不尴尬,“小南本来就该下乡,你骂我管什么用。难道等厂里的领导和街道上的人来了,你也骂吗?”
说完,她就赶紧离开厨房,怕挨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