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金经过刚才的一场,离得很远了,心里还多少有点惊惶。
她们师范校平时可没这些个事儿。虽然离这边就几分钟的路,但是她们学校那边挨着党校很近,那片平时安逸的很,和这边对比强烈,更像属于成年人的世界。她们平时过来这边也就是哪天不爱吃食堂了,或者要去步行街商业区就会穿过这一片。
加上黎苑那辈子她都没直面过这样提刀见血的打群架场面。
那会儿,刀具管制可严格,科技也更发达,到哪都少不了安检,无论是日常乘坐交通工具还是医院、商场和其他一些有必要的活动场所。除了安检还有无处不在的监控,个人一切活动轨迹都可以说是被大数据掌控着,一旦有什么违法犯罪活动,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已经被相关部门掌握。而且,那是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人至少一部手机,随时打电话,随时上网,除了冰冷的机器以外,你根本不知道你身边随意路过的哪个大爷大妈可能就刚刚给人民警卫举报过哪里谁谁谁有可疑行为。
想到这里,余金金看着路边的公用电话亭叹了口气。现在还是普遍用座机的时代,人们出门想要打电话方便,就会买电话卡随身携带,有20元、30元、50元金额不等,路边每隔一段距离会有插卡可用的公共电话。
有些条件好的人会用BB机,这也是这个时代短暂出现过的通讯产物。就是如果你想找的人有BB机的话,就可以打电话留言到对方BB机上,对方看到留言会根据内容回电话或者怎样。余金金学校里有几个同学就有,平时会偷偷揣兜里,出了校门就卡在腰带上。BB机挂腰带上也是时代特色吧,这个时候谁腰间要挂个BB机那也是很拉风的。只不过,这东西后面没几年就被淘汰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话说,这个时候,BB机传呼台接电话的工作也不错的,很有一些小姑娘经过培训之后去做这份工作,赚的不多但是清闲还坐屋里啊。
当然,移动电话这会也已经出现了的,不过因为价格高昂,要是哪个能掏出个大哥大来接电话,那势必要被人仰望的,这肯定得是有钱的大老板啊,还不能是一般有钱!虽然这会的大哥大又厚又重,功能也单一,但是真的贵!
等余金金又绕回到师范校门前的大马路上的时候,她听到远处有警笛声,看来是有人报警了的。
余金金估计是夹道那头附近住户报的。她看见满地大米花了,夹道出去是一块空地,夹在一堆房子中间,面积不算小,有时候就有崩爆米花的人在那支上锅,附近的住户、孩子会端着苞米、大米过去排队崩爆米花。今天学校放假,崩爆米花的人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想起爆米花,就想到那个大不锈钢盆暗器。好悬,就那个速度,那个砸墙上的动静,她今天真是差一点就得进医院了。余金金不由得伸手抚了抚自己的左眼尾处,好像感觉涨涨的,一上手还有点刺刺的了,她猜可能还是剐蹭到她了,只是当时情况紧张,剐的也不重,她那会没感觉。
“余金金!你怎么还没走呢?”一个响亮的,一听说话就能知道是个爽利人的喊声在马路对面响起。
余金金唰的扭头看过去,是她的班任老师张红霞。她立刻抬高胳膊冲着那边使劲摇了摇,也大声喊回去:“老师!我这就走啦!过几天再回来看你啊!”
“去吧,有事儿给我打电话!”张红霞摆摆手,挎着小皮包往反方向走了。
今天假期,本来交实习报告该赶在工作日的,恰好余金金给张红霞打电话问实习证明内容的事,知道她今天上午有事会来学校,也就过来了。
余金金本来和富安安还有高超约好了要一起来交的,这俩都是她的同班同学也是她的好朋友。但是自从想起黎苑的记忆,余金金就决定不能按他爸原本的安排,去家里那边小学当个民办老师等着熬编制了。她辗转反侧想了很多,多少有了那么点念头,也等不及富安安和高超了,跟她倆说一声,干脆提前来交实习证明,然后再看看这片环境,验证下可行性。
虽然她在这上三年学,对附近熟悉,但是从前的熟悉和她现在再看的身份视角不一样,她必须再来走一走,验证一下。
她已经把师范校、技工校那边仔细走过了,九中和职高门前她也溜达了一遍,刚才本来是想从夹道穿过去再看看后面那条街上的小吃店,结果就......
余金金和张老师招呼完,走到主干道上后,想想还是不甘心,她离开公交站点,往下折,决定绕回去再看看那条小吃店扎堆的小街。左右警笛都响完这么半天了,有什么事也都该处理好了。
再回去,余金金仔细侧耳听了一会,后面空地方向很安静,看来是没事了。
这回,余金金从小街头上开始,一家也不落下,慢慢的走,边走边两边看。从前没太留意过的店名和牌匾她都看了仔细,放在心里琢磨琢磨。路过她去过的店或者听过的店,还会回忆一下店里菜单和上客情况。
两边全是小红砖房和活动板房的小街走到了头,余金金左右看看,犹豫了一下,选了一个方向顺着拐过去,沿着街边更慢的走。
现在她贴着走的这一侧,包括她身后的路口过去那半条街,街边一家挨着一家全是小歌厅。白天很安静,但她从前晚上路过过,她们每次都是匆匆走过,从来没敢仔细瞧过。无他,实在是这条街晚上拉客的场面太让她们这些学生觉得尴尬......
倒是也不能真有什么违法经营明目张胆的在这条街上,就是这些歌厅家家都有几个年轻小姑娘或是服务员或是也能陪着唱唱的,这些小姑娘晚上就站在自家店门口闪烁的霓虹灯下,对路过的一切男性大声招揽,基本就是“大哥来我家唱歌呀!”这样的话,但她有一次路过就听见不知道哪个胆大火辣的小姑娘喊了一句“我家让摸大腿~”然后就是一片小姑娘们的嘎嘎笑声,畅快,肆意。她们这恰巧路过的一时反倒面红耳赤,脚步匆匆赶紧逃离。
可是,现在,这条天天能热闹到后半夜的街成了余金金很主要的一部分目标客户群体了。她有必要要了解一下这条白天冷冷清清,夜里路过总是脚步匆忙的街。
街的对面,也和街的这边一样,是一排的同类商铺,全是各种烧烤、炸串店,偶有顺带卖热面的,这也是本地特色一种。算冷面热作,但汤汁配料完全不同,主打价格低廉,量大管饱,配菜丰俭由人。所以做这种面的店,即使口味很一般,也是有不少人冲着价廉量大去吃的。
余金金就曾跟同学去过前面步行街那边的一家专卖热面的小店,除了味精味就是料油味,白惨惨的汤,你说难吃它不至于,可也绝对不算好吃,就是面给的贼多,一块钱,那小小的塑料盆里装了大半的面条,如果你吃的慢,面条等下吸饱了水,会越吃越干,越吃面越多,余金金反正是绝对吃不完的,去了两次都剩下大半。那是她那会没觉醒记忆也都不觉得好吃的程度。
这条街的餐饮情况,余金金总结一下,大店为主,应该是因为挨着步行街商业区和狼嚎一条街的缘故。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来消费和聚餐的多,或是逛完街直接来吃饭,或是适合吃完饭直接去对面唱歌。对,这条全是小歌厅的街被本地人叫做狼嚎一条街,一说这个名字谁都知道是哪,可算是形象及了。
余下夹在边边角角的小店主要就是经营炸串类的小吃和热面这种管饱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小年轻们,还有对面小歌厅里头上班的人。虽说这不是什么不法经营场所,但谁家但凡条件好点能让孩子来这上班啊,不必说,都是各有各的难。
余金金边走边看边琢磨,把刚才没看的半条街也走到头,又回到了主干道边。她看看时间,不知不觉的竟都下午一点多了,余金金挑了个目测更近一点的公交车站,往过走。想看的今天都看清楚了,下面她该好好计划一下了。
小说《穿书九六之我在录像厅门口摆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