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完整章节阅读
现代都市连载
闻云锦闻怀泽是《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包菜女士”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他和室友吐槽了几句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就突然失去了意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越了。还穿成了一个不知名文臣刚出生的幼子。本想着按部就班平平凡凡过一生。可老天爷偏不让他独善其身,在这个流行连坐的时候,他必须保全家族名誉……...
主角:闻云锦闻怀泽 更新:2024-03-17 09:23: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闻云锦闻怀泽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包菜女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闻云锦闻怀泽是《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包菜女士”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他和室友吐槽了几句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就突然失去了意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越了。还穿成了一个不知名文臣刚出生的幼子。本想着按部就班平平凡凡过一生。可老天爷偏不让他独善其身,在这个流行连坐的时候,他必须保全家族名誉……...
“书贤,你今日为何要胳膊肘往外拐,你祖母看不上我就罢了,难道你也看不上我吗?”
气急败坏的声音很熟悉,显然就是刚才在前院口出狂言的秦舅母。
“母亲,你何必今日来闹这一出,今日叶家和闻家这么多人在,大哥将来是要走仕途的,你如果得罪狠了两家人,那以后还有谁会给大哥助力呢?”
这个温柔又坚定的声音,肯定就是表姐秦书贤了,她三言两语就把今日的利害说得清楚,怀泽甚至能想象出来刚才梗着脖子的秦舅母瞬间哑口无言。
想到她最心疼的儿子,秦舅母忍不住痛骂几声。
“都怪你那没出息的爹,我苦命的儿女,都是被你爹拖累了,我这不是怕他们忘了咱们,那你说咱们应该怎么办。”
见母亲态度软化,秦书贤也是松了一口气,她自然知道自家如今的情状,更不能得罪这些能提拔自家的亲戚。
“母亲,无论是叶表舅还是闻表舅家,都不是刻薄的,也不用您奉承巴结,只需好好相处就是了,何必非要把话说得那么难听。”
秦舅母此刻万分羞愧,想到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儿女,她就急得直跺脚。
“那怎么办,难不成还得我去赔礼道歉不成,这样我岂不是低人一等。”
瞧见自家母亲这副倔强的模样,秦书贤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母亲其实本性不坏,但是这么些年被磋磨在后院,人又要强,如今秦家一日不如一日,她心里便产生了怨怼和记恨。
想到自己将来出嫁之后,无人再来提点母亲,书贤暗暗打定主意,一定要给大哥说一个有本事的嫂嫂才行,要是不能规劝母亲,将来岂非酿成大错。
“母亲,您总是想这么多,谁说要您去赔罪,您只要好好和舅母们相处,便无人会为难您……”
两人渐渐走远,后面的声音逐渐听不到了,叶禹才睁开了眼睛,盯着池塘里的鱼出神。
怀泽也颇为感慨,秦书贤这般聪慧也是不易,若是和大哥的议亲顺利,将来就算大哥有个不测,大房也不至于乱了阵脚。
因着这件事,他们两个匆匆结束了钓鱼,拎着鱼桶往前院去了。
在叶家的第一天,怀泽忙得轱辘转,吃过晚膳,又被叶禹拉着去了叶舅父的书房。
叶老太太与叶老太公感情不错,叶家规矩严,后院只有几位年老的姨娘,叶老太公的一子二女皆是老太太所出。
叶舅父子嗣繁茂,舅母育有四子一女,除了最小的表兄叶禹之外,其他兄姐都已成家或者定亲,大表兄的孩子都快满周岁了。
此刻书房里,除了叶舅父,三个表兄都在,再加上叶禹和怀泽,满满当当六个人,叶舅父瞧着挺拔的孩子们,心里也是颇为高兴。
怀泽虽然年纪小,但也念了一年多的书,即便还没有功名,但也可以算是读书人了,读书人见面,考校功课就跟问天气似的,怀泽倒也习惯了。
叶舅父如今正任从四品两浙路少尹,手上权柄不小,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早就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
他瞧着怀泽年纪小小,面容稚嫩,但一举一动都沉稳周到,满身的气度比起自家年长几岁的叶禹还要强上几分。
细细问过怀泽书读得怎么样,又简单问了几个问题,叶舅父忍不住点点头,这小外甥一点都不怯场,即便是问到一些超出自身学识的问题也丝毫不慌张,简直是读书做官的好苗子。
就连叶禹都极少见到父亲笑得这般温和,往日父亲总是板着脸,开口就是要他好好读书,搞得他每次见到父亲都很紧张。
其实不怪叶舅父双标,主要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叶禹本性跳脱,所以就需要家长多加引导规劝,而怀泽本性内敛自律,自然就无需这般严肃了。
舅甥两个越说越热络,问得越多,叶舅父就越满意,虽然怀泽目前还没有学到多高深的内容,但是基础打得相当扎实,字也写得颇有气韵,到最后干脆大手一挥,直接让怀泽和叶禹一起读书了。
其实叶府是有先生的,只不过因为马上要过年,先生给学生们布置好功课,就给他们放了假。
刚享受了几天幸福寒假生活的叶禹小嘴都能挂油壶了,但看见父亲严肃的表情,也不敢反驳,只能认命地拉着怀泽回了院子。
翻过年来叶禹就要十一岁了,打算二月份就去参加县试,如今算是考前冲刺阶段。
县试考试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除了一些基础的诗赋之外,考试范围基本在四书五经里,也不会太深奥。
从怀泽到叶家的第二天开始,就结伴和叶禹一起读书,叶禹摇头晃脑地背诵四书五经,怀泽就继续学论语,闲下来两个人还会交流一下学习心得,日子过得倒也轻松。
“唉,你说咱们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大哥哥都十八了,后年还得去考会试,那我岂不是还要熬十多年。”
最关键的是,如大表兄这般年纪就是举人的,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要是运气不好或者学得不扎实,考到四五十岁都有可能。
没办法,文官不同于勋贵,不能承袭父辈的爵位,对于文官家族来说,父辈们走过的科举之路,子孙还得再走一遍,只不过有了父辈的基础,走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似叶家这般的,在苏南地区还有几分颜面,放到京城就不够看了,要是运气不好赶上和大家族的子孙一同考试,落榜的概率更会成倍增加。
对于叶禹小同学的想法,怀泽深表赞同,这可不比他前世经历的高考难度小。
最后两个小朋友对视一眼,嘴里齐齐发出哀嚎声,然后继续苦哈哈地背诵手里的书本。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这些日子怀泽过得十分平静,感觉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读书,如今换了一个地方过年而已。
反正在这个世界真正让他牵挂的目前就只有老太太和沈舅父、沈舅母,如今老太太也在这里,对怀泽来说和在闻家没什么差别。
叶禹拉着怀泽在院子里放鞭炮,爆竹的隆隆声宣告着新一年的到来。
这些日子,老太太和便宜爹的书信往来越来越密切,过完年没几天就传来消息,说表姐秦书贤和闻怀沛的亲事定下来了。
小说《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青云院的配置是闻府最简单的,只有一个嬷嬷,两个书童以及四个丫鬟,照老太太看来,这些人实在委屈了怀泽,还想再多指些人过来,被怀泽婉拒了。
怀泽觉得他有手有脚,年纪也逐渐大了,这些人已经足够,何况人多是非多,要那么多人平白多了很多麻烦。
老太太拗不过他,只能同意暂时不再加人,不过青云院就在揽月斋隔壁,要是真有情况老太太也可以随时插手。
得到独立院子的不只是怀泽,十岁的怀源也有了独立的小院子,不过他就习惯了人伺候,一口气新添了好几个丫鬟。
这些丫鬟的长相怀泽自然也见不到,只不过听李嬷嬷说,这些丫鬟大多是怀源将来的通房丫头,毕竟就连怀沛这样的身子骨,房里都有四五个通房。
大户人家的规矩严,为了名声,大多都会让子孙在正妻入门之后再行纳妾,不过通房却没有限制。
这些通房大多是长辈指过去的,主要作用就是照管哥儿的生活,将来能不能抬姨娘就得看正妻的意思了。
怀泽在心里嗤笑一声,什么照管生活,不过是说得好听罢了,这些通房的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要是能生下孩子,将来老了还有些指望,要是没有孩子,老了估计就得被放到庄子里等死。
这些距离四岁的怀泽还太遥远,便宜爹忙完了新官上任的一众事宜之后,终于想起家里还有两个失学儿童,开始忙活着要给两个哥儿请先生的事情。
可是海州府与江宁府不同,海州府在大梁诸府中属于中下州,不仅文风不如江宁府,就连每届中举学子人数比起江宁都差得多,闻云锦物色了半个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先生。
眼见着距离府试的时间越来越近,闻云锦一咬牙,直接给知府大人去了拜帖。
海州府的知府大人姓陈,是京城宣和殿学士陈大人本家旁支,宣和殿学士虽然职级不高,只是正三品,却是皇上的近臣爱臣,这些年陈家蒸蒸日上,就连旁支的陈知府也水涨船高。
事实证明,在大梁没有关系是走不通门路的,闻家显然没这个面子,最后还是靠老太太的母家叶家,陈知府才勉强同意让闻家的两个孩子去学堂读书。
陈家学堂如今的何先生是先帝时的一位老进士,据说当初还是二甲头几名,只可惜身子不好,早早回到海州老家养老,因和陈家有些交情,才同意到陈家学堂教书。
入学第一天,闻云锦特意带着两个儿子先去拜访知府和何先生,一路上一直叮嘱着他们,一定要和学堂里的学生搞好关系,毕竟这都是他们的同窗,也是他们进入官场的第一批人脉。
怀泽认真听着老爹絮絮叨叨,既然已经决定了要走仕途这条路,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老爹行走官场多年,有些经验对他们这些小朋友来说受益匪浅。
旁边的怀源则有些漫不经心,他在家里一直是头一份,姨娘经常告诉他,等闻怀沛一死,整个闻家就都是他们母子的了,还需靠什么科举。
在他心里,自己就是天之骄子,似他这般年纪马上就要考府试的,整个江宁都找不出几个,更不用说更偏僻的海州了,何须去结交什么同窗。
可等他们兄弟两个进了学堂,互相一介绍,怀泽和怀源就知道了什么叫差距。
陈家学堂人不多,算上他们两个也就八个人,可这里面不仅有八岁的童生、十三岁的秀才,还有十六岁的举人,怀泽一下子傻了眼,这学堂里随便拉出一个来都能算是天骄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能上这个学堂的,大多是陈家的孩子,陈家主家如今在京城蒸蒸日上,陈知府一系作为旁支,自然铆足了劲往上走。
毕竟京城和地方本身就是天壤之别,既然有肉吃,谁甘心只喝汤呢,所以陈家这一辈的孩子一个比一个上进,也难怪陈知府的腰杆这般硬。
大家族里从来都不讲究单打独斗,有资源不用才是真的傻。
因着叶家的关系,学堂众人对他们兄弟态度还算随和,相互介绍之后就各自落座了。
八个学生按照两列四排的顺序排列,因着大家出身不同,干脆就按照年岁排序,怀泽坐在最后面一个座位,旁边正是八岁的童生陈勤。
怀泽微笑着朝陈勤打招呼,陈勤也简单回了个礼,然后就又投入到背诵中。
何先生今年也才四十多岁,但在这个时代已经属于马上“知天命”的年纪,他只简单穿一件青色长衫,仔细去看袖口位置还有明显的墨迹,显然平常也是勤于书法的。
因着今日有新学生,何先生考校完怀源的功课后就走到怀泽面前,手里还拿着一把戒尺。
怀泽大惊,他的水平目前和学堂里的其他学生相差甚远,若是如此,那将来岂非逃不过体罚。
许是那把戒尺的威慑力太强,怀泽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他如今已经学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本启蒙书籍,何先生就捡着其中的难点问题着意考察,怀泽觉得自己的手心都要冒汗了。
偏偏何先生的表情始终没有任何变化,怀泽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
到了写字的环节,怀泽就比较有信心了,他的字可是经常被孙先生和便宜爹夸奖的,虽然年纪小,力道有些不足,但已经初具神韵,假以时日,定然是拿得出手的好字。
何先生点点头,心里面对他们兄弟两个有了初步评价,怀源虽然有些才气但太过自傲,辞藻过于华丽,而怀泽则更加务实,基础打得相当牢固,只是如今年纪太小,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学堂里的学生学习进度各不相同,何先生也会根据他们的个性来布置作业,毕竟在科举的初级阶段,主要看的还是背诵和书写,他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引导和督促他们。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在科举上同样适用。
小说《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闻思沐已经十七岁了,有六分遗传了姜姨娘的长相,秀眉弯目,亭亭玉立,宛如春日枝头绽放的桃花。
“大姐马上就要出门子了,这一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次相见,淳姐儿,切莫再和姨娘胡闹,跟大娘子多学些规矩才是正理。”
其实去年官吏考核的时候,闻云锦也有机会升迁到京城,老爹着实心动了一回,毕竟这京官比起地方官可是高一级的,却被老太太阻止了。
京城虽然富贵多但是水也深,闻家如今根基尚浅,子孙还没考出功名来,如今太子人选还迟迟未定,正是多事之秋,万一闻家被泼脏水,就如今这斤两,还不让人连皮带骨吞了。
还不如继续在江南打转,虽不会有大出息,但最起码不会有人轻易拿闻家开刀,是非也更少些,所以老爹最后还是决定继续留在海州府。
闻思淳因是最小的女孩,颇受闻云锦喜爱,性格最是直爽,她本来还在为大姐远嫁伤感,听到大姐的话,立马就坐不住了。
“大姐,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姨娘是我们的亲娘,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我瞧着姨娘过得可不比大娘子差。”
闻思沐秀目圆睁,本想训斥一二,但想到淳姐儿也渐渐大了,便和缓了语气继续劝道。
“胡闹,你懂些什么,难道你要和姨娘一样做妾不成,我们是闻家的女儿,可嫁出去日子过得好不好也要看自己的本事。”
思淳听到长姐的话又羞又气,梗着脖子,眼泪蓄满眼眶,瞧见她这副样子,思沐虽然心疼,但是想到正经道理还是硬下心肠。
“淳姐儿,你听大姐的话,姨娘终日在后宅,见识终究浅了些,我也是跟着大娘子出去交际,才知道外头高门正经的大娘子们是什么气派,嫁人这件事,不只是侍奉公婆、照料丈夫、抚养儿女,还要能统管全家、制衡后院才行。”
说到这里,她脸上显出几抹痛苦之色,半蹲下身子和思淳眼睛平视。
“姨娘能过得好,是因为祖母、父亲和大娘子仁慈,随便换个厉害的,就算直接把姨娘发卖出去,也没有人会多嘴,我自然心疼姨娘,可也知道姨娘的短处,才想着你能多学点规矩,将来也好多多提点姨娘才是。”
思淳陷入了迷茫,因着大哥身子不好,大娘子无力照管庶子女,父亲才允许她们养在姜姨娘跟前,这些年姜姨娘和她灌输的,就是将来要好好拿捏夫婿,只有夫婿的宠爱才能让她在后院站稳脚跟。
如今大姐姐却告诉她,这些都是姨娘们的本事,正头的大娘子根本看不上这种做派,她当然相信大姐姐都是为了她好,可是,可是,她失魂落魄地从大姐姐处离开,回到自己院子就狠哭一通。
瞧见小妹这副样子,思沐并没有追上去安慰她,有些东西就得她自己去经历过,去见识过,才能领悟。
第二日一大早,闻家长女远嫁京城王家,由亲弟闻怀源送嫁,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
女眷们眼圈都红红的,她们比谁都清楚,远嫁对一个女子来说考验要大得多,毕竟娘家不在身边,有什么要紧的事,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尤其是姜姨娘,可怜亲生女儿出嫁,她连送女儿出门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在后院哭得死去活来,思淳从前院回去瞧见姨娘这副模样,也是满心酸涩。
小说《穿成庶子小可怜,我日日宅斗》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