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阅读全集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阅读全集赶海:我能看到提示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是网络作家“张耀华阿辉”倾力打造的一本都市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17 08:5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赶海:我能看到提示》,是网络作家“张耀华阿辉”倾力打造的一本都市小说,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阅读全集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彩片段


海况风平浪静,太阳初升,天边全是红霞。

“可能要下雨了呀!”张耀威说道。

“不好说。”

虽然我国谚语有云: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但这些经验都是古代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放在南方沿海地区,就不一定适用。

黄河流域和江淮地区,地处中纬度,高空气流的平均流向是自西向东的。

日出前后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已经很多,而且云层已经从西方开始侵入本地区,这是天气将要转雨的征兆。

同时,早晨气温较低,随着气温升高,大气逐渐变得更加不稳定,更容易出现对流云,导致随后的阴雨天气。

就在这时,张耀华他们看到一幕奇观。

只见海面上,一群飞鱼正在飞行,成千上万的数量。

“我靠!好多飞鱼。”张耀威大叫道。

另一艘船上,水旺同样在爆粗口,而且还用抄网捕到了好几条。

飞鱼的形态像鲤鱼,鸟翼鱼身,头白嘴红,背部有青色的纹理。

都说飞鱼会飞,准确说是滑翔。飞鱼最远可以滑翔四百多米,之所以跃出水面滑翔,很大可能就是逃避其他大型鱼类的追捕。

它们在水下加速,游向水面时,鳍紧贴着流线型身体。一冲破水面就把大鳍张开,尚在水中的尾部快速拍击,从而获得额外推力。

“捉来干嘛?闲得没事干?”阿辉骂道。

他最近也在恶补知识,知道现在飞鱼也属于保护动物。

飞鱼的肉鲜嫩,以前属于价格还不错的海鲜。但也正是如此,过度捕捞,国家已经将其列入保护名单。

“玩一下都不行吗?老哥,你好无趣呀!”水旺只好将飞鱼扔了回去。

扔的时候,多少有些不情愿。

都不知哪个王八蛋将飞鱼也列入保护动物的,现在看到的飞鱼数量起码上万,需要保护吗?他真担心以后连带鱼、墨鱼等都不许捕捞。

现在国内有些所谓的专家,专门为难底层人,真就是自己吃饱了,就不准别人吃饭呗!

前两年水旺看到个新闻,说有人捉青蛙被判了刑。青蛙并不是珍稀保护动物,但属于三有动物,一次性捕捉超过20只,就要坐牢。

可把他吓得不轻,要知道,他以前到朋友家捉田鸡,一晚上就不止二十只。

这真是操蛋呀!

还有野猪,一些农村的野猪都泛滥了,经常祸害老百姓的庄稼。

名义上,政府会赔偿,但真正拿到补偿的农民又有多少呢?最终,不还是老百姓自己埋单,吞下苦果?

“下面应该是有什么鱼追杀它们。”张耀华说道。

飞鱼作为生活在海洋上层的鱼类,是各种凶猛鱼类争相捕食的对象。

据张耀华所知,它们一般不轻易跃出水面,每当遭到敌害攻击的时候,或者受到轮船引擎震荡声刺激的时候,才施展出这种本领来。

当然,这一绝招并不绝对保险。有时它在空中飞翔时,往往被空中飞行的海鸟所捕获,或者落到海岛,或者撞在礁石上丧生。

就像水旺,用抄网都捉到好几条。

张耀华的话音刚落,一条两米多长的大鱼也跃出水面。

水旺等人嘴巴微微张大。

“卧槽!是剑鱼,下网,快下网。”

剑鱼也叫箭鱼,鱼嘴上有一条又尖又长的喙,游泳速度极快,号称世界上最快的鱼。它们全速冲击的时候,甚至可以击穿四五十厘米厚的木板。

人要是让它们刺中,那就等着吃席吧!

这种鱼的价格也很高,一百多元每斤。

像他们看到跃出水面的那条,怎么也有三百斤以上,好几万元呀!哪还能无动于衷?

“下个屁网,这种鱼是我们追得上的吗?就算追得上,我们的渔网承受得住?人家一冲就破了。”阿辉的头脑很清醒。

水旺不甘心,又从船内拿出那杆鱼叉。

张耀威则是感到遗憾。

如果他们的中型渔船,对付这种大鱼是没啥问题的,小船就是经不起折腾,遇到大货也捉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从身边溜走。

难受呀!

剑鱼和金枪鱼一样,虽然昂贵,但目前还可以合法捕捞。据说,剑鱼每年的全球产量好几万吨,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

大概有三十条剑鱼从他们边上掠过,追杀前面逃亡的飞鱼。

水旺想要用鱼叉捕捉一条,险些将自己都摔进大海,啥也没捞到。

他们眼睁睁看着剑鱼远离,此时此刻,大家心里更加坚定买大船的想法。

“妈的!下次备一张好网才行。”张耀威越看自己船上的渔网越不顺眼。

刚说完,他就被自己大哥猛地一拽。

正一脸懵逼,他就看到一条剑鱼砸在他刚才站着的位置。

张耀威头皮都麻了。

要不是自己大哥拽一下,让那玩意撞上来,身上无论如何都得多一个洞,是要没命的呀!

水旺在自己的渔船上蹿下跳:“卧槽!卧槽!”

他怎么没有这种好运气?

不愧是华哥呀!剑鱼自己送上船的。

阿辉也张了张嘴,老友的运气再一次打破他的认知。

真就这么玄乎的吗?

“还愣着干嘛?过来压住它。”张耀华喊道,自己死死地按住剑鱼长长的鱼嘴。

张耀威回过神来,赶紧帮忙。

水旺将自己家的渔船靠近,也跳过来帮手。三个人,忙活了好一阵子,才终于把两米左右的剑鱼搬到有碎冰的船舱中。

“华哥,发了呀!这鱼没有三百斤也差不多了。”水旺羡慕地恭喜。

谁能想到,一条落单的剑鱼会自己跳上船?

张耀威凡尔赛说道:“还行,也就三万多而已。”

“好了,我们继续前进,说不定好东西还在前头。”张耀华拍了拍手掌。

“华哥,你脚没事吧?”

张耀威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大哥的小腿正在流血,连忙跑里面翻出创可贴。

“没什么大碍,刚才摁住剑鱼的时候,不小心磕破了皮。”

之前那剑鱼的力气很大,三个人才勉强将其压住。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看,一条有一斤左右,或者一斤以上。”张耀威惊喜道。

海鲜这东西,跟珠宝有点类似,也是看大小定价的。

比如银鲳,几两重的小银鲳价格比较亲民,二三十元就可能吃得到;而超过一斤重的,便有可能飙升到80以上,有时候甚至是超过一百元。

金鲳鱼一般看野生还是养殖的,野生的四十多,养殖的只要二十元左右。

当然了,海鲜价格还受产地和季节的影响,落差很大。

张耀华他们折腾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将第一网拖上船。这一网,怎么也有四、五百斤吧!几乎全是一斤以上的银鲳。

“发财了,发财了。”水旺不断重复。

他是知道行情的,这种大小的银鲳,最近几天的上岸价就得60元一斤。而眼前这一网算它四百斤,也价值两万多元呀!

“别嚎了,继续下网,它们要跑。”张耀威喊道。

张耀华则是帮忙收拾倒在船上的银鲳。

水旺他们干劲十足,忙活了将近两个小时,撒了五次网,最后一网只弄到一百多斤。

他遗憾道:“可惜,我们连三分之一都没捞到。”

“得了吧!我们这一趟已经发了,目测有三千斤的样子。”张耀威是个容易满足的人。

还是船太小,差不多是极限了。

如果是大渔船,像刚才那种鱼群,几乎是一网打尽。

张耀华扭了扭僵硬的腰骨,说道:“先回去,下午再出来一趟。”

两人对张耀华的话是言听计从,几乎已经预见他们船靠岸时造成的小轰动。

果不其然,在他们靠岸时,小码头处的人看到张耀华三人满载而归,而且还是银鲳鱼,全都又惊又羡。

“卧槽!你们捅了银鲳窝啦?”

水旺嘿嘿一笑:“主要是华哥运气好。”

他不敢居功。

张耀威和水旺大肆吹嘘他哥(华哥)有多厉害,听得张耀华都想脸红。

“华仔的运气是真强,又是大鳘鱼,又是老鼠斑,以及什么螺化玉的,今天这一船,十多万没跑了。”一位叔辈赞叹道。

“华仔,直接卖给我算了,不用自己麻烦跑到镇上去。”

村里也有人干收购的,比如这位大良,年纪比张耀华大几岁。

前两天的大货,他都没能插上一手,大良有些不甘心,今天不管怎样,也得分一杯羹。

“良哥,什么价呀?”

大良拿出烟,分给张耀华等人,“诚恳”道:“说实话,这种货你拉到镇里去,应该也就61左右。我给60元,让我挣一块钱辛苦费,怎么样?”

而实际上,走他的门路,赚两三块钱还是没问题的。这里足足三千斤,他就有差不多一万的利润。

张耀华三人商量了两句,便同意了。

吃相不算难看,他们也就不介意让其他人跟着喝口汤。

“好,多谢关照啦!先过一下称吧!”大良喜不胜收。

他们将所有银鲳称了一遍,最后用计算机当面摁两遍:“一共3015.6斤,算3016斤好了,再乘以60,那就是180960元。”

“良哥,干脆搞个整数,给181000啦!”水旺插嘴道。

大良想翻白眼,搞个整数,不应该是180000吗?

不过,这单他也能挣不少,就不计较那四十块钱。

“行,十八万一千元,转给谁?下次有好货,记得关照你们良哥我。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坑自己人吗?”

“给我和我弟转六万,剩下的转给水旺。”张耀华分配。

水旺愣了下,随即急问道:“华哥,我怎么还多一千块呢!这不行。”

其实,前面他们已经讨论过分配比列的,张耀威和水旺都认为张耀华得拿大头,但张耀华坚持平分。

“那一千块放你那里,下次租船用。”张耀华说道。

得!这回水旺无话可说了。

收到钱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而他们捞到三千斤银鲳,赚了十八万的事,也迅速传遍整个村子。这也是今年以来,他们村最好的“战绩”。

去年有个村民捞了一网大黄鱼,狂赚七十多万,可谓是一夜暴富。

水旺回到家就装起大爷:“老妈!饭好了没?有没搞错?又吃咸鱼?”

“爱吃吃,不吃滚出去。”他老妈瞪了一眼,可不惯着这家伙,辛苦把你养大成人,还要老娘继续伺候你?

他老子则问:“不是跟你华哥出海吗?这么快回来?”

“老妈,改善一下伙食吧!”

水旺没有回应自己老子,老爸在家里没人权,整天不干事,经常在外面打牌,虽然赌得不大,但一家人真是够够的。

“行呀!每个月你多上交一千块,没钱就给我闭嘴。”

水旺嘿嘿一笑,给自己老妈的手机转了一万元过去:“看手机,先续费一年。”

他老妈一看,惊呆,这家伙啥时候那么爽快了?而且他有一万余额?不敢相信呀!以前总是不够钱花的主。

“哪来的钱?”

“不是跟华哥出海吗?我们捞了三千多斤银鲳,全是一斤以上的,60元一斤卖给了良哥,一共十八万,每人分了六万。”

水旺的家人全都瞪大眼睛。

一个上午就轻松收入六万元?

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呀!

“水旺呀!你爸我最近手头有点紧,给我转两千块吧!”他老子低声下气地说道。

“别给他。”

都没等水旺拒绝,水旺的老妈就便行使一票否决权。

“那一千?”水旺的老爸降低要求,试探底线。

“不行。”

“五百总可以了吧?”

看到自己老子那可怜的样子,水旺只好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私聊。

“你呀!以后少跟口水亮他们凑一块,多和你华哥混,你华哥比较有前途,他从小到大都有出息。”水旺老妈语重心长地告诫。

她跟张耀华的老妈本来就关系极好,或者说两家关系很铁。

“知道。要我说,干脆让大哥也回来,跟着华哥混。”水旺建议道。

“我打电话跟你哥聊聊吧!”

水旺的老妈东梅很无奈,大儿子当年一句“混不出人样就不回来”,使得他一走就是十多年,也就过年可能会回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