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选小说推荐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选小说推荐

张耀华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实力派作家“张耀华”又一新作《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耀华阿辉,小说简介: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主角:张耀华阿辉   更新:2024-08-18 07: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张耀华阿辉的现代都市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张耀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张耀华”又一新作《赶海:我能看到提示》,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张耀华阿辉,小说简介:社畜张耀华三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相亲遭人嫌弃。他放假回渔村赶海,无意间发现自己能看到提示,金手指到账。从此,龙虾、青蟹、石斑鱼,大黄鱼、金枪鱼等都近在咫尺。甚至还有海底的珍珠、玳瑁、龙涎香、沉船宝藏……......

《赶海:我能看到提示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我也找找看,好久没赶海,手痒。”

张耀华顺着箭头的方向走去,要一探究竟,这金手指准不准。

只见那枚箭头上的距离数字越来越小,张耀华感觉和自己猜想的差不多。

随着距离变成两米,张耀华看到了一个三四平方大的水坑,周围全是石头,水并不深,大概半米左右,清澈见底。

二弟张耀威跟在后面。

“前段时间,梁叔在这里被一条海蛇咬了,小心点。”

“有个龙虾,你来捉。”张耀华开口道。

“龙虾?在哪?”

张耀威脸上喜色一闪,连忙凑过来,探头探脑地往水坑望去,但没看到。

“石头缝里面,刚钻进去的,是一只花龙,我看到它的触须了。”

刚刚确实看到了龙须,很快就缩到了石头缝里面。

张耀威这次不再顾虑什么海蛇了,再把裤脚往大腿根搂了搂,慢慢踩入水坑,伸手朝石头缝摸去。

不一会,他脸上露出喜悦之色。

“哥,真的是大龙虾,你这运气还是那么好。”

这让他想起以前,小时候张耀华就是家里运气最好的人,几乎每次赶海都有大货。为此,家里每年种瓜,都是让他放种子,说长的瓜又多又大。

在乡下,大人们种瓜种豆都喜欢让小孩子放种子。

张耀威捉住大龙虾的两个触鞭,用力将它从石头缝拖出来,然后提出水面。

一只两三斤重的大龙虾不断挣扎。

果然是只花龙。

花龙也有人叫彩龙,色彩斑斓,体表呈绿色而头胸甲略为蓝色,第二触角柄蓝色,发音器略为粉红色,第一触角和步足具显眼之淡黄色及黑色环班。

这种龙虾最大可以长到半米多。

眼前这一只,已经算是小的了。

“有点小,我再找找。”张耀华转身查看。

他又发现了一个箭头,朝大海中间指去,而且上面的数字竟然是2.6千米。这种情况,肯定是捉不了的。

张耀华猜测,只要自己心里想着某一样物品,箭头就会指出距离他最近的位置。

看来,这片海滩没有第二只大龙虾了。

张耀威将大龙虾提得高高的,朝其他人大喊:“快看,我哥捡到大龙虾啦!”

远处的村民纷纷朝这边看过来,年轻的则走过来看热闹。

“嚯!这是华哥发现的?现在两三百元一斤,几百块进账。”

说话的是水旺,跟张耀威是发小,关系很好。水旺的大哥是阿辉,和张耀华是铁杆,目前也在大城市,前不久还和张耀华出去吃过宵夜。

阿辉同样没读大学,高中毕业就进厂打工,找了个厂妹结婚。然而,那女的和阿辉生了个孩子后,嫌阿辉家里穷,跑了。

因此,那家伙跟张耀华比起来,也就多了个儿子,属于半斤八两。

“嘿!我哥的运气一直很牛。”张耀威得意道。

其他人纷纷竖拇指,但真心佩服的可能只有水旺,其他人或许不以为然。

因为水旺是见识过的,以前他也跟在张耀华身后混过,的确经常碰到大货,有时候还很离谱,有石斑鱼直接撞晕在张耀华脚下的石头。

“华哥,抽烟不?”水旺掏出一包香烟。

张耀华摇头:“戒了,没意思,你们也少抽点。”

抽烟是读初中的时候学的,那时候觉得嘴里叼根烟很酷,有男子气概,再加上跟他同床的哥们是个烟鬼,多少有点潜移默化。

初中要去镇里上学,得住校,那时候可不是单人床,而是两个人合铺的。有些人睡着睡着就抱在一起,现在想起来有点辣眼睛。

水旺尬笑一声,瞧瞧把香烟塞裤兜。

“喂!拿都拿出来了,不给我们分一根呀?”其他人骂道。

得!

早知不派烟了,正所谓财不露白,烟也是一样的道理。

张耀威见大哥不抽,自己也没敢伸手拿。

他以前也不抽,结婚后压力大,开始抽几口。实际上,老妈也支持他抽一点,别变成烟鬼就好。

家里总要有个人抽烟,不然,有客人上门,找包烟都找不到。

水旺和张耀威和其他人吹嘘,以前华哥(他哥)的战绩。

“华哥,让我们见识、见识呗!”有个家伙明显不服,觉得你们吹牛也吹得太厉害了。

张耀华一时半会想不起这人叫什么,毕竟他经常不在家,老家这些年轻人很多都变了模样。

大龙虾是捡不到了。

张耀华脑海冒出个青蟹的图案。

忽然,箭头瞬间切换,向东南十三米。

这不就在身边吗?几脚路的事。

张耀华谦虚地摆摆手:“别听他们吹,没那么神,随便找找吧!”

说完,他转身就朝青蟹的位置走去。

青蟹在国内的价格也不便宜,一百多两百元每斤,产地不一样,价格会有所浮动。但不管怎么说,也算得上比较珍贵的海产品了。

其肉味鲜美独特,营养极为丰富,素称酒席上之樱缓佳肴,食用药用价值高,尤其是交配后性腺成熟的雌性蟹有海中人参之美誉,蟹壳可制成甲壳素,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业原料。

“跟着吧!你们没见过世面。”张耀威则说道。

你可以瞧不起我,但不能瞧不起我哥。

有人撇撇嘴,也跟在后面,但不是去长见识,而是去看打脸。

“怎么?”

他们见张耀华才走十多二十步就停下来。

“华哥,发现什么啦?”水旺跟张耀威一样,都是想看那些家伙震惊的表情。

张耀华笑道:“青蟹,我踩的这块石头下面,二弟你来捉,小心点。”

尊嘟假嘟?

几个青年一脸懵。

别看有人直播掏海都是三步一个海蟹,真正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那是骗人的,剧本而已。

再普通的海蟹也要几十块钱一斤,真要那么容易捡,海边的人早就发财啦!

还要什么奋斗?

缺钱了就去海边捡呀!

水旺蹲下来一看。

“好家伙!不愧是华哥,这青蟹得有两斤重,又是三四百进账。”

青蟹属于比较大的蟹类,最大者可以超过四斤。

张耀威哈哈一笑,炫耀般朝那几个家伙挤挤眼,然后赶紧把青蟹拿捏住,还特意放在人家面前晃了晃。

“瞧见没?”

张耀华无语,多大的人?还跟小孩子一样幼稚。

小说《赶海:我能看到提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这是阿辉回来的第一次出海捕捞,所以等待的时间多少有些忐忑。

作为一位海边长大的人,也清楚不是每次出海都有收获,得看大海赏不赏饭吃。茫茫大海,物产虽然丰富,但有时候也跟大海捞针差不多。

太多太多的海洋真空地带了。

就像是陆地上的无人区一样,海洋同样存在没有鱼的海域,非常荒凉。

“准备起网。”水旺跟自己大哥喊道。

他看到,华哥那边已经开始收网。

船上有一台帮忙收网的绞网机,所以收网倒也不用出很大的力气,只要保证绞网机没有收歪就行。

不多时,渔网露出水面,大家看到了里面的收获。

“是马头鱼,还是红头的。”水旺开心道。

第一网就开门红,对振奋士气有很大帮助。

阿辉看着这网有两三百斤的样子,也露出了笑容。

“现在马头鱼贵吗?”他一个刚回来没几天的人,对海鲜的行情还没彻底掌握。

“还行,白马头鱼十多块,红马头鱼二十出头。”

也就是说,这一网的价值就超过五千元,不比阿辉他送外卖强?他庆幸自己这次听劝,没有继续犟下去。

张耀华那边也差不多,都是红马头鱼。

两人奋力将鱼获弄上船,倒在船板上,拿出筐子,开始收拾。装好筐,就得立即送到船舱里,用碎冰盖在上面。

“哥,你看,还有条青衣。”张耀威喜道。

青衣鱼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岩石或珊瑚礁多的浅海地区,以胸鳍游水,姿势十分奇特。体色与体形极富变化,因雄雌及年龄的不同,体色与体形也有不同。

“嗯!看上去有五斤多。”

张耀威摇头:“不止,得有六斤以上。可惜,不是苏眉鱼。”

两种鱼都是体长且呈卵圆形状,头部也都是圆凸,而且均有漂亮的花纹。不过,苏眉鱼两眼之间的隆起比较明显,而青衣就没有这一明显的特征。

张耀华翻了个白眼:“苏眉鱼你敢捉?”

青衣鱼和苏眉鱼长得有点像,但两者价格相差极大。一斤苏眉鱼能卖到一千多,而青衣鱼每斤只有一百左右,差了十多倍的价格。

苏眉鱼在国内还是保护动物,不能随意捕捞。

目前市场上的苏眉鱼,几乎都是国外进口。

所以这种保护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在保护,人家在捕捞,是想着全世界的动物都跑到中国来避难吗?

“呵呵!不敢。”

张耀威以前是敢的,但自从看到有人被捉,被罚款,被判刑,就不敢了。

收拾好之后,他们继续下网。

又捞了两网的马头鱼,张耀华他们这边估计有六百多斤,而水旺那边则稍微多一些,可能接近八百斤。

在张耀华的提议下,他们继续前进,换一片海域捕捞。

虽然还能继续在这里捞马头鱼,底下肯定还有漏网之鱼,但哪有赶尽杀绝的道理?

另外,主要还是张耀华觉得这种鱼价格一般,没必要拉一船马头鱼回去,留点空间放其他鱼。

水旺和阿辉自然没意见,他们都是抱大腿的,一切听大腿的指挥。

时间来到了中午一点左右,张耀华他们中途吃了准备好的午餐。老妈、阿珍她们没有敷衍,有青菜有肉,甚至还有汤。

这时,张耀华又让下网。

其实前面已经撒了一次网,但没什么收获,水旺他们甚至拖上来半网的垃圾。

张耀华故意的,否则每次让下网都是大收获,人家怎么看?真就是妈祖特别照顾吗?

当起网的那一刻,水旺他们兴奋得在船上跳起来。

“卧槽!是牛舌鱼,太好了。”

顾名思义,这种鱼长得就像是一根大舌头,也叫玉秃鱼。

玉秃鱼是生活在海底的鱼,对水质要求很高,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域,所以腥味少,玉秃鱼像带鱼一样,一捕捞上岸就死。

眼下的时节,正是吃玉秃鱼的时候。

俗话说得好:春吃鲫鱼,夏吃鲈鱼,秋吃玉秃鱼,冬吃鲥鱼。

这种鱼的样子其貌不扬,但贵在刺少且味道鲜美,因此深受食客推崇。

“卧槽!一斤以上的还不少,这是要发了呀!”水旺大呼小叫。

市场上看到的玉秃鱼,大多都是半斤左右的,二十来块钱。个头再小一些的十几元就能买到两三条,价廉物美。

然而个头越大的玉秃鱼价格越贵,饭店里常常见到1斤多重的玉秃鱼,一斤要90元左右。

一斤以上的玉秃鱼,他们渔民卖给鱼贩也要六七十元。

如果临近休渔期,甚至可以卖到一百元上下。

阿辉同样是干劲十足。

他们前前后后又撒了几网,直到捞上来的玉秃鱼寥寥无几才罢休。

张耀华两兄弟捕了一千多斤玉秃鱼,三分之一都是一斤以上的。

而水旺和阿辉则是捞到七百多斤,一斤以上的同样占三分之一左右。

他们看了眼时间,差不多三点钟。

“今天要不就到这里吧!”阿辉建议。

他是心满意足的,除去油费,今天的收入妥妥过万。

大家都看向张耀华。

张耀华点头:“行,先回去。”

他们回到渔村,已经是傍晚时分。

这是张耀华出海最久的一天,几乎在海上呆了十二个小时。而对张耀威和水旺而言,这是常态,以前跟船东出去,最低都是一天。

天青色等烟雨,而大良在等他们。

“今天又有什么鱼获呀?出去一天了。”大良迎上来。

“今天没法跟前两三次比,能拿出手的就是牛舌鱼。”

“哦!大不大?我瞅瞅。”

大良走到船上看了几眼,惊讶发现,一斤以上的牛舌鱼还不少。

“这么多?”

要知道,这种鱼生活在海底,捕捞不易,不是主要捕捞品种,是兼捕对象。

但张耀华他们捞到的一半以上都是玉秃鱼,这就有点厉害了。

经过常规性的一番讨价还价,一斤以上的玉秃鱼65元,其他的20元,包括那些红马头鱼。

水旺的那尾西星斑卖了600元,张耀华的青衣鱼只有500元。

抛开龙宫翁戎螺,仅仅是海鲜,张耀华两兄弟比水旺他们多收一万元左右。


“起码35斤,我的手感不会差太远的。”水旺兴奋地说道。

口水亮等人回过神来,又惊又羡慕。

这么大的鳘鱼,收购商抢着收,而且价格不会低于一万元。现在他们不得不相信水旺和张耀威说的,这人的运气真的牛。

妈的!谁往水潭一捞就能捞上来三十多斤的大鳘鱼呀?

“爆桶了。”

“什么爆桶呀?那桶根本装不下好不好?”

随着张耀华等人将大鳘鱼抬到岸上,其他的村民也注意到这一幕,全都跑过来围观,露出口水亮他们的同款羡慕脸。

“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鳘鱼了,哪里捞的?”一位叔辈惊讶问道。

“喏!那水潭,上次老六抽水的那个。你们是没看到,华哥就这么一捞,三十几斤的大鳘鱼就上来了。”此时,口水亮他们也成了吹嘘者。

没有人比他们更加震撼的了。

毕竟是亲眼目睹,其中一个家伙立flag都还没立完,就被打脸了。还好没说完,不然脸都要肿。

“华仔捞上来的?那边的水潭?厉害呀!”

张耀华谦虚几句,就准备要和二弟将鱼送回去。

“你们说还会不会有?”目送张耀华两兄弟离开,有人打起水潭的主意。

“去喊小六子,让他过来再抽一次看看。”

……

很快,张耀华捞到三十几斤大鳘鱼的消息就传遍整个渔村。虽然现在村子逐渐富裕起来,但赶个海就捡到价值上万元的大鳘鱼,也是大新闻,比较少见。

贵婶听到消息,发呆了几秒钟,才说酸话:“瞎猫碰到死耗子。”

话说,张耀威回到家门口就大喊大叫,不仅生怕家里人不知道,也怕左邻右舍不知道他哥捉到大鳘鱼一样。

老妈牵着个小男孩出来,正是张耀威的儿子张远航。这小子正是人烦狗厌的年纪,调皮得很。

小家伙胆子大得很,跑去玩大龙虾。

“呀!大龙虾、青蟹,还有鳘鱼?还不快送到镇上去?”老妈惊喜道。

如此大的鳘鱼,得到镇上才能找到好买家。

邻居家有人在阳台探出头来,看到那么大的鳘鱼,都跑下来看稀奇。围观的人都拿出手机拍照。

现在的人似乎都养成了这种习惯,凡事不要慌,先拿出手机拍个朋友圈,就连张耀华的老妈也不能免俗。

张耀威回屋里去拿自己的车钥匙,结婚的时候,他跟家里要了几万块,买了一辆国产车,长安CS35,出门总算方便些。

“我也去,我也去。”

一听是去镇里,小家伙立即吵着也要去。

“你去干嘛?作业写完了吗?”张耀威虎着脸。

“放假还有很多天,我过两天再写。”小家伙没被吓住,他不怕自己老子,反而怕老妈,老妈真的会打人。

张耀华想笑,以前他们不也是等到最后一天才着急忙慌地赶作业吗?甚至到了学校才找别人的抄。

那时候,写完作业的学生就是爹。

“听话,咱不去。”张母哄大孙子。

“龙虾和青蟹就留着,今晚加个菜吧!”张耀华开口道。

话音刚落,就被张母训斥:“你就知道吃,有本事找个老婆回来,别说龙虾、青蟹,那条鳘鱼我都给你留着吃。你弟赶海捡到点好东西,容易吗?”

二弟尴尬,纠正道:“妈,龙虾、青蟹和大鳘鱼都是哥发现的。”

张母愣了愣,想到大儿子以前的辉煌历史。

最后,嘀咕:“找海鲜的本事就不能用在找女朋友上吗?稍微用点心,也不至于现在还单身。”

张耀华不敢,吱声,这种事你越是跟她争辩,她越精神,最后被喷得无话可说的还是自己。所以,理智点还是别出声。

见儿子不接招,张母才转移话题:“龙虾、青蟹那么贵,自己吃干嘛?卖了,买点其他肉不好?”

张耀威不知道该听大哥的,还是听老妈的。

他只能说一句:“妈,我哥难得回来一次,要不……”

张母根本不搭理他,而是看向大儿子,估计只要张耀华说一句留着吃,她又要旧事重提,好好跟儿子掰扯一下谈对象的事。

张耀华无奈,只好跟二弟说道:“听妈的。”

这回满意了吧?

张远航又吵着要上车,他奶奶都拉不住。

张耀威对着屋内使出召唤术:“刘珍,你儿子又欠揍,快来。”

很快,屋内的孕妇提着鞭子出来,先是瞪了一眼自己老公:“不是你儿子?”

张耀威讪笑:“是是是,但他听你的。”

好家伙!

张耀华暗道:我看是听那根鞭子的吧?

张母虽然疼大孙子,但也不溺爱,尤其是人家两口子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不会插手。一般情况下,她都是等打完了才去当好人。

“奶奶,大伯,救我!”小家伙也不傻,知道在场的谁能救他。

本来,张耀华也不打算出声的,但这小子难得向他求救,也就帮他一次。

“阿珍,这次就放过他吧!总是打也不行,以后免疫了,死猪不怕开水烫,更麻烦。”

说完,张耀华又没好气地跟大侄子说道:“以后想去玩,早点写完作业,搞几张奖状回家,你爸妈能不让你去玩吗?

这样,以后要是能拿到奖状,大伯给你买玩具挖土机,玩具超人也行。”

挖土机和超人对小男孩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果不其然,张远航听到是挖土机和超人玩具,顿时眼睛放光。

“真的?”

“骗你干嘛?还不快回去写作业?”

“大伯,你等着。”

小家伙火急火燎地跑回家,瞬间浑身充满了动力。

“没用,肯定是三分钟热情。”张耀威说道。

“时不时给点甜头他吃就行。”张耀华岂能不知道那是三分钟热情?但对付这种小屁孩,他觉得不是很难。

“还是大哥有办法。”阿珍则说。

张母冷笑:“哄小孩有一套,哄女孩子没招?”

张耀华头疼,顺势也钻进车内:“我也去镇里办点事,快开车。”

待在家面对老妈,他感觉自己脑袋要爆炸。

来到镇上的海鲜市场,张耀威把龙虾、青蟹等搬下来。

龙虾和青蟹很常见,没能吸引大家注意。然而,当那条大鳘鱼搬下来,海产市场立即骚动起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