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令晚霍延正的现代都市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全章节》,由网络作家“水果冻冻”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主角苏令晚霍延正,是小说写手“水果冻冻”所写。精彩内容:一个是民间面馆的老板娘,一个是铁面无私断案入神的大理寺卿。因广结善缘而付出的独一份关照,因弟弟被怨入狱的故意讨好竟让大理寺卿想金屋藏娇。这个外室她不想做,她一心只想把自己的门店做大做强。而事与愿违,大理寺卿带着全部家当来提亲!“这些身价我悉数奉上,娶你可够。”他深情款款,带着八抬大轿来迎娶她……...
《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全章节》精彩片段
冬安站在一旁,手里整理着他的大氅:“爷,依小的看长公主是真喜欢温姑娘,不然这才过几天,又将人请来了。”
霍延正垂眸看书,没说话。
冬安又道:“小的听说,温姑娘回京没多久,便在各种聚会宴请上出尽风采,势头隐约超过丞相府的季姑娘,很有可能今年京城第一才女非她莫属。”
京城各家贵女为了‘京城第一才女’‘京城第一美人’明争暗斗拉帮结派。
霍延正去年才调回京城,外派三年,他对京城这么贵女之间的事并不感兴趣。
只是冬安太呱噪,吵到他了。
于是剑眉一拧,嗓音微沉:“再多说一句就滚出去!”
冬安立马噤了声。
长公主那边再派人过来叫他,说温家人已经到了。
霍延正简单收拾一番,就去了扶云院。
今日军营有事,霍战年一大早就去了郊外,温太傅也没来,只有温夫人领着一双儿女来了。
两家在一起吃过几次饭,温齐也熟悉了霍延正。
见到他便站了起来,热情打招呼:“霍大哥。”
霍延正朝他点了点头,抬脚走上前,朝长公主问安:“母亲。”
随后又转向坐在一旁的温夫人:“温夫人安好。”
温夫人看着眼前的年轻郎君,是越看越喜欢,眼角眉梢都是满意的笑。
她忙道:“世子不必多礼。”
随后她看向坐在身侧的女儿。
温情已经站了起来,她快速看了霍延正一眼,脸颊绯红,声音轻柔:“霍哥哥好。”
霍延正微微偏眸,视线落在她身上,嗓音平淡:“温姑娘不必多礼。”
眼看终于见了礼,一直等着哥哥的霍延麟立马从长公主怀里扑到霍延正怀里,开始撒娇:“哥哥,太子哥哥和赵禹一会儿来,他们要去马场骑马,你也带我去吧。”
一旁温齐听了,立马道:“我也想去。”
温夫人嗔他一眼:“你凑什么热闹?”
长公主笑道:“难得今日好晴天,拘着他们作甚?”
随后又看向霍延正:“太子昨日就递了信来,说今日来找你,一会儿你就领着几个孩子一起出去玩玩。”
霍延正:“是!”
一旁的温情却有些着急。
霍延正出了门,那她今日来这一趟不就白来了吗?
但她却没表现出来,只是频频地看向自己的母亲。
温夫人看她一眼,随后笑着看向长公主:“你瞅瞅我家这个没出息的,一听说大家去玩,也心痒痒?”
温情满脸通红。
温情满脸通红。
羞涩不已:“母亲.......”
又娇又嗔。
那副小女儿娇羞的模样,让人心生怜爱。
长公主笑了起来:“去去去,情情也跟着去,你从小就喜欢跟在你霍哥哥屁股后面跑,一边跑还一边叫霍哥哥等等我,着急了摔倒了就哭鼻子,从小我没少哄你。”
温夫人也跟着笑起来。
“她在你跟前的时间比我的都长,天天嚷着要去找霍哥哥玩,一天不见霍哥哥连饭都不吃。”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弄得温情面红耳赤。
她一边害羞一边轻轻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年轻男人。
即便是在家里,他依旧坐得端正。
她在江南生活了多年,江南男子皮肤多白皙,身上有股子她不喜欢的柔弱文雅书生之气。
而霍延正,皮肤虽然也白,但浑身上下好似每一块都有棱有角,气质硬朗如铁,犹如刀琢般棱角分明的俊美脸庞,眸光锋利深邃,就连唇形都是笔直的。
他身高腿长,即使是坐在那儿,也是挺拔如松。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晚上没客人,她就将苏母从后院扶了出来,两人坐在店里,吃着水饺。
外面不知从何处传来鞭炮声,噼里啪啦一阵响过。
苏母吃了一口,忍不住叹了口气:“你弟弟在书院那边也不知道有没有水饺吃?”
今晚不止包了睡觉,苏令晚还炖了排骨。
她夹了一块排骨给放进苏母碗里:“娘,你尝尝这个。”
苏母看了一眼碗里的排骨,又拿筷子将排骨夹回盘子里。
“我都说了不爱吃肉,你非得炖这个,有这个银子还不如留下来给你弟弟花,咱俩吃什么不行?”
大概是听习惯了她的埋怨,苏令晚也不生气。
她不吃算了,她吃就是。
当她吃第二块的时候,苏母突然将筷子‘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吃吃吃,你就知道吃,苏令晚,你饿死鬼投胎吗?”
苏令晚没说话,强迫自己一口一口将碗里的那块排骨吃完,随后起身进了厨房。
一进厨房,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掉。
母亲每次都是这样。
她每天起早贪黑,努力地支撑着这个家,这些艰辛她完全看不见,可只要她对自己好一点,哪怕多吃一块肉,在苏母眼里,她就是错的。
苏令晚又想起前几日,早上起床时,因为天太黑,院子里结了冰,她不小心摔了一跤。
当时周围很安静,她摔倒那么大的动静,母亲却连问一声都不曾。
她知道母亲是醒着的,因为前一刻她刚进去给她添过热茶。
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苏令晚感觉自己摔破膝盖的疼痛都不及心口钝痛的来得猛烈。
明明是亲生,为何待她这般冷漠冷血?
她已经很努力在支撑这个家,很努力地在养活她,什么都依着她的意思,还要她怎么样呢?
......
宵禁时分,一队锦衣侍卫从城外骑着快马进了城。
中间一辆马车,程墉坐在其中,他困得东倒西歪,马车突然减速,他身子一歪,人也醒了过来。
他揉了揉眼睛,端过一旁热茶喝了一口,然后撩起车帘朝外看了一眼:“咦进城了?”
说完,他撂下帘子,扭头看坐在一旁正在看文书的男人:“我还得跟你回大理寺?”
霍延正头也未抬:“嗯!”
“明天不行?我都要饿死了。”
“耽误不了多久。”
两人说着话的工夫,马车已经进了大理寺府衙。
两人一起进了书房,再出来时,已经夜深。
程墉揉着唱空城计的肚子,看着不知何时飘起的雪花,叹了口气:“原本还想着今晚能吃上一份晚晚亲手包的水饺。”
霍延正没说话,披着大氅往外走。
程墉跟上去:“你去哪儿?”
“回府!”
“你不饿?”
一旁冬安好笑道;“长公主想必早就让人备好了水饺,只等我家爷回家就能吃上。”
程墉一听,心里更难受了。
“所以,这世上只有我一个孤家寡人?没吃没喝没人心疼唉......”
他一边说着一边跟着霍延正上了马车。
过了宵禁的夜晚,街上无人。
马车一路飞驰,在‘一两画’门口停了下来。
程墉给自己的小楼取名‘一两画’,谁也不懂是何意,他自己开心就好。
程墉下了马车,扭头一看隔壁面馆竟还亮着灯,于是连招呼都没跟霍延正打,就往那边跑。
见他还是这般没规矩,冬安撇撇嘴角,正要开口,车帘被掀开,露出霍延正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来。
冬安忙道:“爷,程大师去找苏姑娘了,咱回吧?”
霍延正没说话,一双漆黑冷眸看向亮着的面馆,有风吹来,耳边是程墉开心的声音。
只是,母亲和长公主这般打趣,她都羞得无地自容。
偏偏他好像没听见一般,手里给霍延麟剥着橘子,面无波动。
满腔的喜悦和羞涩瞬间被泼了一瓢冷水。
温情收回视线,心里失落极了。
她回京之后,拼了命地崭露头角,只是想让他看到她的存在。
可好像,他并不在意。
可转念又一想,他一贯如此,并不只是对她这样。
听说他连宫里的祥乐公主的面子都不给,何况是她呢?
想通了,心情也好了。
再看向霍延正,她又满心欢喜。
太子和四皇子是下午过来的,太子今年二十二,和霍延正一样大,他一身白色绣金蟒锦袍,玉冠束发,双眸狭长,温和俊朗。
四皇子赵禹和霍延麟一般大,乃皇后所生,两小孩经常在一起玩,一会儿闹翻天一会儿又和好,天天各种攀比,谁也不服谁。
一行人吃过午饭就出发去了马场。
在马场待了一下午,天黑往回走路过夜市,那里人间烟火甚浓,赵禹和霍延麟两小只趴在马车上,眼馋地看着那热闹之处。
赵禹:“你说那地方有玩猴的么?”
霍延麟很懂的样子:“有啊,各种猴子,爬上爬下可好玩了。”
赵禹一听,一把掀开帘子叫太子:“哥哥我想去夜市看猴子。”
端坐在骏马之上的太子回头看他一眼,无奈出声:“刚才是谁嚷嚷着累了?”
赵禹双手合十可怜兮兮地求他:“哥哥好哥哥,我难得出宫一趟,你就带我去逛逛吧,而且我肚子也饿了。”
太子听了,看向一旁的霍延正:“你呢?”
“机会难得,带他俩去看看也无妨。”
“行,那咱们先去吃饭,再去夜市走一走,本宫也许久没感受过这热闹的场景。”
“是。”
太子又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另外一辆马车。
马车里坐着温情。
他出声道:“温姑娘。”
听到太子叫她,温情立马掀开帘子,抬眼看过来:“太子殿下。”
“温姑娘若是不方便与我们同行,本宫就先派人送你和温公子回府。”
温情:“臣女之前一直住在江南,也是许久未见过京城的夜市,今日难得遇上,自然是想一起去看看。”
太子听了点点头,收回视线,骑马走在前面。
霍延正落后他半步,骑着南风,身后不远处跟着云啸和云翳。
夜市有一处酒楼,名声极响。
坐在二楼临街包厢,微微一抬眼就能将下面的夜市看得清清楚楚。
两个小孩根本没心思吃饭,随便扒了两口就闹着要下去玩。
太子没法,只好吩咐身边的侍卫先带他俩下去,温齐也是个耐不住性子,也跟着一起下去了。
包厢内,只剩下太子、霍延正,还有温情。
太子和霍延正一边吃一边说着话,温情则接过一旁丫鬟的茶壶,亲自倒了茶端上来。
她先将一杯放在太子面前,柔声开了口:“殿下喝茶。”
太子抬眸看她,勾着唇角,笑得温文尔雅:“温姑娘在江南待过几年?”
温情将另外一杯放在霍延正面前,随后答道:“臣女十岁随母亲离京,虽然中间回来过几次,但仔细算来,已有七年之久。”
“七年呀,难怪本宫第一眼见你,总觉得有几分眼熟。”
对上温情不解的眼神,太子笑着解释:“母后在江南长大,后来嫁给父皇才来了京城,她身上就带着江南女子独有的温婉之气,你与她极像!”
温情哪能听不出他话里的夸赞。
凶杀案一破,街上的人多了,面馆的生意也好了起来。
忙了几天,中秋到了。
每年中秋,书院都要放假,弟弟苏令扬也要回来了。
最高兴的是苏母,早上苏令晚前脚起床,她后脚也跟着起来了。
“娘,今天怎么起这么早?”
苏母:“你弟弟喜欢喝鱼头汤,我去早市给他买个大鱼头。”
“我去买就行,”苏令晚忙阻止她,“正好我要去早市买菜。”
“那你再买点鲜虾,我给你弟弟包点鲜虾馄饨。”
“好。”
苏令晚出门的时候,晨曦微露,时间还早。
护城河畔就是早市。
早市的开市时间寅时末到卯时末,只有两个时辰。
通常赶早市的人都要起早,还得赶快,不然别人收了摊,你什么也买不到了。
京城的早市挺受欢迎。
主要是东西新鲜,苏令晚挺喜欢。
她一出现,就有不少摊主和她打招呼。
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又好看,特别是那双眼睛,看着你的时候,清透灵动,像是会说话。
说起话来,声音软软的,听着就让人舒服。
“晚晚姑娘,今天的芫荽和蒜苗都不错,要点啊?”
“晚晚啊,大娘这有一篮子鸡蛋给你留着呢。”
“苏姑娘,小白菜要吗?给你便宜。”
“晚晚姐,我娘给你留的八角和香叶,别忘了拿啊。”
一路走过去,苏令晚的篮子就满了。
她又去了鱼摊,买了个大鱼头,又买了几斤鲜虾。
中秋湖蟹肥美,她又买了几只蟹子。
往回走的时候,见猪蹄也新鲜,又买了根猪蹄。
回到家,天已经亮了,炉灶里依旧炖着骨头汤,罐子里卤着牛肉,一进厨房,满鼻鲜香。
早上就挺忙,客人一个接一个,苏令晚忙得脚不沾地。
等忙完早上这一波,她又开始准备中午要用的食材。
陈知知来找她的时候,她正在择菜。
“晚晚姐,今天大哥和苏令扬都回来了,咱们晚上一起上街吧?”
大业朝的中秋,是个很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全家团圆不说,京城的每一家店铺门口都要挂上红灯笼。
苏令晚一早就将灯笼挂上了,只等天黑点上灯。
去年中秋晚上,店里几乎没人。
大家要么上酒楼赏月,要么在街头巷尾结伴而行,吃小吃看杂耍。
还有很多贵夫人小姐去附近的相国寺求签拜佛。
像她这种小店没人来。
但她不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就回道:“到时候再看。”
苏令扬是下午回来的。
赶了三十多里路,风尘仆仆,但精神头十足。
看到苏令晚,他伸手一把抱过来:“姐。”
一个月未见,苏令晚也很想弟弟。
伸手轻抚着他的脊背:“累不累?”
“不累!”苏令扬将她松开,“娘呢?”
“在屋里。”苏令晚领着他后院去,“咱娘今日一大早就起来了,眼巴巴的盼着你到现在,中午还给你包了鲜虾小馄饨。”
苏令扬开心,几步窜进后院,少年清朗的声音传来:“娘,娘,我回来了。”
苏母快步从屋子里出来,一见到儿子眼睛都亮了。
“令扬。”
“娘。”
母子俩抱作一团。
不过就是一个月而已,却弄得像是经历过生离死别。
过了一会儿,三个人一起进了屋。
苏母拉着苏令扬的手不舍得松开,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在母亲面前,苏令扬很有耐心,一一回答了母亲的问题。
见也问得差不多了,苏令晚看着苏令扬开了口:“热水在厨房,你先洗洗,我去前面。”
苏令扬点头:“我洗完就去帮你。”
不等苏令晚开口,一旁苏母拉着儿子的手不赞同地出声:“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就好好歇着,店里也没什么活,用不着你干。”
苏令扬下意识地看向自己嫡姐。
苏令晚见他看她,轻轻一笑:“今天中秋,店里没什么人,你洗完好好陪陪母亲,不用去前面了。”
说完,不再看任何人,转身走了出去。
待她离开后,苏令扬看着身边的母亲,想说什么,却对上她慈爱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母亲总是这样,偏心到了骨子里。
始终改不了。
......
中秋晚饭,团圆饭。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苏令晚做了六道菜。
软耙耙的红烧猪蹄,双椒仔姜鸡,清蒸湖蟹,虾仁蒸蛋,鱼头汤,凉拌藕片。
苏令晚又拿出夏天自酿的果子酒,给自己和弟弟一人倒了一杯。
苏母还在喝药,酒是不能沾的。
一个月没吃姐姐做的菜,苏令扬拿起筷子就停不下来。
苏母看在眼里,心疼得不行,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
今晚没有客人,难得清闲,苏令晚不免多喝了两杯自酿的果子酒。
吃完饭不久,隔壁的陈家兄妹就过来了。
陈知知拉着苏令晚的手,眼睛却瞄向站在一旁和陈穆说话的苏令扬。
“晚晚姐,难得今晚清闲,咱们就一起出去玩玩吧,我听说东街的杂耍特好看。”
果子酒虽清甜,但后劲不小。
此刻的苏令晚已经微醺。
她轻轻摇头:“你们仨去吧,我还得收拾屋子......”
“让伯母干吧,你就休息一晚上。”
话音刚落,一旁坐着的苏母就出了声:“知知啊,晚晚就不去了,令扬带了不少脏衣服回来,她得帮忙赶紧洗上晾干,不然时间赶不及。”
一旁苏令扬道:“姐,衣服不用你洗,明天一早我自己洗。”
苏母却道:“你那手是用来写字的,你把文章做好才是正经事。”
陈知知看了一眼正在收拾桌子的苏令晚,忍不住为她打抱不平:“伯母,晚晚姐从早忙到晚,还要给苏令扬洗衣服,您怎么不帮着干干呢。”
“我体弱多病,哪里干得动?”
“那就让苏令扬自己干啊,我哥的衣服从来都是他自己洗。”
眼瞅着苏母的脸色沉了下去,一旁苏令晚忙将三人推了出去:“好好玩。”
苏令扬却偷偷抓住她的手,小声道:“你别洗,就两件衣服,我回来自己洗。”
母亲虽然偏心,但姐弟俩感情一直很好。
苏令晚笑着点头。
随后又道:“回来记得给我带良记的话梅。”
苏令扬眼睛清亮,答得干脆:“好。”
送走了三人,苏令晚收起碗筷进了厨房。
苏母也跟着走了进去。
她看着自己女儿忙碌的身影,还没说话就先红了眼眶:“晚晚啊,你心里是不是在怪娘?”
苏令晚动作未停:“娘,你想多了,我怎么会怪您?”
“唉,其实你怪我也是应该的,都怪我没用。”苏母轻叹口气,眉头轻蹙,“也都怪你那个爹死得这么早,害得咱娘仨被你那没良心的大伯母赶了出来,也幸亏你机灵,不然咱娘仨连个落脚地也没有。”
过去的事,苏令晚不想再提。
她擦净手,走过来扶着苏母往后院去。
“过去的事您就别想了,先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才是最重要的。”
“可我这把老骨头,每天什么活也干不了,唉。”
叹了口气,苏母见苏令晚不说话,她看了她一眼。
“你虽说开了这个面馆,但咱家最后靠的还是你弟弟,他现在书读得不错,明年会试,他若是能中举,日后你也是要靠他找个好婆家。”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苏锦昌一脸嫌恶地看着她:“你嘴巴给我放干净点,若不是你天天贱人贱人地叫,娇娇怎么会跟着学?上行下效,这都是你造的孽!”
此话一出,别说是张氏了,在场所有人都惊到了。
为了护着郭姨娘一家,苏锦昌当真是颠倒黑白胡言乱语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张氏一脸惨白,身子一个踉跄,若不是苏令娴眼疾手快在身后扶住了她,真的就当场晕了过去。
苏令娴扶着母亲在椅子上坐好之后,再转身一脸冰冷地看着苏锦昌:“父亲与姨娘情投意合两情相悦,所以就可以不管不顾母亲的死活是吗?”
面对嫡女的质问,苏锦昌嘴巴动了动:“我并非护着仙凤,而是你母亲实在是胡搅蛮缠.......”
“我母亲胡搅蛮缠?”苏令娴冷笑道,“我母亲乃三品御史嫡女,就算是胡搅蛮缠,也有这资格,当初父亲娶母亲时,母亲就这般性情,可父亲还是跪在外祖父面前信誓旦旦发誓要一辈子对母亲好;可母亲嫁进来没两个月,你就纳了郭姨娘,你有违誓言在先,这么多年又一直护着她。”
说到这里,苏令娴深吸一口气:“父亲可曾考虑过母亲半分感受?”
“还是说父亲现在看母亲年纪大了,打算宠妾灭妻让郭姨娘上位?”
不等苏锦昌开口,苏令娴又加重了语气:“父亲这般肆无忌惮,就不怕外祖父生气?”
“父亲可别忘了,您之所以能当上户部侍郎,外祖父出了多大的力?”
苏令娴一连三的质问,无疑是在打苏锦昌的脸。
但此刻的她,根本顾不上。
她即将嫁入东宫,若苏家在这个时候闹出宠妾灭妻姐妹不和后宅混乱之事,她的婚事恐怕不保。
为了嫁给太子,这些年她付出了什么,只有她心里清楚。
她绝不允许出任何意外。
“你......你.......”
苏锦昌暴跳如雷,“你胆大包天你大逆不道!”
他抬手就要一巴掌扇过来,苏令娴没躲没让,倒是一旁郭姨娘一把拉住了苏锦昌:“昌郎不可,大小姐可是未来太子侧妃......”
苏锦昌的手即将挨上苏令娴的脸,又硬生生停了下来。
皇上钦定的太子侧妃,身份虽然比不上正妃高,但也不是他说打就能打的。
他忍着怒气收回手来,却将怒火指向坐在一旁的张氏:“都是你惯出来的好东西!”
张氏毫不示弱,抬手一指郭姨娘和苏令娇:“那这俩玩意又是谁惯出来的?”
“你......”
“苏锦昌,我今天就把丑话放在前头,若我娴娴的婚事因这贱人受了影响,我一定会剥了她的皮抽了她的筋!”
“母亲不必动怒!”
苏令娴无视苏锦昌想吃人的眼神,直接开口:“女儿给父亲个选择,父亲可以护着苏令娇,但霍世子那边,就需得父亲亲自上门说明情况,您心里该清楚,霍世子与太子的关系,若这事传到太子耳朵里,继而传到皇上那儿,父亲可知道后果?”
大业朝最讲究规矩,即便是皇上,后宫佳丽那么多,但对正宫皇后也是极其尊重。
若是被皇上知道苏锦昌后院混乱他宠妾灭妻,一怒之下,撤了他户部侍郎的职位......
想到这个可能,苏锦昌顿时冷静下来。
他看着混乱的一屋子人,突然一甩衣袖,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
见他就这么走了。
郭姨娘顿时傻眼了。
“昌郎,昌郎......”
她的昌郎不仅头也未回,甚至走得更快了。
小说《求解?我拒绝大理寺卿提亲没事吧》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吃完饭,冬安塞了一块银子给苏令晚。
他伸手挠挠头,不太好意思:“苏姑娘,面很好吃,我之前说的话你不要放心上。”
苏令晚看着眼前和她弟弟一般大的小厮,轻轻摇摇头,声音柔软:“欢迎下次再来。”
“好咧,你忙,我们走了。”
冬安快步走到马车前,陈知知已经上了马车,车帘紧闭,看不到里面的一丝一毫。
马车快速离开店门口,苏令晚也转身进了铺子。
她走到陈知知坐的桌子前,看着已经空了的面碗和那两盘都吃空的小菜,心头一松。
说实话,她不太喜欢伺候这些达官贵族。
她是从苏家出来的,那些人的口味刁钻,心情好的时候,不会计较。
但若碰上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百般刁难。
总而言之,不好伺候。
收拾好碗筷,苏令晚就拿了弟弟苏令扬的脏衣服在院子里搓洗。
苏母从房间里出来,看了一眼天色,一脸担忧:“你弟弟怎地还没回来?莫不是和别人起了争执?”
苏令晚一边搓洗着衣服一边柔声安慰她:“现在还早,他好不容易得了空,让他好好玩玩。”
“也是,他读书这么辛苦,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
苏母说完,转身进了屋。
苏令晚洗完衣服,又去了前面,将明天早上要用的食材准备好,将店里各个角落打扫干净,苏令扬才从外面回来。
他兴高采烈,手里捧着给苏令晚买的零嘴:“姐,你猜我刚看到了谁?”
苏令晚接过他递过来的零嘴,拿了一颗梅子塞进嘴里。
不经意问:“谁呀?”
“韩家二哥,他也放假了。”
苏令晚手一顿,接着恢复如常。
“中秋他自然也是要放假的。”
韩序在京城最好的白鹭书院。
不同于苏令扬一个月一回,他除了过年和中秋之外,都在书院。
前年过了会试,明年三月科考,要参加殿试。
苏令晚相信他一定能高中。
毕竟这么多年,他目标明确,读书一直很刻苦,文采斐然,还写得一手好字,再加上韩序父亲韩将军在朝中的势力.....
想到这儿,苏令晚伸手推了一把苏令扬:“热水已经烧好了,快去洗洗。”
苏令扬一边往后院去一边扭头看她:“姐,韩二哥说了,他明天来找你。”
苏令晚没说话,转身关了铺子门。
然后回了自己房间。
等她洗完澡出来,已经不早。
母亲和弟弟估计都睡了,院子里很安静。
今晚月色很亮,苏令晚坐在窗边,一边用干帕子擦拭着湿漉漉的长发一边想着弟弟的话。
明天韩序来找她?
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刚过完年,韩序去书院经过面馆,下车来和她告别。
她当时正忙,店里都是客人,一身锦衣的韩序站在店里,和周围一切格格不入。
两人没说几句话,韩序就被韩家人叫走了。
许久未见,又相差万里。
找她做什么呢?
......
从面馆出来,陈知知回了国公府。
时间已经很晚,他以为大家都睡了。
他前脚迈进公府大门,扶云院那边来了人,怕别人过来请不动他,静昭长公主直接派了身边的云嬷嬷过来。
云嬷嬷从小看着陈知知长大,自然是有几分脸面在。
陈知知一句话没说,跟着嬷嬷去了扶云院。
院子很安静,丫鬟仆从各司其职,走动之间却无半分声响。
见到陈知知过来,站在门口的丫鬟打开帘子,低声叫了一声世子爷。
陈知知抬脚进了屋,临窗的软榻上,坐着一名贵夫人,哪怕长子已经二十,她看起来依然风华貌美。
陈知知拱手行礼:“母亲。”
静昭长公主看他一眼,故作生气:“你心里还有我这个母亲?”
说完,又心疼地仔细打量他:“怎地瘦这般厉害?”
不等陈知知出声,静昭长公主直接唤了冬安进来:“你是怎么伺候世子爷的?”
冬安跪在地上,垂着脑袋,一声不敢吭。
世子爷瘦了?
他那儿瘦了?
他这么没看出来?
但在静昭长公主面前,就算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反驳一句。
陈知知在一旁坐了下来,他接过丫鬟送上来的茶水,喝了一口,这才出了声:“母亲叫儿子过来可是有事吩咐?”
静昭长公主被他一开口的话给噎住了。
她拿眼瞪他:“我想见自己儿子还非得有事不成?”
陈知知抬手捏了捏眉心,棱角分明的脸上隐有几分疲惫。
静昭长公主到了嘴边的埋怨又咽了下去。
一贯强势的语气也温柔了几分:“当初我就说让你进户部,那里比在大理寺轻松多了,你非不听......”
“母亲。”
陈知知突然打断她的话,“我明日休沐,早上来陪你用饭。”
一听这话,静昭长公主立马心情好起来。
“好好,快回去休息吧。”静昭长公主见跪在一旁的冬安,“还不快扶着你家主子。”
冬安立马爬起来,跟在陈知知身后,走了出去。
离开扶云院,陈知知又去了隔壁的明阳阁。
院中的小厮一见他来,忙行礼:“世子爷。”
陈知知停下脚步,嗓音低沉:“睡了?”
“是。”小厮领着他往里去,“二公子等了您许久,见您一直未回就睡了。”
二公子霍延麟是陈知知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今年七岁,都是静昭长公主所生。
镇国公霍战年只娶了静昭长公主一人,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极深,别的同僚三妻四妾后院一大堆,他只有长公主一人。
两人之间的感情也是京城美谈之一。
陈知知没让下人叫醒幼弟,只看了他一眼,就回了自己的擎安堂。
擎安堂人不多,一个管家,两个贴身小厮,还有几个仆从。
管家见他回来,忙迎上来:“世子爷,热水已经给您备好了。”
陈知知点头,抬脚进了屋。
沐浴过后,他直接去了书房。
这一忙,就是深夜。
临睡之前,他问冬安:“父亲还未回?”
冬安一边替他整理着外袍一边回道:“国公爷今晚恐怕又要歇在宫里。”
每年中秋,皇上都会叫霍战年进宫,陪他喝酒下棋聊天。
聊得晚了,皇上就会让他歇在宫里。
前些年,静昭长公主还抗议过,但抗议无效。
皇上依旧我行我素。
再后来,霍家人也就习惯了。
声音极其娇柔。
将小姑娘又娇又羞的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坐在一旁的长公主看了一眼温情,接着看向自己大儿子。
她很期待儿子的反应。
可谁料,面对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又貌美如花的姑娘,她儿子只是很平静地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用极其清淡的声音回了一句:“温小姐不必多礼。”
长公主心凉了一半。
她太了解自家儿子的德行。
对不感兴趣的人和事,就是这么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
看着就来气。
但对于温情来说,霍临烨和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敲在她的心尖上,让她心动不已。
小时候两家关系好,经常聚。
孩子们也经常在一起玩,弟弟温齐喜欢跟着霍临烨,她也喜欢凑上去。
哪怕他一句话不曾和她说过,但只要跟在他身边,她就很开心。
那个时候的霍临烨在京城世家公子中已经很出类拔萃,一副好皮囊,一个显赫的出身,再加上极其出众的文采,无论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但与前几年比,现在的霍临烨更加出色。
他成熟了,更加沉稳。
身上那股子冷漠衿贵的气质,就像一把勾子,勾得温情更加心动。
但姑娘的矜持却让她不敢多看他一眼,红着小脸回到母亲身边,站定的那一刻又忍不住偷偷地朝对面看了一眼。
霍临烨正在和霍延麟说着话,一点没往她那边看。
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温情自认为自己长得很好看。
京城贵女如云,但能越过她去的,还真没几个。
但为何霍大哥不看她?
难道他已经有了喜欢的人?
想到这个可能,温情心凉一半。
她强撑着吃过晚饭,待回了府,她一头扎进温夫人怀里,伤心地哭了。
温夫人忙揽着她:“情情,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温情只哭不说话。
温夫人没法,只好将屋里丫鬟都出去,然后抱着她轻声问:“到底怎么了?”
温情还是只摇头不说话。
温夫人其实也猜到了一点。
她好笑地道:“你也是个没出息的,才刚见面就哭成这样,以后可怎么办?”
“可是母亲,他根本不喜欢我。”
“你哪里看出来霍世子不喜欢你了?我姑娘人长得这般漂亮,世上有几个男子能抵得住的你美貌?”
“可霍大人一晚上都没看我几眼。”
温夫人更是哭笑不得:“世子爷他比你年长五岁,已经位居大理寺卿,他成熟稳重,哪能像你似的,还偷偷地看人家?”
温情止了哭。
但依旧难过:“可女儿瞧着他似乎对我并无特别。”
“你跟着我常居江南,与他更是许久未见,以后只要常来往,他自然会发现你的好。”
温夫人又笑着道,“你难道没发现长公主待你格外亲厚?”
提到这个,温情倒是点了头。
“公主待女儿挺好的。”
“这就够了,她看着你长大,心里对你再喜欢不过,只要守住长公主对你的喜欢,世子爷那边谁也越不过你去,懂了吗?”
温情点头:“嗯母亲,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温家人走后,霍临烨带着霍延麟也回了自己院子。
长公主靠在临窗的软榻上,大丫鬟闲云递上一盏热茶,轻声道:“公主今儿也累了,奴婢让人准备了热水,上次买的栀子精油还没试过,今晚要不要试试?”
“唉,没心情。”
长公主用手撑着额角,问她,“你觉得温情怎么样?”
“温小姐不论家世、相貌还是才情都是一等一的好。”
“佛门圣地,却被你们用来打闹玩笑,苏家当真是好教养!”
霍玄晔不轻不重的一句话,彻底让苏令娴慌了神。
她今年刚满十九,已经许配太子做侧妃,今年开春就要入嫁东宫。
虽然是太子侧妃,但对于苏家来说,已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若在这之前,苏家传出不好的言论影响到她的婚事,那对她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思及此她忙道:“世子教训得是,是我们考虑不周,四妹妹行为莽撞无礼,待我回府定会禀报父亲,让他重罚!”
一向骄纵的苏令娇一听,立马不乐意地大叫起来:“凭什么罚我?苏宁婉这个贱人......”
“闭嘴!”
苏令娴脸色铁青,她示意身边的大丫鬟捂住苏令娇的嘴巴,随后向霍玄晔告辞,领着一群人急匆匆地走了。
犹如一阵风,一群人很快走得无影无踪。
霍玄晔这才微微偏眸看向站在角落里恨不能当鹌鹑的苏宁婉,视线扫过她被抓成鸡窝似的头发,什么都没收,抬脚就走。
走出去几步,又停了下来。
见苏宁婉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剑眉一拧:“还傻站着做什么?跟过来!”
声音不大,却极沉。
透着几分让人无法拒绝的威慑力。
苏宁婉抬头看他一眼,犹豫了一下,乖乖地跟了上去。
穿过几道廊子,又走了一段小路,最后停在一座小院前。
霍玄晔推门而入,苏宁婉看了一眼院子,不敢往里进。
见身后又没了动静,霍玄晔回头看她,一双冷眸将她的心思全部看透。
“怎么?我难不成是洪水猛兽能吃了你?”
苏宁婉:“我没那么想......”
“那就进来!”
霍玄晔抬脚进了屋子,苏宁婉咬咬牙,抬脚跟了进去。
这是一间禅房,里面烧着地暖,布置得干净雅致,更重要的是窗前有个梳妆台。
霍玄晔站在门口,看了一眼梳妆台,朝她示意地抬了抬下巴。
苏宁婉这才明白他带她来的目的。
小脸一红,她轻声说了句‘谢谢’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待坐下后,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苏宁婉脸更红了。
何止是狼狈?
简直就像个疯子。
她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霍玄晔,见他已经在一旁的小榻上坐了下来,手里不知从哪儿找了本书在看。
见他并未看她,苏宁婉这才放下心来。
她拆了凌乱的发髻,拿起一旁的梳子轻轻地梳着长发,梳好之后娴熟地给自己盘了一个单螺髻,她伸手去拿放在一旁的发簪,一不小心发簪落了地。
只听见‘啪’地一声脆响。
她看着断成两截的白玉簪子,整个人都傻眼了。
没了簪子,她怎么绾发?
有脚步声靠近,苏宁婉抬头去看,只见原本坐在那边看书的霍玄晔抬脚走了过来。
她局促不安地坐在那里,直到对方走到她身后......
他离得她极近,鼻端好似闻到他身上独有的松木气息。
苏宁婉手一抖,原本绾好的发髻又四散开来。
黑发散落,披了满肩满背。
就像上好的黑色绸缎。
霍玄晔垂眸,看着眼前的一幕,深邃的眸底滑过一抹暗芒,背在身后的手指动了动,但最终被克制。
禅房内,一时寂静无声。
苏宁婉的耳边只剩下自己的心跳‘扑通扑通......’一声接着一声,越来越快。
直到头顶伸过来一只大手,吓得她猛地一下站了起来。
却不料这一动作直接将她拢进对方怀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