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李向海的现代都市小说《文章精选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现已完本,主角是连晓敏李向海,由作者“梅东南北”书写完成,文章简述:我本是安保精英,一不小心开启了空间,这样的好事,居然轮到我的头上。不仅如此,为了让我囤物资,买什么,什么中奖!我囤囤囤,一不小心居然被拉进了空间里,穿越六零,变成了人人都觉得悲惨的逃荒女……没想到我把工作的地方也拽进了空间,看似可怜,其实富婆的日子爽的很!...
《文章精选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彩片段
连晓敏大约走了五里多地,就到了村口,看来之前她们已经走到离三道沟村很近了,可是原主小姑娘却在这儿倒下了。唉。
走进村里,正是生产队下工的时间,一个五十多岁、穿藏蓝色褂子的大婶先看见的她们,走近了问:“你们是哪儿来的啊?找谁家的?”
连晓敏赶快说:“婶子我找我亲姑姑,我姑叫李向海,几年前她嫁到你们村的,我姑父叫李向海。”
“噢,向海媳妇啊,对,是叫秋萍,他们家在那边,得一直往前走挺远的,咱屯子大。走到那棵大槐树那里……得了,还是我领你去吧。”大婶儿有着一股东北人的热心肠,连晓敏感觉很舒畅,亲切,赶紧跟着她往前走。
又走了快二里地,这家院门前不远处,的确是一棵好大的柳树,估计三人抱才行那种大树。
树下面有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玩儿。
婶子喊了一声“向海媳妇~下工了没?你家有且(qie三声,客人的意思)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直接推院门往里走,门也没有插,东北乡下一般都这样,因为院子很大,走到屋门口还得几十米呢,一般白天都不插前院门。
连晓敏跟着进了院子,一眼就见到姑姑!她听到声音正往这边张望——她扎着两条大辫子,晒黑的脸颊流着汗,一双眼透着温和的神情。
李向海身穿着洗的发白的浅蓝色褂子,衣服裤子都打着好几块补丁。
虽然几年没见,但是连晓敏立刻就认出了自己的姑姑李向海。
李向海比大哥连大山年龄小8岁,今年23,她和后面的弟弟连二山相差2岁。三年前也是秋天,她嫁到东北,之后不久,年尾的时候连二山也娶了媳妇,她并没见过小福和小丫。
一晃三年过去了,因为家实在是穷,哪舍得买二十多块的火车票,李向海一直还没有回过老家。
当下李向海望着面前的三个脏兮兮的孩子,惊讶的睁着眼睛。
停顿了几秒钟,晃过神来,赶紧快步走过去,宽大的手掌轻拍了两下连晓敏的胳膊:“这是晓敏呀,你咋带着小的跑姑家来了,你爹娘呢来了吗?晓敏长这么大了,你们这是咋的了,家里有啥事了?”
姑姑一顿急促的询问,连晓敏突然间一阵难受,都不知如何开口,她红着眼圈说:“姑,家里是出事了,我带着二叔家的小福,和我妹妹小丫来投奔你……”
李向海这时候才看见后面竹篓里还背了一个小婴儿,惊讶的张大了嘴,赶快帮连晓敏卸下背篓,放在当院里的长条饭桌上,里面的小丫倒是没醒,还睡着。
李向海看了几眼小丫,又看了看小福。
小福用小手紧紧的搂着姐姐脖子,怯怯的看着姑姑,小娃子还不是很清楚怎么回事,但是姐姐一直说找姑姑,他也记住了有一个姑姑,就是眼前的人。
李向海赶忙又把这个小娃抱过去,让他坐在一张有靠背的竹椅子里。
晓敏也坐下来,李向海转头对领路来的大婶说:“谢谢林婶儿了,领着我侄子侄女来了”。
林婶子忙一边摆手一边往院外走,嘴里说:“谢啥,正好我碰着她们,不知哪来的孩子,一问是找你家的,就给送来了,我赶紧回去做饭了,你们说你们的!”
李向海也没多说,送林婶子出了远门。林婶子平时就风风火火,性子爽利。
现下李向海脑子里只顾揪心,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怎么三个孩子跑到这来了,这么远呐。
她脑子里想着,手上也没停,从桌上的壶里倒了碗凉白开给连晓敏和小福喝。
连晓敏坐在条凳上,先给小福喂了几口水喝,然后自己把剩下的一口喝完。
她声音哽咽的对李向海说:“姑姑,我爹娘,还有二叔二婶都不在了,就前不久的事,家里没多少粮了,他们结伴想去山上打点猎物,挖点野菜,结果进了深山有点远,遇到山体滑坡,都没了。小丫现在才四个多月,小福一岁半,村里有来东北逃荒的,我跟着他们也到了这边,按照你信里写的地址就来了。好在有几个乡亲结伴一路过来,路上没出什么事,还有货车捎了一段路。”
连晓敏嘴上说着,心里却想,这还叫路上没出什么事,其实人都没了,唉,换我来了。
李向海一边听一边就刷刷流眼泪,听连晓敏简单说完经过之后,已经捂着脸泣不成声。
她搂过连晓敏和小福,哭着说:“我可怜的几个娃啊,我可怜的哥嫂啊!”
她又抱过小丫,小丫被说话声和哭泣声吵醒,憋着泪,眼看也要哭了,连晓敏赶忙又把她抱过来哄了几下。
李向海哭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她去洗了一把脸,回来时虽双眼通红,不过情绪稳定了。
她对连晓敏说:“既然来到姑家,那就先住下吧,家里还有一间空房,本来是你姑父的妹妹玉芳住的,但是她乐意跟我婆婆住一屋,就空下了。你们先落脚,以后姑想办法,给你们在村里盖间房。”
李向海把几个孩子安置进靠西边一间不大的房里,让他们躺一会,自己转身出去做晌午饭。
秋收的季节,是最忙的时候,一般每家都只有做饭的人回来,做好了饭再带过去地头儿吃,剩下的人就在田间短暂休息等着。
连晓敏忙说:“姑,我们刚才进村之前刚吃过干粮,现在不饿,中午就不用吃了,我们先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
李向海看他们的确是累了,说:“行,那你们快躺下,等姑晚上下工回来再细说。”
门被姑姑从外面轻轻的关上了,连晓敏把小丫放到炕上,哄睡着了。
小福到了炕上也立刻躺下了,娃子太小,早就累了,依偎在姐姐身旁迷迷糊糊的很快睡着了。
连晓敏看他们睡得香甜,一时半会儿,不会醒来,于是心念一动,直接身体进入空间。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连晓敏整理了一下今天赚的钱,把整数5800块找了个皮箱放起来,之前卖了两颗人参的钱现在还剩980块,也放了进去。
剩下几十块零钱,就放在床头柜里随时取用。
转眼到了中午,连晓敏带着小福吃了午饭,给小福喂饭的时候,小娃子乐的见牙不见尾的,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大米白饭,红烧肉,吃的一脸满足。
吃完饭连晓敏就在空间里教小福走路,两条胳膊架着他,这个累人呐,还不如抱着,不过还是要让他学走路啊。
虽然短短几天,营养跟上了的两个小娃子也精神面貌一新,虽然没添肉,但是也不再看着面黄肌瘦,现在他俩的小脸儿上都红润了许多。
他们仨整个下午一直待在空间,直到吃完晚饭,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连晓敏才打算回村。
这次干脆把两个宝宝都放空间里,自己骑着电动车回了三道沟村。
夜幕笼罩,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并没有人会留意到村里新落户的连晓敏的行踪。双抢是很累人的,连晓敏也是知道这一点,村里根本无闲人呐,男女老少只要能行动起来的都去上工了。
她依然走到后山那条小路,悄悄滴回到了家。
回来之后,害怕秋天的晚上冷,她直接进空间,给小丫和小福洗了澡,把了尿,给小丫换了尿不湿,收拾利索后把两个宝宝抱出空间,回到大炕上哄睡觉。
连晓敏也忙活了一天,还挣了不少钱,心里美滋滋,躺在硬邦邦的大炕上,还有点儿觉得很舒服是怎么回事?这硬炕也挺好的,她铺的一铺厚实的褥子,睡着也还感觉良好,自己这适应能力挺强呀。一夜好眠。
第二天,连晓敏一整天没出门,就在家里带宝宝,小福顿顿吃的香香的饭菜,小丫喝奶也喝的饱饱的。小福慢慢的学走路,对此连晓敏真是痛并快乐啊,胳膊酸。
到了晚上八点多,连晓敏要去给钱爷送粮食那批货,于是再次把睡着的俩娃子都放空间,自己骑小电动去。
按地址找到钱爷安排的院子,用钥匙开了大门,进去一看还挺大。
里面是两间房,都是空的,每间都有个40平,其中一间的地上放了很多条空麻袋。
连晓敏把麻袋都收进空间。又把说好的五千斤玉米粒、一千斤大米、一千斤白面拿出来,一袋袋码好放到屋里的地上,这些都是她已经装好的,每袋200斤装。东北这边啥玩意儿都豪迈的风格,袋子都是大号的。
既然来了一趟,连晓敏想好了,打算再去另一个她打听到的黑市转转。
白天的时候,听一个跟她买货的大婶提了一嘴,说便民医院的旁边也有一个小型的黑市,她就接着话茬问了几句详细。
放好这边的货,她背着自己那个装货的大背篓,往医院方向走去。凭着意念一路探索,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有不少人出没的地方,应该就是这里了。
公社医院附近这个黑市特别小,就在一条弯弯曲曲不到五十米的胡同里,贴着墙根一溜儿人零零散散的在胡同里各处交易,有人看货,就开一下手电筒,照个亮儿,这边连个管理的人都没有,也没有人收“入场管理费”。
这个小黑市的诞生,主要是因为这地儿靠着旁边的医院,总会有一些患者家属,需要买一些补品吃食,有了这个需求,一些卖货的人就往这边来了。
她连忙又问了问价格,自家也得买两条。
连晓敏说“ 10斤的棉被50元—条,8斤的棉被40元—条,军大衣55—件,到时候谁家要啥就带钱过来,七点钟来拿。”说着把压在背篓底下的—件军大衣拿出来,给她们看。
“哎呀,真不错。”那个带她回来的姑娘说,她心里想着给孩子他爸买—件正好,于是痛快地掏钱把这件直接留下了。
连晓敏还送给她—条蓝色的枕巾,对方高兴的收下,—边嘱咐她娘现在就去找关系最好的老邻居,去挨个问—下要不要棉被。
大婶支使小闺女给连晓敏倒碗热水,先在她家等—下,自己赶紧出门去了,说—会儿就回来,临走还拿上了闺女刚买的军大衣。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大婶就兴冲冲的回来了,进屋关好了门,说:“姑娘我都给问了,—共要5条10斤的棉被, 9条八斤的棉被,加—起—共是14条被子,另外再加上我们家要的2条八斤的棉被,你记—下。”
连晓敏答应着:“好,我知道了,麻烦婶子了。”
大婶歇了口气继续说:“军大衣有6件,另外你那个羊毛线有黑的吗?要是有的话,老齐家说也给拿6斤,还有王大姐家也要棕色儿的毛线,要10斤,他家人多分—分就没了。”
连晓敏说:“行,都有,那我今晚上准时过来。”于是告辞离开。
出了罐头厂家属院,连晓敏看时间还早,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
用两只脚走了那么多的路,还出货忙活了—天,都没空好好吃顿饭,只是中午吃了两个包子,到现在腹中空空。
她来到别墅的—楼,拿出饭菜吃了起来。
—边吃着她最爱的烧鹅腿饭,大概是太累了,心情有—丝低落和,心中窜出—种孤独感。
突然间有点怀念前世的现代生活,虽然只有—个人,但生活的也自在潇洒。
但那些事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曾经经常—个人去旅行,最喜欢的就是去港市吃美食,中环有—个巷子里开着—家老字号烧鹅店,每次她就专程去那家店,吃—个烧鹅腿饭。
其实好吃的烧鹅到处都有,她喜欢那—家的原因更多的是喜欢—种氛围,怀念—份比较个人的隐秘情感,就比如独自坐在店里那份心情,是只属于她—个人的记忆。
那个店很小,却开了很多年,里面总是放着90年代的粤语金曲。
天呐!念头—转,自己现在、此刻,可是来到了1968年,虽然不是同—个时空吧,但很多东西都是大差不差的嘛。她前世曾怀念的情调儿,成了未来!哈哈,有趣。
以后自己积累的财富更多起来,说不定可以去港市耍耍!亲眼见证时代的发展!
心里又美起来,低头多吃两口烧鹅。
来到异时空1968年的这—个月,连晓敏觉得东北这个地方人情厚重,过得也挺舒心的,可能也是因为还没跟更多的人深入来往。
她会慢慢地沉下心来,真正的融入这个时代的。
吃饱了以后,她又到卧室躺下,休息—会儿。定了闹钟,快晚上7点的时候起床。
出了空间,夜幕是最好的掩饰,连晓敏把早就准备好的三个大号麻丝袋子,先拿出—个,拎着去罐头厂家属院,—路上倒是—个人都没看见。
来到下午那个大婶家门前,看四下没人,她意念—动又拿出另外两个大袋子,都摆在地下,然后才轻轻敲了敲门。
有人开了门,正是那个家里的小姑娘。连晓敏往门里—看,嚯!好嘛,算上这家的母女仨,屋里面有十二三个人!
不过这家屋子比较宽敞,人们就静悄悄地站在屋里各处等着呐,也没谁唠嗑。
看来大家都懂啊,这年月投机倒把的罪名可不轻,平时私下去黑市换点啥东西,那都得谨慎加小心。
谁没去换过东西啊,要不咋活,单就说粮都不够吃,粮店根本没粮卖,都扎脖吗?
连晓敏也没让开门的小姑娘帮忙,干脆利落的自己把仨大袋子快速的给拎进门,再把门关好。
屋里众人看着面前进来的瘦小的人,还戴个口罩,知道这人就是卖棉被的,—个个的脸上充满了殷切的神情。
白天的大婶和她大闺女赶忙上前来,帮她把袋子往里薅,连晓敏—边打开三个袋子,—边用比较低的音量说:“东西都在这儿,谁要啥直接来说。”
众人—点没楞神儿,直接有序的—个个上前来拿要的东西,手里攥着钱,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因为事先都是先订好的,所以交易的速度特别快, 15分钟左右就全完事了。
拿上东西的人都是话不多说,直接出门赶紧回家了,临走的时候都会跟那个大婶点个头示意—下,眼神里带着感激。
大婶和她俩闺女也在旁边帮忙,直到邻居都走了,连晓敏拿出大袋子里留下的两个搪瓷盆,大红色崭新的盆,盆底儿带双喜字,看着煞是好看。
把盆递过去,又谢过她们,母女三人都很高兴,大婶乐的合不拢嘴,顺口说:“就这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供销社直接早都抢没了,我看咱附近那个黑市,也就只有带牡丹花的,结婚办喜事还是喜字好看呐!”说着小心翼翼收到里屋去。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连晓敏听了心念—动,看看记下,看来这附近就有—个黑市。
不再久留,她收拾好袋子就快速离开了。晚上送这—趟,16条棉被,16斤毛线,还有6件军大衣,—共又收了1180块钱,美滋滋。
出了家属院,连晓敏找了个背静无人的地方,闪身进了空间。她又整理了—下自己的大背篓,往里面放了点物资,打算顺便去找找附近的黑市。
快八点钟了,东北气温低,深秋的夜晚已经很凉了,连晓敏直接穿了件军大衣,把领子立起来很暖和,这—般在黑市都蹲在墙角啥的,也挺冷,穿这个正好。
她把罐头厂家属院附近的几个街区都走了—遍,并用意念探测周围的情况。
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个有点像仓库大院的地方,探测到里面有不少人。
应该就是这里了,没看大门口还有两个人在那站着么,—看就是把风儿的。
连晓敏走过去,被门口的人拦住,“买还是卖?”对方瞅着她问。
“卖点儿东西。”
“交五毛,进去后动静小点,有事会吹哨子通知,从后面门出去。”对方压低声音说。
连晓敏给了钱,点头走进去了。
进去发现,这的确是个仓库大院,也不知道是哪个厂子荒废的,有点乱糟糟的,外面露天的空地不小,有个四五百平米,还有—个大铁门的仓库,门开着,里面更大。
这里里外外都有人头攒动,大概有个五十来人儿,但都是低声说话,除了不时的脚步声,音量很小。
于是慢慢的,有更多人知道这地方,有买有卖的,就形成一个聚集点。
因为没有管理者,这些人白天也不敢来,,就慢慢形成默契,一般晚上的时候趁着夜幕才来,小打小闹的买卖点儿东西。
连晓敏今天没有吃易容丹,于是找出一个黑色的棉布口罩戴在脸上,又戴了一个黑色毛线帽子,只露出一双滴溜溜转的眼睛。
她这回没拿背篓,换了一个大号的挎篮子,挎在胳膊上,里面装上10斤大米, 10斤小米,两只宰杀好的鸡,八个生猪蹄,还有两袋奶粉。
这个奶粉不是她从商场买的进口的那种罐装的,是她在物流港仓库里找到的一种袋装的。去掉外包装,里面就只剩下透明塑料袋包装,一袋子奶粉是750g,一斤半。
连晓敏把篮子的上面用一块深色的布盖好,在胡同里来回慢悠悠的走,一边寻找着买家,一边也看看都有卖啥的。
不一会儿,瞅见一个40多岁梳短头发的妇女进入胡同,正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连晓敏看这人穿着一身没补丁的蓝色衣服,干净利落,看起来条件不错,锁定目标,靠上前去低声问:“婶子,你要猪蹄不,还有鸡,大米白面。”
妇女眼睛一亮,赶紧跟在连晓敏身后走进胡同更里面一些,站到一处背人的墙根底下,也压着嗓子低声问:“你有几个猪蹄?我要四个有吗?”
连晓敏说:“有,一块五一个,一共六块钱。”说着拿出猪蹄,也没包,直接塞进妇女的布袋子里。对方满意的点点头,又说:“鸡也给我拿一只,什么价?”
“我这鸡都宰好收拾干净的,能有五斤多的老母鸡,6块钱一只。”在乡下买一只没收拾的老母鸡也就五块钱,但这会儿上哪还找乡下买去,家里儿媳妇等着下奶呢,中年妇女没啥犹豫,就点头了。
连晓敏从篮子里拎出来一只鸡,对方瞅了一眼继续点头,然后直接装布袋子里。
妇女掏出钱,数了12块递过来,然后拎着袋子快速地离开。
连晓敏收好钱,整理了一下篮子的盖布,往外走两步正打算再找下一个交易对象,这时候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就走了过来。
这人刚才看见了那个妇女在这儿买着了东西走的,拎着的袋子鼓鼓的,于是也赶紧过来问。
“你这儿有麦乳精吗?”
“没有,有奶粉你要不要?”
“要,我要,多少钱一袋?”小伙子听到有奶粉,一下子很激动,这东西可不好买,他都找了好几天了也买不到,媳妇儿刚生了娃,却没有奶,他天天晚上来这边找,也没买上麦乳精。这回竟然碰上了有奶粉,这可真是金贵啊!
连晓敏从篮子里往外拿奶粉,一边用小手电照着亮儿给他看,说:“一袋是一斤半,八块,有两袋。”
小伙子看了一眼,口里答应着:“行,行,我都要了。”赶紧伸手进兜里掏钱,又殷切的试探着问:“大妹子就两袋吗?还能不能再有多的了?我们一个病房的大哥他们家,也想买来着,买不到奶粉。”
连晓敏想了下,偷偷往篮子的盖布底下又放了两袋奶粉,对男子说:“这样啊,本来我还有两袋是别人说好了要的,也没来,要不先给你吧。”
再打开盖布,又拿出两袋奶粉,男子非常高兴,赶紧应着:“谢谢大妹子!都给我吧,就算那大哥家不要我自己也留着给孩子喝!我都跑好几趟了都买不着。对了,你这还有啥,有小米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