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连晓敏连秋萍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由网络作家“梅东南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连晓敏连秋萍是其他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中的主要人物,梗概:的买了平时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牌的卫生纸2000提,卫生巾买了常用的索非牌、日用夜用等等各款共2000箱,有备无患嘛。湿纸巾100箱,顺带看到各尺码婴儿纸尿裤也买了一共500箱,充电台灯50个,洗衣液挑常用的牌子买了200箱,洗衣粉100箱。又买了香皂20箱,肥皂20箱,一箱里面100块。洗手液3箱,还有平时喜欢的洗发水、沐浴露各20箱,儿童沐浴液洗发水......
《完整文本阅读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精彩片段
连晓敏又转战下一家店铺。这一家店主要买了油和蛋类,连晓敏跟这家的老板订货:五升一桶的玉米油5000桶,大豆油5000桶,橄榄油,花生油也各要1000桶,看到还有成箱的蛋类可以批发,鸡蛋订了5000箱,鸭蛋1000箱,鹅蛋1000箱,另外还要了松花蛋300箱,她平时很爱吃这个。
这家店直接一次性付全款200万,这一批货可以今天下午就送货。
连晓敏把仓库地址和管理员小林电话留给老板,然后走向下一家调料店铺说:“老板你这里的调料每种都给我按十箱送货可以吧,另外,白糖和红糖给我多订些,就各要2000箱,然后冰糖500箱。”
一箱里大概有50斤,都是一斤装的小袋包装。另外火锅调料各种口味的都要了10箱。老板继续记录,下午一并送去。连晓敏刷了卡交完钱,满意的离开。
买完粮油,连晓敏又去了一家卖种子的店铺,各类粮食种子和菜种都买了一些,也让店里直接送到仓库。这一上午,连小敏总共花了1200万左右。
眼看时间到中午饭点了,简单的吃了个快餐,她又打车去了日用百货批发市场。
离得倒很近,在这里日化小商品真是五花八门,非常齐全。
她马不停蹄的买了平时比较喜欢的一个品牌的卫生纸2000提,卫生巾买了常用的索非牌、日用夜用等等各款共2000箱,有备无患嘛。
湿纸巾100箱,顺带看到各尺码婴儿纸尿裤也买了一共500箱,充电台灯50个,洗衣液挑常用的牌子买了200箱,洗衣粉100箱。
又买了香皂20箱,肥皂20箱,一箱里面100块。
洗手液3箱,还有平时喜欢的洗发水、沐浴露各20箱,儿童沐浴液洗发水也都各要了10箱。
洗洁精10箱,看到有那种最普通的白蜡烛,买了20箱。
这些是生活必不可缺的消耗品,一共花了110万。
虽然连晓敏觉得她囤东西可能不那么全,但先挑重点买一波吧!以后慢慢再补充。
在日化区,她看到什么都买一些,一阵忙碌也搞定了差不多了。
经过一个区域,都是一些年代感十足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
连晓敏发现其中有一家叫六零商铺的店面,门口挂了清仓转手的牌子,于是紧走两步过去,在摊位上找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老板。
“老板你这是要不干了呀?这些年代货还挺有意思。”连晓敏说。
店老板戴个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回答:“是这样子,你看我这里这些都有样品,每种的库存都不少,都在后面库房,你看要什么,都便宜卖啦,店不打算干了。”
连晓敏一听,那就直接都买了算了,这些货品虽然老旧,但看着质量都不错,于是让店老板盘一下库存,她都要了。
老板一看对方这么爽快,也很高兴,对照摊位上的货物样品种类,一一介绍给连晓敏,并找出单子报给连晓敏每个商品的对应库存数量、价格。
最后二人谈定,按货物价格3折核算。真是够便宜。
这批货包含铝制饭盒600个,手电筒大号和小号各300个,附带各种电池12箱,复古搪瓷茶缸600个,搪瓷脸盆1000个。
样式连晓敏还挺喜欢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红红的喜字款,还有牡丹花款,都挺好看的,看着蛮喜庆。
还有铁皮暖水瓶也有差不多500个红喜字的,500个绿花的。
花色老旧的布料也有不小的量,但是在连晓敏眼里其实还挺复古的,有的还很素雅,不过纯色的布料更多,占主要的数量比例。
这里一卷布大概一百米,是大卷的。
她看了看列表详细,的确良的布料有一共1200卷,白色蓝色和军绿色、红色这四种。
棉布最多,有2000卷纯色的,是黑色灰色白色和深蓝这四种。
毛呢料的布料有800卷,是一些红格和蓝格的,以及纯黑和纯灰色,麻料的布有200卷,都是黑色的和圆麻色的。
另外有大概600卷的碎花棉布,白底蓝花的,白底淡紫色花的,黄底红花的,藏蓝色底白花的,行了都包圆了。
还有50多箱羊毛线,黑色和蓝色和咖啡色为主,只有2箱暗红色,2箱大红色,每箱大约是20斤。
军大衣500件,中码和大码都有。复古缝纫机有50台,二八大杠自行车有50辆,二六自行车有50辆。
这些都是新的,还是凤凰牌的,看起来还不错,都拿下,这里倒是没有二手货。
连晓敏还看到有老旧款式的手表,看库存,男女各款加一块儿有8000多块的库存,都有单独的表盒,装在几十个大箱子里。
老板按每块表15元的价格卖给她,行了拿着吧。
角落里有一种老式的烧蜂窝煤的炉子,老板说就十个,10块钱一个。
旁边堆着年代感的煤油灯,也是10个,5块钱一个。
老板一边带着连晓敏对照货单查看仓库,一边心里很高兴。
这是都是他亲戚在广东的工厂不干了,积压的仓库底子都让他淘来了,没多少成本,怎么卖都是赚。
临走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没列在单子上的,还有30多卷蓝色带暗纹的棉布,于是说这个就送你了!
连晓敏表示也很满意,直接用手机转给老板10万定金,剩下的货款70万收到货再结。
约定好第二日送货到仓库,就走向下一个店铺。
刚才买了布料,她这会儿又逛到不远处一家专门的年代风布行,店名还挺有意思,叫“北风那个吹”。
连晓敏干脆又在这个店买了一些棉布,淡蓝色,深蓝色,还有粉色格子的,看着很清爽。
她看到了这家店还有床单、被罩两件一套的,被罩尺寸要的1.8米×2米的买一批,总共5000多套,什么牡丹的,鸳鸯的,龙凤呈祥的,各种大花的。
又买了同样风格的颜色鲜艳的枕巾3000条,白色和蓝色毛巾各1000条,单独的床单也要了500条淡蓝色的,五百条蓝白格的,500条大红色有花样图案的。
还有一些其他图案的也随便加上了些。
这家店还有卖大东北风的棉袄棉裤,棉被也有。
连晓敏买了10斤的棉被1000条,8斤的棉被500条,5斤的棉被500条。
羽绒被100条,蚕丝被100条,这些的尺寸都要1.8米x2米的,另外单人的夏凉被买了100条。
问了老板,也有棉花批发,于是连晓敏买了2万斤新疆长绒棉。
货架上又看到有特别厚的棉袄棉裤,样式很少,只有两三种图案的布料。
连晓敏买了男款和女款每个尺码各100套,小孩的棉袄棉裤,小号和中号大号也要了各100套。
看到有黑色的羽绒服,挑简洁厚实的样式也要了男女款各100件,小孩的100件。
这是一个不小的订单,店老板记好账,然后收了一半定金,定好二天后送货,交货齐全再打尾款。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李向海才回来,农村人睡得早,起的也早,晚上七八点就睡觉了。
李向海和连秋萍又过来这屋,告诉连晓敏:“落户的事说好了,大队长也兼任咱们村村长,但这事也要跟村支书打招呼。他带我又去找了村支书。”
连秋萍嘴快的问:“那支书那儿,能行吗?”
李向海回答:“同意了!明天老支书徐凤民,会去公社给办户口,我把仨孩子的大名儿都给人家说明白了。连晓敏,连兴福,连晓芸,对吧?”
连晓敏连忙点点头说没错,弟妹的大名就是这个,这次出来时村里开的介绍信上其实也都写了。
不过因为俩娃子还小,之前还没上过户口本呢,这回到三道口村直接上了。
李向海又继续说:“至于盖房的事,可以给小福批块宅基地,不过还有个事,你们听听看,就是老支书说原先那马地主家的宅子,大宅子之前打土豪的时候都给扒了,只山脚下还剩下两间半,当年马地主和他家人被批斗完,就搬去那儿住了,后来人都没了,就剩下俩孩子住在那,去年有一队上面的人,来咱村搞啥宣传批斗过,俩孩子也给赶出去了,一直空着了。老支书说那房子可以卖给你,就不用另盖了,能省不老少钱。”
连秋萍听到这儿,眼睛一亮:“那个啊,那房子还是青砖盖的砖瓦房,带半拉院子,就在大青山脚下那儿。”
李向海说:“对就是那个。因为地界稍微有点儿偏僻,以前从这附近连云岭的深山里,下来过野兽,直接奔着那个院子去嚯嚯了,以后村里人都害怕,也没人打主意要去住那边儿,就空在那儿。”
连秋萍说:“是这么回事,现在基本上再没见有啥野兽进村的事了。”
李向海点点头:“要直接少交点钱给村里,买下来也能住,回头把那个墙加高加厚弄结实就行。”
连晓敏听了姑姑和姑父的话,连连点头:“就要这个房子了,省事儿了,秋收最忙了,盖房子也不易,有现成的就买这个吧。”
李向海说:“那行,明儿一早我就跟大队长说妥了,他说交给村里180块钱就行。”
李向海从连晓敏手里接过18张大团结,在兜里放好,姑姑交代她早点休息,剩下的事交给姑父办,他俩就回屋了。
连晓敏也了却一桩心事,觉得一阵轻松。终于确定了能有自己的住处,心里真敞亮,寄居在姑姑的婆家总是不自在。
三天后,连晓敏捧着崭新的户口本,收拾好东西,终于可以搬去自己的房子那边住了。
晚上下工后,连晓敏就带着弟妹搬过去住了,这几天,姑姑、张大翠和李玉芳都抽空帮忙去打扫卫生,收拾屋子了,还给拿了一副被褥先用着,连晓敏一阵感激。
姑姑要把那袋高粱米都给连晓敏搬过来,连晓敏说什么都没让,只带了50斤过来,张大翠硬要给连晓敏20块钱,说不能占这三个可怜孩子的便宜。
连晓敏说什么都不收,说毕竟自己是卖人参得的钱,多亏了姑父跑那么老远,才这么顺利卖出去好价钱。
等姑姑他们都回去了,连晓敏终于好好的看看自己的新家,一进门是一个二十多平的堂屋带着做饭的灶火台,还有个后门,出去就是后院菜地,不过现在啥也没种。
左右各一间房,左边门进去是主屋,很宽敞通透,整个屋里大概有60多平,一铺东北大炕,得有将近八米宽,睡下八九个人没问题,就他们仨小孩儿,太宽裕了,东北大炕就是这么敞亮!
屋里除了姑父给找来了一套旧的桌椅,啥家具也没有了。
连晓敏把俩小娃放到炕上,炕上有一层炕席,是农村人手编的,是新的很干净,现在被褥就一套,姑姑给拿来的,铺在那儿姐弟三人先凑合用。
连晓敏又去西屋看了一下,西屋大概二十多平,也有个炕,也铺着一张新炕席。西屋靠墙有个一米多高的柜子,粮食袋子锁在里面。
这套房子不小啊,买的真值,连晓敏心里想,她是肯定不害怕野猪啥的,不过姑父说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安全没问题。
这个位置让她太喜欢了,就在山脚边,却不荒凉,离着50多米左右就有邻居了。
东北真是地界宽广啊,住房都这么宽敞,敞亮。从这儿走到姑姑家也就10分钟,不算远,挺方便的。
连晓敏又看了下外面的半间屋子,是放杂物的,再旁边还有个茅房。这院墙姑父说再过10多天双抢结束了,就来给她加固一下。
连晓敏在自己的新家里转来转去,瞅瞅这,瞅瞅那,兴奋的不行。这是她穿越来异世界之后的第一个家,她现在就是一个东北辽省、建业县、三道沟大队村民啦!
把院门插好,其实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不怎么插院门,但她家特殊,就三个小孩儿,她决定每天白天晚上的,都插门。
进了屋,看见小福在炕席上打滚儿玩儿,旁边的小丫瞅着小福咧嘴笑,小手小脚都在比划着。
趁俩娃没看这边,她从空间拿出一套新被褥,铺在大炕上,把旧的替换下来,卷起来放在靠墙的一边。
新被褥都很宽,够她们仨睡的。她又拿出一个木头炕桌,这个桌子很简单,跟这年代的风格没有什么出入。
连晓敏打算明天去一趟公社,看看买点什么缺的东西过过明路。现在家里啥都没有,啥都缺。
连晓敏已经连续三日每日吃一颗大力丸了,现在她的力气增长了十倍,她能体会到身体每天都在变化,简直太爽了。
明天就背着俩小娃儿出门去!其实空间也可以带俩娃进去的,以后有什么意外的情况,也不担心。
就这样在新家睡了第一个晚上,平安无事。第二天一早八点多,连晓敏才醒,她也没必要起那么早,七八点天才大亮。
她给年轻人打了麻药,然后清洗、缝合了伤口,又上了药,缠上纱布,最后打了破伤风针。
把剩下的东西收拾干净,都收空间里,连晓敏呼出一口气,自己这一套业务还是很熟练啊,一点没荒废。
做了试敏之后,她又给年轻人打了一针青霉素,又拿出一盒青霉素的口服胶囊,把盒子拆了,胶囊拿出来,拆了几板儿,有30粒,用一张纸包上。又找出退烧止痛药,包了五粒,等一会儿打算把这些交给小男孩。
连晓敏的速度非常快,过了一会儿,她打开屋门,抬手招呼小男孩进来。
小男孩一直蹲在院子里,靠着墙边的一堆柴火很乖巧的等着,看见门开了,赶紧回身去灶房,端着一个木盆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里面是烧好的水,现在都变温乎了。
连晓敏轻声对他说:“我给你大哥治了伤,这两包药你拿着,这包药粒多的是青霉素消炎药,上面写着,早晚饭后各三粒,你认字吗?”
小男孩点点头:“姐姐我认得这几个字,我能记住!”
“好,这是够吃五天的。还有这个小包的,这是止痛退烧,每回就吃一粒,如果发烧再吃,觉得伤口太疼也吃它。”连晓敏仔细的说,小男孩连连点头,一边用圆溜溜的眼睛认真地看着她,说:“谢谢你,姐姐。”
连晓敏看着眼圈发红的小娃子,心也软了,问他:“你家这是出了什么事儿?还有大人吗?”
小男孩抽泣起来,说:“那些鸽委会的人都是坏蛋,爹娘都是老师,前些天被抓去,下放了……他、他们还不放过我们家,那个主任最坏了,叫、叫许达旺……今天带人又抓走了二姐……大哥晚上去、去救人,我害怕、不让他自己去……呜呜呜……他说他练过武,肯定能把二姐找回来。没想到……呜呜呜……”
连晓敏瞬间就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唉,还有个姑娘的事儿呢……她辛苦一趟再去看看吧!
“小娃子你叫啥?你知道你二姐被抓去哪儿了吗?是鸽委会吗?”
“我叫孙学伟,小名叫石头,我大哥叫孙学丰,二姐叫孙娟。”小男孩抹抹眼泪,脆生生的回答,“我大哥说,二姐是被许达旺盯上了,姓许的坏人,以前就害了邻居家小燕儿姐姐,还有小狗子的大姐,也是他害死的。我大哥说,二姐可能关在他家仓房,不在鸽委会,就离这儿两条街远,离医院不远的草根胡同那儿。”
连晓敏一听就明白了,原来之前的事发现场,就是那姓许的畜生家所在的胡同,草根胡同。
连晓敏安慰地摸了摸小石头的小脑袋,这娃子岁数不大,但是一看就被家里教育的很好,虽然受了惊吓,可说话清清楚楚的。
她对小石头说:“那你先照顾你大哥,给他擦一下身上,换套干净衣服,这脏衣服都用柴火烧了知道不?我出去一趟找找你二姐。”
小石头用小手抓着连晓敏的袖子,停止了抽泣,说:“那你可要小心啊,我等你回来。”
连晓敏拍拍小娃子的小肩膀,让他快进屋吧,自己走出门外,朝着之前来的地方赶去。
转眼间,她又回到救下人的那个地方,她查看了四下无人,胡同里依然静悄悄的,打开手电筒照过去,三具尸体还是原来的样子在地上,事情过去了一小时左右,这里很偏,黑灯瞎火也没人来,还没被发现。
连晓敏思索了下,把三具尸体收进空间,放到物流港那边的一处空地,等有空再另外处理掉吧。又拿出扫帚和撮子,仔细打扫起了流血现场。好在有空间,家伙式儿多,要啥工具有啥工具。
小说《囤物资穿空间,去东北当小土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从“北风那个吹”走出来,连晓敏离开年代店铺区域,又去厨房餐具区继续逛。
她陆续买了各种尺寸的锅每样10个,菜刀等厨房用具10套,心想自己虽然不怎么会做饭,先准备着。
想到这里,连晓敏觉得还是要准备做好的饭菜。
空间是可以保鲜的,那就准备多一些熟食饭菜,不论到什么时候都有好菜吃!这就等明天再去找饭店订餐吧。
她继续在日化用品批发市场买买买,牙膏牙刷各10箱,袜子挑黑色、白色的、灰色的、红色的。
看到袜子摊位,买了男袜女袜每种颜色各500双,儿童300双。
随后继续看到什么买什么,保暖衣裤每个尺码各来100套。
看到有冬季的里面带翻毛的皮鞋,从小孩到大人,男女每个尺码各100双黑皮鞋。厚棉鞋、胶鞋和雨靴顺便也各尺码都买50双。
走出这个市场已经四点多了,连晓敏呼出一口气,用微信告知仓库那边的小林准备接货入库,今晚要到很晚了,十点她过去才能让他下班。
小林说没问题,他那边会自己安排好,吃饭也是叫外卖都很方便。
这一天下来,真累呀,连晓敏感觉到自己没有车不太方便,于是打车去了一家4s店。
其实她早就考了驾照,之前一直开的是公司的车,自己开车时间少就没打算买车。
现在不同了,车子要买起。
她对车没有太多喜好,都是挑选的有现货的车,一辆黑色路虎刷卡直接开走,先用临时牌照,正式牌照三天后换上。
另外还买了一辆灰色的奔驰商务车,一辆黑色奥迪轿车,都很低调。
还买了一辆碳灰色的豪华房车,她很喜欢这辆房车,虽然外观十分低调,设计简洁大方,但车内是豪华级别的,空间大,有床有卫生间,还有个小厨房,内部真的很舒适,价格也好啊,三百多万。
这几辆车到时候连同牌照一起下来,也是需要等三天后,一块儿送到她家楼下。
就这样连晓敏开着新买的路虎去餐厅吃晚饭,她选了一个商场的楼上吃饭。这是一家老字号广州餐厅,也是连晓敏喜欢的口味,想到空间各处都是保鲜静止的,就打算多囤一些做好的饭菜。
她找来餐厅经理,跟他说想连续五日订餐,直接送到她家,每日就按她在菜单上点的这二十个菜,每个菜50份,然后米饭200盒,烧鹅也要每日送50只、烧腊200斤,广式点心、海鲜粥等都每日送200份,为了不会放凉,可以每天中午1点左右和晚上10:30这样分两次送就行,问能不能接这个单?
经理估计了一下餐厅的能力,觉得可以,所以爽快的答应了,可以接单。
连晓敏于是把五天的送餐钱都给交了,每天15万左右,一共付了75万。
她又去了另外四家不错的餐厅订餐,一家是有名的川菜馆,一家东北菜馆,还有一家云南菜,一家湖南菜,都是按之前那个广州餐厅的送货方式订的餐,连送五日,好在都接了单,轻松搞定。
面包店也找了3家,分别预定了每种面包、奶油蛋糕、无糖蛋糕、各种酥饼点心,每样每天送200份到她家,连送五天。
订完餐以后,她在这个商场逛了起来,碰到一家看起来挺高档的母婴用品店,莫名就走了进去。
导购十分热情周到,在她的推荐下,连晓敏选了一种最好的牌子的婴幼儿奶粉,各段都买了3000罐,还有一种补充营养的成人可以喝的奶粉是袋装的,也定了3000袋。
反正卡里余额充足,买就买吧,基本上导购推荐什么,她就买买买,奶瓶100个,婴幼儿的小衣服500件,各种杂七杂八用品都各来50件。
看到低龄小童穿的儿童塑料凉鞋,特别可爱,蓝色的红色的、灰色的黄色的都买了50双。
深蓝色和黑色灯芯绒布面儿的小棉鞋,各个尺码的都买了50双。还有儿童的单鞋,只有一层棉布的小布鞋也买了50双灰色的。
看到一些可爱的小背心,没图案的黄色、白色小跨栏背心,也都各买了50件。母婴店真是吞金店啊,花了不少钱。刷了卡,终于满足的离开了母婴店。
这一层的运动鞋专柜,连晓敏选自己最喜欢的牌子,挑了几个款式,各买了10双,都是最低调舒适的黑色和灰色,她对鞋的舒适度要求很高,别的牌子都穿不惯。
出了店门,连晓敏又去了商场二楼的女装区,给自己买了质量好的那几个品牌的内衣裤各50件,保暖衣10件,休闲服10套。看到有男士和儿童的也都各买了20套。
她又上到三楼,选了一家服装店,看到样式非常简洁复古的针织毛衣。
这是一个国际大牌,每件毛衣都要五千多,她挑纯色的给自己买了5件深蓝色,5件咖啡色,10件黑色,3件深红色。
又看到男款的买了5件黑色,5件灰色,这男款的也很好看,有一种朴素感,非常简洁又古董,自己也能穿。
随后,连晓敏继续逛,看到一个平时喜欢的居家床品品牌专卖店,想起空间里的卧室也应该多布置些,于是选了喜欢的图案,买了二十多套床上四件套,窗帘5套,10件睡袍睡衣,10双室内拖鞋,以及一些居家房间浴室需要的小件东西。
在这家商场里买的货品,连晓敏都留下地址电话,让店铺明早送货到她家。
买完这些,她又赶快下到商场一楼的化妆品柜台,挑自己常用的几个品牌,一共买了大约一百多套护肤品和化妆品,这些一会儿自己开车就能直接装车里带走。
洗面奶这种常用的东西,连晓敏买了自己最喜欢用的山茶花洗面奶200支,护肤品昂贵啊,还必须得买。
最后到了地下一层的大型连锁超市,这是今天的最后一站。
连晓敏直接找到超市的主管来订货。
小到零食可乐、果汁肉罐头方便面、指甲刀打火机……大到电风扇、蚊帐、电动车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燃气灶,全买一遍。
至于数量,有多有少,但要的比较齐全,主管也不知道这位美女是要干什么,不过他是可以搞定的,单品量不大,库存充足,都可以配送。
看到水果罐头,连晓敏打算多订一批,问了超市主管有多少库存,她要多定一些。
主管给仓库那边打了电话沟通之后,确认了一共5个口味的水果罐头,桔子、桃、苹果、梨、山楂这五种,每种都能配送100箱。另外还有午餐肉罐头可以配货80箱,鱼罐头、牛肉罐头各50箱。
连晓敏点点头,都要了,就按这个数送货。于是主管开单子,算好价格,连晓敏刷卡付了款,约定这两日内送往仓库。
不—会儿,她瞄上了—个二十五、六岁的姑娘,穿着个军绿色的外套,面容姣好。
连晓敏走过去,低声说:“姐姐,你要不要毛线?我手里有,还有布料。”
姑娘侧脸—看,是—个矮个的小姑娘,听到她说的话立刻很感兴趣,想到什么,立刻故意大声说:“哎呀,妹子,到姐家来还带啥东西,我二姨最近挺好不?”
—边说着—边拉着连晓敏往家里走,还跟她小声说:“到我家说哈。”
连晓敏跟着姑娘进了她们家,屋里还有—个50来岁的大婶,—个17、8岁的小姑娘。
—进门,那个年轻的小姑娘就说:“二姐,你今天咋回来了?”
“星期天我没事回来看看娘,你姐夫在家带孩子呢。”
屋里的大婶看到有陌生人刚想问,就听闺女压低声音说:“娘,我在附近碰着有人卖布料和毛线,我就给领进来了看—下。”
大婶听了带着兴奋,赶紧说:“啥样的布料啊?有毛料的吗?你老弟结婚正需要呢。”
连晓敏答应着:“有,黑色灰色红色毛料都有。”
她赶紧用意念在背篓里放了几块毛料,打开盖子拿了出来。
“这料子可真好!”屋里的三个人都惊喜的围着看过来,大婶摸着料子爱不释手。那个年龄小的姑娘眼尖地看到还有蓝色碎花布,说:“娘,大姐,我想要这个!多好看呐!留着给我过年做新衣服穿行不?”
大婶说:“你要啥新衣服呀?你二哥结婚东西还凑不上呢。”
小姑娘双眼水汪汪的,撇着嘴,在—旁也不吱声了。
可是她大姐不乐意了,说:“娘,小妹从来没有新衣服,从小都是捡的我穿小的再给她,这花布我给她买。”
小姑娘—听,感激地看着她姐,立刻高兴了起来。大婶没办法,拿手指头戳了戳小姑娘的脑袋。
母女三人挑了—会儿,买了灰色和红色两块毛料的布, —块蓝色花布,—块红格子布,六斤毛线。
毛料布12元—块,也是两米,棉布8元—块,毛线10元—斤。按她们要的数量算下来,—共是正好—百块钱。
收了钱,连晓敏没有急着走,她看了看面前的几人,琢磨了—下,说:“大姐,婶子,我还有棉被, 10斤的、8斤的双人大棉被都有,你们需要吗?”
两个姑娘和她们老娘,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阵惊喜。尤其那个大婶,拉住连晓敏的胳膊热切的说:“要!你啥时候能拿来?”声音都带颤音儿了。
大婶心里这个激动啊,这下可好了,儿子结婚的东西终于置办全了,家家户户这谁结婚棉被都是重中之重不是?可上哪儿搞棉花去?
老头子在单位是个主任,连周末都不休,带着儿子还在加班检修机器,俩人都有工资,倒是不低,还有加班费,能攒下俩钱儿,可—年也见不着几两棉花票啊。
连晓敏说:“姐,婶子,还有个事儿,想和你们商量,你看,要是能帮我再找几个可靠的邻居,看谁还需要棉被,我可以今天晚上天黑后7点钟吧,—起给你们拿来。也不是白帮忙,我到时候送你家两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
大婶听了,—个劲的说行,还说肯定会找最可靠的老邻居去问,现在家家户户谁不需要棉花棉被呀,上哪儿找去呀!棉被里的棉花也可以拆出来—些,装进棉衣里补充上,冬天也暖和不少。
这不是赶上了吗?肯定不少人需要,自己也得个人情。
一天很快过去,晌午的时候连秋萍回来过一趟,做了点吃的,又匆匆去地里了。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玉芳带着小凤先回了家,小凤儿太小,回来就爬上炕要睡一觉。
李玉芳就说:“晓敏,你在家带她吧,我出去再捡一趟柴火。”
可真是个勤快闲不住的小姑娘,她回来的时候已经带着一篮子野菜了。
连晓敏点点头答应,把小凤儿捞起来,直接抱过去自己住的那屋,让她睡在炕梢。小福也困了,哄着小福也睡一会儿。
小丫倒是醒了,给她又冲了奶粉,喂她喝。
怕吵醒另外两个娃,连晓敏就抱着小丫到了院子里,坐在椅子上。
想到应该给小凤儿也喝点奶,看着小娃子焦黄的头发,一脸的营养不良,真心疼。
一个小时后,俩睡觉的小娃都醒了,于是连晓敏又冲了一大碗奶粉,她没用奶瓶。
一碗奶,喂小凤儿喝一半,喂小福喝一半。
小凤儿都不知道这是啥,以为是糖水,就知道是甜的。连晓敏就说这是糖水,姐姐给你喝你别告诉别人哈。
小凤儿脑袋上顶个小揪揪,看着连晓敏使劲儿的点一下头,那可爱的小样儿,真招人稀罕!
连晓敏也“啾啾”了两口,让小凤和小福坐炕上一起玩儿。
晓敏下午并没有回来,一直到傍晚,天擦黑的时候,他才终于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还扛回一袋粮食。
他进了院子赶紧关上院门,连秋萍马上迎了上去,帮他把袋子卸到灶房里,紧张的问:“怎么样?咋才回来,你中午没回来我就跟大队长说了,下午也请假。”
晓敏点了点头,和连秋萍一块进了连晓敏几个孩子的屋。几人坐到炕沿上,连秋萍把煤油灯点着,屋里亮起来。
晓敏对连晓敏说:“晓敏,姑父今天想了想,还是去一趟建业县城好,县城的收购站听说给的更多。”
连秋萍说:“难怪你这个点儿才回来,那个去县城的班车就只能这么个时间往回来,一天两趟。”
晓敏继续说:“这两根参这么好,应该拿个好价钱,要不亏得慌不是。我找到县城里的收购站,是按一根人参600块钱,两根1200块。这是好参呐!值这个价!本来要是能多点时间慢慢联系到个人收的话,能多点儿,但是咱也没那功夫碰机会,收购站是最简单的。”
晓敏一边说一边从里怀掏出一叠钱,递给连晓敏,然后看着连秋萍继续说:“我费了老大劲,找到火车站后边一个黑市,买着一百斤高粱米,这也就是县城有,咱公社可够呛。现在各处的粮店干脆没粮食了,拿着粮票去也根本没有,只能找黑市的人换,4毛钱一斤,一共花了40。”
要知道凭粮票在粮店买高粱米的话,一斤也就一毛钱。不过现在粮店根本没有粮食卖,黑市的价格是要高几倍的。
买粮的钱本来姑父要出,但连晓敏没让,她把手中的一沓钱展开,拿出四张大团结又塞回给姑父手里。
连晓敏攥着手中的一捆钱,1160块,在这时候可是不老少,一般的农村人家里存款有个几十块就不错了。
连晓敏对姑父和姑姑说:“姑,姑父,我们仨在三道沟村落户的事情真能办下来吗?如果能的话,这回我就有钱盖房子了。”
连秋萍看着连晓敏手里攥的钱,笑着说:“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老些票子呐,晓敏,你可收好了别出啥事,这是你们三个孩子以后的家底啊,就指着这个钱,你们好好长大。大队长是你姑父大表哥,没什么问题。”
她转头看着晓敏:“你今晚吃完饭就去胜利哥家里一趟,把这事跟他商量商量,这白天双抢都挺累的,也不好说话。今天你是独一份一天没上工的,也就是大队长是你表哥。”
晓敏点点头说行,又问连晓敏:“你们来的时候,村长开了介绍信吧,把那个拿出来办落户关系要用。”
连晓敏翻出来介绍信,还有家里以前的旧户口本,都放在一起的。这些在她穿过来的时候,就发现揣在衣服里兜,她就收起来了。
连晓敏递给了姑父,说:“姑父,如果顺利办下来,那我们仨就单落一个户吧,以后我会好好养大两个弟妹的。”
连秋萍听到这话,心里不是滋味,她摸了摸连晓敏的头:“晓敏,你也是个孩子啊,既然到了咱村上,姑肯定也会照应你们的。”
连晓敏握住连秋萍的手,说:“姑,我今年都13岁了,而且我从小力气就大,你是知道的,干农活、去上工也行,要不,我还会打猎,我可以给村里打猎挣工分,总之你放心吧。”
连秋萍笑了笑,对晓敏说:“这一点真是,你可不知道,晓敏随他爹,我大哥李大山,从小就力气大,搁在古代啥的,那叫天生神力,唉,谁知道出了这么个事儿。”说着眼圈又红了。
连晓敏虽然没有切身的心痛,毕竟他也没见过这个时空的父亲,和那些死去的家人,但是也跟着声音哽咽了。
晓敏为了打破伤心的氛围,赶紧叉开话:“晓敏啊,你要记得以后在这边生活,千万别去深山里啊,咱们东北这嘎达,那大山,老大了,虽然物资丰富,但是也危险,就是那专业的老炮手(猎人),也得多带点人手,你一个小娃子,可不敢轻易进深山呐。”
连晓敏也没多说什么,就点头应和着说知道了。
不过她心里很高兴,东北到处是宝啊。以自己的身手,还有空间这个大神器,到哪儿都不带怕的。
东北的深山老岭,肯定特别好,肯定要去见识一下。以后若是能多打点猎物换钱,再买东西花钱、平时生活用度这些,表面也有个出处。
说了一会儿话,姑姑就抱着小凤儿出去做饭了。
晚饭后,晓敏出了门,直奔大队长张胜利家去了。
连晓敏趁屋里没别人了,又冲了奶粉,给小丫喂了奶。小福也肯定没吃饱,又用铝饭盒装了半盒稀饭,半盒肉沫蒸蛋,用勺子喂他吃了。
她空间里的饭菜多的是。小福吃的真香,不知道为啥姐姐总能变出好吃的,一边吃一边笑眯眯的盯着饭盒,一口等不了一口的,小嘴儿咕囔咕囔地动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