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陶眠顾远河的现代都市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少吃亿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陶眠顾远河的奇幻玄幻《桃花山上长生仙》,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少吃亿点”,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桃花山下有一座桃花观,桃花观里有个桃花仙人。桃花仙原本不叫桃花仙,原本他也是个凡人。一朝穿越,他获得长生系统,从此就在此处享永世年华。想让他出山修仙?他不在意,他已经长生。想让他出去争势力?他没兴趣,都已经是长生仙了,只要活得久,想要的都会有。徒弟有难?他:“大胆!让我来!”——徒弟别怕,还有为师为你送终!...
《桃花山上长生仙全集小说》精彩片段
彼时的薛瀚只是陶眠在路边捡到的一个小孩子。
或者说……小妖怪。
那次是顾园在山上玩时,不小心被一种罕见的毒蛇咬伤。解毒的药草有几味山中采不到,陶眠不得不只身前往镇上的药房抓药。
待他提着一串药包出门,原路返回,路过一处拐角时,却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扑住了腿。
如果只是普通的小乞丐,陶眠给些钱就罢了。但那孩子不知先前受了怎样的虐待,露在衣服外面的手臂和双腿都是勒痕烫伤,还有利器割过后愈合的疤,惨不忍睹。
陶眠都走出拐角十几步了,想起小孩的一身伤,咬咬牙,转身又回到原地。
男孩仍在,只是失去意识,昏迷过去。
陶眠把药包收进芥子袋,一边责怪自己,迟早因为心软把自己坑死,一边背起那瘦弱的小孩,寻了处医馆,给他看病。
捡来的孩子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因为饥饿晕过去罢了。既然没有病,陶眠想着给他怀里偷偷塞些钱,自己离开便是。
没想到当他刚准备把全身上下所有的钱送给男孩之时,后者却睁开眼睛,醒了。
醒了更好,陶眠把他的想法一说,希望男孩拿这些钱换点吃的。
他要回山上了,徒弟还在等着他。
结果小孩拽住他衣服的一角,一言不发,也不掉眼泪,只是默默地盯着他。
很倔强,也很卑微可怜。
陶眠的头开始痛。
他是长生者,活了一千零几岁,自然明白不能随便结下尘缘的道理。有个背负着血海深仇的徒弟已经很麻烦了,再来个身世不明的小孩,他还要不要过以前那种潇洒自在的日子了?
陶眠强迫自己不能心软,把小孩的手从自己的外衫拿开,跟他讲道理。
“你看,你我素昧平生。我把我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你,算是对这一场萍水之逢有个交代。这样好不好?”
小孩眼中的光彩黯淡下来,重新躺回榻上,虾米似的蜷缩起身子,手臂环抱住自己。
陶眠闭着眼睛不肯看,把钱袋塞给医馆的大夫,头也不回地离开。
……
不到十个数,他又大步流星地从门外跨进来。
“罢了罢了,帮人帮到底!我给你找个好去处,之后就别来招惹我了!真是服了我自己……”
他碎碎念叨着,又把小孩背起来。
初秋时节,长空一碧。金黄落叶铺满医馆门前的石板路,正是橙黄橘绿的好时节。
即便许多年过去,薛瀚阖上双眼,依旧能跨越时光,感受到那日洒在脸上的融融暖意。
故事的开始分明如此美好……
然后急转直下。
陶眠当时的确如他所承诺的,将小孩送到了他在凡间一处认识的人家。
这家夫妻是做买卖的,多年无子。陶眠曾经帮他们驱过邪祟,夫妇两人知恩图报,逢年过节都要送些礼物来桃花山。
陶眠知道这对夫妻一直希望有个孩子,正好,把捡来的小孩送过去,两全其美。善良的夫妇二人并没有嫌弃小孩一身的旧伤,反而因此对他十分疼爱,给他起名为薛瀚。
知根知底的家庭,陶眠也放心,就将这孩子留在了薛氏夫妇的府上。既帮助了孤苦伶仃的孩童,又还了他们夫妻赠礼的人情,算行了两桩善事。
随后他就回了桃花山,再没有主动探望过小孩。
小陶仙人心里想的是不能过多干涉薛瀚的人生,既然有了好人家收留,那么他的使命便完成了。
小说《桃花山上长生仙》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陶眠没有做多余的事,他只是把一张符贴在李篱的额头中间。
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符纸……
陆远笛止住眼泪,她本不爱哭,嚎啕之后有些难为情,袖子拭去眼角的泪花后,红着眼眶来到师父身边。
“小陶,他怎么了?”
“五感全失,没死,”他回头去瞄徒弟的脸,“你要他死?师父可以代劳。”
陆远笛身上披着一件干净的外袍,很大,是陶眠递给她的。她捏住衣襟把自己裹住,摇了摇头。
“你想放走他?”
“不,”陆远笛走上前一步,垂眸,冷漠地望着她的仇敌,“小陶别插手,剩下的我来。”
陆远笛不愿脏了陶眠的手。桃花仙人不必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他本不属于凡间,不该招惹世俗。
是她在,才使得他沾染凡尘。
那天起,陆远笛暗自下定决心。她要独立和强大,她不能一辈子躲在师父后面当个只会哭的小丫头。
陶眠久久凝望着自己的二徒弟,半晌,拍了拍她的头顶。
“远笛,要平安快乐。”
一句简单朴实的叮咛,陆远笛的眼泪险些又滑落。
她连忙低下头。
“我会的,小陶放心。”
陶眠说要多留一些日子,他不放心陆远笛一个人。
但陆远笛态度坚持,她不愿陶眠搅入是非之中。
她说,小陶快快回桃花山吧,山花要开了,乌常在还等着呢。
陶眠明白她的心意,点点头,转身出了营帐。
他来去无踪,军营里的士兵,除了那个被他敲晕的导航,竟无一人发现他的到来。
本来应该轻松地离开,可惜半路杀出来一个少年人。
那少年神色焦急,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他一把抓住陶眠的手腕,问他有没有看见王二。
陶眠微微愣了一下。他刻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常人很难发现。
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如此敏锐。
还有……王二是谁?
虽然不清楚他口中的王二,但陶眠作为老糊弄家,随手指了一个方向。
“应该是往那边去了。”
那少年半点怀疑都没有,感激地握了把他的手,疾步离开。
看上去有点憨。
陶眠最后瞥了眼他离开的方向,不再流连,也走出军营。
陆远笛年轻,容易吃亏。但她素来聪慧,犯过的错误绝不会再犯,并且能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成长速度惊人。
而二弟子也没有辜负师父的深厚期望。
陶眠回到桃花观,不出意料,乌常在果真把自己喂胖了。
陶眠把它从鸡笼里面提溜出来,当面逼供。
“你怎么可以吃得这么胖?”
“你看看别人家的鸡,哪有像你这种身材的?”
“我告诉你再这样下去,除了我没人要你,你只能在这里给我养老。”
乌常在趾高气昂,咯咯两声,甩屁股走人。
完全不理陶眠在讲什么怪话。
山外纷纷扰扰,山内的日子却是慢吞吞地走,不催不赶,不紧不慢。
在陶眠晒阳打盹儿偷懒撵鸡之际,外面的世界已经在悄然变化。
陆远笛起初没有杀掉李篱,而是给他下了蛊毒,把他控制住。
她要利用李篱,为自己争夺军中的地位,建立起一番势力。
在这期间,她联系上了曾属于她父亲一派的人,要他们协助自己重新夺得皇权,这天下仍是陆家的天下。
苦心人,天不负。陆远笛筚路蓝缕,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
她说她要为自己一族复仇,她要这皇位换人坐。
关于陆远笛的遭遇,陶眠都是从她寄来的书信中了解的。徒弟报喜不报忧,看上去轻描淡写的几行字,背地里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忍了多少肮脏的勾当,才换来她要的势力。
这些陆远笛从不与他言说,但陶眠心里清楚。
所以每次他回信时,总是叮嘱陆远笛不要勉强自己,累了倦了,就来找师父。
师父不懂权谋,但师父可以让反对的声音消失。
陆远笛心里感激陶眠,可她不肯背弃当年在军营里立下的誓言。不管她的手染了多少污浊的鲜血,她的背承载了多少条人命,陶眠绝不能被牵扯进来。
他要做他的桃花仙,晨起扫坠花,夜听林果落,逍遥自在,无拘无束。
而她只要念着那样自由的他,仿佛这世界的污秽和纷扰都不再,只剩一池清明。
……
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后,李篱失去利用价值。
陆远笛见他最后一面时,是在自己书房的密室。
说是密室,其实早被她改成了地牢。里面阴暗冰冷,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刑具。
墙壁上有飞溅的血滴。
地面也攒了厚厚一层擦不掉的血渍。
大将军李篱不复往日的威风,被沉重的锁链紧紧拴住两臂,高高吊起。
头发蓬乱,夹着两三根草杆,半垂着头。
陆远笛没有带任何随从,她孤身一人,来到李篱面前。
干净雪白的靴面和满地污血的对比几乎刺目。
李篱面对她,没有畏惧,只是冷笑。
“我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你杀了我的两个儿子,三个兄弟,连一个外姓的孩子都没有放过。陆远笛,你还要怎样。”
陆远笛望着她昔日的对手,老迈、衰颓,那个辉煌的李将军,已经找不见了。
她忽而失去所有的兴趣,厌了。
“我不恨你。”
她说。
李篱听到这句话,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
“陆远笛,你说你不恨?哈,你怎么可能不恨?你在外面装成饱受欺凌的前朝公主,暗中却狠狠报复了我李家上下,有罪的,无辜的,你一个都没放过。你说你不恨?!”
李篱放声大笑,像是听到天底下最荒唐的笑话,笑声中是浓浓的悲戚。
陆远笛的语气仍是平淡如水。
“我不恨你。若是恨,当初在军营里,我就不会放过你。
仇恨是一种会让人失去理智的情感,我不恨。”
李篱止住笑声,他像是明白过来什么。
嘴角扯出一个哀戚又讽刺的笑。
“你和我是一样的人。”
陆远笛没有否认,她的右手两指之间忽然多出来一个暗红的铃铛,里面隐隐有一只小虫在爬动。
李篱认得这个东西,是蛊的母虫。
只要轻轻一捏,母虫死去,李篱也活不成。
大将军没有风光地在众人的拥护爱戴中死去,他一生战功赫赫,贪权是真的,护国也是真的。
李篱这回在笑自己。
成王败寇。
“陆远笛,你错选了路。这条路注定越走越狭窄,一生孤凉。你可千万别回头。”
回了头,满目荒寂。
很多年后的陆远笛想起了李篱的话,这句话仿佛一个恶毒的预言,困住她的一生。
但当时的陆远笛没有顾及许多。她的目标只剩下一个。
她要称帝。
她说天尽谷的人确实来找过她,但是她不愿出山。
她说以她的本事不足以帮上什么大忙,既然如此,不如留在山上,省得添乱。
陶眠颔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他看出楚流雪并不想深谈。
北雁南飞,楚流雪把剥开的栗子壳拢成小小的一堆,和远处的连绵山脉倒是相映成趣。
最完好的半个圆壳被她点缀在最上端。
她说银票,如果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我的故乡吧。
本来是一次即刻出发的旅行,陶眠带着两个小孩,行囊都收拾好了,却被薛瀚的一封来信拦住脚步。
薛瀚说陶眠你快从你那破山出来吧,皇帝一手立的太子要逼宫。
皇帝立大皇子陆远为太子,已有七年光景。
七年间,太子宅心仁厚,克己守本。庙堂内外无不交口称赞。
皇帝对待太子却极为苛刻,并不亲近。
谣言四起。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是过继来的,血缘本不深厚。也有人说皇帝早早立太子就是受了大臣们胁迫,她的那把龙椅坐得从不稳当。
近两年皇帝开始沉迷长生不老之术,政事逐渐荒废,由年少的太子接手。
皇帝寻仙问药,炼丹修观,黄金银两像投入了一个无底的洞。
君王痴迷此道,宫中人心不稳,太子的势力暗中崛起。
现在翅膀足够硬了,要把皇帝从帝位赶下来。
陶眠略略地读了薛瀚寄给他的信,通篇看下来,差点把桌子捏碎。
简直荒谬!
陆远笛是他陶眠的亲传弟子,若是她要长生不老,何必费力外求?
这根本就是构陷。
他和两个懵懂的徒弟简单交代了一番,说他要出一趟远门。
楚随烟点点头,茫然地问:“师父要把二师姐带回山么?”
楚流雪捏了下他的手臂,叫他不要多嘴。
匆匆离开的陶眠却留下一句——师父会考虑的。
陶眠的脚程极快,午后收到的信,黄昏时分,他便赶到了皇宫外。
仙人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闯了进去,没有惊动任何人。
偌大的宫廷,一个人落进去仿佛一粒沙。陶眠左右环顾,打算胁迫个宫人,问问陆远笛的下落。
一株白玉兰后,有人绕过来。
太子一袭赤色蟒袍,于花下长身玉立。
“小陶道长,你果然来了。”
陶眠瞬间不知该以何种表情对待这个少年人。他在宫中曾经度过一段岁月,那时的太子还是普通的皇子。虽然早熟,但和另外三个孩子闹得激烈时,也会显现出天真本性。平日要么是温习功课,要么就是追着妹妹后面跑,不让她捣乱生事。
原来他已经长这么大了,一举一行隐隐带着帝王风度。
四处没有见到任何宫人禁卫的影子,不知是否为太子故意为之,也许他早预感到陶眠回来,候在了这里。
陶眠说,太子,何故绝情至此。
太子没有为自己辩解许多,而是给陶眠指了个方向。
“我把她关在那里,你去吧。”
陶眠闻言,顾不上质问太子为何软禁皇帝,直直地奔向他手指所指的方向。
那宫殿偏僻荒芜,陶眠越是往深处走,就越是蹙眉。
一个年迈目盲的宫女似是听到脚步声,头微微向他走来的地方看,又迟缓地转回,出神地盯着园中一簇荒草。
陶眠掠过她身侧,站在紧闭的殿门外,停驻。
他的两手扶上门扉,微微阖了下眼,才将其推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