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畅读全文》,由网络作家“冷香忆”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相信已经有无数读者入坑了,此文中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李如意李健安,文章原创作者为“冷香忆”,故事无广告版讲述了:年的壮年一天给六个铜钱、包两顿饭就行了,人工不贵,贵就贵在材料上面。她让哥哥打听过了,李家的八间房全部翻修下来,小修需要五两银,如果大修,就需要十两银。小修就是把房梁、房顶换了。大修是保留原有的地基,在上面重新建房。按照现在李家的买卖收入来算,一个月至少赚五两银,两个月就够翻建大修房子。她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次......
《农门小娘子:我家夫君超旺家畅读全文》精彩片段
家里做了近半月的买卖,除去交给赵氏的,李如意已经攒了二两多的银子。
赵氏虽然把银钱看得重,但没有把儿女赚的银钱都要到手里攥着,冲这一点就比许多妇人强。
母女又说了些话,李如意见赵氏打哈欠困了,就回卧房去洗漱。
李如意就着昏暗的油灯,环视卧房,大概二十平米,面积不小,只摆着一张老旧的木床,一张摇摇晃晃的八仙桌,连个凳子都没有,显得空荡荡。
床上的被褥破破旧旧。被子里面的棉花都硬的打结了,保暖的作用大大的降低。
现在是炎热的夏天用不着被子,到了冬天这样的被子可抵御不了寒冷。
最要命的是房子,大梁被虫蚁蛀了时常往下掉木屑,茅草房顶破了几个洞,前几天天上下大雨,房子里下小雨。
要是冬天下大雪,不及时清理积雪,李家的茅草屋很有可能塌掉。
她原本想着有了银钱,第一件事打井,现在决定翻修房子。
礼村王族就有会打井的人,正常价格一口摇井四两银,同村的便宜些,也得三两八分银。
翻修房子也是找礼村本村的人,一个成年的壮年一天给六个铜钱、包两顿饭就行了,人工不贵,贵就贵在材料上面。
她让哥哥打听过了,李家的八间房全部翻修下来,小修需要五两银,如果大修,就需要十两银。
小修就是把房梁、房顶换了。大修是保留原有的地基,在上面重新建房。
按照现在李家的买卖收入来算,一个月至少赚五两银,两个月就够翻建大修房子。
她想着想着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次日天蒙蒙亮,她准时醒来,头一件事先推开窗户看天气,老天真给力,今个又是晴天。
李英华、李敏寒已经在厨房里生火、揉面、打鸡蛋干活了。
李如意洗漱之后进了厨房,开始烙鸡蛋灌饼。
现在李家每天在金鸡镇卖六十张鸡蛋灌饼、二十张葱花饼。
前世的鸡蛋灌饼,每张饼要灌进去一个鸡蛋,今世李如意只往饼里打四分之一的鸡蛋,这样成本低,饼的价钱就低,买的人多。
兄妹三人忙碌了快一个时辰,李英华、李敏寒吃完早饭就带着饼出发。
金鸡镇的黑痣老头比李家兄弟来的早。
黑痣老头上次葱花饼失败之后,淋了雨加上生气,病了几天,前两天才出摊子。
黑痣老头特意买了一张李家的葱花饼,吃了之后就决定不做葱花饼,改做玉米面饼。
巴掌大的玉米面饼,两个卖一个铜钱。黑痣老头要用便宜的玉米面饼跟李家兄弟竞争。
能有银钱到外面买早饭吃的主顾,家家都会做玉米面饼,有的人做的还比黑痣老头做的好吃。
她们宁愿多花点银钱买李家兄弟的葱花饼、鸡蛋灌饼,也不愿意买玉米面饼。
黑痣老头的玉米面饼卖不掉,只能减少数量,从第一天的一百个,减成现在的四十个。
李敏寒清亮的声音在镇子里响起,“北地独一无二的鸡蛋灌饼,好吃又便宜,快来买快来吃!”
黑痣老头正在往热气腾腾的锅里下馄饨,听到这熟悉的吆喝声,手抖了一下,手里的馄饨差点没掉地下,嘀咕道:“一斤鸡蛋一斤白面才几个铜钱。一个鸡蛋灌饼三个铜钱,两个五个铜钱,这还便宜?”
赵氏冷声道:“张氏,下次未经我们家人同意,你别进我们家门!”
李健安很少见过赵氏跟妇人直面吵架,问道:“娘,她说我们家什么坏话?”
赵氏咬牙切齿的道:“她说你妹妹给男人瞧病不正经。”
李福康望着张氏肥胖的背影,骂道:“呸!下地狱的长舌妇。”
李健安冷声喝道:“张氏,你再敢诋毁我妹妹的名声,我饶不了你!”
张氏回头见李健安叉腰眼睛里放射凶光,吓得打了个哆嗦。
赵氏带着四个儿子回去继续吃饭,谁知没吃几口,又有人来了,这回来的是章家的丁婆子。
丁婆子今年四十八岁,身材矮小,有点驼背,满脸的皱纹,眼睛混沌,看上去像六十多岁。
她穿着非常破旧的灰衣黑裤,一手拿着一个鸡蛋,站在篱笆外面就把鸡蛋塞进了李健安的手里,往李家堂屋瞧了瞧,见赵氏不出来,就大声道:“我们家人口嘴杂心思多,若有得罪你们家的地方,你们家大人不计小人过。”
“这……”李健安见丁婆子走了,便拿着鸡蛋回去给赵氏。
李福康笑道:“丁婆子认为我们家有了刘大人做靠山会报复她们章家。”
李英华开口道:“丁婆子人还可以,三个儿媳妇不怎么样,特别是大儿媳丁氏,简直就是个搅屎棍,把章家搅合的天天不安宁。”
“你倒是懂的多。”赵氏怕鸡蛋是臭的,特意拿过来放在摇了摇,这一摇果然发现一只鸡蛋里面有液体在晃动,脸色微变,立刻让李健安拿着去厨房。
李福康有些生气的道:“丁婆子给我们家送两只鸡蛋,其中一只竟是臭蛋。”
一会儿,李健安拿着盛着鸡蛋的碗过来,微笑道:“娘,这只蛋的蛋黄都散了,倒是没坏。”
李英华道:“没坏就能吃。”
赵氏想着宝贝女儿那么辛苦操劳,便道:“如意做的鸡蛋羹好吃,你们要是会做,把两个蛋做成鸡蛋羹给如意就着饼吃。”
四兄弟面面相觑,“娘,我们都不会做鸡蛋羹。”
赵氏连忙出声,“我也不会做。”
李福康眼睛亮晶晶,“我给妹妹做荷包蛋吧。”
李敏寒挑眉道:“二哥,散蛋不能做成荷包蛋,只能做蛋花汤或是炒鸡蛋。”
最后四兄弟决定一个鸡蛋做成荷包蛋汤,一个做了两张鸡蛋灌饼。
李如意睡饱觉醒来,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本来就瘦,这下还有点虚弱的感觉。
这具身体经过半个月的食补,比以前好多了,都能在三个时辰烙了八百张饼,不过还远远达不到李如意的目标。
暗暗下决心,从明个开始得练武强身,还得把四个哥哥一起拉上。
眼下要解决的是肚子,洗漱之后将哥哥用心做的饭吃了,心情大好。
李英华清秀的脸在李如意面前出现,一本正经的问道:“妹妹,有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李如意想也不想,答道:“好消息。”
“娘在大哥和我们的劝服之下,同意修建房子!”
李如意咯咯娇笑,又问道:“坏的呢。”
“咱们菜地的葱只剩下几根。”
“我当是什么事,原来是葱没了啊,这太好办了,我们可以从许家买,许家买完了,从跟我们家关系好的人家买。”
许家就是五狗子的家。
许家的许正、马氏也是十五年前逃难到的礼县。夫妻跟李山、赵氏关系一直很好。
这不前些天许正去燕城找李山一起修建城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