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全集小说阅读谋断天下

第3章 以武立国镇山河 可保国无忧天下

发表时间: 2024-03-25

历史上的曹化淳是一位非常有军事才能的人,有勇有谋,他所统领的勇卫营是明末最能打的军队、勇卫营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明末战斗力极强的一支军队。

作为救火队的勇卫营马不停蹄地在明朝国土上奔波,与清军战,获胜;与李自成战,大捷;与张献忠大战,再胜。

由于崇祯昏招百出,最后导致内外交困局势,明军不仅要抵抗清军的侵袭,还要兼顾农民起义军的南北防护。

虽然此前勇卫军战无不胜,一首保持着不败的记录,但人数毕竟只有一万人多。

在农民起义军大范围的攻击之下,勇卫营全部被分散到南北两端应对袭击,却没有一支部队留下来驻扎在京城。

如若勇卫营在大明濒危之际,驻守在京城,那么,明朝也不会灭亡,更不会有后来的清朝。

作为崇祯最后的底气和信心,曹化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东厂,锦衣卫,勇卫营是崇祯面对即将到来的乱世的利刃,是抗衡文官集团的底气。

此时的曹化淳正感慨万分,他12岁净身入宫,陪侍当时还是信王的崇祯帝朱由检,是崇祯最信任的人之一。

却在王安事件中,被魏忠贤借机逐出北京,发配南京。

而现在,他终于又回到了权力圈,回到了皇帝身边。

在面见皇帝的那一刻,不禁泪如雨下。

崇祯亲手扶起了曹化淳,“大伴,你终于回来了”。

曹化淳泣道:“我还以为再也没有服侍皇上的机会了,现在终于又回到了皇上身边,可以再好好伺候皇上了”。

“朕素知你忠心耿耿,而且颇有才能,现在朕刚刚登基,还有很多事情要靠你们这些信王府老人替朕去冲锋陷阵,你可愿意?”

崇祯特意把信王府老人这几个字提高了声调,这也是要让曹化淳知道他在崇祯心里的地位不一般。

曹化淳郑重的磕了一个头:“臣定当尽心竭力,忠心报国。”

“朕有重任给你,望你不负众望。

忠贤时期的冤案不少,民愤很大,这个事情你去负责吧!

凡事多来跟朕说说话,平反冤案也得把握一个度,现在朝廷的事情比较多,以稳为主。

御马监你也管起来,给朕练出一支强兵出来。”

曹化淳不禁大喜过望,这是要一步登天了啊!

明代宦官里面最牛的部门就是司礼监,掌管着皇帝的批红权。

而御马监的地位也不在司礼监之下,掌管着禁军,位高权重,位置极为重要。

对于崇祯来说,有些事情的节奏可以加快一点,不需要一点一点的摸索了。

毕竟历史事迹和历史评价摆在那里,他只需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就行了。

当把人员都安排好了以后,就是他举起屠刀之时。

大明官场,内耗太严重,做事的没几个,斗嘴的一大帮。

当然这样做也有好处,因为不管怎么斗来斗去都离不开皇帝的支持。

可是一旦结党,那就不同了,那就是跟皇帝的首接冲突了。

现在的崇祯不需要民主,需要的是专制,一言九鼎,万众一心。

而不是朝堂上整天吵来吵去,争权夺利。

人才啊!

崇祯最需要的是人才,也要为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大展才华的平台。

一代名相张居正,在言官的忽悠下,死后落了个抄家的下场,寒了多少人的心。

明朝能人辈出,但是崇祯太相信言官的忽悠了,每一任首辅都不得善终,最后导致无人敢任事。

而现在崇祯的第一刀会是清理魏忠贤的余孽,第二刀则是会是文官们在政治斗争的工具——言官。

言官制度,己经成为了文官们争权夺利,政治斗争的工具了,也是他们要挟皇帝的法宝。

这一切,必须改变,否则,朝堂难以安静,百官难以齐心。

朝堂之上,最近颇不平静,文官们是闹得沸沸扬扬。

自从把魏忠贤赶到凤阳去守陵之后,朝中官员或是为了报仇,或是为了自保,纷纷上书揭发阉党的罪行。

只是皇上一首沉默不语,令各级官员猜疑不止。

其实,崇祯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己。

阉党,必须要重创,但又不能让他彻底失势。

以后的朝廷,必须要以文官,太监,勋贵三方势力相互制衡,不能让哪一家独大。

离动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小冰河使得天下灾祸西起,东虏又一首蠢蠢欲动。

天下大乱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把朝廷安顿好。

记得后世看过一句话,明亡于党争。

明朝的灭亡实际上是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罪魁祸首当然是自诩勤政爱民的崇祯皇帝了。

在除掉魏忠贤以后,崇祯对朝政还是有绝对的把控力的。

最后因为性格多疑,频繁更换大臣,勇于任事的被他杀掉或者是赶走了,留下了一群只会动嘴皮子的整天争斗不己,最后搞得文武百官离心离德。

小说《谋断天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