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烨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由网络作家“情绪的面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情绪的面具”又一新作《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朱烨朱元璋,小说简介:上再给你提上两成。”绿袍官吏跑的急,头上汗水淋漓,笑的眼都眯成一条缝了。“好的,那在下就谢过大人了。”朱烨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最起码,比三成的收价已经高了很多了。随着吏目取了钱,朱烨看着手中的银票喜上眉梢。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呀。也说明了朱烨离着自己构想的商业帝国更近了一步。临出门的时候......
《完整文集成了大明长孙后,他被迫继承皇位》精彩片段
下了碗面条,朱烨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打算明天说什么都得去集市上买些食物回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干活。
蹲在屋里嘬着面条,看着自己提炼出来的精盐,朱烨心中慢慢的自豪感。
就是不知道这些盐能换来多少银子,看来明天一早,去集市上的时候,还得拐去盐使司问问价格才是。
打定了主意,朱烨将精盐细细的收好,这才熄灯熟睡了过去。
第二日,朱烨买了一个大点的牢固的竹筐,又补给了一些粮食蔬菜,这才慢悠悠的来到了盐使司。
“大人,行个方便,我想问问现在的盐价如何?”
朱烨递给盐使司一个吏目一些碎银,笑呵呵的问道。
“一斤食盐现在在官府的售价是三分五厘,收购的价格是出售价格的三成。”
吏目扒拉着手心里的碎银,漫不经心的回答。
“差那么多?”朱烨诧异。
“嗯?干啥,你是买盐还是卖盐?”吏目不屑的看向朱烨,丝毫没把眼前的小郎君放在眼里。
“我想卖盐。”朱烨如实回答。
“小兄弟,卖盐,你有商籍吗?”吏目换了个慵懒的姿势靠在门边,看向朱烨问道。
“在下是商籍。”朱烨见状,也不在乎。
“是商籍把食盐卖给官府,就不算走私,不过我可提前告诉你,这盐价虽低,但是你也只能卖给官府。”
“若是你私下高价卖盐,被发现了,小心定你个贩卖私盐的罪,到时候,有钱脑袋也保不住了。”
吏目见朱烨犹豫,开口提醒道,语气里多少带些威胁。
“是,是,这个我自然知道,肯定是要卖给官家的。”朱烨赶紧应到,生怕被误会了,无端招惹是非。
告别了吏目,转身离开盐使司。朱烨在回去的路上,心中一直盘算着吏目的话。
就算是少挣些,也比贩卖私盐进大牢要强。
目前虽然自己提炼的精盐少,但是第一次制盐找到了门窍,接下来制盐的工作就会容易许多了。
产量和效率大大提升以后,就算给的钱少,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收入。
剩下的几天,朱烨旁的事情也无心,一门心思的捡石头回家提炼精盐。
转瞬六天过去了,朱烨整理了一下,粗略的估计自己制造的盐也有六百斤左右。
这是这个数量,单靠人力是别想运到盐使司了,只能出门雇了牛车。
原本车夫看见朱烨要运那么多东西,还想帮忙搭把手装车,结果还没等他上手,就发现朱烨已经如同拎鸡一般,一手一个麻袋将东西装上了车。
一连十多个装满食盐的麻袋装好,朱烨大气都没喘一下。
在得知朱烨是要送六百斤食盐去盐使司,车夫的眼睛都瞪大了,十分佩服这个看起来瘦弱但是却臂力惊人的小郎君。
拉着这些食盐,在车夫小哥崇拜的眼神下,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很快来到了盐使司。
今天还是那日朱烨贿赂的小吏目当差。
看见朱烨前来,小吏目想起那日朱烨给他的碎银,又不由自主的看向朱烨,还想着朱烨能懂事些给他些好处。
这样可能待会称重的时候,自己能多给他报上几斤,让朱烨多赚一些。
见朱烨似乎并没打算对他有所表示,小吏目微微皱眉,暗道这郎君真是没眼力劲。
不耐烦的打开朱烨送来的麻袋,小吏目顺便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是盐?”
小吏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亲眼所见,这白花花的精盐,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精细的食盐如同雪一般,比起周围其他商贩带来的夹杂着各种颜色的粗制盐巴,朱烨的精盐简直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
吏目伸手抓起一小撮,放进嘴里,满嘴的咸香溢满口腔。
对于吃惯了粗盐的小吏目来说,这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体验。
小吏目眉头微皱,有些后悔自己的品尝了,尝过这种极品精盐之后,那些粗盐还怎么能入口。
不过小吏目也知道自己不能耽误正事,赶紧扭身跑进司内,又叫了几个人过来。
几个人出来之后,看了眼朱烨,这才把目光放在麻袋里的食盐上。
围着朱烨的食盐指指点点,又嘀嘀咕咕一番之后,有个年纪大一些的吏目才站出来
“这盐是你的?”
吏目看着朱烨上下打量了一番。
“回大人,正是在下的。”朱烨恭恭敬敬,并微微侧身让出了身后的几个麻袋。
“小郎君,你的这些好盐,我们全都要了。不过我们没有收过这般精细的食盐,你稍等,我得去问问盐使官,再给你定价。”
得到朱烨的应许,老头这才拿着盐碗盛了些许精盐进了盐使司内。
没多久,一个提着裤子,穿着半个鞋的绿袍官吏急匆匆的从屋内跑了过来。
“郎君,你这盐有多少,我收多少,以后只要有盐,尽管送来。价格我在三成的基础上再给你提上两成。”
绿袍官吏跑的急,头上汗水淋漓,笑的眼都眯成一条缝了。
“好的,那在下就谢过大人了。”
朱烨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最起码,比三成的收价已经高了很多了。
随着吏目取了钱,朱烨看着手中的银票喜上眉梢。
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呀。
也说明了朱烨离着自己构想的商业帝国更近了一步。
临出门的时候绿袍官吏还不忘将朱烨送到盐使司门口,偷偷地问上一句:“郎君,你这盐巴,从哪里得来的?”
朱烨收起手中的银票,看向官吏,只是微笑不语。
绿袍官吏见朱烨不说话,这才恍然大悟:“是我唐突了,郎君莫怪。”
“日后若是还有这般好盐,尽管送来。”
官吏叮嘱了朱烨之后,看着朱烨离开的背影,脸上乐开了花。
这等好盐,若是当做贡品送去宫中,得到赏识,那么自己平步青云便指日可待啊。
酒香四溢,朱元璋一下就被俘获了味觉,甚至觉得自己以前喝过的酒,简直是不堪入口。
“这是孙儿自己拿粮食和野果酿出来的酒,旁地儿可喝不着这样的好酒。”
朱烨接过酒坛,又给朱元璋满上,这才给自己也倒了一碗。
“孙儿竟然还会酿酒之术?”朱元璋眼中一亮,朱烨给他的惊喜真是越来越多了。
“都是平日无趣,自己研究出来的。”朱烨自谦道。
平时朱元璋虽然身为皇帝,但是由于古代酿酒技术落后,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今日见道如此清澈如水的酒酿,实在忍不住多喝了些。
朱元璋又一碗酒下肚,把玩着酒碗:“想当年,咱穷的饭都吃不上,又怎么有心思去拿粮食酿酒。”
“所以多亏了当今皇上,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这粮食酿的美酒,爷爷才能喝上。”
朱烨怕爷爷说着自己浪费粮食,赶紧找个借口想岔开话题,结果没想到自己的马屁拍到了正经地方。
朱元璋闻言,面露喜色:“孙儿当真认为皇上让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
“那是当然,咱皇上对大明有恩,没有皇上,哪来如此安居乐业的日子。”
朱烨毫不吝啬对朱元璋的夸赞。
“哈哈哈,说的好。咱皇上,就是个好皇帝。”朱元璋心情大好,又将朱烨刚满上的酒碗喝了个干净。
爷孙俩一唱一和,频频举杯,不多时,酒已经下去了一半。
“爷爷,你看,如今河山被皇上治理的如此之好,江山无忧,不如辞官还乡,咱爷孙俩去游迹天下如何?”
朱烨趁热打铁道。
“你个臭小子,老是让咱告老还乡,怎么的,嫌咱老了?老的动不了了?”
“我告诉你,只要老子一天能动弹,老子就得在这个位子上坐稳了。”
朱元璋眯了眯眼,但是语气显然并不是真的生了气。
“哈哈哈,没有,孙儿这不是开玩笑呢,爷爷别生气。”
“不想辞,就不辞,孙儿给您提前留好路。”
后面这句话,朱烨可不敢让爷爷听见,也只是自己小声嘀咕了去。
见朱元璋有些酒劲上头,朱烨悄悄的将酒坛拿了下去。
这粮食酒虽然好,但是就是酒劲太大了点。
“路?什么路?爷爷给你留路才对。咱告诉你呀,咱大明的皇帝那是明君,你小子出息些,接了爷爷的班,好好为国家效力。”
“大明的江山,你可不能不管,你得好好给咱的百姓造福……”
朱烨酿的酒都是高度酒,朱元璋高兴,酒劲上来的也快,筷子都拿不住了。
“老爷,您喝多了。”蒋瓛见状不对,赶紧上前扶住朱元璋。
朱烨也没想到朱元璋竟然醉的如此之快。
也不怪朱元璋酒量差,毕竟在明代喝的酒都是低度酒,像朱烨这种用现代手法提炼的白酒度数难免高了些。
“你得答应咱,百姓才是根本,你一定真心对待百姓,只有对百姓好,大明朝才能永远繁荣昌盛……”
朱元璋站起身,有些摇摇晃晃。
“好,我答应爷爷。”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爷爷要跟自己说这些,但是朱烨也只当是爷爷喝多了酒,说的胡话。
朱烨伸手想要扶朱元璋进屋休息,却被蒋瓛拒绝了。
“都事府内还有公务等着老爷处理,在下将老爷送回去便是,大爷不必担心。”
蒋瓛可不放心朱元璋真的在朱烨的院中住下,若是皇上夜不归宿,那皇宫里还不翻了天。
想到自己也没有准备爷爷住下的被褥,朱烨只好抱拳冲着蒋瓛说到:“那麻烦大人了,还劳烦大人照顾好我爷爷。”
目送着蒋瓛等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软轿将爷爷抬走,朱烨这才松了口气。
“这老头的酒量太差了,以后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喝这么多。”
朱烨摇着头,将东西收拾完,略感些许酒劲上头,便也进屋睡觉去了。
朱元璋被蒋瓛带到了宫中,再醒来之后已经是第二日了。
上过早朝之后,朱元璋还在感慨朱烨的酒的确是好酒,昨日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醉的那般快,但是今日起来竟然没有头疼的感觉。
这个孙儿,还真是有不少好东西呢。
想到朱烨,朱元璋心中一阵暖意,但是随即想到了什么,便唤来蒋瓛。
“咱让你去调查的事情如何了?”朱元璋看了看婢女送来的醒酒茶,并没有要喝的意思。
“回皇上,已经有些眉目了。”
“根据口供,朱老大将公子捡来的时候,除了朱老大见过那枚龙形玉佩,不少邻居也都见过。”
“只是时隔久远,见过的人也记不太清楚了。”
蒋瓛恭敬地将自己调查到的线索如实汇报给朱元璋。
“那就抓起来严加审问,只要不被咱孙发现就成。这件事你亲自去办。”
“为了大明的江山,这事儿不能有任何遗漏,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朱元璋冷声吩咐道。
蒋瓛领命,心中已经了然,在朱元璋的几句话中,已经判定了那些人的死刑。
朱元璋曾私下趁朱烨不注意找过那枚龙形玉佩,但是不知道为何,那玉佩竟然消失不见,再也没有见朱烨带在身上过。
他也派人在朱老大的家中寻找过,但是无果。
那枚最能够确认朱烨皇孙身份的龙形玉佩,不翼而飞。
朱元璋又不能开口去问朱烨,只能私下派人继续盯着朱烨,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玉佩的蛛丝马迹。
“孙儿呀,你到底把那龙形玉佩放在哪儿了……”
不能确认朱烨的身份,实在是让朱元璋寝食难安。
他实在是怕这个给自己惊喜连连的孙儿,到头来是自己的南柯一梦。
朱烨越是表现得拥有帝王之才,朱元璋就越是害怕。
怕朱烨不是他孙子,怕这不世之才不能为自己所用。
若是朱烨,不是他的大孙,不是自己失而复得的太子之子朱雄英,朱元璋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承受这种结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