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品全集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
现代都市连载
最具潜力佳作《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齐妙刘文彧,也是实力作者“恋小爱”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主角:齐妙刘文彧 更新:2024-04-17 06:4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文彧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全集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潜力佳作《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赶紧阅读不要错过好文!主人公的名字为齐妙刘文彧,也是实力作者“恋小爱”精心编写完成的,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知道就好。”孙师爷板着脸,叹口气,又说,“剩下的你看着办。屋里缺什么,就给补上,剩的二两银子,怎么都够了吧。被褥、炕桌、碗筷。”
“那是,那是。您放心,我一定给妙姐儿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当当。”梁金山忙不迭点头。
齐妙再旁看着,听他们之间的谈话,对这个异世的物价,又有了新的认识。这样的房子三两银子,看起来物价不是很高呢。
孙师爷交代完梁金山,拽着齐妙去到一旁。梁金山也没有闲着,找来笤帚头,帮着收拾。屋子空了好久,都是灰,要想住,得好好收拾一番。
刘成把马车上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外屋地碗架子的下面有个空间,粳米、白面正好放在了那里。孙师爷看着烂糟的外屋地,再次嘱咐着说:
“奇姑娘,日后这日子可就看你的了。房子是我们大人出的钱,他是父母官,这是他该做的。他让我跟你说一声,过好过坏,那日的事情不许跟任何人提。”
“他日如果那人来寻,万望奇姑娘不要吱声,更不要说我们大人见过姑娘。实不相瞒,那人的身份,不是我们大人能抗衡的,姑娘明白吗?”
齐妙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话里什么意思她懂,这次之后她与县城那边毫无瓜葛,更不能跟那个人提及。帮她到这个地步,算是仁至义尽了。
恭敬地侧身行礼一下,说:“今日之事齐妙不胜感激。李大人担心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我不会跟旁人胡乱说,师爷请放心。”
孙师爷笑呵呵的点头,轻拍她肩头一记,道:“奇姑娘说话得体,规矩遵守,对于姑娘的承诺,在下一定原原本本给大人带到。有劳姑娘严守这个秘密了。”
说着,郑重的冲她抱拳。
齐妙忙侧身还礼。
刘成进屋,将那布包放在了粳米口袋上。然后看着孙师爷,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得回了。再晚就到县里天就该黑了。”
孙师爷闻言颔首,看着齐妙,语重心长的道:“明天开始,你会难过。所以奇姑娘你要记得,凡事隐忍有时或许也不是什么好事儿,明白吗?”
齐妙感激的再次行礼,略有无奈的道:“师爷放心,齐妙再不是以前的梁桂香,自然不会再那么任人揉捏。”
孙师爷欣慰,带着刘成,二人一前一后的出了屋子。齐妙跟着往外送,站在门口,瞅着孙师爷上马车,挥手、恬静的说:
“路上当心,今日之事,齐妙一定记得。”
孙师爷笑眯眯的冲她摆手,道:“奇姑娘,后会无期。再见面时,我们便是……走了!”
刘成扬起鞭子一抽,马车缓缓行走,越来越快!
齐妙站在原地,孙师爷话里停顿的点她知道,他想说再见面时,他们便是陌生人。
可为什么要停顿呢?不可能舍不得啊!
“妙姐儿,你跟三大爷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你跟这孙师爷关系怎么样?好不好?怎么认识的?”
不知道何时,梁金山出现在她身后。小妮子瞬间明了。孙师爷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
转身,看着一脸好信儿的梁金山,礼貌的笑了一下。这人改口倒挺快,那会儿还“香姐儿”,这就换成了“妙姐儿”。
轻叹口气看着他,侧身行礼一下,说:“三大爷,多谢您今日的帮忙。屋子里需要忙活的事情不少,我就不招呼您了,得赶紧去收拾收拾,不然晚上没地儿睡。”
梁金山看着说话得体的齐妙,一时之间很困惑。她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平时蔫了吧唧不爱吱声,可是刚刚这席话说的嘎巴溜丢脆。
眼前这个,还是那个梁桂香吗?
齐妙没有理他,迈步进到院内。要忙的事情实在太多,她可没时间跟他在这儿墨迹。
推门进屋,冷冰冰的一切让她下意识的打了个哆嗦。刚才孙师爷跟刘成都在,还没觉得冷清,但是现在就……
果然,过日子是过人气儿呢。
屋里东西不多但灰大,一看就是许久没人住了。要想住、得好生收拾。可这收拾的第一步就是——水!
院子里有一口井,但是这水井,她不会啊!
电视里演过,可演的跟实际有差别。颓败的进到里屋,瞅着铺着炕板的火炕,苦笑的摇摇头。这玩意儿是乡下老家的东西,城市已经见不到了。
即便能见到,都是那种插电的炕。这个地方,“电”是个天方夜谭啊!
伸手摸了一下,灰就不用说了,炕冰凉!晚上要是在这儿睡,腰、肩膀就不用要了。靠着箱柜,无奈的发呆起来。
这类的小说她无聊时也看过,不过里面的女主一个比一个能耐,打水、烧火样样精通。外挂开到底、金手指空间随身相伴。怎么偏偏到了她这儿,一无所有。
果然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啊!
打起精神,小妮子来到外屋地。除了刘成搬进来的东西,原来主人也留下了一些。
水舀子、菜刀、菜板……
许久不用,除了灰就是锈。灶台旁有些柴禾,应该是梁金山隔三差五过来烧火留下的。乡下表妹曾经跟她说过,火炕要时常烧,如果长时间不烧炕,等再烧的时候就会冒烟。
蹲下身子,看着灶膛内,用炉钩子勾了勾炉灰。现在想来,还应该感激小时候好信儿的举动。不然今日,点大锅这事儿就得难死她。
灶膛清空,接下来的问题把她难住了。点火需要火种,现代是打火机或者火柴,可这古代是打火石。如此古董的玩意儿,她是真的驾驭不来。
手里捏着两块火石,就跟相面算卦一般,半天都没得动作。努力回忆,按照原主的记忆,刚要动手——
“妹,老妹儿,哥过来看你了。赶紧出来,咱爹娘也一起过来了。”
梁汉森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顿时打断了齐妙的动作。放下手里的火石,颠颠的将门打开,没想到梁安、曹氏还有梁汉森都来了。
这一刻,真的有种“主心骨到了”的感觉。
曹氏双眼通红,梁安背着东西,梁汉森手里拎了两捆柴禾。
这样的一幕,让齐妙想都不想,直接向他们跑去。把自己狠狠地摔在曹氏怀里,憋屈的直接哭出声。算起来他们是这副身体的父母,但不是她齐妙的父母。
可是……
从天开始,这就是她的爹娘,她的亲人!
“乖,乖。好香儿,咱们不哭,不哭。”曹氏轻拍着闺女,声音特别温柔好听。
齐妙在她怀里哭了有一会儿,这才吸了吸鼻子,直起腰身看着父母,满脸愧疚的说:“爹,娘,女儿不孝。没经过你们同意就选择了分家,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女儿……”
“不说了,不说了。”梁安摆手,指着屋里无奈的道:“咱们进屋,进屋再说。你娘担心你,怕你一个人收拾不过来,正好今儿不是咱家做饭,所以爹就带着你娘还有你哥过来帮帮你。”
“是啊妹儿,虽然分家你什么都不能有。可这被褥啥的,都是你在家盖得。咱娘说给你拿过来,省的你晚上挨冷受冻。”梁汉森补充着说。
“谢谢爹,谢谢娘。”齐妙用袖子擦泪,然后又看了眼梁汉森,俏皮的道,“也谢谢哥。”
十七岁的梁汉森,正处于声音的变声期。听到亲妹子跟自己道谢,不禁伸手轻弹她额头,嘶哑的说:
“欠揍。跟自己哥哥说什么谢谢。走了走了,看看你的家。”
小伙子说着伸手搂她,直接把人拉进了屋。偶尔还互相敲打一下对方的额头,样子十分有爱。曹氏看着他们兄妹的背影,重重叹口气。
梁安见状,理解的拍拍媳妇儿肩头,说:“走吧,进去帮着收拾收拾。已经这样了,再不舍也没法子。说来说去是我不好,还是我娘没把我……当回事儿。”
“你还知道啊。”曹氏有些怨怼,不过却也不是生气,只是稍微抱怨一下罢了。
梁安苦笑,虽然没有说话,不过脸色好不到哪儿去。曹氏没有不依不饶,拽着他的袖子跟上。
一家四口先后脚进屋,烧火的烧火、打水的打水、扫地的扫地。齐妙在外屋地看似整理东西,实则是偷偷地看梁汉森点火。今日他们能过来帮忙,可不能每天都过来,她得学习点火才行。
有记忆是有记忆,可融会贯通还是差点儿火候。
“香儿,你是怎么……”
梁汉森的话没说完,齐妙叹口气,认真的提醒着说:“哥,我现在叫齐妙,你别叫错了。我不要顶着老梁家的姓,都把我卖了,我也不要他们。”
故作赌气的话,听在梁汉森的耳朵里,倒也像是那么回事儿。梁安从外面进来,听着闺女这话轻叹口气。没有法子改变的事实,玉碟都换了。
拎回来两桶井水。一桶倒进锅里,另一桶倒入水缸,伸手捏了捏闺女的脸颊,说:
“不叫就不叫,不管你叫啥,都是爹的闺女,对不?”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路边,什么卖的都有。馄饨、包子、馒头、粥……一家挨一家,很和谐,没有比着降价抢生意。
来到一处馄饨摊,小妮子找了一张没人的桌子坐下来。走了这一会儿,腿都酸死了。老板是一对夫妻,四十左右岁的样子。
招呼客人的看架势是他们的儿子,没多大年纪,跟她哥梁汉森差不多。小伙子走过来,一边擦桌子一边客气的说:
“这位姐儿想吃点儿什么?咱们家馄饨最好吃,还有肉馅儿包子,蒸饺……姐儿要不来碗馄饨,半屉肉包子?”
“一碗馄饨八文钱,半屉肉包子五文钱,我再送姐儿一碟咸菜,十三个铜板绝对让姐儿吃的饱饱的,怎么样?”
齐妙听着他这话,没有迟疑的点点头。这会儿饿了,吃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吃饱就行。笑眯眯的看着他,说:
“那就按照小哥儿说的吧。一碗馄饨,半屉肉包子。”
“好嘞——”小伙子冲着摊位那边喊着——“爹——一碗馄饨——半屉肉包子——”
果然,这摊子是他们一家人开的。十三个铜板一顿饭,在这地方算是挺奢侈的。
原主的记忆里,父亲来趟镇上,都是饿肚子回家吃饭,从来不在镇上吃。齐妙单手托腮,细细品着原主的记忆,多少有些伤感。
不为别的,只为原主如花一般的年纪。
十五岁,妙龄少女啊。居然……
重重打个“唉声,桌下交叠着腿坐着。闲来无事打量周围吃饭的人。三三两两的,大多都是吃馄饨跟包子,也有喝粥的。
不过每人桌上都有一碟小咸菜,瞅着应该是芥菜疙瘩。应该是摊贩送的。不远处那对夫妻中的男主人正在下馄饨。
不用想也知道,是她要的。
十分钟不到,小伙子端来了半屉包子、一碗馄饨、还有一小碟咸菜。放好后,看着她,又说:“姐儿慢用,不够吱声,咱家粥是免费的,随便喝。”
“好。”齐妙点头,等小伙子走后,拿着筷子夹了一个咸菜条。细细咀嚼,还真是芥菜疙瘩。但不如前世吃的可口。
齁齁咸,别的味道啥都没有。
跟爷爷去乡下,表妹家芥菜疙瘩拌的叫一绝。香油、五香粉……
艾玛,齁着了。
忙喝口馄饨汤缓解。拿了个包子咬一口,细细品尝。半屉包子是四个,本来以为五文钱肯定都是肥肉,没想到居然馅儿是瘦肉。
但就是瘦肉太多,有些发柴,影响口感。不过馅儿调的味道不错,很可口。
唯独就是面一般,不是纯白面。而是玉米面、黑豆面跟白面掺在一起的。但五文钱也是相当值得了。
包子不大,跟现代的小笼包差不多。一个女孩儿四个包子,一碗馄饨足够吃。闷头开吃,后面传来了两个男人的对话——
“听说了吗?那事儿在朝堂上又提了。”
“咋能没听说呢。唉!这世子人是真好啊,十五年过去了,还想着给翻案呢。”
“那还用说吗?咱们都知道,齐将军那是被陷害的,世子还能不知道?不过可惜了,又被发配南境驻守三年。”
“唉,没法子啊!有的人家姓齐,现在都改了,什么世道啊!”
“除非新帝上来,不然那……这姓‘齐’的好不了。”
两个人的对话仍旧继续,齐妙虽然不感兴趣,不过却因为这个姓“齐”而无语。姓齐咋了?挨着谁啥了吧!
这皇帝也真逗,你怀疑人就怀疑了,咋还能把姓也给带上。普天之下姓“齐”的那么多,难道都是余孽?都得杀了?
想想都觉得窝火。
那会儿在瑞蚨祥,李夫人跟掌柜的听说她叫“齐妙”时的表情她注意到了,不过理智的选择无视。
换姓?
不换!
“齐妙”这名都顶了二十七年了,为什么要换!
西里呼噜的把包子跟馄饨吃掉之后,小妮子满足的打了个饱嗝。至于姓氏的问题也不在意,反正没说姓“齐”犯法就行。
数出十三个铜板,学着电视里的桥段,把钱放在桌子上。走的时候特意瞅了一眼,那小伙儿去收钱也就放心了。
直奔瑞蚨祥旁边的德济堂,颠颠的走过去。
正事儿不能忘,该买的已经买差不多了,但最主要的还没有买。在广益斋连熬药的药壶都买了,若是这药没买回去可就得挨训了。
避子汤药,齐妙比谁都了解。
进去之后,随口说出药方、克数,装药的伙计一愣,倒也没有多问,便给她称了。常年在药铺的人,这东西啥功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
古代一斤是十六两,齐家祖辈的医书上都是按照古代的计量方法。所以齐妙信手拈来。药抓好,小妮子付了钱,看着伙计开口问道:
“麻烦您下,咱们这儿……收药材吗?”
“收,但要看成色。而且辽东府气候问题,基本上也没什么药材,就开春能收点儿刺五加罢了。”伙计很好说话,并没有丝毫不耐烦。
齐妙听了点点头,侧身行礼一下,转身走了。
出了药铺,齐妙突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古人没有种草药一说,基本都是上山采草药。可像一般普通的草药,也不是不能种。
辽东府虽然四季分明,春夏秋相对较短,但是白芍、五味子、柴胡、黄芪,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种的。无非就是……她现在手里没有种子。
嘴角上扬,小妮子笑眯眯的去了肉摊。白菜、土豆、豆油都买了。再来就买点儿板油、猪肉回家,也能时常打打牙祭。
屠夫正在分肉,看架势是刚刚又送来的猪,正冒热气呢。
“哟,姐儿要买什么啊?这猪是刚杀的,新鲜着呢。”屠夫眼尖,有定距离的时候就跟齐妙搭话。
小妮子走到跟前,看着他手里分的肉,说:“有板油吗?”
“有,刚剔下来的,可好了。”屠夫说着蹲下身子,从下面拿出一扇板油,在她面前巴拉巴拉,道,
“看看,新鲜不?这油膘一斤最起码能出八两油,划算。一斤十四文,你要是这一扇都拿了,就给你便宜两文钱。”
齐妙对板油不是很了解,但这新杀得猪,貌似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想了想点点头,说:
“行啊。那就都要了。反正油是常吃的东西,买多放着也可以。”
“姐儿真爽快。要点儿肉不?这头猪肥,肥肉膘子可好了,你要拿也给你便宜两文钱。”屠夫说着,指着一旁剔出来有一会儿的肥肉。
齐妙顺他指的方向看去,立刻打了个哆嗦。虽然是个肉食动物,但是肥肉这东西,还是敬谢不敏。忙不谢摇头看着他,说:
“有瘦的吗?或者……五花肉也行。”
“瘦的啊,有。有的是。”屠夫说着,一连拿了好几块瘦肉。“这玩意儿便宜,十文钱一斤。你要的话,我再送你两根大棒骨。里面都是骨髓,可好了。”
齐妙看着他的样子,没有拒绝的点头答应了。原本就是想买肉,如今还能白得两根棒骨,赚到了。
原主记忆里,家里吃肉不是五花肉,就是大肥肉。
如今想想,倒也不难理解。肥油买回去能靠油,油梭子也能解馋。但是这瘦肉,估计也就大户人家能吃,寻常人家肯定不会花十文钱买它。
指着屠夫拿出来的肉,略有豪爽的说:“这些都要了,算账吧。”
“哎,好嘞!姐儿真是爽快人呐!”屠夫乐的不行,拿着称开始称重。估计屠夫没见到这么能买、好说话的人吧。
板油是八斤二两,算了八斤。瘦肉足足是五斤的,齐妙还买了两条子五花肉。屠夫信守承诺,给了她两根带着肉、筋的大骨头。
五花肉很贵,一斤十五文,比肥肉都贵。不过齐妙打算回去包顿饺子,让爹娘还有哥哥在她那小屋里吃。
一年到头,梁家老宅也就三十儿吃顿饺子,还每个人拘数的吃,想想都觉得憋得慌。数出铜板交给屠夫,小妮子背着肉,乐颠颠的去了广益斋。
该买的都买齐了,这下可以回家过日子喽!
直接绕到后门,正好伙计王五在那套车。车里都是她买的东西,已经装好了。见她回来,忙过去帮着把肉接下来、放在车上。
不得不佩服原主的身子骨。将近三十斤的东西,背着啥事儿都没有。王五看着一车的东西,笑呵呵的摇摇头,道:
“姐儿可真能买啊。这么老多,你是分家了?”
难得,到了这个时候,才好奇的发问。
齐妙也没有隐瞒,点点头,蹦上车,笑眯眯的说:“分家了。难得出来一次,所以就买的多一些。王五小哥儿,咱们走吧。”
“好嘞——”王五扬起鞭子抽在骡子身上,车子顿时“吱哟……吱哟……”的走了。
齐妙没有忘记跟杨二乐打招呼,万一人家等她,那就不好了。路过杨二乐的时候,冲他摆摆手,不在意杨二乐一脸懵的样子,小妮子美滋滋的看着一旁。
有了这么多的东西,未来的日子她能好过一些。当然,若是只安于现状那是可以,但她不是那种求平稳的人!
尤其是那个菜鸡,必须得找到他——报仇!
想到刚来那天发生的事情,小妮子恨得牙根儿就直痒痒。王五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不禁转头看她,纳闷的问:
“姐儿怎么了?牙不舒服吗?”
“啊?没,没有。”齐妙忙摇头。双手摩挲了脸一下,叹口气,道,“没什么,就是想到分家之前的事情,有些生气罢了。”
王五听了没说话,继续专心赶车。过得好,谁也不可能分家,看着这丫头应该还没及笄,估计是跟家里一起分出来的。农家孩子命苦,想想也是同情。
这么想着,连抽了好几下骡子,车速快了起来……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