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

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

恋小爱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齐妙刘成是《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恋小爱”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主角:齐妙刘成   更新:2024-04-04 22: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齐妙刘成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由网络作家“恋小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齐妙刘成是《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中的主要人物,在这个故事中“恋小爱”充分发挥想象,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以下是内容概括:她是中医第七十七代传人,本有大好前途,却突然穿越了!偏偏刚来就意外和某个狗男人办了那种事……她立誓要找到他,废了他,让他后悔余生!可……当两人再次碰面——谁能告诉她,那狗男人怎么就赖着不走了?!...

《全章阅读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精彩片段


冯氏跟蒋氏纷纷傻眼。曹氏一脸淡定,侧身行礼一下,十分坦然的说:“知道了爹,让爹费心是儿媳的不对。媳妇儿先回去了。”

说着,拉着儿子就走,特别洒脱,跟以前完全不同。

王氏站在上房门口,见到三儿媳这般,顿时就跟撞鬼了一般,呆立在原地。梁宿友白了她一眼,随后冲二儿子挥了挥手,然后拉着老婆子进了屋。

梁庐随后跟着,临走的时候,还不忘冲蒋氏挥挥手,让她回屋。冯氏带着两个丫头就那么站着,一脸的莫名其妙。

西跨院内,梁汉森扶着曹氏坐在炕上,给她倒了杯水,说:“娘,您别生气。我爷不是骂他们了嘛,咱们就在屋里呆着,吃现成的。看谁敢说啥,说了咱就顶回去。”

曹氏瞅着儿子,轻叹口气摇摇头。喝口水,拉他坐在身边,道:“你以为你爷是真的向着咱们?如果不是你吼那一嗓子,他根本就不会出来。”

“啊?不能吧,那可是我爷自己说的话啊。”梁汉森惊讶,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母亲。

曹氏冷笑,把杯子里的水喝尽之后,微眯着眼睛说:“不管怎么样,至少今儿你娘算是立威了。以后你老姑应该不敢再说你妹子了。森儿,以后做事小心点儿,尤其是你二大爷那边。”

梁汉森愣了一下,随后忙不迭的点点头,“嗯”了一声。梁安回来,不过还没等进屋呢,就被梁庐给喊去了。曹氏母子对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他们对梁安还是有信心的。那男人虽然孝顺,但妻儿都会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不至于愚孝,把他们母子卖了。曹氏脱鞋上炕,靠着箱柜,脑子里琢磨下一步该如何去做……

齐妙饭菜做熟,药也凉的差不多了。端着药碗“咕咚……咕咚……”喝下去之后,长长舒了口气。

好在她懂医,好在这方子霸道。不然……真的有了,可就在农家立不了足了。

看着碗底,小妮子眼冒寒光。对方是世子,现在的她奈何他不得,那就只有她努力为自己挣得身份,才能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一番歪歪让她苦笑的直摇头。挣得身份,如何挣得身份!这里女人没地位,即便她开了诊所,怕也是……唉!

还是务实一点儿,等过了今天,赶紧去找梁金山把地买了。先把这张嘴混饱了再说。

《红楼梦》中,刘姥姥用二亩地就养活了全家,她自己一个人吃的少、人口轻,十两银子二亩地……应该可以吧。

打了个嗝,把碗洗净,看着满是东西的外屋地,顿时心里踏实了。有吃的、有用的,再也不像昨天那般……

“砰砰砰——家里有人吗——”

突来的声音,打断了齐妙的思绪,忙把碗放进碗架子里,推开门站在院子里,小心翼翼的问:“谁啊?”

“水庄子送缸的。你家要了三个缸,对不?”声音很憨,而且还粗。

齐妙边应边往门口走,打开院门先看着的是牛车,接着就是眼前黝黑肤色的壮汉。

哟呵,还挺壮实!

点点头,道:“麻烦您了,还特意给送来。”

“不麻烦,不麻烦。你买缸花钱,我赚钱送缸,天经地义”大猛子说完,直接抱口大缸进院。

齐妙照量了一下,放弃。她是根本搬不动,还是算了。这大猛子力气真不小。一会儿的功夫,三口大缸就搬进了院。

站在那里拍拍手,说:“丫头,你爹说你自己住,让我帮你弄好了。你这缸打算放哪儿赶紧说,我给你折腾明白了还得回家吃饭呢。”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哟,是香姐儿啊,你咋回来了?跟主家告假了?”杨二乐闲话家常,还以为她是请假回来探亲。

魏氏恰巧过来,听到杨二乐这话砸了下舌,道:“哎哟我说二乐叔,你还真会说。哪有刚去主家就回来探亲的?”

“呃……”杨二乐挠头,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魏氏也不习外,继续开口道:“二乐叔,现在这丫头不叫梁桂香了,叫齐妙。你得叫人家妙姐儿。”

“妙姐儿?齐妙?主家给换的名儿?”杨二乐一脸惊愕的猜测,瞅着齐妙耸肩的样子,不禁小声有嘟囔着,

“这朱家有毛病啊。换名儿就是了,咋还把姓给给换了?”

“二乐叔,你可真逗啊。都说了,没有那个主家在下人去的第二天就让回家探亲,你咋还这么想呢。”

面对魏氏的揶揄,杨二乐撇嘴。这丫头出了名的大喇叭,还是听她说把。

“二乐叔,我跟你说,其实那梁家老奶根本没把妙姐儿送去大户人家。她是趁着三叔、三婶儿不在家,把妙姐儿给卖了。”

“啊?卖了?死契啊!”杨二乐仍旧一根筋的往下问。气的魏氏直跳脚,一副“你别说话”的表情,继续又说,

“梁家老大不是跟人家推牌九嘛,又输银子了。这次,好像老奶把她老闺女的东西动了,没法子就把她卖去了窑子呗。幸好县太爷及时看见了,不然……”

魏氏巴拉巴拉的将昨日曹氏跟她说的话,添油加醋的重新说了一遍。已经坐上骡子车的齐妙,在听到那席话之后心生佩服。

这个魏氏,绝对的人才!

不仅把老宅的人挖苦一番,还把她的遭遇说的贼惨。杨二乐听了魏氏的话,瞅着齐妙,疼惜的道:

“摊上这么个大爷、奶奶,也是倒了血霉。不过好在丫头你分家了,还换了名、改了姓。以后,别搭理他们,都不个是物。”

齐妙听了点点头,把手里的铜板交给他,说:“二乐叔,车钱。”

“哎,二乐叔能要你钱嘛,快收着。”杨二乐拒绝。孩子遭了这么大的罪,怎么能收她的银子。不过齐妙强硬的塞给他,又指了指一旁看着的魏氏。

杨二乐明白她的意思,食指虚点几下,收了。

魏氏拎着一筐鸡蛋,挨着齐妙坐下。把那篮子鸡蛋小心放好之后,兴冲冲地问道:

“昨晚上自己睡得?怎么样,害怕不?我都听了,没啥动静。不然肯定让你睿达哥去看看。”

果然……

齐妙摇摇头,往旁边靠了靠,说:“嫂子放心,我娘过来陪我睡的,没让我一个人。我娘说了,后每天晚上都过来陪我。”

“哟,到底是亲娘啊。既然三婶儿陪你,那我就放心了。”魏氏嘴上虽然这么说,可齐妙怎么看怎么觉得她在盼望出事一般!

这个魏氏,典型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不一会儿,要去镇上赶集的人都来了。基本上每个人手里都拎着篮子,里面装的跟魏氏一样,全是鸡蛋。农家赶集就是用鸡蛋去换钱。

每次镇上大集,梁家王氏都会派儿媳去镇上,不过今儿倒是没看见。杨二乐又等了一刻钟,便赶着骡子,往太和镇上走。

从七家屯到太和镇,一共十里地,相当于现代的五千米。若是步行,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就可以。齐妙坐在车上,尽量的降低存在感。

即便如此,魏氏这个大喇叭,还是帮她将悲惨遭遇宣传个彻底。农家人虽然爱热闹,不过还都富有正义感。听到王氏将原主卖去窑子,纷纷气的不行。

刘柱子的弟妹刘栓子家的,听到这事儿竟还自责上了。觉得曹氏因为给自家妯娌下奶,才让梁家老太太有机可乘。

看着齐妙,一脸抱歉的表情说:“妙姐儿受苦了。这事儿我们都不知道,真以为你奶把你送大户人家做丫头,像当年你爹那般呢。”

齐妙听了摇头,没有回话。心知要是开口,这话题就没完没了了。倒不如选择沉默,让他们唠叨一会儿、腻烦了,也就没事儿了。

很明显,齐妙想的过于简单。一路上,所有人谈论的话题,全部都围绕着她。小妮子无力扶额,终于明白为何曹氏会跟魏氏说那些话了。

这么多人现在已经知道了,等大家从镇上回去之后,那还不就是……

这样也好,至少让大家都知道,她改名换姓是因为老宅对她不住,而不是因为不孝顺!

铁锤媳妇儿钱氏,突然看着齐妙,纳闷的开口道:“妙姐儿,那你现在去镇上做什么啊?你分出来不是净身出户的吗?怎么三婶儿给你钱了吗?”

这个钱氏,外号包打听,什么都问,跟魏氏一样嘴巴大。但魏氏比她强的地方就是不打听人家事儿。问一嘴你不说就不问了,但这个钱氏不同。

你要是不回答,就自己在那瞎猜,猜来猜去就把自己猜的当成事实往外嘞嘞。齐妙在原主的记忆中搜寻到这点,急忙开口辩解的说:

“看嫂子说的哪里话。我娘跟我爹又没分家,他们怎么可能会有钱给我。”

“那你去镇上干嘛啊?”钱氏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还故意冲她挑了下眉头,又说,“你放心说吧,这车上没外人,不会往外说的。”

呃……

齐妙顿时觉得脑袋上都是乌鸦在飞。钱氏说话……还真是满口胡诌啊!旁人或许不说,但是她自己……

想到这儿,故作无奈的叹口气,看着车里所有人,大大方方的说:

“县太爷夫人看我可怜,所以给了我身上穿的衣服,还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说让我分家之后自己买地,自己生活。他们是父母官,理应为百姓做这些事儿。”

“哎哟哟,咱们县太爷人真好啊。”魏氏由衷地说着。

钱氏听了撇嘴,仔细打量着她的衣服,道:“怪不得这衣服瞅着不一样呢,还以为你穿了你老姑的,没想到是县太爷夫人给的啊。”

“妙姐儿是个有福的啊。县太爷跟夫人这么对她,也是造化啊。”

“是啊,是啊”大家纷纷点头,不停地赞叹李朝阳夫妻俩。

二十两银子,那可不老少啊!县太爷居然给了这么多,看来这丫头日后的生活不用愁了。钱氏兴冲冲的看着齐妙,道:

“妙姐儿,你今年十五了吧。冬月的生日,还没过十五周岁的生日,是不?”

齐妙木然,不理她的话茬。之所以多说了十两银子,主要是因为那副金耳环典当,差不多得有几两,到时候真要有人“帮着”算账,东西银钱冒了,曹氏那边就该有麻烦了。

钱氏见她不回答,又急忙换个话题,问:“那你来镇上干啥啊?买地吗?买地在咱们村儿里正那就可以。”

艾玛,还真是个包打听。

齐妙耸肩,故作委屈的回答着:“分家之后什么都没有,得来镇上买些日常用品。买地……回去再说吧。得先把眼前过明白了。”

“这个梁老憨,外号挺憨厚,办事儿不咋地呢。”

“就是,分家什么都不给,可这情分总得顾忌吧……”

大家议论纷纷,倒是给让这趟车程不寂寞了不到一个小时,骡子车进镇。

一进城门,熙熙攘攘的叫卖声,顿时充实着耳膜。路两旁卖什么的都有。

吃的、用的、观赏的……

刚刚还谈论被卖事情的人们,顿时话锋一转,全都议论鸡蛋是个什么价格。齐妙犹如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一般,看什么都新鲜。

货郎卖的头绳,菜农卖的小菜……

骡子车停在了一个胡同边。杨二乐走到车后,看着大家伙,说:

“咱们还是老规矩啊,未时末回村,过时不候。东西都少买点儿,就这么大的车,买的东西太多可装不下。”

“到时候别说我不拉。那个铁锤家的,说的就是你。上次买那么老多东西,弄得有些人都没地儿坐。”

钱氏听了撇嘴,倒也没吱声。不过面子肯定是挂不住了。

大家纷纷拿着篮子下车,一乌央的朝集市里面走。齐妙没着急走,最后一个下车。来到杨二乐跟前,笑眯眯的说:

“二乐叔,您知道咱这儿镇上哪儿的杂货铺价格便宜、东西还多吗?”

杨二乐正在那给骡子喂草,听到声音转头,看着她愣了一下,说:“哟,你没走呢啊!要去杂货铺?去那边,就那儿,那个叫广益斋的。他们家东西全,价格也公道。”

“好,多谢二乐叔。”齐妙道谢之后,美滋滋的朝他指的方向走。

男人看球,百看不厌;

女人逛街,兴趣盎然。

齐妙喜欢逛街,前世闲暇的时候,特别喜欢去街上溜达。能走六个小时不歇气儿,顶多喝杯奶茶。瞅着路两旁卖的东西,很有兴趣。偶尔上去问一嘴,对这个异世的物价,做个了解。

杨二乐值得广益斋在街中,很好找的位置,看架势应该是这个太和镇的CBD。广益斋旁边的铺子,挂了一个“當”字小木牌。风一吹,随风晃动。

这字儿她认识,古装电视剧里经常看到。没想到得来全不费功夫,杂货铺居然跟当铺在一起。小妮子很高兴,美滋滋的往里面走。

门口的学徒见她进来愣了一下,随后轻咳两声道:“哟,这位姐儿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咱这是万宝轩,广益斋在隔壁呢。”

看得出来,这学徒是以为她要去杂货铺,走错地方了。侧身行礼一下,礼貌有加的说:“多谢小哥儿提醒,我是来当东西的。”

学徒见她礼数有加,忙抱拳一下算作还礼的说:“这样啊,那您里面请。”说着,在前面带路,将齐妙往后堂内领,边走边说……

小说《种田发家:农门婆娘心狠手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