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现已上架,主角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4-27 09: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完整文集》,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现已上架,主角是王动谢秀娘,作者“王动”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王动现在战兵队中只有刀盾兵,长枪兵,火铳兵三个兵种。
在那些老兵中,他们的列队组队,相互撕杀配合,己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每天上午的队列训练后,王动下午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戚家军中考绩军士技艺细分为九等。王动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伍长平起平坐,见了队长,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以后每两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等,可以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三十棍,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一切视军士成绩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队长伍长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王动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王动不急,慢慢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军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自己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王动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王动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王动现在的子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银钱与子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王动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王动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王动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王动正站在韩仲所领的乙队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韩仲,杨通,高史银,钟调阳几人都是围在王动身旁看着。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子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众人都是叫了一声好。
王动现在不敢与戚家军相比,训练鸟铳时,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注意到王动的目光,韩仲也颇为自得,毕竟这鸟铳手是他队上的兵。
王动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但对上王动等人时,却是神情慌乱不安,他紧张地摸着自己的衣角,声音颇为细气,道:“回大人,小的叫钟显才,蔚州人。”
王动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
王动赏了那鸟铳手钟显才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经过自己制定的工匠奖罚制度后,李茂森他们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大大提高了鸟铳的命中率。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以这钟显才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钟才射出一发,别的鸟铳手射击速度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等几步,熟练的射手平时不过是一分钟一发,有些普通的鸟铳手,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能两分钟射出一发就算好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王动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两次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王动很是兴奋,他招来了匠头李茂森,询问他此法可是可行。
李茂森沉思了良久,他拱手道:“大人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
随后他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以小的那些匠工,怕是人手不足。”
王动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
现在靖边堡有居民百户,其中男子两百多口,妇女二百多口,除了一百多的壮年男子外,余者老弱男子与妇女孩童都可使用。他盘算了一会道:“这样吧,在你作坊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李茂森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王动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李茂森道:“大人放心吧,小的一定会管好的。”
……
很快的,李茂森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由那个鸟铳手钟显才试射。
接到任务后,钟显才熟悉了一下这个背在身上的弹药袋,然后按王动说的,进入专注的境界。
他将鸟铳拿在手中,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筒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钟显才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三发左右。余者鸟铳手,熟练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两发左右,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一发是很轻松的。
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还有各队中的鸟铳手也很高兴,各人都希望以后就使用这种定装纸筒弹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动吩咐在匠作坊旁又兴建一个大房间,他也在堡内选了一批老弱与妇女过去帮助李茂森分制弹药,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粮工食,如果干得好干得多的话,同样也都有奖励。
这批新的军工厂工人都很高兴,他们平日家中并不是主要的劳力,眼下却也可以拿到月粮工食,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只见李茂森领着那几个工匠,每人手上都是拿着一根鸟铳,他走到王动面前,喜形于色地对王动道:“大人,小的幸不辱命,经过一个月的打制,终于完成鸟铳六门,特前来向大人复命。”
“哦。”
王动也是非常欢喜,没想到李茂森真的把鸟铳打制出来了,他接过一个工匠递来鸟铳的细看,只见这只鸟铳乌黑厚实,通体都用精铁制成,铳管直长,前后都有准星照门,铳后用螺栓密封,木托略向下弯曲。
估了估重量,就是六、七斤的样子。
王动左看右看,不时拿眼瞄这瞄那,韩仲等人也围了上来,在周边议论纷纷。
李茂森道:“鸟铳长三尺有余,重六斤,铳口可容三钱铅子,装药四钱,共耗铁四十余斤。”
声音颇为感慨,想必打制这几只鸟铳费了他很大的精力。
王动玩弄了良久,看这鸟铳外观还是不错,就不知打起来怎么样,他道:“试射一下吧。”
当下各人找来一块木板,竖立在八十步远的距离上,王动早己从董家庄堡购买了一批铅弹火药火绳,当下一一取来让李茂森试射。
李茂森熟练地从药罐中取出火药,估算用量后,将火药装入铳内,用通条捅实。随后又取出一枚铅子,仍是用通条送入。然后将铳后的火门打开,倒了一些火药入内,最后取出火绳安入龙头,将火绳点燃。
众人都是离他远点,显然鸟铳易炸膛的“美名”是远近皆知,王动也是走得远一些,只有李茂森神情自若。他一手托着铳身,眼睛只是瞄那照星,瞄了一会儿,李茂森扣动板机,“啪”的一声响,白烟冒起,远远的那块木板己是被击碎飞溅。
“好。”
王动赞了一声,众人也是欢声如雷。
李茂森满脸傲色,他亲自将那木板取来让王动检查,王动翻来覆去看了良久,依他与韩朝几人的估算,这种鸟铳在八十步外对没有披甲的敌军杀伤力巨大,对于披甲敌军,如果将他们放近五十步开打,同样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接下来试射其余几门鸟铳,果然门门都是精良,王动非常欢喜,他哈哈大笑道:“好,李匠头你果然不负我所望,我决定奖励你,你们每人赏米一斗,李匠头你再加肉两斤。”
几个工匠都是欢喜,李茂森也是满面笑容地抱拳道:“多谢大人。”
……
王动让李茂森等人再接再厉,而打制好的这六根鸟铳,正好配给每队余下的刀手,此后他们便身兼鸟铳手与长刀手。
再过一些时间就要过年了,从这个腊月起,边塞的明军又要开始例行每年的出塞烧荒,不过在这靖边堡内,王动仍是让那三队战兵每日训练,练得好的,就让他们加餐,练不好的,就要挨打。
看着自己的军队每日成型,王动内心不欢喜那是假的,不过随着年关的逼近,他内心又有了另外一个烦恼,就是自己所剩的银子不多了,眼见买了几次米,又快要没米了。听闻保安各地的物价还是居高不下,粮米一石还是要四两多银子。
这两百多人的吃用,每天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手上这点钱,就算能过年,不过等明年开春后怎么办?没有饭吃,堡内定会人心涣散,为了活命,或许这些军户又会出去成为流民,王动经受不了人口损失,眼下堡内每一户人对他都是宝贵的资源。
在众军户面前,王动乐观,沉稳,是众人的主心骨,只有韩朝几人了解堡内之事,他们的利益都与王动绑在一起,只有王动发达顺利,他们也才有前途富贵。因此王动急,他们同样也急。
这天王动与韩朝、韩仲、杨通、齐天良、钟荣几人商议堡务。
他们这靖边堡,里面除了军户营房外,还粗粗建有一个总旗官厅,当然里面一切都很简陋,此时各人就在厅内议事。
众人商谈,韩朝在旁一直很沉默,忽然他站起来对王动抱拳道:“王头,小的打算去一趟州城,明日便回来。”
王动很奇怪,韩朝去保安州城做什么,他看向韩朝,却发现韩朝一直在躲避他的眼神,王动怔怔地看了他良久,他忽然道:“韩兄弟,你不会是……”
王动摇头道:“那日只是跟你开玩笑,你还当真了?”
齐天良也明白过来,他忙站起来道:“韩兄弟,我与王头真的不是那个意思,你可不要往心里去。”
韩朝道:“我怎么会多想,小的只想为屯堡尽点心力罢了。”
王动平静道:“韩兄弟的心意我王动知道,只是男子汉大丈夫又岂能如此,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你们不必过于担忧。”
对于王动几人的话,韩仲、杨通、钟荣三人听不明白,他们自然不好问韩朝那日发生什么事,只有韩仲悄悄问了韩朝一句,韩朝瞪了他一眼:“多嘴。”
韩仲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便不好再问了。
众人正在说话,忽然有一个军户进来报告,说是拒虏墩的甲长高史银来了。
……
自九月份王动几人与高史银同去董家庄领了告身后,这几个月中,王动便一直没有再见过高史银。听闻他现在高升为拒虏墩甲长了,还与一个州城窑姐打得火热,可说是身在温柔乡中乐不可支。
这高史银也算是与王动等人同死共死过,眼下他来到靖边堡,为了表示欢迎,王动特地吩咐煮了一锅羊肉,并烫上两壶美酒招待他。
此时众人便是坐在厅内,桌上是一锅煮得滚沸的羊肉汤,不时腾腾冒着热气香味,旁边还有一个烧得通红的炉火,上面滋滋的烫着热酒,众人随意而坐,这种天寒地冻的鬼天气,在屋内吃着热汤,吸溜着热烫的美酒,分外舒服。
“娘的,这鬼天气,冷得紧,还是这里舒袒。”
高史银大口喝着热汤,那酒只往口中倒,一边拿筷子只是到锅里挑肉吃,他身上裹着厚厚的皮袄,脑袋上也是戴个厚厚的皮帽,原本脖子上还围着皮毛,不过喝了点酒,热气上来,他干脆把脖子上的围皮扯了。
韩仲看着高史银道:“高蛮子,这段时日过得怎么样?听说你撘上一个鲜润俊俏的娘们?你家伙过得春风得意啊。”
高史银猛然将碗往桌上一放,里面的肉汤都洒了出来,他叫道:“不要提那娘们了,人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这话还真没说错,我一没银钱,她的脸就翻得比书还快。”
他脸上横肉都在抖动,似乎想起某些让他恨极了的事。
韩仲目瞪口呆,他叫道:“你没银钱了?我记得那日你可是分了一百多两银子,一百多两啊,这么快你就花完了?”
他不可相信地道:“难道你那些银子都花在那女人身上,她那么会使钱?还是她下面镶黄金了?”
高史银长长地叹了口气,有些颓废地坐在椅子上。
王动双手握着汤碗暖手,听了二人的话,他只是摇头,余者各人也是一样摇头。
韩朝道:“高蛮子,你没银钱了,你打算怎么办?”
高史银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王动一眼,只是低头不语。他与王动关系颇为奇怪,似乎想向王动低头,却怎么也拉不下那个脸面。
王动笑了笑,提起酒壶给他眼前的杯子续满,道:“高兄弟,不嫌弃我这屯堡简陋的话,便在这里住些时日吧。只是你的烟墩怎么办?你可是一墩之首。”
高史银大喜,他搓着手,只是向王动感谢,他道:“王头不用担心,墩内有人看着呢,再说这天寒地冻的,也出不了什么事。”
他努力向王动展出笑容,不过他满脸横肉的样子,那笑容怎么也温和不起来。
半响,他似乎想起什么,他讨好地向王动道:“王头,你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王动淡淡地说了一声,他喝了口小酒,又夹了一块羊肉丢进嘴里慢慢嚼着。
高史银神秘地道:“昨晚方家沟被屠了,听闻是西山那帮匪徒做的好事,整个村的老弱妇孺无一幸免,真是惨啊。”
“什么?”
众人都是震动,王动更是震惊,那方家沟与易庄还有辛庄都是桑干里的村落之一,不过不比辛庄,那方家沟与易庄只是两个小小的村子,住的人户不多,村外面的围墙也颇为低矮,没想到临近年关,他们却是遭了匪难。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