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和尚一手拿着烛,一手提着买来的香烛,回到了灵隐寺对面的天王殿。
他将烛放在供台上,又将普通的香烛放在角落,坐在了供台,前呆呆的看着烛。
在哑舍看到烛的第一眼,他便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这香烛在呼唤他一样。
虽然面前的这只相处与自己平日里点的相处并无差异,唯一的不同也不过是缺了一角,但他却隐约觉得这香烛与其他香烛之比有种不同之处。
想到这儿,小和尚抬起头,凝视着烛燃起的那一缕清烟,既熟悉,又安心,好像自己许多年前就经常这么做。
不过,小和尚低下了头,闭上了眼睛。
明天,这只香烛就该熄了吧。
鸟鸣声声,余音袅袅,寺里的钟声阵阵回响,小和尚睁开了眼睛,发现面前的香烛丝毫没有变短。
“怎么回事?”
小和尚飞快的站起,瞪大了双眼,只见香烛的长度与昨天一模一样。
是我记错了吗?
小和尚挠了挠头,绕着供桌转了一圈,首到看见烛底下的缺口,才确信这就是自己昨天从哑舍那里拿回来的那只香烛。
这香烛绝非凡品!
小和尚心里想到。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和尚仍旧在灵隐寺供奉着香火。
果真如老板所说的那样,只要待在烛的旁边,心绪便一下子宁静了下来,注意力也提高了不少,一些晦涩难懂的佛经也变得简单了许多。
于是他向师兄们借了许多的佛经,每天便坐在大殿中读着佛经。
只是……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
他还发现了这只香烛的许多不凡之处:清晨的潮气再重,而香烛却依旧燃着;前来供奉的香客带来的顽童,怎么都吹不灭香烛上的火焰,连让火花晃动一下都不行。
也许这只香烛永远也不会熄灭吧,小和尚心想。
小和尚出名了。
方丈发现了小和尚每日坐在大典中诵读佛经,在对佛经的理解上也进步神速,向弟子们讲佛石夸赞了小河上的前程,于是便有人去与小和尚讨论佛经,小和尚身边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他也成为了师弟们崇拜的对象,每日都有师弟来向他请教向上,总觉得这一幕十分熟悉,似乎在许久之前就发生过一样,不过……他盯着香竹散发出青烟出神。
似乎,少了什么东西……似乎,少了个重要的人……春去秋来,日月更替,转瞬间便到了秋天。
小和尚身边的那群师弟早己散去,大殿内又恢复了以往的冷清,只剩下依旧燃着的烛和小和尚。
小和尚早己习惯了这般冷清的环境,像往常那般一个人坐在大厅里默默的背记着佛,偶尔停下来盯着香烛上方的清烟出神天色渐晚,大殿内一片漆黑,只有供台上的香烛散发着微弱的火光,小和尚手里捧着金刚经,口中念念有词:“若以色见我,以应声求我,是……是……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真是的,是谁连金刚经都背不好,还把我吵醒了”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嗔怒道,小和尚左右环顾,什么人也没有,“是我的错觉吗?
小让自言自语道才不是错觉呢!”
娇滴滴的声音再次响起,小和尚抬起头,发现香烛上方的清烟缓缓凝成一个女子的模样,长发如瀑,美目如杏,一张完美无瑕的脸上带着些许因被吵醒而生出的怒气,却让这张脸更加生动;身着一套华贵的华服,双手插在腰间,倒显得十分可爱,下半身却是阵阵青烟,倒是让她有了种出尘的气质,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右臂的袖子少了一截,像是被人撕坏了一般。
小和尚呆呆的望着烛,嘴巴微张,却说不出话,也忘记了惊讶。
眼前的女子与脑海中某个模糊的影像渐渐重叠,还未等小和尚回过神来,便听见一声惊呼:“木头脑袋”
小说《哑舍续传》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