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青云沈大的现代都市小说《农门状元路优质全文》,由网络作家“鱼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农门状元路》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沈青云沈大是作者“鱼素”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钱掌柜带到了后厨,还让钱掌柜尝了豆豉炒肉。钱掌柜吃了几口,当下二话不说,对胖哥道:“炒一道,辣味重点,送去天字号包厢。”天字号包厢,一般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李勇对悦来楼还算熟悉,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天字号今天的客......
《农门状元路优质全文》精彩片段
李勇到了县城,直奔悦来楼后门,敲了敲门,对着开门的伙计笑脸相迎,塞了几个铜板。
伙计拿到好处,进去了,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人。
这是一个很胖的男人,头上扎着布襟。
李勇亲热凑了上去,“胖哥,我搞到一种新的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
胖哥是悦来楼的大厨,之前李勇在城里当过一段时间的伙计,一来二去之下认识的,两人合得来,称兄道弟。
这也是李勇为什么突然对豆豉动心的原因,有门道,自然要利用起来,可惜爹娘不信他,磨破嘴皮子只要到两百文。
要是手里宽裕,他把沈家的豆豉全部买下来,再卖出去,不愁没钱。
胖哥:“哦?是啥东西?我看看。”
李勇拿出豆豉,打开,一股臭香味弥漫出来。
“胖哥,叫豆豉,怎么炒都好吃,你是大厨,做菜你是行家,要不炒一盘试试?”
胖哥随手捡了一颗,丢进嘴里,那股臭香味更浓了,吃完之后,口齿都是这股味道。
胖哥喜欢这股味,当即认定这是好东西,把李勇带进了后厨。
胖哥把豆豉洗了,厨房里什么食材都有,一道小炒肉放入豆豉,那股香味就出来了。
“什么味道,好香啊。”
厨房里的其他人全都凑了过来,看着刚出盘的炒肉,里面有黑黑的东西,像豆子。
李勇闻着香味,心里更有底了,主动盛了一碗白米饭,送到胖哥面前。
“胖哥,你吃一口,绝对包你满意。”
胖哥也不客气,夹了一大筷子,混着白米饭大口大口吃起来。
其他人包括李勇在内,全都盯着他。
胖哥不一会儿就干完了一碗饭,还想再吃一碗,被李勇按住了手。
“胖哥,咱们聊正事。”
“勇子,你这是想卖给我?”胖哥哪里看不出他的意思。
李勇嘿嘿笑了两声,在他耳边小声道:“胖哥,有钱大家一起赚,你全买了,锅铲几碰,悦来楼一道菜卖出去,那价钱就是你们说了算,回头兄弟我请你喝酒,咋样?”
胖哥想了下,低声道:“价钱咋样?”
“都是兄弟,我不跟你见外,实话告诉你,我买的十二文钱一斤,卖给你们十五文,兄弟我来来回回跑腿,也要拿点辛苦钱。”
胖哥皱了皱眉,十五文一斤,和炒肉一起炒,只能炒三盘,要是光炒豆豉,一盘起码要半斤。
李勇一看胖哥这神情,就知道他在琢磨,忍不住在一旁怂恿道:“胖哥,我拿你当亲哥才把买价都告诉你了,要换成别人,我不卖个十八文我都不姓李。”
胖哥点了点头,对李勇的话信了,不过钱掌柜今天在,必须跟他说一下情况。
很快,胖哥就把钱掌柜带到了后厨,还让钱掌柜尝了豆豉炒肉。
钱掌柜吃了几口,当下二话不说,对胖哥道:“炒一道,辣味重点,送去天字号包厢。”
天字号包厢,一般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李勇对悦来楼还算熟悉,看来钱掌柜是为了招待贵客。
他很有眼色上前,“钱掌柜,我拿了二十斤来,要全留下吗?”
钱掌柜没空管这些琐事,对胖哥道:“你看着办吧。”
天字号今天的客人是孙县令,也不知道孙大人遇到了什么事,端上去的那些菜不合胃口,还说悦来楼厨艺不行,以后都不来了之类的话。
要是孙大人不来悦来楼,那些员外富商们,恐怕也不会来光顾,那悦来楼在墉县算是做到头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孙大人留下,用最快度的速度把豆豉炒肉亲自端了上去。
孙大人已经站起身,不耐烦挥手,刚要把钱掌柜赶走,一股香味钻入鼻孔。
他的视线一下子就落到了钱掌柜手里,“这是什么菜?”
钱掌柜一喜,急忙迎上去,殷切的招待孙大人。
天字号包厢的事后厨一无所知,胖哥还在忙碌,酒楼里出了新样式的菜,会主动端给客人尝鲜,一般三天之后,通过客人的评价,再决定新菜式入不入菜单。
很快,悦来楼客人们的桌子上都有了豆豉,等钱掌柜出来,就看见了客人们吃的津津有味。
他过去和客人们交谈了几句,这才回后厨。
钱掌柜来到胖哥身边,看到了还没走的李勇。
“这豆豉你还有多少?”
李勇大喜,急忙上前,恭敬道:“要多少有多少。”
钱掌柜看着他,眼睛一眯,想要从他脸上看出来点什么。
李勇是个很圆滑的人,能身无分文的时候混到酒喝,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面对钱掌柜的注视,做出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
李勇从悦来楼出来,四周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自己,高兴地蹦起来。
“发了发了。”
他和钱掌柜达成了合作,以十四文的价格,每天给悦来楼送五十斤豆豉,当然,这只是初步合作,要是悦来楼不需要这么多量,他就不需要送这么多。
要是悦来楼的量大,也全都从他这里买。
李勇不甘心就卖悦来楼一家,墉县还有几家大酒楼,豆豉今天已经在悦来楼露面,等到明天,他就可以去其他几家酒楼谈生意。
李勇不敢在城里耽搁太久,第一时间回了村,拿到卖来的钱,说服父母,还有三哥哥哥,凑到了一些钱。
李勇再次登沈家门,拿出钱,要了五百斤豆豉。
沈老头记住沈青云说的话,保证了低价,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一副自己亏了的模样,卖给李勇七文钱一斤。
生意谈成之后,沈老头拿来字据,双方按手印,一手交货一手交钱。
沈青云在旁边看着,没有插一句话。
陈氏热情送走李勇,关上院门,走路都要飘起来了。
“三两五百文,三两五百文啊。”陈氏激动道,“一天就买了这么多钱,咱们狗蛋读书有钱了。”
沈青云等到老两口乐完之后,提醒道:“爹,娘,五百斤卖出去,咱们家豆豉只剩下一点点了,需要做豆豉了,不然等勇哥下次来买,咱们家就拿不出东西了。”
人群中的陈氏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急忙喊道:“狗蛋,你快回家去。”
沈青云已经走到陈氏身边,颤抖着手,想要去碰沈大。
突然一只手抓住他,正是陈氏。
“娘,大哥他……”沈青云轻声问道。
“呜呜呜……”陈氏哭得更伤心了,“老天爷啊,为什么要怎么对我,老天爷啊……老天爷……”
陈氏哭晕过去了。
后面赶来的大嫂云氏,也哭晕了。
沈老头强忍着悲痛,把沈大的尸体抬回了家。
沈老头看了眼幺儿子,除了偷偷擦眼泪,没有大哭大闹。
沈大还不到四十岁,这个尴尬的年纪去世,无法像正常老人那样埋到光线好的后山坡,只能往阴暗处的阴沟山背面埋,那边大多都是惨死鬼。
连续三天,沈家都是哭声。
天气热,尸体无法停放太久,在村里人帮忙下,沈大埋到了阴沟山。
沈老头当着一大家子的面,哑着声音道:“老大死的惨,我们家没权没势,无法跟他们斗,以后谁都不许再提起这事,都记住了吗?”
一时之间,没人作声。
沈青云暗自捏紧了拳头,正如沈老头所说,沈大绝对不是斗殴身亡,那么和气的一个汉子,在村里都没跟人红过脸,怎么会跟人打架,并且还身亡了!
沈大的尸体他悄悄看过了,身上全是伤,明显是被人殴打,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陈氏没忍住,带着哭腔道:“老大命不好,活着的时候没享过一天福,死了还要遭受这样的屈辱,老天爷要惩罚就惩罚我,呜呜呜……”
沈青云忍不住别过脸,用力狠狠抹了一把。
沈老头低着头,看不清他的脸,只能听到他沙哑的声音:“不在外面提,可我们都要记得,你们的爹和大哥是被人害死的!”
这句话点燃了众人的悲伤,屋里又响起了低低地啜泣。
沈老头看向沈青云,眼中是从未有过的坚定。
“狗蛋。”
“爹?”
“跪下。”
沈青云愣了一下,随即听话地跪在了沈老头面前。
沈老头继续说道:“老大没了,可我们沈家不能这样完了,我打算送狗蛋去读书。”
陈氏瞪大眼,嘴皮子颤抖:“孩子他爹,你这是想……”
“没错,狗蛋聪明,要是能考中,将来就是官老爷,到时候老大的仇自然能报,若是……考不中,读书识字,将来不用在地里刨食,也是一条出路,咱们沈家,就狗蛋这颗独苗了!”
云氏突然跪在了沈青云身边,冲着他磕了个头,“小叔,只要你能替孩子他爹报仇,我这辈子就算是当牛做马也愿意供你读书,大妹你们几个,快来给你们小叔跪下,磕头。”
五个丫头,全都听话跪了下来,朝着沈青云磕头。
沈青云性子散漫,来到这里好几年了,虽然知道读书是条好出路,也从来没想过读书。
一来是沈家太穷了,劳动力少,张着嘴巴吃的孩子不少,二来,他不想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牺牲上。
这一刻,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一双双带着期盼的眼睛望着他。
不过是片刻功夫,沈青云已经想明白了。
“爹,娘,大嫂,你们放心,我一定好好用功,考取功名,为大哥报仇。”
沈老头扶起他,一把抱住:“儿啊,光宗耀祖,为你大哥报仇,全靠你了。”
沈老头短短几天仿佛老了十多岁,脸上满是皱纹。
***
“娘,真的要供小叔读书?”
大妹关上房门,走到云氏身边,小声地问。
“刚才你不都听到了?你爷奶都决定了,还能有假。”
“可小叔那样……”大妹实在不知道怎么形容,憋了半天,道:“小叔调皮捣蛋还行,读书得要聪明人,小叔怎么看都不是这块料。”
云氏沉默片刻,小声说道:“沈家男丁单薄,跟人争点啥都争不赢,别人家兄弟多,可你们就只有这个小叔,将来你们出嫁了,娘家不得力,受委屈了都没人撑腰,要是你们小叔是读书人,别人就得掂量掂量了。”
云氏很清醒,男人死了,将来要依靠的就是这个小叔子,要是她跳出来唱反调,惹得公婆不快,在沈家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男人死了,她更得为闺女们,为自己打算。
至于狗蛋会不会读书,其实没多大关系,只要能识个字,当个账房就行了。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陈氏。
别看她一口一个幺儿子,儿子什么样她心里门儿清,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坐都坐不住,哪里安得下心考取功名。
之所以赞同男人的做法,还是想让幺儿子一辈子轻松,不用干什么苦力活,等到了年纪,给他找个媳妇,他们帮扶着,这辈子不用吃什么苦。
唯一对沈青云充满信心的只有沈老头,他知道儿子很聪明,学什么都快。
次日,沈老头带着沈青云去了邻村,小岭村。
村里有个老秀才,多年考不中,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只能靠收束脩糊口。
张秀才须发全白,身穿青布长衫,看起来严格的老人。
“张爷爷好。” 一进屋,沈青云就主动打招呼。
张秀才看到沈青云,眼眸微眯。
来他这里的学生,无一不是低着头,大气不敢出,这小子倒是跟其他人不一样。
沈老头拘谨地弯着腰,下意识把出汗的手心在衣裳两侧上擦拭,恭敬道:“我家狗蛋八岁了,想送到您这里识字,还望老先生收下。”
张秀才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抚了抚胡须,问道:“识字吗?”
沈老头更加拘谨了,磕磕巴巴解释:“我家狗蛋特别聪明,东西一学就会,只不过家里没条件,孩子平时帮着干活下地,哪里识得什么字。”
张秀才点了点头,送到他这里来的情况大多差不多,只需要识一些字,将来当个账房先生。
沈青云看着张秀才,不料他突然看过来,四目相对。
他冲着张秀才一笑。
张秀才看着沈青云,目光清澈,风度豪爽,满意的点了点头,想了想,道:“我看这小子机灵,是个读书料。”
沈老头大喜。
“取名字了吗?”
“狗蛋。”
张秀才蹙眉,沉吟想了下,“不如叫青云,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沈青云心中诧异。
居然跟他上辈子的名字一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