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畅销巨著最狂公子

畅销巨著最狂公子

堵上西楼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傅小官董书兰是军事历史《最狂公子》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堵上西楼”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主角:傅小官董书兰   更新:2024-06-03 01: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巨著最狂公子》,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傅小官董书兰是军事历史《最狂公子》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堵上西楼”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畅销巨著最狂公子》精彩片段


大雨倾盆,有雷声阵阵。

这才申时,天色却已经暗如黑夜。

董书兰的闺房里已亮起了灯,她静坐于窗前,手里拿着一封信和一叠书稿。

她的脸上荡漾起一抹笑容,捋了捋耳际的发丝,有些忐忑的将信打开来。

果然是他所写的,因为这字天下独一无二。

“董姑娘

见信好!

我不知道多久你能收到这封信,想来临江距上京路途遥远,心里担心那些酒可别一路颠簸坏了。

六月初一,也就是我给你寄出这封信的当天,十八里巷子人山人海,只为买到香泉和天醇这两种酒。

那场面不是我亲眼所见,因为我并没有去,倒不是因为繁忙,而是我知道这两种酒一定很好卖。”

这人脸皮还挺厚的,董书兰轻咬嘴唇心里想着。

“幸亏我提前将要送你的酒拿回了家,否则,你估计得等后面一批了,这是诚信问题,既然我答应了你,肯定就会做到。”

算你还有点良心。

“你说我这字得要多练练,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对,所以就干脆写了点东西,你姑且认为是小说,当然是我瞎编的,不过我觉得故事还可以,完成了六个章回,顺便也寄给你看看,不是要你提什么意见,主要是练字,我觉得这字稍好了一些。”

这人还写起书来了?

“我爹来了,就写到这吧,怕他进来看见,以为我和你在谈恋爱产生了误会。”

“傅小官,六月初一。”

董书兰的脸顿时红了,这人,哪有这样说话的,如果不是了解他,只怕又会以为这人轻佻了。

她羞怯的将信收起,稳了稳神,这才将那一包书稿打开,上面有单独的一张纸,写着几个大字:此为原稿,看后退回!

她顿时笑了起来,这人真有趣得很,谁还给你烧了不成。

且看看这人写的是什么文章。

红楼一梦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远古时候,天崩地裂,混沌初开……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彩色石头,剩下了一块没有用,被遗弃在青埂峰下……”

故事就是这么开始,这一开始便无法停下,董书兰的心神很快便沉了进去,并再也无法自拔。

一回看完,她抬眼眺望窗外,闪电撕裂天穹,居然那样美丽。

她想要喝酒,于是起身将那箱子打开,红色的瓶身描绘着金黄色的兰,很是漂亮。瓶身上写着八个大字:稀世珍酿,西山天醇,下面是几个小字:四十二度。

她想起这人那晚去临江书院求了秦爷爷的墨宝,便是这些字。

将那瓶塞打开,一股酒香扑鼻。

她拿着酒瓶坐在了书桌前,一边喝酒一边看书,浑然没有注意九公主虞问筠此刻在小旗的带领下走了进来,就站在她的身后。

……

临江月朗星稀,一盏灯笼挂在榕树上,傅小官坐在树下,手里也拿着一封信。

这是董书兰的来信,信纸上有幽香萦鼻。

“傅公子

见信好!

临江一别转眼便是多日,不知傅公子是否又有佳作传世。

西山琼浆我已送去了宫里,宫里对此酒很满意,长公主吩咐我问问你,此酒作价几何?宫里的意思是价格如果可以,这酒就列为皇室贡品,那么此酒公子就不要在外间售卖了。

对于格物我是不懂的,但对你所提起的香皂香水等物我很有兴趣,我想着你这些产品做出来,总是要售卖的,不知道傅公子有没有计划入金陵,毕竟上京这处的市场比之临江大了许多。

如果公子有意入京,我倒是可以帮上一点小忙。当然,这是公子所要决定之事,我仅是建议。”

“听闻九公主殿下去了临江,我有些担心。我回金陵之后与她说起过你的事,我没料到她会对你的事上心,这怨我,如果她有做出对你不利的事,还请你担待一二。”

“你送我的那首词我很喜欢,从未曾给别人看过。”

“今日与我大哥对弈,我走了神,也知道了你曾和秦爷爷说过的那句话要入圣学,这很好,我听闻很欢喜。”

“我大哥又来了,就写到这里,怕他进来看见,误会便更深了。”

“书兰于六月初一。”

傅小官笑了起来,这封信的前面挺正常的,但后面却写的有些乱。

金陵肯定是要去的,但不是现在,现在的重心在临江,更准确的说在下村。

至于九公主殿下来了临江,他是没有上心的,毕竟那是公主殿下,他不过一介草民,彼此相去甚远。

只是这殿下对自己上了心……如果殿下召唤,那就肯定得去,到时候再看吧。

将信收好,傅小官盘膝而坐,继续他的练功之旅。

……

“这就是他所著的书?”虞问筠也拧着一瓶酒,自然是那箱子里取的天醇。

董书兰瞪了虞问筠一眼,心想这么大的雨,你来干啥?

两人自幼一起长大,在私下里都颇为随意,虞问筠也不客气的瞪了董书兰一眼,又道:“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这是他写的?就他那破字,这世上就没第二人。”

董书兰倒是有些诧异,问道:“你见过他写的字?”

虞问筠从袖子里摸出了一张纸,丢给了董书兰。

“自己看去。”

这正是傅小官所作的那首诗。

醉今宵

今夜星辰今夜风,画楼西畔上林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董书兰芳心乱颤,满眼桃花。

“他……写得真好!”

“看你那花痴的模样。”虞问筠拧着瓶子喝了一口,一声叹息,望着窗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说,这就是写与你的。”

“啊……当真?”

“我还骗你不成,他人没去,诗是他那丫环带去的,第二天我去见过他了,不过他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没有问起我的名字,他也不知道我是谁。”

“那殿下以为,他这人究竟如何?”

“呵呵,还给我正经起来了,想听实话?”

“嗯。”

“我若下手给你抢了,你会不会埋怨我啊?”

“看把你吓的,不过……我觉得你俩这事麻烦不小!”

小说《最狂公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日子如那山涧幽泉,波澜不惊。

傅小官给董书兰回了信,说肯定会去金陵,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董书兰也给傅小官写了信,言道红楼一梦写得极好,后面的章回何时才能看到,能否快一点,因为这是宫中在催了。

董书兰还提到一个主意,出书,两人合作来操作这件事情,当然是由傅小官来写,董书兰去找书局印刷销售,按照董书兰的分析,这本书肯定会大卖,尤其是那些大家闺秀。

对此傅小官表示赞同,提出五五分账,被董书兰驳回,改为了三七分账,董书兰占三成,傅小官占七成。

自始至终,董书兰没有告诉傅小官九公主曾经到过傅府,还和她座谈了许久。

傅小官也将九公主来临江这事忘记,每日里打拳跑步练功写红楼一梦,忙碌却又充实,如此这般转眼到了七月。

西山别院送来消息,稻田里的稻谷要开始扬花了,后山溶洞里的灰石已正式开采,新买的那片地,地基的整理也已经完成,等着少爷接下来的安排。

傅小官在临江傅府给董书兰写了最后一封信,信里说道即将启程去西山别院,会在那里呆较长的一段时间。以后再有书信,请寄往西山别院。随信而去的,是红楼一梦最新的两个章回。

因为此次去西山别院所呆的时日较长,所以春秀需要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一些,当然这不是傅小官要去考虑的事,他此刻坐在凉亭里,回忆着关于水稻杂交的事情。

前世虽然在农村长大,插秧收谷他是懂的,可育种这等太高级的玩意儿,他仅仅是长大之后在报纸或者书上偶有看见。

不甚详细,也不甚清晰,记得那名字叫三系杂交水稻,首先要找到原始的雄性不孕株,这玩意最为麻烦也最为关键。

至于下一步,傅小官也不知道啊,反正如果能找到这玩意儿,再给它授粉瞧瞧,这事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搞定的,去了下村,找些有经验的农人,他们估计比自己还专业一点。

放下这事,他正准备出门去和秦老道别,却看见傅大官一脸乐呵的走了进来,跟在傅大官身后的是一个中年妇人,衣着艳丽,脸上光鲜。

“儿啊,为父有件事情和你商量,来,先坐下。”

傅大官指了指那妇人,又道:“这是钱婶,钱婶请坐,这便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傅小官。”

傅小官一脸懵逼的坐下,问道:“啥事?”

“咳咳,是这样,我儿你也年纪不小了,为父想着为你寻一门亲事,便委托了钱婶,钱婶你来说说。”

那妇人仔细的端详了一会傅小官,手中红绢一挥,笑道:“傅少爷果然一表人才,还满腹经纶,傅老爷这是生了个好儿子呢。”

顿了顿,她又道:“傅家家财万贯,傅公子如今名扬临江,这一般人家的女子老婆子我是不敢说给傅公子的,不过,最近正好有物色到一大户人家的小姐,年芳十四,虽未及笄却也长开了。关键是这户人家与你傅家门当户对,那小姐老婆子我也见过,知书达理,温柔贤惠,与傅公子可是绝配,以后定然琴瑟和鸣儿孙满堂。”

傅小官一脑门黑线,老爹这又是闹哪样?

自己才十六岁过半,对方才十四岁——这特么放在前世才读初中!这就琴瑟和鸣还儿孙满堂了?

他愕然的看着那妇人,然后便笑了起来。

这笑容看在傅大官的眼里,儿子这是欢喜的,这事儿估计成了。

那钱婶也是如此想的,所以她脸上灿烂的如一朵花,她拍了拍傅小官搁在桌上的手,神秘兮兮的低声说道:“傅公子,那便是张记家的幼女,粮商张记,入了皇商的那位,这小姐可是正房所出,张家家主的掌上明珠啊。”

她收回手,转头对傅大官说道:“你看,这是不是门当户对?你家是临江首富,那张家也是临江大贾。她那哥哥是临江四大才子之首的张文翰,如今去了上京参加秋闱,是要中状元的。这小姐在这样的人家长大,以后入了你傅家的门,把你这偌大的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她叫什么名字?”傅小官好奇的问道。

“张沛儿,这小姐虽未及笄,可去张府提亲的人已是不少,傅公子可得趁早,别被别人先登了。”

“你有没有问问她愿不愿意?”

“她是愿意的……”钱婶的话脱口而出,然后讪讪一笑,“老婆子认为她是愿意的,毕竟傅公子如今一改以往形象,被许多学子们认为是临江才子之首,再加上傅公子弄出的那两种酒,这不正是这样的女子所倾慕的对象么。”

这事儿的真实情况是,张沛儿看上了傅小官,其实如今临江许多大户人家待字闺中的小姐都看上了傅小官。

那一首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捕获了许多少女的芳心。

如若是以往臭名昭著的傅小官,她们当然是避之不及的,可如今人家浪子回头了呀,又是诗又是词又展现出了惊人的营商天赋,还从不去沾花惹草,甚至许多日子连门都没有出——傅府外是有人看着的,如此优秀的男子,那肯定是要抢的。

如果傅小官外出,免不得会碰上数起偶遇,可傅小官偏偏宅在了家里,这让许多坐在轿子里默默期待的姑娘们大失所望。

张沛儿也不例外,她对父亲提起,张之策思量了一宿,没有反对。

张家与傅家经营的生意不同,本没冲突,两家之间也并无矛盾,张之策和傅大官偶尔还会因为某些原因聚在一起喝两杯。

而今傅家那小子好像真的成器了,虽然傅家齐氏有了身孕,但傅小官此后家主的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如果女儿真能嫁入傅家,倒也是一桩美好姻缘。

所以张之策先找了钱婶,而傅大官也偶然遇见了钱婶。

傅小官坐直了身子,笑道:“如果我不愿意呢?”

小说《最狂公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细雨无事闲敲窗。

傅家后院的那栋小楼的二楼上,墨竹磨着墨,傅彦年没有提笔。

这些日子关于余福记的事情,前期所有的准备他已经全部布置了下去,一切也基本在他的计划中运行,那些广告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人像他这样宣传。

新奇的东西当然更引人注目,现在的临江城许多人所谈论的话题便是两个。

其一是余福记那号称能够与添香比肩,有当代大儒秦老题名的酒。

其二却是傅府傅彦年这个人。

傅彦年在五月初五所作的两首词,经过怡红楼花魁樊朵儿的嘴儿唱出,再经由临江剩下的三大才子的一番推波助澜,这两首词已经如日中天,成了大户人家那些小姐们在闺房里天天讨论的话题,也成了临江无数学子们时常吟诵作为对比的经典,而傅彦年江南第四才子的名头,便这样在临江响亮了起来。

傅彦年!

那个临江城的毒瘤,不学无术的纨绔,他居然能够作出如此惊艳的两首词!

他居然能够成为临江第四才子!

显然,在临江人的心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人们谈论着,基本都是几声呵呵,觉得那不过是个笑话,估计是傅府为了洗去自身的一些铜臭,请了某个大家作了两首词,一番操作让傅彦年出名而已。

傅彦年听闻之后也是呵呵两声,不以为意。

人们大多数时候是希望别人好的,但有一条,不能比自己好。

如果比自己好,那背后肯定就有某种阴谋,那就会变成敌视,便会提高防范,便会觉得别人的好肯定是假的。

所以,傅彦年这才子之名,当然名不符实。

此点,已经在临江学子们的心中牢固的竖立了起来。

半山书院决定召开一次诗会,请临江第四才子参加,但傅彦年并没有去。

柳景行邀约了另外两个才子和数名临江有名的学子在怡红楼小聚,柳景行亲自来傅府请傅彦年参加,他还是没有去。

他为什么不去?

当然是不敢!

如此这般,更是坐实了傅彦年胸无半点墨,抄袭别人诗词的事实。

这样的无耻的一个人,他居然说余福记的天醇酒能够与添香比肩,居然说大儒秦老亲笔题名——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龌龊的手段欺骗了秦老,到时候必须去买一点天醇,在临江书院的诗会上,彻底的揭开傅彦年的小人嘴脸!

傅彦年看着窗外的细雨,那张清秀的脸蛋上露出了笑意。

哥……当然是抄的啊!

“少爷,这样下去,会坏了你的名声。”墨竹是很担心的。

这个年代名声很重要,如果名声坏了,以后可是寸步难行。

可傅彦年对此并无反应,“秀儿,别急,让子弹飞一会。”

“子弹?”

“额,弓箭……不说这个了,我让你派人送去西山别院给刘师傅的信,送出去了没有?”

“想来刘师傅已经收到了……少爷,这事儿很重要?”

傅彦年点了点头,提起笔来饱蘸墨水,在纸上落下了四个字:

红楼一梦。

这毛笔字需要好生练练了,拿什么练?抄四书五经那是不可能的,太晦涩,好多地方还看不懂。

所以,他决定重写红楼梦。

这活儿许许多多的穿越者都干过,产生的效果非常好,傅彦年当然也想试试。

但他没法像别人那样默写出来,因为他看红楼梦仅仅是看过,还是在每次任务完成之后那并不多的闲暇时间里。

所以他大致记得故事如何,甚至连里面的许多配角都忘记了,但这不妨碍他以此为蓝本,重新翻写一遍。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远古时候,天崩地裂,混沌初开……女娲补天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彩色石头,剩下了一块没有用,被遗弃在青埂峰下……”

墨竹安静的看着,少爷写字的模样真好看,可是,少爷的字,还是那么丑的。

这红楼一梦……是啥?

难道是少爷要著书了?

那些难看的字一个个落在了纸上,傅彦年偶尔停笔思量,然后写下一段,偶尔蹙眉搁笔,去廊间走走,神色严肃,然后又回来写几段。

如此这般,雨渐浓,天将晚,墨已尽。

墨竹掌灯,再磨墨,然后看了看傅彦年的背影,悄然离开去了厨房吩咐新来的厨子丫头做几样好菜。

傅彦年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写着,花了足足三个时辰,才磕磕碰碰的写完了第二回: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这活儿……不是那么容易啊。

原本拿枪的手现在握笔,实在有些难为情。何况原本故事里的情节本就不是太深刻,这翻写起来比他所想象的难上了许多。

好在自己这个小地主衣食无忧,多花些时日慢慢写慢慢改,写出来大致也偏差不了多少。

傅彦年放下笔,才发现已经华灯初上了。

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腕,看了看那一溜儿排开的纸,和那些纸上蝌蚪一般的字,顿时又觉得有一种满足感——无论如何,这字总是写下了不少的,虽然丑了一点。

走到廊坊,雨帘如幕,天地间清新一片。

远方有人走了过来,却是他爹傅海锋。

父子二人在小院的小餐厅里坐下,“今日中午,与临江三大粮商的家主坐了坐。他们再次提起我儿之文采,却没有前些日子那般赞美羡慕。为父观之,一个个脸上都有些怀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啊。”

傅彦年扒拉着饭菜,笑道:“这种小事,何必计较。”

“这可不是小事。”

“爹,姨娘身子可好?”

“好着呢……咱们现在说的是你的事情。”

“你要让姨娘多走动,保持愉悦的心情,甚至……你可以带姨娘去西山别院住些日子。”

傅海锋看着傅彦年,傅彦年有些不好意思。

“好吧好吧,不就是作诗嘛,这破事儿……真烦人啊!”

傅海锋笑了起来,乐呵道:“我就知道我儿是有真本事的,六月初一晚,亲王府上林洲园林。这是请柬,收好。”

小说《最狂公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董书兰一行一路未曾停留,她们于午时抵达了西山别院。

傅大官听到外院侍卫的传报沉默了数息,那双小眼睛滴溜溜的转了数圈,才起身走了出去。

这小妮子,厉害!

以董书兰的身份,她只需要派人来一趟,傅大官就得赶回临江去面见。

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亲自来了。

意图傅大官当然明白,只是他不愿意去蹚这浑水才借着端午的由头离开了临江城,本想着十数日之后回去,临江之事已定,也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傅小官坐着没动,只是在听见董书兰董小姐这个名字的时候,脑海便浮现出了那副容颜。

前世见过美女无数,但如此纯天然无污染的美女,还当真是两世以来的第一个。

只是红颜祸水,此刻的傅小官仅仅是惊艳,并无他想。

起身倒水洗茶,傅小官另起了一壶新茶,

自己毕竟是小主人,他倒没有去想避开,那就煮一壶茶,略尽地主之谊吧。

视线投向月亮门,傅大官在前微微躬身引路,董书兰在后,穿着一身白衣,脸上戴着一张白面巾施施然而来。

“请!”傅小官面带微笑伸手示意依然没有起身。

董书兰视线落在傅小官的脸上,那是一张干净清秀的脸,神情自然大方,完全没有丝毫紧张,当然更看不到半分惶恐愧意。

春秀后至,手捧两幅书页,想了想,递给了傅大官。

“秀儿,去准备午饭,为董小姐洗尘。”

傅小官随口吩咐,手里没停。

桌上炉火正旺,壶里水已沸腾,烟雾袅绕。

揭盖入茶洗茶煮茶,稍顷,斟茶,递给了傅大官一杯,又递给了董书兰一杯,自己面前放了一杯,视线看向了他爹。

你倒是说话啊,这场面冷得有些尴尬。

董书兰也没有说话,她想着这些日子收集的情报……这情报好像有些失误。

不过这家伙曾经的孟浪她是亲身体会过的,这点错不了,但此刻却表现得很是沉稳——如此心机,不可小视。

傅大官笑呵呵开口了:“尚书千金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来来来,小姐请用茶……其实,小姐要见老夫,只需带个口信,老夫就算有天大的事也肯定立马滚回临江,小姐如此,真是折煞了老夫,令老夫汗颜啊。”

董书兰掀开面巾品了一口,放下杯子笑道:“傅家主为临江首富,小女子岂敢以口信邀约,反倒是小女子不请自来,还望傅家主海涵。”

两人一阵吹捧,没一句落在实在处,傅小官淡然听着,偶尔一笑,手上未曾停下,茶水倒得颇为勤快。

其间傅小官再未说话,董书兰偶尔会看他一眼,当然,这只是为自己解惑,这惑没解,反而愈发的疑惑了。

然后她的视线落在了傅大官随手放在石桌的纸上,便微微的蹙眉,神情轻柔,并没有人看见。

这字……不堪入目,却装裱的极为精良,爱好独特。

傅大官见董书兰看着那两幅字,笑道:“我儿昨晚所作,小姐学究天人,能否指点一二?”

董书兰拿起了那两页纸。

原本不过做做样子,如果需要,她也不吝于违心的赞美两句。

只是……

她的神色忽然严肃了两分,傅大官对这事极为上心,心里有些紧张。

他也不懂诗词之道,只是读来上口,却不知究竟这两首词水平如何。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

董书兰不知觉的低声吟诵,眉宇间愈发凝重。

“……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好一句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她没有抬头,再次细读,偶有所思停留,脸上却愈发的欢喜,然后,抬头。

她抬头,看了一眼傅小官。

傅小官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特么的,老头喜欢显摆啊。

她又低头,取了第二页纸。

“江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沈钩。月缺几时休。……月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天上共悠悠……”

时间仿佛在此刻沉淀,董书兰数次细读两首词,过了许久才抬首,看着傅小官,问道:“恕书兰唐突,这两首词……皆为公子所作?”

傅小官轻轻点了点头,“小姐见笑。”

“这首词为何没有词牌?”

“望江……北,江北月”

“这是望江南的词牌律。”

“嗯,”傅小官点了点头,“这无所谓,江南江北都行,只是我写的江北,就这样随意叫了。”

“诗词之道岂能随意?”董书兰似乎忘记了此行的目的,也忘记了面前这个少年两个月前的孟浪,与傅小官较起真来。

傅小官苦笑,摸了摸鼻子,“好吧,那就叫望江南,江南月……第一句改为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如此……甚好!”

“这首南歌子,可惜此刻才见,如若放在昨晚临江诗会,傅公子之名当……传遍临江了。”

“啊,昨夜有感偶得,董小姐谬赞,我也汗颜,来来来,请喝茶。”

傅大官听的一愣一愣的,但他明白了一点,儿子的这两首词极有水准。他的心花儿怒放,对身后的管家张策吩咐道:“如此兴事,当浮一大白,去取西山琼浆,请贵客品尝。”

董书兰不知道什么西山琼浆,她的心思还在这两首词上,因为这两首词实在太好。

“请傅公子解惑,游人都上十三楼,十三楼指的是什么?”

傅小官心里叫苦不迭,果然装逼被雷劈。

他又摸了摸鼻子,“我喜欢十三……此为虚数,你也可以理解为站得高看得远。”

董书兰秀眉一凝,若有所思。

十三楼……是真的很高啊,试想自己若站在十三楼,放眼望去,世间风景尽收眼底,这体现了词人宽广的胸怀与立于天地间的写意。

试想,如果改成游人都上三楼,这气势顿然全无。

好一个十三楼,妙极!

事实上,十三楼原本是前世宋代杭州的一处名胜,可傅小官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没有这么一处地方,所以……他是瞎掰的,于是,董书兰成功的脑补了那一番景象,并将此升华,导致了她对傅小官的彻底改观。

董书兰以为,诗人皆以诗词抒发胸中之意,傅小官当然不会例外。

昨日端午,傅小官立于楼间,有感而发作出了这两首词,南歌子.游赏一词借端午游历,以写意的笔法描绘出文人雅士听歌饮酒之豪迈,令人读之欲然飘仙。而诗人于念想中登十三楼而赏天下,这是大志愿。

而望江南一词,诗人以月抒怀,句势顿挫峭拔词意极具匠心。细细品之,回味悠长,清丽洒脱令人难以忘怀!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地共悠悠……”

“公子……高才!”

董书兰起身,向傅小官一福,傅小官连忙站起,双手虚扶,“这……不敢当啊!”

“小女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公子是否愿意?”

“小姐请讲。”

“这两首词,我很喜欢,能不能抄写一份?”

“当然没问题。”

“另外……这字?”

“啊,我写的。”

“哦,这字,倒是……洒脱。”

……

关于两个月前,在临江楼上,傅小官拦住董书兰并放言“小娘子,我要娶你为妻!”这件事,以及后续所导致的傅小官被董书兰的侍卫给丢去山涧这件事,两人都极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当然,一方面是眼前形势没必要提,另一方面,却是董书兰不愿再提。

因为她无法将两个月前的那个少年和眼前的这个少年重合起来,只有归咎于临江楼时傅小官喝了不少酒,而对于自己的容颜,她是极为自信的。

在那样的场合下,傅小官借着酒意,见到自己的容颜,说出了那句话,当初她是很恼怒的,但此刻……她却觉得是这少年的真性情。

只是,临江关于这少年的传说,难道都是假的?

两首词虽然令董书兰对傅小官的看法改变,但决不至于产生别的思绪。

何况,她已及笄,前来尚书府提亲的人……真的如过江之鲫。

这是她不喜欢看到的,所以她溜到了临江,借的是虞朝长公主的令旨,在临江选皇商。

桌上摆满了精致菜肴。

三人落座,春秀斟酒。

“这是我儿新酿,取名西山琼浆,请小姐品尝。”

酒香浓郁,董书兰一嗅便笑了起来。

尚书府董小姐饱读诗书外秀慧中,这是京都门阀权贵都知道的,但是除了尚书府寥寥几人,便无人知道董书兰喜酒,且……不醉。

“这……谢傅家主美意,书兰不善饮,但此酒闻之诱人,与市间之酒极为不同,甚至比之添香更浓烈,书兰,便浅尝。”

于是傅小官知道了什么叫浅尝。

董书兰取下了面巾,哪怕傅小官心里早有准备,依然被那倾城之貌所惊。便见董书兰端起酒杯,浅尝了一口,回味少许,便一口饮尽。

“啊……书兰失态,只因此酒太美,这是……傅公子所酿?傅公子还会酿酒?”

“略懂……”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