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内容精彩,“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谢宴周玉珠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内容概括: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主角:谢宴周玉珠   更新:2024-06-23 21: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内容精彩,“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谢宴周玉珠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内容概括: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高质量小说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至此,国公府由昌盛走向衰败,即使官家扶持,却抵不住国公府无人在朝堂的尴尬局面。

过了十多年,大表哥二表哥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国公府才又出现在世人眼中。

大表哥谢宴周年纪轻轻便位极人臣,长相更是相貌堂堂。众人都说他博学多才,儒雅知礼。

但和他仅有的几次碰面,玉珠却觉着。他实则倨傲冷冽,如松柏独立世间,坚韧不屈。

不然也不能在国公府没落之际,仅凭他一人便扛起国公府的荣耀,令国公府恢复往昔的繁盛。

而二表哥谢琰,从小被放逐在偏院,只给了一个年岁相当的书童任其自生自灭。虽给了份例,但这国公府的人,哪一个不是八百个心眼子,份例里面好的东西也能名正言顺的换成差的。

这位表哥当时住的院子就在她附近,所以她也略知一二,身为国公府二公子,所住的院落里面的布置便是比她一个打秋风的亲戚还破落些。

府中的人难道看不到吗?大伙儿都门清,只是府中没人为他出头,所以也没人理会这些。

本以为这人在这种条件下,最后也会庸庸碌碌过完此生。

玉珠前世与他见过的次数有很多,毕竟院子离得近,平日她出门给姨母请安,便会碰到他去学堂上课。

谢琰总是穿着一身鸦青色圆领长袍,看着身姿英挺,却总是抿着唇且孤僻不善言辞,有种生人勿近的气场。所以侯府的人即使看不惯他也不敢当面对他说什么。

玉珠当时却觉着这人极为危险,实在是年纪轻轻便让她害怕,威压甚重。

最后她也经常听姨母提起他,考取功名后便脱离国公府,原以为只会一辈子止步于七品。却没想到他默不作声一步步往上爬,最终位极人臣。

成为官家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刀,指哪打哪。在险诡的权利风云中,他如鱼得水却也举步维艰。

只是听说他有龙阳之癖,不喜欢女子,所以也一直没成婚。

听着还行,这方面玉珠也不在乎。但最关键的问题是,嫁给他的话,着实不安全啊!自古以来,官家手中的刀最后也会变成一把顶罪的刀。

所以大表哥谢宴周反倒是第一人选。

想到这里,玉珠精神一振,突然就想好了这一世想活成什么模样。

上辈子她是怯弱的,因为她的怯弱,导致她那一世,心中总是憋屈的。

可她憋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就算她表现出不喜或者不满,也无法改变什么。

男子纳妾并不是过错,对于很多人家来说,男子纳妾反倒是能显示家财颇多。

自己没记错的话,大表哥谢宴周并没有什么龙阳之癖,而且上一世他三十都未成婚。也有人问过他,为何不成婚,他只说无意。

而且大表哥也没有通房妾室之类的。

玉珠想着,二表哥龙阳之癖,大表哥估计是某方面不行。

但她上辈子也是守活寡,这个她真的不介意,又能和姨母在一个宅院,又没有莺莺燕燕,而且大表哥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肯定也会安抚她。

有钱有势无烦恼,这简直是天大的幸事。老天爷,你终于肯对我好了。

翌日醒来,王嬷嬷过来照顾玉珠穿衣,只觉得自己女娘比前面那些时日,看着精神气都不一样。

她只以为玉珠是见了亲人心里有了依靠,心里安定了下来,所以跟着精神气也足了。

王嬷嬷笑眯眯的,她这十年都和玉珠在一起,玉珠心里头开心她也开心。

穿好衣裳,玉珠便跟着徐氏派来传话的周嬷嬷一同去了主院。

谢六爷和徐氏所在的院子是在这国公府西边一角。说是一角,其实占地面积还挺大的,谢六爷和徐氏居其中最大的院子梧桐院,表哥表姐的院子都在主院后面。

自己的院子则在一侧,都离的不远。

走了小半刻钟,便到了姨母的院子。

今日姨父也在,玉珠想着,应当是姨母发了话,不然这个时辰,姨父应当去当值了。

徐氏笑盈盈的起身牵起玉珠,玉珠看着眼前的姨父,长相确实不错,虽年逾四十,但是肤色白皙,还未蓄须,看着便年轻许多。

估摸着吃了朝食就要去当值,身上还穿着六品绿色官服,更显得人清隽又带着成熟。

谢六爷见进来一个十岁左右的女童,肤色莹白带粉,姿颜姝丽,虽然年岁还小,但却容颜不俗,像极了将绽放的红山茶。

知晓这就是自家夫人的外甥女,难怪这模样与自己夫人有几分相似,

玉珠行了个万福礼,脆生生的道。“姨父好。”

见她落落大方,谢六爷心中也高兴了几分,开口道。

“你便是玉珠吧!这一路走来辛苦了,在国公府就当自家一般,平日刚好也可以多陪陪你姨母,她也正想你。”

说完便准备先行离开,今日自己夫人让他过来,已经耽误了上值时间,又招呼徐氏好生款待,便快步离去。

屋里的众人见六爷离开,眼见着气氛便放松了许多,徐氏连忙招呼玉珠和楚玉去饭厅吃饭。

就这样,玉珠在国公府的日子便安稳下来。

很快便到了前世老夫人召见她的日子,原本玉珠期待着老夫人会召见她,她也能见到李珣。

可是这一世的老夫人,并没有召见她。

徐氏是庶子媳妇,本来跟老夫人就不亲近。平日老夫人更是免了徐氏的请安。等自己独子国公爷救驾去世后,老夫人更是基本闭门不见。

当晚玉珠想了想,老夫人出身将门,估摸着上辈子见她也是因为听说她和嬷嬷两人靠着两条腿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逃难上千里,所以见见她。

这一次没见到李珣,她心中失落却也没有办法。

自家表哥还有大表哥谢宴周和二表哥谢琰现在都在松山书院读书,三个月才回来一次。

上次自己来京时,表哥刚去松山书院没几天。

玉珠算着时间,这次应该是表哥们从松山书院回来,便跟着李家去了西北。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娇娇,趁现在我们先走,虽说刚刚那少年不一定是歹人,但是我们也不可冒这个风险。”

玉珠垂眸,刚刚她还在想着应该怎么去京城,既然在这里遇到李珣,自然要想办法找他帮帮忙的。

她记得镇北公夫人云氏也是江南徐州人士,就在她们昌州旁边不远。估摸着他们这次是去了那边,只是不知为何又匆匆赶回去。

现在一时之间想明白这些对玉珠来说也有些艰难,不过她也不是要明白这些前因后果,她只是想人家能顺手帮个忙。

玉珠拉住王嬷嬷的手,开口说道。

“嬷嬷,我觉着那人穿着非富即贵,看着也不会与我们为难。且听着音色与以往姨母差人来送东西的嬷嬷很像,估计是京城人士。我们在此地等待片刻,倘若他们也是去京城,那看看能不能顺路带带我们。”

王嬷嬷看了眼玉珠,见她神色自若,心中越发高兴,看来她们玉珠经过这一遭还懂事了许多。

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那少年穿着到说话,都非富即贵。只是带着玉珠,就不敢冒一丝风险。

不过既然玉珠都这样说了,她也愿意一试,毕竟京城之路实在过于遥远。

两人再不言语,只静静等着少年归来。

期间王嬷嬷又将火堆添了一些柴,这木柴本是庙里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现在外头下雪,也不方便出去拾柴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用这些当柴火。

还拉着玉珠靠近火堆一些,让她烤烤火,这大半个月受冻了。

玉珠靠着火堆,感受着来明亮火焰的暖意,这时她才切切实实的感觉到,自己确实遇到了奇遇,竟然重生回幼年时期。

刚刚匆忙,没来及细想,这时她才细细打量起来自己和身旁的一切。

自己的手看起来小小的,手背上还带着一个一个的小窝,玉珠这才记起,小时候她其实是有些胖的。

因着是家中独女,父母宠爱,也不怎么克制她的饮食,只觉得能吃是福,直到后面逃难这三个月才瘦了下来。

再后来,知晓京城以瘦为美,玉珠便再也没胖过。

现在还是逃难之初,所以自己还只是略微瘦削了一些,但看着还是有些圆润的。

又看了一旁的王嬷嬷,此刻嬷嬷在赵家过了十多年舒坦日子,眼角有细纹,但因着没有丈夫子女,平日不需要去操心家中大小事物,所以看着比一般四十来岁的女子年轻些。

这时嬷嬷还没有被病痛折磨,面皮因为这些时日一直在逃难,而且天气又极为寒冷而变成了红色,还带着些皲裂,身上穿着跟她一样有些破旧。

但即使这样狼狈的场面,她看着反倒是极有生命力,一副朝气蓬勃的模样。

身为屠夫家的独女,王屠夫是想着以后独女要担起门户的。所以王嬷嬷长得人高马大但却是聪颖又细致,这也是她能成为她的奶嬷嬷原因。

后面更是在流民冲进赵家后,那样危急的关头还能独自一人带她从赵家逃出来,并且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逃去北地。这对于一个独身的女子来说,不得不夸一句有勇有谋。

王嬷嬷灵活的又往火堆中添置了一块木柴,看着身姿矫健,瞧着便是康健爽快的模样,玉珠心中便放下心来。

虽然回来的时间有些迟,再早一些她可能还可以救下双亲,但是玉珠是个知足的性子,知道自己能有这种机遇便不可再去强求太多。

她看着眼前明黄、温暖却不刺眼的火堆,上一世的经历便如走马观花般从她脑中穿过。

上一世自己格外怯弱胆小,只埋头在自己的小院子过着自己的日子,从不参与外头的事物争端。在姨母的关照下,日子平淡又顺遂。

等到及笄,便依着姨母和嬷嬷的意思开始挑选夫婿。

姨母和嬷嬷的心愿简单,虽说玉珠长相极好,但家世很是一般。所以她们不要求男方大富大贵,就是希望她可以找一户厚道人家,能待她好一些。

她也听姨母和嬷嬷的话,她知道自己长相过于娇媚,京城文风盛行,这根本就不是京城矜贵人家喜欢的长相,甚至是一般的读书人家都不喜欢她这样的。

所以在与人结亲时,她也和姨母表态,就要富贵一些的厚道人家。

可她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

她一开始自以为前世嫁的人家公公婆母都不错,说话知礼,也不因为她是孤女就有瞧不起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周家跟赵家一样,是经商人家。跟她相看的男子还考取了功名,虽说只是个秀才,跟定国公府的几位表哥们肯定比不上。

可是按照她当时的条件,一个无父无母投靠姨母的孤女,能嫁这样的人家已然是非常不错了。她也隔着帘子偷偷看过,跟她相看的那位男子极为年轻,长相随和儒雅,看着应该是好相处的人,身形也是过得去。

事后姨母过来问她,她也含羞点头应了。

可惜嫁过去以后才知道,看着随和的人也确实对每个女子都随和,所嫁之人早就有了放在心尖上的人,而且还不止一个。

什么会吟诗作画自小便已心意相通的表妹,在书房伺候日久生情的小丫鬟,以前在外头不小心撞到许下终身的妓子。

而且那人还有为心间挚爱守身如玉的意思,新婚夜故意喝的烂醉如泥,用来逃避与她洞房。

她当时也及笄不久,对这事本就怕得紧,而且她心中也有不能言说的秘密。

虽然嬷嬷已经为她想了法子,但还是担心被戳穿,所以这次没有洞房她既难过又庆幸。

第二日送过去的帕子是白帕,府中众人的神情却有些古怪,既是怜悯又是嘲笑。

那时她还不懂,只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跟着新夫君去大堂给公公婆母敬茶也是心中七上八下的。

玉珠只得带着乞求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夫君,只为求得他的怜爱,也确实如她意得到了他贴心的安抚。


她知道现在留在这处也不好,徐氏明显看着心情有些郁郁。虽说徐氏平日温柔,却也最好面子,哪里想将自己脆弱的—面让娘家的人看到。

见知秋和玉珠都出了门,徐氏才缓缓舒了口气,有些瘫软的坐在椅子上。

知秋来这边便是老夫人的意思,这也是她这么多年格外敬重老夫人的原因。且不说府里的规矩,老夫人就是她这么多年最大的依仗。

当初谢琛未满四岁时她就发现谢六爷有外室—事,当即便狠狠的和他闹了—场。那时徐氏心中对谢六爷还满是爱意,不然也不会远嫁千里还接连为他生下—双儿女。

哪里晓得谢六爷竟然背叛了她,知道的那—刻,她手脚冰凉。明明是大夏天,她却全身止不住的—直发抖,只得—遍—遍的安慰自己,兴许是误会。

她坐在梳妆台前等谢六爷回来,从午间坐到晚上,直到身体发麻,僵硬,她通通不觉。她想过很多,以为谢六爷会否认。

就像那些话本子里头的,他对她无意,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朋友的外室,他打个掩护。

不然那么爱她的—个人,怎么说变就变了。虽然机会渺茫,她却期待他的解释,告诉她,他不爱那个外室。

就算不否认,最坏的结果,那外室真是他的。那谢六爷至少会痛哭流涕向她承认错误吧!

可是随着谢六爷的到来,就像狠狠甩了她—个巴掌。

面对她的质问,谢六爷只是坐着,神色淡淡,好似—切与他无关。端起—旁的茶杯说了句。

“曹氏挺好的,你不要多想,也不要去打扰她。她性子温柔,不会和你抢什么的。”

就这—句话,让徐氏理智彻底丧失,她好,那自己算什么,这么多年自认为的恩爱算什么。

她冲过去就将谢六爷手中的茶盏夺过来随即便砸向他。

那—次闹得动静格外大,谢六爷虽是庶子,但也是娇生惯养。

出了国公府,因着国公府的名头大家也都捧着他,又是年纪轻轻便中了进士,得了官,正值年轻气盛之时。

哪里受得了被妇人用茶水砸,起身反手就将徐氏扇了个耳光。

两人自是互不相让,动起手来,徐氏还将谢六爷脸都抓花了。

徐氏忆起当时他气急败坏的模样,明明俊朗的脸,却扭曲的不像话。冷静下来,她除了心中有恨意,更是惧怕的。

她远嫁千里来京城,家中又是商户,方方面面哪里能和谢六爷做比较。先不说嫁夫从夫,就是正常旁的富贵人家,夫君有个外室有个妾哪里不正常,有些女子还主动纳妾呢。

成婚几年,她也褪去了当年的天真,知晓了世俗。

她恨自己冲动,怕谢六爷生气,将她休弃。那她的楚玉和琛儿怎么办。也怕谢六爷宠妾灭妻,到时她也无立足之地,只得熬死在这府中。

谢六爷用手指着她,眼底尽是怒火和冷意,再没有以往的温和之色,就像她不是他日日同榻而眠的夫人,而是他的仇人—般。

最终他没有动手,只是放下狠话会将那女子接进府便出了门。

徐氏见他眼中绝情至极的模样,瞬间如坠冰窖,当天就发起了高热。迷迷糊糊烧了几天,差点以为自己会死。

她想着自己没用,当初死心塌地的要跟这个男人在—起,不顾双亲的苦苦哀求。


上辈子,她的夫君最终考上了举人,眼看着再进一步无望,便央着她去侯府找人帮忙。

玉珠推脱不过,便找了侯府,让姨母帮忙疏通疏通。结果便是在京中当了一个八品主事,眼看着日子也算平静,可就这样简单到每日点个卯的差事,她那夫君也能犯下错。

她那夫君,虽年近三十且本事不大,但为人天真又傲气。这个玉珠能理解,毕竟是家中独子,被娇养着长大。

可是玉珠觉着,随着年岁渐长紧跟着成家立业步入官场,那份天真至少应该学着藏起来。

可着实没成想,差事干了不足一月,便想着交好上司,结果被人推出来做了替罪羊。等下了大牢他们才知道。

那时她去侯府求姨母,可惜她夫君得罪的人来头有些大,她姨父一个六品闲职实在有些帮不上。

没有办法,她只得去找老夫人,求她帮帮忙。

玉珠记得正值七月,赤日炎炎,地面仿佛都被这火热热的太阳烤出了烧焦的味道。

她的夫君出事,背后的人一定急着给他定罪。她是周家妇,只会跟着遭殃,到时候被充为官妓或者流放千里都有可能。

所以她只得求老夫人,让老夫人在谢宴周面前帮忙说句话,她夫君确实是被人推出去顶罪的。谢宴周这样的二品大员,只需稍稍动动手指便可以了。

背后之人如若知道谢宴周愿意插手,便不敢再动。

老夫人的嬷嬷传话后,只说老夫人今日有些不舒服,表小姐改日再来。

玉珠哪敢改日,她生怕出了国公府她夫君的罪又莫名多了一条,到时不等她来找姨母,便把她也抓走了。

真到了这时,她只觉着自己异常惜命,她想活着,她不舍得死,也不想去大牢吃苦。

玉珠直挺挺的跪了下来,老夫人院中的丫鬟仆妇看她这死缠不放的模样,那眼底的鄙夷让她头都不敢抬,却更不敢走。

等到跪到晌午,她只觉得自己身体仿佛被晒干了,腿早已麻木到彻底失去知觉。明明热的可怕,脸上却没有多少汗滑落。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院子里又下起了暴雨。

院子里的仆妇在廊下来来往往,降落的雨水也帮她遮住了那些人的视线。

她几乎绝望,却更不想死,哪个人不想好好活着,所以只得继续跪在院中。

一把伞却出现在她的头顶,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早已模糊她的眼睛。她费力的抬头向上看,却发现是她的表哥,当时刚过而立已是官居二品的户部尚书。

她心中不想放过这次机会,人却撑不住快要晕倒,只得一把抱住表哥的大腿,低声说着“表哥,别走。表哥,不要走。”

再后面等她醒来已经是翌日傍晚,她也回了姨母院子,身上早就换了干净的衣衫。

姨母一脸喜意,看着她,复拍拍她的手,又小心的往四周瞧了瞧,才低声说道。

“小公爷发话了,说让你安心回周家,不用担心。”

玉珠听到这样的答复,心中也是高兴不已,能活着自然是好的。

何况她运气好,自出生起便在富贵人家,哪怕家中遭难,也有姨母帮扶。身边丫鬟婆子伺候着,好吃好喝供应着,哪里想去受罪。

她休养了两日便又回了周府,快到自己院子时临时交代了嬷嬷,去让厨房给自己晚间上一些清淡的菜色。

说完便独自一人喜盈盈的回自己院子,虽然身体不适,但不妨碍死里逃生心情甚好。

玉珠这几日经历太多,又淋雨,又跪又心中担心,身体正是虚弱的时候。

想到这里,她愈加生气,撞破了奸情,竟然还被人害了。

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她便被那直冲冲跑过来的人一把推进湖中。

她连恨谁都不知道应该恨谁,那小妾她又不认识,就被不断往她鼻间喉间涌入的河水呛死了。不知王嬷嬷回来后知道她溺毙于湖中,不知得多难过。

又想到今日的姨母还是如上一世一般美貌温柔,眸中却又有难言的苦涩。

她心中酸涩不已,姨母因着美貌被谢六爷看上,两人在一起也是情投意合,结果却没有想象中圆满。谢六爷爱美貌,也不单单只爱一人的美貌。

她上一世得知,成婚仅仅六年,谢六爷便又看上了旁的女子。

好似现在还被养在外院,只不过谢六爷不敢让其认祖归宗。

如若不是谢家有年方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一条规矩,恐怕这院子里早就太多莺莺燕燕了。

好在国公府有这个规矩,老夫人虽然不喜爱她母亲却也不允许一个庶子坏了这规矩,坏了定国公府的清誉。

等等,年方四十除非无子,否则不得纳妾。玉珠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心跳如雷。

是了,自己上一世姨母担心读书人家心气高,她的身份最适合商户人家。有国公府在,又能压住他们,又有钱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算漏了一点,便是在庆朝,男子花心是常情。而她打心里却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夫君有旁的女子,如果有了,那便是脏了。

如若自己嫁入谢家,即能享受这份待遇,还能一辈子陪伴姨母,将嬷嬷也安置好。

光凭这几条好处,便似乎让她心中瞬间打定主意。

这一世,她只想嫁个有保障的人家。

玉珠想到谢家的三位表兄,自家表哥肯定是不行,上一世成婚娶了郑家女子琴瑟和鸣。

因着经常回姨母这,所以她见过很多次。自家表嫂对自己也是很好,很温柔的一个女子,跟姨母也相处的好。

另外两个,一个现任国公爷的嫡长子谢宴周,一个是国公爷的庶子谢琰,

至于国公爷为何会有庶子,这是国公府众人都讳莫如深的事。

据说在谢宴周出世不久,国公爷便抱了一个婴儿回来,看着年岁跟谢宴周差不多大,说让国公夫人当小猫小狗养着。

当时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贺氏刚成婚不久,两人平日相处得也是不错,更何况刚刚生下麟儿。所以这件事对于贺氏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本来老夫人也不答应,可是不知道国公爷和老夫还有老国公爷说了什么,两人便应承了下来。

再后来,十年前,两位表哥五岁时,国公爷救驾不幸身亡。


起初徐氏还有些疑惑。自她嫁进府,都没见过这样兴师动众了,要不是老国公爷不会死而复生,她都以为府中又要出位爷了。

谢琛也没和徐氏透露口风,他回府后便自行温习,徐氏问起,只说寻常放假。

徐氏见小公爷谢宴周以及谢琰都回来了,便也不做它想。

老夫人想得长远,既然承诺要给周大人养老,住处满意自然是一件大事。且国公府也不缺银子,现在国公府地方大,子嗣少,开辟出一处也不算难事。

周大人临近来国公府前,老夫人又向宫里递了牌子,琢磨着找太后娘娘诉诉苦,将周大人这件事在官家面前过个明路。

太后虽是官家生母,却是先帝年岁大时才入宫,没经历过什么宫斗。入宫不到一年便生了庆和帝,当初先帝已及冠的儿子都好几个了,所以这个弟弟谁也没在意。

无人关注先帝又宠着,倒将太后性子养得单纯了些,也没有宫中人那些惯有的圆滑。只是这几年身子不便,很少见客。因着太后娘娘好说话,所以也是老夫人第一时间想着去求见太后的原因。

宫里很快回了消息,翌日辰时,老夫人便坐着马车去了太后宫中。

太后宫内,老夫人身着庄重大气的诰命服饰,微红着眼,不时用帕子抹着眼角,轻声说道。

“娘娘,老身请周大人去我府上授课,实在不是为了探听什么,只是我儿在宴周五岁时便身亡,老公爷受不住刺激,也没了。”

“老身自然要为他们守着这个家,现在眼看着宴周长大了,年后便要科考。可是国公府却没个提点他们的人,官场上哪和书院是一个道理,也是没有办法了。”

说完便低头静静抹泪。

太后看着坐在下侧的老夫人,这几年不见,明明跟她年岁差不多,却已经略显苍老。她其实也有些不安,因着她觉着老夫人这份苍老跟她也有些关系。

老夫人原先有一个女儿,名为谢清儿,进宫后得官家宠爱,封为和妃。她也挺喜欢的,那女子安静招人疼,平日也不爱挑拨是非。

却在生产后不久便没了,连带着刚出生的五皇子也没了。

其实她隐约觉着,这里面可能有什么隐情,不然好端端的人,怎么连带着生的孩子也身子弱,自己也没了。

她虽然没经历过复杂的宫斗,但她看过话本。

不过这些事情,儿子也说皇后查过,并无问题,她也就不能再说什么。毕竟儿子和皇后伉俪情深,这后宫众人又是难得的和谐,万一真是那和妃福薄。

已亡之人和自己儿子后宫孰轻孰重,她还是知晓的。能在宫中待这么多年平安抚养儿子长大,也是她惯会装聋作哑保全了她们母子。

可是后面老夫人的儿子国公爷正值壮年,又是为官家挡箭而亡,这才导致国公府连个正经教导孙辈们的人都没有。

她见过国公爷,是个大气的男儿,长相气度无一不凡。那样年轻的人就这样没了,一儿一女都折损在这里。见老夫人这样恳求,她实在也无法说什么。

晚间,等官家来陪太后吃饭时,便向官家提起了此事。

庆和帝十六岁即位,励精图治,庆朝也算发展得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

他身着圆领鸦青色暗纹常服,头发金冠束起,看着才三十多,身上尽显成熟男人的俊朗,步履矫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