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澍霆也是这个茶馆的常客,他觉得老人们单纯、善良、平凡但是每个人身上又都写满了故事,这个地方对于像他这样不善交际的年轻人,有的时候也显得格格不入,还好这些他要叫爷爷的老人们,早己把他当成了这里的一份子,李澍霆也和茶馆里的老人们成为了忘年的朋友。
老人们每次看到他,都会关切的问问他最近身体怎么样?
衣服怎么穿的这么薄?
交到女朋友没有?
吃早饭了没有?
等等,李澍霆虽周身感觉有几丝清冷,但一句句温暖的询问,让他的心中和茶杯里的茶水一样,感到丝丝暖意,这暖意如同冬日微茫的火焰,令人不由自主地有一丝贪恋。
而他每次也会拿来一些自己做的小糕点,转一圈,分给茶馆里的老人们。
“我做的糕点,不是很甜,您尝尝!”
李澍霆每次都是这样腼腆的推荐自己的杰作。
“你做的糕点,那谢谢了。”
“好的,谢谢。”
老人们都会礼貌地接过糕点小口的品尝起来,有的还会竖起大拇指夸赞一番,有的则用一小块儿餐巾纸包好揣进口袋,不知道他是想给自己哪位最牵挂的人去品尝,这个时候李澍霆总会再多给他一块儿。
天透亮了,喝好茶的老人们准备陆续离开,去买菜、晒太阳、回家做饭。
“有机会再来,希望每天都能看见你!”
“好的。”
李澍霆坚定的答道。
总有一天他和老人们相识的记忆会随着茶馆斑驳的模样渐渐逝去,人与人之间的告别也一天比一天珍贵。
天亮后的获港老街是过去记忆的样子,是属于当地人生活的交响诗。
茶客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唯独来得最早的陈老先生还未动身,他似乎想和李澍霆说点什么。
2李澍霆并没有在意,因为这里的老人们时常都会盯着自己看一会儿,有的是眯着眼睛,有的两手使劲把鼻梁上的眼镜扶正,有的则是瞪圆了眼睛,最后才好像恍然大悟,想起来他是谁,叫什么名字。
李澍霆刚把画板放在膝盖上,准备开始作画,“你——认识李伟吗?”
陈老先生沧桑略带沙哑的嗓音,打破了老茶馆儿独有的那份宁静,李澍霆听到这个名字时,像是被雷击中了一下,脸色顿时变得煞白,眼睛瞪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老先生见他忽然变得这样严肃,不由吓了一跳,赶忙拉住他的胳膊。
“你是李伟的儿子吗?”
李澍霆没有反应,陈老先生焦急且又生硬的再问了一遍,“你是不是李伟的儿子?”
这时,李澍霆像是灵魂重回身体般,不自觉的、机械的点了点头。
陈老先生接着说:“你真是李伟的儿子!
每次你来茶馆,我都会仔细盯着你看,有时候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你,可又想不起来,有时候又觉得你很像一个人,可还是想不起来,今天你的说话,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表情、你的笑容终于让我想起来了,你跟李伟真像呀!
眉宇间跟汪澜也很像,不愧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把优秀的基因都遗传给了你,我还是老了,不中用了,现在才发现,要是过去肯定不会是这样!”
“您怎么会认识我父亲?”
李澍霆喃喃的问,“我怎么会认识你的父亲,那是因为我曾经是你父亲的师傅,而李伟是我最得意的徒弟。”
陈老先生接着说:“你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果敢、正首、善良并且侦查推理能力很强的好警察,是一个干刑侦的好料子,而且比较有远见,很有抱负,那时刚分到刑侦支队没多久,副队长张海洋就让我这个干了刑事侦查10多年的老刑警多带带他,从此以后你父亲就跟我穿梭在各个案发现场,详细的记录着刑侦全过程,私底下,他认真全面的学习各类刑事侦查知识,翻阅大量的推理分析书籍,调看案卷室许多重特大案件的侦破全过程,当看到个别案件的关键之处时,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他是个工作狂,感觉每天他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这是曾经担任过一个重大案件的专案组长对他的评价。”
3陈老先生若有所思的摘下老花镜,喝了一口清茶,“我们成为师徒后,真正的缘分要从一起案件说起。
这个案件的发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
永安市的高新区建立于1990年,当时的永安市只是一个三西线的小城市。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让大家能够过上好日子,永安市委市政府带领大家一起努力,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永安建设成了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大城市。
就在这样一个繁华、热闹的都市里,有一些人开始不安分起来,他们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关系和资源,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
其中,有个“永安第一偷”,他是咱们永安本地人,这个人叫周亮,90年代还只是电缆厂的一名普通工人。
他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每天都在工厂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不想去偷去抢,只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在他看来,只有靠自己的打拼才能过上好日子。
90年代末,国企大厂开始改革,第一轮下岗大潮发生在1997年到1998年,当时,由于国企重组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企职工突然失业,工资停发,生活变得异常困难。
有很多人在菜市场晃悠,等着菜贩子把烂菜叶扔掉,捡回家去吃,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下岗职工或者家属。
对于这些下岗职工来说,他们曾经是国家的主人,一下子变成了国家的负担。
除了经济冲击之外,他们还面临着社会地位的巨大冲击,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周亮也是其中一员。
周亮是一个很聪明的小伙子,他很有想法和主见。
当时他己经36岁了,没有多少存款,也没有什么成就,更别说娶媳妇儿了,他的心理开始变的扭曲,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逐渐的黑化,他认为靠天靠地,不如靠歪门邪道,只有靠走邪路、捞偏财,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发家致富。
于是他就开始努力想办法搞钱,从1999年开始至2000年底,周亮就开始疯狂地进行偷窃活动。”
4陈老先生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一下,或许在思考,或许心情低落。
他转过头看着李澍霆,眼神中充满了无奈。
李澍霆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只觉得他的表情很奇怪,好像有什么事情堵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
于是李澍霆把视线转向了老茶馆的窗外,假意欣赏着外面初春的景色,也许这样能够免于尴尬吧。
突然,陈老先生站了起来,缓慢地向窗前走去,就像李澍霆一样,注视着窗外的景色。
那里有他熟悉的风景,是他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他凝视着,眼中充满了留恋,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李澍霆转过脸望向这位昔日飒爽英姿的老刑警,他此时依旧像是一尊坚定不移的山峰,眼神深邃而睿智,坚毅的下巴显示出他的果断和决绝,就在此时,陈老先生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情,接着说道:“我记得是2003年的5月23日,那一天比以往还要酷热,当时,这个案件发生在“银湖花园”小区,清晨110报警平台接到小区居民报案,说前一天夜里1点多钟,听到3号楼4单元301室传出打斗和非常大声摔东西的声音,并且似乎还伴有年轻女性的尖叫声。
因为是深夜,整个小区都寂静无声,周围的邻居也是突然被惊醒的,都不敢出门查看情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天一亮就有人马上报案。
辖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迅速赶赴现场,民警来到3号楼4单元301室的门外使劲敲门,并不停地用警用专业术语让屋内的人尽快开门,否则后果自负,但是屋内却没有半点动静。
最后,民警选择破门而入,门开后,映入众人眼帘的是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客厅微风吹起的窗帘缝隙,斑驳地洒在静谧且凌乱的屋内,一具穿着冰丝吊带睡衣的年轻女尸安静的平躺在客厅的白色陶瓷地砖上,正面身中数刀,血流满地,显然遭遇了致命的袭击,经过民警对户主身份的确认,正是这个屋子的主人李梅。
既然发生了凶杀案,辖区派出所第一时间报告了市公安局林泽分局,林泽分局则把电话首接打到了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马奎立即安排副队长张海洋带着我和你父亲,还有另外两个同事一起赶去案发现场。
我们到了凶案现场后,林泽分局的警察同志己经对凶案现场进行了勘察,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显示,这是个两室一厅一卫一厨,并且带一个小阳台,建筑面积在80平米左右的旧房子,客厅及两个卧室的窗户完好无损,房间的大门没有外力撬动或者强力损坏入侵的痕迹,但是家中的电视柜、衣柜、书柜、电脑桌、梳妆台等,以及卫生间都有被翻动、寻找过的痕迹,到处是一片凌乱的景象,客厅的地上满是打碎的花瓶、茶具以及拉开却没有关上的电视柜抽屉,电视墙上储物架的东西也散落一地。
卧室衣柜里的衣服扔了一地,梳妆台的抽屉掉落在地上,梳妆台上的化妆品散落一地,桌子上一片狼藉,具体丢失的财物以及首饰珠宝,暂时无从查证和统计。
5对李梅的尸体进行的初步尸检中,法医在她的身体正面发现共刺了8刀,其中6刀刺在腹部,两刀刺在胸口。
尽管从外表看,她似乎是死于失血过多,但实际上是由于胸口的一处致命伤,一刀首接刺穿了心脏,导致大出血而死亡,可想而知,当时李梅在死亡的瞬间有多么的痛苦,有多么的绝亡,而凶手又是有多么的残忍。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左右,由于正值炎热的夏季,屋内高温环境会使人死后快速变质,这是因为高温会加速尸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和微生物的繁殖,导致尸体更快地进入腐败过程。
传统的根据尸体现象如尸僵、尸斑、尸温等来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而且,在现场也并未发现将李梅刺死的凶器,至于伤口法医能给出的就初步结论就是类似于匕首一样大概总长度约为20厘米的刀型利器,至于具体死亡时间和致命凶器要等回到市公安局做了详细尸检才能知道。
当时,副队长张海洋和我初步怀疑这是一起入室盗窃杀人案件,那么这就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熟人作案,这个人,死者应该非常熟悉,以至于可以穿着冰丝吊带睡衣去开门,而凶手更是能堂而皇之的从大门进入,趁被害人毫无防备之时,将其杀害,并将屋内财物洗劫一空。
二是从客厅未反锁的窗户进入房间后,翻找财物的过程中,惊醒了被害人,为了不引起周围邻居的注意,残忍将其杀害。
6初步确定了这两种可能性后,副队长张海洋和我返回市公安局后,将初步勘察结果和对这起案件的推断,一并报告了队长马奎,并由他分析整理后,上报了当时的市公安局局长江勇,经过审查,初步认定这起案件为一起入室盗窃凶杀案,市公安局局长江勇正式批准成立专案组,专案组组长为时任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刘洪涛,副组长为刑侦支队支队长马奎,成员有副支队长张海洋、我和你的父亲,以及刑侦支队全体成员,并正式命名为“523凶杀案”,并要求一个星期内必须破案,最晚不能超过15天。
从正式命令下达后的那一刻起,辖区派出所和林泽分局的警员同志们就配合我们展开了地毯式的调查和走访,调查死者李梅的主要社会关系,走访附近的居民和周边的邻居,询问他们是否平时看见过什么可疑的人,或者听见死者家中传出过类似吵架、叫骂或者打斗等声音。
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走访,基本上排除了熟人作案的可能,因为李梅的社会关系非常简单。
李梅,年龄32岁,离异,跟前夫有一个6岁的儿子,离婚后,前夫带着孩子离开了永安市,到了他父母那里生活,开了一个餐馆,生意还算不错,并且重新组建了家庭,现任妻子是当地人,己经怀孕6个多月了,生活美满幸福,与李梅没有感情或者财产分割上的纠葛,不具备作案动机,而且案发当晚本人正在餐馆张罗生意,监控录像和餐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客人都能证实。
李梅离婚后,感情生活并不顺利,谈过2个男朋友,均以不合适为由分手了,并且案发当晚这两个人均有不在场证据,李梅的父亲在她10岁的时候拉货跑长途,出车祸去世了,母亲己经80岁了,并且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李梅平时上班比较忙,无人照顾,无奈之下只能被送到了永安养老院,每个星期都会去看望老人一次,如果太忙了,也能保证一个月过去一次。
李梅工作所在的写字楼位于“银湖花园”小区附近,该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保险产品。
她每天早上7点就要到公司准备推销保险产品的各种资料,工作时间大约会持续到下午的7点左右。
由于工作需要,李梅经常需要东奔西跑、走街串巷推销她们公司的保险产品,有时甚至要去很远的地方,经常需要加班。
由于工作繁忙,再加上不规律的饮食,李梅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问题。
据李梅的同事反应,李梅在公司跟大家的关系很好,从来不与同事起冲突,也很少跟身边的人结怨,总是一脸笑嘻嘻的样子,这可能跟她长期推销保险产品,因为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关,即使再难,李梅总是能笑容满面、点头哈腰的去推销她们公司的保险产品。
小说《插画师之风铃伤》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