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宅子一时间落针可闻。
徐福贵的视线从老爹徐老太爷身上扫过。
自己这便宜老爹,放在未来应该算得上标准的富二代。
老佛爷在的时候自己爷爷那一辈可以算得上标准的大户人家,良田数百亩手下佃农更是好几十位。
身为富二代的徐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也算得上标准的“阔少”,有着不输纨绔二字“混蛋”恶名。
可终究有着自己底线,家产一时间也没败光大多数保留了下来。
有了儿子福贵后做事也少了当年的随性和无所顾忌。
但终究是没啥文化,平日里靠抽烟喝酒打发时间。
都说父亲是儿子的榜样,徐老太爷整日游手好闲,抽大烟喝酒还顺路去赌场的习性自然对徐福贵有着很深的影响。
以他的思维见到儿子去赌场,青楼最多口头责怪一下,见没用也听之任之。
就是这种放任的态度这才导致徐福贵未来在赌场被龙二等人设下圈套,将家里的一切全都送上了赌桌输了个底朝天。
儿子败光家产,徐老太爷,满心懊悔,加上气不过不成器的混蛋儿子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徐福贵叹了口气,总的来说徐老太爷最后的结局让人唏嘘,但身为父亲对于孩子的照顾和爱可是一点也没少。
至于徐福贵的母亲结局则更是让人揪心。
纨绔儿子败光家产后,福贵的母亲没有过多苛责,依旧对福贵颇有照顾,丈夫被儿子气死后,在贫民窟内更是做起了针线活,想着要和儿媳妇一起把日子过好。
谁曾想战争波及到了每一个人,中京政府的强制征军,她不得不得眼睁睁的看着儿子福贵被带走,从此杳无音信,日夜思念下积劳成疾便早早去世了。
时隔近迁再次相遇,徐福贵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随后又下定决心。
既然己经重生了占据了这一具身体。
那么他也会努力改变曾经的一切,不会再让这悲剧一幕幕的发生。
“福贵啊,你是不是早上出门太早没来得及吃东西。
我给你去后厨弄点烧饼和蒸蛋,你刚回来先休息会.......”福贵的母亲连忙起身快步地走向门口伸手就要去拉自家儿子。
“妈你别说了,我是认真的!
我想要上学。”
徐福贵挣脱母亲的拉扯一脸认真再次强调道。
“好了,不要闹了,大清早的说什么胡话。”
福贵母亲没好气的瞪了自家儿子一眼。
对于自家儿子的秉性,他这个做母亲的能不清楚?
读书?
上学?
要是这块料早就继续乖乖上私塾或者新式学堂了,也不会被老师赶出来。
家里曾经还因为这件事和学堂闹了起来。
...................................“你走开,别管他,这混小子什么德行你不知道?”
徐老太爷没好气的将烟杆子拍在桌子上。
“这混账八成是在赌场里欠了钱,或者是又想到了什么歪点子。
福贵我可是和你说清楚,月初就给你十几块大洋了,现在要钱,一分没有。
欠钱了就下个月再还,没钱了这段时间就在家里呆着,那也别乱跑,省的给我惹事。”
徐老太爷脑袋偏向一边,他现在看到这混账儿子就觉得烦,有钱了家都不回,一出去就是好几天。
每次出现就是要钱,还是变着花样要钱。
“你要是有能耐,就自己去赚,说好了一个月多少大洋,就多少,再多一分都没有。”
徐母见当家的态度强硬,本来想要劝几句的心思便淡了。
悄悄地伸出手从怀里掏出几个大洋塞到徐福贵手中:“好了福贵别惹你父亲生气,你先出去散散心。”
徐母一边说着一边将儿子推出院门。
见到儿子转身离去的背影。
徐母这才转身回到宅子内。
“哼!
你就继续惯着吧。”
徐老太爷没好气道。
“这小子迟早让你惯坏咯。”
徐母收拾桌子的手顿了顿:“谁的孩子,谁心里没数吗?
也不瞅瞅自己当年的德性。”
徐老太爷侧过头吧嗒吧嗒的抽起香烟,半晌才开口道:“总这样也不是个办法,这段时间再瞅瞅有没有合适的姑娘,早点让这小子成家,也能收收心.......”大门外看着紧闭的宅门,徐福贵无奈的笑笑。
本以为态度认真,合情合理,耐心沟通,会有奇效。
可这也抵不过徐福贵这纨绔留下的后遗症。
败家子的观念一旦形成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是不太可能了。
几百大洋也不算小数目,指望着徐老太爷转变思想,掏出钱来做前期投资,认为自家儿子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八成是没戏了。
终归到底还是要靠自己。
算是徐福贵来没来得及花在姜秀秀身上的十五块大洋,以及徐母暗戳戳塞给自己的十块大洋。
自己身上总计二十五块大洋。
换算成后世购买力差不多相当于一万块大夏币。
这点钱做点低消费的事情,日常赌场,茶楼,娱乐一下倒也够了。
想要投资,做生意还差得远。
徐福贵一边走一边思考。
不知不觉间离开了徐府宅,再次回到了通往太平府的道路上。
之前是人力车拉着又满心装着事情一路上并没有仔细看。
现在重新走在路上又是另一番场景。
和江淮太平府道路上的繁华,这条道上却充满了恶臭。
道路两侧是河流。
河流附近,一座挨着一座简易的棚户。
..................................好一点的是用木头搭建一米多高,上面的倒三角用干草和皮革等布料封顶。
路过木头棚子能看到里面没有床榻有的只是木头搭建的简易架子,架子板子下方则是泥土地。
板子上坐着一位裹着头顶衣着算不上脏也没干净到哪里去的妇人,板子内侧则是有着两个西五岁的娃娃。
娃娃脏兮兮的能看出衣服缝缝补补很是破旧。
像这样的棚户还有很多,这里一排排连成一串。
结合原身的记忆,徐福贵清楚这里大多数人没有田地,主要是拖家带口的为江淮的太平府服务。
家里的男人多数在太平府的工厂临时找活干,又或者推着木头车用面粉制作食物出售。
整个环境算不上后时代的贫民窟也相差不远,没有田地的人只能为城市出卖苦力以此换取报酬。
徐福贵一路走着一路思考。
这个时代大夏国的消息是闭塞的,信息流通速度非常慢,平日里想要获得消息依靠都是报纸。
而拥有信息优势的徐福贵想要在江淮城市区赚到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外来的信息能够让他提前研发出便民物品,或者一些新奇事物,可眼下樱花军入侵,各地治安极不稳定。
好东西依然有他的价值可价值过高招惹来的就并非机遇而是灾祸。
在中京掌控全局的时代,赌博,灰产,遍地开花,征收的税务更是层出不穷。
像是未来的刮刮乐这样的新鲜玩意还没有在市面上流行。
就算有徐福贵也没有任何渠道把控这方面的资源。
而他大致知道有记载的也就是江淮太平府外侧这一片棚户区未来的发展。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不久之后中京政务厅的官员就会大举撤离中京区域,从而分散到大夏国大片南部区域。
其中江淮也接纳了不少来自中京的要员。
原本中京区域内的工厂也会随之搬迁重建。
而江淮外部区域的这一片棚户区会被重新规划成“军备物资”生产的流水线和工厂。
这里的住户会被全部迁走。
因为是中京首属迁移的工厂,而这片棚户区的住户也有人管理,里面每一个棚户都缴纳费用购买居住证明。
由于的大面积,短时间内拆除棚户区和重建,中京政务厅并没有强制驱逐而是采取了高额现金补贴的方式对绝大多数棚户居民进行了补偿。
而后来这一条军工设备厂为中京军备物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而被记载到了后世。
前两天去江淮中京政务厅分部的时候己经有部分官员调任来,想必这棚户区改造成军备工厂的日子也就在这一两年。
补贴如果均发到每一个人身上并不会太多,可要整合到一个人身上那可就是一笔泼天的财富。
哪怕到了后世,由于大洋的锻造工艺采取的是银子,也不怕贬值。
当然棚户区拆除重建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诸如后世的种种问题。
如果自己能将这一块的资源整合,相比价格上也能更有优势。
就在徐福贵思考未来赚钱渠道的时候。
一道有些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的身后,一边跑还一边打招呼:“福贵少爷,福贵少爷您等等。”
小说《活着:地主家的徐福贵,重生致富》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