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三尺神明完整章节阅读

三尺神明完整章节阅读

谢景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无广告版本的穿越重生《三尺神明》,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谢景行云婳,是作者“谢景行”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赛博打工人涂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系统连人带房卡在古今双时空之间。莫名成了\b护国公府供奉数代\b的家神。传说谢家有神明,满朝文武皆知,只有少将军谢豫川儿时顽劣将信将疑。一百年不显灵的家神,算什么神明?家门遭逢抄家灭族之日,身受重伤关在诏狱不见天日的谢豫川,平生第一次希望谢家神明这事是真的。谢豫川走投无路之下虔诚发愿:“祈求神明庇佑谢氏老弱妇孺。”被系统拐到大梁朝的涂婳看着......

主角:谢景行云婳   更新:2024-05-24 09:4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景行云婳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尺神明完整章节阅读》,由网络作家“谢景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无广告版本的穿越重生《三尺神明》,综合评价五颗星,主人公有谢景行云婳,是作者“谢景行”独家出品的,小说简介:赛博打工人涂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系统连人带房卡在古今双时空之间。莫名成了\b护国公府供奉数代\b的家神。传说谢家有神明,满朝文武皆知,只有少将军谢豫川儿时顽劣将信将疑。一百年不显灵的家神,算什么神明?家门遭逢抄家灭族之日,身受重伤关在诏狱不见天日的谢豫川,平生第一次希望谢家神明这事是真的。谢豫川走投无路之下虔诚发愿:“祈求神明庇佑谢氏老弱妇孺。”被系统拐到大梁朝的涂婳看着......

《三尺神明完整章节阅读》精彩片段


谢老夫人吃了东西,人逢喜事精神爽,没了困意。

拉着谢景行询问通神之事,谢景行便长话短说,以尽可能简短详实的叙述,把他当日在诏狱万念俱灰之时求神一事说了。

谢老夫人听罢,眼角湿润,“你在诏狱辛苦了。”

那诏狱里的折磨岂是寻常人能坚持得下来的,若不是谢景行仗着这么多年习武打下的底子,能不能坚持到与家人团聚真的不好说。

“没想到,家神竟是被你在绝境之际求来的。”谢老夫人庆幸道。

谢景行沉吟片刻,问道:“祖母,我有一事不明可否向您请教?”

“自家人,你但说无妨。”

“先祖当年有幸得神明相助,族谱中,可有家神具体记载?”谢景行问道。

谢老夫人没太听明白,“你指的是哪方面?”

“可有记载家神是道君还是元君一说?”

谢老夫人闻言一怔,认真想了一会,然后摇摇头。

“并未详细记载此事,此事可重要?”

“无碍。”谢景行笑了笑,“只是我自己思虑之事,并不重要。”

谢老夫人点点头,叮嘱他:“我们谢家除了先祖,这么多年还从未再有人能够与家神有交往,你这份机缘不浅,奉神时千万不要太过随性,免得惹怒神明。”

谢景行失笑道:“祖母,家神性情温和,十分慈悲,便是小子有不妥之处,也未见她有过多苛责,颇为体谅。”

谢老夫人供奉家神一辈子,也从未得到过一丝神谕,不过谢家历代子孙宗媳也都是如此过来的,所以老太太也没觉得如何。

而今,从孙子谢景行口中竟然能够得到关于谢氏家神形象的只言片语,心中竟然升起一丝难以言语的亲近之感。

好像这么多年她坚持做的事情,终于有了回应一样。

谢老夫人很爱听关于家神行事的话,更好奇谢家子孙是如何跟家神交流的,甚至是那些东西,被谢景行说的神乎其神,居然能够凭空地出现在他们这些凡人面前,简直是让人震撼。

提到东西,谢老夫人从谢景行口中听到那些食物,特别是他口中毫无杂质的雪花盐,比宫中的雪盐还要好,谢老夫人按捺不住心情想去看看。

谢景行便佯装扶着老夫人散步慢慢踱步到筐边歇息,让谢老夫人看见了家神今夜赐下的东西。

谢老夫人:“这些都是家神所赐?”

谢景行点点头,老太太倒吸一口气,满目惊诧。

虽说她刚从谢景行那听到家神之殊胜,可耳听和眼见所带来的感受完完全全不同。

谢景行见那精盐拿给祖母看,谢老夫人端在手中,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雪白的盐,祖孙两人之间不愧有亲缘,谢老夫人也跟谢景行当初一样,指尖点了点送进口中。

随后,眼眸睁大。

“景行啊,这真的是盐!”

谢景行颔首,笑道:“祖母,是盐。”

谢老夫人双手微抖,捧着手中一袋雪盐心中对家神充满无限感激。

“这么多的盐,一路上都够用了。”

有盐就有力气坚持走下去,还是如此精炼的雪盐,这比千金还要贵重。

谢老夫人感慨道:“家神此番庇佑,恩重如山,若是先前,家神现身,谢家怎么也要隆重祭祀一番的,可惜,如今神明显圣了,我们却不争气,落得这个地步,想要好好供奉都难以如愿,家神居然还要挂念我们吃喝,实在是……唉。”

谢景行没答话,他心中何尝没想过。

谢老夫人想了想,又问道:“景行,你既能通神,又能得到家神赐下的东西,那你可知道我们凡人如何表明心意,才能上达天听?”

谢景行道:“先前在松江府衙,倒是试过一次。”

谢老夫人紧张问:“可行否?”

谢景行颔首,“应是可行,只是祭台简陋,心中有愧。”

谢老夫人闻言也沉默了,“那……神明可有怪罪?”

“并未,家神心胸宽宏博广,并不计较这些。”谢景行回想数次与家神交往的记忆,发现家神好像真的并不计较祭祀的规模大小。

谢老夫人颔首,“你心中有数便好,莫要让家神觉得我们谢家后人不知感恩。”

说完,她从身上摸出一只白玉手镯,质地清透,纹理细腻,一眼就不是凡品。

她将手镯交给谢景行,叮嘱道:“你既寻得方法,便将此镯献于家神,如今我们身无长物,此物乃先帝赏赐,暖玉所雕,凡物可能入不得神仙法眼,好歹是一份心意。”

谢景行一愣:“祖母,这是你最心爱之物。”

谢老夫人笑道:“正是祖母心爱之物,才配得上去供奉神明,若不是家神临危救你一命,又救我们一家人,我们只怕都葬身在那火海之中了,哪还能活到现在。你且拿去试试,看家神喜欢不喜欢,若是喜欢,等将来我们若有机会,多寻一些上好的。”

身后不知何时,周氏等人也过来了。

周氏见状,也不知从哪儿摸出来一串碧玉念珠,同样交给儿子谢景行。

“娘这里还有一个,平日娘一直带着它礼佛诵经,此物献于家神最合适不过,景行你且收着,届时定要替为娘好好感谢家神保佑,若不是家神护你,你……”周氏说着说着眼圈一红。

想起流放之日儿子谢景行下囚车时那一身骇人的伤痕,不敢多想他在诏狱里都经历了什么。

旁边二夫人张氏不知打哪儿变出一锭金元宝。

“我母家商贾出身,我只爱黄白之物,我晓得神仙不喜这等俗物,你拿去换点好东西供奉家神。”

谢景行:……

他抬眸看向家中几位长辈。

这些东西她们怎么在刑狱官的盘查下藏下来的?

“全家突遭横祸,二十几人上路总得备点嚼用,哪怕一个也能应急救命。”

“娘也是这么想的。”

谢景行看向二夫人张氏,张氏倒直白。

“谁晓得路上那群官差怎么折磨人,有钱能使鬼推磨,吃不上干的捞点稀的咱们也得活下去。”

谢景行将东西还回去,想解释自己心中已有供奉之数。

出了松江,见到自己的人,一切都比之前要方便得多。

可惜,几位长辈又推了回来。

“拿去!又不是给你的,咱们谢家供奉了一百年了,现在虽然窘迫一些,该有的礼数不能忘,该有的供奉不能缺。”

“就是,景行定要替我们好生感谢家神庇护。”

书房二楼,电脑桌前。

云婳正埋头画图,耳边一道系统音:

已收集到谢家人感恩值100+,开启特殊抽奖通道一次。

云婳:?!

小说《三尺神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一晃十日过去。

上面来了消息,已判罚的流犯明日城外集合,午时出发。

关押在诏狱内的谢景行最后一个收到消息,起身时镣铐丁零当啷,脚步沉重。

负责押送的差官不耐烦地等在一旁催促道:“犯人谢景行,皇上开恩放你出诏狱,你不要不识好歹,还不快着点!也不知你得了多大的造化,竟能从诏狱活着离开。”

“我谢景行确实造化不小。”

至于恩不恩的,夏侯桀可不配。

隆庆帝如此待他们谢家,他谢景行早晚是要讨回来的。

套上刑枷押上囚车,森严的诏狱在身后渐渐湮没,谢景行身姿挺拔,沉眸凝神看向前方,百年名门风骨尽在其身。

御街两侧,挤满了前来围观的人群,许多世家官商的人也混在其中目送。

“唉,可惜了谢家世代忠良。”

“此话可不要瞎说,谢家是朝廷定了罪的,谢家打了败仗,不灭九族就是圣上开恩了。”

“嗤,你懂什么,是谢家想打败仗的吗,朝廷就没有责任了?”

“胡吣什么!都闭嘴吧,不想活了?”

“听说这一次牵连了好多为谢家说话的人家。”

“对对,我也听说了,东伯侯和翰林院张大人也惹了圣怒,此次好像也在流放的名单之中。”

“此言差矣,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东伯侯也不仅仅是为谢国公多说一句好话,听说圣上想为邵阳公主招婿,相中了东伯侯府世子,可侯爷抢在前面给世子爷完婚了,你说皇上能高兴?”

“能理解,疯婆子邵阳公主的驸马可不好做,那张大人是怎么回事?”

“哦,这个……就不好说了,听说是朝廷想让张大人将谢家神明子虚乌有的事记在史书上,张大人拿出太祖史记据理力争,皇上一生气也给踹到漠北去了。”

“……”

“这都什么世道。”

北城门外,寒风料峭。

城门卫兵拦出一侧位置留给前来送行的流放犯人的亲眷,有人悄悄塞点银钱,往前靠一靠,得了好处的卫兵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吏部左侍郎阮洐之偕同夫人孙氏和其子阮裴宁已经等了很久。

父子下了朝急忙赶来城外,路上来不及回府更衣,直接在车上脱了朝服,一下车,就凑到夫人身边询问:“给阿南和睿哥儿的东西都带了吗?北地之途严寒无比,御寒的衣物和药材千万别忘了。”

孙氏点点头,“都带了,起早还做了点阿南小时爱吃的绿豆糕。这都午时了怎么还不到?”

孙氏踮起脚尖看向城门内,已经有流放的人犯过来跟亲朋相见了,可谢家的人怎么还看不见?

她不由心焦,问丈夫和儿子:“朝廷不会临时反悔,再置他们谢家死罪吧?”

小阮大人安抚母亲,“娘,别急,长姐她们就快到了。”

“好、好。”

孙氏双眼红肿抱紧手里备好的包袱。

好在没多久,谢家的队伍也出了城门,二十几人负枷而行,面沉如水,衣衫发丝凌乱,神情却不见颓色。

阮大人远远望去,心里不禁感叹谢家不愧百年底蕴,囹圄之地也风骨傲然。

可是视线落到亲生女儿阮氏和小外孙睿哥儿的身上,忍不住老泪纵横。

“阿南!”孙氏掩面而泣。

谢家长孙媳阮氏听见熟悉的声音,寡淡的眸光瞬间亮起!

循声望去,是父母和胞弟,一瞬间泪如雨下,牵着幼子的手颤抖不停。

“娘——”

谢老夫人也瞧见了阮家人,侧身对后面说道:“阿南,带着睿哥过去吧。”

大夫人周氏也朝儿媳点点头:“去吧。”

阮氏牵着儿子谢嘉睿走向娘家,其他人都羡慕地看着她们,目光不由也在人群中搜寻自己的家人。

期盼的目光渐渐地暗淡下去。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阮氏那么有福气。

阮家父母抱着女儿外孙心疼不已,孙氏抖着手摩挲着女儿干裂的手,泪水止不住,“阿南受苦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娘,别哭,阿南还好。”

“怎么办,你和睿哥儿能不能不去北地啊?”

“夫人啊!”阮大人急忙止住夫人孙氏,生怕她说出什么让女儿为难的话。

阮夫人擦了擦泪,“我知道,我知道!我不该说,可我舍不得啊。”

阮大人长叹一声,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头,低头看向小外孙,“嘉睿跟娘亲陪外祖母说说话吧。”

“好的,外祖父,嘉睿晓得的。”

阮大人疼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转头走向谢老夫人,拱手行礼道:“谢老夫人,阮某无能,不能为谢家遮风挡雨,您老此去路途遥远,万望珍之重之。”

谢老夫人等谢家人欠身还礼。

“阮大人言重了,您今日实不该来这里,与阮家无益。”谢老夫人感恩道。

阮洐之不以为意,“无妨,吏部杂事费心,不如书院讲学来得清闲。”

谢老夫人微微蹙眉,心道谢家势微,还是波及了周围。

阮洐之看得开,小声宽慰道:“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阮某不过从势而已,老夫人不必介怀。倒是小女阿南自小娇惯长大,怕她受不住路途辛苦,内人多备了一点衣物药材,还望老夫人不要推辞。”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阮夫人费心了。”谢老夫人感激不已,“阮大人放心,谢家有难子孙必守望相助,我们定会照顾好阿南和睿哥儿母子的。”

阮大人眼眶通红,哽咽着点点头。

为人父母,所求不过子女平平安安。

没有丈夫和儿子在身边,阮夫人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低声耳语,“阿南,要不……你带着睿哥儿归家来?”

阮氏抬起头,泪眼轻轻摇头,目光坚定:“娘,阿南不离开谢家,夫君他们不在了,睿哥儿还在。他虽小,可他是谢家子孙,谢家儿郎只有战死沙场没有临阵脱逃的,女儿自嫁进谢家,他们没有薄待过我,夫君对我也疼爱,谢家如今有难便是我有难,管他风大浪急呢,女儿不怕。况且,睿哥儿他六叔还在呢,娘放心。”

阮夫人见此知道自己改变不了女儿的心意了,便也不再劝,把手上的包袱塞到女儿怀中,“北边天寒,路上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另备了些银钱,这次流放人多,谢家多是老弱,该打点的时候别心疼,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强。”

阮夫人只觉叮咛不完,阮裴宁走过来,弯腰抱起外甥谢嘉睿。

“睿哥儿,跟舅舅回侍郎府如何?”

这话虽是问孩子,却也是说给长姐阮氏听。

谢嘉睿看看母亲,他年纪还小,并不能完全理解大人们之间的关系,但娘亲不点头,他也不会随便答话的,哪怕是他喜欢的舅舅。

阮氏对弟弟说:“帮我照顾好父亲和母亲。”

阮裴宁点点头,应下。

“姐,听说谢家神明显灵了,你可知真假?”

阮氏左右看看,微微垂眸。

母子俩互相对视,阮裴宁神情松了些许,阮夫人默默双手合十为女儿祈福。

身旁人群一阵躁动,有人大声喊道:“来了,来了!是谢景行!天啊,他还活着!”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