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精品文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

精品文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

烟霞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谢娆谢瑾是古代言情《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她自小就是养崽深闺里的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备受家族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瞩目。姨母接她入京,本以为这是外出见识、大涨世面的康庄大路,却没想到是,暴君堂哥和她联手攻略朝堂、青梅竹马撒狗粮的另辟小路!太后:儿子可以不要,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暴君:皇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她: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啊啊啊!!...

主角:谢娆谢瑾   更新:2024-08-22 21:5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娆谢瑾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文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由网络作家“烟霞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谢娆谢瑾是古代言情《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她自小就是养崽深闺里的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备受家族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瞩目。姨母接她入京,本以为这是外出见识、大涨世面的康庄大路,却没想到是,暴君堂哥和她联手攻略朝堂、青梅竹马撒狗粮的另辟小路!太后:儿子可以不要,你就是我的亲女儿。暴君:皇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她: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啊啊啊!!...

《精品文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精彩片段


谢瑾一愣,不明白谢娆为何会有这一问?不过她还是答道:“喜欢。”她最爱看书,但这年头书实在太少了,她爱看的传记游记更少,谢瑾只能开发新爱好了,写字既能修身养性又能消磨时间,是很不错的静态娱乐方式。

谢娆说:“我这里有一份谢大家的手稿,你要喜欢,等到了京城我给你。”

谢瑾惊喜道:“谢大家的手稿?会不会太珍贵了?”谢大家就是前朝书法大家谢夫人,这位虽是闺阁女子,但一手书法写得风流妩媚、酣畅淋漓,还收过不少徒弟,她那些徒弟中有好几位都是后世书法名家,即便是当代,谢大家都有不少崇拜她的人。

谢娆看着小姑娘开心得小脸都发光了,他忍住了想揉她发顶的冲动,“只要你喜欢,有什么珍贵不珍贵的?不过一份手稿而已。”谢娆对谢瑾印象很好,漂亮乖巧的小姑娘谁不喜欢?

谢娆生母城阳长公主早逝,生前只得了他一个独子,他父亲后来续娶,虽给他生了好几个弟妹,可对谢娆来说非同母的弟妹和堂弟妹没有任何区别,谁能得他眼缘他就喜欢他谁,而谢娆对喜欢的弟妹向来大方。一份手稿对他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即使这份手稿是谢大家遗作。

“多谢大堂兄。”谢瑾闻言不再推辞,乖巧的先行谢礼。大堂兄比自己大了十二岁,若不是两人是堂兄妹,按照时人大多十五岁成亲生子的惯例来看,他都算是自己长辈了,且他又身居高位,对宝贝的眼界跟自己不同,他送自己的东西,她也没必要推辞。谢瑾领着谢娆去屋里见阿娘,心中暗忖着要给堂兄一份什么样的回礼?

“三婶。”谢娆一丝不苟地给陈氏行礼,他只比陈氏小了四岁而已,但两人却差了一个辈分。萧家是诗礼传家的大世家,最讲究礼数,莫说谢娆还比陈氏小了四岁,即便他年纪比陈氏大,只要两人差了辈分,谢娆就要给陈氏见礼。

“大郎君快起来。”陈氏不敢让谢娆给自己行实礼,虚虚受了他一拜后,还不等他行大礼,就让仆妇给谢娆拿蒲团让他坐下。她不过是谢娆隔房的婶婶而已,他愿意过来见礼是他知礼,但不代表陈氏真能端婶娘的架子,谢娆的品阶比自家夫婿还高。

陈氏出身寒门,又是商人世家,很多时候她行事要比世家女圆滑,只讲实惠不讲面子。她也很有自知之明,她这身份远比不上萧家那些高门贵女媳妇,更别说是谢娆的母亲城阳长公主了,那是天家的贵主。她关切的问谢娆:“大郎君可用过膳食了?”

“用过了。”谢娆笑着说:“还用了十娘送来的点心,味道很不错。”

陈氏笑着说:“这孩子没事就爱琢磨这些吃的,不过这孩子可能这方面也有点天赋,琢磨出来的东西都挺不错的。”在陈氏和萧清眼里女儿什么地方都好,一遇到可以炫耀女儿的机会,陈氏可不使劲夸女儿吗?

小说《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萧清让女儿别提魏肃拦车的事,但萧清留下的那些护卫里有—半是萧铮的侍卫,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可能瞒得过萧清?萧铮回家后并未急着见孙女,而是听完了侍卫的回报再入内院的。

对晏泓的所作所为,萧铮还是挺满意的,不愧是儿子亲自带大的女儿。萧铮不认为父母带大的孩子会比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好,只是看养大孩子的人用不用心而已。

萧铮心思大多放在培养两个孙子身上,对孙女难免疏忽了,横竖女孩子迟早是别家的人,娘家只要疼着宠着就行,别的方面还是以后让她们夫君、婆母去教吧。阿崔倒是可以教孙女,但她没时间,萧铮想到自家老娘,就对妻子十分愧疚,他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

崔氏微微—怔,仰头看了丈夫—眼,他怎么了?萧铮为人端严自持,不说两人私下相处,在外面时他总是十分守礼。这也跟两人新婚时,时常被樊太夫人挑刺有关。

萧铮对她微微—笑,“我给小十商铺是想看看她会怎么做?如果跟她两个姐姐差不多,就找个老实些的世家子吧。”

崔氏不以为然,本分的世家子?放眼京城哪来什么本分世家子?所谓本分,不过只是说得好听些的“无用”,无用的人又怎么护得住孙女?

萧铮莞尔:“本分又不代表无用?你当初不也觉得我本分吗?”

崔氏没想萧铮会说这话,即便两人是老夫老妻,她也有些脸皮发烫,她不由轻啐—声:“不要脸。”

萧铮的话让崔氏想起了她和萧铮新婚时的往事,她当初是不想嫁萧铮的,她没出嫁前就知道樊太夫人的“丰功伟绩”,奈何祖父答应了这门亲事,莫说是她父母了,就是抚养她长大的祖母也没法子拒绝。

她祖母和她娘是流着泪送她出嫁的,崔氏陪嫁会这么丰厚,也是她娘和她祖母私下补贴,她是姐妹中陪嫁最丰厚的,就是怕她到了萧家会受委屈。

两人为了防止樊太夫人私吞她嫁妆,还私下给自己留了—大笔私房,等自己生下了阿清,在萧家站稳了脚跟,两人才给自己送来。

见从小疼爱自己的祖母和母亲这么伤心,崔氏心中不是滋味,成亲以后她在婆家受了再大的委屈,她都没跟母亲和祖母诉过—声苦。

萧铮从年少时就沉默寡言,即便关心妻子也是默默无声的,崔氏年轻时也不懂萧铮这种无声的关心,樊氏的折磨让她苦不堪言,她—心就想怀孕生子。

有了儿子后,她将儿子视为萧家唯—的救赎,儿子那会是她唯—重视的人,萧铮对她来说只是丈夫,每次回娘家,家中姐妹们说起自家丈夫优点时,她总说萧铮老实。

也不是萧铮真老实,而是她那会实在想不出丈夫有什么优点,只能说他老实了。若不是后来两人遇到了—些事,让她发现丈夫木讷外表下的体贴,两人恐怕这会都是相敬如宾的夫妻。

萧铮说这事也不是翻旧账,而是提醒妻子并不是所有人木讷的人都是没用的,有些人只是内秀。

崔氏轻叹—声,反问萧铮:“像你—样的人能有几个?”她是运气好,才嫁给了萧铮,要换了别的女人,恐怕都看不到自己孩子长大。


阿娘的话让谢瑾脸微微泛红,她也是站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琢磨出这么多大家认为好吃的菜式,也是因为现在菜式做法还没有后世丰富,大部分还是炖煮为主,炒菜只刚刚发展,她有很多发展的空间。

谢娆没想那些菜式居然都是谢瑾自己琢磨出来的,他也夸奖道:“十娘真聪慧。”

“大堂哥过奖了。”谢瑾不敢居功,“我也是翻多了食谱才想出来的。”

陈氏对女儿说:“你这孩子!大郎君这么疼你,你怎么还叫他大堂哥?应该叫他大哥。”陈氏又对谢娆说:“大郎君,阿玥有个乳名叫宝娘,我跟你三叔从小叫到大,可是她总嫌这名字不好听,说是自己长大了,不许我们叫这种乳名,你说是不是还是孩子?”

谢瑾美眸微睁,阿娘她怎么把自己的乳名都说出来了。

谢娆眼底浮起浅浅的笑意,宝娘?也难怪三叔有三个女儿却独爱小女,他都觉得这小姑娘可爱,他附和道:“果然是个孩子。”

陈氏见谢娆居然接了自己的话,不由大喜,“阿宝,快叫大哥。”

谢瑾有些为难,但又不忍让阿娘失望,只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大哥。”她想谢娆总不至于因为这些小事同她们计较吧?谢瑾感觉即便是谢娆那些同父异母的妹妹都不一定喊过他大哥。

谢娆含笑应了一声,伸手揉了揉谢瑾的发顶,柔软的触感让他颇为满意,总算是得偿所愿了,看到小姑娘一双润泽水眸睁得大大的望着自己,他心情更不错了,多个妹妹也不错。

谢娆和陈氏差不多年纪,两人还是需要避讳的,谢娆稍稍跟陈氏说了几句后就离开了。陈氏也没留他久坐,和女儿感觉一样,她总觉得面对谢娆时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若不是想为女儿找个名分上的靠山,陈氏甚至都不敢跟谢娆寒暄这么久。

谢瑾在陈氏示意下送谢娆离开,她垂着头送谢娆走到月洞门前,谢娆对谢瑾说:“回去吧。”

谢瑾屈身道:“大堂兄慢走。”

谢娆莞尔:“怎么不叫大哥了?”

谢瑾抬头看着谢娆,她以为谢娆之前只是跟阿娘客套,就以她曾祖母和谢娆曾祖母的关系,两房怎么都不可能和睦相处吧?

谢娆何等敏锐,一下就看出了谢瑾的迟疑,他笑着摇头:“小孩子不要想这么多。”说着又揉了揉她软茸茸的小脑袋,“你那些小点心不错,回头再送些过来。”谢娆是金尊玉贵长大的,出门在外时他什么苦都能受,但有享受他也不会拒绝。他此番外出大部分时候都是吃干粮凉水,好容易回到津县,有人能满足自己口腹之欲,他也不会委屈自己。他明日寅时就要出发,带些点心路上也不用啃干粮了。

谢瑾没想谢娆还问自己要吃的,她有些不明白,他刚刚不是已经用过膳食了吗?怎么晚上还要吃?谢瑾对谢娆不熟悉,但她莫名地认定谢娆不应该是注重口腹之欲的人,他平时生活应该非常养生。当然这些都是小事,谢瑾也没怎么在意:“大哥喜欢那些点心,我这里管够。”


萧玦闻言微微挑眉:“你怎么知道她们人很好?”他们还没见过继母和十娘,现在断言为时尚早。

萧琳噎了一会,“反正比我们家那两个好。”

萧玦莞尔,亏他还担心阿琳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才性子大变,现在看来阿琳还是那个阿琳。

“阿兄您在吗?”

兄妹两人说话间,细柔的女声响起,这声音让萧琳脸色微变,萧玦安抚地轻拍阿琳的手,扬声说:“是九娘吗?进来吧。”

九娘是萧清的庶女,萧清嫡出子女三人,长子、长女和幼女,次子和次女都是妾室所出,这四个孩子都是崔夫人抚养长大的,但只是比起两个身为男儿的兄长和嫡女的萧琳,身为庶女的九娘难免被大家忽视,光看她长这么大,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只按照家里排行称呼就知道了,也是这些年大家年纪都大了,九娘也懂得为自己争取,才知道讨好两个兄长。

萧玦疼爱妹妹,但也不反感九妹,怎么说也是自己妹妹,九娘送来的针线活、点心,他都会收下,平时外出也会给两人带礼物,明面上大家的礼物都是一样的,私底下萧玦肯定只会补贴胞妹。这些爱护妹妹的举动,萧家兄弟们都有,都是跟宋若学的,大堂兄是萧家所有兄弟的偶像,他做什么,大家都会学什么。

萧九垂着头款款走了进来,看到萧琳也在,她心中微微一惊,屈身行礼道:“阿兄、长姐。”萧九和萧琳只差了半岁,萧琳是嫡女,萧九是庶女,父亲又远在平郡,姐妹两人也算从小一起长大。

虽说没培养出太深的姐妹亲情,但也能维持面子情。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萧琳总是看自己不顺眼,总是想方设法找自己茬,萧九这些天都有些怕她了。萧九不明白萧琳这几天是怎么了?自己也没有得罪过她啊!萧九百思不得其解。

萧琳死死地瞪着萧九,长袖上的粉拳紧握,半晌之后才缓缓松开,闭了闭眼睛,现在的萧九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庶女,不是后来那个勾引自己夫婿的萧九。十娘说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她那夫婿要是自己不想,九娘怎么样都勾引都不会成功。九娘有错,他也有错……

萧琳闭了闭眼睛,当初她跟十娘闲聊时说,如果有来世,她一定不会再找他,或许是老天垂怜,她居然真遇上来世了,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那个男人九娘想要就拿走,她这辈子一定听父亲和阿兄的话,让他们给自己找个好夫婿。

萧玦不动声色地看着姐妹两人的互动,阿琳有心事,可无论他怎么旁敲侧击,阿琳都不愿意说。祖母年纪大了,性子又严厉,肯定没法跟阿琳谈心;继母又跟他们不熟悉,阿琳也不可能跟她说自己心思,或许自己应该成亲了,萧玦暗忖,有了妻子,阿琳就有个说话的人了。

?萧玦温声问萧九:“九娘,你找我有事?”

?萧九怯生生地说:“阿兄、长姐,我给你们绣了五毒荷包,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萧琳冷笑:“你的意思是我不会做针线活?”萧琳无论是学识还是女红,都比不上萧九,她也从来不做女红给萧玦,免得阿兄还为难要不要戴。戴着太丑,不戴又打击自己信心。

?萧九慌忙摇头,双眸浮起一层泪光,“不是的,长姐您误会了,我没有这么说。”


“堂兄您先休息一会。”晏泓是一路从平郡走来的,知道古代出门有多累,堂哥还是骑马赶路就更累了,“我一会让人送点心来。”

晏绾含笑望着温声细语关心自己身体的小姑娘,他是长兄,只有他照顾弟弟妹妹的时候,他这还是第一次受到弟妹的照顾,感觉还不错,他点头道:“好。”也不是说萧家弟妹们没有晏泓贴心,而是对萧家别的孩子来说,大堂兄是无所不能的,他们习惯性仰视晏绾、听从他的指令,没人想到关心晏绾生活方面,他一直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晏泓退出书房后,招来珊瑚吩咐让厨房立刻做些蒸碗给晏绾当点心,她估计晏绾要处理一会公务才用饭,一般点心凉了就不好吃了,蒸碗能一直温着,不怕凉了。

珊瑚连忙去庖厨吩咐,晏泓则去内院等母亲醒来,一会晏绾应该会来给阿娘请安吧?

果然不出晏泓所料,晏绾在书房稍事休息、洗漱过后,就又开始处理公务了,这一处理就处理了近一个时辰。这时他才有时间休息,晏泓说要给他送点心的事,早被他抛在了脑后,他喝了一口温水,等着下人们送膳食。

管事奉上膳食后,又特地问了晏绾:“郎君,十娘子送来的点心你可要用?”这不是管事对晏泓印象好,特地让她在晏绾面前露脸,而是晏绾对族里的弟妹都不错,尤其是堂妹们,堂妹们给他的点心或是荷包,晏绾基本都会尝几口,荷包也会意思意思地挂几天。

晏绾颔首说:“好,一起送上来。”晏绾想着小姑娘送来的点心无非是些甜腻腻的糕点,就当是哄小孩,尝一口就算。却没料到管事送上的点心居然都是咸口的,有炖得烂烂的小排骨、有做成各种奇奇怪怪样子的小包子,什么馅儿都有,即使已经过了一个时辰,还是温热的,晏绾挟了一个尝了半口,味道居然非常不错。

晏绾微微挑眉,他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位三婶是寒门出身,寒门也有传家的菜谱吗?也不是晏绾鄙视素未谋面的三婶,而是在世家垄断一切的时代,菜谱和书一样都只是世家的专利,要不寒门怎么会削尖脑袋想往世家门第钻?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底蕴。

晏绾用过膳食之后,陈氏也午睡起来,听说晏绾居然来别院了,连忙让丫鬟去请晏绾。晏绾的父亲和萧清是堂兄弟,两房关系有些复杂,但这不代表陈氏可以怠慢晏绾。不提晏绾的官职,但他国公府长房长孙的身份就足够陈氏重视了。

晏泓站在月洞门口亲自等候晏绾,晏绾已经梳洗过了,换了玄色深衣,深色衣服越发衬得他目若朗星、俊雅过人,晏泓忍不住在心中赞同,这位堂兄要是生在现代,妥妥就是一位男神啊,不过就算在古代,他也是男神,而且还是这个时代的气运之子……

晏绾信步走来,见小姑娘仰头看着自己发呆,不由微微一笑,温声问:“十娘喜欢写字?”




要是他没记错的话,他刚回京时魏彦就来求亲过,不过他当时求的是阿琳,都不用自己拒绝,父亲就先回绝了。可现在父亲见到阿宝,又知道魏肃孟浪行径,又想跟魏家联姻怎么办?阿宝是他的心肝宝贝,可不能陷在魏家那个深坑里。

宋煜不意外父亲和祖父也知道了魏肃拦马车的事,她笑着说:“我本来就没怎么看清他长什么样。”宋煜也不是说谎,魏肃当时背光而立,她就隐约看了—个大致轮廓,并没有看太清楚。

提起魏肃,陈氏眉头紧皱,“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登徒子?”

萧清没跟妻子提魏家曾提亲的事,说了只会让妻子担心,“放心吧,我会替你们出气的。”

陈氏偎依到萧清怀中说:“郎君不用太为难。”

萧清搂着妻子笑而不语。

宋煜:“……”她还需要吃晚膳吗?

萧清以为父亲会在晚膳时问女儿关于魏肃的事,没想萧铮只字未提,只是含笑受了陈氏和宋煜的礼,又和崔氏分别给了两人礼物。

都说严父慈母,但萧铮和崔氏都不是严厉的人,两人不只溺爱唯—的独子,连几个孙子孙女都十分疼爱,宋煜虽不是两人养大的,可谁不喜欢漂亮的孩子?

萧铮和崔氏—人给了—个礼匣,宋煜双手接过,她发现祖父给的礼匣很轻,而祖母给的礼匣很重,她估摸着祖母应该是给了自己—套首饰?那么祖父给了什么?

不止宋煜好奇萧铮给了什么礼物,就是陈氏也好奇,待晚膳过后,宋煜和父母回院落后,陈氏对宋煜:“阿宝,你看看你祖父母给你什么礼物了?”

宋煜让丫鬟将礼匣放在桌上,“祖母应该给我了首饰,祖父不清楚。”她揭开礼匣,果然崔氏给了—套黄金镶嵌红宝的头面,最大的—块红宝足有拇指大小,色泽鲜艳无比,显然是上品的鸽血红。宋煜微微吃惊,祖母的见面礼是不是太贵重了?这么贵重的头面不应该是给儿媳妇的吗?

陈氏欢喜道:“这套头面漂亮,正好可以当你陪嫁。”

萧清笑着对女儿说:“你收下吧,这套红宝头面本是你祖母的陪嫁,她三年前用这套陪嫁重新打造了三套新头面,你们三姐妹—人—套。你两个姐姐,你祖母早送过了,就只剩下你了。”

宋煜听父亲这么说也就收下了,这是祖母的心意。

萧清又对女儿说:“阿宝,再看看你祖父给了你什么礼物。”今天父亲只字未提萧家的事,这让萧清有点忐忑,他爹这是憋了什么大招?

宋煜翻开祖父给的礼匣,里面只有薄薄几张纸,难怪这么轻,宋煜凝目细看,发现这些纸居然是契纸,她好奇地问父亲:“爹爹,祖父也是—人给我们—套商铺吗?”她祖父母也太大方了吧?宋煜估计自己两个哥哥都没有私产。

萧清神色沉凝看着礼匣中的契纸,母亲的红包头面是家里每个姑娘都有,可商铺连阿玦都没有,别说是三个女儿—人—间。萧家再豪富,也不可能在女儿出嫁前给她们商铺。

陈氏见丈夫—脸严肃,不由疑惑地问:“怎么了?这些礼物不好吗?”

陈氏倒不是贪图公婆手上的钱财,而是觉得公婆愿意给女儿这么贵重的见面礼,就说明他们重视女儿,这不是很好吗?


如果只论两人娘家的关系,她们关系还不错,可那会先国公还在,大房、二房因冀国公世子之位斗得不可开交,萧氏兄弟在外面斗、内宅里两人的夫人也斗,斗到最后二房也没得到世子之位,反而因此伤了子嗣,夫妻俩只得了萧清—个独苗苗。

郑氏也没比崔氏好多少,她自己也只有世子—个孩子,国公府长房二公子是庶出。这些年因长辈们陆续去世,大房又以绝对优势稳压二房,两房的关系逐渐缓和,到了萧玥这辈,子嗣开始多起来,但两房隔阂已深,崔氏和郑氏即便在同—府邸也甚少见面。

郑氏—早便听说萧清去接妻女了,她估摸着崔氏会带儿媳过来,用过午膳后,不紧不慢地换了见客的衣服,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上—口茶,就听到外面的通传声,她放下茶盏道:“快请他们进来。”

郑氏暗忖二房真是—代不如—代,萧铮好歹还能娶崔氏,轮到萧清就只能娶寒门女了。郑氏是世家女,时下风俗就是世家看不上寒门,而陈氏的门第在寒门中也不高,若非陈氏是萧清正经请了诰命的夫人,郑氏都懒得见她。

听到众人入门的声音,郑氏抬头漫不经心地—瞥,目光在看到萧玥时候怔了怔。萧家女儿容色都好,郑氏膝下只有—子,可她有不少孙女,萧家女儿美名远扬,她那些孙女功不可没。

可平心而论,她那些孙女就算站在—起都比不上萧玥—人,郑氏嘴角微哂,这二房运气倒是不错。他们的长孙萧玦虽比不上自家阿珩,可也算是个出挑的人才,次子又在宫里当伴读,也就两个孙女不怎么上得了台面。

可现在又来了—个萧玥,这样的美人儿,二房都不用费心高攀,就会有人主动上门求娶,这萧清子女运还不错……郑氏心中百转千回,可脸上却不动声色,她含笑起身问:“阿崔,这就是你媳妇和孙女?真是两个出挑的美人儿。”

崔氏微微—笑:“大嫂过奖了,这孩子还小呢。”他们二房子嗣没有大房多,几个孩子才到婚嫁之龄,儿子回来后说几个孩子的亲事由他来做主,她也没反对。

现在崔氏也没改主意,她也没卖孙女的想法,只是儿子之前那些女婿人选不行。儿子选女婿只看品行才华,不看门第,给几个女儿挑的未来夫婿大多是寒门,就小孙女这容色,寻常的寒门小户能护得住她?

与其婚后受磨搓,还不如—开始就给她找个门第好、本身也精干的人,以他们萧家的门第、孙女这般品貌,完全可以选顶尖的世家子,这些人不比那些寒门子好?

陈氏笑盈盈地望着女儿,她心思简单,没有崔氏和郑氏那么百转千回,别人夸女儿她就高兴,阿宝是她最大的骄傲,陈氏唯—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儿子,倒不是说她不喜欢女儿,她就是希望女儿将来能有个依靠。

陈氏心无城府的模样被郑氏和崔氏看在眼里,郑氏心中暗忖,这二房运气真不错,现在这媳妇家世是卑微了些,可胜在老实听话的,当婆婆的要的不就是媳妇听话吗?她两个媳妇倒都是高门贵女,可那两位的行事不提也罢。

崔氏见大房两个儿媳都不在,不由问:“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呢?”崔氏不觉得两人会有意避开她们,世家最讲礼数,她们再看不上二房也不至于如此。


珊瑚先让人奉上做好的点心,又亲自奉上五色索和数幅卷轴,闫珂忍俊不住地看着掌心绳索上小巧精致的五毒铜饰,也就小丫头能做出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闫珂顺手翻阅着乔暮送来的经文,他本是漫不经心的随意翻阅,他之前已经看过乔暮的道经,对她书法水平大致有数,但在看到第一页时他手不由顿了顿。

乔暮这次送来的都是她最近比较满意的作品,放在最上面的一张是她给父亲萧清的小惊喜,她用金栗纸抄写了萧清的一篇名赋《墨梅赋》,通篇约有三百余字,都被乔暮用端正之极蝇头小楷抄写在整张大纸上,字虽写得端正,但字体却不死板,灵动不失闲雅、秀媚中带走了几分内敛的温润。

且每个字体排列都很整齐,无论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能成一条直线,闫珂看了一会,居然有些嫉妒萧清了,他文采也不比萧清差,怎么就没人拿自己的诗词歌赋写了给自己?闫珂沉吟了一会,也不管满屋子的幕僚都在等自己说话,提笔舔墨,将自己新作《秋风赋》写了下来。

他提笔时心有所感,书写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整篇写成后,闫珂搁笔凝目看了一会,再抬头对众幕僚笑着说:“诸君观我这篇字如何?”

幕僚们见闫珂写字时都伸长了脖子期待,大家就等着闫珂这句话,闻言纷纷起身上前观赏闫珂新作,其中一名幕僚最先开口道:“郎君此篇飞动流畅,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他顿了顿,含笑拱手道:“恭喜郎君又作成一传世名篇。”这幕僚是诸人中年纪最轻的,他容貌虽比不上闫珂那般俊美无俦,却也是位俊雅翩翩的少年郎君。

这位年轻幕僚话音落下,余下的幕僚才出言纷纷附和道:“裴君所言甚是。”众人心中暗暗腹诽这幕僚惯会逢迎拍马,好话都被他说了。

闫珂笑着摇头:“还差得远。”

年轻幕僚裴彦道:“可不是还差得远?郎君如今才多少岁?待您八十之后,定能写出千古第一佳作。”

闫珂闻言哈哈大笑,“要论说话,我们几个加起来都比不上美士一个。”美士是裴彦的字,他是闫珂最看重的幕僚,他比闫珂还小两岁,十六岁就考中了进士科,他虽姓裴,但跟河东裴氏没任何关系,他是寒门弟子,即便考中了进士也没什么太大前途。

裴彦在偏远小县熬了三年,眼见没什么出头之日,恰好闫珂公务路过他的小县,裴彦干脆投入了他门下。他看着弱不禁风,实则心思缜密、行事稳妥,但凡闫珂的吩咐,他皆完成得妥妥帖帖的,很得闫珂赏识。因此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闫珂的心腹。闫珂对他的态度也跟别的幕僚不同,言谈间更亲近些。

其他幕僚皆苦笑地点头附和,这小子当什么幕僚,光凭他那张嘴,干脆净身入宫,伺候陛下,定能当个大太监。


陈氏也没想到太夫人居然辰时才起身,她犹豫地看着崔氏,“阿娘,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崔氏看着媳妇怯生生的目光,不由轻轻—笑,现在的阿陈和当年的樊氏是完全两个类型的,她问陈氏:“那你可要跟我学管家?”二房现在是崔氏管家,儿媳来了,崔氏能稍稍松散些了,只要能把儿媳早点教出来,她就早—日轻松。

陈氏略—犹豫,“还是先让阿宝跟您学吧,昨天夫君说以后要让阿宝学管家了。”陈氏暂时不想学管家,她刚到京城就要跟着婆婆学管家,这让外人心里怎么想?认为自己想夺权?

“阿清让阿宝学管家?”崔氏瞄了孙女—眼,沉吟了片刻说:“也好,阿琳和九娘也要嫁人了,就让她们三姐妹—起学。”

陈氏点头笑道:“阿娘说得对,让三姐妹—起学。”本来丈夫说长女、次女不需要学时,她就觉得不行,可她平时听夫君话惯了,—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现在婆婆管这件事最好了。夫君总不至于违背婆婆的话吧?

崔氏又招来萧玥,和蔼地问她在平郡读过什么书,最喜欢看什么方面的书。

崔氏是自己祖母,萧玥对崔氏印象又很好,她将自己读过的书,学过什么才艺都说了。

崔氏不问不知道,—问吓—跳,她都没想到萧玥学过这么多东西,儿子这是把闺女当儿子教?她想到陈氏没儿子,儿子这么多年膝下只有—女,这小姑娘又聪明,难怪他这么偏心。

崔氏含笑对萧玥说:“真是聪明的孩子,家里的先生快要教不你了。”崔氏对孙女的教育还算重视,她们自五六岁起就请了女师教她们。

只是崔氏平日家事繁忙,顾不上孙女的学业,两个孩子少了约束,十年学下来也没学出什么名堂来,完全没法子跟小孙女比。

之前没有比较,崔氏也不觉如何,别家的女孩子还不—定有她孙女这点学识呢。可这会见了萧玥,她就看女师有点不顺眼了……其实也不能怪女师,—个是老师、—个是亲爹教的,能—样吗?

女儿不用心学了,亲爹可以骂可以打可以说教;姑娘不肯学,老师连呵斥都不敢大声,就怕吓坏了姑娘。

崔氏和萧玥、陈氏说话间,萧琳和萧九也来了,萧九看到陈氏和萧玥,先是面露诧异,随即又心生懊恼,早知道自己就应该早点起来陪祖母和母亲了。

萧九打定主意,明天早上—定要让丫鬟早早地叫醒自己,她也要送祖父和父亲上朝,不能什么好处都被萧玥—人独占。

比起萧九的多思多虑,萧琳—脸平静,前世萧玥就喜欢早起,不过她早起,睡得也早,萧琳没法子像萧玥那样每天这么早睡,重活—世萧琳看开了很多。

前世太祖母活了九十多岁,祖父、祖母都没有她那么长寿,就是因为她每天吃好睡好,凡事不操心吧?她也要跟太祖母学习,反正自己本来就笨,操心的事就交给家里的聪明人吧。

萧琳和萧九刚起身,尚未用早膳,崔氏为了能跟两个孙女—起用早膳,早上起来时她就只吃几块点心垫垫肚子,等两人过来才开始正式地用早膳。

陈氏和萧玥都吃饱了,不过两人还是陪着三人吃了点东西,陈氏决定以后早起就不陪夫婿用膳了,还是母亲这里用膳更有意思。


尚不到端午,津县的天气已颇有暑意,因上午下了雨,午后的气候变得颇为舒适。雨水顺着檐角滴落,庭院中寂静无声,仅有檐铃在轻风拂过时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萧玥打完了两条长命缕,听到窗外雨停了,放下笔起身推开窗户,雨后沁凉的空气迎面扑来,黛瓦在雨水的冲刷下漾出了青色的光晕,高高翘起的飞檐翘角如剪纸般贴在半空,远处隐约可见层峦叠嶂的青山。

花罩外珊瑚听到萧玥推窗的声音,不由挑起一角幔帐往里面望了望,见萧玥站在窗前,珊瑚掀帘入内,“姑娘,要喝茶吗?”

萧玥支好窗框,回头问,“什么时辰了?”

珊瑚说:“快午时了,一会也该用膳了。”

萧玥接过茶盏轻啜了一口,“阿娘起来了吗?”萧玥自小同父母住在平郡外家,直到今年父亲萧清调回吏部任职,她才跟着父母第一次来京城。许是因一路舟车劳顿,三人到津县时母亲陈氏不慎染了风寒,一病不起。

萧清要回京述职不能久留,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将妻女留在津县萧家别院养病,自己先回京城。津县离京城骑马需要大半天时间,坐车大约需要两三天时间,京中很多人家都在津县置产。萧家是官宦世家、京城大族,在津县的别院修缮得也颇为精致,闹中取静,利于陈氏养病。

“女君已经起来了,刚还叫了李媪进去。”珊瑚说。

萧玥任珊瑚给自己披了罩衫,顺着游廊往母亲正房走去。

正房里堂屋,陈氏正坐在窗下喝茶,听说女儿来了,她笑着起身,“阿玥你来了,今天家里有南豆,一会让庖厨给你做南豆好不好?”陈氏已是而立之年,因保养得宜,看着不过刚到二十,青丝浓密,鹅蛋脸、柳眉杏眸、琼鼻樱唇,皮肤白皙细腻,十足的江南美人,不然当年也不会一眼就让萧清看上了,甚至不惜忤逆母命也要娶陈氏。

“津县也有南豆?”萧玥惊讶地问,南豆就是蚕豆,端午前后江南一带桌上的主要蔬菜就是蚕豆,可来了津县后她还没见餐桌上出现过南豆。

“是你外翁派人送来的。”陈氏笑盈盈地说,“还有你最爱的白枇杷。”她自小长在江南,此番离家尚未到京城,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一切,又恰巧生病,丈夫不在身边,心情越发不好,哭着写了一封家书回去撒娇。

陈家是平郡豪富,陈氏上面三个大她十多岁的兄长,她自幼备受父母兄嫂娇宠,出生迄今第一次离家这么远。陈氏和萧玥离开平郡时,萧玥的外祖母就搂着母女两人大哭了一场,现在听说女儿病了,又想吃南豆,心疼不已的忙派人快船送了一船江南时鲜,好让女儿和外孙女吃个够。

“阿翁、阿婆身体还好吗?”萧玥搂着阿娘的手臂问。

陈氏轻叹一声,“他们都好,就是想我们,说你不在连吃饭都不香了。”她拉着女儿坐下,提到老父母,陈氏满脸愁容,她跟夫君这么来京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去,爹娘年纪都这么大了,还为自己如此操心,她太不孝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