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畅读佳作推荐女俘

畅读佳作推荐女俘

冯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冯蕴”创作的《女俘》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城破那天,冯蕴被父亲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敌军将领。人人都惋惜她即将为俘,堕入火坑。她却将出城的小驴车遮得严严实实,不敢让人看出心中窃喜……年幼时,她行事古怪,语出惊人,曾因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差点被宗族当鬼邪烧死。长成后,她姝色无双,许州八郡无出其右,却被夫家拒娶。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一个女俘何去何从?“不求良人白头到老,但求此生横行霸道。”上辈子冯蕴总被别人渣,这辈子她要先下手为强......

主角:冯蕴冯敬廷   更新:2024-04-24 08:4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冯蕴冯敬廷的现代都市小说《畅读佳作推荐女俘》,由网络作家“冯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冯蕴”创作的《女俘》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城破那天,冯蕴被父亲当成战利品献给了敌军将领。人人都惋惜她即将为俘,堕入火坑。她却将出城的小驴车遮得严严实实,不敢让人看出心中窃喜……年幼时,她行事古怪,语出惊人,曾因说中一场全军覆没的战争,差点被宗族当鬼邪烧死。长成后,她姝色无双,许州八郡无出其右,却被夫家拒娶。生逢乱世,礼崩乐坏,一个女俘何去何从?“不求良人白头到老,但求此生横行霸道。”上辈子冯蕴总被别人渣,这辈子她要先下手为强......

《畅读佳作推荐女俘》精彩片段


冯蕴难得睡个懒觉,日上三竿才起身,等她梳洗出门,意外地发现敖七没在外面。

平常敖七防她就像防贼似的,走到哪里跟到哪里,今日不见人,冯蕴有点奇怪,但她没有多问。

少年郎总有许多古怪,她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

“佩儿,把灶上的饭食给女郎端来。”

韩阿婆怜惜她就像对待眼珠子似的,笑吟吟交代仆女端饭食。

一碟猪肉脯,是冯蕴在乞降前三天囤积的,一碗粟米粥,照得见人影,还有一个胡饼,烤得生硬,难以入口。

但这已是极好的伙食。

让冯蕴意外的是,佩儿端来了一碗蜜炖煎鱼。用醋蜜盐浸渍,油煎时放了存放的橘皮,切得细碎的,很香、很独特。

冯蕴许久没有吃过这般美味了。

唾沫分泌比她想象的快。

“鱼是哪里来的?”

韩阿婆笑弯了眼睛,“敖侍卫为了捉鱼,差些把后院的池塘掀了。”

太守府的后院有一口小池塘,因为冯敬廷爱垂钓,塘水凿得很深,里头有从前养的鱼,但没有工具打捞并不容易……

韩阿婆感慨,“府君烧尽粮仓,倒是留下了一口鱼塘……”

一碗蜜炖煎鱼,是眼下的安渡郡难得的珍馐了。

冯蕴笑道:“有余下的,给大家伙加个菜吧。”

韩阿婆也跟着笑,“敖侍卫在水里扑腾好半天,就抓上来三条。一条给你吃了,另有两条养在缸里,哪里舍得给下人吃呀?便是那塘里的,敖侍卫也吩咐了,不许人动它,说是救命的时候再用。就叫那什么……望,望鱼止饿。”

望鱼止饿?

冯蕴想到敖七说这话,扯了扯嘴角。

“不用事事听他。回头想法子把大的捞起来,鱼苗养着便是。就那么大点的一口塘,鱼多了,也是鱼吃鱼……”

长得俊俏的少年郎有天然的优势,韩阿婆怎么看敖七,就怎么欢喜,一股脑在冯蕴面前说他的好。

末了,见冯蕴眉头微锁,这才换了个话题。

“也不怪敖侍卫紧张,听说,城里半数以上的人家都断粮了,柳枣巷的树皮都快刮尽了。今早,东角门那头哭得摧心剖肝的呀,我找人去打听,原来是春娘家的小女儿饿死了……这安渡,眼下就是一座死城。再这般下去,会饿死更多人……”

冯蕴端起碗来,默默喝粥。

她食量不大,七分饱便停筷,剩下的让她们分食了。

小满吃得很满足,“要是每天都有鱼有肉就好了。”

韩阿婆骂她,“鱼摊肉店早关了门,猪叫声都听不到,哪里来的肉?贪嘴奴儿别做梦。”

冯蕴笑了笑,不置可否。

城里肯定有人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不仅米店面店会有存货,富商豪户家里底子更厚,大战当前,他们怎会不做准备?又不是人人都像冯敬廷,一把火烧了走人。

冯蕴心下有了盘算。

“小满,让府里人半个时辰后,青山堂听令。”



冯蕴是府邸里这些人的主人,但府邸不是她的。

一个弱质女郎当家,仆从内心难免会生出轻视来,即使这人是救命恩人,但女家主太过随和,下人就难免松懈。

冯蕴很清楚这一点。

“把大家召集到青山堂,是要和诸位谈谈,世道危艰,天下难得太平,你我蝼蚁当如何生存?”

下人都在走神,望着她呆呆的。

冯蕴没听到回答,让小满拿筷筒来。

“大家看仔细了。”

下头嗡嗡议论,不知这行事古怪的女郎又要做什么。

冯蕴垂着眼,从竹筒中拿出一根筷子,用力一折。

筷子断了。

青山堂上全是疑惑的目光。

冯蕴一言不发,再从竹筒里拿出一把筷子,约莫十来根,捏在掌心里。

“一根筷子,一折就断。那一把筷子呢?无数根筷子在一起,谁人能轻易折断?”

“折不断,折不断。”

“那你们可品出什么道理来?”

仆从并不爱动脑子去思考问题,主子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但十二娘的话很有嚼头,有人开窍似的,大声道:

“一人死,抱团生。”

“一箸可折,十箸不屈……”

“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大事可成!”

对生存的渴望是天性,青山堂里七嘴八舌讨论得很是热闹。冯蕴满意地看着,等大家说够了,这才从桌案后起身,站起来大声道:

“大家要做抱团的筷子,就得守筷子的规矩。不是守许州冯氏的规矩,而是我安渡冯蕴的规矩。”

“诸位跟着我好好干,不说大富大贵,吃饱穿暖不成问题。我冯蕴在此立誓,从今往后带领大家奔好日子,不再饿肚子。”

冯蕴从大牢里捞出来的那些人,有仆女杂役,有郡太守府的属吏,整整五十来号人。

兵荒马乱的世道,没有私兵难以自保,需要用人的时候也很不方便。冯蕴拿来名册点了一下,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男丁,共有二十九人。

她大笔一挥,给这支部曲,取名叫“梅令”。

然后,交给从前郡太守府的武吏邢丙来训练。

邢丙是兵曹家出身,冯敬廷在时,他曾掌太守府的巡查和护卫。因为在安渡郡娶妻生子成了家,没有同冯敬廷南逃。

冯蕴认为一个丈夫在生死关头,没有抛妻弃子自顾自逃命,就是有担当的男儿。

交给邢丙,她很放心。

邢丙却错愕不已,“女郎信俺?”

冯蕴没什么不信的。

但她知道,这些人未必信她冯蕴。

“你只管让大家每天吃饱,身子骨练好,有令听从。旁的事,不用操心,交给我。”

青山堂议事结束,众人恹恹地散了。

“吃饱,谁不想吃饱呢?可粮在哪里,拿什么来吃?”

“府里这么多张嘴巴,那两车粮,能吃几日?”

“十二娘年岁小,没经事,只怕是有心无力。众人面前夸下海口,做不到,恐要受人嘲弄了……”

“家家户户都缺粮,留下来就是挨饿。不如我们带女郎一逃了之?女郎救我等性命,我等有一口吃的,也不会让她挨饿……”

“都给俺闭嘴!”邢丙挎着大马刀走过来,威风凛凛。

他长得高壮又是吏员出身,比杂役和兵丁身份高上许多。

这群人怕他,登时悻悻归队。

“站好!”邢丙虎目一瞪,“给俺把腰挺直,头抬起来!”

邢丙拿着两块木牍,那独特的梅花印迹,一看便是出自冯蕴的手。

上面是给这支梅令部曲定下的规矩,详细到几点起、几点歇,操练几时,工钱几何,休日几天。

邢丙其实不明白十二娘为何写这些。

这些人大多是家仆,注的是主家的户籍,祖辈都是许州冯氏的仆役,为家主做事本是分内的事。

但十二娘坚决要和许州冯氏割席,改换门庭,另立规矩也应当。

虽然现在工钱买不到什么,十二娘允诺的前程更摸不着也吃不着,但邢丙瞧着却别有一番滋味……

小女郎有魄力,很不一般。

“全员看齐,整备操练!”

梧桐树下,冯蕴抱着鳌崽看了片刻,转身回长门院。

她不仅给梅令部曲计算工钱和许诺休日,对其他杂役也安排了一套规矩。

分工不同,付出不同,所得就不同。

干活才有饭吃,这就是她安渡冯蕴的规矩。

“鳌崽!”敖七冷不丁从梧桐树后出来,把正在脑子里盘算的冯蕴吓了一跳。

鳌崽更是背毛炸开,嘶一声凶巴巴盯住他。

“本家兄弟,急什么眼?”敖七伸手想去摸鳌崽的头,不料鳌崽身子一缩,速度极快地扑过来,蹬上他的肩膀,就要下爪。

“鳌崽!”冯蕴厉色一喝,制止了它。

鳌崽不满地跳下去,三两下窜到梧桐树上,虎视眈眈盯住敖七,很是警觉。

敖七哼声,将背在身后的手拿到前面,“不识好歹的东西。”

那是一条用稻草系着的泥鳅,活的,很肥,“给你的。”

泥鳅丢到鳌崽的面前,冯蕴说一声“吃吧”,鳌崽才跳下树叼住它,转到院角的花台后,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冯蕴发现敖七的裤腿上有泥,朝他欠了欠身。

“多谢敖侍卫捉鱼捉泥鳅。只是……鳌崽幼时受过伤害,十分怕人,你莫要再动手摸它,小心伤了你……”

幼时受过伤害……

敖七听人说,她也受过。

看她一眼,敖七没说心里的话,而是嗤一声,那股子倔劲又犯了。

“谁稀罕摸它?”

冯蕴眉色不动,笑了笑,不跟他呛。

敖七喉结滑动一下,自己找台阶下来,“那个……府里粮食是不是不够吃了?我差人回营去找覃大金……”

“不必。”北雍军什么情况,冯蕴很清楚。

她再次谢过敖七,轻声道:“府里的事,我自有主张,不会饿着敖侍卫的。”

整整两天,长门院大门紧闭。

冯蕴把应容找过来,又将能做女工的仆女仆妇召集在一起,不知道在里面忙碌什么。

到第三天夜里,邢丙的梅令部曲就领到第一个任务。

“换上夜行衣,潜行出府。”

小说《女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城东大斜坡的王典是安渡郡数得上的豪户。

北雍军进城那天,王典吓破了胆,马不停蹄奉上孝敬。粮食、布帛、田地、珠宝,拉了足足十几车,足见诚意。

晋国入主黄河流域以来,不像齐国那样依赖门阀世家,但仍然会给世家大族一些特权和优待。

这是大户的生存之道。上了贡,保全了家人性命,王典才稍稍放下心来。

“论簿阀,我曾祖与太原王氏本是一支,乃今世大族,贵于颍川陈氏,更不说许州冯氏了。可齐朝立国二十余年,我受本家排斥,朝廷亦不肯重用……反倒是冯敬廷那老狗,娶个颍川陈氏的后妻,又攀上兰陵萧家,借势高升……”

“王公屈才矣。好在朝代更迭、何人当政,都得拉拢世家。等局势稳定,王公托人举荐,看能否出任郡守……”

深夜的王家灯火通明,王典跪坐在花梨木案前,正和食客清谈,数落冯敬廷的小人行径,外院突然传来一阵骚乱。

“流匪来了……家主,不得了啦,流匪来了……”

一个家丁冲到檐前,慌不择路。

“流匪、流匪绑了大郎君要家主出去说话……”

王典脑子一热,差点昏厥过去。

王潮是他的嫡子,心尖尖上的肉哇。

自从北雍军进了城,一些安渡原本的守军便原地落草,潜逃民间。为饱暖,难免会流窜盗抢,但大户都有家兵,一般流寇盗匪不敢入户。

王典不敢相信,有人会把主意打到王家头上。

“北雍军都敬我三分,哪一路流匪如此胆大包天?”

院子里,一群黑衣黑裤黑巾蒙面的流匪,约莫二十来人,大刀明晃晃地架在王潮的脖子上。

王府的大郎君衣裳不整,薄薄的袍子下是光着的两条腿,叫着“阿父救命”,另外有一个同样衣裳不整的女子,是王典的爱妾单氏,低垂着头,身子瑟瑟发抖。

这阵仗,让王典有点发晕。

“尔等好大的狗胆!还不速速放了我儿……”

“王公。”一个压低的声音从蒙面流匪后面传来。

王典看过去。

这人蒙着黑巾,体形纤细,比其他流匪瘦小许多,不料却是匪首。

“今日某能轻易捉住令郎,多亏了王公的宠妾。若非他二人夜下苟且,支开守卫,某也不会这么顺利。”

王典方才看到那情形,已有不好的预感。

但家丑不外扬,他不好相问。

现在当着家兵和杂役的面说出来,他老脸通红,一口恶气上涌,整个人摇摇欲坠。

匪首踢一脚趴在地上的王大郎君,冷眼冷声。

“子淫父妾,泯灭伦常。这人一旦贱了,就不值钱。王公要是不肯赎他,某不勉强,只要给存粮的三分之一,就帮王公清理门户,杀了这孽障。王公要是舐犊情深,那代价就不同了——嗯,至少得出你家存粮的一半。”

“畜生!”王典啐一声儿子,借机四下观察。

流匪约莫二十来人,而他府宅里的家兵有三四十号人。再有,北雍军夜间会四处巡逻,流匪未必敢明目张胆的杀人——

“王公在思量什么?”匪首又说话了,“穷寇末路,有什么不敢做的?王公,某耐性有限。”

说罢,匪首冷声沉喝,“把人拎上来。”

只见两个脏污不堪,脸上几乎看不出模样的男子被流匪拖到前面,他们残破的衣裳下,伤痕清晰可见,好似被人毒打折磨过一般。

“这是城南徐家的两位庶出公子,运气不好落到某的手上。徐父有十几个儿子,不肯出粮来赎……”

匪首不动声色地介绍完来人的身份,不轻不重地道:

“留着无用的人,剁了吧!给王公开开眼——”

黑衣流匪并不应声,就像没有情感的木头,不等声音落下,两把三尺长刀就猛刺下去。

“啊——啊!”

惨叫声划破夜空,两人倒在地上,双眼睁得老大。

暗色的鲜血,从他们的身体里流出来,狰狞可怖,俨然死透了。

王典变了脸色,闻讯而来的王夫人更是哀叫一声,当场跌坐在地,求着王典救子……

“好,好好,我赎,赎……”

王典没想到流匪真敢杀人。

大郎再不争气,也是嫡长子,命还是要的。

“将粮仓打开,由诸位壮士自取……”

仆役刚应一声,那匪首就笑了。

“仓中米粮就留给王公应急吧,某不贪心。”

接下去,那双黑漆漆的眼睛里,露出狡黠的笑,“怪某没有说清楚。某要的存粮,指的是王公的地下窖藏。”

王典震惊得老脸都扭曲了。

乱世当头,哪个大户人家不提前存粮?

王家的大宅底下,三层地窖修得固若金汤。战前,王典就将金银玉器和彩帛粮食等囤到地下,里头的存粮,足够他们全家吃上二十年……

但此事是哪个泄露了风声,怎会让流匪知晓?

“王公别怕。”匪首的声音比方才和气,听上去很是悦耳,“某也读过圣贤书,不是不讲理的人。所谓盗亦有道,某从不强人所难。大不了学那太守公,一把火将宅子烧了……”

“给……给……”王典双腿一软,坐在地上,和王夫人抱头痛哭。



流匪有备而来,运粮的小舟就停靠在后宅外的河面上。

好在匪首说话算数,说拿一半就真的只拿一半。

王典见状又生出一丝庆幸,遇上的是义匪。

一半存粮换全家老小的性命,值了。

“王公不必相送,令郎明日午后自会回府。”

那匪首向王典施个礼,很有姿仪,接着手一挥,让人拎着几近晕厥的王大郎出门,还贴心地清理了尸体和血迹,然后客客气气地顺走王家的五头生猪、两头大牛,以及几缸腌肉和各种吃喝用度,这才满意地扬长而去。

“吁!可憋死我了。”

一到河心,那两具尸体便骨碌碌爬起来,揉着胳膊诈尸。

其中一个更是巴巴地眨着眼邀功。

“女郎,小人演得可好?”

匪首没有揭开面巾,但眼窝可见笑意。

“很好,回去论功行赏!”

一群流匪哈哈大笑。

那两具尸体正是常大和阿楼。

他们身上的伤是真的,全拜淳于焰所赐。流的血是假的,冯蕴亲自做的血包,一刀刺过去就破了,足够唬人。

阿楼咧着嘴巴,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很得意自己干成了一桩大事,不是吃闲饭的人了。

“小人受伤了也能立功,很了不起。”

“多亏女郎好计。”邢丙瞥他一眼。

十二娘有胆有谋,不损一兵一卒就弄到这么多粮食,还得了个“义匪”的美名,他很是佩服……

梅令部曲其余人更是如此。

一个个兴奋不已。

“往后我们就以此谋生了。”

“对!跟着十二娘,不怕饿肚子。”

“安渡郡还有好几家大户,定有存粮……”

流匪贼盗,是战乱年代的常态。民生艰难,人在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一切礼义廉耻全是空谈。

一群梅令郎讨论得热火朝天,兴致勃勃。

冯蕴等他们高兴完了,才平静地泼下一瓢冷水。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嗯?这是为何?”梅令郎很是不解。

深夜河风徐徐。

冯蕴望着夜下水波,凉凉地道:“久走夜路要闯鬼,干这种营生,我们不仅不会安居乐业,能不能保住小命都另说……”

众人的脸,当即垮下来。

“我等不惧死!”

“正是。横竖要死,饱死总比饿死好。”

冯蕴看着他们热血膨胀的模样,知道是这些粮食给的底气,当即一笑,眼里生出些细微的寒气来。

“王典藏粮一事,我既知情,你们以为裴獗就不知了吗?”

众人面面相觑,很是惊讶。

王家大户,家有余粮不奇怪,奇怪的是女郎从何处得知地下窖藏的事情?

冯蕴微微一笑。

她当然不能告诉别人,前世去王家抢粮的人,是裴獗——王典的地窖也是裴獗亲自带人抄出来的。

在北雍军最缺粮食的时候,城里的大户豪强都被抄了个遍,王典自然也逃不过,那满满三层大窖的粮食,当时就震惊了安渡郡,传得沸沸扬扬……

相当于,她这是提前抢了裴大将军的生意。

冯蕴坐在舟楫上望着漆黑的苍穹,没什么表情,“往后你们都会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一旦落下污名,子孙后辈如何抬头做人?”

“记住了!今夜的事都给我烂在肚子里。谁敢吐出半个字……”

她看一眼阿楼,“舟上尸体便是下场。”

阿楼愣了愣,低低嗤笑。

一众梅令郎全都笑了起来,很是快活。

“女郎聪慧,我们跟着女郎,再不怕饿肚子了。”

“是啊!有女郎在,还有裴大将军庇护,往后谁也不怕……”

冯蕴撇了下嘴。

要让裴大将军知道她抢先一步劫了粮,不知是个什么心情,还庇护她呢?

不过,她给裴獗留下一半粮食,算是好心了。

“邢丙。”冯蕴看着小舟驶入河道,低声吩咐,“我们从花月涧绕回去。”

小说《女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