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文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
现代都市连载
以军事历史为叙事背景的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码字还债”大大创作,秦风许宁儿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主角:秦风许宁儿 更新:2024-05-05 18:42: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秦风许宁儿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由网络作家“码字还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军事历史为叙事背景的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码字还债”大大创作,秦风许宁儿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一朝穿越到了大庆王朝,可咋就成了个辽地塞王镇守边疆?好好好,非要这么搞是吧?我一现代人还怕这个了?于是,花了六年时间我建造出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城池。本就想从此做个逍遥王爷,在这躺平也挺好,可没想到从未见过便宜老爹居然冒充朝廷使节,偷偷跑到了我的封地上!煤炭、柏油路、筒子楼、大锅饭、炼铁厂!面对这座陌生的北国城池,便宜老爹还以为来到了另外的世界。好在统治这里的王爷,是他的儿子老六啊!见过坑爹的,第一次捡到坑儿子的,这下只能带着老爹浪飞了。...
他真的不想再回广宁城那片伤心地了。
可陛下命令已下,他不得拒绝。
庆皇做事速来雷厉风行,当即率领一百轻骑兵,风驰电掣出关前往广宁城。
再到关外,庆皇却是发现了不一样的景色。
“朕上次来辽地尚且冷冷清清,这次沿途竟然见到不少商队。”
“除了运煤之外,竟然还往范阳贩卖药材。”
“老六做的很不错。”
庆皇看着一支支被骑兵护送的商队,不免十分欣慰。
这片冰天雪地中,总算也有点人气了。
“有了商队走出的道路,朕再也不怕迷路了。”
望着辽阔无边的平原,庆皇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王公公小心的在旁边陪笑道:“多亏了辽王,范阳城的百姓才能安稳度过这个冬。”
庆皇听的无比得意。
王公公低着头,暗叹道还是夸庆皇儿子,才能让庆皇更加开心。
无论是夸太子,还是夸辽王,庆皇的心情都会相当不错。
如果谁胆敢直接夸庆皇英明神武,反而会直接被庆皇猜忌。
“朕确实很满意老六。”
“不过此番到了广宁城,依旧不可泄露朕的身份。”
王公公身子伏低身子道:“老奴如何称呼陛下?”
“叫咱毕大人,暂时朝廷正使,你是副使。”
“老奴明白。”
不到天黑,一行骑兵便抵达了广宁城。
由于庆皇轻骑速度过快,这回秦风刚得到情报不久,庆皇便抵达了广宁城。
“朝廷的使者又又又来了?”
“嘎哈啊这是!”
秦风都有点懵了。
这才多久啊,前前后后来了三趟!
过去四五年也没见朝廷使者来这一趟。
“让他们去迎宾馆。”
朱二楞摸了摸脑袋:“使团好像有大事儿着急找王爷。”
秦风摸了摸下巴,暗自琢磨。
“莫非是因为卢令的事儿?”
红鸾更在旁边道:“卢令终究是朝廷二品巡抚,据说朝中党羽众多,很有可能会因此追究王爷的责任。”
秦风笑了笑。
“追究?卢令那是自己冻死的,关本王什么事儿。”
红鸾提议道。
“那奴这就将他们拦住,不让他们见王爷。”
秦风抬手阻止。
“主使是谁?”
朱二楞憨笑道:“王公公,但身边好像跟着毕大人。”
红鸾眉毛一挑:“王公公临走前还嘀咕再也不来了。”
秦风倒是放松了不少。
“都是熟人,见一见也行。”
“本王没少帮这两位,这两位也决不能为难本王。”
……
庆皇一如既往的进了广宁城,不同于第一次来,可能是快过节日的缘故,路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即便天都已经快黑了,他们也在路上热情的讨论着,皆往城中央聚集而去。
“通商后,广宁城比咱上次来更繁荣了。”
“哪怕京都,现在都很难见到这般祥和的场面。”
即便已经来过一次,庆皇对于广宁城的一切依旧会觉得震撼。
还会觉得这是种异域风情的体验。
这里除了生活的是庆人,其余的跟大庆有着极大的差距,生活方式更是完全不同。
王公公对于广宁城人多少带着畏惧。
身为太监,他不喜欢别人看到自己的缺陷。
特别在得知他是太监后,广宁城的百姓更是会用一种同情的眼神望着他。
简直憋屈死了。
“老奴这辈子都忘不了这座城。”
王公公感慨道。
他对广宁城的情绪很复杂,这座城奇迹般的救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就是他总会觉得因为少点什么东西,在这座城面前自卑,觉得永远抬不起头来。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次日清晨,庆皇从灰扑扑的被子中爬起,透过玻璃窗望着外面被大雪覆盖的世界,一阵恍惚。
“咱是在老六的封地上。”
“这里是广宁城。”
“还是有些不适应。”
他拉开另外一侧窗帘,发现室内商场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商家运货开门。
在观察很久后,他再度确定,这一切真不是故意演给他看的。
广宁城的百姓就是这么生活的。
“老六的这座城,给朕太多惊喜。”
庆皇将手搭在暖气片上,感受着上面传来的滚烫温度,再度恍惚。
“这得耗费多少铁?”
“这座商场里用掉的铁,就够咱装备一万铁甲军。”
“败家老六。”
“有这么多铁,也不知道先孝顺孝顺咱这个父皇。”
庆皇摩挲了一把脸,门外边传来了敲门声。
“谁?”
“许达。”
“进。”
许达端着一脸盆热水走了进来,放在架子上,顺手将门关严。
“陛下,这宾馆内的脸盆全是铁的!”
“并且全是能造铁甲的优质铁!”
“奢侈的我牙都酸了。”
庆皇用热水洗了把脸,整理了下花白的头发。
“广宁城这样的咱第一次见,觉得很陌生。”
许达递过手巾问道:“今天要见见辽王吗?”
“只有见了老六,才能解开咱心中的种种疑惑。”
“那……要跟辽王坦白身份吗?”
庆皇狠狠瞪了许达一眼。
“这小子手上的铁甲可能比咱都多,万一他想要造反。”
许达瞬间打了个激灵。
是啊!
辽王拥有的钢铁数量太多了!充裕到能够用来造铁盆,用来制造暖气管道。
要是军中全装备了铁甲……
那简直不敢想象!
大庆王朝军队现有武器,恐怕破不了这些铁甲的防。
如果辽王真的打算造反,庆皇又主动送到他面前,辽王会怎么做?
当然是毫不犹豫的给庆皇抓了!
自古史书中皆证明一个道理,皇家无亲情。
“陛下!为了安全,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辽王知道您的真实身份!”
庆皇微微点头。
“再去跟那些侍卫交代声,严格保密朕的身份。”
“咱就是朝廷派来联络辽地的使者,目的是请求辽王支援救灾物资,顺便要求他关注胡人动向,一旦胡人有南下异动立刻向朝堂汇报。”
“臣这就去交代。”
许达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现在大庆百姓已经被天灾折腾的够惨了。
若是这时候再来个皇子造反……
那将注定是生灵涂炭!
虽说……他内心中是不相信辽王会造反的,但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他也不敢赌。
在迎宾馆内简单的吃完早饭,卫兵便引导他们继续往北,前往辽王府。
许达更是跟卫兵拉着近乎,想要了解关于广宁城内的更多情报。
“小兄弟,辽王府是在城北吗?骑马多久能到?”
“骑马冷,坐车更舒适。”
许达瞬间愣了一下。
“昨天哪个滑车?”
“有轨马车,已经来了。”
随着卫兵伸手一指,许达便见到了一辆有屋子大小的多轮车厢,由四匹马拖着飞奔。
而轮子下方压着的,竟然是铁轨道……
许达的嘴角都在剧烈抽搐。
这是多趁铁啊!
有必要这么浪费吗?
“铁轨铺路,多此一举了吧。”
许达脸皮抽搐的问向卫兵。
“你南边来的,不懂。”卫兵一副懒得跟他多说的样子。
“我不懂……”
许达被怼的无话可说,恨不得亮出身份吓死面前这个小崽子,但想到庆皇安危又瞬间怂了。
直到他们乘坐到舒适的车厢中,透过玻璃看到对向来的有轨马车厢内挤了满满登登五六十人,牵扯的四匹马依旧健步如飞后,许达方才醒悟。
“原来是这样!”
“轨道马车能用最少的马匹,承载最大的重量!”
“这些轨道是铺设到城墙根的吗?”
那卫兵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虽然没说,但那眼神却已经告诉了许达。
“哈哈!”
“辽王大才啊!”
“这些铁轨铺到城墙根,就可以利用马车快速调集守城物资。”
“而且无论哪面城墙上战事吃紧,都可通过这种马车快速运兵,以最快的速度支援。”
“啧啧,这太精妙了。”
庆皇听到许达的话,也觉得这分析的超级对。
这轨道绝对是守城利器。
就是……
还是觉得太浪费啊!
当然,如果被秦风听到许达的话后,恐怕会心里暗骂卧槽。
他给轨道交通找的这个军事理由,秦风自己都没想到过!
他纯粹是嫌弃马车跑起来太颠,没轨道马车坐起来平稳罢了……
当然有了这轨道后,往城内运矿石确实方便省力了不少。
年轻卫兵听到许达的话后,倒是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
“王爷向来都是这么深谋远虑。”
卫兵觉得自己更加崇拜辽王了。
怎么自己之前就没想到有轨马车原来还能这么用呢?
也许跟周围胡人都被王爷抓走送去挖矿了有关吧。
哎……
最近这届胡人不太行……
挖矿速度还是有点慢,听说炼铁厂里的铁矿石都快不够用了。
也不知道出去捕胡的弟兄们啥时候能再带回来一批优质劳动力。
卫兵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城北辽王府。
这是一座青砖架构,古香古色且标标准准的王爷府邸。
也是广宁城中,唯一让庆皇能产生熟悉感觉的建筑。
庆皇等人刚刚下车,便见到王府中门大开,穿着厚厚黑貂皮袍子,带着黑貂皮帽子的高大青年插着手从王府内迎了出来。
“毕大人,一路辛苦。”
秦风拉住庆皇的胳膊,无比热情。
广宁城2.0基本被他搞到头了。
甚至煤炭钢铁的产能开始严重过剩!
想要升级到3.0,让自己过得更舒服,那么就只能选择跟关内贸易,获取关内甚至更南边的原材料!
比如一些棉麻、丝绸、茶叶等,在广宁城周围很难搞出来。
特别是蚕丝。
大庆军队的弓弦,绝大部分都是蚕丝制作。
这属于战备物资。
当然南边的许多民生物资,广宁城也十分需要,毕竟这座城里养着十万百姓。
可惜广宁城在朝堂上一直处于军事定位,根本不允许随意与关内通商!
如今,朝堂的使者来了。
也许就能改变广宁城目前的局面。
秦风在仔细打量面前这个老头,庆皇也在打量着自己家的这个老六。
最后倒是秦风先哈哈大笑一声。
“毕大人长得跟本王一样帅。”
……
小说《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