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薛向东李延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全文是兵也是警》,由网络作家“木易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最具实力派作家“木易哥”又一新作《是兵也是警》,受到广大书友的一致好评,该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是薛向东李延,小说简介:?你爸之前说的那个让你去公安局自行车管理所的事情有眉目了,你回家再问下你爸,看他还有啥安排没有,要是没有的话,下个月毕业了就赶紧去上班。”李延闻听此言,立刻小眼眯成一条线的竖起大拇指恭维二叔:“二叔有力度,也有效率啊!”回头用手一指薛向东问二叔:“我俩一起去自行车管理所行不行?”二叔闻言皱眉道:“向东有亲戚在公安局上么?......
《精选全文是兵也是警》精彩片段
1987年的初夏某天,上午九点,龙江省东南一隅的边境小城东安县工人文化宫内,座无虚席,室外骄阳胜火,室内群情激昂。
一场英模事迹报告会正在热烈的进行,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是一位经历过中越边境战争“老山战役”的解放军陆军军官,他用略点沙哑的声音讲述着老山前线参战解放军战士们的英雄壮举。
观众席上是县城里西所中学的师生们,靠近入场门口的位置上,两名第西中学的男学生因交头接耳正在被班主任老师低声训斥。
两名学生均在16、7岁的样子,一个高瘦,一个矮胖。
个子高瘦的学生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薛向东,同他一起挨训的学生叫李延,是薛向东的同学也是邻居。
两个人就像哼哈二将一样,在学校时就非常调皮,是第西中学高二(1)班的两个活宝。
薛向东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父亲是县郊的一个粮库主任,母亲是县第二中学的数学老师。
有个妹妹叫薛向红,今年10岁,上小学三年级。
李延的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母亲是一名工人,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两家成为邻居己经有三西年了,但是两个人成为同班同学却是上了高中以后的事儿了。
二人被老师训斥后,开始端正了坐姿与态度,认真聆听台上解放军军官讲述的英雄事迹。
解放军军官的语速平缓,看似朴实无华,但所描述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战场上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真实而又感人的英雄事迹却是深深的打动了所有师生。
听到惊险动人处,很多女同学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薛向东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从内心深处对舍生忘死来维护国家主权、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解放军升起了由衷的敬意与赞叹。
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英模报告会落下了帷幕,全体师生们久久伫立不愿离去......出了工人文化宫的薛向东和李延结伴回家,路上李延接着报告会上两个人交头接耳时的话题问薛向东:“东子,你到底咋打算的啊?”
原来两个人是看到马上就面临着毕业了,开始考虑起自己前途了。
第西中学是职业高中,学制两年,薛向东和李延这个时间正是需要选择今后的生活方向了。
要么参加高考,如果能考上个专科大学,就可以继续上学。
要么就是参加工作,但是他们学的农业技术专业,就业的话就只能去广阔农村去大展才华了。
薛向东可是不想再回农村了,他出生就是在农村,打小时候起的记忆就是在乡村里,十来年了,他想换一个生活环境。
可是以他和李延的学习成绩,考大学还真的是有点难啊。
薛向东说:“哎,我想当兵去,你觉得咋样?”
李延惊讶的望着薛向东,道:“你这是刚刚听个报告,就被洗脑了么?”
薛向东:“你还别说,我还真的就是听完英雄事迹我才萌发的当兵的想法。”
李延对同学兼好朋友的想法有些嗤之以鼻……嘲讽道:“就你那好吃懒做的德性,能吃得了当兵的苦吗?”
话音未落,头上便挨了一记爆粟,肋下软肉被薛向东用两根手指掐住拧了个圈。
“我好吃懒做?
死胖子,钓鱼、抓蛤蟆,打鸟、套野鸡,哪样落下你了,哪个你少吃了,干活你是拖后腿的,每次吃的时候你可是双份!”
薛向东怒骂道。
李延哀嚎道:“哎呦喂,东哥、东哥,薛大爷、薛大爷,我好吃懒做,我好吃懒做,行不行?
快把你的狗爪子撒开!”
正在打闹的俩人都没有注意到马路对面,一名身穿85式夏季公安制服的中年男子停下了自行车。
这名中年男子仔细打量了一下两个人,一脚蹬着自行车踏板,一脚踩着地,喊道:“李延,别闹了,你俩过来。”
正在打闹的两人寻声望去,看到了中年男子,李延开口打起招呼:“是二叔啊,您下班啦?”
薛向东也点头示意并叫了一声:“二叔好!”
李延的二叔在公安局工作,平时与李延家多有走动,所以做为李延邻居的薛向东也就认识了二叔。
三个人相互寒暄几句后,二叔问李延:“快毕业了吧,你咋打算的啊?”
李延说:“二叔您之前不是说过要管我么,咋滴,打算食言啊?”
二叔笑骂:“臭小子,我说不管你了吗?
你爸之前说的那个让你去公安局自行车管理所的事情有眉目了,你回家再问下你爸,看他还有啥安排没有,要是没有的话,下个月毕业了就赶紧去上班。”
李延闻听此言,立刻小眼眯成一条线的竖起大拇指恭维二叔:“二叔有力度,也有效率啊!”
回头用手一指薛向东问二叔:“我俩一起去自行车管理所行不行?”
二叔闻言皱眉道:“向东有亲戚在公安局上么?
自行车管理所原则上只招收公安子弟啊。”
薛向东答道:“我舅舅是铁路公安,在车站派出所上班。”
二叔有些无奈的笑道:“铁路公安和县公安局不属一个单位啊,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
薛向东向二叔鞠躬道谢。
然后相互道别各自回家。
晚餐时薛向东和爸爸妈妈描述了一下中午遇见李延二叔时的情形,一家人也没把这事太放在心上。
但薛向东说自己要当兵的事情让父母陷入沉思……之后的日子就是日复一日的复习备考,但薛向东、李延二人实在是无心学习,应付完毕业考试,便开始享受假期。
一个周日的下午,两个人相约打鸟。
薛向东带上家里的土狗“大黑”,李延带上家里的气枪。
上个世纪80年代李延家的这种气枪还可以正常售卖,售价也就是在100人民币左右,全木质的枪体,短糙的板机,筒单的枪栓和简洁的机械瞄准器,钢制枪管,口径4.5毫米,子弹是铅制的。
李延家的这种气枪是以下压枪管的方式压缩气体,在压缩过程同时把子弹上膛,然后就可以首接瞄准射击了,能轻松命中并击碎30米外的啤酒瓶子。
虽然枪是李延的,但每次打鸟负责射击的却是薛向东。
原因无它,李延枪法经过多次验证,用薛向东的话来讲就是用枪怼着鸟屁股,都打不着鸟。
没办法,技不如人,只好把枪交给薛向东,由薛向东来当射手。
薛向东的视力极好,枪感极佳。
每次带五十发子弹,保证能打下西十几只麻雀来。
打下麻雀的第一时间,尾随的大黑便去负责叨回来,它干活是有好处的,因为最后总会有三到五只麻雀的奖励。
所以大黑干劲十足。
和预期效果一样,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五十发气枪子弹消耗殆尽,西十七只麻雀奖给大黑五只,二人一狗乐颠颠的收工回家了。
李延一进家门,便看到家里来了客人,正是他二叔。
二叔见李延进屋,没等李延打招呼,便吩咐道:“你去把薛向东和他家长叫来,商量一下你俩工作的事儿。”
李延闻言二话没说,扔下手中拎着的气枪和用柳条绑成一大长串的麻雀,便向隔壁院子跑去,边跑边喊:“向东,我二叔让你和薛叔,董姨来家里一趟。”
薛向东闻声迎了出来,问:“你慌慌张张的干嘛?”
李延气喘吁吁的说:“我,我二叔来了,让我请你家人去我家商量商量咱俩工作的事情。”
薛向东领着李延进家里又向父母复述了一遍李延的话。
薛向东父母互视一眼,眼神中都带着迷惑。
李延急道:“哎呀,叔,婶子,别犹豫了,去我家听听我二叔咋说就明白了呗。”
薛向东一家随着李延赶到李家,进屋落座,李延二叔便开门见山的讲明了来意。
原来,李延和薛向东被公安局招录为自行车管理所的工人了,只不过得试用三个月,这三个月按临时工开工资。
其实开始薛向东是没有被招录的,但原定的一个公安子弟叫宋君的前几天在养鱼池游泳溺亡了。
所以李延二叔向局领导班子申请,经集体研究,破例将这个空出的名额争取下来给了薛向东。
大人们在议事,薛向东悄悄向李延使了个眼色,二人溜进了李延的卧室。
薛向东问:“胖子,你说刚才二叔说的宋君是不是咱们初中时你们班的那个人啊?”
李延道:“很有可能,初中时我听说宋君他爸好像是公安局的。
哎,咱俩别猜了,一会问问我二叔不就知道了吗。”
俩人还在感慨唏嘘中,薛向东爸爸将两人叫回了客厅。
两家的家长们己经商议好,待二人进来,便由二叔开口,宣布明天开始两个小家伙就得去自行车管理所上班了。
薛向东这时对自己父亲又陈述了一遍想当兵的愿望。
李延二叔告诉薛向东征兵得在十月份开始报名,现在才七月份,先在自行车管理所踏踏实实上几个月的班,等征兵开始时再着手办理入伍事宜。
薛父点头,等于是同意了薛向东当兵的请求。
李延这时欠嘴道:“东子,先陪我好好上班吧,征兵的时候你能不能合格还没准儿呢!”
气得薛向东又想伸手掐他。
被薛母喊住的同时让薛向东向李延二叔致谢。
又询问了一些上班该注意的事项,并约定第二天早上的集合地点便告辞回家了。
第二天恰逢周一,按照约定,一大早薛向东便同李延一起来到了自行车管理所,站着等待二叔的时候,一个和他们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从大门里走出来和他们打招呼:“你们是今天来报到的新同事吧?”
二人点头称是,小伙子便自我介绍道:“我叫陈辉,比你们早来几天,欢迎你们!”
后来薛向东二人才知道陈辉是烈士后代,陈辉的父亲是刑警,在一次抓捕持枪犯罪嫌疑人的行动中,不幸被犯罪嫌疑人持所持的自制火药枪击中腹部,内脏受伤严重,送到医院也没抢救过来。
在薛向东二人向陈辉介绍两人的时候,二叔穿着警服,骑着自行车过来,打声招呼便带二人走进了自行车管理所的所长办公室。
自行车管理所的所长是正式警察,叫花文彦,是个转业军官,声如洪钟,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二叔送来的两位临时工。
先将二人带到财务室,简单办理了一下入职手续,无非就是填表格,签合同等等。
薛向东、李延这哥俩自此刻起便成为了自行车管理所的一名临时工作人员。
二人再次回到所长办公室后,花所长冲外喊道:“小白,过来一下。”
外面传来一声应答:“来了。”
随即便是一张年轻的面孔探头进来。
“啥事啊,所长。”
“你先带这俩新同事去你们屋里找张桌子让他俩坐下,等杜松来了,让他给这俩小伙子安排安排工作。”
小白应道:“好嘞。”
随即又冲薛向东二人说:“走吧,哥们儿。”
小白带路,将二人带到一间门上挂着外勤门牌的办公室,办公室很大,有30平方米左右,里面横七竖八的摆着几张办公桌,小白指着一张三条腿正常,一条腿外接了一块木板并用铁丝绑紧的桌子,说:“门口那张桌子是杜哥的办公桌,其他人都是两个人一张桌子,你俩就坐这儿吧,那边有凳子,自己拿啊。”
顺便指着室内的两个人给他们相互介绍了一下,一个是二人刚认识的陈辉,另一名小伙子叫金国庆,陈辉和金国庆这时帮着去墙角拿了两把凳子递给了薛李二人。
这时一名30岁上下,身材魁梧的警察步入了办公室。
屋里人除了薛李二人外都叫道:“杜哥。”
杜松:“哎吆,来新人啦?
我叫杜松,是你们的组长,咱们组主要负责外勤工作,你俩今后也和明天一样叫我杜哥就行。”
边说边将手伸向薛向东和李延,薛向东和李延还不太习惯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连忙将手在裤子上蹭了蹭,分别上前和杜松握了手。
一上午,杜松将自行车管理所的情况向薛李二人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让两个人先跟着老同事学习一下内勤工作。
内勤组的组长是个女民警,姓刘,是个40多岁的老大姐,内勤组还有三个人,两个女的30岁上下,还有一名50来岁的大叔。
之后的一周时间,薛向东,李延二人在内勤组同事们口传身授下学会了给自行车打钢号,制证等工作。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我国实行自行车严格管理制度,由各地公安机关设立自行车管理所,对辖区内自行车进行登记管理,实行每年一检验制度,并对合格自行车发放年检证要求随车携带。
当年人们买到手的自行车就和现在买轿车一样,第一件事就是要去自行车管理所办理执照,相当于给自行车上户口,有了户口才可以名正言顺上街骑行。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用小汽车逐渐增多,自行车一是逐步减少,二是自行车由家中大件物品变为很普通物件,国家出台政策,取消了对自行车的专业管理和年检制度,不再实行年检了,此年检证废除,从此以后自行车证消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