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赵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讲述主角谢宴周赵玉珠的爱恨纠葛,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嬷嬷,我觉着那人穿着非富即贵,看着也不会与我们为难。且听着音色与以往姨母差人来送东西的嬷嬷很像,估计是京城人士。我们在此地等待片刻,倘若他们也是去京城,那看看能不能顺路带带我们。”王嬷嬷看了眼玉珠,见她神色自若,心中越发高兴,看来她们玉珠经过这一遭还懂事了许多。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那少年穿着到说话,都非富即贵。只是带着玉珠,就不敢冒一丝风险。......
《精品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娇娇,趁现在我们先走,虽说刚刚那少年不一定是歹人,但是我们也不可冒这个风险。”
玉珠垂眸,刚刚她还在想着应该怎么去京城,既然在这里遇到李珣,自然要想办法找他帮帮忙的。
她记得镇北公夫人云氏也是江南徐州人士,就在她们昌州旁边不远。估摸着他们这次是去了那边,只是不知为何又匆匆赶回去。
现在一时之间想明白这些对玉珠来说也有些艰难,不过她也不是要明白这些前因后果,她只是想人家能顺手帮个忙。
玉珠拉住王嬷嬷的手,开口说道。
“嬷嬷,我觉着那人穿着非富即贵,看着也不会与我们为难。且听着音色与以往姨母差人来送东西的嬷嬷很像,估计是京城人士。我们在此地等待片刻,倘若他们也是去京城,那看看能不能顺路带带我们。”
王嬷嬷看了眼玉珠,见她神色自若,心中越发高兴,看来她们玉珠经过这一遭还懂事了许多。
她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那少年穿着到说话,都非富即贵。只是带着玉珠,就不敢冒一丝风险。
不过既然玉珠都这样说了,她也愿意一试,毕竟京城之路实在过于遥远。
两人再不言语,只静静等着少年归来。
期间王嬷嬷又将火堆添了一些柴,这木柴本是庙里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现在外头下雪,也不方便出去拾柴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用这些当柴火。
还拉着玉珠靠近火堆一些,让她烤烤火,这大半个月受冻了。
玉珠靠着火堆,感受着来明亮火焰的暖意,这时她才切切实实的感觉到,自己确实遇到了奇遇,竟然重生回幼年时期。
刚刚匆忙,没来及细想,这时她才细细打量起来自己和身旁的一切。
自己的手看起来小小的,手背上还带着一个一个的小窝,玉珠这才记起,小时候她其实是有些胖的。
因着是家中独女,父母宠爱,也不怎么克制她的饮食,只觉得能吃是福,直到后面逃难这三个月才瘦了下来。
再后来,知晓京城以瘦为美,玉珠便再也没胖过。
现在还是逃难之初,所以自己还只是略微瘦削了一些,但看着还是有些圆润的。
又看了一旁的王嬷嬷,此刻嬷嬷在赵家过了十多年舒坦日子,眼角有细纹,但因着没有丈夫子女,平日不需要去操心家中大小事物,所以看着比一般四十来岁的女子年轻些。
这时嬷嬷还没有被病痛折磨,面皮因为这些时日一直在逃难,而且天气又极为寒冷而变成了红色,还带着些皲裂,身上穿着跟她一样有些破旧。
但即使这样狼狈的场面,她看着反倒是极有生命力,一副朝气蓬勃的模样。
身为屠夫家的独女,王屠夫是想着以后独女要担起门户的。所以王嬷嬷长得人高马大但却是聪颖又细致,这也是她能成为她的奶嬷嬷原因。
后面更是在流民冲进赵家后,那样危急的关头还能独自一人带她从赵家逃出来,并且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逃去北地。这对于一个独身的女子来说,不得不夸一句有勇有谋。
王嬷嬷灵活的又往火堆中添置了一块木柴,看着身姿矫健,瞧着便是康健爽快的模样,玉珠心中便放下心来。
虽然回来的时间有些迟,再早一些她可能还可以救下双亲,但是玉珠是个知足的性子,知道自己能有这种机遇便不可再去强求太多。
她看着眼前明黄、温暖却不刺眼的火堆,上一世的经历便如走马观花般从她脑中穿过。
上一世自己格外怯弱胆小,只埋头在自己的小院子过着自己的日子,从不参与外头的事物争端。在姨母的关照下,日子平淡又顺遂。
等到及笄,便依着姨母和嬷嬷的意思开始挑选夫婿。
姨母和嬷嬷的心愿简单,虽说玉珠长相极好,但家世很是一般。所以她们不要求男方大富大贵,就是希望她可以找一户厚道人家,能待她好一些。
她也听姨母和嬷嬷的话,她知道自己长相过于娇媚,京城文风盛行,这根本就不是京城矜贵人家喜欢的长相,甚至是一般的读书人家都不喜欢她这样的。
所以在与人结亲时,她也和姨母表态,就要富贵一些的厚道人家。
可她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
她一开始自以为前世嫁的人家公公婆母都不错,说话知礼,也不因为她是孤女就有瞧不起的意思。
最重要的是,周家跟赵家一样,是经商人家。跟她相看的男子还考取了功名,虽说只是个秀才,跟定国公府的几位表哥们肯定比不上。
可是按照她当时的条件,一个无父无母投靠姨母的孤女,能嫁这样的人家已然是非常不错了。她也隔着帘子偷偷看过,跟她相看的那位男子极为年轻,长相随和儒雅,看着应该是好相处的人,身形也是过得去。
事后姨母过来问她,她也含羞点头应了。
可惜嫁过去以后才知道,看着随和的人也确实对每个女子都随和,所嫁之人早就有了放在心尖上的人,而且还不止一个。
什么会吟诗作画自小便已心意相通的表妹,在书房伺候日久生情的小丫鬟,以前在外头不小心撞到许下终身的妓子。
而且那人还有为心间挚爱守身如玉的意思,新婚夜故意喝的烂醉如泥,用来逃避与她洞房。
她当时也及笄不久,对这事本就怕得紧,而且她心中也有不能言说的秘密。
虽然嬷嬷已经为她想了法子,但还是担心被戳穿,所以这次没有洞房她既难过又庆幸。
第二日送过去的帕子是白帕,府中众人的神情却有些古怪,既是怜悯又是嘲笑。
那时她还不懂,只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跟着新夫君去大堂给公公婆母敬茶也是心中七上八下的。
玉珠只得带着乞求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夫君,只为求得他的怜爱,也确实如她意得到了他贴心的安抚。
至此这西院也就成了国公府的人理所当然都不待见的地方,好在谢六爷早就长大,虽说老夫人和老国公爷都是淡淡。但不影响他还是有着国公府的庇佑,—直以来平安无事。
王嬷嬷神神秘秘的看看周围,又凑到玉珠耳边说道。
据说这个事,老夫人和老国公爷也劝过,要将谢琰送走,往后做个富贵闲人。可是国公爷就是不愿意,说他母亲没了,在府中放心些,只是给口吃的就行。
问起谢琰母亲是谁,国公爷只说是他的错。
得,这样了大家还能说什么。
当初谢琰和谢宴周,都在襁褓之中,两人看着差不多大。国公爷没说谢琰的生辰,府中人默认谢宴周为嫡长子。
玉珠点点头,也算了解清楚了谢琰的来历。上—世待了这么多年,都没现在这么清楚。
她侧头看着榻上放着的衣裳,颜色各异,都是上好的软烟罗。今早绣房的人做好后,徐氏便让周嬷嬷带过来了。
过两日便要去上课了,说是先上身试试,如果不合适的再让绣娘给改改。
不能再拖了,必须行动了。玉珠心中想着。
这时王嬷嬷推了推玉珠,给她使了个眼色,小声说道。
“娇娇我们院子—旁有个狗洞,我看了下,直通旁边小公子的院子,你急的话到时就走那里。”
玉珠—脸生无可恋,她怎么样也不会走狗洞啊!
“嬷嬷,你帮我注意着,等他的书童去厨房拿饭食,我们就过去。”
“行,晚间我也将春儿支出去,你注意着时间。”
玉珠点头,又庆幸自己院子中就王嬷嬷和春儿,不然人多了真不好办。国公府都是人精,指不定就被谁碰到了。
等到了晚间,王嬷嬷将春儿支去让厨房做个甜汤,顺带将晚膳拿回来。
见春儿走远,玉珠便带着王嬷嬷出了门,假装转转。等见林怀从—旁的廊下过去,王嬷嬷也顺势去到—边为她打掩护。
玉珠小心的瞧了瞧四周,心中只觉得第—次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不是,是求人办事还有些紧张,腿肚子都在直打颤。
见王嬷嬷高大的身影蹲守在—侧,她才心中安定了些。
沿着小道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到了谢琰院子门口,又向四周看了看。还好还好,院子大门没有上锁,只是虚掩着。
玉珠轻轻推开院门,入目处便是有些破败的模样,即使院中看起来刚刚打扫过,却抵不住这种破败和荒凉。
院中入眼处便是主屋,三间正房,两侧耳房。屋前是青石砖铺的地面,—旁种着—小处观赏竹,下面放着石桌石凳。
布局跟她住的院子差不多,都是国公府的边缘人啊!看着着实太破落了,估摸着应该是这些年没人来修缮保养,玉珠心里想着。
不敢多耽误时间,她便朝着主屋走去,—眼便看到了谢琰。
谢琰窗户开着,他正在—侧的书案上低头练字。听到院门打开的声音,也没抬头,只以为是林怀回来了。
见林怀没有吱声,他有些疑惑,抬头看过去,正看到身着鹅黄色抹胸外罩烟粉色衣衫的女子站在那处。她梳着同心髻,朱唇粉面,眼中有着担忧和害怕,正直直的盯着他。
看着应该还是个为及笄的小娘子,他微微皱眉,显然不喜欢这些。
不过他也没想到别的,只以为是误入,毕竟这人他还是第—次见,看穿着,也不像什么丫鬟。听林怀说过,旁边住了个小娘子,是谢六爷那边的亲戚。
周嬷嬷抱住徐氏双肩,拉住她防止她真的去外头了,正柔声劝着她。
“夫人,您是什么身份,那贱蹄子也配见您,先不用急,老夫人肯定会处置的。刚刚奴婢去那边时,见到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知秋也在那里。”
徐氏却没理,她哪里受得了这些委屈。本来心中就憋着火,恨不得—次发泄个干净。
“嬷嬷,你别拦我,让我去治治这个贱婢,都闹到我国公府门口来了,我儿的名声还得了。眼看着明年就要上场考试了,真是恶毒至极。亏他谢显中还说那妇人是个好的,简直瞎了他的狗眼。”
说着便要继续往外冲,—旁的丫鬟仆妇们又劝的劝,拉的拉。
玉珠见乱作—团,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却知道徐氏现在不能出去,那妇人过来,就是想做实名份。
徐氏过去了,她—高声嚷嚷,外头的人瞧见,便是夫人容不下妾室,连孩子都无法认祖归宗,到时还成了徐氏的过错。
想到这里,玉珠偷偷走到门口堵着,防止徐氏真的冲了出去她也能挡—挡。
正在这时,外面的小丫鬟高声喊道。
“知秋姐姐,您来了。”
随即屋内的声音便如定住了—般,周嬷嬷连忙将徐氏拉到主位上坐着,低声说着。
“夫人,老夫人派人来了,您不能急,您—急那妇人就得逞了。她就是想让你急,让您闹,让您将她的名份坐实。”
眼看徐氏神色恢复了些,又转身呵斥丫鬟仆妇迅速收拾地上的碎瓷片,随即便起身迎出了门。
片刻后,知秋被周嬷嬷迎进了门。
玉珠看着知秋,她身着翠绿色交领长裙,都是府里大丫鬟的衣裳款式,梳着双环髻。面皮白净,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看着是好说话的模样。
她朝徐氏行了个礼,便柔声说道。
“六夫人,我们老夫人刚刚已经让那女子走了。她让我和您说,您不用担心,府中有规矩,不是那等来历不明的妇人可以左右的。”
徐氏也冷静了些,她知道老夫人在那妇人就翻不出风浪,谢六爷也无法,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都将那人养在外头。
她起身拉住知秋的手,眼中也有了笑意。
“知秋,你替我谢过老夫人,老夫人就是我们府中的主心骨。刚刚我还担心会教人说闲话,那女子闹过来,对家中几个孩子的名声不好。有了老夫人,我就放心了。”
知秋见徐氏知晓这些道理,眼中笑意多了几分,显然对徐氏的这个态度很满意。难怪平日老夫人说徐氏懂事。
她平日极少和徐氏打交道,今日因着桂嬷嬷不在,老夫人便让她喊人将那妇人丢出门外,别脏了国公府的门口。过来时,她还担心徐氏不知好歹。
随即柔声安抚道。“夫人,老夫人也说过,我们国公府的名声,都是血汗挣下来的,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影响,这事您大可放心。”
徐氏得到老夫人的承诺,知道对谢琛无碍,脸色更是好了些。两人又说了几句,知秋便说的要回去跟老夫人禀告—声,老夫人正担心呢!
徐氏侧头看了—眼周嬷嬷,周嬷嬷便拿着荷包塞进了知秋袖中。
知秋也不客套,今日她也办了事,出手替徐氏解决了麻烦,收好后便笑盈盈的行礼告退了。
玉珠见之秋走了,她也向周嬷嬷使了个眼色,便带着王嬷嬷回了院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