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完整版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作者“昆吾”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叶轩魏忠贤,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主角:叶轩魏忠贤 更新:2024-09-15 10:1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叶轩魏忠贤的现代都市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完整版》,由网络作家“昆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是作者“昆吾”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叶轩魏忠贤,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是他的大明果园吗?缅甸,安南,那不是他的大明粮仓吗?东南沿海,那将是大明渔场!——他不仅要一统天下,还要让大明永世长存!...
“苏茂相、孟绍虞,你们给朕出来!”
刑部尚书苏茂相、礼部尚书孟绍虞从大臣队伍中走了出来,躬身站在崇祯面前。
“苏茂相,你是刑部尚书,掌管大明律,孟绍虞,你是礼部尚书,掌管天下读书人,太祖给了读书人六项特权,你们二人觉得太祖这些优待怎么样?”
刑部尚书苏茂相立刻道:“陛下,太祖此举是让读书人安心读书,学有所成后能报效国家。”
“苏大人所言甚是,太祖此举提升了读书人的身份,也极大的刺激了天下的读书人,是我等读书人的福分。”
礼部尚书孟绍虞附和了一句。
但两人都搞不清楚这个时候陛下提这个做什么。
“读书人可以免交粮,朕听闻有些读书人隐瞒包庇帮别人免粮,借此发财,是不是真的?”
“启禀陛下,此事臣略有耳闻。”
苏茂相有些诧异,这位少年天子是从哪里听闻这件事情的,现在这么问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让自己彻查此事吗?
“空穴不来风,既然你有耳闻,那你就先从国子监开始查起,朕允许你动刑,记住了是南北两雍同时彻查。”
“陛下!”
苏茂相心中一紧,随即道:“大明律有规定,秀才以上读书人犯错,需先通知学生当地的儒学提举司教育,想要用刑,得先撤了他们的头衔才行,是不是先通知他们当地……”
“不用了!”
崇祯打断了苏茂相的话,看向群臣:“神宫监掌印何在?即刻准备香灯、祭祀之物,朕要去向太祖请罪,废除太祖定下的规制!”
崇祯轻飘飘的一句话,如九天之惊雷,响彻所有人的心间,让他们心神巨震。
这一回不仅是地上跪着的数百名集会的学生了,连国子监内围观的学生都满是惊骇之色。
众大臣惊骇过后,瞬间齐刷刷的跪了下去。
“陛下,不可,此乃祖制,岂可随意更改?您就不怕太祖怪罪吗?”
“是啊,陛下,太祖此举是为了免除读书人的后顾之忧,如果废了这些特权,那读书人势必分心,这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成长,对我大明培养人才不利呀。”
“臣等请陛下三思!”
一众大臣都跪了下去。
崇祯冷冷的看着跪着的众大臣,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他太清楚不过了,无非是为自己后辈着想。
“你们也说了是祖制,那就是我们自家人的事情,晚点朕去太庙给太祖上柱香,太祖总不会跟我一个后辈计较吧!”
我尼玛……
众大臣和国子监的学子们听着崇祯的话,瞬间无语了,怎么这位皇帝不按套路出牌?
“你们口口声声说太祖所定是为了学子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读书,可朕却不认为。
你看看这群人,还有心思搞集会、非议朝政,都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若是太祖有知,估计会亲自废了这条规制。”
“陛下,学子们也是为了我大明王朝,而且我大明现在有六十万在籍的秀才,若是因为这几百名贡生的事情,废除了这条祖制,对其他学生不公平,请陛下三思!”
礼部尚书孟绍虞跪下苦苦哀求,他虽然依附魏忠贤,属于阉党一派,能搞东林党的人当然是好。
可他首先是读书人,若是连他都同意陛下废除祖制,那他要被全天下的读书人唾弃,估计暴怒的读书人会将他家祖坟都给挖了。
这个锅他背不动,整个朝臣们都背不动,能背的动只有陛下。
小说《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群臣满脸不相信的看着崇祯,你想办法,你能想啥办法?
这又不是几两,省一省就出来了,这可是几百万两,你是能变还是能咋的?
崇祯看着群臣的质疑,也不做解释,他总不能说朕要对你们开始抄家了吧。
再说了,全国田地大半都是士绅宗室手中,他们都不交赋税,光靠百姓手里的那点有什么用?
现在不加赋只是第一步,等稳定下来了,他还要不征赋,最后就是种田有补贴,前提是他得将后金、瓦剌、吐蕃等等给灭掉,否则年年征战想完成这些是不可能的。
“行了,此事就这样定了,内阁拟旨送到东暖阁。”
“朕今晚就要看到圣旨,晚上就发出去,半个月内朕要所有百姓都能看到这道圣旨。”
崇祯补充了一句。
他要是不强调一下,这道圣旨能在三天内送到东暖阁都算是快的了。
不是内阁办事效率低,实在是圣旨太麻烦了。
从拟旨到送到东暖阁起码得二三十道道审核程序,哪怕一句话觉得不合适都可能会被驳回重新写。
“行了,都散了吧,户部负责调粮的事情,刑部和礼部负责国子监学生的事情、
兵部负责摸清全国驿站和调兵事情、吏部和督察院负责陕西官吏欺上瞒下问题、工部负责修路修湖开垦及大行皇帝陵寝的事情,
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除了京都必要的留守外,其余人等全部撒出去,对外敌情探查,对陕西境内官吏、粮商等探查。
督察院的监察御史动起来,将看到的情况如实上报,通政司将所有公文及时传递,各部最迟明天中午之前将计划送到东暖阁。”
“朕提醒诸位,锦衣卫全程监督,再出现欺上瞒下、贪污克扣的事情,朕不管不问,直接抄家灭族。”
“退朝吧!”
“还有,明天不上朝,各位抓紧时间。”
崇祯说完,不待群臣跪拜便下了九层平台,出了皇极殿。
众臣看了看,相顾叹了口气,随即缓缓的退出了皇极殿。
出了皇极殿后众大臣便开始奔跑了起来,不跑不行呀,皇帝催的急,若是完不成,真的要掉脑袋的。
回到东暖阁后,屁股还没坐热,王承恩就进来了:“皇爷,户部尚书郭大人求见。”
崇祯叹了口气:“让他进来吧。”
“臣郭允厚参加陛下。”
“郭爱卿平身!”
崇祯抬了抬手:“大伴,赐座、赐茶!”
待郭允厚拜谢后,崇祯道:“郭爱卿,朕知道你的来意,相信朕,朕不会拿我大明国运开玩笑的。”
郭允厚很是失礼的看着脸色严肃的崇祯久久不语,似乎是从这位年少的帝王脸上看出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后,王承恩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道:“郭大人,陛下面前,不可失礼。”
被惊醒的郭允厚立刻跪拜,被崇祯制止了:“郭爱卿,你只管安心去调粮的事情。”
“臣明白!”
郭允厚行礼后朝着门外退去,将要出门的时候,崇祯淡淡道:“郭爱卿,不要参与党争。”
郭允厚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随即默默离去。
崇祯记得,这位关心民众的疾苦,殚精竭虑,富民强国的户部尚书一生的污点就是在天启七年被迫参与了党争,现在陷的还不深。
这位户部尚书大人可是日后搞福王的重要人选,可不能被党争牵扯了。
郭云厚走后,崇祯坐在龙案前沉思了片刻后提笔给袁可立写了封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