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畅销巨著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畅销巨著

不吃燕麦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是以杭黑妮杭成刚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不吃燕麦”,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我重生在了17岁那年。为了改写我的人生,我铆足劲靠自己冲出大山。因为没有学历和技能,我只能做住家保姆。可是在做住家保姆的日子里,我从未放弃过自己……...

主角:杭黑妮杭成刚   更新:2024-05-05 13: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杭黑妮杭成刚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畅销巨著》,由网络作家“不吃燕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今天安利的一篇小说叫做《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是以杭黑妮杭成刚为主要角色的,原创作者“不吃燕麦”,精彩无弹窗版本简述:我重生在了17岁那年。为了改写我的人生,我铆足劲靠自己冲出大山。因为没有学历和技能,我只能做住家保姆。可是在做住家保姆的日子里,我从未放弃过自己……...

《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畅销巨著》精彩片段


而顾正国则是最喜欢和严承安抬杠,杭景书看着,抬杠不是目的,活跃气氛才是终极目标。

严承安看起来就是个搞科研选手的样貌,沉默寡言内心精神丰富的类型。

这样的人身边,通常都会有一个顾正国这种长袖善舞型的人。

就是不知道他们俩的女主角是谁,是三角恋,还是兄弟助攻戏码。

等上大菜的时候,气氛畅聊正酣。

看着每道菜都顺利出锅,杭景书心情放松,也有心思听了一耳朵。

“您放心,我们这回回来,我肯定拉着安子好好锻炼”顾正国跟严家二老拍着胸脯保证。

看到杭景书,还特意和她搭话:“再加上小杭的手艺,肯定还您一个健康的大孙子。”

说完还朝杭景书得意地眨眨眼。

杭景书:……

怪不得看着这么瘦,原来是营养不良。

此时杭景书满脑子想的都是,多做一个人的饭,那自己又能涨工资了。

嘻嘻。

饭桌上自然是宾主尽欢,看着菜都差不多光盘,杭景书心里也成就感十足。

干一行,就认真干。

心沉下去,脚步才能跟上来。

严爷爷的孙子似乎很受上层领导的重视,回来的这些日子,总是各种会面,宴会不断。

其中更不乏有各个行业的天之骄女与其接触,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严家白天打来的电话,越来越多了。

与此同时,苏向晚在一天下午,再次拜访了严奶奶。

而这次,一直待到晚饭后,严承安也没有出现。

杭景书做的饭菜也意料之内的遭到了挑剔。

看于丽红朝自己幸灾乐祸的模样,杭景书无所谓的挑眉,她爱吃不爱吃,反正自己伺候的又不是她苏向晚。

至于日后……

若是严承安真的选择和苏向晚结婚,估计那时候自己已经去读书了,完全掺和不到这些事情里去。

杭景书手脚快,一条围巾只用了七天就织好了,正好也到了自己放假的时候 杭景书一大早出门搭车去邮局。

把围巾寄走之后,才又买了礼物准备回家。

山路走了千万次,比起处处繁华的山下城市,这里显得格外幽静。

细细而弯曲的山路,道路两旁杂草树木交错,石子时不时就会硌到脚。

从军区到山区,像是分割开了两个时代。

要想富,先修路。

不然即使山里有再多的资源,也没办法走出去。

“妈,我回来了!”等杭景书拎着买回来的布料和点心到家,房顶的烟筒已经冒起了炊烟,杭景书闻到了酸辣豇豆的味道。

王四兰似乎早有预料,手里锅铲翻飞,“傻妮子,今天咋回来晚了。”

上次杭景书回来的时候就说过,自己一个月有两天假,中旬的时候能回来一趟。

王四兰显然是按照上次自己回来的时间算的,可杭景书因为寄东西耽误了会,这才等菜熟了才到家。

“爸,你也在家呀!”杭景书进门才发现,父亲杭仁山也没去上工,正弯腰给王四兰烧火。

杭仁山从兜里掏出两颗大白兔奶糖,“妮回来了,甜甜嘴。”

不管自己多大,爸妈总是把自己当孩子疼。

杭景书把打开奶糖包装纸,趁杭仁山没反应过来,把掰一半的奶糖直接塞到了他嘴里。

转身又往正端着菜的王四兰嘴里塞了一半。

“这孩子!”杭仁山嘴里塞着糖,也没办法吐出来,只能干瞪眼。

看爸妈都吃了,杭景书才笑嘻嘻的把那颗完整的糖吃下去,“爸妈吃半颗,我吃一颗,还是我占便宜啦!”

小说《重回八零后,我立志闯出新天地》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好嘞,多谢您!”

“不用客气!”

现在杭景书骑自行车的技术已经得到了认可,距离近的地方,她都是骑自行车去。

既能锻炼身体,还不用闻汽油味,还能放空心神,杭景书觉得骑自行车是释放压力比较好的方式。

等到了严家,杭景书拎着菜到厨房,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杭成刚给自己写的信。

信中说他一切都好,大学里老师们都很专业,很多先进的东西让杭成刚求知若渴。

而且一再嘱咐杭景书,千万不要放下学业,外面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要坚持本心,才能一路向前。

杭景书捧着信双目微红,这辈子哥哥能够走入校园,也算是圆了自己一桩遗憾。

“小杭啊,过两天家里来人,你会做川菜吗?”,午饭后,杭景书收拾碗盘的时候,严奶奶问。

川菜,这个倒是能融会贯通。

杭景书想了一会,斟酌着回答,“基础的菜还算会,太高级的就不行了。”

像麻婆豆腐,宫保鸡丁这种川菜杭景书做的不少,可高端的川菜,类似开水白菜那种,可就不会了。

“没事,过两天我孙子回来,他喜欢川菜,你稍微做两个就行”,严奶奶声音温柔,“不用有压力。”

杭景书点点头,“那我就试试,好像淑兰姐是那边的人,这两天我找她问问。”

严奶奶很喜欢杭景书这股好学劲,闻言更高兴了,“行,到时候奶奶给你包红包!”

川菜比鲁菜形成的时间略晚点,特色鲜明,有许多菜都需要正宗豆瓣酱来做。

这个估计还真得去找孙淑兰。

这边虽然有类似的酱,但口味还是有偏差。

三天后的清晨,杭景书早早起床,今天就是严奶奶孙子回来的日子。

听说中午还会带朋友来,杭景书提前一晚列好了菜单,就等着今日大展身手。

杭景书很敏感的察觉到,严奶奶这两天都很开心,和平时的和蔼慈爱不同,而是那种雀跃的情绪。

大宴每个地方的标准不同,杭景书想要酌情都照顾到。

这南北风味融合起来的难度无非是口味,还有各地用的油不同。

鲁地经常用花生油,因为种植花生面积广。

而川菜常用的是菜籽油,麻麻辣辣花椒主打。

摸清地域特性,菜式就会变得得心应手起来。

没有什么高端的食材,只是新鲜的家常菜。

杭景书和孙淑兰一块,洗菜切菜备菜,一切都有条不紊准备中。

时间临近中午,两个锅灶轮番上,你煎炸我烹煮,你榨油,我热炒,两个小姑娘在厨房忙碌的不亦乐乎。

先从鲁菜开始,肉末茄子,醋溜白菜,双椒炒鸡,木须肉,几道菜基础家常又合口。

再来几样川菜,麻婆豆腐,回锅肉,辣子鸡,再来个鱼香肉丝就算齐活。

大拌菜、豆腐皮卷肉,红油猪耳,拌马兰头。

然后就是大菜,糖醋鲤鱼,糖醋小排,红烧肉和四喜丸子。

团圆和美,一年四季圆满。

没有什么炫技大菜,都是简单适口的家常菜。

因为灶台不够用,还从杨爷爷家里借了一个过来。

“你个臭老头,孙子回来至于尾巴翘上天吗!”杨爷爷家正是孙淑兰做活的地方。

这人也借来了,灶也借来了,当然杨爷爷和老伴也跟了过来。

严爷爷摇头晃脑十分得意:“没办法,我家孙子他争气呀~”

得益于身边有准确的八卦情报站,杭景书知道,年轻的时候严爷爷和杨爷爷,你来我往的当了半辈子的竞争对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