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全章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全章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

一叶遮目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一叶遮目”大大的完结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李元童渊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快看快看,他醒了!”“我怎么会在这?”“你从上面的悬崖上摔下来了!”……一睁眼,整个世界都变了,从一个现代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抠脚大汉。还身在三国?好在记忆没有受到扰乱,凭借上一世的知识,他在三国群雄并立的时代脱颖而出,一战封神。江湖英杰:“他是我见过,最稳健的将士!”三国统帅:“得他者,定能得天下!”...

主角:李元童渊   更新:2024-05-13 23:1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全章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一叶遮目”大大的完结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军事历史,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李元童渊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快看快看,他醒了!”“我怎么会在这?”“你从上面的悬崖上摔下来了!”……一睁眼,整个世界都变了,从一个现代有为青年变成了一个抠脚大汉。还身在三国?好在记忆没有受到扰乱,凭借上一世的知识,他在三国群雄并立的时代脱颖而出,一战封神。江湖英杰:“他是我见过,最稳健的将士!”三国统帅:“得他者,定能得天下!”...

《全章阅读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彩片段


“怎么样李元,你有比我更好的诗吗?”卫仲道挑衅地看着李元。

李元微微一笑,说道:“在下才疏学浅,又怎敢与卫公子比较,不过倒是想到了一首打油诗,不知能不能入各位法眼。”

卫仲道听李元如此一说还以为对方没有什么才学,怕了他,自傲道:“比肯定是比不上我的,不过你还是念出来让我等好好听听。”

“好,那我就献丑了,”李元也站了起来,脑子迅速地背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记错,便徐徐吟诵,“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李元念的这首诗词出自汪藻的成名作《春日》,虽然诗词不太应景,但的确要比卫仲道的好上百倍不止。

众人听到此作后脸上纷纷露出惊艳之色,本以为李元根本不会吟诗作对,就算会最多也就比卫仲道好上一些,没想到人家随手而来之作竟然如此出众,再加上刚才那一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可见他的确有真才绝学。

蔡琰也是听得连连点头,本以为李元只会武学,没想到文采也这么好,不过细想一下也是,连自己爹爹都收他为徒,文学造诣还能差到哪里去。

看着李元英武的脸孔,挺拔的身躯,蔡琰不禁有些脸红耳热,心想自己今天是怎么了,为什么一看李元就感到有些不自在。

卫仲道内心可是气得很,刚才李元还在客气,真以为他没什么本事,但作出来的诗却是比自己高明多,更让他气愤的是蔡琰看向李元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娇羞的暧昧,让他好是吃醋。

“李元,你敢不敢跟我比试一番?”卫仲道对着李元怒吼道。

“不知卫公子想比试什么,我李元奉陪到底。”李元淡然一笑,丝毫不生气。

“我承认你诗词确实有点水平,这次我和你比试剑法!”卫仲道说完拔出手中长剑,遥遥指着李元。

李元心中感到好笑,比诗词他还要用脑子想一下以前背的唐诗三百首,比剑法卫仲道简直是找死。

蔡琰自是知道李元剑法的厉害,虽然不满卫仲道突然发起挑战,但毕竟与其相识多年,不想他在众人面前败在李元剑下,便相劝道:“仲道你别这样,李公子他是我府上的贵客,你不能对他如此无礼。”

“文姬你别管这么多,今天我就要好好教训这人,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卫仲道看见李元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让他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立刻将对方给撕了。

“仲道,你能不能不要无理取闹!”看见卫仲道不顾自己相劝,蔡琰也有点生气了,她实在不明白往日的谦谦君子卫仲道今日为何跟变了个人似的。

“什么?你竟然为了那个小子说我无理取闹,莫非你是看上了他?”卫仲道走到蔡琰身前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蔡琰被吓了一跳,想要缩回双手,但卫仲道抓得实在太紧,她根本无法抵抗,连忙说道:“你弄痛我了,快点放手。”

众人也看不下去了,纷纷劝说,但卫仲道已经被怒火遮掩双眼,丝毫不理会他人劝说。

正在此时,一道剑光突然闪现,原来是李元拔出长剑朝着卫仲道的手刺过去,卫仲道被吓了一跳,连忙松开抓住蔡琰的手,其实李元已经放慢速度了,否则卫仲道必定被废。

“既然卫公子想要比剑,那我就跟你比试一下,何必如此对待蔡琰小姐呢。”李元淡淡一笑。

“好,今天我就要让你见识一下什么是剑法!”卫仲道也不废话,手执长剑对着李元咽喉刺过去,一出手就是杀招,毫不手下留情,然而卫仲道充满自信的一剑在李元看来却是非常缓慢,无论是力道抑或速度都只是下乘。

李元举起长剑格挡,卫仲道只觉传来一股巨力,手中长剑竟然被直接打飞,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落在不远处的水池。

众人吃惊地看着这一幕,没人想到卫仲道竟然就这么输了,输得如此彻底迅速,他们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比试就结束了。蔡琰早知道李元剑法的厉害,所以对这个结果也没有太意外。

卫仲道愣住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了看李元,没想到连李元的一剑都接不了,他刚开始都没有想过会输,更别说输得这么难看。

“卫公子,我们比完诗歌和剑法,接下来你还想跟我比试什么,今日我都奉陪到底。”

李元收起手中长剑,脸上只有淡淡的笑容,虽然赢了,但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兴奋的事,毕竟卫仲道的实力太差,要不是因为蔡琰的原因他甚至都不想出手。

“好你个李元,算你厉害,但今天的事不会就这样算了,给我等着!”卫仲道虽然很想教训李元,但打又打不过,比文采也比不过,只好愤然离开。

看着卫仲道离开,李元拱手笑道:“随时恭候卫公子。”

“李公子,刚才谢谢你出手相助,发生这样的事实在抱歉,仲道他平时不是这样的。”蔡琰对李元抱歉道。

“无妨,举手之劳而已,恐怕是我来得不是时候,弄得如此扫兴。”李元摆了摆手,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

“李公子不必自责,错不在你而在仲道,如若你今天不来,我又哪有机会欣赏到你的佳作。”蔡琰已经被李元的才学所吸引。

因为卫仲道的原因,众人也没有了兴致,纷纷告辞。李元和蔡琰聊了一会,蔡邕便回来。

“文忠你跟我去书房。”蔡邕的脸色有点难看。蔡琰知道爹爹要和李元商量朝上之事,便告退,她虽然很有才学,但作为女子还是不能随便议论朝上之事。

两人进了书房后,李元问道:“蔡大人,是不是因为朝上之事而不开心?”李元拜入蔡邕门下后,便不再以老爷相称。

“没错,”蔡邕点了点头,“今日我和天子禀告了昨晚的袭击。”

“结果怎样?”

“一切都和你所说一样,张让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而且天子还让他查办此案,估计他会找个替死鬼来顶替,实在是可恶之极”说到愤怒之处蔡邕用力拍了一下桌子,桌面上的毛笔被震得掉了下来。

“蔡大人不用生气,张让之流自然会有人来收拾。”李元安慰道。

蔡邕看了李元一眼,不禁有些疑惑,说道:“文忠,你料事向来很准,莫非已经知道有人要对付张让,张让虽是宦官,但在朝上可谓权力滔天,除了大将军何进我想没谁有能力对付他。”

“的确与何进有关,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有所行动,我们只需静心等待即可。”李元卖了个关子,其实他并不能说太多,要是他说张让是因为何进的死而被袁绍等人害死,恐怕蔡邕打死也不会相信。

李元不愿意说,蔡邕便不再多问此事,看到桌上的书卷,问道:“对了,我今早让你看的书你有看吗?”

“师父,我忘了仲康跟我约好练武,我先走一步了。”李元说完连忙溜出去,开什么玩笑,看蔡邕那些所谓的四书五经那真是要了他的命。

蔡邕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心想这兔崽子跑得还真是快,不禁摇头苦笑,李元什么都好,武艺高强,才思敏捷,有见识,但就是不喜欢读书。

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散朝后,李元和蔡邕一起返回府邸,回到府邸后蔡邕对李元赞不绝口:“哈哈哈哈,文忠,你果然不负我们所望,为我狠狠地争了一口气,看看大将军那不自然的脸色我就觉得好笑。”

蔡琰听闻蔡邕回来便拿着心汤进来,蔡邕上了年纪,身体已经大不如前,所以蔡琰每天都会亲自熬心汤给蔡邕,进来的时候看到蔡邕笑逐颜开,不禁问道:“爹爹,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

“文姬,文忠大胜归来,天子封他为偏将军,我们应当为他好好庆贺一下。”蔡邕把今天早朝发生的事地说了一遍。

蔡琰得知李元打了胜仗,走到他身边祝贺道:“恭喜李公子剿灭反贼有功,晋升为偏将军。”

“蔡小姐客气了,如若不是蔡大人的举荐,我又怎么会有如此机会表现呢?”李元倒没有多少自得,而且脸上还有一丝忧虑。

蔡邕看见李元的脸色不太对劲,问道:“文忠,你打胜仗归来本该是喜事,为何愁眉苦脸的?莫非你担心何进会对付你吗?”

何进身居大将军一职,现在李元晋升为偏将军,按理说也是归何进管,日后何进要对付他还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李元摇了摇头,“我并不是担心何进会对付我,我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什么事情?”

李元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反而问道:“蔡大人,对于现今的汉朝你是怎么看的?”

蔡邕愣了一下,不知李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回答道:“身为大汉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天子被宦官摆布,我等应当尽力铲除贼党,整治朝纲。”

“蔡大人,还请你说出心中之话,你觉得现今这汉朝还能拯救吗?”李元一脸的严肃,用满是质疑的语气询问蔡邕。

蔡邕身体颤抖了一下,脸色微变,斥责道:“文忠!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说什么蔡大人应当比我清楚,大人你为官多年,应该早已看透朝上之事,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让我来说句不敬的话吧,”李元走到蔡邕身前,丝毫不畏惧,“当今天子不喜贤臣,独宠宦官,朝上之臣皆报喜不报忧,殊不知洛阳之外的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蔡邕厉声说道:“文忠,你别妄论天子,张让等宦官花言巧语欺骗,这并不是天子的错,而是张让实在狡诈!”

李元被气乐了,以蔡邕的才智肯定知道是灵帝的错,但因为传统的观念让他不能责怪所谓的天子,所以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张让等人。

李元冷哼一声:“蔡大人实在是自欺欺人。”

“我怎么自欺欺人了?”蔡邕也来脾气了。

“我大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作为一国之君,可以不懂统筹兵马,冲锋陷阵,可以不会筹集粮草,出谋划策,但是不能不识人用人,如果天子连贤臣和奸臣都分不清,又如何整治国家,救百姓于危难之中?”

李元引经据典,一番话把蔡邕说得哑口无言,蔡邕虽然有心反驳,维护天子权威,但李元说的都是事实,现今灵帝宠信张让,疏远贤臣,大汉朝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

蔡琰听完这一翻话对李元的多了几分佩服,这些事情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没人敢说出来,唯独李元有这个胆识。

蔡邕直直地站在那里,嘴巴张开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李元继续说道:“蔡大人,张角黄巾起义后,虽然被迅速平叛,但是各地的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反而越来越差,起义军也越来越多,就像我刚剿灭的李木一样,今天出了个李木,第二天又出个王木,这贼军犹如野草一般,火烧不进,越打越多,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蔡邕还真是无法回答,一直以来他们只想着如何剿灭起义军,却从来没想过为什么会有起义军,而且还越打越多,仿佛永远无法消灭一般。

“这些起义军也不过是由百姓组建而来,百姓是一国之根本,无论哪个朝代都离不开百姓,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若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人人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试问又有谁愿意去当强盗,去做叛军,做反叛朝廷之事?”

在李元看来汉朝的百姓都是非常善良的,只要满足他们的温饱,他们就不会轻易反叛的,然而现在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做到,可见灵帝是多么的无能,大汉唯一的繁荣,恐怕只剩下洛阳最后一块遮羞布了。

“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蔡邕口中不断重复这句话,脑中似乎明悟了某些东西,他抬头看向李元,“文忠,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如若是你,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才能拯救这汉朝?”

“唉,”李元叹了一口气,“蔡大人,你为官多年,懂的道理肯定比我多,其实你应该早已发现,只是你不愿意这样想而已,就让我说一句忤逆的话吧,现在这汉朝已经是病入膏肓,日落西山,气数将尽!”

“气数将尽……文忠你……”蔡邕看着李元久久不能言语,其实李元说的他都懂,而且他也曾经想过,但就是不敢细想,甚至连提都没有提过,因为他已经为汉朝尽忠数十年,又怎么愿意看着汉朝的江山逐渐没落。

“洛阳乃是天下中心,也是是非之地,不久之后将会多灾多难,现在的繁荣不过是虚像,我敢保证两年之内,这天要变了!”李元用手向上指了指,他清楚地记得,不久之后宦官张让将会设计杀害何进,袁绍等人斩杀张让和一众宦官为何进报仇,接接着就是汉朝黑暗的开始——董卓入京!

听到天要变这一句的时候,蔡邕身体不禁踉跄一下,差点跌倒在地,扶着一旁的桌子才稳住,然而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连忙开口问道:“天要变了?文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指?”

“蔡大人,汉朝很快就是名存实亡,我奉劝你一句,如若想保住一家人的性命,还是尽早找借口离开洛阳吧。”李元摇了摇头,没有回答蔡邕的问题,而是劝说他离开洛阳。

“这不可能,”蔡邕脸色坚定道,“我身为大汉臣子,岂能轻易离开!”

“蔡大人,你不要只为自己考虑,还要为你家人考虑一下。”李元看了一眼一旁的蔡琰,他这一句话正中蔡邕的软肋,蔡邕现在除了蔡琰外就再无其他亲人,蔡琰是他的掌上明珠,把她看得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

“文姬。”蔡邕把目光看向蔡琰,坚定的脸色逐渐缓和。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了,明天我就会带着许诸和王武离开,你自己好好考虑吧。”李元摇摇头,又叹了一口气走出大厅。

晚上,蔡邕独自在书房,桌上点了一根蜡烛,柔和的烛光照在他脸上,满是皱纹的面孔出现了一丝疲倦,虽然手上拿着一卷书,但心中却是不断回想着李元说的话,情不自禁地自问一句:“莫非我大汉真的没救了?”

“爹,爹?”门外响起了温柔的呼喊。

蔡邕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放下书走去开门,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女儿蔡琰。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