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顾长风陆渊的现代都市小说《仙侠:长生万古,唯他坐看人世浮沉全集阅读》,由网络作家“渐渐的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仙侠:长生万古,唯他坐看人世浮沉》,是作者大大“渐渐的剑”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顾长风陆渊。小说精彩内容概述:是什么意思了。什么叫天道金榜——世间修行者天资榜?什么叫榜十一?资质愚钝可还行?村中夫子?文心?村中凡人的文心能有什么用?逆转时光与命运之法确实有些震惊到世人,可前面加了个永世无法使用,那铭记下这道术法的意义是什么?又为什么会被写在金榜上?最关键的是,就这些,怎么就能得出来‘金鳞岂是池中......
《仙侠:长生万古,唯他坐看人世浮沉全集阅读》精彩片段
从百名开始,天道金榜显示的信息逐渐多了起来。
可第一百名刚出,不少人便傻了。
“什么?顾长风?!”
“我记得此人,当年直接跻身天道金榜三百余名,震动一时,可自从获得帝术传承后,修为进境一落千丈,自此再也没入过天道金榜。”
“见过掉出金榜的,没见过还能杀回来的,还越杀越前!”
“什么仙缘能直接冲到天道金榜一百名啊?若他不像之前一般出现意外,未来妥妥的神王啊!”
“这什么路数?下次再来个仙缘,他岂不是要干到前十?未来仙帝?”
“怪哉!怪哉!”
天道金榜还在继续放出,可众人议论的焦点依然没有完全从顾长风身上移开。
毕竟重新杀会天道金榜的例子太少了。
因为天资是固定的,就算仙缘再深厚,也很难改变天定的部分,倒是因各种意外丢失了天资的情况比较多。
直到天道金榜放到第十一时,众人才将注意力从顾长风身上完全收回。
并不是因为前十就要揭晓了,而是金榜第十一,是彻头彻尾的新人!而且非常古怪!
‘榜十一,狗蛋……’
‘榜十一:狗蛋,六岁零七个月,尚未入仙途。其自幼父母双亡,因不知晓自身姓名,便以村中之人为他取的外号为名,本该一生潦倒,却得遇村中夫子悉心教导、继承夫子之文心,又因一场仙缘,有幸铭记下永世无法使用的逆转时光与命运之法,虽修行资质愚钝,可其人犹如池中金鳞,只待风云至,一朝化真龙。’
榜十一出现的瞬间,这方天地刹时间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天道金榜上的每一个字。
任何一个字单独拿出来他们都认识,可这些字放在一起他们却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什么叫天道金榜——世间修行者天资榜?
什么叫榜十一?
资质愚钝可还行?
村中夫子?文心?
村中凡人的文心能有什么用?
逆转时光与命运之法确实有些震惊到世人,可前面加了个永世无法使用,那铭记下这道术法的意义是什么?又为什么会被写在金榜上?
最关键的是,就这些,怎么就能得出来‘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的结论?
天道金榜莫不是坏了?
要知道金榜十一可是实打实的神王之姿啊!再努力一点,仙帝也不是不可能!
这莫名其妙的榜十一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但凡见榜之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困惑。
所有人都开始议论纷纷,场面比之前讨论顾长风一事可热闹太多了!
大部分人或在质疑或在啧啧称奇,小部分人已经吩咐门下弟子开始着手寻找狗蛋了,再怎么样都是天道金榜排的,不管是真是假,先收入门下再说。
只有极少一些人想得很深入。
无数岁月来,天道金榜从未出过意外,凡是上榜之人,必定有配得上天道金榜的天资。
唯独这个狗蛋上得很蹊跷,金榜直接写明对方资质愚钝,却又很突兀的加了一句金鳞岂是池中物作为结语。
这中间似乎有什么重要信息遗漏了。
还是说所谓的文心和逆转时光与命运之法这两者另有说法?
无人能猜到答案。
很快,天道金榜前十也缓缓展现在世人面前。
众人当即收敛心神,认真看向榜单,剩下的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仙帝候选人,真正的天资绝顶之人。
找到那位青年口中的村落后,陆渊却并未停留多久,带着少女转了一圈便离去了。
种满幼苗的良田、人满为患的茶楼、路边香味浓郁的包子铺……这一切都让从未入凡尘的少女充满好奇。
可陆渊不曾停留,她也只能压下心底的好奇,紧紧跟随着师父的步伐。
这一走就是半个月,他们的足迹遍布四周的村落,却未曾停留半分。
少女知道师父在找什么。
他在找她的家。
遇到第一个村落时师父便询问当地人,是否有十余年前丢失了女儿的人家。
可得到的回答却让少女有些意外。
十余年前的夏天,一场自古未见的大雪突如其来,天寒地冻,无数人家在彻骨的冰寒中支离破碎。
这或许就是自己被抛弃的原因吧?
少女不知道心中所想是否正确,但无论事实如何她都不在乎。
年少时的记忆早已经模糊不清,她甚至不记得父母的模样。
她自幼跟随师父长大,与亲生父母除了血缘之外再无半分情感瓜葛,因此并没有找到家的执念,师父在哪,哪里就是她的家。
可师父却不知为何一直没有放弃,足足找了半个月。
她已经半个月没有修行了,修为依旧停留在半步登仙。
这让她有些着急。
师父的话一直被她铭记在心,师姐就是因为修为才不能陪着师父的,她不想也跟师姐一样,她想一直跟在师父身边,所以必须努力修行。
“师、兄长,浪费的这些时日都够我踏入登仙之境了,那可是十万年的寿命。”
“若是能找到家,多久都不算浪费。”
少女不知道师父为什么会对找到她的家有执念,她又往陆渊身旁靠了靠,带着些许撒娇的意味道:“可我一点也不想找。”
“你想修行?”
“嗯嗯,我要尽快踏入登仙之境。”
“你未入凡尘,不知何为凡、何为仙,又如何能成仙。”
“可、可是只要按照……兄长你给的修行之法叩开天门就能成仙啊!”
“出世修身,入世修心,两相结合方有一丝可能成仙,空有一身修为,就算能让这天地倒悬又如何称得上仙。”
“啊?我不太懂。”
陆渊并未再回话,他缓缓停下了脚步。
少女心有疑惑,顺着师父的目光看去,一座简陋而硕大的木质房屋坐落于青木林间,距两人不过百步之遥,隐隐有幼童稚嫩的诵读声传来。
“师、兄长,这是什么地方?”
纵然已经过了半个月,少女还是有些不适应新的称谓,总觉得‘兄长’二字有些拗口,没有叫了十几年的‘师父’顺口,也没有后者来的亲切。
“学堂,幼童读书之地。”
“读书?读书是什么?”少女一生从未读过书,只听过师父讲的话。
“前人观世有感,以笔墨记于竹简,此为书也;后人阅之,纳前人感悟为己用,此为读书。”
少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道:“那咱们来这里是读书的吗?”
陆渊看了她一眼,并未作答,径直走向学堂。
少女见状也忙跟了上去。
学堂很是破旧,想必是遮不了什么风雨,所幸今日艳阳高照。
“书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大家可有自己的理解?”
一中年书生身着破旧衣裳,手持戒尺,立于讲堂之上,虽为中年,可体态佝偻,胡须与鬓角都染上了一抹雪白,眼角的皱纹很深。
与年龄毫不相符的苍老外貌让他看起来颇有凄惨之相。
但在授课时,他的眼中却有异样的光彩。
陆渊就站在窗外,静静地看着那名样貌苍老的中年书生授课,并未上前打扰。
少女就站在他身旁,用好奇地看向学堂。
她的目光在中年书生的身上停留了很久很久,心中有些奇怪的感觉,她也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
她懂得的感情很少,都跟师父有关。
学堂内歪歪斜斜地坐着十几名孩童,小的只有四五岁,大的已经有十一二岁了。
一个约莫十岁大皮肤有些黑的女孩站了起来,却并未回答中年书生的问题,而是用稚嫩的口音问道:“夫子,这是圣贤之言吗?”
夫子反问道:“是否为圣贤所言重要吗?”
“当然重要啊!爹娘他们都说,读书只读圣贤书,非圣贤所言多为谬论。”
夫子授课有一大特点,只教书中之言,不谈著书之人,这也让很多孩子们回去接受父母考较的时候一问三不知,导致这些父母对夫子一番贬低。
考较的问题大多如:所学之文章乃何人所做?著书之圣贤的生平可了解?能否全文背诵?
而这些都是夫子未曾告诉或是要求他们的。
夫子闻言露出了笑容,道:“这句话是否为圣贤所言又是哪位圣贤所言,这些疑问待授课结束我再告诉你们,现在你们只看这句话,觉得它说得对否?”
一位约七八岁大的男童立即站了起来。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
“哦?”夫子眼中的笑意更浓,追问道:“你觉得哪里不对?”
那男童不加思索,指向学堂最后方气愤道:“他就一点儿也不善,昨日抢了爹娘给我买的糖葫芦!”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年岁最小的小男童正趴在桌上睡觉。
所有人都认识他,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狗蛋。
狗蛋没有父母,而且性格顽劣,没少跟他们打架,抢夺食物的行为更是数不胜数,更是把大家读书的学堂当做了自己的酣睡之所,所以大家都很讨厌他。
因此很多人都站了起来,纷纷指责狗蛋。
“他把我的手抓破了!”
“他拿鼻涕蹭我!”
“他抢了我的大肉包!”
……
一众孩童的喧嚣声惊醒了沉睡中的狗蛋。
见大家都在指责他,他当即龇牙,做出凶相与众人相对。
“都静一静,听我说。”
待大家都安静后夫子才继续说道:“除了他呢?可还有例子?”
“有!她不带我玩!”
“小六子偷看我尿尿!”
“你还偷过我铜板呢!”
一时间场面再次喧嚣,大家纷纷相互指责。
啪!
戒尺与讲台轻轻碰撞的声音清扫了这喧嚣氛围。
大家都端坐好,再次看向夫子。
夫子见众人安静,才开口道:“所以大家都觉得‘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错的?”
很多孩童略微思考纷纷点头,也有不认同者,只是他们学识尚浅,不知从何辩驳。
夫子摇了摇头道:“若只看这一句,它定是错的,可它后面还有一句。”
“是什么?”
众人好奇。
“性相近,习相远。”夫子缓缓道出了后半句。
“夫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孩童提问。
“意思是:每个人出生时,天性都是善良的,只是虽然天性相近,可后天学来的习性却因个人经历不同相差甚远。”
见众人依旧不懂,他正待以学堂内的学子为例进行论证,却不料视线流转间瞥见了站在窗外的陆渊和少女。
只一眼,他便再难挪开目光。
他的视线完全聚焦在陆渊身旁的少女身上,准确来说,是聚焦在少女眉心的朱砂痣上。
他的目光逐渐模糊,浑身轻微颤抖,嘴唇蠕动,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少女察觉到了他目光,心中本就存在的奇怪感觉更盛,她有些不适应,当即躲到陆渊身后,避开了夫子的目光。
少女的身影消失在视线后,夫子这才慢慢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他遣散了在座的孩童后才认真打量起将少女的身形完全挡住的陆渊。
对方面容平凡,谈不上多俊朗,但也顺眼,但一双眼睛格外奇特,看似平静的眼眸中似乎藏着很多东西。
他只是静静地打量着陆渊,不曾说话,是不知从何说起,亦是心有怯意。
“人之初,性本善,本为儒家圣人所言,后人整理成文用以启蒙幼童,虽言及人性,却只为引出教化之重,所言未必属实,若是今日授课未曾中断,夫子是要论证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说话的是陆渊,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语气平淡,听不出是疑问还是质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