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从此卿卿在心头精品阅读

从此卿卿在心头精品阅读

糖炒小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从此卿卿在心头》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纪书瑶沈振,讲述了​毕竟他们镇北王府不同别处,王爷掌控着镇北军二十万兵马,手握兵权,又与当今皇上结拜过异姓兄弟,与皇族牵扯太多。皇族的夺嫡之争,他们沈家是肯定躲不过去的。所以该知道的镇北王妃从来不会瞒着沈云舒,只有让她理清楚这些关系,才不会随便被人利用蒙蔽。沈云舒听了她娘的话,细不可查的摇了摇头。她知道她娘给她讲这些的用意,不过她娘亲想得还是理想化......

主角:纪书瑶沈振   更新:2024-05-13 16: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纪书瑶沈振的现代都市小说《从此卿卿在心头精品阅读》,由网络作家“糖炒小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此卿卿在心头》这本书大家都在找,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纪书瑶沈振,讲述了​毕竟他们镇北王府不同别处,王爷掌控着镇北军二十万兵马,手握兵权,又与当今皇上结拜过异姓兄弟,与皇族牵扯太多。皇族的夺嫡之争,他们沈家是肯定躲不过去的。所以该知道的镇北王妃从来不会瞒着沈云舒,只有让她理清楚这些关系,才不会随便被人利用蒙蔽。沈云舒听了她娘的话,细不可查的摇了摇头。她知道她娘给她讲这些的用意,不过她娘亲想得还是理想化......

《从此卿卿在心头精品阅读》精彩片段


“倒是什么都逃不过公公法眼,我可是特意掐着时辰来的,就怕娘娘给我指派什么活计。”

果然纪书瑶并没有介意刘公公的打趣,还厚着脸皮承认了自己就是为了躲懒才来的这么晚。

刘公公听着纪书瑶的话,刚才对着小太监时十分威严的脸上笑得脸上堆起了褶子。

“那您这时辰可掐的极准,此时琼华台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您现在过去,估摸着也就够在皇后娘娘那里喝杯茶了!”

“那我可得快些走了,公公自去忙吧。”

纪书瑶闻言赶紧对刘公公摆摆手,牵着沈云舒就准备离开。

“哎,您慢着些,这里人多杂乱,我叫小安子引您出去。”

刘公公给小安子使了个眼色,小安子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双手在衣服上拍了拍,躬身引着纪书瑶和沈云舒往还算清净的宫道上走。

因着刘公公那边还缺人手忙着,小安子送镇北王妃和沈云舒出了这片区域,在前面已经隐约能看见凤仪宫的时候便告退回去了。

“看来太子此次治理水患令皇上很是满意,连刘公公都被拉出来给太子撑腰了。”

镇北王妃看了一眼小安子的背影,对着沈云舒说道。

“刘公公是皇上派来给太子殿下撑腰的?”

“当然了,宫里那么多人,什么宴会也不曾劳动过皇上身边的随侍刘公公,就算是乐安公主第一次举办宴会,但万事自有皇后娘娘操持。

娘娘身边可用之人不少,再怎么也用不到刘公公。就算皇上疼爱公主,但是女眷们的场合,到底用皇后身边的嬷嬷侍女比用太监得力些,刘公公多半便是去太子那帮忙,操持男眷们那边。

太子第一次操持宫中宴会,有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帮忙,这就代表了皇上的态度,哪些不长眼的敢给太子殿下捣乱?”

沈云舒之前听到刘公公帮忙操持公主的宴会就挺惊讶的,只是以为皇上如此疼爱乐安公主,是在给公主撑门面呢,想不到主要还是因为太子。

“当然了,也有皇上疼爱乐安公主的原因,不然别的公主的事情,可从来不会劳动刘公公。太子殿下和乐安公主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嫡女,都是中宫皇后所出,能得皇上如此疼爱,也是烿朝幸事。毕竟皇上态度鲜明,朝堂上就不容易因着皇子夺嫡而产生太大的动荡。其他皇子知道事不可为,多少也能安分一些。”

镇北王妃低下头,细细的给沈云舒解释着这些关系。

毕竟他们镇北王府不同别处,王爷掌控着镇北军二十万兵马,手握兵权,又与当今皇上结拜过异姓兄弟,与皇族牵扯太多。

皇族的夺嫡之争,他们沈家是肯定躲不过去的。

所以该知道的镇北王妃从来不会瞒着沈云舒,只有让她理清楚这些关系,才不会随便被人利用蒙蔽。

沈云舒听了她娘的话,细不可查的摇了摇头。

她知道她娘给她讲这些的用意,不过她娘亲想得还是理想化了些。

这个世上最动人心的几样东西,无非就是权力、财帛、美色。当这些东西汇聚在一起时,便是能够勾起大部分人内心的欲望。当只要抢了那把椅子便能拥有一切的时候,即便知道事不可为,人心的贪欲也会令他们挣上一挣。

都是一个爹生的,谁又甘心居于其他兄弟之下俯首称臣。

起码就她知道的历史来看,最后登上帝位的,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位看起来地位稳固的太子殿下。

……

“王妃安好,县主安好。王妃可算来了,皇后娘娘正念叨您呢!”

镇北王妃与沈云舒又说了些闲话,便走到了凤仪宫门口,皇后娘娘的贴身秋月嬷嬷听到小丫鬟的通报,一脸笑容的迎了出来。

“秋月姑姑好,姑姑许久不见又漂亮了些。”

沈云舒站在镇北王妃身后,笑意盈盈的看向秋月。

娘亲与皇后娘娘交好,幼年时娘亲也经常带着她进宫,她与皇后娘娘身边的秋月也是熟识的。

“县主又长大了些,许久不见,还是这般喜欢打趣女婢,再叫县主说几回,女婢就真要当自己是什么花容月貌了。”

秋月一边笑着回话,一边领了镇北王妃和沈云舒进门。

“你们呀,还未进门便开始讨好我的人,可是知道自己来得晚理亏了?”

两人进了门还未见礼,皇后便故意埋怨的打趣了一句,手一挥摆了个赶紧坐下的姿势。

镇北王妃倒是也不见外,手一招,带着沈云舒象征性的欠了欠身,便转身坐在早就准备好的座位上。

“我来的可不算迟,这不,宴会还没开始呢,还够我喝一盏茶的。”说罢便接过惜雪呈上来的茶盏。

“你的脸皮可真厚!”

皇后看着镇北王妃这没脸没皮的样子,没好气的撇了她一眼,也不管她,看向一旁的沈云舒道:“乐安还在那里翻来覆去的挑着她那堆珠花首饰呢,你在这里等一会儿吧,要是叫你过去了,她说不定还能拉着你再挑一会儿。”

若是平时沈云舒去就去了,可一会儿马上宴会就要开始了,再让她挑起来没完没了的可怎么行,哪里有宴会开始了正主还不出现的。

沈云舒想起自己的小姐妹乐安小公主的选择困难症,也是明了的点了点头。

“前几日云舒上街挑选首饰,碰巧遇见太子哥哥回京的车队了,太子哥哥现在可好?”

沈云舒想起太子的异常,试探性的询问皇后。

听到沈云舒的问话,皇后语气略有些骄傲。

“是呢,前几日才刚回来便急急忙忙的跟他父皇复命去了,之后又被皇上派了好多事情,忙的脚不沾地的,到现在连我都没见过他几次面儿呢。

这次治理水患是太子第一次办差事,索性办的还不错,皇上说他有功,赞扬了几句。这孩子自从那次大病一场之后,仿佛当真是得神仙点化了一般,沉稳懂事多了。”

沈云舒能看出来皇后想要极力的克制自己,让自己尽量低调些,但是又忍不住为自己儿子觉得骄傲想多说几句的神情。


有些事情臣虽觉得事有可为,但是具体实不实行,决定权毕竟在于臣。臣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因为回答了师长在堂上仓促提出来的问题,而担这么重的责任。

只是如今颇见成效,老臣也不愿意平白占了自己学生的功劳,所以才将事情禀报于皇上。”

明皇听完齐修远的话,细细的看着手里折子上写的关于衢州的最新进展,目光透着些赞赏。

“朕没记错的话,云舒县主尚不足十岁?沈家的血脉,果真不一般!”

说着又叹一口气,面色复杂的看向一旁从始至终默不作声的太子。

太子故意当做没有发现明皇的视线,继续像个透明人在一旁处理公务。从他成功解决衢州水患问题之后,明皇就让他每日来御书房处理一个时辰的公务了。

沈云舒的事情他一般都知道,也知道他父皇复杂的是什么。

不过他只能装作不知。

齐修远也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既不替沈云舒邀功,也不弱化沈云舒的功劳,只是按照事实陈述了沈云舒的在这件事情中起到的作用。

明皇不知在想些什么,又和齐修远说了几句别的,没有再提沈云舒功劳的事情。

另一边的沈云舒本身也没有想起自己功劳的事情,在她看来这就像是答了一篇随堂作业。她当初提的建议虽好,但是若是不真正见到成果,除非是在朝堂混迹多年如齐修远这种官员,否则能够真正懂得她提出的建议的价值的人并不多。

一切初见成效,此时不是分功劳的时候。

而且她对明皇还算了解,明皇虽然也有帝王对臣子的忌讳,但是也特别赏识人才,只要你展现自己的价值,并且没有让他察觉出不臣之心,他就不会打压你。

随着灾后重建行动的逐渐展开,朝廷已经派人去跟周围城镇的富豪乡绅谈判。

除了烿都派过去的钦差大人,还有缉事厂的人跟着压阵,朝廷的威慑再加上谈判的主体是偏友好的,并没有靠强行征税凑灾银,还答应他们的捐款会以他们的名字在百姓之中公告,并且公布数额,保证完全透明公开,全部用于灾后重建。

这样一来那些富豪乡绅包括一些寻常百姓,都十分积极踊跃的捐款,毕竟都是烿朝人,大部分人都是有同情心的,就连许多远道而来的行脚商路过都捐了一些。

明皇为此龙颜大悦,给捐献赈灾银最多的前十位富商赐了一块儿亲笔题字的牌匾,上书忠义仁信四个大字,还盖着明皇的印章。

至于其他贡献大的,也都写了圣旨褒扬,还让当地钦差在人多的时候去宣旨。

那些城镇的百姓们发现自己的城镇的商人们如此有大义,都感到与有荣焉,在自己需要的范围内纷纷选择了去这些捐过银子给衢州的商铺买东西。

几个捐款数额较高的、被朝廷着重褒扬的商人在还未尝到朝廷给予的便利时,就不可思议的发现几乎自己手底下的所有生意都更上了一层楼。

那些富商顿时也不肉痛了,只觉得自己的银子没有白花。

还有些生意头脑灵活的还对外宣扬,只要买下他们的任何一样东西,他们就把自己所赚的一成收入用于支援朝廷赈灾。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