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芈华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品选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作者“汾清三杯”写的小说,主角是芈华赢子婴。本书精彩片段: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精品选集》精彩片段
子婴长得矮,只得找了一个凳子,趴了上去,这才看清。
只见几个简易的旗帜模型,放在了王翦的桌子上,看了半晌子婴才看清,原来王翦的桌子上也是一张舆图。
那简易的旗帜上,写的是“楚”和“秦”字。
“好家伙,原来外大父晚上是在演练沙盘呢。”想到这里,子婴心中大定。
看来王翦对于这六十万大军统领之位,是十分渴望,不然,这大半夜的,为何还在这演练沙盘?
听侍卫们说,老将军可是经常如此。
一想到这里,子婴内心震动,看来想要百战百胜,不但要靠天赋,还得靠勤劳。
饶是如王翦这般经验丰富的猛将,对于攻伐楚国,也没有绝对的信心。
可王翦的内心,还是站在大秦这边,想到这里,子婴觉得,自己这一次的任务,大概率可以顺利完成。
见王翦酣睡正香,子婴也不好打扰,对着屋子内的竹简感了兴趣。
下了椅子,走近书架,抽了一摞出来,打开细看,这才发现,这些大多都是行军的经验。
三言两语,说的都是带兵打仗的事。
可竹简翻到头,一共也没多少个字。
“怪不得写的这么简便,这一摞竹简,一共也写不得多少字。”王翦的书房内,竹简虽然多,可若是换成书本,实际上也没那么夸张。
想到这里,子婴忍不住叹口气,看来这造纸术也得提上日程。
可眼下,提升大秦实力为主,还是得找个合理的机会,先发明了马鞍和马蹄铁。
昨日在马背上,子婴感受到了什么叫原始的骑马体验。
没有马鞍,只有缰绳,子婴虽然是被人抱着的,可还是没给自己颠死。
想来,这骑兵打仗,骑乘的速度不但不快,反而不太稳。
想到这里,子婴的目光望向了墙上。
那里挂着不少的武器,除了有弓弩外,还有一把华丽异常的宝剑。
刚进屋时,子婴就看到了这把剑。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的武器都是用青铜打造,冶铁术并不发达,这宝剑上竟然雕刻着一些宝石,一看就非同一般。
好奇心顿时驱使着子婴,忘了下外大父,此刻的王翦还在酣睡。
子婴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爬上了旁边的椅子,伸手想要拿下这把剑。
可一搭在手上,子婴就放弃了。
这果然是青铜打造的,这重量起码有三十斤,自己一个三岁的小儿如何拿得起?
可子婴还是想要看看这把剑,于是伸手想要抽出宝剑。
借助着剑鞘的衬托,子婴没有花费多大力气就把剑身一点点抽了出来。
锋利的剑刃闪着寒光,到射出子婴的面容。
子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这这战国时代,竟然也有这般的锻造工艺,能打造出这般锋利的兵刃。
想到这里,子婴已经将整个剑身抽了出来,可刚抽出来的剑身,没有了剑鞘的支撑,子婴只觉得手腕一沉,竟然没有握住剑柄,整个剑掉落了下去。
“哐当~”一声,剑身直直地落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锋利的剑刃,直接将一旁的桌子削掉了一部分。
这响声,顿时让王翦惊醒,当他看到站在椅子上的子婴以及地上的宝剑时,吓了一跳。
顿时明白了过来,这三岁的外孙,竟然跑到自己的书房来偷拿宝剑,竟然还拿了出来。
王翦立刻冲了上来,倒不是去捡起宝剑,反而是来查看子婴有没有受伤。
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玩耍?”扶苏不露声色,问道:“说的具体点。”
“他在宫内骑马!”胡亥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想了下,继续道:“肯定是他外大父王翦给的,后宫可以骑马吗?”
“骑马?”扶苏听到这个来了兴致,后宫内自然是不可以骑马的。
连他自己也不骑马,毕竟,这后宫也不大,不需要骑马。
而将士们进这王宫,也是不准骑马的,可子婴在宫内骑马,这确实违反了规定。
扶苏来了点兴致,对着赵高问:“赵高,宫内骑马,当如何刑罚?”
听到父王的话,胡亥内心激动,子婴犯了错,在大秦,犯了错就必须受罚,这是铁律。
他期待地望向赵高,想要从他口中听出具体刑罚,如果是黥面这种重罚就好了。
赵高此刻内心已经把胡亥骂了一遍,大王把这个难题抛给自己,就是想看胡亥告状是不是自己的意思。
可这摆明了不是自己的意思,自己哪里会和子婴过不去,思索了下,他回道:“三岁小儿不懂礼数,警告即可。”
“啊?”胡亥一愣,没想到处罚这么轻,忍不住惊呼。
实际上,这等行为触犯了王室威严,可子婴本身就是王室的人,具体的刑罚可不好定,一切大王说了算。
听了这些,扶苏哈哈大笑:“警告可不行,三岁的小儿在宫内骑马,这种事不允许,走,与我一起去看看。”
说罢,带头走去。
胡亥心中大喜,父王都这般说了,估摸今日饶不了子婴。
不光国夫人去过三次,胡亥自己可去了十次八次,每次去,都看到子婴在自己的院落内,骑着小马流荡。
那小马洁白无瑕,细长的马尾悠然晃荡,可把胡亥馋哭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马匹。
这一次,父王去了,保不准,能把这小马赏赐给告密的自己,想到这里,胡亥顿时美滋滋的。
一众人朝着子婴的院落走去,不一会就到了跟前。
还未进院,就听到了小马的嘶鸣声,和子婴的欢笑声:
“成了!这下都成了!”
“父王,我没说错吧。”胡亥这时候得意地笑着。
扶苏点点头,几岁的孩子容易记仇,他也能理解。
可自己并不是来惩罚子婴的呀,估摸着待会他要失望了。
于是,扶苏大步踏入院内,也没让侍卫通报,进入院内,就看到子婴骑着一匹白马,笑意很浓,一旁一个侍卫拿着一把剑站在一边,
于是朗声道:“到底是什么成了啊?”
经过了一个月的试验,失败了数十次。
子婴终于掌握了马蹄铁和马鞍的制作方法,刚才坐上白马,在院子里骑了一圈,在马鞍上稳妥无比。
这一套发明算是齐全了。
正高兴头上,就见大父带着一帮人过来了。
黑夫吓了一大跳,来这宫内一个月第一次这么近见过大王,立刻跪下。
子婴心中大喜,直接翻身下马,小跑了过来。
这一动作,可把扶苏给吓坏了。
三岁的小孩可以骑马不错,可上马和下马都得别人来扶着。
成年的马匹,成年人上去都有难度,这还得不断的练习才行。
下马也一样。
就算,子婴这一匹是一个小马,可三岁的子婴竟然安然落了下来。
望着冲过来的子婴,扶苏一时间还在思索子婴是怎么下来的,可子婴已经抱住了自己的大腿。
扶苏带着笑,一个月不见孙子,也是想的紧了,直接把子婴抱进了怀里。
这一幕,可把后面的人羡慕不已。
众将士得了令,立刻各自去召集士兵,一边走,还一边嚷道:
“若真如小公子所言,咱得了粮草,回头得给他磕一个!”
“得磕,得磕!”
“废什么话,平日里见了小公子就不行礼了?”副将笑骂着,撵走了这帮人。
王贲看着内心一阵暖意,这帮子弟兄跟了自己这么多年,一路征战,能相信一个三岁小儿的言论,这都是看在王贲的面子上。
于公于私,王贲还想带着这帮子弟兄走的更远。
毕竟,六国一统的宏愿还未达成啊!
望着远处的黑暗,王贲内心忍不住嘀咕道:“子婴,但愿真的如你所说……”
……
咸阳城,王宫内。
自从上次冲撞了国夫人后,子婴就不需要每日去请安。
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想着,多和自己大父亲近亲近,可嬴政政务繁多,子婴也不能天天扑在那里。
而平日里,嬴政也没有时间来看望自己。
六十万大军的全国总动员,需要嬴政批复的事务太多。
想起在大父书房内,看到六国的舆图后,子婴心中激动万分。
因为他看到了匈奴以及南越,子婴也试探性地问了几句,这些地方在嬴政看来,不过是蛮荒之地,并不太在意。
当子婴问了句,“大父,不是要当这天下所有人的王吗?”
嬴政听完哈哈大笑,“那是自然,等平定了六国,我自然要北伐匈奴,南定南越,给你打下个大大的疆土如何?”
子婴只是带着笑,并未多言。
他其实想说,在这匈奴和南越之外,还有很多的国家,若是凭借大秦的战力,想要攻伐拿下,也不是不可能。
但,子婴没有说,自己可没法解释自己懂得这些。
大父想要为自己打下更多的疆土,子婴很是感动,这近乎暗示了,未来子婴必将为王,统御这天下。
可大父不知道的是,子婴只当了几十天的皇帝。
项燕勇武,亲率四十万大军,就可以让强大的秦国暂避锋芒,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项羽、萧何、韩信、张良……这一个个秦末汉初的名人,如果可以找到这群人协助……
再加上一支铁血大军,统御万国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这里,子婴颇为激动,六国不足为惧,可如何最小代价拿下这些国家,必须得加快一些历史的进程。
无数可以提升国家实力的发明,在子婴的脑海里轮转着……
……
大秦,函谷关外。
楚军的旗帜遮天蔽日,尘土飞扬。
四十万楚军,已经在这函谷关外扎起了营寨。
一眼望去,竟然连绵几十里之远,十分壮观。
关内只有十万大秦锐士,可守关的蒙武并不惧怕。
作为一名久战沙场的老将,他站在函谷关的城墙上,却还带着一丝笑意望着远处的一辆戎车。
那车上插着‘项’字旗号,硕大的旗帜迎风招展,而戎车上正站着一位胡须花白的将帅。
楚国的武安君——项燕,此刻盯着函谷关高大的城墙,陷入了沉思。
良久后,他低声道:“都说函谷关雄岸伟绝,想要破它难如登天,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奔袭了几百里地,终于见到了这闻名已久的函谷关,可项燕却未下令进攻。
纵他有四十万大军,可这狭隘的关口地形,发挥不出人多的优势。
徒劳的进攻,只会增加伤亡,何况,那些笨重的攻城器械还在路上。
片刻后,他问道:“陈郢那边的粮草怎么样了?”
身旁的副将闻言,立刻拱手回道:“回将军,按照路程计算,应该已经出城了,约莫三日后,即可抵达。”
虽身为楚国的武安君,可项燕在统帅行军时,还是希望让人喊他将军。
项燕闻言点了点头,道:“那就再等五日,秦军以逸待劳,此刻进攻我方劣势,等粮草和攻城器具都到了,再进攻也不迟。”
“诺!”副将应了一句,踌躇了下,又道:“将军,这十万旦粮草是否需要再加派人手去接应?若是被王贲偷袭……”
项燕闻言,呵呵一笑,“不用,王贲性格沉稳,和他爹王翦一样,喜欢稳扎稳打。说的难听点,就是过于迂腐,不会用奇谋,区区五万将士守着大梁城,他怎会派兵前来扰我粮草?”
副官闻言,还是担忧道:“可,这十万石粮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将军……”
项燕伸手直接打断,“若换成李信守着大梁城,我倒可能会在意点,王贲么……决然不会主动出击。何况,去押运的是是屈将军。”
屈将军乃是楚国大族之一,祖上便是屈原这一脉,虽为士族之人,可却战功彪炳,是项燕的得力干将之一。
他麾下的骑兵,是这一次突袭城父之战的主力军,连斩了了秦军七名都尉。
听到是屈将军带队,心中大定,副将立刻不言语了。
……
王贲召集了整个大梁城内的骑兵,一共只有三千余骑。
长途奔袭,只适合骑兵,召集好人马,备足了六日的干粮后,王贲趁着夜色,带着大军星夜前往埋伏点。
按照斥候来报计算,若陈郢真的要押运粮草,必须全力赶路。
至于去打陈郢?
别开玩笑了,只有五万将士,连个粮草也没有,王贲不认为会有奇迹发生。
唯一的奇迹,只有在粮道上碰到陈郢的运粮队。
王贲不知道的是,这个计划,是大王和子婴共同想出来的,可下面的将士都是记住了。
这是将军的外甥,给他们出的主意,若是真能截到粮草,自然是要答谢。
……
于此同时,陈郢城门大开,一辆辆运梁车驶出城外,朝着函谷关的方向而去。
而运粮的队伍里,还夹杂着一万的楚军精锐。
……
三日后的清晨,峡谷内。
王贲的队伍已经埋伏好了,根据前去打探的斥候来报,陈郢方向果真有一直庞大的运粮队赶来。
得到消息的队伍,立刻兴奋异常,大多数人本以为,大概率是见不着人,就回了大梁城。
可没想到,真的被小公子言中了,楚国的运粮队即将抵达。
若是可以截下这批粮草,大梁城之危自然可解。
王贲也是很兴奋,低声道:“都传下去,只杀反抗之人以及楚军,那些运粮的脚力,本就是陈郢的百姓,莫要打杀了,结束后,还得靠他们把粮运回大梁城。”
“明白!”众将士很是兴奋,这一趟没有白来,不但可以有粮草,还能有军功!
国夫人一个惊吓,差点从大王怀里跌落,赶忙道:
“大王说甚玩笑,子婴乃是大王长孙,臣妾亲近还来不及呢。”
嬴政笑容随意,“如此就好。”
见大王笑了,国夫人才松了一口气,思索了下道:“我想子婴一个人住怕是寂寞,倒不如来我这院内,也能多找几个伴。”
“芈华被贬才一天,就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在这,不得给你屋顶掀翻了?”
听到大王没有直接拒绝,国夫人继续试探道:“大王说笑了,一个三岁孩子,咋能给我屋顶掀了呢?”
只要大王允许,国夫人觉得小子婴怎么也比胡亥聪慧的多。
而嬴政却已站起身,说道:“不要太贪。”
便往屋外走去。
“大王今夜不留宿吗?”
嬴政停下脚步,回头叹了口气道:“国事繁忙,今夜,寡人还得在书房歇息。”
知道大王今晚无法留宿,国夫人也不挽留,赶忙行礼道:“送大王!”
望着嬴政的背影,国夫人抿着嘴,半晌后道:“来人,研墨!”
……
回了自己的院落,吃了点口食,子婴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午休了起来。
刚才奶娘千恩万谢,被子婴给打发了出去。
今日发生的事,让自己深刻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
只有手握大权,才可以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醉卧美人膝,那也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啊!
身为奴仆,纵使在这王宫后院,性命也如草芥这般。
那在民间,连年征伐……
子婴闭上了眼睛,好在,这乱世即将被平定,要不了几年,秦国一统,连年的征战即将结束。
可……大秦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十四年,而自己,也就只有几十天的皇帝命。
想到这里,子婴握紧了拳头。
自己当多久的皇帝不重要,若是自己的大父,可以多活个几十年?
大秦,真的传承下去,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子婴心中隐隐有些期待,眼下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在大秦的征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到这里,子婴也不午休,直接爬了起来。
吵闹着要让奶娘带自己去找大父。
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奶娘,吓了一跳,“我的小公子,大王平日里哪有时间见你?要不先让人给赵大人捎个信问问?”
这等敷衍的话,子婴自然不信,最终无奈,奶娘只得带着子婴去找大王。
可奶娘却想着糊弄子婴,只是在几个角落晃悠,却就是不去大王的书房。
等到了熟悉的路段,子婴想起去书房的路,赶忙让奶娘放自己下来,趁着不注意,一个溜身,直奔大王的书房。
等到奶娘发现,子婴已经跑远了,赶忙上前追去,却又不敢大声喧哗。
子婴转了几个弯,就跑到了嬴政的书房,房门打开,两旁正站着侍卫守护。
侍卫们远远地见着一个小孩跑来,眼尖的已经发现是长孙子婴,却也没拦着。
等到了跟前,子婴一溜烟就钻了进去,侍卫们也没拦着,倒是身后的奶娘,被拦了下来。
看到小公子进去了,奶娘急的直跺脚。
子婴三步两步进了书房,却见嬴政正在桌案前看着书简,眉头紧皱似有难解之题。
宽大的书桌上,摆满了竹简,相互垒起来足有半人高。
子婴刚进屋,嬴政就发现了,却是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地翻看眼前的书简。
忽地,只觉得有人在扯自己的脚,低头一看,只见子婴已经顺着自己的腿往上爬。
见着这白嫩可爱的长孙,嬴政的烦恼顿时消了大半,大笑着顺手把子婴抱了起来,放在在了自己的腿上。
三岁的小孩最是好玩,子婴坐上了嬴政的大腿,肉嘟嘟的小手立刻拿起嬴政刚放下的竹简。
看懂秦朝的小篆文字,对于一个前世历史系的人来说,难度不大。
见子婴胡乱抓摸,嬴政怕他捣乱,立刻移动了大腿,与桌子挪开了点距离。
子婴刚摸到竹简,还没拿稳,就被迫松开了手,只是看到‘粮草’、‘马匹’等字样。
“大父,为何忧虑?”子婴无奈之下,只得盯着嬴政,好奇问道。
嬴政还以为子婴会委屈哭闹,可这小子上来就问这话,倒让嬴政不知道怎么回答?
“粮草?”子婴小心问。
嬴政摇摇头。
“马匹?”
嬴政再度摇摇头,转而问:“你这孩子,生的这般聪慧,为何一直不会说话?”
听到嬴政这话,子婴才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表现的有点太超前了?
转而一歪脑袋,认真道:“父亲每日研习,听得多了,倒是都会了点。”
嬴政这才恍然,扶苏自小就受了淳于越的启蒙,除了儒家的君子之礼外,也研习了不少治国之道。
没想到,这小子婴,竟也偷学了不少。
闻言,嬴政哈哈大笑,“没想到,你那父亲没学到多少,倒是给你教会了。”
对于扶苏,嬴政是寄予了厚望,可这性格还得历练,倒是这孙儿这般年纪,就如此聪慧,果真是大秦的喜事。
子婴嘟囔着小嘴,继续道:“大父,你还没说为何事烦恼呢。”
听罢,嬴政止住了笑声,神色一暗,低声道:“还能为何事?当然是为楚国的战事了,你这小娃,懂个甚?”
“昨日不是说,等到开春后,就兴兵伐楚吗?为何还烦恼呢?”
见子婴一脸认真的模样,嬴政叹了口气,“兵马粮草都有,可这将帅却是难寻啊!”
原来是因为这?子婴心中豁然,可这时大父心中应该已经有了人选啊,为何会这般?
思索了一番,子婴一脸认真道:“我看不像,大父定是有了人选,却是不想说。”
“哦?”嬴政很是诧异,“这你怎么看得出?”
莫不是,自己的孙子会看相?
子婴歪着脑袋想了下,“为君者,自当运筹帷幄,既然定了伐楚,大父心中肯定有了人选。”
“运筹帷幄?”嬴政嘟囔了一句,似是在思索这话的意思,转而说:“我是有人选,可这比较复杂。”
子婴吓了一跳,自己这说惯了的嘴,差点就露馅了。
于是赶忙接过话茬,道:“大父说的可是外大父?”
嬴政颇感意外,盯着子婴没有说话,可眼眸里的思索还是被子婴看在眼里。
子婴心中一惊,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让大父觉得这一切都是大人教与自己说的话?
若真是这样想,那可就真的弄巧成拙。
如果不是王翦率军,这大秦还能找个统帅六十万大军的将领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