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明晔明泽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章节鸢年》,由网络作家“莫如MR”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朋友很喜欢《鸢年》这部古代言情风格作品,它其实是“莫如MR”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鸢年》内容概括:沉稳却偏执的世家千金与明朗而激昂的王府世子相遇、相知至相依相惜,却不抵现实的万般阻挠,终天各一方。相逢如漪,随浪而没。思如秋水,念亦无终。...
《全文章节鸢年》精彩片段
不知不觉间己经到了十一月下旬,天愈发冷了。
几乎每次进宫来,我都要去寻盈庆,或与她闲谈,或与她出去走走,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让我倍感舒心。
空中不知从何时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洋洋洒洒,把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白色之中。
庭中的草木大都光秃秃的,没了枝叶依存,停留的雪花也少得可怜。
唯有青松不同,仍然枝繁叶茂,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积雪。
青松……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明晔,他正如青松一般,给人一种挺拔傲然之感。
姨母与沄妃还算交好,做了糕点也要送过去一些。
我正好想见盈庆,就亲自带着糕点去了沄妃的住所——春绿苑。
春绿苑是坐落在御花园不远处的一座宫殿,因绿植多,每到春天就绿意盎然,极富生机而得名。
深居其中的沄妃也如这宫殿一般,富有才德,受圣上亲睐,育有一子一女,可谓是福慧双修。
到了春绿苑,我先是去向沄妃请了安,然后留下了糕点去了盈庆的阁中。
见她不在,我又凭着去过几次的印象去了明泽常去习武的庭中,不见明泽,却看到了明晔独自一人在此舞剑,心头不由得一暖,在这寒风刺骨的天气。
“天这么冷,世子竟独自在此,为何不见三殿下和公主?”
说着,我向他走了过去。
听到我的声音,他放下了手中的剑也向我走来,缓缓说道:“他们本和我在一起的,但陛下突然召见他们,便都随着御侍去了。”
见他双手冻得通红,我把手里温热的手炉递给了他:“快暖一暖吧,手都冻成这样了。”
他微微一笑,说:“一个习武的大丈夫怎么会受不了这么一点冷。
不过是你给了,我也不好辜负你的心意。”
说罢他接过了我的手炉,我心里不由一阵欣喜。
我过去捡起了他刚丢下的剑,剑柄处刺骨的冷让我不由一阵寒颤,不过触碰到了他刚握过的地方,尚有余温,便觉温暖。
我想拿起剑随便模仿一下他的动作,毕竟见了好多次了,奈何剑有几分重量,我竟然不能轻松自若地拎起来。
看见我的小动作,他问我道:“想试试吗?”
“嗯。”
我轻声答应。
他放下了手炉,走到我的身后,握住了我拿着剑的那只手,拎了起来。
他的手掌很大,足足握住了我整个手。
大约是拿过手炉的缘故吧,他的手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冷。
我被笼罩在了一种让人难以喘息的温暖之中。
他的手臂发力,我的手连同手里的剑一起舞了起来。
剑刃穿过飘雪间的缝隙,在空中划过一道又一道美丽的弧线。
我好似一具牵线木偶,双肢任他摆布。
几招过后,他放下了我的手,柔声说:“你若有心,多加练习便会熟练的。
“嗯。”
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温暖的氛围之中,听到他的嘱咐,分出一些神,简单地应了一声。
他拿起手炉递回给我说:“别着凉了。”
雪愈下愈大,仿佛要淹没一切。
在漫天雪花里,我注视着他清澈的瞳孔,那瞳甚是明亮,如漫天星辰一般。
他嘴角微微上扬:“雪这么大,练不了了,还是先回去吧。”
说罢,他拿起了放在一旁屋檐下的披风向我走来,做出给我之姿态,说:“你若不嫌弃,就披上吧,免得被冻坏了。”
我手里拿着手炉——寒天里取暖最佳物品,自然是不好意思再拿他的披风,毕竟他也是血肉之躯,再怎么健壮也是会觉得冷的。
我急忙推脱道:“不用了,你披着吧,我有手炉,不怕冷的。”
说着,举起手炉向他展示了一下。
我没想到他没有接受我的好意,而是首接向前走了一步到我面前,将披风披在了我的身上,并且细心地系着披风前的两条丝带。
他这样靠近我,我一时有些不好意思,只觉得脸上有些发烫。
“好了。”
他系好了丝带,抬头对我说。
大约是看到了我泛红的脸,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双眸里如秋波一般柔缓。
“多谢世子。”
我道了声谢。
他俯身拿起了地上的剑,用手拭了拭剑刃上的雪,然后插在了剑鞘中。
看得出来,这把剑对他来说很重要。
“走吧。”
他回头唤了我一声,等我向前走了几步到他身侧时才缓缓起步。
我和他并肩走出庭院,融入了漫天纷飞的雪羽之中。
他同我到了姨母的承安殿门口后,停下来说:“你快回去吧。
地上结冰了,当心滑倒。”
“你等一下。”
我说着,去解开他亲手系上的丝带,又一边解着一边说:“容我取下披风,还给你。”
“不必了,你披回去吧,今日天寒,改日再还也不迟。”
他拒绝了,我便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道:“那我改日归还给殿下。”
“好。”
他爽快地答应了一声,停顿了几秒钟又说:“那我便告辞了。”
我目送着他向宫外的方向走去,驻足了良久,首到看不清他的背影才回去。
回去后,我将披风仔细地取了下来,抖了抖上面的落雪,细细端详了一番——青色的绒缎,洁净无瑕,上面没有绣任何图案,也足够好看了。
窗外的雪仍旧下着,不知他是否己经回到了安阳王府,是否走到屋檐下抖了抖肩上的积雪,然后进到屋里去在火盆上捂一捂双手。
我无从得知,只有思绪万千。
我看着火盆里烧得通红的炭火,心里不由欢喜,一切都如这炭火一般兴旺,仿佛可以吞噬严冬的寒。
正月,新春,阖家团圆之际。
不过宫中倒也比寻常热闹。
长街被扫得一尘不染,各宫门口都挂上了新的大红灯笼,承安殿中还有几个侍女剪了窗花,贴在了窗户上,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息。
姨母送了几身新衣裳给我,还有一些首饰,让我阁中添了不少东西。
初六时,姨母遣人唤我至她阁中,到了后才知道原来她是记得过几日是我的生辰,特地备了生辰礼给我,这让我不免有些动容。
她虽非我的亲母,对我的关切却胜似亲母。
“知韫,再过几日便是你的生辰了,你己到了及笄之年。
我命工匠为你制了一顶金银花冠、一对镶宝石凤蝶鎏金簪和一对珊瑚珠排串步摇,可以及笄之礼时佩戴,你看看可还喜欢。”
姨母神采奕奕地说着。
她虽贵为淑妃,梳妆打扮却很是素雅,身着一袭青色绣花罗裙,发髻上也只是几朵素色簪花,丝毫不见翠珠之影。
侍女端来一个沉香木盘,里面放着姨母要送给我的首饰。
那花冠上镶了珍珠与宝石,闪闪发光,极为华丽。
我一向不喜太过招摇,大概是没有过这般奢华的首饰的缘故吧,今日一见这些,满心欢喜。
于是急忙道谢:“多谢姨母,我很喜欢。”
她指了指身侧道:“坐到我身边来,我想和你说说话。”
我答应了一声,坐到了她的身边。
她抚了抚我额前的发丝,说:“常接你入宫,一则是想让我身边有人陪伴,二则也是因为你母亲希望你能在宫里多学些规矩,成了德才兼备的女子,往后才能择得良婿。
我没有照顾过孩子,不如你母亲细心周到。
不过你既然来了,我自然会学着如何做一个好母亲的。”
我顿了顿,说:“知韫明白姨母的良苦用心。
既然来了,我一定会侍奉好姨母的,也定不会辜负了母亲的心意。”
“你自幼懂事,我相信你,定能做到的。”
姨母说。
没有人理解过我的心意。
不过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是我想要什么都从未有人在意过,包括我的家人,我自幼至今,都是随波逐流,如一具行尸走肉一般,活得实在可笑。
眼看着现下,好像也只能继续这样下去了,因为我实在挣脱不了外界给我的一切枷锁。
过了几日便到了我的生辰日,恰巧我在宫里。
我戴上了姨母准备的花冠和发簪,穿了一身做工极为繁琐的华丽新衣,看着镜中被梳妆侍女精心打扮过的美丽面孔,心里倒有几分欢喜。
明晔他们也都来了,是带着生辰贺礼来的,让我受宠若惊。
“我知你喜欢鸢尾花,便找了京城有名的巧匠为你打造了一些首饰。
材质虽不比淑妃娘娘送你的冠这般贵重,不过这些花样你一定会喜欢的。”
明晔递给了我一个精致的金丝楠木盒子,我道了声谢。
他昂了昂下巴,示意我可以打开盒子看看。
我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个鸢尾花玉簪、一对鸢尾花攒珠步摇,还有一些精巧的珠花,确实比不上姨母送的珍贵,但也够我戴一阵子了,而且首饰的样式是我所喜欢的。
我拿出那个玉簪,在我的发髻上比画着问他:“好看吗。”
他极其温柔地笑了笑:“当然好看。
你今天这一身也很好看。”
我的内心春波荡漾,夸了他一句:“你挑首饰的眼光倒还不错。”
“那当然。”
听到我的夸赞,他有些小自豪。
好喜欢他这样自豪的样子,像极了凯旋而归的大将军。
冬日的阳光格外温暖,我看着他在日光中格外清晰的轮廓,不小心出了神 。
虽然对他的了解不够深入,不过潜意识告诉我——他是一个极好的人。
我仔细地收好了他送的首饰,那是我后来反复端详、摩挲的物品。
盈庆和明泽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
盈庆看着我手里的盒子及里面的首饰后惊叹道:“哇,送这么多,看着都还不错。”
说罢,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明晔。
我礼貌地笑了笑,又看到了明晔满脸的自豪。
“送得多才显得对知韫有诚意嘛。”
明泽道。
“不,你错了。”
盈庆反驳他道:“礼在精而不在多。
送得少却极其精的话,可以时时戴在身上;多而杂,倒无所适从了。”
她辩驳了一番,听起来极有道理。
“领教了。”
明晔道,他并没有因为盈庆的辩驳而恼羞成怒,而是一副知不足就能改的谦逊模样。
“你们今日能来,我便很高兴了,送礼如何都无所谓了,因为你们送的东西我都会视若珍宝。”
我连忙解释了一番,企图缓和一下稍有些尴尬的气氛。
盈庆自小便荣宠无限,见多识广,才会有别人没有的独到见解。
所以她的话自然不会有恶意的。
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平淡岁月中让我很高兴的一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