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阅读含辛茹苦》,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作者“林有成”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优质全文阅读含辛茹苦》精彩片段
德城,春风巷。
林有成虽然意外武天明导演先拍他的这部《山楂树之恋》,但也没有觉得是因为《山楂树之恋》要比《人生》更适合拍成电影。
他只是在想,老谋子后面会出演武天明的《老井》,然后凭借《老井》会拿一个东京电影节影帝,现在武天明先拍《山楂树之恋》,后面不知道《老井》又会什么时候拍,而且《山楂树之恋》应该是老谋子多年以后拍的……
这蝴蝶扇动一下翅膀,也不知道以后会变得如何扑朔迷离。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在林有成的脑子里一闪而过,因为他早就知道这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陌生时代。
“武天明导演那边是想请你担任编剧,请你去西安电影制片厂,不过后面知道你这还有六个孩子要照顾,也就没好提。”
董照望着林有成,说道:“有成,你这边怎么看?”
要是写剧本,林有成倒是没有压力。
不过,这写剧本也没那么简单,导演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会要反复讨论修改。
这也是为什么武天明会希望林有成去西安电影制片厂。
关键是林有成真的没有时间去西安制片厂和武天明导演讨论剧本。
“董哥你也看见了,我这边是没有办法过去了,这几个孩子都还太小了。”
林有成倒是有想过让大哥大嫂帮忙带一下孩子,不过这去西安电影制片厂也不知道要多久,而且他这也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整整六个。
这也实在是不大好,万一还要跟组拍摄,那就是不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总不好一直麻烦大哥大嫂。
董照点了点头,他自然是知道的,看着眼前这一个个小萝卜头,他也不禁感叹林有成这家里没个帮衬着的人,真得不容易。
“武天明导演也知道,也就打算让电影厂里的编剧一起改编你这部《山楂树之恋》。”
“对了,电影改编你的这篇小说,要给你付350元报酬。”
这350元报酬也就是以后的版权改编费。
不过,其实这价格并不算高,还有些低。
要知道明年上面文化部就会发布关于故事片各类稿酬的规定,像电影文学剧本的稿酬标准,长故事片每部1500-4000元,短故事片每部750-2000元。
这其中根据其他文艺形式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稿酬,包括舞台艺术片,按照标准的20%-30%付原作者,50%-89%付改编者。
不过,此刻林有成倒没有嫌西安电影制片厂给的钱少了,毕竟这也算是一场意外之财。
养家的生活,重要的还是开源。
果然80年代搞文学还是有钱途的。
“可以,相信武天明导演一定能拍好《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
林有成并不担心武天明导演的导演功底,毕竟那可是后面在国外电影节都拿过最佳导演的主。
董照听见林有成的话,也点头说道:“武天明导演他一定会用心拍你这个故事,我是听说他也是看了你这篇小说哭了,十分感动,才会想要先拍你这部。”
“我觉得你这部《山楂树之恋》的确很适合改编拍成电影,就是不知道导演会找谁饰演静秋和老三。”
“这部电影要是上映,一定又会感动很多人。”
林有成心里清楚,即便是后面老谋子拍的那部《山楂树之恋》也是相当成功的,破了文艺片票房记录。
董照是很期待林有成的这篇小说被搬上大荧幕,说道:“我现在就很期待看到这部电影。”
“一样期待。”
董照看着林有成,问道:“你现在的工作——?”
林有成知道董照是想问他现在是不是还在扫大街,说道:“我现在工作已经调到宣传那边了,并没有再继续扫大街做环卫了。”
董照一听林有成这话,心里也不禁松了一口气,虽然说是工作不分高低贵贱,但是像林有成这样有才华的作家去扫大街那真的就是让董照这些文学工作者不能接受。
“那就好,编辑部的那些同事也很关心你的工作,不希望你一直干扫大街的活。”
林有成自然明白,笑着谢过《小说月报》杂志社那些同志的关心。
就在董照刚准备说什么的时候,摇篮里睡得正香的林兆乐醒了,开始哭了起来。
这林兆乐一哭,董照自然就止住了话。
林有成连忙去看林兆乐怎么了,一看林兆乐又来了,赶紧给林兆乐换尿布。
即便是嫌弃,林有成也只能是耐心地换尿布,擦拭林兆乐的身子,动作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开始渐渐习惯了。
又或者说,林有成已经熟练了。
董照看着林有成给孩子换尿布,十分熟练,心里不禁感叹林有成不愧是有六个孩子的父亲,经验丰富啊。
对于董照心里的感叹,林有成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也只能说一句,他不是经验丰富,他是天赋异禀。
要知道他这可是第一次带娃。
至于原身也压根就没带娃,一直都是甩给孩子他妈。
这哪里来得什么经验丰富,只能说是天赋出众。
林有成甚至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选错了行业,以前不要搞文学,应该去开托儿所,当奶爸,成为凭借出众的天赋成为带娃行业的专业大拿。
不给自己一次机会,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带这么多娃。
人的潜力果然是被逼出来的。
当然,累是一如既往地累,想死的心也是每个月都会有那么三十几次。
等林有成好不容易忙完,董照望着林有成,问了一句,“有成,你有新的小说想法了没?”
“……”
就知道肯定会有这一出。
林有成觉得董照能够按住自己的心,这个时候才问这个问题,已经很沉得住气。
呵,编辑!
天下编辑都一样!
什么过来见他,给他带好消息,这些都场面话,最终都还是甩出鞭子,露出真面目。
真正赶过来,就是过来催稿,又或者说是——
催生的。
他这处女作一胎可还生下来没多久,就忙着催他生二胎。
太现实了。
林有成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望着董照,还是实话说道:“一开始还没有的,不过就在你来之前刚有了一个想法。”
林有成对于孩子上学,其实并没有觉得解放,毕竟家里还有三个更小的娃娃需要他照看。
尤其是林兆喜去上学,他身边也少了个帮手。
看着眼前这三个小萝卜头,林有成是打从心里佩服孩子他妈,因为原身一直都没有管过自己的孩子,一直都是孩子他妈操持着,日子也井井有条,他真的很佩服那个女人,居然能够在近乎丧偶式的生活下,将这些孩子一直都照顾得很好。
想到这里,林有成又不禁望向了那张照片,十分年轻,文文静静,梳着两根长长的辫子,带着笑容,笑起来很是好看。
林有成看着照片上的孩子他妈,摇了摇头,没有再多想,他现在只能是像孩子他妈尽力照顾好自己的几个孩子。
林有成的目光又望向桌上的那两本《小说月报》,这就是他花了一个多月拼命写,拼命赶稿的成果,也是他为了照顾好几个孩子做的努力。
林有成拿起一本翻看起来,一直到现在他还没有仔细看上面发表的那个故事。
就在林有成刚准备翻看一下,摇篮里睡着的娃娃林兆乐醒了,然后开始一直哭个不停。
听见这哭声,林有成赶紧把杂志放下,把林兆乐从摇篮里抱起来哄。
可是就在林有成哄怀里的林兆乐的时候,两岁的林兆欢走路不稳,也不知道是林兆满碰到她,还是自己的原因,一屁股直接摔在地上也开始哭了起来。
四岁的林兆满看着摔在地上哭个不停的林兆欢,眨巴着大眼睛,不知道怎么了。
林有成抱着林兆乐,又要去哄林兆欢,可是两个娃娃哭泣不止,就是没能停止哭泣。
八仙桌上的那本《小说月报》安静地躺在那,林有成现在自然也没有时间去看一下,他现在满脑子只想知道这几个娃娃究竟是怎么啦。
怎么一直哭个不停!
院子里有风慌张地闯入堂屋,翻阅着桌上《山楂树之恋》的故事,开始查找着答案。
……
静秋带着满腔疑惑跑到传达室,一眼就看见一个象极老三的军人等在那里,见到她,那个军人走上前来,急匆匆地说:“静秋同志吧?我是陈树民,陈树新的弟弟,我哥哥现在情况很不好,想请你到医院去一趟——”
静秋一听,就觉得腿发软,颤声问:“他——怎么啦?”
……
看到这里,李爱红已经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她的心和静秋一样,都感到了巨大的不安。
李爱红没有想到,那个鳏夫林有成写的《山楂树之恋》会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故事。
夜深人静,她没有停下来,继续看着后面的故事。
老三那样好的一个人,可千万不要真的出事啊。
可是人再大的希望也改变不了命运的注定,正如也改变不了故事已经注定的结局,又或者说作者已经写好的人物命运。
当李爱红红着眼睛,流着眼泪看到静秋一遍又一遍地对躺在病床上的老三喊着,我是静秋的时候,她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就那样疯狂地往外流,怎么也止不住。
老三他曾经说过,即使他一只脚踏进了坟墓,但是只要听到静秋的名字,他也会回头看看……
现在,他弥留了几天,一直不愿意里去,仿佛心愿未了。直到听到静秋一遍遍的告诉他: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才闭上了眼睛,两滴泪从眼角滚落下来。
李爱红的心痛得快要死了,她没有想到老三真的走了。
李爱红想到老三嘶哑着喉咙表白自己的爱情,想到每夜过河就为看静秋一眼,没船回去就在河边亭子里过夜,想到静秋赤脚去打零工结果被石灰水烧伤了脚,他颤抖着帮她挑脚板里腐烂的煤渣,心疼地哭道:“我知道我劝你不打工,你不会听;我给你钱,你也不会要。但是如果你还有一点同情心——如果还——有一点——心疼我的话,就把这鞋穿上吧。”
李爱红知道老三是真的心疼静秋,看她受苦比自己受苦还难受,所以最后还会威胁静秋说如果再看到她不穿鞋赤脚打工的话就把自己的鞋也脱了,泡石灰水里直到自己的脚也烧烂为止。
这样动情的话绝对不是所谓的甜言蜜语,而是情之所至说出来的真心话。
想到那些,李爱红的心狠狠地再次揪痛,到哪里能找到一个这么心疼自己的男人呐。
那样一个男人得了白血病,也是告诉静秋要好好活着,要帮他好好活着,她会结婚,会做妈妈,会做奶奶,会有子子孙孙……
即便临死的时候,那个男人把所有和静秋有关的东西交给了弟弟,并嘱咐说如果静秋过的幸福的话这些东西就不要给她,如果她爱情不顺利,或者婚姻不幸福,就把这些东西给她,让她知道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倾其身心爱过她,让她相信世界上是有永远的爱的。
老三心里永远是先考虑静秋,看她开心他也跟着开心,看她受苦他就比她还苦,世上有几个男人能爱一个女人到如此程度呢?
可是就是那样一个宁肯死,也不愿对爱人出尔反尔的男人还是走了,留下了一句——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看到这样一句话,真的是撕心裂肺的痛,心脏像是被刀在割一般。
李爱红捂着自己的嘴,努力不让自己哭得太大声。
李爱红的心真得痛得很难受,难受到不行,眼泪也一直控制不住地往外流,那就像是一种本能一样,不停地流泪哭泣。
李爱红用了近五个小时的时间一字不漏的看完,脸上满是泪痕,帕子都被打湿了,她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篇小说,哭到这个地步。
她真心得流着自己的泪水,一直不停。
为静秋,为老三,更为在那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人相爱但又不能堂堂正正的爱,压抑隐忍的苦楚而哭。
德城。
林有才从钢铁厂下班回来,方梅接过林有才提回来的一袋子水果罐头,说道:“这罐头是厂里发的吗?”
方梅知道林有才的厂里有的时候遇见情况好,会发一些东西,像是陶瓷杯,脸盆毛巾之类的。
这水果罐头还是头一次。
“不是,我去了一趟有成家,有凤也知道报上那篇《山楂树之恋》是他写的,给他写了封信。”
“这罐头是有成他给我的。
方梅看着一袋子水果罐头,心里不禁感叹真得是大方,还吃起了罐头,说道:“这罐头可不便宜啊,他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就是家里还差一位女主人。”
林有才听见方梅这话,眉头一挑,国字脸露出一丝沉思,说道:“等过年后再看有没有合适的,你也帮着多留意着。”
林有才自然知道林有成这才丧偶没多久,肯定是不适合立马就找人,但这后面还是要考虑一下。
毕竟林有成才三十几岁,总不能真的就这么一辈子光棍下去。
“你放心,这件事我一直记着。”
方梅又说道:“现在有成他条件很好,只是——有六个孩子,而且还有那么小的奶娃娃。”
这是实话,林有成现在的身份有些变化,不再是扫大街的中年鳏夫,而是搞文学创作的鳏夫作家。
但是不变的是林有成依旧有六个孩子。
那可不是一个两个,那是六个,还有喝奶的娃娃。
这也是林有成的硬伤,不知道愿不愿意给林有成那六个孩子当后妈。
不说找黄花大闺女,只说找丧偶的寡妇,或者离异的女人只怕也要考虑一二,毕竟这搭伙过日子,给六个孩子当后妈可没那么简单。
但凡正常人家的父母都不会愿意自己给别人的孩子当后妈。
更别说还是在现在这个还不富裕的时年代,这一进门那就要忙活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睡,六七口人的事哪一件又是轻松的活。
林有才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说道:“你先留意着吧,最要紧的是人好,能对那几个孩子好。”
“我知道,只是这后妈又有几个真正对孩子好的。”
“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这有成要是再成家,也不晓得能不能再要孩子,那位以后没自己的孩子,只怕心里也是不愿的。”
方梅感叹了一句,说道:“也是可惜,要是她没出事,那就好了。”
“关键,这也没享一天福就走了。”
林有才听见方梅这句话,虽然心里明白方梅说得没错,但是嘴上却是说道:“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再有成和他孩子面说。”
“放心,这个我是知道的。”
方梅白了一眼林有才,说道:“我哪里是那样拎不清的人,这话怎么可能会当着孩子他们的面说。”
“我只是有些可惜,要是她不走,也就不用想这些,毕竟自己的娃,还是自己疼。”
林有才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但是人都已经走了,再说这些话也没用了,只能是活着的人往前看了。
……
林有成并不知道大哥大嫂那边也有在操心他的事,即便知道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其实,林有成他现在就在面对别人操心他的这件事。
一开始林有成是没前途扫大街的鳏夫,还有六个孩子拖着,但现在林有成成了写文章的作家,还在街道办负责宣传工作,这婚恋市场行情自然是有所上涨。
街道的周婆一大早就来林有成家里,满脸笑容地要给有成要介绍一门好姻缘。
“比我还大三岁?”
林有成听见周婆介绍那位的情况,晓得年纪比他的年龄还要大三岁,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周婆婆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大一些会疼人。她两年前老公就死了,她能干得很,现在一个人带三个孩子。”
听着周婆的话,林有成心里一囧,那不就是三十五岁的寡妇,还带三个娃。
虽然寡妇和鳏夫挺配的,但是——
Emmm……
林有成内心还是二十三岁的年轻小伙,让他娶一个大三岁,还带着三个娃的寡妇,还是有些觉得难以接受。
最关键的是——
这要是真的成了,那就是九个孩子一起喊他爸爸。
那画面真得有点瘆得慌。
林有成打了个寒颤,觉得有些恐怖。
这一刻,林有成发自内心地觉得单身挺好的。
“周婶,谢谢你了,我现在还没打算找,毕竟这孩子他妈才走三个多月,我这心里实在是不行。”
林有成只能是拒绝周婆的这份好意。
找的理由也很直接,那就是对孩子他妈余情未了,还不能忘了旧人找新人。
周婆一听林有成这话,忙说道:“你这话别这么说,再怎么样都是要找的啊!”
“你别急着拒绝,见一下人家,她我是知道的,心地很好,对你那几个孩子也会当自己亲生的对待。”
“再说她都走了有三个多月,你也要往前看啊,这几个孩子总不能一直没妈。”
林有成心里一片平静,他不知道别人能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她的孩子,反正他自认是做不到把那三个孩子也当成自己的孩子。
他也没想给那三个孩子当爸。
他现在脑壳就很痛,再来三个娃,真的会让他脑袋直接爆炸。
周婆发自内心地觉得林有成那个寡妇很配,语重心长地说道:“有成,婶子我是过来人,你这又当爹又当妈,是不行的,家里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有女人的,孩子也是要有妈的。”
“她年纪虽然比你大三岁,但是人很不错,以后也能再生,没准你们还能有你们两个的孩子。”
“?”
这还有自己的孩子?
那就是十个?
林有成只觉得这话对他的冲击力很大,眼前一黑,脑袋有些晕。
周婆劝说道:“你们两个是再合适不过了,真就是天定的姻缘。”
天定的姻缘?
这哪里是什么天定的姻缘。
这根本就是添丁的姻缘!
林有成觉得要是让他找这带三个娃的寡妇一起生活,他宁愿去地下找孩子他妈一起团聚。
谁都没有想到,在写过那篇《山楂树之恋》的纯洁爱情之后,林有成在新的小说里面又会带来如此纯粹的爱情。
这真的就是匪夷所思,惊艳无比!
结局带出来的不仅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陷阱,也是一段石破天惊的爱。
爱一个人,可以爱的如此镇定,爱的如此沉默,爱的如此不顾一切。
只知道殉情是一个爱的极致,却不知石弘这样的爱也将爱带到了另一种极致。
可以说这样一篇小说,真的就是在整个文学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真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爱情推理小说。
真正说起侦探破案小说,虽然古代有“包公案”、“狄公案”等破案题材的公案小说,还有像《洗冤录》这样的法医断案,但是和现代侦探小说相比,古代公案小说的立意重伦理轻法律,案件描写重结果轻过程,调查案件和取证重主观臆断轻科学推理,破案的手法大多依靠“冤魂托梦”,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诸如通过“手上沾油来确认罪犯”这样的刑侦手段,不过占比并不大,故而还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
一直要到十九世纪中后期,1896年中国人初识福尔摩斯,以程小青为代表的晚清及民国时期的一批作家,通过不懈地努力,开创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侦探文学。
尤其是程小青这位“中国侦探小说之父”一生都不遗余力地在中华大地普及侦探小说文化,翻译了大量欧美各国优秀侦探作品,创作了大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侦探小说,最知名的自然就是程小青的《霍桑探案》。
后面程小青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专门的侦探文学杂志《侦探世界》,可惜十一个月后该杂志就被迫停刊了,不过原创推理小说的热情已经抵挡不住,此后《大侦探》、《新侦探》、《蓝皮书》、《红皮书》等侦探杂志陆续诞生。
这些侦探杂志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因为时代原因,很多当年的杂志也散落人海再也找寻不着,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上只知道除了程小青、孙了红之外,晚清民国还有一大批作家在写侦探推理小说,但是具体的内容根本无缘得见。
相较于西方推理小说黄金时代交相呼应的中国推理小说第一次辉煌,只能成为历史中的一个个模糊名字。
可是,现在林有成带来的这一篇《嫌疑人X的献身》是毫无疑问的爱情小说,但同样也是毫无疑问的推理小说。
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真正就是一道惊雷炸响。
这样一道惊雷,让文学工作者恍然,原来除了伤痕反思文学,还有这样的小说,将推理与社会与爱情完美地融合。
这真正的就是如同在推理文学的废墟上开出了一朵无比惊艳的花。
这样一朵花即便是开在百花齐放的文学春天时代,也完全让所有人都为这朵花而惊艳。
实在是太美,太动人,太新奇了。
可以说一时间,关于《嫌疑人X的献身》的风潮在整个文学圈都沸腾,真的就如张伟所说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你怎么能错过这样的一篇小说啊!”
《人民文学》的主编汪蒙望着张伟,心中自然是十分遗憾和可惜,痛心疾首地说道:“林有成的这篇小说才是真正的先锋之作啊!”
“这样开创性的小说,就应该出现在《人民文学》的杂志上啊!”
编辑部的其他编辑也都看过了林有成的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也都非常清楚林有成这篇小说究竟有多精彩。
即便是让他们这些看书无数的编辑也都拍案叫绝,更不用说那些读者看完这篇小说真的就会为林有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惊叹而折服。
“现在《小说月报》杂志外面真的就是卖疯了,不停地刊印,还是不够,都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
“是啊,现在都是在讨论石弘这位嫌疑人的献身。”
“我们要不要转载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
“《人民文学》必须是原创稿子,不能像别的杂志转载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
“是啊,可惜啊,要是这篇小说最初一开始就是我们《人民文学》发表的,就好了啊!”
……
张伟听见主编和同事的话,其实他自己也很遗憾,不过他还是低估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篇小说的影响力,真的不仅仅是轰动文坛那么简单。
12月3日,《文学评论》率先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周易的评论文章《正面讨论石弘的爱情——读〈嫌疑人X的献身〉》,评论写道:“若用爱情来解释石弘信徒本质的伟大牺牲,这的确令包括陈靖,还有看着小说的我们常人觉得难以想象,并为这种程度的爱情唏嘘不已。可是在我看来,这不是爱情啊。不是的。这是一个人对于孤独的反抗。所有寻找并维护精神信仰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孤独的反抗。可是,石弘的反抗还是失败了,他的计划如此无懈可击,在凭一己之力画了一个绕晕所有人(包括读者)的圆大功将成时,还是失败在了与原点重合的最后一步上……”
紧随其后,12月8日,《燕京文学》第12期予以转载林有成的《嫌疑人X的献身》,并刊登周波的评论文章,“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都令人唏嘘折服的奇作。有人从中看到纯粹的爱情。有人从中看到残酷,为了所谓的爱情,竟能视无辜者的生命如草芥,予取予夺。有人从中看到温暖。有人从中看到诡计,那为湮灭犯罪而运用的匪夷所思、无比强大的想象力让警察都叹为观止。有人看到宿命的对决,设计别人解不开的谜题和解开那个问题,何者更难?自己想出答案和确认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何者较容易?有人从中看到社会,看到无人在意的流浪汉……”
这远远还只是冰山一角。
《嫌疑人X的献身》发表之后,迅速受到了国内各大文学选刊的密切关注和跟踪选载,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都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
《作品与争鸣》分两期给予转载,《中篇小说选刊》在头条位置转载,《湘江文艺》也第一时间转载……
真的就是相当火热。
可以说,在这个文学的春天,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真的就是让无数文学爱好者都看疯了。
汤川解密了石弘的计划却看不尽石弘灵魂深处的孤独与深情。
80年代的文学爱好者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犯罪,这样的诡计。
真正就是一场文学大地震!
不对,应该说不仅仅是文学上的大地震,而是社会上的大地震。
因为就连林有成也没有想到,居然连警察也都开始研究学习他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
是的,谁都没有想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