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含辛茹苦畅读全文版

含辛茹苦畅读全文版

林有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看过很多都市小说,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含辛茹苦》,这是“林有成”写的,人物林有成林兆喜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主角:林有成林兆喜   更新:2024-07-15 10: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畅读全文版》,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看过很多都市小说,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含辛茹苦》,这是“林有成”写的,人物林有成林兆喜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含辛茹苦畅读全文版》精彩片段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那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就像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林有成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在期刊发表,能使得《小说月报》创下两天销光的纪录。

关键这还是一刊双册!

关键《山楂树之恋》发表之后,凭借细腻真实的文笔,纯真美好的爱情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爱情大地震”。

上沪市的《文汇报》率先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平的评论文章《纯真美好的爱情——读〈山楂树之恋〉》,评论写道:“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不愿这样的爱情故事绝版,在那个单纯得近乎荒诞的社会环境下,老三他诠释了另一种爱的单纯。相较于爱情的纯真,我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

此文的发表,掀开了《山楂树之恋》关于纯真爱情,关于性压抑的讨论序幕。

紧随其后,《文艺报》、《燕京日报》、《青年评论家》、《文艺报》、《羊城晚报》、《文论报》、《德城日报》、《作品与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大约百余篇文章,从文学价值和社会效果等不同角度对林有成这部作品《山楂树之恋》的爱情进行探讨,十分火热。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杂志销光,需要加印的消息。

作为编辑部的主编马京海兴奋地和编辑部宣布了这个消息,说道:“这还是第一次啊!”

林红霞也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说道:“双月刊证明是成功的,我认为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我哥哥看了那篇小说都哭了,一个劲地问我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事。”

“我也是,我家那个看完《山楂树之恋》哭得不行,还问我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有别的编辑也兴奋地说道:“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是真的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最近很多报纸上都有这篇小说的讨论。”

“是啊,很多报纸都有作者评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高度赞赏这篇小说里面的爱情。”

作为林有成的编辑,也是杂志社的副主编董照自然也很开心,说道:“《燕京文学》那边的刘岩还特意打电话问我《山楂树之恋》这篇小说的作者林有成,他对这篇小说也深受感动,直言老三真的就是完美的男人。”

林红霞一听董照这话,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老三他就是完美的男人。”

“不过,老照,你可小心林有成被别的杂志社编辑抢稿,挖了墙角。”

董照眉头一挑,有些担忧地说道:“他这要是真的往别的杂志期刊投稿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能说没办法,董照同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啊,我看老照,他林有成要照顾孩子,来不了津城,我看你要不去一趟德城,见一下这位林有成。”

这话一出,董照还没说话,林红霞倒是眼睛一亮,她也想去见一下那位丧偶的林有成,想要当面和林有成聊一下老三和静秋的故事,更想问一下林有成究竟是怎么会想到《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

董照听见同事这话,也觉得破有道理,他也挺期待和林有成见面的。

“我觉得可以考虑。”

主编马京海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现在编辑部对于作者的重视,有编辑甚至骑着车去找作者改稿。

就在编辑部的编辑还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有编辑提着一大麻袋信走了进来。

“这么多信啊?”

“我刚看了一眼,很多读者来信,写给《山楂树之恋》。”

“这都是给林有成写的吗?”

“大多都是的。”

其他编辑听见这句话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的信居然都是写给林有成的。

“我看我们应该直接把这些信寄给林有成,而且要让读者们知道林有成的那边的地址。”

主编马京海说道:“已经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杂志社问《山楂树之恋》作者,我看他们其实也是想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林红霞望着面前这些信,瞪大了眼睛,不禁说道:“那,那也就是说可能写给林有成的信不止眼前这些,还有很多读者直接寄到了德城的林有成家里?”

“应该是吧!”

董照不知道德城的邮局最近有多头疼因为一时间有收到特别多的信件,可是根本就没有写具体的地址,有的直接就写“德城,林有成”,这可就十分难为邮递员。

要不是因为《山楂树之恋》在德城讨论度也相当火热,只怕邮递员根本就不知道在偌大的德城去哪找一个叫林有成的人。

这段时间,郑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往春风巷送了多少信件,可以说那些信件都是寄给林有成的。

“林大哥,你这是——?”

郑勇看见林有成似乎在用木板专门制作了一个大信箱,准备挂在院中墙上。

“信箱,你以后可以直接放这里面。”

林有成擦了一把汗,说道:“这样方便一些。”

郑勇一听林有成这话,看了一眼那个信箱,不禁说道:“林大哥,我觉得你可以准备了一个敞口提篮,信件这么多,以后每次打开信箱,你可以用提篮在下面接着,不然信件会落满一地。”

“噫,这个你说得对!”

林有成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望着郑勇,问道:“还是给我的信吗?”

“是的。”

“小郑,真得是辛苦你了。”

“林大哥,不辛苦,他们和我一样都被你写的《山楂树之恋》所感动。”

郑勇从包里又取出十几封信,交给林有成,说道:“这一次还是有人不知道你的具体地址,只是写着德城,但应该就是寄给你的。”

听见这句话,林有成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写信的读者,真得是太热情,即便不知道他的具体地址也要写,真得让他都无颜以对,他现在都没来得及看那些信件。

因为信件实在是太多了。

真得太多了!

林有成接过郑勇递过来的十几封信,刚准备说什么,就看见谢春霞领着一行人走了进来。

“记者同志,那位就是林有成。”


谁能想到作为一个搞文学的斯文人,张伟一个没控制住,直接说了糙话,而且还是当着林有成孩子的面。

没办法,谁让林有成的这篇小说就是太TM牛批了!

看见林有成,还有四岁的林兆满和两岁的林兆欢都望向他,张伟瞬间就反应过来,他刚才说脏话了。

“咳咳,叔叔刚说得是——”

张伟扯了扯嘴角,尴尬地说道:“喔,草,马和牛……这个都要吃草。”

好吧,张伟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编出来的。

好在,林兆满和林兆欢只是望了一眼张伟,又继续玩着手上的竹蜻蜓。

“有成,不好意思啊,不应该当着你孩子的面说这话,可是你这小说写得真T——太好了!”

张伟走到林有成身边,心情依旧很是激动,现在他都没有喊林有成同志,而是直接称呼有成。

他真的没有想到林有成居然会写出这样一个故事,真的太绝了。

林有成看着张伟激动的样子,他很能够理解张伟为何如此激动,因为《嫌疑人X的献身》这本小说就是这般惊人。

那意想不到的诡计,是真的太过骇人。

“有成,你这篇小说一定要发在《人民文学》!”

还不等林有成开口说什么,张伟就一把抓住林有成的手,急急地说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林有成能够看出张伟是真的被这个故事给震到了,发自内心地想要这篇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可是他之前答应过董照。

“我之前答应过董照编辑,这篇小说要寄给《小说月报》。”

张伟一听林有成这话,瞬间就急了,他怎么能看着这样一篇精彩绝伦的小说不出现《人民文学》的杂志上。

“有成,你听我说,你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一定要上《人民文学》,《人民文学》才是最适合你这篇小说的文学杂志。”

“你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太精彩了,在我看来是真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一定要上更好的文学杂志啊!”

在张伟看来,林有成的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如果一旦发布,绝对会震惊整个文坛。

这不仅仅是小说精彩,更重要的是林有成写得这篇小说具有开创性,绝对的先锋之作。

听见张伟的话,林有成自然也知道《人民文学》要比《小说月报》更有分量,但是谁让他前面都已经答应了董照。

“张编辑,我这前面都答应了董照编辑,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不用不好意思,有成,你这篇小说真的就应该发表在《人民文学》上,这才是最好的!”

张伟望着林有成,实话实说道:“有成,我必须要说看了你的这篇小说,真的就是让我头皮发麻,灵魂都因为欣喜震惊而颤抖,看完以后脑子里都是你这个故事。”

“作为一个编辑,我真的都想直接把这篇小说的稿子抢走,立马就发表在我们《人民文学》的最新一期上。”

这话并不是张伟说的假话,而是他的真实想法,他真的有想过直接抢走。

林有成能够感受到张伟的诚意,但是之前董照过来,他也一直记着董照的诚意。

“主要我这边已经答应董照那边了。”

张伟一看林有成实在是没有办法攻破,他又不能真的直接把稿子抢走,只能无奈地说道:“有成,你放心我亲自和董照说。”

林有成有些怀疑地望着张伟,不知道张伟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家里有电话吗?”

“没有。”

他家里怎么可能会有电话那个稀罕物件。

张伟望着林有成,说道:“你晓得《小说月报》编辑部的电话不?”

林有成点了点头,这个他是知道的,因为这是董照特意留给他的电话号码,就是想着方便联系。

……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

“老照,有电话找你。”

董照正和同事聊着文学,没想到有人居然打电话给他,自然走过去去接听电话。

“张伟,你怎么想起找我,给我打电话了?”

“你说什么?你想要林有成新写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

董照很是意外,一是林有成的新小说居然完稿了,更让他意外的是《人民文学》的编辑张伟居然要让林有成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文学》,这岂不是说张伟已经看过林有成新写的小说了。

董照刚准备说什么,就看见主编马京海已经走到他面前,对他使了个眼色。

可以说,整个办公室里面的编辑都听见了董照的话,也都知道那位林有成新写的小说被《人民文学》看上了。

这自然也就引起了整个编辑部的注意。

林有成这新写的小说能够被《人民文学》看上,而且还是专门打电话过来说,那就证明这篇小说只怕不简单啊。

董照自然看见了主编马京海给他使的眼色,对着电话另一头的张伟说道:“这可不行啊,之前林有成可是答应过我,要把稿子给我们《小说月报》,你这可是前辈啊,怎么能抢我们的稿子。”

“我知道虽然是你先看了稿子,可是林有成那边既然没有直接把稿子给你,那就是留给我们《小说月报》的。”

“我们《小说月报》也一直都在等林有成的这篇小说。”

“真不是,张哥,你也知道我们《小说月报》就守着几个作者写稿过活,哪里像你们《人民文学》家大业大,根本就不缺好的稿子。”

“我是还没有看林有成的新稿,但是他这后面寄过来,我不就立马能看了。张哥你就别和我们抢了,都是文学界的没必要。”

主编马京海听见董照这几句话,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看董照和张伟聊了好久,最后好不容易挂断电话,马京海忍不住追问道:“你之前说林有成他新写的小说还是关于爱情?”

“是的。”

董照点了点头。

“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小说啊,居然让《人民文学》都来抢稿。”

是啊,究竟是什么爱情小说啊!

即便还没看林有成这篇小说,可是整个《小说月报》编辑部的所有编辑此刻都好奇不已。

居然连《人民文学》都给惊动了!


在80年代,文学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中心,文学不仅走在文艺界与思想界的前面,而且走在整个时代的前面。

在这个时期,文学获得了主体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正直的束缚,获得了相对自由发展的空间,各种文艺思潮此起彼伏,而且在这个时候,商业化的大潮还没有侵入这一领域。

再就是,文学期刊发行量的天文数字,一个地方性刊物可以发行几十万份,而《人民文学》《当代》、《收获》等全国性的大型期刊都能达发行量的最高峰,不少刊物的编辑都会带着无限的留恋回忆起当时80年代的辉煌。

现在不需要回忆,因为林有成就身处这个文学的时代。

即便《小说月报》的发行量比不上《收获》,《当代》这样的期刊,但毫无疑问发行量也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这一次《小说月报》还难得的同时发行双册刊,这真的就让很多文学爱好者十分意外,一个个都翻看这最新的两期《小说月报》。

因为这个原因,全国自然在一夜之间有非常多的人看了林有成写的这篇爱情小说《山楂树之恋》。

真的就是一颗炸弹投下,杀伤力巨大。

杀伤无数!

一个个读罢,流着泪,仍然在脑海中横亘着老三的那句话: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

年轻的邮递员郑勇便是这其中之一。

郑勇对于林有成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自然十分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凭什么能够在《小说月报》上发表。

然后,让郑勇他没有想到的是林有成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居然会是如此纯净美好,真挚而动人的爱情。

“林大哥,你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故事是真实的嘛?”

郑勇一大早送信的时候,就跑来和林有成这位作者诉说心中的感受,因为他胸口有太多的话要说。

“我都看哭了。”

看见郑勇有些红肿的眼睛,似乎真的有痛哭过,林有成正在给林兆乐洗尿布,抬头说道:“故事也许是有发生过。”

也许有?

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是林大哥你听说过的故事吗?你之前也有上山下乡,是你那个时候听说的?”

对于郑勇的这个问题,林有成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郑勇看见林有成如此,他是真的非常好奇究竟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因为故事写得实在是太真实了。

当然,最让他为之触动的还是老三那个人。

郑勇想要说什么,可是又觉得再多的文字、再优美的辞藻在面对老三灵魂的时候都会显得无力和苍白。

隔了一夜,他对于林有成写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竟然还是无法作出评价。

那种震撼,不是他的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的,那种震撼,在他看来,这个故事太过真实,也许就是来源于这是一个真实地发生在七十年代的故事。

郑勇望着林有成,说道:“林大哥,我真的有被你写的这篇小说感动哭,感谢你写的老三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透过纸页,还能为这样的爱情动容流泪。”

“老三他真的太伟大了。”

“感谢老三的存在,让我们可以学会相信,相信美好的事物,比如爱情,比如另一个纯净真挚的生命。”

“林大哥,我必须要和你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流泪了。但是你写的这篇《山楂树之恋》却让我的泪如倾盆之雨。我其实不喜欢悲剧,不喜欢那种心碎的无以为加的感觉,可是看到你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了。”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看这篇小说,其实从中间部分开始,我的眼泪就没有停止过。我不承认我是脆弱的,但我确确实实是易受感动的。为那不熟悉的年代里生死相依的爱情,我的心,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没有停止颤动过。”

“此刻,我只想为老三呐喊——爱情啊!!”

林有成洗着尿布,听着郑勇的话,他能感受到郑勇的激动和兴奋,那泛红的眼睛带着感动的光芒,同样也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老三的敬意。

对此,林有成此刻的内心是一片平静。

他不晓得么得是麻花子爱情,他只想知道么得时候有纸尿裤卖,这样他就不用再洗他娃娃的尿布了。

很显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林有成只觉得洗尿布很痛苦。

但此刻悲欢也有相通的,不仅仅是郑勇,可以说看过这个《山楂树之恋》的所有读者都这一颗催泪弹狠狠炸伤。

一个个被炸得热泪盈眶,满脸泪痕。

不说整个文坛为之一震,也绝对是全国无数读者都被这个故事给震惊得泪流满面。

在这样一个故事还不俗套的年代,此刻林有成写下的这个《山楂树之恋》真的就是如同一道惊雷,直击所有读者心脏,让他们浑身都随之颤抖。

全国各地不同的文学爱好者,不同的读者都知道了林有成写的这个《山楂树之恋》的故事,一个个都开始为之疯狂。

“你一定要看《小说月报》最新那两期的《山楂树之恋》,太感人了,我哭得不行,你一定会被那个故事感动的。”

“我看了,哭个不停,我现在很想知道这部《山楂树之恋》究竟是不是真实故事。”

……

“老林,你看那个《山楂树之恋》的小说吗?”

“什么小说?”

“《小说月报》上最新发表的一篇小说,特别精彩,看完以后,我真正见识到了最伟大,最纯真的爱情!”

“有这么夸张吗?”

“是真的,你一定要看,实在是太精彩了。”

……

就像这样的对话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同时产生不可估量的轰动,话题中讨论的都是关于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一个个都想去看这个火热的故事。

“同志,最新一期的《小说月报》还有吗?”

就这样,一股山楂树的文学爱情风暴正疯狂袭来。


“虽然我不想随便用天才这个字眼,但这个字眼应该最适合他。听说还有教授指示,石弘他是五十年甚至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虽然选的学系不同,但他的优秀程度连我们物理系都有耳闻,总是半夜还窝在研究室,单凭纸笔挑战难题。那个背影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不知不觉间甚至赢得达摩这个称号,不过这当然是表达敬意的称号。”

……

石弘是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

陆老看着小说这段话,心里依旧难掩震惊。

没错,就是震惊!

他很难想象居然会在这里看见世界性的数学难题,欧拉猜想的公式被给出反例。

他一开始注意到那串数字的时候,只是看了一下那长数字的个位数四次方相加,意外和式子另外一边的个位数四次方相等。

这就让他来了兴趣。

如果是随手写的数字,就这么巧合出现个位数相等?

个位数如果都不对,那么他也没有必要去验证这个反例。

可是现在出现的结果却让他感到惊喜又惊讶了。

这真的可能吗?

陆老望着自己计算的稿纸,他已经反复验证了几遍,每一遍得出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2682440^4+ 15365639^4+ 187960^4,是真的等于20615673^4!

虽然这只是欧拉猜想里面的当n≥4时,方程:X^n+ Y^n+ Z^n= W^n,无解。

可是,现在石弘的的确确给出了这个方程的反例。

这太不可思议了。

真的超乎想象!

要知道一直到现在,世界上可都还没有人给出答案,可是现在这位叫石弘的数学家居然解出来了。

不对,这不是达摩石弘解的。

这个小说作者叫什么来着?

陆老又往前翻看了一下,注意到了那个作者名,清楚地写着三个字——

林有成!

那个解出欧拉猜想当n≥4时,方程:X^n+ Y^n+ Z^n= W^n的人,就是他林有成。

陆老十分意外,怔怔地看着那个作者名。

因为一开始陆老在计算,一旁的林老师也没有出声打扰,现在看见陆老一脸惊讶的表情,也不知道是有什么值得陆老惊讶的事。

“陆老,怎么了?”

陆老望向问这话的林老师,问道:“这位林有成同志是数学家吗?”

林老师一愣,他没有想到陆老会问这个问题,十分意外,再一看陆老面前放着的那本《小说月刊》,正好是翻到《嫌疑人X的献身》那一页,更加意外。

“陆老,你也看了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怎么样,是不是很荒唐,写什么数学家杀人,太过分了!”

陆老摇了摇头,对林老师的回答不满,又问了一遍,“那位林有成同志是数学家吗?”

“啊?”

林老师被陆老的问题弄得一头雾水,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他是一名作家。”

“怎么了,陆老?”

林老师意识到陆老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对,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很显然,他压根就没往那个欧拉猜想的反例上去想。

“陆老,你怎么了?”

陆老望着林老师,说道:“他在小说里写了欧拉猜想。”

“是的啊,怎么了?”

林老师还没意识到问题,又或者说意识到那个答案。

陆老表情变得认真,正声说道:“那个反例是正确的。”

那个反例是正确的?

林老师懵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陆老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整个人瞬间就睁大了眼睛,震惊地望着陆老,问道:“陆老,你是说,小说里他随便写的那个数学答案是正确的?!”

陆老摇了摇头,说道:“那不是随便写的。”

“那个答案是正确的。”

听陆老这么说,林老师整个人更加懵逼,真的就像是一道闪电把他整个人都给劈开了,脱口说道:“怎么可能!”

“他怎么可能解得出啊!”

“他绝对不可能解得出来欧拉猜想!”

林老师整个人都被震惊到不行,完全不相信陆老说的话,那个推理小说里面出现的欧拉猜想的反例居然是正确的?

这怎么可能呢!

那个方程欧拉都说了无解,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被人证明,一直深信不疑,怎么可能会被一个普通作家给解出来。

这绝对不可能!

林老师感觉自己受到了冲击,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伤害,他拿过桌上的《小说月报》,快速翻到那个曾被他无视的答案,他之前压根就没有多看这串数字,认为只是作者为了小说情节随便写的一串数字。

他自然不会像陆老还特意去计算验证,可以说他压根就没仔细看那串数字。

因为在他心里根本就不值得他看,那肯定是错误的,根本就不需要去验算,一定是错误的答案。

现在——

林老师拿过桌上的稿纸开始疯狂计算起来。

只是第一瞬间,林老师就意识到了和陆老同样的想法,个位数的四次方是相等的。

这似乎并不是随便写的一串数字。

林老师也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了,他一开始压根就没有留意个位数是相等的。

如果说个位数相等是那位作者特意凑的数字,那么——

林老师不得不承认,那位作者的确是用心写这篇小说了。

可是,现在事情好像不仅仅是用心那么简单。

陆老看见林老师在自己验算小说里面的那个反例,他没有想出声打扰,他知道这样的答案要自己亲自计算正确与否。

陆老又拿过那本《小说月报》,翻看起林有成的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他现在觉得写的故事挺好看的。

当然,在陆老看来最好看的还是那一个数学答案。

在他眼中是那个数学答案那样和谐,那样充满美感,那样动人心魄。

至于一旁的林老师低着头,现在还不停地验算着,计算着。

然后,反复再反复验算之后——

林老师猛一抬头,震惊地望向陆老,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和惊恐,没有说话。

因为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他的手甚至都在发抖,浑身的寒毛都情不自禁地竖起来了。

稿纸上清楚地写着最后的计算结果——

2682440^4+ 15365639^4+ 187960^4

=20615673^4

完全正确!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