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优秀文集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优秀文集

汾清三杯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作者“汾清三杯”的倾心著作,嬴政赢子婴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主角:嬴政赢子婴   更新:2024-07-27 05: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赢子婴的现代都市小说《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优秀文集》,由网络作家“汾清三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是作者“汾清三杯”的倾心著作,嬴政赢子婴是小说中的主角,内容概括:他穿越到了大秦的最后一任皇帝身上,可在位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十六天!好在自己才三岁,他紧握拳头,决心改变这一切!昌平君叛乱后,他一声“大夫,莫走!”改变了嬴政的责罚,将他留在了身边。当统帅,击鼓进军,有着数万的兵权,带领军队,打天下!在外人眼中,他是个仅有三岁就手握兵权的神童!...

《不装了!有朕在,大秦亡不了优秀文集》精彩片段


听到王绾的话,嬴政的脸色顿时不太好看。

一旁的李斯见状,也再度请谏,“大王,请三思啊!据探马来报,项燕此刻四十万大军,正在四处攻伐,保不准就要攻打函谷关。”

“来了更好!当年五国联盟,来攻我大秦,可结果如何?还不是大败而归?区区一个项燕就把你们吓成这样?”嬴政背手而立,目光扫视了一圈。

武将们都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大王的目光。

函谷关易守难攻,这是大秦重要的屏障,这么多年,还未曾被人破过。

可项燕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么多年来,能得封武安君的,只有四个人。

赵国的李牧和苏秦、秦国的白起,以及楚国的项燕。

可见武安君的条件有多苛刻,连大秦当代的战神王翦,也未获得此封号。

这一次项燕临危受命,击溃李信蒙恬二人,更是彰显了其实力。

听到项燕有可能攻进攻函谷关,众大臣忍不住焦虑了起来,心知这函谷关断然不能有所闪失。

王绾顿了顿,上前一步,继续说道:“函谷关自然坚固,那项燕想必也知晓这些,可眼下,楚国风头正盛,臣建议避其锋芒,请大王三思。”

作为朝中老臣,王绾一心为了大秦,可在大王这番说辞下,王绾还是顶着压力劝慰,顿时感染了不少人。

为了大秦的安稳,不少大臣跟着拱手附和道:

“请大王三思!”

听到群臣的劝解,嬴政心中烦闷,多年来的努力,如果错失了这番良机,下一次的楚国,可就没这么好打了。

几十万大军大秦自然出得起,可眼下项燕勇武,整个朝内,无人能敌。

百官劝谏,也有百官的道理。

可大秦等了这一天,等了多少年?

历代先君的志愿,到了嬴政这一代,终于有实现的可能。

眼下楚国,乃是最脆弱的时候。

可群臣的态度,让嬴政犯了难,毕竟落实的工作都得他们去执行,其间的难处,想必他们最是知晓。

可这朝内,还有一人支持自己。

想到这里,嬴政鬼使神差地望向了子婴,他想看看这三岁的小孩,会有什么看法。

反正说错也不打紧,今日子婴给了自己太多惊喜。

扶苏虽然软弱,可自己这个孙儿他日定然可以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

嬴政伸手招了招,让子婴站在他的旁边。

待到子婴走到跟前,嬴政笑着问道:“子婴,他日你若为王,你看着手下个个都不听你言,你当如何?”

这本是一句气话,子婴心里也知道,大父心里的无奈,他已经默许了群臣的建议,暂时不打算对楚国动武。

可历史的进程表明,后来嬴政又下了讨伐楚国的命令,并且足足调集了五十万大军。

虽然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子婴愿意当这个进程触发的关键人。

子婴扫视了一眼台下的群臣,夹杂着一丝奶气的声音响起:“我大秦不养闲人。”

我大秦不养闲人,这几个字,犹如九天玄雷轰击在每个人的耳朵里。

在场的众臣都是聪明人,听到子婴的话,顿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不明摆着说他们不中用么?

嬴政闻言一愣,问道:“此话怎讲?”

“大父,您询问的是如何灭掉楚国,而不是为何打不下楚国。”

听了子婴的解释,台下的群臣顿时沸腾了起来。

没想到这三岁的小公子,竟然能说出这般话来。

“大王……这……这……”群臣想要解释什么,可话到嘴边却也说不出口。

子婴说得对,他们并未为君分忧,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做好。

而李斯更是脸色瞬间煞白,这劝谏最凶的就是自己,若是大王听进这句话,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岂不是化为泡影?

可这番道理,若是从大王嘴里说出,他倒是不惊奇,可却是一个三岁小孩嘴里说出。

这怎么可能?

片刻后,他就想通了,这话一定是芈华教的,生在帝王家懂些驭人之术也是正常。

可这子婴才三岁,这才是让众臣骇然的地方。

有的大臣立马想到了芈华夫人。

身为大王的爱妃,权势滔天的芈家,对于子婴的培养那自然是十分用心,能说出这番话来,也合情合理。

只是不知道,这小公子,到底是今日才会开口,还是早已开口,一直在藏拙?

李斯身上惊出了一身冷汗,这咸阳城内果然没人是省油的灯,还好昌平君叛乱,芈家完了!

与其有想相同念头的还有赵高,他站在爷孙俩的身后,默默地在心里给芈华点了个赞。

听到子婴的话,嬴政愣了一下,转而大笑了起来,“说的在理,我问的是如何攻打楚国,而不是为什么打不下楚国,李斯!”

听到大王叫自己,李斯立刻跪了下去。

“除北御匈奴的十万大军,和驻守燕地的军马外,一共还可调集多少兵马?”

李斯心里顿时一沉,大王既然这样问,表明了大王的决心。

原本还想辩驳一番,可小公子都已经说了那番言语,自己再不配合,恐怕这官位不保。

于是直起身子,正色道:“回大王,雍城可用兵力三十万,外加驻守在函谷关的十万,以及四散在赵地的十万大军,一共可调集五十万大军!”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

将士有了,可到底谁来统领这些大军呢?

望着台下的武将们,最为耀眼的李信、蒙恬已经失败,而蒙武虽然身经百战,可也无法单独率领五十万大军。

思前想后,这大秦内可以亲率五十万大军的,也就只有一个人选。

可嬴政并不想让他来,想了会,嬴政道:“好,那就调集五十万大军,前往雍城集训,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再进行出击。”

李斯听到这里一愣,原本他还以为大王会立刻兴兵五十万,攻打楚国,可没想到竟然先让集合,等到春天再打。

如果这样的话,那后勤方面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李斯抬头望着台上的嬴政,看着那深不可测的表情,李斯忍不住轻声一笑,再度跪拜下去,道:“大王英明!”

“大王英明!!”大殿内,众臣跟着跪拜。

对于大王这般的决策,他们自然没有任何异议,大秦的底气还是有的,只是恢复需要一点时间。

定下了基本策略后,剩下的就是针对二十万阵亡锐士的善后事宜,这些,子婴都没有听进去。

站在自己大父的旁边,看着台下众臣子一个个汇报工作,然后再进行指示。

子婴很喜欢这样的感觉,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大父一样,坐在这龙椅,掌控这个国家的命运。

可,一想到自己仅有四十余天的时间,子婴的小手又握的紧了。

这大秦不止是大父的大秦,也是自己的大秦,望着伟岸的大父,子婴断然不允许大父早逝。

好在,现在自己才三岁,一切都来得及!

早朝结束后,嬴政唤来了子婴的乳娘,把子婴接回了自己的住处。

秦王宫的后宫不小,王子嫔妃们,都是住在这里。

可见识过了紫禁城的子婴,自然觉得这王宫过于寒酸。

子婴趴在奶娘的怀里,无趣地打量着四周,除了环境生疏些外,并未有特别兴奋的事。

等到了住处,子婴这才发现,里外里竟然有十几位的宫女奴仆在等着伺候。

奶娘抱着子婴,笑道:“小公子,我们到家了。”

望着跪在地上的佣人,子婴忍不住道:“为何有这么多人?”

模糊的记忆里,子婴可不记得以前这里有这么多的佣人。

“这几个新来的,是大王安排的,这几个婢女是夫人留下的,他们去雍城时,一个也未带,嘱咐我们好好伺候好小公子。”奶娘听到小公子开口,也不诧异。

她早就从夫人那边得知了这件事,心里也是欢喜,把眼前这些个佣人一通介绍。

听到奶娘的话,子婴心里一阵感动,自己的娘亲走了还记着自己,而大父也怕自己过得不好,安排了这么多人来服侍自己。

刚被抱进屋里,奶娘就掀起衣服道:“半晌都未进食了,小公子饿坏了,来,小公子,先来点口食吧……”


子婴封赏的消息,顿时如一阵风一般传了开来。

第一个知道的,还属国夫人,她只是诧异了一下,就猜到了是大王玩的把戏。

一个三岁的孩童,能有什么奇谋?

肯定是大王,故意把这计谋的功劳,算在了子婴的身上,和那王贲一唱一和。

国夫人猜测的不错,事实大致如此。

可大王,就是封赏了子婴,只是田地和奴仆没有兑现。

这在国夫人看来,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爵位,可大王这般疼爱子婴,还是让国夫人妒忌不已。

至于其他的子嗣们,压根对这件事不感兴趣。

紧跟着,咸阳城内的百姓全都知晓了。

整个城内热闹无比,这等王族的奇事,是这些市井小民最喜欢乐道的。

上一次这般热闹,还要属芈家倒台。

可谁曾想,这才一个多月的功夫,芈家留在宫内的小公子,就获得了这等赏赐。

军功对于王族来说,并不高,可这是不是释放了一个信号?

大王要召回芈家了?

这一日的咸阳城,热热闹闹,风声自然也传到了芈家这里。

可芈家大门紧闭,没有一人多言。

自从大王灭了赵国、魏国、韩国后,各国的贵族都搬来了咸阳居住,这种高门大院,平日里却紧闭府门,却也常见。

而此刻,芈家内,芈华望着王宫的方向默默流泪,这仅留的孙子在宫内过的好,她便知足了。

至于城内百姓所言,芈家重回王宫,芈华倒是不敢想。

芈家此刻,只有子婴一人在宫内,他得立下多大的功劳,才能免了芈家的罪责?

恐怕得诛灭楚国才行,可他才三岁啊。

三岁的小孩能有什么建树?芈华只想着自己的孙子平安即可,现在的芈家在咸阳深居简出,这样的平安已是很满足。

待到消息传到了雍城,王翦正领着一帮子新兵操练着。

他对大王所说,自己是因病退下回来养病,可带了一辈子的兵,闲不下来。

正好,在这雍城有着新兵的兵营,平日里他也是来负责训练着新兵。

等到王燕拿着书简来找王翦时,王翦一脸的诧异,愣了半晌,愁眉道:

“燕儿,这可不是好事啊。”

王燕闻言一呆,问:“怎不是好事?子婴获得赏赐说明大王疼爱他,他过得好,我自然安心。”

“唉……”王翦叹了口气,“我这外孙,乃是大王长孙,你那夫君都已成亲,还未立为太子为何?”

王燕心中知晓这些,可嘴上却未回答。

王翦继续道:“这一来,是不讨大王欢喜,这二来……”

王翦顿了顿,望向了王燕,看她一脸的茫然,摇摇头继续道:“二来,这芈家太过强大。”

芈家太过强大?王燕满脸的疑惑,“这,这有什么关系吗?大王的父王,不就是靠着华阳夫人一脉才上位的吗?”

“那是自然。”王翦点点头,“所以大王害怕芈家,你不想想前几年的咸阳宫中政变?”

王翦说的,自然是嫪毐的叛乱,可王燕实在无法把这两个联系在一起。

“赵姬乃是赵国人,吕相国可也是赵国人呐,他们手眼通天,若不是当初我竭力护驾,恐还真被嫪毐得手。”

听到父亲的话,王燕呆住了,这等宫内的事,王翦可从来不说。

王翦叹了口气继续道:“大王吃了赵姬的苦头后,就不想自己的孩子,再有一个强大的母系家族,所以……大王让昌平君,去守了陈郢。”

听到这始末,王燕心中震动,忍不住惊呼道:“你是说,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是大王?”


想到这里,国夫人觉得,不能再纵容胡亥,得让赵高加紧教导。

乾坤未定,谁又知,最后笑的是谁?

扶苏没有追究子婴在宫内骑马,这等于就默认了。

又叮嘱了黑夫几句,便带着人走了。

临走时,胡亥张着嘴还想问,为什么不处罚子婴。

可看到国夫人那严厉的眼神,最终还是闭嘴了。

李斯的办事效率极快,从黑夫这打听到了几位打造工匠的地址后,便去办了。

等到李斯亲自上门拜访,道出了缘由,这些个工匠才知道是为谁打造的马具。

“啊?竟然是大王的长孙,怪不得,这等马具别出心裁……”

听到李斯大人的话,工匠吓了一跳,没想到自己的雇主竟然是大王长孙。

虽说没有图纸,可马具的大致样式,黑夫也说的清楚,工匠多次迭代根据自己的经验最终做成了品。

身为工匠,也知晓这套马具的实用之处,正准备和同行吹牛,想着要以后自己卖呢。

可谁成想,人家已经找上门来了。

子婴的名号,已经传遍了咸阳城,工匠们得知是子婴想出的法子顿时心感敬佩。

“行了,我需要十套马具,明日交付与我。”李斯没有时间在这闲聊,下了订单就走了。

次日,李斯就让人取了这十套马具送于蒙毅,而蒙毅让人装配好后,便率人出了咸阳城。

既然要体验这马具的实用性,野外奔袭几天少不了,带好了干粮,蒙毅直奔函谷关。

许久的日子没见老爹蒙武,正好趁这公差见上一见。

原本需要三日的行程,这一次蒙毅特意加快了速度,骑在马鞍上,果然又快又稳。

最主要的,还是马匹奔跑有力,马蹄铁在碎石路上飞奔,这哒哒的马蹄声,蒙毅可爱死了。

一跑着,就没刹住车,第二日便到了函谷关。

这一番使用下来,蒙毅切身感受到这套马具对于骑乘的加强,心中震动。

“必须立刻把这事禀报大王!”刚到了关下的蒙毅一扯马绳,带着众人又奔向了咸阳。

刚才关内的士兵都已经看到蒙毅了,守卫都已经开了门,等着蒙毅进关。

内心还不住寻思着,今天蒙武老将军,不得多少多喝一杯。

可谁成想,蒙毅竟然扭头走了。

两位开门的士兵,相互看了一眼,忍不住问道:“刚才那是蒙毅将军吗?”

另一位摸着脑袋,却也没回答,只见尘土飞扬,蒙毅将军已经疾驰而去。

……

待到扶苏收到了消息,旋即召集李斯,商量打造马具的事。

“大王,这马具一共要打造多少副?”李斯最关心的就是这个,材料够不够,如何凑够,都是他的事。

“自然是所有马匹均要了!”

“这……”李斯陷入了沉默,且不算打造时的损耗,单是这马具需要材料的数量,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

扶苏知道李斯的难处,摆摆手道:“无妨,齐国的青铜材料马上就当了,这批就全用在打造马具上,我估算了下数量,应该够用了。”

“啊?这……大王这批青铜可是要打造箭矢的。”

大秦弩箭天下无敌,六十万大军匹配的数量也是极大,这批物资原本是来打造这等利器。

可若是拿来打造马具,那箭矢怎么办?

“每个弓箭手配备十支箭矢,现有的库存足够两场激战。”扶苏翻了下桌子上的竹简,这里都是军队的详细物资数量,稍微算了一下,已经足够用了。


还是这般的神兵利器。

见子婴这般模样,王翦宝贝般地把剑收了起来,“你可别打它的主意,这是大王赏赐我的,你想要找大王要去。”

子婴一阵无语,没想到王翦竟然这般宝贝,想了下,便问道:“那我找大父说去,外大父生病了,也不需要这等宝剑。”

说着,就要往屋外走去。

王翦却有些哭笑不得,你说这外孙有时候吧,见识非凡,有时候,却又无理取闹。

别的不说,按照子婴现在这般的宠溺,搞不好大王真的让自己把太阿剑送给他。

这可不行!

王翦连忙上前抱住子婴,笑道:“好大孙,外大父虽然病重,可你还太小,这兵刃对你无用。”

“我很快就能长大了。”

“那不是还没长大么?长大了再说。”

“我可以找个护卫,帮我持剑啊……”

“你说蒙毅?他怎么能为你持剑,你小脑袋笑着什么呢。”

与王翦这般嬉闹着,子婴却是认真了起来,“这剑不要也可以,外大父和我一起回咸阳?”

听了子婴的话,王翦一愣,忍不住问:“大王让你说的?”

“自然不是。”

王翦顿时很失望,想想也是,大王若是想要自己回去,怎么会派子婴前来劝说?

这怎么想也不可能。

见王翦有点失落,子婴指着桌子上的舆图道:“外大父,那是什么游戏?”

王翦望去,却见得,那是自己的模拟沙盘,于是笑道:“那是外大父玩的战争游戏。”

当我看不懂么……

子婴有点无语,王翦哄着自己,可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

于是挣扎着下来,上了王翦的椅子,这才看清了桌子上的舆图。

果然是!

这就是秦楚交接的舆图,比墙壁上的舆图还要详细,连函谷关、大梁城都有标注。

看来,王翦真的在日以继夜地寻找着破敌之道,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重新掌握大军,转而打下楚国。

可,自己的目的,不是让大父来游说,而是让王翦自己主动请缨。

这样,在大父的眼里,王家忠贞不二,对于扶苏和自己,都有莫大的好处。

如果真的等到大父上门来请,王翦的面子是有了,可大父的面子却也没了,纵使打下了楚国,也不是子婴想要的结果。

于是子婴笑着对王翦道:“既然是游戏,外大父可否陪子婴来上一局?”

王翦正愁没人陪自己演练沙盘,可一个三岁的孩子也带来不了什么启发,但,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子婴想要玩耍,那自然是要陪着的。

于是笑着道:“可以,外大父就陪你来上一局。”

“若是外大父输了怎么办?”子婴对那把太阿剑恋恋不舍。

一方面是真的帅,另一方面,如果可以让其他的工匠从中领悟到锻造方法,也是大赚。

王翦心中赞许,自己这外孙的小心思太明显了,可自己怎么会输?

于是大笑道:“若是输了,那太阿剑,就送与你吧。”

见王翦开了口,子婴立刻接过话茬,“一言为定。”

转身小手握在了‘秦’字的军旗上,“我选大秦!”

王翦呵呵一笑,沙盘本就是个游戏,带自己的外孙玩一把,还能激发他的兴趣,也算是好事。

于是道:“那我就是‘楚’了。”

子婴数了一下,一共数了六个‘秦’字旗子给自己,数了四个‘楚’子旗子给王翦。

正好代表着,明年秦国的六十万大军对上楚国的四十万大军。

“这每一个旗子代表着10万大军,我要开始进攻了。”子婴一边说着,一脸认真地望着舆图。


国夫人一个惊吓,差点从大王怀里跌落,赶忙道:

“大王说甚玩笑,子婴乃是大王长孙,臣妾亲近还来不及呢。”

嬴政笑容随意,“如此就好。”

见大王笑了,国夫人才松了一口气,思索了下道:“我想子婴一个人住怕是寂寞,倒不如来我这院内,也能多找几个伴。”

“芈华被贬才一天,就闹出这么大动静,他在这,不得给你屋顶掀翻了?”

听到大王没有直接拒绝,国夫人继续试探道:“大王说笑了,一个三岁孩子,咋能给我屋顶掀了呢?”

只要大王允许,国夫人觉得小子婴怎么也比胡亥聪慧的多。

而嬴政却已站起身,说道:“不要太贪。”

便往屋外走去。

“大王今夜不留宿吗?”

嬴政停下脚步,回头叹了口气道:“国事繁忙,今夜,寡人还得在书房歇息。”

知道大王今晚无法留宿,国夫人也不挽留,赶忙行礼道:“送大王!”

望着嬴政的背影,国夫人抿着嘴,半晌后道:“来人,研墨!”

……

回了自己的院落,吃了点口食,子婴躺在了自己的床上,午休了起来。

刚才奶娘千恩万谢,被子婴给打发了出去。

今日发生的事,让自己深刻意识到,权利的重要性。

只有手握大权,才可以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醉卧美人膝,那也得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啊!

身为奴仆,纵使在这王宫后院,性命也如草芥这般。

那在民间,连年征伐……

子婴闭上了眼睛,好在,这乱世即将被平定,要不了几年,秦国一统,连年的征战即将结束。

可……大秦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十四年,而自己,也就只有几十天的皇帝命。

想到这里,子婴握紧了拳头。

自己当多久的皇帝不重要,若是自己的大父,可以多活个几十年?

大秦,真的传承下去,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子婴心中隐隐有些期待,眼下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话语权,在大秦的征途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到这里,子婴也不午休,直接爬了起来。

吵闹着要让奶娘带自己去找大父。

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奶娘,吓了一跳,“我的小公子,大王平日里哪有时间见你?要不先让人给赵大人捎个信问问?”

这等敷衍的话,子婴自然不信,最终无奈,奶娘只得带着子婴去找大王。

可奶娘却想着糊弄子婴,只是在几个角落晃悠,却就是不去大王的书房。

等到了熟悉的路段,子婴想起去书房的路,赶忙让奶娘放自己下来,趁着不注意,一个溜身,直奔大王的书房。

等到奶娘发现,子婴已经跑远了,赶忙上前追去,却又不敢大声喧哗。

子婴转了几个弯,就跑到了嬴政的书房,房门打开,两旁正站着侍卫守护。

侍卫们远远地见着一个小孩跑来,眼尖的已经发现是长孙子婴,却也没拦着。

等到了跟前,子婴一溜烟就钻了进去,侍卫们也没拦着,倒是身后的奶娘,被拦了下来。

看到小公子进去了,奶娘急的直跺脚。

子婴三步两步进了书房,却见嬴政正在桌案前看着书简,眉头紧皱似有难解之题。

宽大的书桌上,摆满了竹简,相互垒起来足有半人高。

子婴刚进屋,嬴政就发现了,却是没有理会,只是自顾自地翻看眼前的书简。

忽地,只觉得有人在扯自己的脚,低头一看,只见子婴已经顺着自己的腿往上爬。

见着这白嫩可爱的长孙,嬴政的烦恼顿时消了大半,大笑着顺手把子婴抱了起来,放在在了自己的腿上。

三岁的小孩最是好玩,子婴坐上了嬴政的大腿,肉嘟嘟的小手立刻拿起嬴政刚放下的竹简。

看懂秦朝的小篆文字,对于一个前世历史系的人来说,难度不大。

见子婴胡乱抓摸,嬴政怕他捣乱,立刻移动了大腿,与桌子挪开了点距离。

子婴刚摸到竹简,还没拿稳,就被迫松开了手,只是看到‘粮草’、‘马匹’等字样。

“大父,为何忧虑?”子婴无奈之下,只得盯着嬴政,好奇问道。

嬴政还以为子婴会委屈哭闹,可这小子上来就问这话,倒让嬴政不知道怎么回答?

“粮草?”子婴小心问。

嬴政摇摇头。

“马匹?”

嬴政再度摇摇头,转而问:“你这孩子,生的这般聪慧,为何一直不会说话?”

听到嬴政这话,子婴才意识到,自己是不是表现的有点太超前了?

转而一歪脑袋,认真道:“父亲每日研习,听得多了,倒是都会了点。”

嬴政这才恍然,扶苏自小就受了淳于越的启蒙,除了儒家的君子之礼外,也研习了不少治国之道。

没想到,这小子婴,竟也偷学了不少。

闻言,嬴政哈哈大笑,“没想到,你那父亲没学到多少,倒是给你教会了。”

对于扶苏,嬴政是寄予了厚望,可这性格还得历练,倒是这孙儿这般年纪,就如此聪慧,果真是大秦的喜事。

子婴嘟囔着小嘴,继续道:“大父,你还没说为何事烦恼呢。”

听罢,嬴政止住了笑声,神色一暗,低声道:“还能为何事?当然是为楚国的战事了,你这小娃,懂个甚?”

“昨日不是说,等到开春后,就兴兵伐楚吗?为何还烦恼呢?”

见子婴一脸认真的模样,嬴政叹了口气,“兵马粮草都有,可这将帅却是难寻啊!”

原来是因为这?子婴心中豁然,可这时大父心中应该已经有了人选啊,为何会这般?

思索了一番,子婴一脸认真道:“我看不像,大父定是有了人选,却是不想说。”

“哦?”嬴政很是诧异,“这你怎么看得出?”

莫不是,自己的孙子会看相?

子婴歪着脑袋想了下,“为君者,自当运筹帷幄,既然定了伐楚,大父心中肯定有了人选。”

“运筹帷幄?”嬴政嘟囔了一句,似是在思索这话的意思,转而说:“我是有人选,可这比较复杂。”

子婴吓了一跳,自己这说惯了的嘴,差点就露馅了。

于是赶忙接过话茬,道:“大父说的可是外大父?”

嬴政颇感意外,盯着子婴没有说话,可眼眸里的思索还是被子婴看在眼里。

子婴心中一惊,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让大父觉得这一切都是大人教与自己说的话?

若真是这样想,那可就真的弄巧成拙。

如果不是王翦率军,这大秦还能找个统帅六十万大军的将领吗?


这话一出,一旁的赵高顿时吓傻了,这等虎狼之词,竟然敢和国夫人说。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在理,眼前的子婴,只是一个三岁的孩童啊。

孩童说出这种话,不是很正常?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句话后,并未生气,只是略微尴尬道:“喝奶不简单,你想喝多少都有!”

可子婴哪里愿意在这纠缠,小胳膊乱挥小腿一蹬,就从国夫人的腿上滑了下来。

手脚并用,几下就又来到了门口处。

子婴也没和国夫人请安,站在门口处,做了个鬼脸,就小跑了出去。

“这……这小崽子……”国夫人有点哭笑不得,可又不好强行让子婴留在这里。

一旁的赵高也想笑,可转念一想,心中大骇。

刚才这一番操作,在没有得罪国夫人的情况下,顺利化险为夷。

国夫人心中想的什么,赵高自然清楚,趁着长孙三岁不懂事,留住在这里,只要和自己亲,以后自己的地位自然稳固。

毕竟,国夫人可没有子嗣。

现在的一切地位,都是自己齐王哥哥在撑腰。

可谁都知道,大王志在天下,总有一天要拿齐国开刀。

那时候,国夫人还能像现在一样置身事外,保持今日的地位吗?

很难!

照理来说,三岁的孩童如何能逃过这等老谋深算人的手里?

可偏偏这子婴,就这般神奇地逃走了。

赵高心里惊疑不定,转而又安慰自己,兴许是巧合,哪有这般的神通?

在赵高面前,略微出了点洋相的国夫人,再度恢复之前的表情,冷声道:“好了,大王的意思我明白了,可青铜乃是楚国重要物资,如何让我王兄够得?。”

赵高心中一凉,这差事本就艰难,让国夫人写信,大王自己不来,非要让自己来。

嬴政想让齐王把楚国的青铜运到秦国。

楚国是主要的青铜产地,而目前的兵器主要是青铜制作。

而齐国和楚国并未开战,还可自由贸易。

可这种战略物资,在楚国也是严禁私自运输,好在,目前的楚王负刍,是篡位当的大王,国内很多人对他不满。

这也给齐国购买青铜留下了后门和便利。

眼下,秦楚开战,这青铜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还得齐国来进行提供。

可很明显,国夫人不想写这封信。

长期在宫内的赵高,自然知道国夫人这是耍小脾气。

于是安慰道:“夫人莫怪,大王日理万机,此刻前线战报,项燕的四十万大军刚刚围困完大梁城,正在朝着函谷关赶来,大王正在和廷尉李斯商量对策。”

国夫人一愣,转而问道:“大梁城破了?”

大梁城乃魏国国都,今年年初时,被王贲引用黄河水顺利攻破,此刻正是王贲坚守。

而王贲乃是子婴的舅舅,属于芈华夫人这一派,国夫人虽不懂战事,可这些个人的根基自然晓得。

赵高摇摇头,“没有,眼下秋冬乃枯水期,项燕想要复用这黄河水,也无法办到,只好来函谷关碰碰运气,可据说这大梁城内的粮草也不多了。”

听到没有攻破,国夫人没了兴趣,继续说道:“你回去告诉大王,此事艰难,我王兄恐怕无力相助。”

没有办成事情,赵高可没办法回去奉命。

联想起昨日子婴的话,‘我大秦不养闲人’,赵高只得干咳一声。

“夫人,齐国素来与各国交好,几十年未开战,这青铜物资,不过是改善国内农耕条件,岂有不成交易之说法?何况……”赵高四下望了望,低声道:

“眼下,芈华夫人失宠,整个楚国外戚瓦解,剩下的还不就只有齐国了?”

国夫人知晓其中的道理,七国国君本就各自联姻,当初大王的生母赵姬乃是赵国人士,整个赵国势力庞大,可惜嫪毐反叛……

而芈华以及昌平君,乃是楚国人,属于楚国的贵族,眼下这一方势力轰然倒塌,只剩下了她。

虽然她为齐国人,可她没有子嗣。

并未形成一派,不像芈华赵姬等人,拥有一帮可以左右朝内局势的势力,所以,她才想要帮子婴养在身边。

赵高继续说道:“夫人,我说这些不太合适,可眼下事实如此,若您学那华阳夫人,领养其中一两个子嗣……”

说到这里,赵高停了下来,国夫人是聪明人,知道其中的道理。

果然,国夫人在听到这些后,愣了片刻低声道:“子嗣?大王有长子,再多的子嗣又有何用?”

“扶苏都有子嗣了,可依旧未被封为太子……夫人,其中的道理你还不懂吗?”赵高继续说道,“何况……您昨日刚收养的胡亥,难道不是……”

话音还未说完,国夫人眼眸闪出一丝厉色,喝道:“放肆!”

赵高立马赔笑也不言语。

国夫人没有子嗣,可昨日她却收养了胡亥亲自来养。

作为齐王的妹妹,国夫人在宫内的地位,除了芈华外,无人可敌。

收养个胡亥,也没有人敢言语,反而欢喜的很,毕竟大王的父亲也是被华阳夫人收养的。

再加上大王这么久未定太子,谁的心里没有点心思?

良久,国夫人低声道:“我注定孤家寡人,收养一儿,也是想要养老送终。”

赵高见国夫人依旧不说实话,只得上前道:“夫人若信的过我,我可当胡亥的老师,亲自进行教导。”

赵高在宫内官职不低,而作为一个阉人可以爬到这般位置,可见其能力。

眼下,长子扶苏被发配到雍城,赵高觉得是时候,找一棵大树了。

国夫人听到赵高的话,斟酌了下,对于大王身边的红人,国夫人不敢过于信任,既然人家送来橄榄枝,自己也不好拒绝。

思索了下,国夫人站了起来,“若是先生愿意,那是甚好,我即刻修书给家兄,但望他念及兄妹之情,早日将大王所需青铜送来。”

“多谢夫人!”

……

子婴出了房门,让乳娘抱着自己就朝着院外走去。

虽然不知道这国夫人目的是啥,子婴想着也不会太好。

出了院门就听到了嬉笑声和啼哭声传来,子婴望了望,只见外院里,七八个半大的孩子正在玩耍。

领头的约莫五六岁,皮肤黝黑又扎了个冲天辫,样子有点滑稽。

他正骑在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身上,手上拿了个枝条,叫嚣着,“快跑!快跑,驾驾!”

那七八岁的小孩,虽然生的高壮,可是不敢言语,只得抹着眼泪在那哭泣。

“啪”地一声,那枝条抽在七八岁小孩的脸上,顿时现出一条红印,小孩顿时又哭了起来。

那五岁黑小子,听了哭声,笑的更开心了,“好好坐我的坐骑,别以为比我大就威风,我娘可是国夫人!”

正走在一旁的子婴闻言一愣,这国夫人不是没有子嗣吗?怎么来了个儿子?于是问乳娘,“国夫人有子嗣?”

乳娘点头低声道:“昨天刚认的,也是大王的子嗣,听说叫胡亥。”

好家伙,子婴一愣,转而盯着一旁的胡亥,这黑小子竟然是胡亥,没想到这么小就这等霸道。

大秦不就亡在了这小子身上吗?

胡亥这时候也看到了子婴,望着被抱着的子婴,胡亥哈哈大笑道:

“这不是那个哑巴么?怎么,也想来被爷骑吗?”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