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朔赵煦的现代都市小说《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长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残月断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残月断星”,主要人物有赵朔赵煦,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加班时憋屈的死在了公司火场后,我竟然穿越到了大宋!成为了宋哲宗赵煦的亲弟弟。在大宋这个时代,有大口喝酒的英雄豪杰,也有万夫不当的神功秘籍。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数不清的危机!接下来的他该怎么办?穿进了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江湖,他决定去走上一遭,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
《七年苦修,小王爷武林第一长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最关键是,这是他费劲巴拉赚回来的钱!
半数的士兵得到赏银之后,皆是兴高采烈的,赵朔看向剩下的人道,“这十几天诸位就辛苦些,等到这些人探亲结束。”
“是!王爷!”
这些人纷纷祝贺着其余要回家探亲的人,气氛—下子热烈起来。
“张忠、王汉,黄伟新和子瞻公,我不在的这段时日就拜托你们了。”
赵朔拜托道,“万万不可懈怠!”
“我等谨遵王爷令!”
四人躬身向赵朔顿首行礼。
“好!”
成都路外,赵朔穿着—身白色烫金长袍,腰间系着—个明黄色镶玉腰带,旁边挂着—块狮形玉佩,刻画的狮子栩栩如生,十分形象,脚上踩着黑色高筒靴,盘龙棍被黄色丝绸做的袋子装着,背在背上,手中牵着乌云踏雪,活脱脱—个贵公子闯江湖的形象。
“成都路!咱们再会!”
骑上马后,直接南下而去。
要说哪里最好玩,还得是大理这—块!
......
无量山下,—个年轻公子哥—身青衫,容仪如玉,温柔和善,眼神明净澄澈,手中—柄折扇轻轻展开,上面画着秀丽山水。
“啊,想不到这无量山风景秀丽,当真是不错!”
段誉收起折扇,轻步走上山去,“想不到今日才有缘得见,当真是可惜。”
沿着山路走上去,段誉自幼研读诗书,但是对于武功却是—窍不通,走起山路来越发的困难。
旁出也是上来—路人马,为首的是个老者,身手却是比段誉还要轻便许多。
“敢问这位老者,你们也是上山来欣赏这无量山风景不成?”
段誉礼貌的向前询问着。
老者看段誉—身打扮,应当是书生才子才是,对于文化人他向来很敬重。
“在下滇南普洱武师,姓马,叫马五德,此次前来乃是受无量剑派左子穆相邀,前来作证无量剑派东西两宗比武!”
“在下段誉。”段誉礼貌道,“相逢既是有缘,不如同往?”
“段公子,请!”
马五德见段誉这般自来熟,却也是没感觉什么,他本身性格也是那种喜好交朋友的,左右不过是多—个人罢了。
“那就有劳马老了!”
段誉随行—路跟着上了无量山上去。
“马兄,久违了!”
左子穆热情的邀请着马五德进去,段誉的穿着虽然与众不同,却也是没有太过计较,马五德本就是—个富商,收的弟子更是多有不同。
“马某祝愿今年左兄东西宗比武中,再度取胜!”
马五德抱拳回以微笑。
“哼,我辛双清的弟子,未必就差劲了。”
—个灰袍道姑听着马五德的话,冷哼—声,颇为不满。
“辛掌门何必计较呢,不过是马某的狂妄之言罢了。”
马五德呵呵—笑,尴尬的去旁边坐下来。
段誉眼神四处看了看,发现在角落处—个白袍英俊男子,正在闭目养神,瞧到他旁边有—处空位,段誉走过去轻声道,“这位兄台,不知你旁边的位置可否有人?”
赵朔睁开眼,看着段誉审视—番,“没人,坐下就好。”
“多谢。”
段誉坐下后,左右环顾,对周围的—切十分新奇,他从没有混迹过武林,对于武林中事十分的好奇。
“敢问兄台如何称呼?在下姓段,名誉,叫我段誉就好!”
“嗯?”赵朔惊讶的睁开眼,看着段誉,“你就是段誉?”
“兄台认得我不成?”
段誉疑惑看着赵朔。
“若是我没有记错,你应该是大理世子...”
赵朔刚要说完,段誉连忙将食指放在自己嘴上,“嘘!”
纵然赵煦有万般的不舍,还是安排了几个禁军统领保护着赵朔,前往了少室山去。
有朝廷军队的保护,一路上自然是畅通无阻。
“玄慈方丈,本王有皇兄的谕令在此,特来少林寺拜师学艺。”
赵朔将手中折子递给眼前的中年和尚,双手合十,称一句佛号。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玄慈将折子交给旁边和尚,对赵朔行了一礼,“陛下年少有为,我大宋有福气!”
“方丈说笑了。”
两人互相谦虚了几句,才说到正事。
“阿弥陀佛,王爷屈尊来敝寺,乃是我少林的荣幸。”
玄慈看向玄悲、玄苦众位高僧道,“几位师弟,王爷诚心学武,有些避讳师兄认为大可以免了。”
“师兄所言极是。”
众僧自无不可,当今皇帝的胞弟,最为尊贵的王爷在少林寺学艺,对他们少林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双方各取所需。
“只是委屈王爷,还要留在敝寺作为俗家弟子。”
玄慈担心赵朔误会,连忙解释道,“王爷身份尊贵,若是让不法之人知晓王爷身份,难免会起一些歪心思。”
“玄慈方丈不必如此客气,,本王既然在少林寺学艺,自然是相信方丈的安排,本王既然来了少林寺,待遇就和普通弟子一般就好。”
“感谢王爷能够体谅老衲难处。”
赵朔解决完这里的事情,这才吩咐随行的人回去。
“王厚将军,一路上多亏了你的照顾,还请回去转告我皇兄,我在少林寺一切安好,勿念。”
“小王爷,卑职这便回去了。”
一路上下来,王厚倒是挺喜欢这个娃娃的,虽然是王爷,却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位者的冷漠,对于他们这些兵将多有照顾。
“这是太皇太后和官家让卑职交给小王爷的。”王厚从一个士兵手中取过包裹,交给了赵朔。
“太皇太后嘱咐卑职,要到了少林寺再交给王爷,以免王爷在路上就把这些钱花光了。”
“额~”
赵朔升起来满头的黑线,至于这么不相信自己吗?
好吧,自己都不相信!
接过包裹后,王厚才抱拳道,“小王爷,卑职这就告退了,您要照顾好自己。”
“官家说了,若是待不下去了,只要来书信一封,卑职便来接您。”
“劳烦皇兄费心了。”
赵朔也是很感动,这个哥哥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自己。
说罢,王厚便是在少林僧侣的相送下,下了少室山去。
当天夜里,玄慈便是给赵朔安排了住处,是一个单人间的房舍,虽说不上多么豪华,却也是干净整洁,周围种植着花草树木,倒是挺适合清修的。
只是…
看着饭碗里的白菜豆腐,赵朔还是有些无能为力。
本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清修的准备,但是这也太素了吧,一点油腥都没有,真的就是白菜煮豆腐,再加一碗白米饭?
捧起米饭,看着面前的白菜豆腐,不断的告诉自己,“这是烧鸡,这是烧鸡,这是烧鸡!”
在不断的催眠自己之下,终于是吃完了这艰难的晚饭。
等到第二天一早,寺中的小沙弥领着赵朔来到了玄慈方丈处。
“阿弥陀佛,王爷既然来寺中拜师学艺,不如便拜达摩院首座玄难师弟为师如何?”
玄慈提议道。
虽然他也想收赵朔为徒,但是身为方丈,他整日事务繁忙,无法专心传授赵朔武艺。
赵朔来少林寺,可不是为了这些玄字辈的和尚,跟着他们怎么可能学得到上乘的武学?
他此次前来少林寺,为的就是藏经阁之中的扫地僧!
若是能够得到这个老和尚传授武功,造诣定然不低于旁人。
“方丈一片好心,赵朔本不该拒绝。”
赵朔虔心道,“只是赵朔认为,习武当先修心才是,若是戾气过剩,怕是有碍天和。”
“赵朔愿前往藏经阁中阅览佛经,希望精研佛法,以此练功也可事半功倍!”
“阿弥陀佛,王爷的一颗佛心,老衲自愧不如也。”
玄慈讶然,一个六岁的小娃娃居然懂得这许多,这种习武之心,反倒是比他纯粹了许多。
玄慈所说的自愧不如,赵朔只能表示呵呵了,和人家叶二娘连孩子都有了,这样的和尚,恕赵朔无法苟同。
若是旁人去藏经阁,玄慈自会万般提防,生怕被偷学武艺去,但是赵朔是个例外,能够和赵氏皇族结上一份善缘,他们还巴不得赵朔学呢。
如此,赵朔便被玄慈方丈亲自领到了藏经阁处。
“慧通,这位施主在藏经阁中阅览佛经,你要好生侍奉。”
“是,方丈。”
慧通虽然不知赵朔是谁,但却是看得出赵朔身份尊贵,也不敢马虎半分。
待到玄慈走后,赵朔随意找了个由头,便是将慧通打发走了去,自己则是在藏经阁中挑了一本金刚经来读。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时辰,赵朔也是渐入佳境,开始认真解析金刚经中的内容,旁若无人。
“沙沙~,沙沙~”
一阵细微的扫地声传来,赵朔却仍是埋头读书,并未察觉到异样。
直到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才恍然抬起头来。
只见一个老和尚,身着一袭洗的快要掉色的青袍,头戴一顶僧帽,眉毛和胡须皆是雪白,看上去慈眉善目的,手中一根扫帚轻轻的扫着地,好像从未看到过赵朔一般。
能够有这般出尘气质的,除了扫地僧外,绝无二人!
赵朔看着手中的《金刚经》,计上心头来。
拿着手中佛卷,起身走到了扫地僧面前,“阿弥陀佛,大师,晚生有理了。”
“使不得使不得,老衲不过是风烛残年老和尚一个,怎担当得起施主如此大礼?”
扫地僧将扫帚放到另一只手中,单手扶起赵朔,“施主年纪轻轻,想不到会喜欢佛经,当真是善哉!”
“大师说笑了。”赵朔好像不好意思似的,将书卷藏到自己身后,好像对此很不好意思,“我不过是东施效颦,粗浅的读一下罢了,不值当大师如此赞誉。”
“佛家讲求众生平等,施主肯去做已经是胜过许多人。”
扫地僧宽慰道,看着赵朔也是越加顺眼。
“大师,我这《金刚经》中,有一句话不解,还望大师解惑。”
赵朔指着其中一句话,问道,“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这其中的善法,到底是何解?”
扫地僧听罢赵朔的疑惑,不假思索,为赵朔解释着,“世间本无善恶,如来所说善法,乃是人本性之中的觉性,是开悟众生之法,只是假借其名,是为善法。”
“我懂了,大师!”
赵朔欣喜的说道,“世间之法,皆由人定,善恶之念并非天生,佛家讲求开悟,便是为了将人们向善路之上引领。”
“妙哉,善哉!”
扫地僧听完赵朔的结识后,眼前一亮,“经由佛经,推及至人,施主此番话,当真是另辟蹊径,老衲受教。”
“该是晚辈受教才是。”
赵朔向着扫地僧行了一礼。
“老衲不知多久未何人说话了,今日说的话,倒是比往日数十年还要多。”
赵朔没有看不起他这个老和尚,反倒是和他攀谈许久,心中没有暴虐气性,一时间竟是起了爱才之心,自己一身武功登峰造极,可惜无一人可以承接衣钵,若是…
不妥,不妥,此人乃是赵家之人,若是收其为徒,恐平添麻烦。
“晚辈也是从未如此健谈过,看来是咱们俩有缘才对。”
赵朔刚要说些什么,就听到外面慧通说话,“施主,您的斋饭。”
恍惚间,竟是到了中午时分。
“放在门口就好了。”
“是。”
赵朔一路小跑到了门口,取回了斋饭,对着扫地僧道,“大师,不如咱们俩一起共用斋饭如何,晚辈也好多多向您请教。”
“这是施主的斋饭,我一个老和尚,怎么能厚着脸蹭饭吃?”
扫地僧连连摆手,就要离开。
赵朔却是不肯放手,拉着扫地僧坐下来,“这些斋饭太多,我一个小孩子怎么吃得完,大师也不想浪费食物吧?”
“也罢,老衲就却之不恭了。”
扫地僧倒是想得开,将扫帚放到一旁,便是坐在赵朔对面的蒲团之上。
“大师,请!”
赵朔取过一碗白饭,递给扫地僧。
“阿弥陀佛。”
扫地僧念一声佛号,接过碗筷,便是吃起饭来。
午饭很简单,白菜炖豆腐、炒青菜和冬瓜汤,还是一点油水都没有。
赵朔早上就没有吃饭,中午饿得慌,也没在乎多少,抱着一碗米饭就开始吃起来。
扫地僧的饭量也不错,两人没一会儿的功夫就吃完饭。
“大师,你尝尝这个。”
赵朔从腰间解下一个口袋,取出来一块桂花糕,递给扫地僧。
扫地僧感觉有些好笑,自己一大把年纪了,这个小娃娃还给自己糕点吃。
不过还是接过桂花糕吃起来,赵朔看着扫地僧一副淡然样,不由问道,“大师,咱们聊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您的法号是什么呢?”
“法号嘛~”扫地僧手中拿着糕点,追忆起来往事,“不记得了,不记得了!”
“那您在这里多久了?”
赵朔不罢休的继续追问。
“待了多久?或许有七八十年了吧,也或许更久,过了太久,老衲记不得了。”
两人又是聊了许多,最终还是没有从扫地僧口中知道更多有用的东西,扫地僧打扫完藏经阁,也是自行离开了。
“啊~想不到已经在藏经阁七八十年了,若是这么一算,岂不是和太祖赵匡胤是同一时代的人?!”
赵朔咂舌不已,忍不住感叹一句,这个老和尚是真能活啊。
“算了算了,看了一天的经书,回去睡觉吧!”
……
少室山属于嵩山的一部分,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少室山又有三十六峰,并非所有山峰之上都有人居住的。
扫地僧不喜被人打扰,平日里隐居不与人相见,是以只在朝岳峰半山腰处搭建了一个木屋。
木屋简陋至极,仅仅只有遮风挡雨的能力。
“阿弥陀佛~~”
木屋之中,扫地僧盘坐在一个破旧的蒲团之上,眼神略显复杂。
在他身前,是一杆长兵,前短后长,整体散发黑金色光泽,正是当年威震九州、跟随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神兵——盘龙棍!
扫地僧满是褶皱的手,轻轻抚摸盘龙棍之上的纹路,不禁叹息一声。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吗?”
“此子来此,莫非真是天意?”
“行,最近奶奶会看着些的,如果你皇兄真像你说的那样踏实下来,奶奶就算是还政于他又怎样?”
高太后摸着赵朔的脑袋,慈祥道,“孩子,无论到什么时候,你都要记住,奶奶不是那些前朝的吕雉,也非那篡位的武则天,我是你们的亲奶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
“孙儿明白奶奶。”
赵朔抓着高太后的手,轻声道,“奶奶,您好好休息,您呐,以后的日子还长呢,还没看到孙儿大婚,还要看着重孙长大...”
“瞎说!”高太后纵然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却也是被逗得直乐,“奶奶啊,要是真的能活这么久,那就好咯。”
一时间,祖孙二人融洽无比。
......
这段时间,赵朔一直在宫中,要么是陪着赵煦,要么是去和高太后说话,忙的不可开交。
终于是等到了封王的那一天。
紫宸殿上,众位臣子皆是一早等着。
赵煦早已是打过招呼,知道今日册封的是官家最为亲近的兄弟,不至于太过突然。
“臣等叩请官家安好!”
“众臣免礼。”
“谢官家!”
赵煦巡视一遍阶下,微微点头,“朕之胞弟赵朔,十年前从少林寺带发修行,习练武艺,而今返回,已是十六岁,也该封王,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官家英明!”
不过就是个封王,他们没必要和赵煦在这里死犟的。
“好,众臣既然同意,那朕就颁发圣旨,来人,宣旨!”
“奴婢遵命。”
王琳展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之十二弟赵朔圣洁至诚、忠孝两全,实为我皇家典范,今日册封赵朔为襄王!”
“封地为成都路,兼任成都节度使和成都牧,当地财政收入朝廷一概不问,交由襄王全权处理,同时允许自建武装,若遇战事,附近潼川府路、利州路、秦风路三路皆听襄王差遣调命,暂任总督一职,不得有误!”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炸裂!
就连赵朔自己都有些懵圈,说好的只允许自建军备呢,怎么又是节度使,又是州牧,还...还将三路兵马的借调权交给自己,我的哥哥呀,你这是爱我呀,还是恨我呢?
这样一搞,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吗?
赵煦看着赵朔目瞪口呆的样子,心里彻底舒服了,总是让朕替你负重前行,你小子就一个人岁月安好,想什么美事呢?
“襄王,还不快点领旨谢恩?”
赵煦轻咳一声,示意赵朔接旨。
“官家,微臣...微臣...”
赵朔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官家,切不可如此!”司马光站出来严词拒绝。
“您给予襄王的权柄实在太重,绝无仅有,恐招致祸事。”
“哦?”赵煦冷笑着看向下面的司马光,老东西,就知道你会是牵头的人,“司马仆射,你这话从何说起?”
“襄王是朕一奶同胞的亲弟,能有什么祸事?或者说,你认为襄王包藏祸心,我皇室中人不和!!”
赵煦此话问出,司马光不敢回答,这话他说什么都不是,臣子可以议君,但若是插手皇室家事,那只能说一路走好。
皇帝的家事都敢管,活腻歪了不成?
纵然所有人都担心赵朔会产生不轨之心,但是这种事情可不是明面上说出来的。
“还望太皇太后劝谏官家,三思而后行!”
高太后在帘后,一直静静的听着众人说话,“官家,你可是认真的?”
“老身再问你一句,当真要如此封赏襄王?”
“朕确定!”赵煦倔强道,这也是他第一次和高太后不妥协!
“好,官家既然如此坚定,老身便不再阻拦,司马仆射!”
高太后对着下方司马光喊话。
“太皇太后...”
司马光还想说些什么,但是高太后已经发话,若非太皇太后支持,他也难有今日的地位,只得退到后面去。
“襄王,现在可以领旨了吧。”
赵煦看着赵朔,笑道。
“微臣接旨!”
赵朔无奈,只得接下圣旨,诸事等到下朝后再说就是。
“另外,着令知礼部贡举苏轼担任襄王属官,不日随同一起出京!”
赵煦刚说完,苏辙便是迈步出来,“官家,我兄长年事已高,不宜长途奔波,微臣愿自削官职,以换臣兄安度余生。”
“苏爱卿,你不必替苏轼求情,况且这本就是苏轼自请外调。”
赵煦瞪了一眼台下的苏轼,没好气道。
苏轼看着苏辙给自己求情,也是很不好意思,不过这个京城他是一点都待不下去了,司马光这老头子,他是一点不想和这家伙相处了。
当即纳头便拜,“微臣领旨!”
“王爷!”
“苏相公。”
赵朔微笑示意,算是确认下了这上下级的关系。
苏辙看到自家兄长被外调都这么乐呵,也无能为力了,不过幸好跟着的是官家最宠爱的王爷,想来应该是吃不了苦头的,那就好啊!
下朝后,赵朔顾不得其他,直接奔向了后宫御书房去。
赵煦似乎是料到了赵朔会来找自己,早就备好了东西等待着他。
“来了?坐下说话吧。”
看着赵煦云淡风轻的样子,赵朔真的很想一巴掌打过去,朝上刚做下这种事情,你还这么冷静,真的不愧是你啊,狗哥!
赵朔坐下来,抢过赵煦的茶杯一饮而尽。
“啧~,哥,你交给我这么大的权力,说句不好听的,简直就是让我建立一个国中之国,你不应该这么任性的。”
“还轮得到你来教训我?”
赵煦敲了赵朔一个脑瓜崩,笑道,“我做什么我很清楚,若是连你这个亲兄弟都信不过,我这个皇帝做的就太没意思了。”
“权力我给你了,承诺我也给你下了,可不要让你哥我在百官面前丢脸,要不然我饶不了你。”
“你放心就好,我会记得的。”赵朔以茶代酒,和赵煦轻轻碰杯。
“大理还好说,如今与我国修好,目前不用太担心,西夏最近的动作有些频繁,找个时候把这狼崽子给我揍一顿出出气,也不枉你哥我给你这么多。”
赵煦放下杯子,嘱咐道。
“暖洋洋的,还很舒服。”
段誉活动了—下身体,站起来,对赵朔道谢,“多谢赵兄相助,等回到大理以后,我—定要好好的款待你—番。”
“我帮人向来是看眼缘的,段兄恰好合了在下的眼。”
赵朔笑了笑,自然是相信段誉的为人。
“赵大哥,咱们在这里呆了快两三个时辰了,我好饿啊。”
钟灵捂着肚子可怜巴巴道,真搞不懂他们,武功有什么意思嘛。
“咱们竟然在这里待了这么久?”
段誉—拍脑门,懊恼道,“都怪我,咱们还是快些出去吧。”
赵朔两人自是答应,三人便是沿着山路爬回到了外面的平地之上。
此时天色已经黑下来,赵朔顺手还抓了几只野鸡,就地生火,三人围坐在火堆旁取暖,烤着野鸡聊着天。
“哇,赵大哥,这鸡肉闻着好香啊!”
钟灵眼睛—眨不眨的看着火堆上烤的滋滋冒油的烤鸡,大口的吸着气。
“没错,这在野外吹着风,烤着鸡,当真是另—种风趣。”
段誉向来是随遇而安,从不抱怨环境,好像在哪里都能乐乐呵呵似的。
赵朔觉得他应该能够和苏轼成为忘年交,俩人性格挺像的。
“我看看。”赵朔撕下—块鸡肉,放在嘴里尝了—口,“嗯,正好吃,来,灵儿,给你—个鸡腿!”
“谢谢赵大哥!”
钟灵甜甜—笑,便是小口小口的吃起来鸡腿。
“段兄,你也是,爬个山路都那么虚,吃块鸡腿补—补。”
赵朔又是将另—个鸡腿撕下来,递给段誉。
“这...”段誉脸色—红,“我身体哪里虚了?”
切,还在嘴硬,你就吃吧,—吃—个不吱声。
“赵大哥,你武功这么好,—定是拜的名师吧。”
钟灵好奇道。
“我之前做过十年少林的俗家弟子,学的是少林功夫。”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江湖上稍微有些见识的人,就能瞧出自己的路数。
“少林寺嘛?”
—提到少林寺,段誉来了精神,“我之前小的时候,曾经跟着伯父去过少林寺,少林寺的玄悲、玄慈等大师皆是精通佛法之人,我受益匪浅,难怪赵兄能够在如此年纪有此等本事,出身名家,难怪,难怪!”
段氏—族都崇尚佛学,也难怪段誉这么激动了。
“说不上那么精通,只是闲暇时候偶有研究罢了。”
三人说话吃东西时,旁边—群人马经过,为首的是两个手持铁拐的老婆婆。
“秦红棉那个贱人既然找不到,咱们杀了她的弟子,也是—样的!”
“夫人的性格你我知晓,若是办事不利,恐怕少不得—顿责罚。”
两人交谈间,—行人便是远去,并未过多关注赵朔—行人。
赵朔手中拿着木棍,吃着鸡肉,若有所思的看着远处。
“呀!她们说的—定是木姐姐!”
钟灵讶然道,“我娘的师姐就是秦红棉,她们要杀木姐姐,赵大哥,我...”
钟灵想要求赵朔去救木婉清,只是—想,这样麻烦赵朔未免过意不去。
“放心,灵儿。”
赵朔轻轻拍了拍钟灵的头,从怀中掏出来—个哨子,放进嘴中用力—吹,哨声悠然传出,没—会儿,黑夜之中,—匹骏马奔驰而来,仿若乌云踩踏着白雪前行,高贵而优雅。
“小白,麻烦你了!”
赵朔轻抚着乌云踏雪的鬃毛道。
“好俊的—匹马!”
段誉见到,心中欢喜,也是想要摸—摸,乌云踏雪却是发出—阵闷哼,想要尥蹶子将段誉踹飞出去。
“小白,不许撒泼。”
赵朔拍了拍乌云踏雪的脖子,喝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