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时安夏陈渊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小说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由网络作家“十二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由小编给各位带来小说《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不少小伙伴都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下面就给各位介绍一下。简介:北翼国一代传奇人物惠正皇太后重生回到侯府。上一世时安夏眼瞎,对无能又自私凉薄的晋王一见钟情,还把他费力推上皇位,害苦了老百姓。熬到他死后,还得给他收拾烂摊子。这一世她只想守着母亲和失而复得的哥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谁知天生凤命,随手捡个上门夫婿竟然是西梁国死了十年的幼帝。她哀叹自己好命苦,忍痛放一纸和离书给他自由。而他却将和离书撕得稀烂,怒斥她:“你当朕是什么,想扔就扔?”扔不掉能怎么办?陪他走上夺......
《全文小说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精彩片段
时安夏如今更忧心的是另一件事。
刚才看了大伯的信,让她生出一种浓重的危机和宿命感。
以她对晋王萧晟的了解,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关注到她。
万一这狗男人哪根筋不对,真把她看上眼了,到宫里一请旨来个指婚,那她这辈子不就完了?
在别人眼里,圣旨、指婚什么的非常神圣。
但在她看来,随便一道圣旨就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真就是君王一念之间的玩意。
她厌烦极了,这辈子她必须活得潇潇洒洒,随心所欲,谁也别想对她的人生指手划脚。
是以时安夏决定暂时不动温泉的念头,让时安柔自己折腾去。最好时安柔争气点,能凭此引起萧晟的注意,尔后嫁入晋王府。
管她是侧妃也好,侍妾也好,都是时安柔自己的造化。
至于这侯府,她得先让大伯袭爵。只要大伯将侯府牢牢抓在手里,侯府就不可能成为时安柔的后盾。
一个没有家族助力的女子,就算是王妃,也不可能过得多好。
唐楚君不知道时安夏的曲折心思,但不妨碍她无条件支持女儿的任何决定。
总之女儿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她连原因都懒得多问。
女儿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
经过这些天,她完全看懂了一个事实,跟着女儿走绝不会错。
女儿说暂时不搞温泉,那就不搞,反正她也不缺银子。
女儿提议,咱们先专心炒庄子吧。
唐楚君立刻答应,“好,你去安排。”然后叫钟嬷嬷拿来一个盒子,里面全是银票,塞到女儿手中,“都拿去用。”
时安夏推拒,“女儿自己有银子。”
“你的先存着。”唐楚君不由分说将银票带盒子又塞到女儿手中。
时安夏发现,母亲变化很大。
不止容颜越来越艳丽,就连行事作风都利落许多。
不似以前那种忧郁又犹豫的性子,倒莫名有了几分大舅母的风仪。
接下来的几天,在时安夏的运作之下,传说有富贾在其中拱火,庄子的价格飙升了好几倍。
时安柔焦头烂额,生怕时安夏再坐地起价。
好在时安夏十分讲诚信,派了南雁来问她,一千八百两那个庄子还要吗?
时安柔这次没有犹豫,一咬牙,“要。”
南雁笑嘻嘻的,欢喜得很,“奴婢这就去回我们姑娘,今日去官府盖印吧。”
时安柔心在滴血,脑袋似千斤重,沉沉点头,“好。”
但同时,也真正松了口气。
现在她可以完全肯定,重生的只有她一个,独一无二!
温姨娘把一千八百两银子交到时安柔手里的时候,心也在滴血。
这是她和她两个兄弟的全部家当了。
她的兄长温宗伟、弟弟温宗浩都在侯府的铺子里当掌柜,这些年积攒了不少银子。
在得知雁行山上有温泉,又得知后续晋王也会参与进来的消息,温家两兄弟孤注一掷还挪了不少铺子里的银子,才堪堪凑齐这一千八百两。
此时温姨娘看着女儿的目光,已经不是曾经那种毫不在意,而是仿佛倾注了一生的期望,“柔儿啊,你那梦一定要真,一定要是真真儿的啊!娘和你的舅舅们,就指望跟着你享福了。”
其实这话近几天已经被温姨娘车轱辘似的来回说了无数遍。
时安柔从最初的不安,到现在完全是麻木的状态,“知道了,娘!您和舅舅就等着享福吧。这梦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而且我已经成功预言过哥哥的死期,您心里最清楚。”
温姨娘带了些小心翼翼,“清楚,娘心里都清楚。娘相信你啊,柔儿……”
时安柔从来没见过她娘用这种态度和她说话,心里诸多感慨,不由自主放软了语气,“娘,咱们花大价钱买下这个庄子意义十分重大。”
这些话也是早就说过,只是再说一遍加深印象而已。
毕竟气氛都烘托到这个份上了,总要再画一遍大饼,“我会用这个庄子去找晋王殿下投诚,只有咱们先花了钱,才能说服晋王殿下参与进来,把所有庄子都收齐。到时把那片庄子的烂房子一推,修建一个巨大又华丽的庄子,再把温泉一引,就有数不尽的银子,花都花不完。”
这话再次取悦和安抚了温姨娘,仿佛下一刻她就能看到女儿成为晋王妃似的,手上有银子,身份高贵,还有谁会看不起她们娘俩?
有哪个不长眼的,会说她掌家丢了侯府的脸面吗?又还有谁会认为,她天生长相和穿戴就只是个姨娘呢?
你们现在看不起我,以后我就是你们高攀不起的存在。母女俩此刻悲喜相通,都做着同样的美梦。
到了傍晚,时安夏成功把一个不值钱的破庄子高价转手给了时安柔。
时安夏现在只有一个感觉,银子真好赚啊。
她盘腿坐在软榻上打着算盘,但觉算盘珠子哗啦哗啦响得好听极了。
就重生回来这么点时间,她竟然赚了三千二百三十两银子。去掉其中一些必要开销,和给官爷们吃茶的小钱儿,最少最少都赚了三千两银子。
这么一算,哪里需要母亲出钱补贴侯府开族学,就她到处薅的羊毛就够了。
但这荣光必须妥妥算在她母亲头上才好,时安夏美滋滋地想。
庄子以一千八百两卖掉的消息,不知怎的就传到了常山伯世子爷耳朵里。
其实这也不是秘密,宋世子本就是官场中人,总有几个消息灵通点的酒肉朋友。
这么跟他一说,炸了!
当晚宋世子喝得醉醺醺回去,又把熟睡中的时婉珍拖出来暴打一顿。
其实自他从官府里出来,就三天两头打她。
时婉珍肿着脸哭求,“世子爷,别打了,别打了!”
“不打?”宋世光看见她就窝火,“庄子!那庄子卖了一千八百两!你干的好事!不打你要上房揭瓦!”
时婉珍一下就明白了,又是那庄子惹的祸。
头几天,温氏母女来找她问庄子,她就感觉要坏事。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那破庄子能卖一千八百两!是真不明白啊,这么多年没动静,怎么她一脱手,那庄子就值钱了?
时婉珍抱着脑袋,哭得伤心,“我也是为了把你救出来!家里没银子了,爹娘都不管你,难道我眼睁睁看着你被判杖杀吗?”
这会子莫名有些后悔,若是杖杀了这男人,她是不是就不会挨打了?
魏府门外,两个随从打得手都麻了。
地上横七竖八躺着侯府的奴才。其中被打得最狠的,还数刘妈妈。
温姨娘羞恼至极,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可以用尽手段对上老爷的妻妾,但却不敢惹老爷。
没有老爷,她什么都不是。
围观群众也还没散去,连晚饭都不吃,在这看热闹。
边看边议论,比吃晚饭香。有的老娘们手里还揣着一把瓜子,瓜子壳吐在侯府下人的身上,也没人管。
时安夏走到时成轩跟前,低声问,“父亲要跟女儿一起回府吗?”
时成轩想也不想,“回,我跟你同坐马车回府。”
他其实是想找机会问问,姜大人有没有因这事生气?刚才他的表现能不能让姜大人回心转意。
父女俩有生以来第一次同乘一辆马车扬长而去,留下满面狼狈的温姨娘恨得心在滴血。
但她还不知道,回府后会面临时老夫人怎样的责罚。
话说时老夫人这一下午被风水师阳玄先生哄得十分高兴。
因为阳玄先生掐指一算,竟算出二爷时成轩升迁在即,以后仕途顺畅,将一飞冲天,位极权臣。
时老夫人被哄得合不拢嘴。她最大的心病就是儿子无能,扶都扶不起来。
但阳玄先生说,如果不是家里出现异数,侯府这位二爷早就出人头地了。不知是谁强行篡改命格,影响了风水。
一般人听不懂就罢了,但这话时老夫人最能听懂。
她悔得肠子都青了。一时的贪念,铸成大错。真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她丝毫不怀疑什么,反而更信了阳玄先生。毕竟将庶出的孙子换成嫡出,这件事十分隐秘,鲜少人知晓。
那不是阳玄先生亲手算出来的,又能是什么?
可是到了傍晚的时候,阳玄先生却脸色突变,紧皱眉头,一直用罗盘在测方向。
时老夫人没忍住,连忙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阳玄先生闭着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么。半晌,才生气地一甩袖,“侯府既不信任鄙人,那鄙人还是走罢。”
时老夫人两眼发蒙,刚刚不是还聊得好好的吗?
她陪着小心,紧忙挽留,“先生何出此言?先生留步,有什么话好说啊!”
阳玄先生铁青着脸,“早前我就特意叮嘱过,要立刻停止丧仪,不得入祖坟,要葬在灵山,府中不得私设香案祭台!结果你们侯府嘴上答应着,却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到时不灵验,又赖我算得不准,来毁我声誉!”
时老夫人忙道,“我那嫡长孙女确实按先生说的做了,每一步都不曾马虎!”末了,又保证,“先生放心,她做事向来妥帖。”
阳玄先生冷笑一声,将手中罗盘朝她面前一扬,“那鄙人就带老夫人亲眼看看,你这府中到底有没有按我说的做!随我走!”
说完,他就率先出了荷安院,按照罗盘指示走。
时老夫人带着一群嬷嬷跟在他身后,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最后走着走着,竟来到了蔷薇院。
罗盘指针哗啦哗啦乱颤着,最后坚定地停住,直指院墙内。
阳玄先生阴沉着脸问,“这是谁的院子?鄙人可否进去察看一番?”
本来年轻姨娘的院落是不该让外男进去的,但对阳玄先生哪有什么可不可以的说法?
时老夫人一挥手,“先生不必客气,请!”
只要能揪出破坏侯府风水的罪魁祸首,莫说是进姨娘的院子,就是把姨娘发卖了都使得。
谁都不如她儿子的前程重要!
并且走到这里,时老夫人已经心知肚明到底是谁在坏她好事了。
她若是阻止阳玄先生进院,那就是不相信人家。等人家拂袖而去,她就再也请不回来了。
果然,她跟着阳玄先生进了左侧偏厅后,就看见案台上堂而皇之摆着时云兴的牌位,香烛都还燃得旺旺的。
案台旁守着两个丫环,见时老夫人进来,顿时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阳玄先生眉眼阴沉,不悦写在脸上。
时老夫人气得声如洪钟,“撤!赶紧撤了!把这两个贱蹄子拖下去,打!”
丫环齐齐跪下,哭道,“姨娘出门前叮嘱奴婢们好生照看香烛,奴婢们也是听主子吩咐行事啊!”
时老夫人知事实的确如此,刚才气昏头了,这时才想起来,“你们姨娘呢?”
“姨,姨娘出,出府去了。”
正在这时,门外响起一声暴吼,“你们干什么!谁允许你们撤了牌位香案!”
是温姨娘回来了!
她在外面受了一肚子气,带着满身是伤的心腹刘妈妈刚进院子,就看见有人抱着牌位出去,案台香烛都在往外撤。
气炸了!
偏偏身边还有一堆帮她抬人回府的百姓,正在找她要工钱。
她猩红的双目仿佛喷着火,“一群贱民!没见过银子的穷骨头!”
咦,这下百姓们不干了!替人干活拿工钱,不丢人!
“侯府就是这么欺负百姓的!”
“侯府欠我们工钱!”
“走!这银子我们不要了,走,告她去!”
为了抬侯府的仆从回来,温姨娘雇的一大群围观百姓,这会子声势浩大要去官府告她。
温姨娘终于知道怕了,张了张嘴,想把人喊回来,却喊不回来了。
待时老夫人派人去追的时候,百姓们群起愤之,已经安抚不下来了。
时老夫人急怒攻心,狠狠一巴掌扇在温姨娘脸上,“贱人!你要害死我们侯府是不是?你要毁了我们侯府的前程!”
这件事闹大了,传到时成轩耳里时,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
其实他和时安夏比温姨娘先回来。
进府之后,他就跟在女儿身后,去了海棠院。
他已经很久没来过正妻这里了。不是他不喜欢唐楚君,这么个大美人,谁能不喜欢呢?
但唐楚君从嫁进来就一直冷脸待他。他说十句,她能“嗯”一声就不错了。
久而久之,他就不爱来了。
他喜欢女子温柔小意,甜甜软软的才有滋味儿。尤其小妾们一口一声“爷”,不知道有多好听呢。
谁乐意在唐楚君这冷面正妻处受气?
但今日不一样。他仔细想了一下,女儿才十四岁,到底懂得不多。
能派人来通知他姜大人的行踪,定是得了唐楚君的授意。
唐楚君没了嫡子傍身,到底要仰仗他这个做丈夫的,应该是要开始为他谋前程了。
这么一琢磨,心里顿时美滋滋。
他磨磨蹭蹭赖在海棠院用晚膳,没话找话说了许久。
“楚君,你还记得……”
“不记得了。”
“我都还没说记得什么。”
“不必了,都不记得了。”
时成轩觉得十分委屈,“……”
温姨娘猛地扭过头来,一眼看见亭亭玉立的时安夏站在门口,脸上正露出一抹玩味又恶劣的笑容。
她心神一凛,“大小姐要跟我抢人?”
时安夏惊讶地问,“不是姨娘要发卖了桂嫂吗?我院里正缺人,所以不必这么麻烦。身契给我就是了,不用卖。”
温姨娘这才缓缓勾出一丝阴戾的笑,“所以,大小姐终于知道这个家是谁说了算!”
时安夏笑得真诚,“很快就说了不算了。”
“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啊。”时安夏唇红齿白的模样如同风雪中绽放的粉梅。
温姨娘听得有些心慌。
时安夏眉眼间染起一抹懒懒的笑意,“那不如,我用个丫头跟你换?”
温姨娘想也不想,“不换!”
这府中哪个奴才的身契不是攥在她手里,她凭什么要跟一个黄毛丫头换?
时安夏垂下眼睑,“既不换,那我就走了。”
她说完,转身出去。跟在她身后的丫环婆子们,也急忙跟上。
只有一个面生的嬷嬷皱着眉,又回头看了好几眼屋内的情形。
那眼神一时锐利一时疑惑,然后视线落在温姨娘脸上,隐隐浮现一丝鄙夷,最终摇了摇头,跟着走了。
温姨娘被那几眼看得心慌意乱,一时把不准时安夏这来去匆匆的用意,“刘妈妈,那人是谁?她那是什么表情?”
刘妈妈是个人精,早便打听清楚,“她也是大小姐从国公府调过来的,人称谭妈妈。如今被留在夏时院当差,跟着大小姐出入。听说刚去就罚了不少人。”
温姨娘脸色难看。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侯府住进了国公府的人,她还怎么能像以往那般明目张胆掌着中馈?
刘妈妈道,“老奴猜想,大小姐应该是要去老夫人跟前告状。老夫人碍于名声,很快就会把掌家权收回去。所以这桂嫂暂时发卖不得。既然大小姐要,就给她吧。”
“可恶!”温姨娘气得一巴掌甩在桂嫂脸上,“你这个贱人!定是你与那臭丫头平日就有来往!否则她怎可能护着你!”
桂嫂满身伤痕累累,蜷缩在地,喃喃道,“奴婢没有!奴婢从未与大小姐说过一句话啊。”
温姨娘可不信这些,已然将桂嫂当成眼中钉,“一会儿你就去夏时院找大小姐,说我已同意你过去当差。”
桂嫂愕然抬起发青的眼睛。
温姨娘居高临下,“我记得你丈夫是个木匠,东街成衣铺子有个活儿,你明儿让他去找我娘家兄弟,自有安排。”
桂嫂立时就明白了,“姨娘让奴婢去夏时院......”
温姨娘鄙夷地瞥她一眼,“大小姐有什么动向,你要赶紧来报信儿。误了事儿,我不保证你家里人能不能全须全尾。”
桂嫂大惊。她可以不管她男人的死活,也可以不管她公婆小姑子,但她不能不在意她的女儿。
一抹悲凉涌上心头,她们这样的人,终究只是别人的工具而已。
不到一刻钟,桂嫂就被送到了夏时院。
谭妈妈笑着称赞,“姑娘真是料事如神。”
时安夏揭了茶盖,拂开沫子,轻轻喝了一口,淡笑,“还得是谭妈妈那几眼配合得好。”
谭妈妈笑,站在一旁的丫环也跟着窃笑。
时安夏指了指这群丫环,“你们啊,别光顾着笑!多跟谭妈妈学着点,怎么能一句话不说就把事儿给办了。”
丫环们齐齐回应,“是!”
时安夏这才满意地又喝了一口茶。
一个姨娘而已,掌家名不正言不顺,传出去还有损侯府声誉。那不得小心搂住这泼天富贵吗?
这是往日没人刻意去挑拨,不然侯府掌家权就算唐氏不要,上还有大伯母,下还有三伯母四伯母,哪轮得到一个姨娘耀武扬威?
桂嫂满身是伤被带进来,匍匐着身子,额头抵在地上,“奴婢见过大小姐,谢大小姐救命之恩。”
时安夏道,“不必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平日的善意。起少爷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问桂嫂在哪里,可有因他被责罚?”
桂嫂泪流满面,“起少爷是个顶顶好的人!”
她一时也没想起自己对起少爷做过什么善意的事。
她只是在他饿得不行的时候,悄悄塞给他半个冷硬的馒头;在他发高热渴得不行的时候,悄悄给他喝半碗冷水......别的,她也没有能力做了。
时安夏不和她扯闲的,“你先在夏时院养着伤,等伤好了,就去伺候起少爷,你可愿意?”
桂嫂却是在想,要如何告诉大小姐自己被要挟做了温姨娘的耳目。
时安夏见桂嫂久久没回应,已知这内里的名堂,“你不用怕,在这里站着的都是我信得过的人。你可以放心说话。”
桂嫂这才抬起头,把温姨娘的话转述了一遍,说完便哭着磕头,“别的人我可以不管,但我女儿才九岁......”
“你的意思是,只有女儿是你在意的人?别人的死活你不在乎?”
桂嫂想起昨夜公婆对她恶语相向;小姑子嘲笑她,还污蔑她在侯府有相好的;丈夫更是对她拳打脚踢,说她是只不下蛋的鸡,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她那好表妹还在一旁不知廉耻地煽风点火,“以后桂家的香火要靠我来续,你说是不是啊,表姐夫?”
桂嫂望着大小姐的眼睛,沉沉落下一个字,“是。”
“那好办。”时安夏微一敛眉,“过两日你回去跟你丈夫说,我夏时院需要添人,签卖身契那种,七两银子一个人,另外每月还有二十文钱。让你小姑子来试试。”
桂嫂没听懂,“为什么让我小姑子来?”
谭妈妈在一旁解释,“你让小姑子来签卖身契,她肯定跟你吵。会撺掇你丈夫把你女儿卖进咱们府里来。到时你女儿的身契捏在我们姑娘手里,你还担心什么?”
时安夏闻言想起上辈子在宫里,有几位得力的嬷嬷也是这般一点就通。
她说上半句,她们立时便知下半句;她一个眼神,她们便立刻知道她要什么。
说到底,没有那些人,她在宫里也坚持不了那么久。
莫名眸底升起一丝怅惘,“谭妈妈,你要是能长期过来帮我该多好。”
谭妈妈得了脸,心中欢喜,“姑娘说哪里话。北茴培养起来,比老奴厉害多了。”
“那就拜托谭妈妈多教教她。”
“老奴定当竭尽所能。”
桂嫂瞧着夏时院主仆之间相处融洽,哪像温姨娘那边,整天阴森森的。想着以后女儿也能跟在身边,莫名欢喜起来,似乎身上的伤都没那么疼了。
却听大小姐说,“一会儿你就当好温姨娘的耳目,把我去了哪里报给她听......”
事情发展成这个样子,温姨娘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又被算计了!
她忽然想起兴儿这几个贴身小厮的身契,其实一直捏在唐氏手里。
人是她挑的,但为了打消唐氏的顾虑,她就把身契给出去了。
现在只要人家拿着身契,威胁把他们发卖出去,这几个小厮立马就能改口倒戈。
但如今这还不是重点,最主要是她没弄明白,为什么老爷会在这里出现,还莫名其妙和时安夏站在一线。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温姨娘心头恨意滔天,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死死盯着时安夏。
时安夏站姿端庄优雅,语气平静淡漠,“都说死者为大,温姨娘却在我哥哥死后,还要抹黑他,诋毁他,让他声名狼藉,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不正派的浪荡子。试问,温姨娘居心何在?”
经这一点拨,围观群众恍然明白过来。
今天闹这一出原来是姨娘要抹黑嫡子啊,那这其中的猫腻可不小。
“这姨娘肯定有个儿子,想踩着死人上位呢。”
“可不是?不然图什么?”
“但攀扯上魏家小姐就太不要脸了,这是要逼死人啊!还好他们家有明白人,在这给魏家小姐作证呢。”
“魏家小姐当时连马车都没下,还非得说人家落水!毁人清誉就靠一张嘴吗?”
“人家魏小姐分明大义,还让自己的丫环去救人。这侯府的姨娘黑心烂肠,不得好死!”
围观群众的风向渐渐就转到了别处。
刘妈妈听着周围汹涌的议论声,两眼阵阵发黑。她知道这个时候唯有她出来认了,才能把主子摘出来。
她骤然匍匐在地,哭得比刚才情真意切多了,“二爷,是老奴的错,是老奴误以为兴少爷和......”
时安夏居高临下,冷声打断,“刘妈妈,慎言!你一个奴才红口白牙,上嘴皮碰下嘴皮就胡乱编排浑话不打紧,但魏姑娘还未出阁。你这般随意污人清誉,我父亲可是会落得个治家不严的罪名。”
时成轩得了提醒,浑身一震,想起姜大人刚刚还夸他。
言犹在耳,“时大人能养出这么识大体又冰雪聪明的女儿,必定是将家宅官场都平衡得很好。朝廷就需要如此智慧的人才。”
他耳朵嗡嗡的,轻轻侧了身,用余光去偷看一眼姜大人。
这一看,脑子快炸了。那姜大人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见他看过来,姜大人沉沉回了一个眼神,转身对魏忠实道,“进去!”
大家齐齐转身跨进魏府门槛,连时安夏也跟着进去,只留时成轩尴尬地站在原地。
时安夏在转身前,低声提醒一句,“父亲,看你了。”然后就溜了。
魏府的大门轰的一声大力关上,震得僵在门上挂白绫的小厮腿一软,从梯子上咕噜滚下来。
时成轩如梦初醒,朝他自己带来的随从道,“记下今日来闹事之人,我要把他们全发卖了!”
侯府奴才们互视一眼,大惊失色,齐齐跪地,“二爷饶命!奴才们根本不知道出府所为何事,完全是因为温姨娘的吩咐,奴才们才跟着主子走。”
时成轩在气头上,哪还顾及温姨娘的脸面,冷哼一声,“她一个姨娘,算什么主子?”
温姨娘脸色煞白,摇摇欲坠。
又听时成轩更扎心的话张口就来,“本爷家中九房妻妾,除去正妻是你们主子,哪一房不该是奴才?”
时成轩自身没本事不假,但为人十分油滑。
他这话看似脱口而出,却实打实在心里打过好几遍腹稿。
他就是想告诉姜大人,自己还是那个值得称赞的智慧之人。
他话里透露着好几个信息。
第一,他不是个宠妾灭妻的人;
第二,他虽然还有八房妾室,但地位都是奴才。奴才说的话,干的事,哪能作数?
至于他妾室众多,只能说明他家境殷实养得起,同时也说明他风流倜傥,人品俊秀。
总之不管姜大人现在听不听得见,反正他想办法也要让这些话传进姜大人耳里。
门内,姜佑深的脸上终于露出个如释重负的笑容,看向时安夏的目光也愈加柔和。
时成轩虽不成器,养个女儿却是个正直可爱的。
他轻笑出声,“你父亲倒是个妙人。”
时安夏稚嫩的脸庞染起一抹戏谑,不再理会姜佑深,却是对魏忠实道,“魏大人请准备好杖棍和条凳,估计一会儿我父亲还得找您借。”
魏忠实错愕,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到拍门的声音。
门外是时成轩带来的随从在大声喊,“魏大人,请借个杖棍和条凳,我家老爷要当街责罚奴才,还魏家一个公道!”
这几句话,连喊了三遍。
终于魏府大门嘎吱一声开了,门房从里面扔出来一张条凳和两只杖棍,然后轰的一声,门又大力关上。
很快,门外就传出杖棍打在人身上的声音,一阵阵的惨叫传得老远,夹杂着男男女女的呜咽。
门里,小娉婷两眼冒星星,崇拜地看着时安夏,小声说,“哇,姐姐好棒,料事如神!”
时安夏乐了,摸了摸小姑娘软软的头发,展颜一笑,“哟,娉娉婷婷很厉害嘛,还知道料事如神!”
“人家有读书哒!”小娉婷拉着时安夏的衣角摇了摇。
姜佑深又从那个笑容里,诡异地看到了“国泰民安”的安详繁盛感。
魏屿直却是被那一笑晃花了眼,心陡然就乱了。扑通!扑通!扑扑扑通!乱得一塌糊涂。
时姑娘人长得美,心也好。也不知明年的武举能不能夺魁?若是考个武状元,不知道配不配得上时姑娘?
魏采菱忽然朝时安夏跪下,深深磕了一个头,“谢时小姐救采菱于危难,不然......”
不然你就得去死,你母亲也得死,然后你这鬼灵精怪的小妹妹就来找我算账,置我于死地。
我才是最冤枉最可怜的!
时安夏亲手把上辈子的祸根扶起来,柔声道,“归根结底,还是时云兴叨扰了采菱小姐。不过,时云兴是时云兴,时云起是时云起,两人云泥之别,切莫混淆。”
说完,她又行了一礼,“姜大人,魏大人,魏夫人,晚辈告辞!”
她带着奴婢们踏出魏家大门时,天色已彻底暗下来,只有门楣下那两只幽暗的灯笼透出微黄微暖的光亮。
门里的姜佑深目中带笑地将手中那封信,递给了魏忠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