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高阳宋青青的现代都市小说《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长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星星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中的人物高阳宋青青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古代言情,“星星子”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内容概括:他穿越了,开局对着自己亲生父亲骂了一句老逼登……完蛋!眼下的大乾,内有奸佞当道,藩王割据,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女帝下达求贤诏,张贴皇榜,广召天下英才,渴求强国之策!为了苟命,他毛遂自荐给女帝当毒士!且看他如何一步步取得女帝欢心,以一己之力,救下濒危国家!...
《毒士:仅凭一计,轻松拿捏当代女帝长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两日后。
“报!”
“临江城八百里急报!”
伴随着一道声音,身披黑甲的侍卫连忙踏入皇宫,紧接着跪着将一份奏折举了起来。
“临江城?”
“八百里急报?”
武曌身穿金黄色的龙袍,凤眸带着睥睨天下的威严,当听到临江城的地名,她的眉头猛然松开。
“呈上来!”
武曌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奏折,脸上罕见的挂着一抹笑容。
临江城,这是高阳的地盘。
哪怕是几天时间过去了,但当武曌想到金銮殿上,高阳轻描淡写的抛出戏猴局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的震惊。
这种毒辣的局,出现在将门世家的定国公之孙的身上,太不可思议。
因此,她十分期待高阳在临江城的手段!
但当武曌翻开奏折后,她的脸色一变再变。
最后甚至绝美的脸上满是愤怒:“这个高阳胆敢官商勾结,抬高粮价,非但不让当地粮商降价,还要高价卖粮,简直岂有此理!”
正当武曌要下令的时候,她又猛然顿了顿。
“不对!”
“这高阳不像是庸才,难道是别有用意?”
武曌眉头皱紧,她万万没想到,这高阳竟然给了她这么大的一个惊喜。
准确的来说,应当是惊吓。
她再次看向奏折,目光落在杜江那句高阳大言不惭要七日之内骤降临江城粮价的字符之上。
“一边要降临江城粮价,一边又将临江城粮价抬到天价,高阳啊高阳,你到底要做什么?”
“你倒是会给朕找麻烦,”武曌坐在龙椅上,不禁揉了揉眉心。
明日早朝,并不平静。
定国公树大招风,这朝中太多人想让他倒下。
按照大乾规矩,这弹劾,除了一份送到她的御书房,还有一份会送到御史台。
明日,注定是一场风暴!
“……”
翌日,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天边织密的乌云,笼罩整个长安。
大乾皇宫。
金銮殿。
武曌高高坐在龙椅之上,她的眉宇冰冷,周身弥漫着一股威严。
文武百官列于两侧。
武曌知道,平静的朝堂下暗流涌动。
“陛下,臣弹劾定国公之子高阳!”
“高阳受陛下重用,为临江城监察御史,但他却官商勾结,下令临江城粮价不得低于150文一斗,还要大肆翻修府衙,此举实在昏庸,臣请陛下下令严惩,以证效尤!”
御史台,一个身躯笔直头发花白的老者走上前,他面色铁青,一身正气。
御史大夫,闫征,为人刚正不阿,但凡有他不顺眼的,上喷天,下喷地,无人敢不喷。
纵然是先帝病逝,曾留下的三位辅政大臣之一,荣亲王武龙也敢当众弹劾!
甚至气的荣亲王这两日告病在府,连早朝都不来了。
随着他的出面,众人脸色也变了。
闫征弹劾,那基本被弹劾的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高峰瞪大双眼,听到这话如遭重击。
高阳官商勾结,操控粮价,下令临江城粮价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
他不是告诉过高阳,要是不行就不要逞能,定国公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能保住他。
高峰脸色变幻。
百官也在震惊后,陷入了巨大的分歧。
王忠身穿甲胄,率先出声,“一百五十文一斗,这若是时间一久,那将引起巨大的民愤,甚至是饿殍遍地,人间炼狱!”
“末将赞同闫大夫之言,请陛下严惩!”
礼部尚书崔礼面带冷笑,他也站出来沉声道,“广阳郡这段时间遭到严重的暴雨灾害,百姓本就颗粒无收,难以度过灾年,如此高的粮价,若是坐视不管,恐激起天大的民愤!”
“还请陛下及时出手制止,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时间,百官附和。
“臣附议!”
“臣附议!”
高峰脸色铁青,面色冷冽。
他一双眸子忍不住的看向武曌,当下,能拍板决定的只有女帝一人!
武曌目光扫过群臣,深吸一口气道,“定国公之孙不走寻常路,朕既然许诺,盖有非常之才,必待非常之人,如今方才两天,各位爱卿何必着急?”
“说不定定国公之孙,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武曌目光扫过群臣,强大的威严令众人不得不低头。
但王忠下意识嗤笑道,“想要粮价跌下去,哪有将粮价抬到天上的?”
“这高阳就是个无能之辈,哪里能当此大任?!”
武曌眸光冰冷,声音冷冽:“王老将军,你是在质疑朕眼光不行吗?”
王忠心中一慌,额头渗出冷汗。
“末将绝无此意!”
武曌目光扫视众人,并落在闫征身上,“临江城乱不了,朕早就安排了后手!”
“杜县令既然说定国公之孙高阳大放厥词,七日之内降粮价,那就给他七日时间,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多言!”
“……”
礼部尚书府。
宋礼哈哈大笑,“这高阳是龙是虫,真是一看便知,亏得女帝如此信任,看来我宋家退婚是对的。”
宋青青闻听消息,好奇问道,“父亲大人,可是临江城传来了消息?”
宋礼点了点头,“不错,那高阳去了临江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临江城四大粮商,他非但不想着降低粮价,还严令四大粮商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卖粮。”
“今日弹劾的奏折都到了金銮殿,要不是女帝力保,这高阳吃不了兜着走!”
宋青青听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摇了摇头道,“这高阳还真是糊涂,幸亏我宋家提前退婚,否则难免被牵连。”
“商贾贪婪,他非但不压低粮价,还大肆抬高粮价,这些贪婪的粮商不将粮价抬到天价,我宋礼干脆拿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宋礼满脸不屑,抿了一口茶。
接着,他又对宋青青语重心长的道,“崔状元前往了清水城,高阳前往了临江城,两地灾情类似,明显是一场比试!”
“但这场比试,高阳已经注定惨败,崔状元会成为整个长安最瞩目的人物,注定一飞冲天,青青,你必须好好把握。”
宋青青淡淡一笑,“父亲大人放心,崔公子才华满京城,风采夺人,女儿早已接触,崔公子对女儿应当也是有好感的。”
宋礼面带惊喜,忍不住抚须道,“若能拿下崔状元,我宋家理应大兴!”
“老夫知道了!”
“这高阳小儿竟如此阴险毒辣!”
林老脸色狂变,痛心疾首。
其他三大家主意识到不妙,也骤然急了。
钱家家主焦急追问道,“林老,您知道了什么,快告诉我等啊。”
林老痛苦的闭上了眼。
此刻,高阳的意图他彻底明白了。
阴险!
太阴险了。
“老夫玩了一辈子的鹰,到头来竟被鹰琢瞎了眼睛!”林老叹息一声。
林老的话令其他两人也急了。
“林老,您就别卖关子了,这高御史到底想做什么。”韩家家主着急道。
林老脸色难看的道,“张贴榜文,令我等不得低于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售粮,你以为那高阳小儿真是白送一场天大的富贵给我等吗?”
三大家主齐齐愣住,这一点,他们至今也没有想通。
天底下真有人吃力而不讨好,甚至不惜背负骂名,吃不了兜着走,送他们一场滔天富贵?
当时,他们的眼底只有巨大的贪婪,但到了现在,当粮价暴跌,他们也意识到了不同寻常。
这个举动,非常不对劲。
他们齐齐看向林老。
林老深吸一口气的道,“当粮价高至一百五十文一斗,除了我等受益,还会吸引谁?”
此言一出。
嗡!
钱家家主几乎脱口而出,“临江城周围县城的外地粮商!”
“这高阳是想抬高临江城粮价,吸引外来粮商前来售粮。”
其他两大家主脸色难看。
他们也全都明白了。
“临江城从五十文一路到了一百文一斗,但整个广阳郡的粮价大差不差,受灾严重的,一百文一斗左右的粮价,好点的,八十文一斗附近徘徊!”
“但高阳到了临江城,直接将粮价提高到了一百五十文一斗,并且还可能攀升,五十文一斗,甚至八十文一斗的利润,这必定吸引这些眼红的外地粮商疯狂涌入临江城!”
“接着,他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便下令县衙粮仓开仓放粮,以一百零五一斗的价格抛售,令粮价暴跌!”
“可惜我等竟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全面接收县衙粮仓内的陈粮!”
钱家家主脸色难看,猛捶桌子。
“高阳小儿好生歹毒!”
几人脸色阴沉,内心极为后悔。
若是县衙刚张贴榜文那会儿,以一百五十文一斗的价格抛售,他们也能赚的盆满钵满。
但他们却选择继续囤积粮食,谋取暴利!
导致现在十分被动。
临江城粮价暴跌,他们是继续屯粮,还是跟风抛售?
很快,又是一个下人匆忙进来。
“林老,县衙张贴榜文,称粮仓粮食充裕,御史大人体恤百姓,命临江城县衙粮仓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售卖,又足足低了十五文一斗!”
韩家家主一阵哀嚎,“御史大人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下人继续道,“不止如此,我还看到县衙的人穿着便服,以九十三文一斗的价格买了不少的粮……”
林老也脸色难看,一阵扭曲。
“我等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扫县衙粮仓的粮食,县衙用我们的银子再以九十三文一斗的粮价扫货,再以九十文卖,一来一去,他还能倒赚七文钱!”
想到这,林老彻底绷不住了。
噗!
他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这高阳,老夫小瞧他了!”
下人见此一幕,纷纷走了上来,扶住林老。
林老,竟被气的吐血!
四大粮商以他为首,林家存的粮也是最多的,若是粮价暴跌!
首当其中的便是林家!
“利益之下无朋友,临江城粮价的下降乃是大势,谁也阻挡不了。”
淡淡的声音清晰的传至杜江的耳中。
杜江站在原地,只感觉这一番话犹如洪钟大吕一般在他的脑海中响彻。
四大粮商表面上亲密无间,但当危机来袭,真会铁板一片吗?
半晌,他朝着高阳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大人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下官茅塞顿开,下官拜谢大人提点!”
杜江的眼神很纯粹,是发自心底的恭敬。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高阳七天前的那番话。
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想降粮价不一定要拼命压低粮价!
张贴榜文勒令临江城的大粮商只准高价卖粮,不准低价卖粮。
一旦临江城的粮价提至天价,外地的商贾因为内心的贪婪,必定纷纷运粮前来,想要大赚一笔。
等外地粮商进一步推高粮价,进来的差不多了,再命县衙开仓放粮,逼这些外地粮商率先抛售,粮价便会顺势暴跌!
最令杜江拍案叫绝的是,高阳开仓放粮的价格不高不低,给了这些外地粮商赚钱的空间。
先抛售的大赚,后抛售的可能破产。
这便会令所有外地粮商互相攀比,都想着最快脱手。
“大人这阳谋,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也满脸惊叹。
高阳之手段,匪夷所思。
但她好奇道,“要是这些外地粮商不恐慌抛售,那该如何收场?”
高阳看着眼前哄抢的场面,摇了摇头,“这是人性,根本无法抑制,临江城这七日以来,涌入了不少外地粮商。”
“如此多的外地粮商,想法不可能一样,每个人所面对的困境不同,选择便大不相同。”
“临江城四大粮商手中的粮食大多是去年的陈粮,再就是今年刚刚大灾,市面上五十文到七十文一斗的时候趁机屯粮,他们的成本足够低,自然不慌。”
“但这些外地粮商不同,今年整个广阳郡都不好受,粮价一路飞涨,他们有的是倾家荡产想大赚一笔,有的是高价买粮,不远跨越几十公里想来赚差价,光这几十里地的成本,都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更别说有的是闲钱买粮,有的是倾家荡产买粮,如此,人心难齐!”
“他们的恐慌抛售,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再者……”高阳顿了顿,似笑非笑的看向上官婉儿道,“若是真的无一人抛售,那本官就以死谢罪,拿这人头向陛下谢罪罢了。”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这算的了什么?”
杜江敬佩道,“大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下官佩服。”
上官婉儿嘴角一抽,没好气的道,“那高大人为何自从令县衙张贴榜文的那日,便令宫内禁卫随身保护,甚至还内穿一层甲胄?”
“这确定不是防范民愤过大,怕有歹徒刺杀?”
上官婉儿盯着高阳长袍里的内衬,一阵好笑。
她见过怕死的,但没见过向高阳这般怕死的。
绿萝点点头,“不止如此,大公子还令奴婢贴身保护,寸步不离。”
杜江瞪大眼睛,只感觉有什么东西碎了。
高阳大笑几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上官婉儿也就算了,毕竟是女帝身边的大红人,他惹不起。
但绿萝居然敢揭他的老底,必须好生教训一二!
他快速转移话题的道,“临江城大势已定,不必再看,坐等粮价暴跌便是。”
说完,高阳迈步离开。
这一次,是这七日以来,高阳第一次率先离去,没有紧贴护卫身旁。
上官婉儿注视着高阳的背影,一张冰冷的眸子泛起点点涟漪。
定国公之孙,倒是有点意思。
她几乎可以想到,当今日粮价暴跌的消息传至京城,必将引起整个京城的震动!
一旁的杜江也满脸期待。
只要钱赵韩林四大粮商纷纷跟随抛售,临江城的粮价就会迎来一个新的暴跌。
高阳懒洋洋的声音在前方响起,“临江城内的粮价既然低至九十三文一斗,那就命人大肆扫荡!”
“再贴榜文,县衙粮仓充裕,再降十五文,只要九十文一斗!”
身后,杜江眼前一亮。
他振奋不已,“下官立刻去做!”
高阳朝着县衙走去,心里也是感慨无比。
他现在终于懂了前世股市里的黑心庄家手法,这简直太爽了。
以一百零五文一斗的价格抛售,外地粮商纷纷跟风将粮价压至九十三文一斗后,他再大笔买入,以九十文一斗的价格继续压低。
这仔细算算,一斗还赚了九文钱!
相反,不管是钱赵韩林还是外地粮商想出货,就必须低于九十文一斗!
资本家的感觉,真令人陶醉。
“……”
与此同时。
“粮价跌了!”
“大家听说了吗?现在最低九十三文一斗!”
“好多大粮商都在疯狂甩卖,粮价终于跌下来了!”
临江城,伴随着外地粮商的疯狂比价抛售,百姓也全都激动不已。
到处都是议论声。
他们这七天眼睁睁看着粮价一路暴涨。
那股绝望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陈胜站在排队的百姓中,他看着前来报信的百姓,脸上闪过一抹不可思议。
九十三文一斗!
足足降了一百二十七文!
“高御史……”
陈胜一阵喃喃自语。
林府。
一道惊慌的汇报声打破林府内的平静。
“林老,大事不好了!”
“现在临江城的粮价已经低至九十三文一斗了!”
一个下人慌乱的冲了进来。
闻听消息,林老等人脸色骤变。
“不可能!”
“我等并未出售,又花费数十万两扫货,临江城的粮价怎么可能这么便宜?”
“区区几个小粮商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再敢胡说,老夫将你乱棍打死!”
林老眼神噬人。
下人跪在地上,大声道,“是…是外地粮商,这几日多了许多外地粮商。”
“他们不讲规矩,大肆抛售!”
“按照这个下跌趋势,只怕很快就会跌到九十文一斗!”
钱家家主暴怒,“放屁,临江城我四家独大,哪来这么多外地粮商!”
但林老却闻听此言,浑身一怔。
他一双浑浊的老眼陡然睁大,就像是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他没想到,这中书舍人还是到了他的手上。
但崔星河却深感屈辱,因为这是高阳不要才到了他的手上。
早朝过后,百官的目光全都聚焦在高阳身上。
谁都知道,今日,定国公府的大公子高阳在金銮殿上的—番话,将传遍整个长安。
昔日的纨绔,—朝成了麒麟子。
崔星河看着百官的目光,拳心攥紧。
“总有—日,我会向世人证明,崔氏崔星河并不比你高阳差。”
他在心底暗暗立誓,接着迈步离开。
这时,高峰来到高阳的身旁,他沉着—张脸。
“中书舍人,为何不要?”
突然的声音,吓了高阳—跳。
高天龙也沉稳走来,道:“我知你擅商贾之道,但这终究是小道,比不得女帝身边的人。”
“此举,有些糊涂。”
高阳赶忙道,“父亲,爷爷,你们误会了,孩儿入户部,纯粹是父亲大人乃户部侍郎,尚书又已年迈重病,正所谓有关系好办事,孩儿完全可以在户部横着走,这入户部才是正道。”
高峰眼睛—瞪。
高天龙也嘴角—抽。
两人瞪大眼睛,看向高阳—张清秀的脸。
这原因,真就这么朴实无华?
“况且中书舍人代表陛下颜面,不能胡来,儿臣又素来比较荒唐,平日就喜欢去风雅之地听听小曲,—次倒是无事,但常去总该是要被御史台弹劾的,父亲大人和爷爷都是过来人,应当懂的。”
高阳朝着高峰和高天龙努了努眼睛,—脸你懂的。
高峰眼睛瞪大。
高天龙也眼睛瞪大。
所以是因为长安的勾栏,中书舍人都不要了?
老高家还有这种人才?
两人血压—起升高!
“孽子!”
“今日你难逃—打!”
高峰率先怒吼。
高阳察觉不对,拔腿就跑,高峰迈步就追。
高阳满脸懵逼,他说错话了?
文人附庸风雅,武将当更是直接啊,怎么还恼羞成怒了呢?
身后,高天龙摇摇头。
“这有何好追的?回府再揍便是!”
“……”
乾清宫。
上官婉儿朝武曌行礼道,“婉儿见过陛下。”
武曌—张高贵的面庞看向上官婉儿,“将临江城的—切,—点—滴全都告诉朕,朕要知道—切。”
上官婉儿也是毫不意外,—五—十的将临江城发生的—切,全都说了出来。
武曌听完,神色复杂。
她自言自语的道,“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从降临临江城的第—日,便算好了接下来的—切,这高阳还真是个人才。”
武曌惊叹,—双眸光毫不掩饰欣赏。
接着,武曌看向上官婉儿道,“婉儿,你对这高阳怎么看?”
上官婉儿听到这话,毫不掩饰眼底的厌恶,“此人虽有惊世之才,但亦正亦邪,十分大胆!”
“哦,大胆?从何谈起?”
武曌好奇。
“臣跟在他旁边,他竟敢暗示杜大人送礼,并且臣严重怀疑,他就是故意坑杜大人—把的。”
上官婉儿—五—十将杜江交给的茶叶盒,以及自己的猜疑说了出来,并可惜的道。
“只可惜杜大人两袖清风,—心只读圣贤书,恐怕现在还蒙在鼓里!”
武曌嘴角勾起,但她不以为然的道,“天下无商不奸,无官不贪,更何况高阳送杜江—份政绩,这点回礼不算什么。”
“凡有大才者,朕不怕他们贪,更不怕他们好色,朕怕的是没有弱点。”
“有弱点,才好掌控,才好为朕所用。”
上官婉儿咬牙道,“陛下,这高阳大胆的地方还不止如此……他还想看臣的腿。”
武曌脸上露出诧异的笑容,她打量着—下上官婉儿,身材婀娜,面庞清冷而孤傲。
定国公府外。
一辆马车,以及十多个禁军正在等待。
高阳见状直接带着绿萝钻进了马车,但当看到上官婉儿那张精致的面庞后,他满脸诧异。
“上官大人怎么在这?”
上官婉儿端坐着,俏脸冰冷,“陛下有旨,命我随你一同前去临江城。”
高阳略微思索,便明白了过来。
他大大方方的坐下,点头道,“也是,毕竟是一城之百姓,容不得闪失。”
上官婉儿有些诧异,美眸落在高阳身上。
她没想到,高阳竟然这么快就意识到了宋青青派她跟着前去的目的。
“高公子的确聪明,难怪陛下如此看重。”上官婉儿缓缓开口。
“难怪?看重?”
“看来陛下的考核,不止我一个人啊,如果没猜错的话,还有崔状元吧。”
此言一出,上官婉儿的脸色狂变。
她下意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当看到上官婉儿的反应,高阳明白了一切。
他平静的问道,“此行,我有多大的权利?”
上官婉儿沉声回道,“监察御史,代陛下巡视天下,掌生杀大权,临江城一切,上到县令,下到百姓,高公子皆可指挥!”
“也包括你?”
上官婉儿犹豫片刻,点了点头。
从诏令来看,除非高阳做的太过,否则她也要听高阳指挥。
“上官大人,看看腿。”高阳忽然说道。
此言一出,上官婉儿脸色狂变,几乎整个马车内的温度,都骤然下降了八度。
“高公子,你这话是不是太冒昧了一些?”
高阳摸了摸鼻子,实锤了。
这上官婉儿握着来自宋青青的尚方宝剑,但只要他在临江城乃是老大。
这事倒也好办了。
一帮发国难财的粮商,大肆抬高粮价。
他的眸子中,露出一股冷意。
绿萝感受着马车内的气氛,俏脸发白,小心翼翼的将两条笔直、纤细的美腿侧向高阳。
“大公子,您要不先将就看看奴婢的腿?”
几人相对无言。
马车很快使出了长安城,高阳多看了几眼绿萝的美腿后,掀开马车,注视着远处巍峨伫立的长安城。
“……”
两日后。
临江城。
临江城县令杜江带着一行官员站在县衙门口。
“朝廷御史,还有多久到来?”杜江沉声问道。
一旁,留着一撇胡子的师爷看向远方道,“杜县令莫急,御史大人估摸着马上就要到了。”
“粮价飞涨,钱、赵、韩、林四大粮商一个比一个狡猾,全都阴奉阳违,粮价已经从四十文一斗涨到了一百文一斗,足足涨了六十文,百姓已经无法负担,本县令哪能不急!”
杜江说到这些的时候,双眸难掩疲惫。
这几日,他几乎用尽了手段,但哪怕开仓放粮,粮价还是不可遏制的上涨!
他都近乎绝望了。
商贾唯利是图,遇上临江城连绵不断的暴雨大灾,怎么会不狠狠的发一波国难财。
现在,他只能将希望寄于朝廷派来的御史身上。
否则,临江城数十万百姓,恐怕要饿殍遍地!
“杜大人,远方来人了。”
忽然,师爷的声音响起。
杜江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道路的尽头,数十个身披战甲骑着战马的将士中间,一辆马车缓缓而来。
待到马车停稳,高阳掀开车帘,踏下马车,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终于到了!”
高阳目光打量着杜江,看着四十多岁,身穿蓝色长袍,双眼弥漫着红血丝,显然是这几日忙的不可开交。
一旁,上官婉儿手持圣旨,冷声道,“杜大人,此乃女帝特命的监察御史,专门负责临江城大灾,从此刻开始,临江城大小事务,便由高公子掌控!”
杜江接过圣旨,确认真伪后面色震惊。
高阳如此年轻,竟负责临江城数十万百姓的生死,这不是闹笑话吗?
但圣旨在手,即使杜江心有不满,但却也只能忍着。
“下官临江城县令杜江,拜见高公子。”
杜江恭敬行礼,难掩脸上的疲惫。
“杜大人不必多礼。”
高阳笑着挥了挥手,接着径直道,“本公子路上耽搁了两天,一去一回,现在临江城内的情况如何?”
杜江心里稍稍安稳了一点,高阳初到临江城,最起码这态度还是不错的。
“高公子里面请。”杜江伸手将高阳请到县衙内。
他边走边说,“这几日,暴雨初停,临江城靠近江边,本就雨水多发,被这暴雨一冲,今年百姓粮食歉收。”
“临江城内,各大粮商趁机疯狂屯粮,导致粮价短短十天内,从四十文一斗飙升到一百文一斗,要不是本官下令开仓放粮,粮价还会飙升。”
“另外,大雨导致城外一些农田被冲毁,百姓无家可归,大量难民进入临江城,急需安置,否则恐生骚乱……”
上官婉儿一听,眉头蹙紧,她忍不住的看向高阳。
临江城的一切,远比奏折上要严重,眼下不光要快速降低京城粮价,还要安置好灾民,这不可谓不难!
“高公子,眼前这局该如何破解?”杜江出声问道。
高阳面无表情,一直静静的听着,直到听到杜江的声音,他才勾起一抹笑容道,“此局,并不难破解。”
此言一出。
不光上官婉儿震惊的看向高阳,一旁的杜江更是惊为天人。
“还请高御史不吝赐教,下官代临江城十万百姓拜谢高公子。”
杜江弯下腰,恭敬行了一礼。
这足以可见,这杜江是个一心为民的父母官!
高阳目光看向县衙外瘦骨嶙峋的难民,他悠悠道,“先关临江城粮仓。”
此言一出。
上官婉儿一脸愕然。
杜江满脸错愕,接着带着一腔怒火的道,“高公子莫不是在故意打趣下官?”
“眼下开仓放粮,临江城内的粮价还难以遏制,更别说关闭粮仓,下官只怕县衙命令一下,城内粮价瞬间突破一百文一斗!”
“如此天价粮食,百姓怎么可能买得起?”
杜江只感觉眼前的高阳定是疯了,这是什么馊主意。
上官婉儿也一脸不解,但她却并没有作声。
宋青青吩咐过,临江城大小事务,一概交给高阳,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得干涉。
高阳面色平静,淡淡道,“大乾这几年不是干旱就是阴雨连绵,我大乾的粮食收成并不多。”
“临江城内的粮仓还有多少贮备粮?够临江城十万百姓吃五日吗?”
此言一出,杜江瞬间愣住了。
“不……不够,但一旦关闭粮仓,临江城粮价必定再次暴涨,百姓岂不是更买不起粮食?”
“高公子此言,请恕下官难以赞同。”
高阳目光直视杜江,“纵然继续开仓放粮,一百文一斗的价格,杜大人觉得多少百姓买得起?”
杜江面色狂变。
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高阳继续道,“并且,本公子不是跟你解释,而是命令!”
“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这话霸道睥睨,充斥着一股不容置疑。
杜江攥紧拳,但高阳有圣旨在手,他若敢抗命,高阳甚至能一刀砍了他!
“下官立刻派人关闭临江城粮仓,并张贴榜文。”
“但高公子可要想好了,一旦城内粮价暴涨,难以遏制,这责任……”
杜江声音带着些威胁,他在提醒高阳做事要考虑考虑后果。
高阳负手,淡淡道,“七日之内,临江城粮价不降,一切后果,本公子一力承担!”
“哪怕是本公子这条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