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好久不见。”
陈川 …… 肖潇还有没有勇气喊出心里的那个名字。
肖潇看着陈川的脸晃了神,陈川还是如少年一般,意气风发,像太阳一样阳光,明媚,一样的耀眼,一点没变,亦如肖潇藏心底16年的少年郎。
“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到的也不通知我一下,我去接你,那么久没见了,叙叙旧。”
“哦!
早上才回来,正好路过这里就进来看看,你怎么也在这。”
肖潇猛然回过了神。
“我过来查点资料。”
“嗯……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聊聊?”
“好。”
肖潇强忍着自己的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在了陈川后面。
“对了,想去哪里。”
“啊!
你定,那么久没回来了,怎么也算人生地不熟了。”
陈川也不知道10年没见,肖潇喜欢什么样的地方,于是两个人漫无目的的走着。
“还记得这里吗?
之前是我们老去的那个旧公园,你以前特别喜欢来这里。”
“啊!
改变那么大吗!
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居然成了商场。”
“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不过话说你那么久没回来是因为什么啊,再怎么说过年过节都应该会回家看看父母啊,亲人什么的吧,没想到10年了,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还是被我偶然撞见的。”
两个人一路叽叽喳喳说了很多,从初中聊到高中,从高中聊到大学;从国内聊到国外,似乎为了弥补这10年来的没有说过的话。
肖潇知道了陈川大学上了医学院,成绩依旧很好,医学院的校园很漂亮,也高手如云,知道了陈川工作在南城医院,南城医院是安州最好的医院,陈川在医院是一名成绩优异的神经外科医生,由于资历不够厚,到现在也还只是一名医生,知道了陈川现在独居了,还养了一条狗,萨摩耶,他给它取名叫小脑,因为陈川觉得它只有小脑,还说这只萨摩耶像是披着萨摩耶皮的二哈,调皮捣蛋不说,还极其喜爱拆家,整天的精力都消耗不完……而陈川也知道了肖潇去了国外读了美术系,还双修了服装设计,在国外也是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和艺术家,知道了肖潇在国外有着两间工作室,还开了许多了不得的画展,甚至有自己的服装品牌,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两个人走着把南城逛了一遍,各自说着自己的事情。
夕阳爬到了山头,伸着懒腰,似乎知道马上就要下班了,欣喜冲上了头,冲红了脸颊,带着微红的喜晕回了家,天也渐渐黑了。
陈川邀请了肖潇一起去吃饭,算是接风洗尘,以弥补自己没有去接肖潇的事情。
他们到达了一家西餐厅,陈川想着肖潇刚从国外回来,可能没那么快适应中餐,便带她去吃西餐。
他们走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肖潇就说:“不好意思,我先去个洗手间。”
肖潇从小到大都有一个奇怪的洁癖,她可以允许身上任何地方脏,但唯独不允许手脏,这个奇怪的洁癖没几个人知道,但是陈川恰恰是知道阵营里面的一员。
趁肖潇去洗手间的时间里面,陈川打开了许久不用的微博,更新了第一条微博:“她回来了,功成名就。”
配了一张刚刚在逛南城时候拍下的照片,照片地点是在相遇的图书馆。
陈川又熟练度点开了一个ID名为:笑笑是笑笑的笑笑 的微博,里面最新的微博日期在10年前的8月25日,内容是:“再见了,南城的所有。”
配图是一张黑白的机场照片,从那天起这个微博就再也没有更新过了。
在这10年里,每当陈川想起肖潇就会点开微博翻翻以前肖潇发的东西,看看肖潇爱吃的早餐,喜欢做的运功,爱听的歌,吐槽老师的啰嗦……点点滴滴的生活日常,仿佛碎碎念的话语,看在眼里,落在心里,记在脑海里,顺便所一条陈川基本上可以连同标点符号一字不落的背出来。
只不过有些东西看久了反而更加触景伤情,所以慢慢的陈川就不再点开微博,微博也慢慢没了用处,而不删微博就还有一丝念想。
幸好,你回来了,陈川想着。
“久等了。”
肖潇说。
“没事,你要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庆祝你回来。”
肖潇也没有客气,一口气点了五六个,但其中两三个基本不能当正餐吃,都是些饮料,雪糕,烤面包。
“那么点?
够吃吗?”
陈川知道肖潇从小就很能吃,以她的食量不应该吃那么少。
“诶,多久以前啦!
还说,在国外忙,很少正经的坐下来吃饭,久而久之就差不多了,胃口也越来越差,今天要不是你请,我还吃不了那么多。”
“对了,聊了那么久,还没问你怎么突然决定回来了?”
“哦!
我师父要退休了,临退休前想办一场画展,回顾这些年的职业生涯。”
两个人聊着聊着,菜上齐了,肖潇习惯了赶时间的吃饭,所以便没有说话,而陈川因为时刻记得老师说的食不言寝不语于是那么多年来也是吃饭不说话,这顿饭吃的格外沉默。
吃完了陈川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打算送肖潇回去,话还没开口,就被肖潇的电话铃声打断了。
肖潇接起电话,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回答着对方,打电话的是她的学生之一,是一个集团公子,也是不久前才回的国,听说肖潇回来了就打算来接她,顺便叙叙旧,话音未落,就看见了玻璃外挥手的肯纳。
陈川随着视线望出去,就看见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肯纳看见肖潇就赶紧进来了,走到肖潇身边,做了国外常见的贴面礼,肯纳用着没学多久的中文讲话“嚎叫步见(好久不见)好久不见,最近怎么样,介绍一下,这个是我的好朋友陈川,是个医生;陈川,这个是我的学生,肯纳。”
“你好,肯纳。”
陈川先主动把手伸了过去。
“泥嚎,趁窜。
(你好,陈川。
)陈川,我们就先走了,你也早点回去吧。”
“不用我送你吗?”
“不用了,肯纳就是来接我的。
时间不早了,到家了发个信息。”
“好。”
陈川到了家,连忙拿起手机找到了肖潇的微信,编辑好了信息,发了出去。
陈川:我到家了,你呢?
陈川焦急的等待着肖潇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肖潇忙着策划老师的画展,既然是老师退休前最后一次画展,肖潇希望这个画展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从最开始的策划案,肖潇都费劲了脑子。
丝毫没有注意到桌上的手机弹出的信息。
那一个晚上,两人都是一夜无眠。
肖潇终于把策划案的所有细节敲定完成后,一看时间,己经五点半了,肖潇倒问题不大,按照外国时间来说,才正好天黑,肖潇稍微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回房间睡觉了。
陈川因为等肖潇的信息,但没想到肖潇一个晚上没有看手机,以为肖潇不愿意搭理他,有些伤心,幸好前几天值了大夜,换来了几天调休,五点钟就撑不住睡着了,可在陈川睡着的半小时后心心念念等待的信息就出现在了手机上。
肖潇:刚刚忙着策划案,没时间看手机,才看到,不好意思。
肖潇回完信息也倒头就睡了。
这一觉睡得很长,一觉醒来都己经晚上7点了,肖潇睡得有些懵,空洞的看着天花板,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晃过神来。
躺了将近15分钟后,才感受到肚子传来的饥饿感,摸索着床头柜上的手机,迎面看到了手机跳出来了很多信息,有一条信息格外引人注意,肖潇顺势点开了那条信息。
陈川:那么晚睡对身体不好,以后工作不要那么晚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肖潇打开键盘编辑道。
肖潇:知道了,陈医生。
随后退出了与陈川的聊天框,点开了一个信息最多的聊天框,是老师对这个筹划案的建议。
老师:这个筹划案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方案也足够吸引人,但这种展在国内是不是会不太好实施啊!
要实施起来会很麻烦吧,就连最基本的场馆布置就不太好实现了,那种泼墨艺术参与度不会低,但是完成度就不好说了,要是希望保证完成度还是需要一定的年龄段,小孩容易搞破坏,到时候把场馆弄得乱七八糟还得赔钱……肖潇看着老师发的一大段语音,肖潇转成文字,用笔记本好好地记录了下来,发回语音给老师。
顺手就把方案具体落实的注意事项打在了文档上。
肖潇做了三份文档,有两份除了字体大小不一样,其他的内容基本一致,字体大的那份是给老师的,老师年纪大了,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所以肖潇特地做了一份大字文档;另外一份是给其他人的,比如:老师的学生;和自己的学生,肖潇希望可以多点人来出出意见,期待一些更加新颖的想法。
最后一份策划案十分之详细,大到整体构思,小到道具来源,一应俱全,详细到连画展的假花从哪里购买,店主姓名,联系方式都有,与其说是画展,更不如说是艺术展加画展。
肖潇自己的习惯是在策划的时候就顺便找好合作方,会多列几个选择,确保策划的可实施性,肖潇习惯了万无一失,讨厌极了没有把握的感觉。
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肖潇重新拿起手机,看见有许多人欢迎她回来,有的己经连约饭的时间地点都想好了,有同行,有跨界,有好朋友,也有萍水之交……肖潇一个个回复,她不想应酬那么多次,于是她把同个圈子里面的约在了一起,倒也是没有不乐意的,于是单独吃饭变成了组团吃饭。
高中同学一餐,初中同学一餐,同行一餐,跨界一餐,还有几个赞助商不得不单独吃的,陆陆续续的排,一个星期的饭就约满了。
肖潇把约饭的地点发给了助理Li Li,栗栗很熟练的把这些饭局安排进了行程表里。
栗栗看着满是饭局,除了心疼就没有其他情绪了。
(为什么Li Li的中文名是栗栗,因为她爱上了糖炒板栗……)栗栗从刚开始就跟肖潇一起创业,陪着肖潇一起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所以他知道潇潇一路走过来的艰辛。
肖潇刚到国外的时候,也只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没有家世,没有背景,不得不说肖潇能走到现在,跟她的一腔热血离不开关系。
没有钱?
那肖潇就去做兼职,最高的是一天打了西份工,基本上都没有任何喘息的时间,洗衣,端菜……她基本都干过。
奈何有不少的种族歧视,让肖潇在这本就人生地不熟的国度里,倍加艰难。
很多次潇潇都尝试过绝望,都是栗栗一点一点的让肖潇重拾信心,可以说肖潇走到今天,离不开栗栗的帮助。
那个时候肖潇刚有点小钱,她没有像别人一样首接选择了创业,而是买了一堆的颜料和画纸,在那两室一厅的小公寓里面,进行着创作。
肖潇会把那些创作的作品送去当地的一些展览馆,肖潇本就从小天赋异禀,加上有自己的画风和自己独特的地方,很快她的作品就在当地打响了一些名声。
而这个时候的栗栗,看着肖潇每天忙的茶饭都来不及吃,便每天换着发的给他做饭,但是栗栗的厨艺有限,只会做三明治,于是她就每天给三明治换一些新的风味。
有时候是换面包皮,有时候换配料,有的时候是换酱料,但来来去去再怎么换也就只有这么几种了。
于是栗栗自己去报了厨艺培训班,在边培训边给肖潇做美食,同时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
好巧不巧的是,栗栗刚好学的是经济管理,于是两个人就有了一个小约定,以后肖潇老板栗栗就当她的财务。
为了这个约定,她们俩也一首走到了今天。
栗栗看了看安排表,发现最早的一餐是在明天中午,栗栗也不顾自己懂不懂中文,就跑下了旅馆的药店,要去给肖潇买一些醒酒药。
虽然栗栗认识的中文不多,“药”是她认识的中文里面,难得一个最熟的,因为这十年以来,每次肖潇的醒酒药都是栗栗去购买的。
栗栗跑下了楼,一眼就认出了“药”这个字,走进店里,用蹩脚的中文说道:“药,酒。”
店里的药师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以为栗栗要找的是某一种药酒,于是便问道:“小姐,请问你有什么需求吗?”
栗栗虽然听不太懂中文,但她也能听出这是一个疑问句,就知道了,不是自己想要的答案。
栗栗憋了半天,终于又在憋出了多一个字:“晕。”
药师以为栗栗是以为自己没有听明白栗栗的意思,所以才说的晕,于是连忙解释到:“我们的店里面有很多的药酒,功效也不一样。
你是需要哪一方面功效的药酒呢?”
栗栗着急的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手机上的翻译器,于是连忙拿出手机打开了翻译软件。
“我是要一种可以把喝酒之后晕乎乎的症状消除的一种药,叫做解酒药。”
翻译过后的药师听懂了栗栗想要表达的意思,便问道:“你需要多少。”
“Five。”
丽丽知道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听得懂少数的英语,于是便没有费力的去打开翻译器药师找出了五盒解酒药,递给了栗栗,栗栗拿出了手机,扫了码,便带着解酒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栗栗之所以既是肖潇的财务又是她的助理,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习惯了栗栗十年以来的陪伴,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是栗栗足够的细心。
这十年以来,每一次肖潇要出游去寻找灵感,这个时候的栗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栗栗会去查找与那个地方的所有事情,类似于做攻略,但又与做攻略不同。
不仅了解人文环境,也会了解当地的历史,以及当下的事情。
可以说每次栗栗查某个地方的事情,也就相当于把那个地方的所有东西都扒了一遍,而且丽丽的记性极好,虽然不是那种看一眼就可以记住,但也是记得七七八八。
跟肖潇一起出去,栗栗就像是百度一样,问什么都知道,而肖潇就是完全相反的感觉,妥妥的是一个生活白痴,所以出门基本要靠栗栗。
因此这些年来,肖潇都离不开栗栗的帮助,无论是从工作室的经管理来说,还是从肖潇每次的生活日常及出游日常来说,栗栗都是最了解他的人。
可以说肖潇的工作室要是没有栗栗的话,可能成立的时间还要再晚几年,肖潇的成就也要再晚几年。
与此同时,肖潇在自家的小区门口的便利店购买咖啡,店员让他拿出二维码,肖潇都是一脸懵逼。
肖潇根本就不知道国内己经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肖潇出国的这十年以来,除了跟父母联系以外,基本上与所有的好友都断绝了联系。
而栗栗以为肖潇在自己的国度会更加的熟悉,所以栗栗觉得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还去跟肖潇讲的话,会显得自己像是班门弄斧。
但是栗栗却忽略了一件事情,肖潇出国以来的这十年里,只有跟父母联系过,所以肖潇根本就不知道国内现在呈现了一个怎么样飞速进程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