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数学那天,进考场时还有一点萎蔫的阳光,等考试进行到一半,天突然就暗成了漆黑一片,西周一片安静,监考老师打开了电灯,没过一会,震耳的雷声传来,紧接着倾盆大雨狂泻而下。
等接近收卷的时候,雨停了,渐渐地蝉鸣声西起,太阳又出来了。
走出考场李婷听到了周围有隐隐的啜泣声,她自己倒是有些麻木,数学一向没什么把握,这次好像也这样。
后来从老师和同学的口中听说,这次数学很难。
最后的成绩也印证了这件事,那些本来预测可以上清北的同学,全部落榜。
李婷考得倒是还好,过了一本线,而周琪也过了一本线,但是很明显上不了理想的学校。
周琪十分懊恼,因为数学没考好,回想一下,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做错了,不该在考前沾沾自喜,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建议李婷去补课,到头来自己倒考砸了。
而李婷也没有过的很好,好不容易比本一线高了那么二十来分,但是志愿没填好,落档到了本二。
最后周琪去了南京,李婷去了镇江。
周琪想跟李婷和好,在谢师宴的前一天,父母忙着联系老师,他忙着打李婷家电话。
“喂?”
很明显电话铃声惊动了正在发呆的赵小明,他此刻无比心烦意乱,用极其败坏的语气冲电话那头问了一声。
“那个……可以让李婷接一下电话吗?”
周琪一下没反应过来电话那头的年轻男人是谁。
“你是谁?
李婷她不在。”
“我是她同学周琪。
等她回来喊她回一下我电话吧,谢谢了。”
“好。”
赵小明心不在焉地囫囵答应着。
李婷没有谢师宴,没有人提这件事,她倒是参加了一场同班女生以生日的名义摆的宴席,席间她看到了班主任和两三位任课老师,当时并没有多想。
很多年后,才后知后觉地领悟到那也算是谢师宴。
周琪后来又打过一次电话,没有人接。
再之后,宴席的座位都排好,加上母亲坚决反对李婷出现,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李婷则在志愿填砸的失落中举步不前,把周琪抛到了脑后。
大一军训完,李婷从镇江回鹿城,刚到姑姑家,赵小明就拿了一封信来给她:“门卫给的,怎么只写了小区名字?
还好门卫认识你。”
没错,是周琪写的信。
他在信的一开头描述了最近的心情,大概是觉得做什么都没劲,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回想高中三年,好像喂了狗。
继而就开始责怪她,虽然一句重话都没有,只是臆想她现在应该很开心,长了一张讨人喜欢的脸,大概很受男生欢迎,甚至很快交了男朋友。
信的结尾是:去你妈的。
手写的一页半纸,只留了一个署名,寄件地址一概没有。
这是一封任性的信,只想发泄自己内心的不快,不给收信人任何否认和解释的机会,这也是一封自私的信,扔出所有的不快给那个收信人,自己则好像可以跟过去告别了。
李婷觉得她永远都是那个承受的人,什么都是她在承受,她何尝没有不快、不想发泄,何尝不想跟过去告别呢?
只是没有这个收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