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这个方向,我们是往北方走,还不知道要走到哪里了,咱们首接回家吧,去东北,哈哈哈,地广人稀的黑土地,最适合种地不过了,而且咱们一家人对那还熟悉”林爸开心的说道。
大岩虽然也是不识一个大字的农民,但是这么多年出去做工的经验,让他的眼界也高于一般的庄稼汉,大概知道这个世界所在的位置,也听人东一嘴西一嘴的说过各地的情况,真真假假也在脑子里拼凑出这个大夏朝,再结合现代人了解的知识理论,发现他们老家应该是处于山东河南一代的中部靠东地区,都城在西边,像是古代的长安一般。
“还好原身他们对于古代朝廷的畏惧没有向西前进,而是选择了北方。
不然咱们这穿过来的情况,对这个朝代不甚了解举止说话行为不当,在都城这种地方再让人当成异类就完了,刚刚好北方就是咱们的大本营,我们就奔着东北去走。
也没有人认识我们。
到一个新的地方去开始。
回到老家,我们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的”老爸很是庆幸。
“对呀,我们还有隐藏的粮食和水,5个月咋也走到了,哈哈哈 ,这个距离应该也就2000多公里,我们每天能走30-40公里路,也就不到两个多月而己,咬咬牙,小意思啦”我开心的说道。
“你可别开心的太早,平时在家让你下楼取个快递都懒得要死,这走这么多路你能受得了吗,而且这一路过去,这是古代,道路少,翻山越岭,还得绕路,还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呢,再有个头疼脑热的耽搁点时间呢。
而且这北方安定吗,古代北方不是匈奴,鞑子啥的吗?
、老妈忧心的说到林爸说到:“你妈说的对,这个时代交通不便,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咱们也要省吃俭用,合理规划好这些现存的食物,路上也要想办法再补给点。
对于北方的安全,虽然命不好赶上了天灾,但是在原主的记忆里,对生在大夏朝还是很感激的,好像唐宋一般也算开唐盛世了,北边虽然有匈奴来犯,但是有镇北将军永定侯一家几十年常驻震慑北方,这些年来也算安定。
而且北方地广人稀,缺人前去开荒定居,当地落户肯定宽松,原身也是歪打正着。
他们只是畏惧于皇根儿底下。
没有多考虑到落户定居的问题,这么多流民逃荒到都城,还不定怎么样呢。
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都收留在都城呢,但是咱们一路向北那边缺人,官府巴不得我们留在此地。”
“对呀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老爸你太聪明了,他们选北方真是选对了”可柠一脸崇拜的看着林爸说到。
“那可不是,你别看老爸学历没你高,但是我这几十年盐不是白吃的”老爸骄傲的抬着头。
林岩王燕俩口子,虽说文化水平不高,但也是初中毕业,活到50岁该有的经验还是有的,考虑的也比较全面。
可柠的爷爷是个老木匠,初中毕业后的林爸。
本来是被老爷子按着学做木匠的,但是自己学不进去,只学了个皮毛,死活就不学了。
没办法,只能进入社会干苦力。
后来进入东北的煤矿当职工这些年也是没少出力,干活儿也是很利索。
虽然说年轻一代人现在也不怎么种地了,但是老一辈人都会种,从小也是在地里长大的,对种田也是不打怵。
至于林妈,穿越过来之前干了好多年的导购。
别的不说。
跟人打交道,看人这一点,还算有点儿经验。
至于林可柠大学是个小二本,浑浑噩噩过完了西年。
一心想要去大城市闯荡。
结果最后还是受挫接受现实,回到了老家,刚刚努力完大半年拼死拼成功上岸了,结果还穿到了这个破地方。
本来一家人期盼的好日子就要从这次旅行开始了,结果一朝回到解放前这么多年的苦和累,白受了。
主要还是林爸林妈,林可柠作为独生女可是没受到什么苦。
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该有的基础的东西也都有了。
虽说不幸来到这个地方。
但是好在一家人还在一起。
三口人都不是扭捏纠结的性子,既来之则安之,有现代人的记忆和眼界,就不信在这个地方活不下去。
林妈嘴上嫌弃着。
姑娘的懒惰,但是林可柠从小长的就是高高胖胖,很是结实,也有一把子力气。
干活儿拎东西也不在话下。
虽然有180斤但是灵活性还是可以的。
出去旅游暴走3万步也不嫌累。
现在这副身子虽然只有十岁,但从小也是没少干活儿身子骨也是挺结实的。
只是看着瘦。
这个年代哪有胖人呢?
只不过相对于周边人来说更瘦了点。
原住一家三口跟现代的我们一样都是高个子,加上吃苦多,就显得瘦。
就连十岁的可柠也长得像其他人家十二三岁孩子的身高。
不过这下不用担心这辈子会变成小矮了。
现在在逃荒路上大家都吃不饱饭。
都是脸色蜡黄双颊都凹陷了,这样所有人看起来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