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点阅读书 > 现代都市 > 含辛茹苦精选小说

含辛茹苦精选小说

林有成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男女主角林有成林兆喜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林有成”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主角:林有成林兆喜   更新:2024-08-18 09: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有成林兆喜的现代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林有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都市小说《含辛茹苦》,男女主角林有成林兆喜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林有成”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林有成从未想过他会突然穿越1983年,一天之内死老婆,当六个萝卜头的爸爸……对此,林有成的内心是选择死亡。不过在死之前,林有成还要想办法把这一群嗷嗷待哺的小萝卜头拉扯大,为此林有成不得不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拿起笔杆子赚钱养娃……————本文又名《鳏夫总是在写爱情故事,是人性的使然,还是道德的寂寞?》、《单身未婚的大好青年成为带娃鳏夫后,一边养娃,一边搞文娱的80年......

《含辛茹苦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陈树民说:“哥哥走得动的时候,我们到八中来看过你,看见你带着一些小女孩在操场打排球。我们也从校外的路上看过你给学生上课。后来哥哥躺倒了,他就让我一个人来看你,回去再讲给他听。他一直不让我们告诉你他在k市,也不让我们告诉你他得的是白血病。他说:‘别让她知道,就让她这么无忧无虑地生活。’

有他的交待,我们本来是不会来打搅你的,但是他走得太——痛苦,太久。他进入弥留之际已经几天了,医院已经停止用药、停止抢救了,但他一直咽不下最后那口气,闭不上眼睛……

……

看到这里,董照已经红了眼睛,眼泪已经湿润了他的眼眶,有一种控制不住的悲伤就那样出现。

然后继续看下去,董照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当他看到静秋握着老三的手,一遍又一遍地喊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想着老三说过的,即使他的一只脚踏进坟墓了,听到静秋的名字,也会拔回脚来看看她。

他真的控制不住地难受地哭了。

真得忍不住呜咽着哭了,压抑着哭了。

林红霞注意到了坐在自己旁边的副主编董照在哭,整个人很是意外,瞪大了眼睛,震惊地盯着董照,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董照居然会哭。

看见董照整个人盯着那份书稿,很显然就是因为看那个故事看哭了,这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虽然说编辑看到喜欢的书稿各种反应都会有,但是像这样直接看哭的反应还是少数啊,更别说董照还是个男的,虽然文学方面大多都是感性的,但是像这样看哭还是很难啊。

“董哥,你还好吗?”

林红霞小声问了一句。

董照抹了抹眼泪,看到故事最后的结局,没有说话,他现在心情还很悲伤难受。

老三走了,按他的遗愿,他的遗体火化后,埋在了那棵山楂树下。老三日记本的扉页上写着:“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那样的文字真的就让他很难受。

当然董照也知道自己一个大男人看哭,也有些不好意思,摆了摆手,放下书稿,一句话也没有说,抹掉眼泪,直接往办公室门外走去,他现在要去外面好好冷静一下。

很显然,办公室里面其他编辑也都看见了董照整个人因为那个《山楂树之恋》的小说而看哭了,一个个都很震惊,好几个编辑都赶过来,想要看一下那份书稿。

“老照居然会看哭?”

“真的假的啊?”

“是啊,难得啊?居然连老照大男人都会感动哭,这个爱情故事是怎样的啊?”

“应该是悲剧吧。”

“我来看看!”

……

因为董照一个男人看得流泪哭泣,一时间其他编辑对于林有成这部长篇小说《山楂树之恋》相当感兴趣,一个个都争着要先看一下。

林红霞因为坐在董照旁边,早早地就拿过了那份书稿,说道:“你们别急,我先看!”

有别的编辑站在林红霞身旁,也跟着开始看这个故事。

董照出去洗了把脸,冷静了不少,但眼眶依旧泛红,一看便是哭过,回办公室瞧见其他编辑望向自己,不好意思地说道:“见笑了。”

其他编辑都没有笑话,反而一个个都很好奇。

“董哥,这个故事很感人?连你都看哭了?”

“是啊,老照,你什么感受?”

董照想到刚看完的这个爱情故事,以及故事最后的结局,仔细想了一下,说道:“我之前认为故事的文学性不够,现在倒是觉得故事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按照故事的时间发展顺序,以平和的笔调,质朴的语言将一个普通人物的爱情故事描绘,其实就是写实手法。”

董照的声音还有些低沉,很显然还没有完全走出那个真实的爱情故事。

“也许就是太写实,作者对故事不加任何的修饰,在人物塑造方面以两个普通人的爱和周围的生活状态为主,以一种客观的、零度情感的叙述,以文中的主人公的情感为真实线索,客观地再现了主人公本人的爱情故事,写实到我认为这份伟大的爱情是真实发生过的。”

其他编辑听到董照的话,一个个都很惊讶。

因为董照用“伟大的爱情”这几个字来形容这个故事,这就让他们更加意外了,一个个都把目光移向正在看稿子的林红霞。

主编马京海也很意外董照的评价,居然会用伟大来形容这个爱情。

“真的有这么精彩吗?”

董照冷静了不少,说道:“这个故事最初一开始我想的是伤痕文学,讲的是上山下乡那段岁月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这几年一直都是伤痕文学,我一开始也以为会是暴露阴暗,充满阴郁,但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写得是美好。”

“虽然故事最后是悲剧,但是依旧美好,干净纯粹。”

“而且这个故事里面也不仅仅是爱情,还纪录了那个时代知识青年胸中的热情,困难,理想以及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

董照说着,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当然最让我动容的还是他们的爱情。”

听着董照的话,其他编辑心里自然是好奇不已,一个个都很想赶紧看一下这个让董照都看得落泪,甚至被评价为伟大的爱情,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爱情故事。

此刻,办公室所有人都开始更加好奇这部《山楂树之恋》的爱情故事。

等到后面其他编辑看到林红霞因为这个故事哭得不能自已,泪如雨下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真的没那么简单了。

就连门卫室的人都知道编辑部有一位新人作者写了部长篇爱情小说,把杂志社好几位编辑都给看哭了。

这就让其他人都非常好奇这个爱情故事。

究竟有多感人,居然连董照这样的男人都忍不住落泪了。

一时间,整个杂志社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想要看一下这个故事。

可以说,林有成的这部《山楂树之恋》还没有刊发,出版,就已经在《小说月报》杂志社火了,一个个都是在讨论着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讨论着那个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老三。

“老三实在是太伟大了,在真爱面前,老三不是自私的,他要让爱人有幸福,但是把自己的爱给了静秋,却是一生一世,让静秋在心中永远带着他的爱活着,并幸福着。”

“是啊,非常纯粹的爱恋!”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他最后的话真的令人太心痛了。”

“很纯净,很感动,第一句话我就被感动了。等你爱上谁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你宁可死,也不会对她出尔反尔的。”

“主编,这部小说一定要刊发,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把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得丰富而深刻,这本书一定会感动读者的。”

……

相较于理性的男编辑,可能女编辑更加会为这个爱情故事而动容落泪,一个个都在讨论着这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现在林有成的这部《山楂树之恋》虽然还没有最终拍板,但是在编辑看来这部小说绝对是可以刊发的,就是需要讨论还不要改。

“文笔细腻,正如故事本身一样,小说的叙事同样也是古朴而单纯,就是故事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于那段岁月对社会的影响写得似乎不够具体,是不是需要在这方面再改一下?”

林红霞一听有编辑这么说,立马反驳道:“我不同意,我觉得不应该再去过多地描述那些黑暗的,本身这个故事就已经很完整了,不需要再过多地加入那些黑暗面的影响。这个爱情故事就是纯粹的,朴素的,就像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通向爱情的小路上,有一个意外的发现:真实的山楂树并不像抒情歌曲中所唱的那样诗情画意,相反,山楂树是一种极为朴素平常的乔木。但这种朴素的山楂树,足以见证一场令人心悸的爱情。两个年轻人身处一个时代的禁锢,在生命中勘探爱的矿藏,而在最难抵达的心灵幽深处,光芒闪烁的是最珍贵的爱情光芒。”

“这光芒短暂,转瞬即逝,但它足以照亮那个时代的黑暗。”

“如果再去改,我认为反而会破坏这段纯粹的爱情。”

董照点了点头,说道:“我同意红霞的意见,这个故事并不是没有和那些伤痕文学一样,去揭示在历史事件中所受到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社会的黑暗面,只是用客观冷静的视角去叙述了一个发生在那个时期的爱情故事,正如这个小说的名字一样,《山楂树之恋》,就是纯粹的爱情。”

“其实在我看来,我很怀疑这个故事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为太真实了,像是回忆录一般。”

林红霞连连点头,说道:“我也很想知道,应该要问一下这位新人作者林有成。”

“其实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会怎么看,当读者有这样的感受,也就证明这个故事是足以打动人的。”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故事里的言语朴实无华,人物对话自然真实,每一个细节文眼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每一处文心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读之会流泪,是有着怎样的情结而为之动容,也着实被作品文字的魅力所感染,被老三和静秋执爱所感动。故事情节虽简但不凡,内容干净透明,线条清晰明朗。”

“其实如果我们不刊发,退稿,这位新人作者可能就会投别的杂志社了。他来稿的时候,就已经在信中有说过,如果退稿,希望能够将书稿退回。”

“我并不是不同意刊发,只是他是一位新人作者,写得又是长篇,这直接刊发,那肯定不止一期。”

编辑部的编辑都在发表自己对于这部小说的意见和看法。

“马主编,你怎么看?”

董照知道最终是否决定要刊发这个故事还是要主编决定,虽然说并不是一言堂,但是主编的意见自然是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主编马京海自然也看过了林有成的这部《山楂树之恋》,只是相较于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篇幅会更长,对于杂志而言自然是要慎重,因为如果一旦决定刊发,那么就不止是一期。

对于其他编辑说得关于那段特殊时期的影响并没有过多描述,马京海自然也能看到,不过在他看来故事里面的静秋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她一直生活在压抑之中,其实也就是有受到那段特殊时期的影响。

“这篇稿子不需要再多说了,肯定是可以刊发的。”

董照听见马京海这句话,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主编这边也都已经表态,很显然也都已经确定了是可以刊发的。

“至于需不需要再改,我的意见是不用了,这个故事就是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故事,并不需要再夹杂别的太多的东西,那样反而不纯粹了。”

其实《小说月报》的主编马京海一直以来都是重视和发掘新人作者,并没有因为是新人作者第一次投稿长篇就有所顾虑,毕竟这个爱情故事足以打动人,整个编辑部的编辑都是有目共睹的,很多人都看得泪如雨下,这也就证明了这是一个好的故事作品。

“老照,你后面给他回信,告诉他过稿,而且告诉他后面有新的稿子,也可以投我们杂志社。”

董照点了点头,这个他自然是明白的,作为发掘新人作者,自然是会希望有更好的作品出现。

既然已经决定刊发这个爱情故事,林红霞也很开心,不禁问道:“马主编,依你看,这个故事,究竟是真实发生的,还是虚构的啊?”

“这就要问作者本人了。”

董照笑着说道:“是啊,要不是距离太远,我都想亲自去德城问一下他。”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那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就像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林有成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在期刊发表,能使得《小说月报》创下两天销光的纪录。

关键这还是一刊双册!

关键《山楂树之恋》发表之后,凭借细腻真实的文笔,纯真美好的爱情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爱情大地震”。

上沪市的《文汇报》率先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平的评论文章《纯真美好的爱情——读〈山楂树之恋〉》,评论写道:“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不愿这样的爱情故事绝版,在那个单纯得近乎荒诞的社会环境下,老三他诠释了另一种爱的单纯。相较于爱情的纯真,我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

此文的发表,掀开了《山楂树之恋》关于纯真爱情,关于性压抑的讨论序幕。

紧随其后,《文艺报》、《燕京日报》、《青年评论家》、《文艺报》、《羊城晚报》、《文论报》、《德城日报》、《作品与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大约百余篇文章,从文学价值和社会效果等不同角度对林有成这部作品《山楂树之恋》的爱情进行探讨,十分火热。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杂志销光,需要加印的消息。

作为编辑部的主编马京海兴奋地和编辑部宣布了这个消息,说道:“这还是第一次啊!”

林红霞也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说道:“双月刊证明是成功的,我认为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我哥哥看了那篇小说都哭了,一个劲地问我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事。”

“我也是,我家那个看完《山楂树之恋》哭得不行,还问我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有别的编辑也兴奋地说道:“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是真的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最近很多报纸上都有这篇小说的讨论。”

“是啊,很多报纸都有作者评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高度赞赏这篇小说里面的爱情。”

作为林有成的编辑,也是杂志社的副主编董照自然也很开心,说道:“《燕京文学》那边的刘岩还特意打电话问我《山楂树之恋》这篇小说的作者林有成,他对这篇小说也深受感动,直言老三真的就是完美的男人。”

林红霞一听董照这话,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老三他就是完美的男人。”

“不过,老照,你可小心林有成被别的杂志社编辑抢稿,挖了墙角。”

董照眉头一挑,有些担忧地说道:“他这要是真的往别的杂志期刊投稿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能说没办法,董照同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啊,我看老照,他林有成要照顾孩子,来不了津城,我看你要不去一趟德城,见一下这位林有成。”

这话一出,董照还没说话,林红霞倒是眼睛一亮,她也想去见一下那位丧偶的林有成,想要当面和林有成聊一下老三和静秋的故事,更想问一下林有成究竟是怎么会想到《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

董照听见同事这话,也觉得破有道理,他也挺期待和林有成见面的。

“我觉得可以考虑。”

主编马京海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现在编辑部对于作者的重视,有编辑甚至骑着车去找作者改稿。

就在编辑部的编辑还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有编辑提着一大麻袋信走了进来。

“这么多信啊?”

“我刚看了一眼,很多读者来信,写给《山楂树之恋》。”

“这都是给林有成写的吗?”

“大多都是的。”

其他编辑听见这句话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的信居然都是写给林有成的。

“我看我们应该直接把这些信寄给林有成,而且要让读者们知道林有成的那边的地址。”

主编马京海说道:“已经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杂志社问《山楂树之恋》作者,我看他们其实也是想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林红霞望着面前这些信,瞪大了眼睛,不禁说道:“那,那也就是说可能写给林有成的信不止眼前这些,还有很多读者直接寄到了德城的林有成家里?”

“应该是吧!”

董照不知道德城的邮局最近有多头疼因为一时间有收到特别多的信件,可是根本就没有写具体的地址,有的直接就写“德城,林有成”,这可就十分难为邮递员。

要不是因为《山楂树之恋》在德城讨论度也相当火热,只怕邮递员根本就不知道在偌大的德城去哪找一个叫林有成的人。

这段时间,郑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往春风巷送了多少信件,可以说那些信件都是寄给林有成的。

“林大哥,你这是——?”

郑勇看见林有成似乎在用木板专门制作了一个大信箱,准备挂在院中墙上。

“信箱,你以后可以直接放这里面。”

林有成擦了一把汗,说道:“这样方便一些。”

郑勇一听林有成这话,看了一眼那个信箱,不禁说道:“林大哥,我觉得你可以准备了一个敞口提篮,信件这么多,以后每次打开信箱,你可以用提篮在下面接着,不然信件会落满一地。”

“噫,这个你说得对!”

林有成想了一下,点了点头,又望着郑勇,问道:“还是给我的信吗?”

“是的。”

“小郑,真得是辛苦你了。”

“林大哥,不辛苦,他们和我一样都被你写的《山楂树之恋》所感动。”

郑勇从包里又取出十几封信,交给林有成,说道:“这一次还是有人不知道你的具体地址,只是写着德城,但应该就是寄给你的。”

听见这句话,林有成也不得不佩服那些写信的读者,真得是太热情,即便不知道他的具体地址也要写,真得让他都无颜以对,他现在都没来得及看那些信件。

因为信件实在是太多了。

真得太多了!

林有成接过郑勇递过来的十几封信,刚准备说什么,就看见谢春霞领着一行人走了进来。

“记者同志,那位就是林有成。”


德城,春风小学。

严伟呆呆地望着面前稿纸上的那个答案,这个他曾经觉得很难算的答案,现在被他计算出来了,其实并不难算,之前的同事说的没错,他只是懒得去算一个他下意识认为是随便写的答案。

“严老师,你怎么了?”

严伟听见这个声音,回过神来,望向问这话的张凤霞,说道:“之前林有成在《嫌疑人X的献身》里面写得那个欧拉猜想的答案是正确的。”

“正确的啊?”

张凤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是说道:“那不是很好吗?”

严伟想要说什么,可是看见张凤霞一脸平静的表情,不禁解释道:“林有成他在小说里面解决了一个世界性的数学题。”

“真的吗?这么厉害啊!”

张凤霞并不了解欧拉猜想的方程,也不知道这道数学题有多难,她只是很惊讶地说道:“石弘真的不愧是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啊,不对,这么说,林有成是真正的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啊。”

严伟听见张凤霞的话,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也是从朋友那得知这个消息,一开始他还有些不相信,十分怀疑,但是当他亲自验算了这个结果之后,他就明白了林有成是真的在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里面借石弘的手解出了这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

难以想象,他很难想象林有成居然在小说里为了写一个故事,居然解了一道数学题。

这个发现比他当初看到《嫌疑人X的献身》最后的真相还要来得惊人。

一夜之间,真的就是一夜之间。

国内非常多的数学家都知道了欧拉猜想的当n≥4的方程X^n+ Y^n+ Z^n= W^n,无解,国内有人给出了反例。

相当惊人的消息。

更惊人的是,这一道世界性的数学难题居然不是在数学期刊上出现,而是在一篇文学杂志期刊上被一个文学作品的角色给证明了。

这个证明真的就把那些数学家都给整蒙了。

虽然说欧拉猜想的当n≥4的方程X^n+ Y^n+ Z^n= W^n无解,并不是世界最顶尖难度的数学问题,可是百年来这个方程一直都没有人质疑这个方程的错误,给出反例证明,就能够知道这个猜想并没有那么简单。

可是现在就是这样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居然被一个作家用小说里面的角色给出了答案。

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真正说起来,证明定理需要严谨的推导过程,但是证否则直接可以举反例。

现在小说里面的这一道数学答案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就可以去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普通人知道这一串数字也可以去验算,然后一手推倒欧拉猜想的那个方程筑成的高墙。

现在更多的数学人士是想知道那位林有成写下这样一串数字,这个答案究竟是意外的推导,还是亿万的运气。

因为数学圈的消息传开,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数学老师,数学爱好者渐渐开始知道这个有趣的传闻,然后一个个也都开始去找那一期的《小说月报》。

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看林有成写的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

渐渐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林有成这位作家在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里面石弘写得那个数学答案是真实的欧拉猜想的答案,然后一个个都开始动笔验算,结果真的就让所有人都惊了。

没错,真的就是惊了。

从未有过,文学杂志期刊上发表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的证明。

而且还是小说主人公给出了那个现实的答案。

真的就是前所未有!

这实在是太有趣,太有意思了。

“陆老,小林是去德城问那位林有成去了吧。”

陆老的好友周烈教授望着陆老,问了一句。

陆老点了点头。

周烈笑了笑,说道:“陆老,这可真的太有意思了。”

在周烈看来,是真的太有意思了,惊讶过后,更多的就是觉得有趣。

对于这一道数学猜想,其实数学家在看到这个答案之后也就明白,像这样的反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明过程,只是这样一道反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陆老笑着说道:“是啊,很有趣,这样的一道证明虽然不足以拿什么奖,也不足以解决费马大定理,但能够给出来这几个数字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周烈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是啊。”

对于他们这样的数学家,其实知道答案之后,并不会特别羡慕和嫉妒,因为这样的反例有的时候也许就是运气,也许就是在不停地试错再试错中,刚好撞上了那一把开门的钥匙。

然后,门就打开了。

当然,他们现在也是很想知道林有成这位作家究竟是怎么试错给出这个正确答案的。

毕竟,现在可没有人认为,那一串数字是林有成随便写的。

“听说那位作家林有成之前是高中上山下乡,回城之后还扫大街?”

周烈问了这么一句。

陆老点了点头。

这要不是周烈和陆老没有看过藏经阁的扫地僧故事,只怕都会认为林有成就是那个扫地的神僧。

要知道《嫌疑人X的献身》小说里面,石弘就被称为达摩。

周烈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他写得那篇小说我看了,挺有趣。”

陆老笑了笑,说道:“我也看了,但我不喜欢那个石弘所作的选择,不过现在看他石弘解出那道题,倒也觉得有趣。”

“是的,只是可惜啊,要是没有……”

周烈教授止住了没有后面的那两个不愿意被提及的敏感字眼,转而说道:“说不定他现在也会像小林一样成为一名数学家。”

陆老听见周烈教授这话,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要是想继续,也不迟。”

“怎么可能,听说他现在是鳏夫,还有六个孩子要养活……”

在那段岁月里,因为那些事,泯然于众人的有太多……

这样的事,周烈非常清楚。

至于住过刘棚的陆老更加清楚。

陆老笑了笑,又说道:“错误的猜想被发现了,改了以后就不迟。”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